《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第第 1313 课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挑战教皇的权威随堂检测1路德说:“我是一个人,这个头衔比君主还要高些。原因是:神未曾创造君主,神 唯有创造人,使我成为一个人。 ”材料体现了( ) A信仰得救B人文主义 C先定论D神权至上 解析:选 B。解读题意可知强调的是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地位和尊严,故 B 项正确; A 项是马丁路德的观点,信仰得救强调的是信仰上帝就可得救,与题意不符,故 A 项错 误;C 项是加尔文的观点,他认为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 定的,人的意志是无法改变的,与题意不符,故 C 项错误;D 项是以神权为中心,与题意 不符,故 D 项错误。 2马丁路德曾
2、经说过:“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 者。 ”马丁路德在此所说的“第三者”指的是( ) A教皇教士B资产阶级 C广大民众D封建领主 解析:选 A。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 ,即教徒直接和上帝交流就能赎罪,不需要 教皇教士作为中间者,即第三者,选 A 项。 3 “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 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对这句 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宗教改革的发生完全出于偶然 B 九十五条论纲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C罗马天主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势力 D宗教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解析:选
3、 D。宗教改革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产物,其发生具 有必然性,故 A 项错误;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故 B 项错误;材料没 有提到罗马天主教会是欧洲最大封建势力的信息,故 C 项错误;从材料“九十五条论纲 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 “却点燃了整片森林”可知宗教改革顺应了时代 发展潮流,故 D 项正确。 41522 年,马丁路德在“致基督教徒贵族的公开信”中提出:每人皆为教士,有 权照他个人之判断以及个人的理解解释圣经 。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 ) A使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 B抨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腐败 C继承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4、 解析:选 C。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是“因信称义” ,简化了宗教仪式,并非让人 们摆脱宗教信仰,也并非动摇人们对上帝的信仰,故 A、D 项错误;题中并未涉及罗马天主 教会的腐败问题,故 B 项错误;马丁路德主张“每人有权照他个人之判断以及个人 的理解解释圣经 ” ,这是人文主义宗教观的体现,故 C 项正确。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材料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 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 马的教王,反对教权的政府。 高一涵欧洲政治
5、思想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并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 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解析:比较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不同内涵和表现,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 革的内容入手解答即可。 答案:诉求: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关系: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播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宗教改革从更 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梁家麟基督教会史略中写道:一般的新教认为,宗教改革是使“基督教信仰回 复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 。最早努力
6、“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的是( ) A但丁B马丁路德 C加尔文D达芬奇 解析:选 B。A、D 项两个人物都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没有提出宗教改革,故 A、D 项错误;马丁路德最早提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得救,否定天主教会和教皇的权 威和地位,与题意相符,故 B 项正确;加尔文也是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但不是最早的, 故 C 项错误。 2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说:“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 , 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由此可知马丁路德( ) A主张人是自由和独立的 B反对宗教信仰 C认为教皇无权阅读圣经 D支持废除基督教 解析:选 A。马丁路德主张不需要教会,基督
7、徒可以阅读圣经 ,直接与上帝沟通, 强调了基督徒是自由和独立的,故 A 项正确;马丁路德反对教会精神独裁,不反对宗教 信仰,不支持废除基督教,故 B、D 项错误;教皇作为基督徒也可以独立阅读圣经 ,故 C 项错误。 3伊拉斯谟认为,如果人们心中没有上帝,他们表面上的虔诚活动,如朝圣、立誓、 守夜、禁食,仍是没有用的。这一主张与路德的思想相似之处是( ) A激励人们积极进取与发财致富 B反对教会兜售赎罪券的欺诈行为 C主张教随国定并实行宗教宽容 D苦修和事功不能达到救赎的目的 解析:选 D。题干材料反映伊拉斯谟与路德都强调宗教信仰中人们心中对上帝的虔诚, 故 D 项正确;A 项是文艺复兴时的思想
8、,并不是共同点,故 A 项错误,B、C 项是宗教改革 的内容,也不是两者的共同点,故 B、C 项错误。 4阿克顿在自由与权力一书中说:“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强调的是宗教信仰3中个体的自由 。 ”这里的“个体的自由”的本质涵义是( ) A个人的自由原是天所赐予的 B个人可以自由选择宗教信仰 C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 D个人有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解析:选 D。结合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的内容可知,材料中“个体的自由”的本 质涵义是信仰得救,即个人有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故 D 项正确;A、B、C 项不符合信仰得 救的含义,故 A、B、C 项错误。 5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指出人要想灵魂得救
9、必须依靠自己的虔诚信 仰。其主张否定了( ) A宗教神学的价值B世俗君主的作用 C罗马教皇的权威D宗教仪式的意义 解析:选 C。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切入点是宗教改革。 依据材料可以提炼出“信仰得救” ,联系所学分析选项,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冲击并否定 了罗马教皇的权威,故选 C。 6李平晔教授在评价近代某事件时指出:“使基督教世俗化,或使西欧人民的世俗生 活神圣化,把人们的精神和潜能从封建桎梏下解放出来,在现实的拯救和解放的道路上, 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人们的心灵从追求天国的虚幻,转向现实的生活和劳作,使人们重新 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重新投身于改变现实的活动中。 ”李
10、平晔教授评价的近代事件是( )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 C新航路开辟D工业革命 解析:选 B。从材料中“使基督教世俗化”明显可以看出评价的事件应该是宗教改革, 故 B 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还没有使人从封建桎梏下解放出来,故 A 项错误;新航路开辟 与思想解放无关,故 C 项错误;工业革命主要是解放人的双手,而不是解放人的精神,故 D 项错误。 7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 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 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 同之处是( ) A都坚
11、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 B都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 C都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 D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 解析:选 B。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宣扬人文主义精神,把人从天主教会的束缚中解 脱出来,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A 项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观点,C 项应为否定天主教会 的权威,文艺复兴主要是通过文艺作品、宗教改革主要是通过对基督教教义的重新解释来 传播人文主义,二者手段不同,D 项错误。故答案应为 B。 8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被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 ,而把宗 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 。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 因为这场改革( ) A创造了许多新的宗教派
12、别 B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C提出了许多新的宗教观点4D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 解析:选 B。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被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是指两者推动了欧洲 由传统的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由此可以得出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 革是因为这场改革也推动欧洲的近代化,宗教改革运动继承并发展了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 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故 B 项正确;A、C 项虽然与宗教改革 有关,但不是其主要意义,故 A、C 项错误;“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与史实不符, 宗教改革并没有否定宗教信仰,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9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人们都喜欢
13、拿王守仁和马丁路德作比较。有的西方学者 更直接称王守仁为“中国的路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 已自有知在。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二王守仁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与程朱理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 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体现出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萌芽。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当时(1517 年)还是维滕堡大学的牧师的路德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 教堂门口。他的大多数主张并不具有革命性,但他的确表明, “上帝
14、之语”并不在教会的说 教里,而在圣经里,这就大大地削弱了教会的权威。1520 年末,路德和教会彻底 决裂将教皇的驱逐训令烧毁;次年,他被召唤出席在沃尔姆斯召开的皇家议会。路德 拒绝改变其主张,他说:“除非你们能用圣经或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服我。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 21 世纪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王守仁的基本主张,并概括其思想在儒学发展史 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路德的哪些观点“削弱了教会的权威”?由此引 发的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的社会思潮带来了什么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守仁和路德思想的相似之处。 解析:本题考
15、查王守仁和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第(1)问,依据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 总结概括王守仁的思想及其地位;第(2)问,从“削弱了教会的权威”的角度回答路德的观 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影响;第(3)问,两人的相似之处可从思想观点本身的共性、思想 的价值和产生的影响等角度回答。 答案:(1)基本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发明本心;致良知;知行合一 等。 地位: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2)观点:“上帝之语”(或真理)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人的灵魂得救 无需教士作为中介,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 ,人人都 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对话;圣经代表着理性,代表着思想自由。 影响: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 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精神,它将西欧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 (3)相似之处:强调人的信仰的自由;敢于挑战正统(或具有叛逆的思想),敢于批判权威; 促使社会的主流思想进入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