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3年一级造价师之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建+安装)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7056977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23年一级造价师之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建+安装)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省2023年一级造价师之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建+安装)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23年一级造价师之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建+安装)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23年一级造价师之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建+安装)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浙江省浙江省 20232023 年一级造价师之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年一级造价师之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建建+安装)能力检测试卷安装)能力检测试卷 B B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试题一【背景材料】某业主拟建一年产 50 万吨产品的工业项目。已建类似年产 25 万吨产品项目的工程费用为 2500 万元,生产能力指数为 0.8,由于时间、地点因素引起的综合调整系数为 1.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300 万元。基本预备费率 10%。拟建项目有关数据资料如下:1项目建设期为 1 年,运营期为 6 年,项目建设投资包含500 万可抵扣进项税。残值率为 4%,折旧年限 10 年

2、,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2运营期第 1 年投入流动资金 500 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流动资金在计算期末全部收回。3产品不含税价格 60 元/吨,增值税率 17%。在运营期间,正常年份每年的经营成本(不含进项税额)为 800 万元,单位产品进项税额为 4 元/吨,增值税附加税率为 10%,所得税率为 25%。4投产第 1 年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 60%,经营成本为正常年份的 75%,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问题:1试计算拟建项目的建设投资。2列式计算每年固定资产折旧费。3列式计算每年应交纳的增值税和增值税附加。4列式计算计算期第 2 年的调整所得税。【答案】问题 1:工程费

3、用=2500(50/25)0.81.3=5658.58 万元建设投资=(5658.58+300)1.1=6554.44 万元问题 2:每年固定资产折旧费(6554.44-1000)(1-4%)10=533.23(万元)问题 3:增值税、增值税附加第 2 年:增值税=506060%17%-5060%4-500=-3140 不纳增值税增值税附加=0第 3 年:增值税=506017%-504-314=-40 不纳增值税增值税附加=0 第 4年:二、1.土建工程某工程采用清单招标,按工程所在地的计价依据规定:部分措施项目和全部规费项目均以分部分项工程费中的人工费为计算基础。经计算该项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

4、费总计为 6300000 元,其中人工费为 1260000 元。其他相关造价资料如下:1条形砖基础工程量 160m3,基础深 3m,采用 M5 水泥砂浆砌筑,多孔砖规格 240mm115mm90mm;实心砖内墙工程量 1200m3,采用 M5 混合砂浆砌筑,蒸压灰砂砖规格 240mm115mm53mm,墙厚 240mm。2现浇混凝土矩形梁的模板及支架工程量 420m2,支模高度 26m;现浇混凝土有梁板的模板及支架工程量 800m2,梁截面:250mm400mm,梁底支模高度26m,板底支模高度 3m。3安全文明施工费费率为 25%,夜间施工费费率为2%,二次搬运费费率为 15%,冬雨季施工费

5、费率为 1%。4按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该工程需大型机械进出场及安拆费 26000 元,施工排水费 2400 元,施工降水费 22000 元,垂直运输费 120000 元,脚手架费用 166000 元。5招标文件中载明:该工程暂列金额 330000 元,材料暂估价 100000 元,计日工费 20000元,总包服务费 20000 元。6社会保障费中:养老保险费费率为 16%,失业保险费费率为 2%,医疗保险费费率为 6%,住房公积金费率为 6%,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费率为 048%。7该工程所在地为城市,招标人所在地为县镇。问题:1编制砖基础和实心砖内墙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与计价表,填入答题纸

6、表 6-1-1“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与计价表。”(已知:砖基础清单编号010301001,实心砖墙清单编号 010302001;综合单价:砖基础 24018 元/m3,实心砖内墙 24911 元/m3)制工程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填入答题纸表6-1-2“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一)”和表 6-1-3“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二)”。(已知:梁模板及支架的综合单价 2560 元/m2,有梁板模板及支架的综合单价 2320 元/m2。)程其他项目清单与计价表,填入答题纸表 6-1-4“其他项目清单与计价表”。工程的税金率,并编制规费和税金项目清单与计价表,填入答题纸表 6-1-5“规费、税金项目清单与计

7、价表”。5编制工程招标控制价汇总表,填入答题纸 6-1-6 表“单位工程招标控制价汇总表”(除税金率保留百分数后 3 位小数外,其他均保留 2 位小数)【答案】1答:2答:3答:4答:(1)设综合税率为 x,则有1+x=1+(1+x)(3%+3%3%+3%7%),x=3413%(2)5答:招标控制价=6300000+(29312+708100)+370000+384048+26592253=805738253 元三、【背景材料】某业主拟建一年产 50 万吨产品的工业项目。已建类似年产 25 万吨产品项目的工程费用为 2500 万元,生产能力指数为 0.8,由于时间、地点因素引起的综合调整系数为

8、 1.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300 万元。基本预备费率 10%。拟建项目有关数据资料如下:1项目建设期为 1 年,运营期为 6 年,项目建设投资包含500 万可抵扣进项税。残值率为 4%,折旧年限 10 年,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2运营期第 1 年投入流动资金 500 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流动资金在计算期末全部收回。3产品不含税价格 60 元/吨,增值税率 17%。在运营期间,正常年份每年的经营成本(不含进项税额)为 800 万元,单位产品进项税额为 4 元/吨,增值税附加税率为 10%,所得税率为 25%。4投产第 1 年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 60%,经营成本为正常年份的

9、75%,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问题:1试计算拟建项目的建设投资。2列式计算每年固定资产折旧费、回收固定资产余值。3列式计算每年应交纳的增值税和增值税附加。4列式计算计算期第 2 年、第 7 年的调整所得税。5列式计算计算期第2 年、第 7 年的净现金流量。(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答案】问题 1:工程费用=2500(50/25)0.81.3=5658.58 万元建设投资=(5658.58+300)1.1=6554.44 万元问题 2:每年固定资产折旧费=(6554.44-500)(1-4%)10=581.23(万元)回收固定资产余值=6554.44-500-581.236=2567.06

10、 万元问题 3:增值税、增值税附加第 2 年:增值税=506060%17%-5060%4-500=-3140 不纳增值税增值税附加=0 第 3年:增值税=506017%-504-314=-40 不纳增值税增值税附加=0 第 4 年:四、某国有资金投资的施工项目,采用工程量清单公开招标,并按规定编制了最高投标限价。同时,该项目采用单价合同,工期为 180 天。招标人在编制招标文件时,使用了九部委联合发布的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并对招标人认为某些不适于本项目的通用条款进行了删减。招标文件中对竣工结算的约定是:工程量按实结算,但竣工结算价款总额不得超过最高投标限价。共有 A、B、C、D、E、F、G、H

11、等八家投标人参加了投标。投标人 A 针对 2 万 m2 的模板项目提出了两种可行方案进行比选。方案一的人工费为 12.5 元/m2,材料费及其他费用为 90 万元。方案二的人工费为 19.5 元/m2,材料费及其他费用为 70 万元。投标人 D 对某项用量大的主材进行了市场询价,并按其含税供应价格加运费作为材料单价用于相应清单项目的组价计算。投标人F 在进行报价分析时,降低了部分单价措施项目的综合单价和总价措施项目中的二次搬运费率,提高了夜间施工费率,统一下调了招标清单中材料暂估单价8%计入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报价中,工期为六个月。中标候选人公示期间,招标人接到投标人 H 提出的异议。第一中标候

12、选人的项目经理业绩为在建工程,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已竣工验收”的工程业绩的要求。问题:1.编制招标文件时,招标人的做法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招标文件中对竣工结算的规定是否妥当?并分别说明理由,2.若从总费用角度考虑,投标人 A 应选用哪种模板方案?若投标人 A 经过技术指标分析后得出方案一、方案二的功能指数分别为 0.54 和 0.46,以单方模板费用作为成本比较对象,试用价值指数法选择较经济的模板方案。(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3.投标人 D、投标人 F 的做法是否有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4.针对投标人 H 提出的异议、招标人应在何时答复?应如何处理?若第一中标候选人不再符合中标

13、条件,招标人应如何确定中标人?【答案】问题 1:(1)编制招标文件时,招标人的做法不符合规定。理由:使用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应不加修改地引用通用条款,不得删减。(2)招标文件对竣工结算的规定不妥。【彩蛋】压卷,金考典软件考前更新,下载链接 www.理由:采用单价合同,工程量按实计算,竣工结算价款可能会超过最高投标限价,不得规定竣工结算价不得超过最高投标限价。问题 2:(1)方案一费用=212.5+90=115 万元方案二费用=219.5+70=109 万元。109115,投标人应选用方案二。(2)方案一单方模板费用=1152=57.5(元/m2)方案二单方模板费用=1092=54.5(元/m2)

14、方案一成本指数=57.5/(57.5+54.5)=0.51 方案二成本指数=54.5/(57.5+54.5)=0.49 方案一价值指数 V1=0.54/0.51=1.06五、某国有资金投资的施工项目,采用工程量清单公开招标,并按规定编制了最高投标限价。同时,该项目采用单价合同,工期为 180 天。招标人在编制招标文件时,使用了九部委联合发布的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并对招标人认为某些不适于本项目的通用条款进行了删减。招标文件中对竣工结算的约定是:工程量按实结算,但竣工结算价款总额不得超过最高投标限价。共有 A、B、C、D、E、F、G、H 等八家投标人参加了投标。投标人 A 针对 2 万 m2 的模板

15、项目提出了两种可行方案进行比选。方案一的人工费为 12.5 元/m2,材料费及其他费用为 90 万元。方案二的人工费为 19.5 元/m2,材料费及其他费用为 70 万元。投标人 D 对某项用量大的主材进行了市场询价,并按其含税供应价格加运费作为材料单价用于相应清单项目的组价计算。投标人F 在进行报价分析时,降低了部分单价措施项目的综合单价和总价措施项目中的二次搬运费率,提高了夜间施工费率,统一下调了招标清单中材料暂估单价8%计入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报价中,工期为六个月。中标候选人公示期间,招标人接到投标人 H 提出的异议。第一中标候选人的项目经理业绩为在建工程,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已竣工验收

16、”的工程业绩的要求。问题:1.编制招标文件时,招标人的做法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招标文件中对竣工结算的规定是否妥当?并分别说明理由,2.若从总费用角度考虑,投标人 A 应选用哪种模板方案?若投标人 A 经过技术指标分析后得出方案一、方案二的功能指数分别为 0.54 和 0.46,以单方模板费用作为成本比较对象,试用价值指数法选择较经济的模板方案。(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3.投标人 D、投标人 F 的做法是否有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4.针对投标人 H 提出的异议、招标人应在何时答复?应如何处理?若第一中标候选人不再符合中标条件,招标人应如何确定中标人?【答案】问题 1:(1)编制招标

17、文件时,招标人的做法不符合规定。理由:使用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应不加修改地引用通用条款,不得删减。(2)招标文件对竣工结算的规定不妥。【彩蛋】压卷,金考典软件考前更新,下载链接 www.理由:采用单价合同,工程量按实计算,竣工结算价款可能会超过最高投标限价,不得规定竣工结算价不得超过最高投标限价。问题 2:(1)方案一费用=212.5+90=115 万元方案二费用=219.5+70=109 万元。109115,投标人应选用方案二。(2)方案一单方模板费用=1152=57.5(元/m2)方案二单方模板费用=1092=54.5(元/m2)方案一成本指数=57.5/(57.5+54.5)=0.51 方

18、案二成本指数=54.5/(57.5+54.5)=0.49 方案一价值指数 V1=0.54/0.51=1.06六、某招标项目,业主委托具有相应招标代理和造价咨询资质的某咨询企业编制招标文件和最高投标限价,招标文件包括如下规定(1)工期为 30 周(2)不组织踏勘现场(3)中标人必须将安装工程分包给某国有企业(4)招标文件的发售日期为 2019 年 05 月 05 日(5)投标截止时间 2019 年 05 月 20 日 14 时(6)投标有效期 2019 年 08 月 20 日(7)投标保证金的形式:现金、支票。(8)投标文件需盖单位公章、法人盖章、项目经理盖章(9)幵标时间 2019 年05 月

19、 20 曰 8 时(10)评标委员会共 8 人,其中招标代表 3 人,技术经济专家 5人。(11)履约担保的形式为银行保函。投标和评标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答案】问题 1:1.要求中标人必须将安装工程分包给某国有企业不妥。理由:招标人不得指定分包人。2.投标截止时间为 2019 年 05 月 20 日不妥理由:根据招投标法实施条例从出售招标文件到投标截止日期时间不得少于 20 日,而 2019 年 05 月 05 日至2019 年 05 月 20 曰共 15 天。3.投标文件需盖单位公章、法人盖章妥当项目经理盖章不妥。理由:投标文件不需项目经理盖章。4.幵标时间 2019 年 05 月 20曰

20、 8 时不妥。理由:开标时间应与投标截止时间相同。5.评标委员会共 8 人不妥理由:标委员会应由 5 人以上单数组成。6.评标委员会成员中招标代表 3人,技术经济专家 5 人”不妥。七、某分包商承包了某专业分项工程,分包合同中规定:工程量为 2400m3;合同工期为 30 天,6 月 11 日开工,7 月 10 日完工;逾期违约金为 1000 元/天。该分包商根据企业定额规定:正常施工情况下(按计划完成每天安排的工作量),采用计日工资的日工资标准为 60 元/工日(折算成小时工资为 7.5 元/d,时)延时加班,每小时按小时工资标准的 120计;夜间加班,每班按日工资标准的 130计。该分包商

21、原计划每天安排 20 人(按 8 小时计算)施工,由于施工机械调配出现问题,致使该专业分项工程推迟到 6 月 18 日才开工。为了保证按合同工期完工,分包商可采取延时加班(每天延长工作时间,不超过 4 小时)或夜间加班(每班按 8 小时计算)两种方式赶工。延时加班和夜间加班的人数与正常作业的人数相同。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问题:1若该分包商不采取赶工措施,根据该分项工程是否为关键工作,试分析该分项工程的工期延误对该工程总工期的影响。2若采取每天延长工作时间方式赶工,延时加班时间内平均降效 10%,每天需增加多少工作时间(按小时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每天需额外增加多少费用?3若采取夜间

22、加班方式赶工,加班期内白天施工平均降效 5,夜间施工平均降效 15,需加班多少天(计算结果四舍五入取整)?4若夜间施工每天增加其他费用100 元,每天需额外增加多少费用?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5从经济角度考虑,该分包商是否应该采取赶工措施?说明理由。假设分包商需赶工,应采取哪一种赶工方式?【答案】问题 1:(4 分)若该分包商不采取赶工措施,该分项工程的工期延误对该工程总工期的影响有以下三种情况:(1)若该分项工程在总进度计划的关键线路上,则该工程的总工期需要相应延长 7 天;(1 分)(2)若该分项工程在总进度计划的非关键线路上且其总时差大于或等于 7 天,则该工程的总工期不受影响;(1

23、分)(3)若该分项工程在总进度计划的非关键线路上,但其总时差小于 7 天,则该工程的总工期会受影响;(1 分)延长的天数为 7 天与该分项工程总时差天数之差。(1 分)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问题 2:(6 分)(1)每天需增加的工作时间:方法一:计划工效为:2400/30=80(m3/天)=80/8=10(m3/小时)(1 分)设每天延时加班需增加的工作时间为 x 小时,则(30-7)80+10 x(1-10)=2400(2分)解得=2.71,则每天需延时加班2.71 小时(1 分)方法二:78(1-10)23=2.71(小时)(4 分)(2)每天需额外增加的费用为:202.717.520=

24、81.3(元)(2 分)问题 3:(4 分)八、【背景资料】某生产建设项目有关基础数据如下:(1)类似项目的设备购置费为 3100 万元,类似项目的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占设备购置费的比例分别为 35%、30%,由于时间、地点因素引起的拟建项目上述两项费用变化的综合调整系数为1.08,拟建项目按当地现行价格计算设备购置费为 3500 万元,拟建项目的工程建设其他费和预备费用按 900 万元估算。(2)项目建设期 1 年,运营期 6 年。项目投产第一年可获得当地政府扶持该产品生产的补贴收入 500 万元。(3)若该项目的建设投资为 6000 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包括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25、 100 万),固定资产使用年限 10 年,按直线法折旧,期末残值率4%,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投产当年需要投入运营期流动资金300 万元;(4)正常年份年营业收入为 3000 万元(其中销项税额为 600万),经营成本为 2000 万元(其中进项税额为 500 万);增值税附加按应纳增值税的 9%计算,所得税税率为 25%;(5)投产第一年仅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80%,预计这一年的营业收入、经营成本和总成本均达到正常年份的 80%;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问题】1.列式计算拟建项目的建设投资。2.若该项目的建设投资为 6000 万元,列式计算融资前计算期第 3 年的净现金流量。

26、3.若该项目的初步融资方案为:贷款 500 万元用于建设投资,贷款年利率为 8%(按年计息),还款方式为运营期前 4 年等额还本付息,剩余建设投资及流动资金来源于项目资本金,计算第 3 年的净现金流量。(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答案】问题 1: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为:3100(35%30%)1.082176.20(万元)项目建设投资为:35002176.209006576.20(万元)问题2:(1)年固定资产折旧费(6000-100)(1-4%)10566.40(万元)(2)第 2 年的增值税=6000.8-5000.8-100=-20(万元)0,故第 2 年应纳增值税额为 0;增值税附加为

27、0;第 3 年的增值税=600-500-20=80(万元)第 3年的增值税附加=809%=7.2(万元)(3)第 2 年调整所得税【(3000-600)80%+500-(2000-500)80%+566.40】25%163.40(万元)第 3 年调整所得税【(3000-600)-(2000-500)+566.40+7.2】25%81.60(万元)(4)第 3 年净现金流量=3000-(2000+80+7.2+81.60)=831.20 万元问题 3:(1)项目建设期贷款利息九、某企业投资建设一个工业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1.项目工程费用为 2000 万元,工程建

28、设其他费用为 500 万元(其中无形资产费用为 200 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为 8%,预计未来 3 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 5%。2.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 1 年,建设期为 2 年,生产运营期为 8 年。3.项目建设期第 1 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 40%,第 2 年完成静态投资的 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 1 年投入流动资金 240 万元。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5.除了无形资产费用之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 8年,残值率为 5%,采用直线法折旧。6.项目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0

29、000 件/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 950 万元,其中,项目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 550 元(无可抵扣的进项税),其余为固定成本。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1400 元/件(不含税),增值税税率为 17%,增值税附加税税率为 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7.项目生产运营期第 1 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 70%,第 2 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 100%。(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分别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第 1 年、第 2 年价差预备费和项目建设投资。、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

30、营期正常年份的所得税和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分别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产量盈亏平衡点(以件为单位)及单价盈亏平衡点(以元为单位)。【答案】【1】基本预备费=(2000+500)8%=200(万元)静态投资额=2000+500+200=2700(万元)第 1 年价差预备费=270040%(1+5%)1.5-1=82.00(万元)第 2 年价差预备费=270060%(1+5%)2.5-1=210.16(万元)项目建设投资=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2700+82.00+210.16=2992.16(万元)【2】固定资产折旧=(2992.16-200)(1-5%)/8=331.57(万元)

31、正常年份的可变成本=10000550/10000=550.00(万元)固定成本=950-550=400.00(万元)总成本=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摊销=200/8=25.00(万元)经营成本=950-331.57-25=593.43(万元)【3】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增值税附加-总成本费用=0.1410000-0.141000017%6%-950=435.72(万元)正常年份的所得税=435.7225%=108.93(万元)一十、背景:某公开招标工程采用资格预审,其中 A 承包商通过资格预审后,对招标文件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业主所提出的工期要求过于苛刻,且合同条款中

32、规定每拖延 1 天工期罚合同价的 1。若要保证实现该工期要求,必须采取特殊措施,从而大大增加成本;还发现原设计结构方案采用框架剪力墙体系过于保守。因此,该承包商在投标文件中说明业主的工期要求难以实现,因而按自己认为的合理工期(比业主要求的工期增加 6 个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并据此报价;还建议将框架剪力墙体系改为框架体系,并对这两种结构体系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证明框架体系不仅能保证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增加使用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的灵活性,而且可降低造价约 3。该承包商将技术标和商务标分别封装,在封口处加盖本单位公章和项目经理签字后,在投标截止日期前 1 天上午将投标文件报送业主。次日(

33、即投标截止日当天)下午,在规定的开标时间前 1 小时,该承包商又递交了一份补充材料,其中声明将原报价降低 4。但是,招标单位的有关工作人员认为,根据国际上“一标一投”的惯例,一个承包商不得递交两份投标文件,因而拒收承包商的补充材料。开标会由市招投标办的工作人员主持,市公证处有关人员到会,各投标单位代表均到场。开标前,市公证处人员对各投标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并对所有投标文件进行审查,确认所有投标文件均有效后,正式开标。主持人宣读投标单位名称、投标价格、投标工期和有关投标文件的重要说明。问题:(1)该承包商运用了哪几种报价技巧其运用是否得当请逐一加以说明。(2)招标人对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应包括哪些

34、内容(3)该项目招标程序中存在哪些不妥之处请分别作简单说明。【答案】问题(1):该承包商运用了三种报价技巧,即多方案报价法、增加建议方案法和突然降价法。其中,多方案报价法运用不当,因为运用该报价技巧时,必须对原方案(本案例指业主的工期要求)报价,而该承包商在投标时仅说明了该工期要求难以实现,却并未报出相应的投标价。增加建议方案法运用得当,通过对两个结构体系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这意味着对两个方案均报了价),论证了建议方案(框架体系)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对业主有很强的说服力。突然降价法也运用得当,原投标文件的递交时间比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仅提前 1 天多,这既是符合常理的,又为竞争对手调整、确定最终报价留有一定的时间,起到了迷惑竞争对手的作用。若提前时间太多,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怀疑,而在开标前 1 小时突然递交一份补充文件,这时竞争对手已不可能再调整报价了。问题(2):招标人对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应包括以下内容:投标人签订合同的权利: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投标人履行合同的能力:人员情况、技术装备情况、财务状况等;投标人目前的状况:投标资格是否被取消、账户是否被冻结等;近三年情况:是否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问题(3):该项目招标程序中存在以下不妥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事业单位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