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综合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05311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综合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综合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综合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综合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检测题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1下列关于透镜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A凸透镜是很厚的透镜,凹透镜是很薄的透镜 B透镜只能用透明玻璃制造 C王红戴的近视眼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 D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2.小方的班级在照毕业像时,摄影师第一次试镜头发现两边的学生没有全部摄入,则摄影师 ( ) A.只需将照相机向远离被照者移动 B.只需将照相机向靠近照相者移动 C.在照相机远离被照者的同时 ,将镜头向里缩 D.在照相机远离被照者的同时 ,将镜头向外伸3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 15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物体放

2、在此透镜前 20cm 处,可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 1 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图 1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5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A无法成像 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 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 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6会聚光束

3、经过一凹透镜折射后( )A可能变成平行光束 B可能变成发散光束 C可能仍是会聚光束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27在要光屏上得到与物体大小相等的像,应当使用( ) A凹透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三种都可以8.关于光学器材或设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 B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 C近视眼是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 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出红外线9小军同学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了使指纹的像能大一些,以 下做法,正确的是( )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

4、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10.眼睛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这种成像与下列成像在原理上 相似的是( ) A平面镜B照相机C幻灯机D放大镜11.在凸透镜成像的观察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 25cm 处,则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12.在凸透镜及其应用的结论中 ,正确的是( ) 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是用凸透镜制成的 B.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任何位置都能在透镜的另一侧通过透镜看到一个放大的虚像 C.照相机镜头的焦距大于或等于暗箱的最大长度 D.放幻灯

5、时,幻灯片总是倒插于幻灯机镜头的焦距之内13.物体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像,如果把屏拿开,则( ) A.像还存在,但眼睛看不到 B.像还存在,眼睛从各个方向看得到 C.像还存在,但眼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看到 D.像不存在14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光屏上成像,如果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下面部分,则物体 的像将( ) A在屏上只被接到物体上半部分的像 B能得到物体不清晰的完整的像C能得到物体完整的像,但亮度却减弱了 D能得到物体大部分的实像二、填空题(每空2 分,共32 分)15透镜是利用光的_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对光有_作用,凹透镜对 光线有_作用。 3答案:折射 会聚 发散16

6、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 处。 答案:焦点17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靠近时,物体成倒立的_像(填“虚”或“实” ) , 此时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的焦距时,像逐渐_(填“变大”或“变小” ) ,像到透镜 的距离逐渐_(填“变大”或“缩小” )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 _(填“放大”或“缩小” )的_像(填“虚”或“实” ) 。 答案:实 变大 变大 放大 虚18小午有一块焦距为 5cm 的凸透镜,若想用它做一个模拟照相机,则景物到凸透镜的距 离应_,若想用它做投影仪的镜头,则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若想 将它作为放大镜使用,则被观察的物

7、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 答案: 大于 2 倍焦距 大于焦距小于 2 倍焦距 小于焦距19.通过写字台上的玻璃板观察玻璃板下的文字,所看到的文字的位置往往比实际位置 _(选填“高”或“略低”)一些,这是由于 。 答案:略高 光的折射20. 青少年如患有近视眼,应配戴由 制成的眼睛进行视力矫正;中老年如患有远视眼, 应配戴由 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老花镜”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以 m 为单位) 的倒数乘以 100,某同学测得他奶奶所戴的老花镜的焦距为 25cm,则此眼镜的度数为 度。答案:凸透镜 400三、实验题(共18 分) 21(4 分)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

8、实验。如图 2 所 示: (1)他首先利用甲图的方法测出这个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 如图乙,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调整(选填“上”或“下”);(3)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 25cm 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 (放大/缩小)、清晰、明亮的像,测量出此时光屏距凸透镜的距离是 12cm; (4)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 物距均为 12.00cm 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 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图 24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

9、答案:9.5cm,下,缩小,光屏上没有成清晰的像就进行了测量 22. (6 分)在观察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条件的实验中: 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 上,点燃蜡烛并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 , 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 确定像的位置时,沿凸透镜主光轴移动光屏 ,直到光屏上出现 的烛焰的像。 从蜡烛到凸透镜距离等于2 倍焦距处开始,向焦点移动蜡烛,在这过程中,像到透镜的距 离 (填“增大” 、 “减小”或“不变” ),像 (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条件是: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 。 答案:(1)光具座 、同一高度(2)清晰(3)增大

10、、变大(4)2f u f 23(8 分)如图所示,为研究视力矫正问题,小明和小华同学用凸透镜和光屏模拟眼睛,凸透镜可看作眼睛的_,光屏可看作_。图 3(1)小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和高度,使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三者高度相同。点燃蜡烛,将近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再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时,屏上的像又变清晰了。以上现象说明:_;_。(2)小明将远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11、,此时要使屏上的像变清晰,应向_(选填“靠近凸透镜”、“远离凸透镜”或“竖直向下”)方向移动光屏,因为远视眼镜对光线具有_作用。答案:晶状体 视网膜 (1) 近视眼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近视眼睛的会聚能力比普通眼睛强; 近视眼成的像在视网膜前。(2)远离凸透镜 会聚四、作图题(共 8 分) 24(3 分)在图 4 中的虚线框内的适当位置,填入符合要求的面镜或透镜5图 425.(2 分)如图5 示,A 是物体,A是物体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 ,试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及焦点。26(3 分)有两个凸透镜,甲的焦距较长,乙的焦距较短.要使一束平行光通过这两个凸 透镜后,仍然是平行光,这两个凸透镜应该怎样放置?有几种方案?如果要求光束变窄呢?此大题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