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山西省山西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练习试卷能力押题练习试卷 B B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K 十的跨膜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人的成熟红细胞主动吸收葡萄糖的过程需消耗能量【答案】D2、如果自然生长的生物种群增长率为 0,可能出现()。A.种群数量增加,并出现激烈的食物和栖息地的竞争B.种群数量增加,寄生和捕食的情况增加C.种群数量会因有毒废物的积累而减少D.种
2、群数量接近 K 值【答案】D3、遗传育种中,将基因型未知的显性个体与隐性纯合体进行交配,以鉴定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称为()。A.回交B.反交C.互交D.测交【答案】D4、下列生理活动中发生在内环境的是()。A.HIV 病毒的增殖B.进食后蛋白质的消化C.抗体与抗原特异结合D.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答案】C5、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 ATP 都需要 O2B.只要提供 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 CO2 和 ATPC.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产生 ATPD.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 ATP 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答案】D6、水
3、和无机盐对生物体具有重要作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变时,生物的抗寒能力下降B.硼元素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故甘蔗地缺硼会严重影响其产量C.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高时,会出现抽搐D.严重缺铁的人容易出现乳酸中毒【答案】D7、下列实验中没有设置对照实验的是()。A.温特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B.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C.萨顿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D.艾弗里实验证明 S 型细菌的 DNA 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答案】C8、在讲解完“种群的特征”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性学习。下
4、列不属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的是()。A.学习目标的全面性和多元性B.学习内容的独立性和封闭性C.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探究性D.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和自主性【答案】B9、以下育种方法未使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A.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B.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C.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植株D.细胞工程培育番茄一马铃薯杂种植株【答案】B10、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 1:2,这是因为()A.有 1/4 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B.有 1/3 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C.有 1/2 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D.有 2/3 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
5、吸【答案】A11、下列可以看做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口服抗菌药物D.肌肉注射青霉素【答案】D1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 m 个氨基酸参与合成的 n 条肽链中,至少含有 m+2n 个氧原子B.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由 DNA 和 R 基共同决定C.细胞中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只发生在核糖体上D.若在待测物质中添加苏丹染液出现橘黄色,则该待测物质存在蛋白质【答案】C13、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A.细胞的分裂B.细胞的分化C.基因重组D.细胞的全能性【答案】D14、在光合作用的教学中,教师制订了教学目标:“阐明光
6、合作用过程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该教学目标体现了教学目标应具备除以下哪项外的特征()A.指向性B.准确性C.可测量性D.以教师为主体【答案】D15、某人手指受伤,一段时间后自动愈合,这一过程中伤口的细胞不会发生()。A.有丝分裂和分化B.同源染色体分离C.DNA 复制D.纺锤体的出现和消失【答案】B16、测定泡菜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时,氢氧化铝乳液的作用是()A.与亚硝酸盐发生颜色反应B.吸附泡菜汁中的杂质,使泡菜汁透明澄清C.提取泡菜样品中的亚硝酸盐D.用于制备标准显色液【答案】B17、糖尿病人血液中的含糖指数远高于常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正常人也有尿糖B.血糖含量指葡萄糖在血液中的
7、含量C.糖尿病人不能吃甜D.糖尿病人应控制淀粉摄入【答案】C18、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豌豆子叶的颜色和种皮的颜色B.马的长毛和短毛C.猫的蓝眼和果蝇的红眼D.棉花的细绒和长绒【答案】B19、将人的红细胞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答案】C20、关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生存的地点B.生物周围的非生物因素C.同种生物的生活环境相同D.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答案】D21、下列对病毒、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由细胞构成的B.真菌都
8、是单细胞生物C.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D.细菌和真菌主要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答案】D22、已知某个体基因型为 AaBb,据此做出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A.如果该个体只有一个亲本.其基因型肯定也是 AaBbB.如果该个体有两个亲本.其基因型肯定分别是 aabb 和 AABBC.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肯定是 4 种.各占 25%D.该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中肯定存在着 aabb 基因型个体【答案】A23、下列评价方式,符合生物学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的是()。A.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建立学生学习记录卡B.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中采用相同的评价策略C.检测学生知识性目标的达成,只能运用纸笔测验D.根据学生的
9、实验结果,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答案】A24、在“探究酶的高效性”的实验中,因变量是()。A.催化剂的种类B.催化剂的用量C.温度D.反应时间【答案】D2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B.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C.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来处理种子可提高发芽率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答案】C26、爬行动物适应陆生生活的典型特征包括()。A.有颈部,异型齿B.有羊膜卵,用肺呼吸C.体温恒定。有角质鳞片D.两心房。心室有完全隔膜【答案】B27、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
10、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答案】A28、下列关于生殖细胞的发生和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卵子是从动物的初情期开始,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B.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C.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D.获能的精子刺激卵细胞膜发生变化,能够阻止其他精子进入卵内【答案】A29、影响青少年辩证逻辑思维的因素包括()。多选A.掌握知识的程度B.形式逻辑的发展水平C.社会性发展水平D.个体思维品质
11、【答案】A30、在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的主要目的是()。A.让植物叶片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B.有助于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C.促进酸雨与植物体内有机物反应D.帮助植物体提高温度【答案】B31、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答案】B32、在课堂结束时,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请以一个人、一棵松树、一只草履虫为例,列出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最后教师作出总结。这种属于结束技能类型中的()。A.悬念启下B.比较异同C.巩固练习D.拓展延伸【答案】C33、同一草原上的羊与牛,狼与羊,人体中的蛔虫与人,双歧杆菌与人,这四种种间关系分别是()。A.竞争
12、捕食寄生共生B.竞争寄生捕食共生C.寄生共生竞争捕食D.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答案】A34、关于少年逆反期的表现,正确的说法包括()。多选A.为独立自主受阻而抗争B.为争取平等的社会地位而抗争C.反抗的对象具有迁移性D.逆反期表明少年心理发展受阻【答案】A35、下列四种生物中,哪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三种的细胞有明显区别()A.酵母菌B.乳酸菌C.青霉菌D.蘑菇【答案】B36、水和无机盐对生物体具有重要作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变时,生物的抗寒能力下降B.硼元素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故甘蔗地缺硼会严重影响其产量C.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高时,会出现抽搐D.
13、严重缺铁的人容易出现乳酸中毒【答案】D3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B.必修包括“1.分子与细胞”“2.遗传与进化”和“3.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C.必修选择的是生物学的核心内容,必须按顺序讲授D.选修是为了满足学生需要【答案】C38、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综合入学测验属于()。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配置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答案】C39、()含有众多酶系,是细胞中含酶较多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A.线粒体B.溶酶体C.高尔基体D.内质网【答案】A40、在生物教学中,只要实验室条件允许,教师总是会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让学生体验实践带来的快乐
14、。该教师的这一做法,遵守的教学原则是()。A.科学性原则B.实践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答案】B41、注射成熟个体的垂体提取液,可促进同种淡水鱼排卵。这主要是因为垂体含有()。A.甲状腺素B.雌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D.促性腺激素【答案】D42、已知某个体基因型为 AaBb,据此做出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A.如果该个体只有一个亲本.其基因型肯定也是 AaBbB.如果该个体有两个亲本.其基因型肯定分别是 aabb 和 AABBC.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肯定是 4 种.各占 25%D.该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中肯定存在着 aabb 基因型个体【答案】A43、玉米糯质胚乳 WX 和
15、黑绿菌基因 V 通常是连锁(即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遗传的然而一位学者发现一个品种中也能有自由组合,其原因是()。A.染色体缺失B.染色体重复C.染色体侧位D.染色体易位【答案】D44、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及鸡的红细胞中均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A.中心体发出星射线B.无丝分裂C.合成蛋白质D.ATP 合成【答案】D45、离子泵是一种具有 ATP 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 ATP 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
16、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答案】C46、不会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影响的是()。A.水葫芦在滇池大量滋生B.捕捞产卵后的大马哈鱼C.在河中电鱼D.向河流排污【答案】B47、在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为了使果胶酶能充分地催化反应,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大苹果泥用量B.加大果胶酶用量C.进一步提高温度D.用玻璃棒不时地搅拌反应混合物【答案】D48、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步骤,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A.C3 和 NADP+B.ATP 和 O2C.ADP 和 H20D.H和 ATP【答案】D49、从结构式看,除了()外,所有仅一碳原子都为不对称碳原子。A.酪氨酸B.甘氨酸
17、C.脯氨酸D.甲硫氨酸【答案】B50、某人手指受伤,一段时间后自动愈合,这一过程中伤口的细胞不会发生()。A.有丝分裂和分化B.同源染色体分离C.DNA 复制D.纺锤体的出现和消失【答案】B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材料:在进行“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内容的教学时,某位教师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A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及特点。B使学生知道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C让学生尝试设计校园绿化方案。D通过了解我国植被严重破坏的状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E通过了解我国植被严重破坏的现状及危害,让同学们认识到保护植被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长期性。F通过展示校园绿化设计方案,树立全
18、体学生的爱绿、护绿意识,并从身边做起自觉参加绿化祖国的各种活动。问题:(1)请对上述教学目标的表述进行评价和修改。(10 分)(2)初中生物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让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10 分)【答案】(1)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体现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将题目中给出的教学目标分类,并注意行为动词的使用参照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答案符合此要求即可)(2)初中生物学课程总体目标是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领域中都有一定的发展,具体的体现如下: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
19、展中的应用。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二、真核生物基因中通常有内含子,而原核生物基因中没有,原核生物没有真核生物所具有的切除内含子对应的 RNA 序列的机制。已知在人体中基因 A(有内含子)可以表达出某种特定蛋白(简称蛋白 A)。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了基因 A,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却未得到蛋白 A,其原因是_。(3 分)(2)若用家蚕作为表达基因 A 的受体,在噬菌体和昆虫病毒两种载体中,不选
20、用_作为载体,其原因是_。(6 分)(3)若要检测基因 A 是否翻译出蛋白 A,可用的检测物质是_(选填“蛋白 A 的基因”或“蛋白 A 的抗体”)。(3 分)(4)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为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可以说是基因工程的先导,如果说他们的工作为基因工程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启示,那么,这一启示是_。(3 分)【答案】(1)在基因组中获得的基因 A 含有内含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切除内含子对应的 RNA 序列的机制,因此大肠杆菌中基因 A 表达出的蛋白质与蛋白 A 不同(2)噬菌体;噬菌体专一性地侵染细菌不能将目的基因导人家蚕中(3)蛋白 A 的抗体(
21、4)外源 DNA 进入受体细胞中能正常表达(所有生物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解析:(1)从人基因组获得的基因 A 含内含子,而大肠杆菌为原核细胞细胞中没有切除内含子对应的 RNA 序列的机制,因此大肠杆菌中基因 A 表达出的蛋白质与蛋白 A 不同。(2)噬菌体专一性地侵染细菌,不能将目的基因导人家蚕中。所以只能选择昆虫病毒家蚕是昆虫的幼虫,故用昆虫病毒可将目的基因导人家蚕中。(3)检测是否翻译出蛋白质 A,可采用抗原一抗体杂交的方法,蛋白质 A 充当抗原选择蛋白质 A 抗体与其特异性结合。(4)艾弗里等人曾经在 S 型肺炎双球菌中分离出 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别与 R 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培养,
22、发现 S 型肺炎双球菌的 DNA 能使 R 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 型肺炎双球菌。从中知道转化的可能性所以启示是在特定条件下,DNA 片段能进入细胞,并且还能发挥原有作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三、材料:“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是教材“消化和吸收”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入手,让学生细细咀嚼馒头,感受咀嚼中味道的变化,教师提出问题:“口腔里的什么使馒头变甜的”学生们各自猜想,有的说是因为嘴巴里有牙齿,牙齿咀嚼形成的。有的说是因为嘴巴里有舌头,舌头的搅拌形成的,有的说是因为口腔里有唾液。然后,老师让学生分组做实验,找到馒头经过咀嚼变甜的原因。问题:(1)上述材
23、料中老师用的是什么类型的教学策略老师采用这一策略的优点有哪些(10 分)(2)教师使用这种教学策略需要注意哪些要求(10 分)【答案】(1)上述材料中教师用的是探究性教学策。探究式教学比较强调维持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与科学探究有关的各种技能以及对科学概念、原则和规则的理解。该策主要有以下五个优点: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保持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参与需要高水平认知和技能的活动;形成积极地对待科学的态度: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经验。(2)探究性学习需要结合学科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先前经验来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牢固的知识基础、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
24、及学习能力。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需具有以下要求:明确主题;为了研究自然而培养所需要的探究能力;培养探究未知自然的积极态度;通过探究活动而学得的知识是科学概念而不是文字知识;有效地形成认识自然基础的科学概念。四、(材料)材料:某校教师组织学生在各自生活小区的花园中捕捉蚯蚓,然后带到学校开展“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不同教师设计的实验观察不同,下面是其中的两种:“观察蚯蚓的运动”实验方案 1:将蚯蚓放在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注意其身体粗细及长短的变化。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及身体的变化。比较蚯蚓在两种情况下运动的方式和运动速度的异同点。注意:在观察过程中,应常用浸水的湿棉球
25、轻擦蚯蚓体表,使其体表保持湿润。“观察蚯蚓的运动”实验方案 2将滤纸浸润(水越少越好),紧贴在一个装有 2 毫升水的大试管内壁一侧。将一条 6-10 厘米的蚯蚓,放入大试管底部的水中。将大试管向没有贴滤纸的一侧倾斜料 45,观察蚯蚓的运动情况。将大试管向贴有滤纸的一侧倾斜 45,观察蚯蚓的运动情况。比较蚯蚓在两种情况下运动方式和运动速度的异同点问题:(1)结合材料分类列出教师在实验中所使用的课程资源,并说明分类的依据。(6 分)(2)如果要达到实验目的,至少还需要补充哪些实验器材。(4 分)【答案】五、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站在生态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生物圈与生态系统之间整体与
26、部分的辩证关系。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所以本节在本章中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描述出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各自特点:能理解并说出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各种生态系统的特点,培养学生查阅、整理和分析资料和小组合作的能力:通过阐述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形成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的观点;通过对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认识培养爱护生物的情感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答案】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站在生态系统
27、的高度,论述了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生物圈与生态系统之间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所以本节在本章中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描述出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各自特点:能理解并说出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各种生态系统的特点,培养学生查阅、整理和分析资料和小组合作的能力:通过阐述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形成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的观点;通过对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认识培养爱护生物的
28、情感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六、(材料)材料:某教师关于“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一课的教学思路片段如下:为了解决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植皮问题,需从烧伤病人的皮肤上取下细胞置于培养液中培养,推测培养瓶中应该加入哪些培养物质才能让细胞活下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身体里的活细胞要存活是否也需要这些物质引出课题: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教师弓导学生查阅食物营养成分表,对比分析不同食物中共有的营养物质,据此推测细胞生活需要的营养物质。教师提供皮肤细胞培养液的配方表,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实际培养细胞时,添加的物质和前面推测的物质的异同点。引导学生回顾摄入的食物归根结底来自组成这些生物体的细胞,使其体会细胞从外界吸收
29、的物质具有构建细胞和生物体的作用。教师提供细胞各种结构成分问题:(1)结合材料:分析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应注意的事项。(10 分)(2)结合材料:举例分析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计划培养学生的哪些思维能力。(10 分)【答案】七、材料:某教师为了讲解清楚细胞间期细胞核内染色质的变化,首先借助Flash 动画演示分裂间期的动态画面,之后教师演示放大的一条染色质长丝在问期开始时和结束时的比较画面。之后提问:现在我们再看一看,细胞核内的一条染色质长丝经过间期发生了什么变化谁能用两根细铁丝演示一下这个时期的主要变化学生演示并回答。提示:将两根铁丝交叉后用拳头握于中间。其拳头代表一个着丝点,这就是染色体的 DNA
30、 复制。问题:(1)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处运用了演示,请说明该教师用到的演示类型并列举出其他类型的演示技能。(8 分)(2)简述演示技能的应用原则和要点。(12 分)【答案】(1)该教师播放动画用的是声像法,利用铁丝做成模型用的是展示法。除了这些类型外,演示技能还包括:分析法:从分析实验现象人手,启发学生对感知到的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得出新概念,获得新结论。归纳法:通过提出问题,观察若干个实验或几组实验,归纳总结出概念或规律。质疑法:结合实验操作和变化,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根据实验数据来发现规律认识实验和微观本质。(2)应用原则和要点:针对性和目的性。选择的演示要有利于突出教学内容的重
31、点或讲清难点,选择的实验能为生物学概念、原理的教学服务。适用性和鲜明性。选用的仪器要大小恰当,实验装置和操作简便易行,装置要高低适宜和美观。演示所用时间短。演示的实验现象鲜明,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观察现象。示范性和可靠性。教师能给学生做规范的、正确的实验操作。演示与讲授的统一性。演示与讲授密切结合,善于引导学生把各种感知转化为积极的思维活动。八、真核生物基因中通常有内含子,而原核生物基因中没有,原核生物没有真核生物所具有的切除内含子对应的 RNA 序列的机制。已知在人体中基因 A(有内含子)可以表达出某种特定蛋白(简称蛋白 A)。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了基因 A,以大肠
32、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却未得到蛋白 A,其原因是_。(3 分)(2)若用家蚕作为表达基因 A 的受体,在噬菌体和昆虫病毒两种载体中,不选用_作为载体,其原因是_。(6 分)(3)若要检测基因 A 是否翻译出蛋白 A,可用的检测物质是_(选填“蛋白 A 的基因”或“蛋白 A 的抗体”)。(3 分)(4)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为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可以说是基因工程的先导,如果说他们的工作为基因工程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启示,那么,这一启示是_。(3 分)【答案】(1)在基因组中获得的基因 A 含有内含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切除内含子对应的 RNA 序列的机制,因此大肠
33、杆菌中基因 A 表达出的蛋白质与蛋白 A 不同(2)噬菌体;噬菌体专一性地侵染细菌不能将目的基因导人家蚕中(3)蛋白 A 的抗体(4)外源 DNA 进入受体细胞中能正常表达(所有生物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解析:(1)从人基因组获得的基因 A 含内含子,而大肠杆菌为原核细胞细胞中没有切除内含子对应的 RNA 序列的机制,因此大肠杆菌中基因 A 表达出的蛋白质与蛋白 A 不同。(2)噬菌体专一性地侵染细菌,不能将目的基因导人家蚕中。所以只能选择昆虫病毒家蚕是昆虫的幼虫,故用昆虫病毒可将目的基因导人家蚕中。(3)检测是否翻译出蛋白质 A,可采用抗原一抗体杂交的方法,蛋白质 A 充当抗原选择蛋白质 A
34、抗体与其特异性结合。(4)艾弗里等人曾经在 S 型肺炎双球菌中分离出 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别与 R 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培养,发现 S 型肺炎双球菌的 DNA 能使 R 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 型肺炎双球菌。从中知道转化的可能性所以启示是在特定条件下,DNA 片段能进入细胞,并且还能发挥原有作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九、材料: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中学生物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探究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例如,案例“探究培养液中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的课题中基本程序是:1分组分工:2确定具体探究的因素:3制订实验方案并实施:4统
35、计、分析:5讨论并得出结论。问题:(1)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的科学能力进行评价(10 分)(2)在确立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时应考虑哪些问题(10 分)【答案】(1)能否根据生活经验或观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否根据问题提出假设;能否利用现有的材料设计相关的实验方案(如对比实验);能否按照实验计划准备实验材料,有步骤地进行实验;完成实验过程中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能否安全地使用各种实验器具;能否准确记录和收集有价值的相关数据;能否有效地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相关结论;能否在探究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等。(2)教材特点,课程标准要求。确定教材内容的知识类型;分析教材内容的地位与作用;分析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
36、;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特点,即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分析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基础。教师自身的特点。发挥教师自身特长,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组织形式。一十、某版本高中生物教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中,“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部分的内容如下: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部分)19 世纪末,欧文顿(EOverton)曾用 500 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0 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
37、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1925 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为红细胞膜表面积的 2 倍。他们由此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思考与讨论:1最初认识到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 2在推理分析得出结论后,还有必要对膜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吗 3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都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都是疏水的。请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解释为什么为磷脂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而科学家如何从这一现象推导出“脂质在细胞
38、膜中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这一结论。要求:(1)确定该教学内容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0 分)。(2)设计上述内容的教学过程(20 分)。【答案】(1)教学重点: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教学难点:通过对细胞膜化学组成和结构的探索历程,理解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以及体验科学探索的严谨性。(2)教学过程:复习导人引入兴趣:师:大家上节课做实验都非常认真,实验结果也很不错。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做的质壁分离实验现象。想一下,为什么植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生:因为生物膜具有半透性、弹性师: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生物膜为什么具有以上的特性,细胞膜对物质的选择性吸收是否与其特定的结构相关细胞膜结构是怎样的呢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生物膜中有一些分子物质能控制物质进出。(进入探索生物膜结构历史博物馆,讲授新课)师:大家讨论非常热烈,那么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参观生物膜的结构历史博物馆来验证刚刚所回答的问题结果是否符合现实。(随着历史的步伐走,教师带学生走进了博物馆 1 号。)【博物馆展区 1 号欧文顿实验】展板 1 内容:1895 年,欧文顿选用 500 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可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穿过细胞膜。问题 1:根据欧文顿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