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05044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20192019 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一选择题(22x2=4422x2=44 分)分)1. 与月球相比,地球的特殊性是( )A. 没有大气层 B. 有自转运动 C. 有公转运动 D. 存在生命现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同时地球也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行星。特殊性表现在地球是人类目前所探测的宇宙环境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特殊性特征。.图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2. 最近英国天文学家报告说,他们在约 600 光年外的宇宙深空发现了一颗体积仅比土星稍大的恒星,这也是迄今发现的体积最小恒星

2、。该恒星位于( )A. 地月阶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太阳系【答案】B【解析】银河系直径约为 10 万光年,600 光年外的小恒星位于银河系,故选 D。 (答案错误)太阳是地球的能量源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 -3. 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能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 B. 能为地壳运动提供能量C. 是能量大而集中的能源 D. 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4. 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 )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的短暂中断 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地球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 大气中二氧化

3、碳含量增长很快A. B. C. D. 【答案】3. D 4. C【解析】3. 太阳辐射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地壳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而不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量大但比较分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D 正确。4. 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的短暂中断和球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C 正确;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是地球公转的意义;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长快,是因矿物燃料的燃烧和毁林。【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

4、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 ,使地球突然出现“磁暴”现象,导致罗盘指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如果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美丽的极光;近几十年的研究还表明,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5. 一条河流,其上游北岸冲刷厉害,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南岸冲刷厉害,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这条河流的位置和流向,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3 -【解析】河流上游北岸冲刷厉害,说明地转偏向力向北偏,下游南岸冲刷厉害,说明地转偏向力向南偏,该河上下游地转偏向力偏向不同,说明该

5、河流上游和下游的南北半球不同,A正确;若河流上下游同在北半球或同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偏转方向应该是相同的。【点睛】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在赤道上没有偏转。这种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的最为明显。我们把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顺河流流向看,地转偏向力向哪岸偏,哪岸受侵蚀。6. 正确表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的是:A. 春分到夏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由南向北移B. 春分到秋分,直射点在北半球,并由南向北移C. 夏至到冬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由北向南移D. 冬至到夏至,直射点

6、在南半球,并由南向北移【答案】A【解析】春分到夏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由南向北移,A 正确;春分到秋分,直射点在北半球,先由南向北移,达了夏至后由北向南移;夏至到冬至,直射点先在北半球,过了秋分直射点在南半球,由北向南移;冬至到夏至,直射点先在南半球,过了春分直射点在北半球,由南向北移。7. 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分布情况是:( )A. 赤道上只有二分日昼夜等长 B. 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C. 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D. 纬度越低白昼越长【答案】B【解析】赤道上全年日昼夜等长;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B 正确;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太阳直射点不在的半球,纬度越低白昼越长。【点睛】昼夜长短的变化

7、规律: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南)半球,北(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夏(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南)回归线,北(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向北(南)移动,北(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8. 有关昼夜交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就不存在昼夜交替现象- 4 -B. 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就不会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C. 昼夜交替的周期有利于地球上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D.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1 个恒星日【答案】C【解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公转,如果地球不自转,但还在公转,地球上也存在昼夜交替现象,同期是

8、一年;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依然会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昼夜交替的周期有利于地球上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C 正确;昼夜交替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的,周期是 1 个太阳日。北京时间 2013 年 12 月 2 日 1 时 30 分, “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发射升空,12 月 14 日 21 时 11 分在月面成功着陆(左图)。右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旧金山(西八区)华侨在当地收看了直播, “嫦娥三号”登月时当地时间是( )A. 14 日 13 时 11 分 B. 15 日 5 时 11 分C. 13 日 23 时 11 分 D. 14

9、 日 5 时 11 分10. “嫦娥三号”登月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于右图中的(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11. “嫦娥三号”从发射到成功登月期间( )A. 地球公转速度渐慢 B. 上海正午太阳高度渐增C. 兴义白昼时间渐短 D.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浙大【答案】9. D 10. B 11. C【解析】9. 根据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地时间=已知地时间所求地与已知地时区差,西八区与东八区时区差为 16,西八区位于东八区西侧用减法,可算出西八区时间为 14 日 5 时 11 分,D 正确。10. 图中甲丁两点之间地球地轴北端指向太阳,为夏至 6 月 22 号;乙丙两

10、点之间为冬至 12月 22 日, “嫦娥三号”登月时间为 12 月 14 日,不到冬至,应处于乙位置,B 正确。- 5 -11. “嫦娥三号”从发射到成功登月时间为 12 月 2 日到 12 月 14 日,1 月初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速度最快,登月期间公转速度加快;太阳直射点向南移,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减小;兴义白昼时间渐短,C 正确;北极圈内极夜范围扩大。【点睛】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地时间=已知地时间所求地与已知地时区差。所求地在已知地东侧加法,西侧用减法。所求地与已知地同为东(西)时区,两地时区差用减法;如果一个东时区一个西时区,两地时区差用加法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2. B 圈层的主体是( )A

11、. 海洋 B. 湖泊 C. 冰川 D. 河流13. C 圈层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 大气 B. 水 C. 土壤 D. 生物【答案】12. A 13. D【解析】12. 图中 B 是水圈,水圈的主体是海洋,A 正确。13. 图中 C 是大气圈,大气圈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D 正确。14. 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A. 沉积岩 B. 喷出岩 C. 侵入岩 D. 变质岩【答案】A【解析】煤层属于沉积岩,A 正确。15. 形成喜马拉雅山的两大板块是(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C.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板

12、块构造学说的知识,学习中要记住六大板块的名称及其包括的海洋和陆地。六大板块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 6 -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喜马拉雅山脉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而形成的。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16. 读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压 a 地低于 b 地 B. 气温 a 地低于 b 地C. 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地区,则 a 是市区、b 是郊区 D. 若该环流发生在沿海地区,则a 是陆地、b 是海洋【答案】B【解析】图中 a 地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气压高于 b 地;a 地气流下沉,说明气温低,

13、B 正确;城市因热岛效应气温较郊区高,气流上升,b 表示市区,a 是郊区;海洋和陆地热容量不同,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气流上升,b 是陆地,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a 是陆地。【点睛】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垂直方向上,热的地方空气会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而近地面则形成低压;冷的地方空气就会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近地面形成高压。水平方向上,空气从高压向低压扩散,就形成了热力环流。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7. 图中丙地的风向是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18. 产生图示

14、 A 区域和 B 区域的天气系统分别是A. 冷锋、暖锋 B. 反气旋、气旋 C. 暖锋、冷锋 D. 气旋、反气旋19. 此时甲、乙、丙、丁四地气温最高的是- 7 -A. 甲 B. 乙 C. 丁 D. 丙【答案】17. C 18. A 19. B【解析】17. 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等压线,由西指向东,北半球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基础上向右偏约 45,为西北风,C 正确。18. 图中 A 位于锋面气旋的左侧为冷锋;B 位于锋面气旋的右侧为暖锋,A 正确。19. 图中丁地位于暖锋锋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最高,C 正确。20. 读四地的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回答下题。关于四地气候类型,

15、正确的是( )A. 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B. 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C. 地是地中海气候 D. 地是热带草原气候【答案】B【解析】图中地最冷月气温低于 0,不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大于 0,且各月降水均匀;地最冷月气温大于 0,且雨热同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B正确;地全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地全年高温少雨,是热带沙漠气候。【点睛】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1、以温定带 (主要看最低气温):全年最低气温高于 15 度,为热带; 全年最低气温在 0-15 度之间,为亚热带; 全年最低气温低于 0 度,为温带; 全年最高气温在 0 度左右,为寒带。2、以水定型(看降

16、水的全年分布情况) 夏雨型:所有的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和热带草原气候 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 8 -21. 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A. B. C. D. 【答案】D考点:大气运动22. 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海洋和陆地近地面之间,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市区和郊区之间,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市区。受地表冷热不均的影响,受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冷却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考点:大气

17、运动二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5656 分)分) 23. 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9 -(1)图中所示的节气为_。(2)A 点的地理坐标为经度_,纬度_。 (3)图中 A 点的地方时为_点,北京时间为_点。(4)由 B 点向正北发射的导弹将偏向_(东或西)方向飞行,若由 B 点向正东发射,导弹的偏向情况是_(5)图中 C 点当地_时日出,_时日落。(6)A、B、C 三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最小的是_。【答案】(1)夏至 (2)150E 66.5N (3)12 10 (4)东 没有偏向 (5)4 20 (6)B A【解析】 (1)结合图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节气

18、应为北半球夏至。(2)图中 A 点在北极圈上,纬度为 6634N;图中经度的均等分布,每相邻两条经线间隔经度 30。结合图示中 0经线所在位置, A 点所在的经度应为 150E。(3)图中 A 点位于昼半球中间经线上,正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上,地方时应为 12 点;因 A 点位于 150E,则 120E 地方时=12:00-(150-120) 15 小时=10:00。(4)B 点位于赤道上,向正北发射的导弹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将向右偏转。也就是正北方向的右侧偏转,将偏向东方飞行。若由 B 点向正东发射,则沿赤道飞行,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将不会发生偏转。(5)结合图示,图中 C 点

19、位于 30E,地方时为 4 点,且刚好位于晨线上,所以 C 点当地 4点日出。日落时间=12+(12-日出时间)=20。(6)结合图示,A 点位于北极圈,B 点位于赤道,C 点位于北温带地区。地球自转线速度是- 10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零。所以三地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BCA。24.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岩石类型名称:A_;B_;C_。(2)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_,_。(3)在 C 岩石的形成过程中,地面有时会发生_活动和_。(4)和两种地质作用中,其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是_(填数码) (5)沉积岩的特征具有_、 _ 【答案】(1)变质岩

20、 侵入岩 喷出岩(火山岩)(2)侵蚀、搬运、堆积 变质作用(3)火山 地震(4) (5)层理性 并含有化石【解析】试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1)图中 A 位于地壳深处为变质岩;B 由岩浆指出,没喷出地表,是侵入型岩浆岩;C 由岩浆指出,喷出地表,是喷出型岩浆岩。(2)图中作用位于地表,表示外力作用侵蚀、搬运、堆积;由沉积岩指向变质岩,表示变质作用。(3)C 是喷出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形成过程有地面有时会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4)图中是处力作用,能量来自太阳辐射;是变质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5)沉积的特征是有层理和有化石。25. 下图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 ,试试当一位地质工程师,对下列问题作

21、一些简要分析。(1)图示地质构造类型有:- 11 -甲_,乙_,a、b_。(2)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褶皱构造上覆岩石是由_作用形成的。(3)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_,为什么?_。(4)若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_地,原因是_【答案】(1)背斜 向斜 断层 (2)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 外力沉积 (3)甲 上拱的岩层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且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有利于保持隧道的干燥 (4)甲 岩层上拱,容易形成储油构造,且其中的隔水层能防止石油、天然气挥发,有利于其富集【解析】试题考查地质构造及意义(1)图中甲地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乙地岩层向下

22、弯曲为向斜;ab 两侧岩层不连续,为断层。(2)甲是背斜,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褶皱构造上覆岩层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的。(3)修隧道应在背斜甲处,上拱的岩层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且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有利于保持隧道的干燥。(4)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钻探石油应选择背斜甲地,原因是岩层上拱,容易形成储油构造,且其中的隔水层能防止石油、天然气挥发,有利于其富集。【点睛】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2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 -(1)此图表示的是_月季风图。E 的风向为_风,F 的风向为_风。(2)A、B、C 三地中,气压最低的是_。(3)盛行 E 季风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

23、是_。(4)E 季风的成因主要是_。在成因上,F 季风与 E 季风的最大区别是_。【答案】(1)7 东南 西南 (2)B (3)高温多雨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F 季风主要受风带和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的影响【解析】试题分析:(1)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在大陆上形成低压,海洋上为高压,风从海洋吹向大陆,这就是亚洲东部的夏季风,这时我国东部地区受到季风的影响,高温多雨。(2)夏季在大陆上形成低压,海洋上为高压,B 气压最低。(3)夏季风从海洋吹向大陆,这就是亚洲东部的夏季风,这时我国东部地区受到季风的影响,高温多雨。(4)南亚季风的形成,除受海陆热力性质影响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也是主要因素,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成为西南季风。考点:大气运动-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