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作者: 杨政炫 (初中生物 贵州黔东南生物一班 ) 评论数/浏览数: 7 / 70 发表日期: 2011-01-10 15:47:37 一、教材分析 “生态系统”是生物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的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第四节内容。 传统的学科体系侧重讲述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重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其中有些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新教材编写框架突出了人与生物圈,教材的知识体系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构建的,即突出人类活动的内容,突出生物圈,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因此新教材把“生物和生物圈”编排在第一单元
2、,说明它在教材中的位置非常重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认识生物和生物圈与人类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通过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具有小学自然常识的知识基础,可以通过前面三节内容学习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来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来了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总结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七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思维欠缺,在教学中应多采取观察思考、资料分析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学生由于受以前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的影响,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能力差,因此本节课课前强调
3、学生回去搜集和交流“超过调节能力而使生态系受到破坏的实例”的资料。 由于本节课内容比较多,平时上这一节课时我都要留下一点内容,因此我选用特长班来上,尽量完成本节课的内容,保持内容的完整性。根据特长班学生认知的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三、教法设计 1.多媒体教学法:采用课件以增大教学容量,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学生所画的食物链。 2.启发式教学法:学生自学讨论、抢答相结合,使课堂气氛活跃,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通过教师点拨、指导、提问,实现一定的能力梯度,让一般学生都能通过努力达到教学目的,而优生也有思考的余地,体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3.搜集和整理资料:为解决教学难点,发动学生去搜集“生态系统
4、被破坏的事例”的资料,让学生在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上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凋节能力是有限的,从而突破难点。 四、师生活动设计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组成的共同的活动过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内因,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外因。教学的中心是“学”而不是教。因而,整节课应围绕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思考、分析讨论交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本节课建立在前三节课基础上,因而引入时通过“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得出环境对生物产生影响,通过“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得出生物对环境适应和影响,从而得出生物和环境形成统一整体,通过学生阅读找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对于生态系统的组成,主要通过学生观察两
5、幅图,思考几个问题,学生之间相互提问,让学生在寻找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掌握教学重点。这种教学方法既锻炼学生自学能力、观察和思考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也体现教学面向全体的宗旨。在这里教师要注意解释生产者的社会学概念和生物学概念不同,也可以用练习解决这个难点。 对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用实物投影仪投影第25页的图,要求学生在观察后画好食物链,讨论教材上的两道题。主要让学生弄清两点:一是生物之间有吃与被吃的关系;二是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对于进一步探究,由于时间关系我安排学生课前完成,在课堂上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画的有关自己的食物网,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是食物网中的一员,人类的
6、生活离不开周围生物,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这个过程锻炼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 在学生对生态系统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样的生态系统容易被破坏?什么样的生态系统不容易被破坏?为什么?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课前学生已经搜集了很多关于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实例,学生通过相互交流,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学会搜集分析资料,通过交流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学会将理论知识与生活环境联系起来。我还准备给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有毒物质造成危害的事例,如日本的水俣事件。这类事件更有说服力,能从
7、情感上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五、教案设计知识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搜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2.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3.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活动自己找出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爱护我们的家园生物圈。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
8、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2.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3.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教学难点 1.理解生产者这一概念。2.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是有限的。教法设计 1.多媒体教学法。2.搜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3.启发式教学法。学生课前准备 1.课前预习第2227页。2.课前学生记下自己当天所吃的食谱,写出每一种食物分别来自哪一种动物或植物。另找一张纸列出这些生物名称以及这些生物还能吃哪些生物或被哪些生物所吃。用箭头连成一个食物网,别忘了写上自己的名字。3.搜集和分析有关生态系统被破坏的实例(可从报纸上剪取或查阅资料)。教师课前准
9、备 1.搜集有关生态系统被破坏的资料及图片。2.制作简单的课件(含抢答题)。3.多媒体教学准备。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板书结构(略)第四节 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第22页)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2. 食物网。 3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四、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七、教学过程设计上课 师生问好。引言启动课件,投影幻灯片1 复习前面的内容。引出课题。找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投影幻灯片2、3 学生朗读第22页两段,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由学生自己找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在朗读过程中注意知识的要点。教师小结,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投影幻灯片4
10、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理解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学生认真观察第23页资料,然后分析,同学互相提问,可以提教材上的问题,也可以围绕生态系统的组成提其他问题。教师点拨、引导,然后小结。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的指导思想。投影幻灯片5明确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明确自己在生物圈中的位置 引导学生观察第25页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并将它们用箭头连接起来。提问:1.你连接的这些食物链有多少条?它们是互不相关的吗?2.假如蛇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回答。提问:什么叫食物链、
11、食物网?教师小结并强调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教师检查课前布置的第25页“进一步探究”,用实物投影仪来展示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食物种类制定的食物网。这个过程锻炼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作为生物圈的一员要爱护身边的生物。投影幻灯片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通过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然后讨论,教师提问:什么样的生态系统容易被破坏?什么样的生态系统不容易被破坏?为什么?学生回答:(略)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学生观察第26页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教师投影分析后小结。教师举著名的有毒物质造成危害的事例,如日本的水俣事件,让学生认
12、识到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总结 本节课讲述四个内容:生态系统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生物网;生态系统有一定自动调节能力。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爱护生物,保护我们的家园生物圈。反馈 出示抢答题。课后作业 以“爱护我们的家园生物圈”为题出一次板报 二: 生态系统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中与“生态系统”一节(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四节)内容相对应的具体内容标准是:“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13、能力是有限的”。属于“了解”水平的有:“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属于“理解”水平的是:“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和“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教材在本节安排了“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进一步探究”等探究活动,旨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教科书和学生实际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一)知识目标 1. 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4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5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二)能力
14、目标 1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3通过“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4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3.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确立既考虑到新课标的具体内容标准中要求“理解”的知识点,难度较大,又考虑到学生升入七年级以来进行的探究活动还不够多,因此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 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15、是有限的; 4.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考虑到学生往往对生产者的社会学概念和生物学概念的不同之处把握不到位,对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食物关系判断不准确,因此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立为:1.理解生产者概念的内涵;2.正确书写并分析食物链。四.课时分配: 2课时 五教学设计思路(见表1) 教学内容 基本策略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某个生态系统,通过分析实例来理解其内涵。 生态系统的组成 结合插图进行“资料分析”,找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并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扮演动物
16、、植物、细菌和非生物,并帮助学生寻找其中的关系。 食物链和食物网 进行“观察与思考”时,让学生尝试连接食物链,数图中食物链的条数,并写出所有的食物链;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把自己近一段时间所吃的食物连接成食物网,观察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播放有关动物和植物之间关系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动物、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进行“资料分析”,比较出哪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多,分析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的原因。 形成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 播放关于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系统实例的课件,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意识。 六教学实施程序(见表
17、2)教学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生态系统的概念 教师通过多媒体件展示某森林公园;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分析该公园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该公园内所有的松树可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吗?某森林公园可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吗? 观看课件,并分析讨论作答。 某森林公园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草丛里、树林间栖息着动物,还有细菌、真菌等生物,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部分“养育”那里的所有生物,它们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所以,某森林公园可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可见,要判断某系统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就要分析其组成成分,只要具备了生物和非生物部分(其中必须成分是:非生物部分、生产者、
18、分解者,但在自然界中不具有消费者的生态系统是很少的),就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如一个池塘、一片树林等 引出教学课题; 学习生态系统的概念,通过分析实例来理解其内涵; 过渡到“生态系统的组成”这一内容。 生态系统的组成 引导学生结合插图进行“资料分析”,找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并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组织学生分组扮演动物、植物、细菌和非生物,并帮助学生寻找其中的关系;板书生态系统的组成。 认真进行“资料分析”,讨论:1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细菌分别扮演什么角色?分配角色并且讨论发言,阐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分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
19、解者之间的关系; 完成课后练习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深刻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帮助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组成”使之条理化、结构化。 食物链和食物 网 引导学生尝试完课本“观察与思考”,然后用课件展示正确的连接图; 讲解:食物链只由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成分组成,它们之间只是吃与被吃的关系;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食物链通常写成“甲乙丙”的形式,其中对乙而言,乙以甲为食,同时又被丙所捕食,正是由于吃与被吃,甲、乙、丙被相互关联在一起而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绿色植物),数食物链条数时,要从绿色植物数起,然后按箭头指向依次下去,直到最高的
20、营养级别。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食草动物的食物,而一种食草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成为多种肉食动物的捕食对象,致使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相互关联着,就构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假如某种生物数量大量减少,其他生物的数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尝试连接图中的食物链,数一数共有多少条?并写出所有的食物链。然后与课件展示的正确食物网比较,你连接的完全正确吗?通过听讲、讨论学会:1数食物链条数:数食物链条数时,要从绿色植物数起,然后按箭头指向依次下去,直到最高的营养级别,而不能中途停止;2正确书写食物链:食物链通常写成“甲乙丙”(一
21、般不超过6个营养级)的形式,其中对乙而言,乙以甲为食,同时又被丙所捕食。起点总是生产者(绿色植物),“”表示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方向; 3尝试分析食物链中某种生物的增减会引发其他生物怎样的变化:分析时,运用动态的、联系的观点进行分析。例如,在“草鼠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其后一段时间内猫头鹰的数量会减少,鼠的数量会增加;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随着蛇食物的增多、天敌的减少,蛇的数量将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引起猫头鹰的数量增加,鼠的数量减少。 做练习,发现自己处在食物网的最高位置。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练习书写食物链,数食物链条数,分析食物链中某种生物的
22、增减会引起其他生物怎样的变化,树立生命现象是运动的、普遍联系的观点,突破教学难点 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员,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的生物,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提问:在一片草木茂盛的草原上生活的兔子,其数量能不能无限制地增加?为什么?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怎样的特点?什么样的生态系统不容易被破坏? 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比较出哪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多,分析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讨论交流后认识到:兔子的数量不会无限制地增
23、长。因为,当兔子的数量急剧增加时,食物就会减少,兔的天敌也会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只有那些生物种类多、数量多、自然条件好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才强,才不容易被破坏;要使我们的环境变好,就要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认真观察插图,分析讨论后得出结论: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因为环境中有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的安全。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
24、物的情感,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能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形成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 播放有关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系统实例的课件,介绍一些著名的有毒物质富集的事例,如日本的水俣事件。提问:你身边有没有类似的实例?若有的话,请举例。你对此持何种态度?有何建议? 观看课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汇报。 联系实际,进行环保教育,认识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形成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 巩固小结 小结:人类活动会通过食物链影响生态系统;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不应该随意把有毒物质排放到生态系统中!出示巩固练习题;小结反馈
25、。 做思考练习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板书设计第四节 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概念二. 生态系统的组成三. 食物链和食物网四.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五形成保护生态系统的意 研 修 心 得2010年11月1日至今,作为年轻教师的一员,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非常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为期几个月的培训时间里,我通过认真聆听各位老师专题讲座,深入系统学习,自己感觉收获颇丰,体会很多。这次培训也使我们的执业素质有了快速的进步,为我们能够快素成长为一名有修养、有素质、有能力、有水平的集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帮助我们在平凡的工
26、作中发现专业的价值和自身的价值。具体如下:一、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充实了头脑,开阔了眼界此次培训,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国培可谓是精心谋划,精益求精,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我们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接触到更高层的声音,了解更多领域的信息。授课的各位老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不同视角给我们做了深入分析和讲解,让我们听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对各类问题有了更详细、全面的认识。二、加强学习,增强知识储备,提高综合素质这次培训,就像是提供了知识宝库的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学习的大门,教会了我们学习的方法,使我不仅从理论上、知识上获得了一笔宝贵财富,更强化了我不断学习的意识,提高了追求学习的兴趣,让我深刻
27、感受到了不断学习新知识对于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学习让人的思想更加活跃、眼界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敏捷。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不断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积累经验是不可或缺的,对我今后的工作来说,无疑将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三、踏实工作,勤恳做人,提高综合能力一是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突破旧思想的束缚,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使思想上有新解放,理论上有新提高,实践上有新创造。二是要弘扬奉献精神。为人处世要心胸开阔,宽以待人,多体谅他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工作中要树立吃苦的思想。三是要坚定信念,注重实干。坚持求真务实、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经常深入学生广泛
28、开展调查研究,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努力成为一名实干型教师。总之,通过这国培学习,我所受到的启迪和教育,对我以后的工作起了很大作用。学习是进步的源泉,我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到教师行业当中,不断学习实践,不断进步自己。承载着我的梦想,往当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 专家关注度: 辅导老师关注度: 学员关注度: 三:生态系统教学设计乐亭县新戴河初级中学 顾立荣教学内容主要内容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教学目标知实与能力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分析、观察与思考及进一步探究,培养
29、学生分析、观察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生态系统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重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2、食物链和食物网。3、增强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难点1、对生产者的理解。2、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3、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的理解。教学突破学生对于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的理解,以及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理解、认识都较为容易,但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能力的理解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可通过多种资料来说明,也可充分利用教材来进行分析认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准备一个带有小假山、水草、小鱼的小族箱。2、准备有动物植物间吃与被吃的一段录相带(或光碟)。3、投影
30、仪、投影片。学生准备记录近日所食用的食物名称。教学步骤一、生态系统的概念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展示水族箱,让学生观察。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水族箱后发现了什么?它们的关系怎样?2、什么是生态系统?(归纳并板书)3、启发学生列举生态系统的各类。 1、观察思考后回答(小鱼、假山、水、水草等;它们相互依赖,组成了一个整体)2、讨论后回答。3、列举:校园、花园、河流、池塘等生态系统。二、生态系统的组成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1、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探寻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共同规律。2、引导学生观察课本页上的图片资料并分析。3、组织学生分组扮演角色,并帮助他们寻找其中的关系(参看课本页图解)4、引导学生填写生态
31、系统的组成部分 植物_动物_细菌真菌_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1、 思考回答(都由动物植物周围的环境构成)2、 观察讨论分析其组成3、 分组扮演动物植物细菌非生物,再寻找四者间的关系.4、 填写并了解: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三、食物链和食物网1、 引导学生分析生产者、消费者之间的关系2、 归纳出食物链的名称并板书。3、 组织学生从身边生活中探究,帮助归纳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板书(食物网)4、 播放有关动植物间吃与被吃关系的影像资料5、 指导学生边线,并重点分析其中一条食物链,归纳类推,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a) 参看教材上的图片分析讨论得
32、出结论(吃与被吃)b) 把最近一段时间所吃的食物通过一系列箭头连接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观察自己的位置,尝试归纳关系状态(形成网关结构)c) 观看,讨论分析吃与被吃的关系。d) 尝试在课本25页的图中连线并讨论书中的问题e) 连线并分析归纳。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 播放食物链投影,引导学生分析“草吃草的虫吃虫的鸟”这一食物链。得出以下结论: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说明并板书:调节能力有限度。2、 用上述例子设问:假设受外界因素干扰把“虫”全杀光后会出现什么情况?推广到整个生态系统呢?3、 投影
33、“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图片,并引 学生分析各环节间的关系。4、 指导学生讨论课本上的“资料分析”中的题,并将之拓展到生物圈,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1、 观察、分析、理解,认同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2、 推测回答:食物链会被破坏,生态系统会崩溃。观察,讨论分析资料,了解食物链各环节间的关系,理解物质在食物链中的流动。增强环保和爱护生物的意识。讨论分析资料。五、完成课后练习六、拓展视野阅读林业工人的新任务板书设计一、 生态系统的概念: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二、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 动物消费者 细菌及真菌消费者非生物部分三、 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消费者
34、1消费者2 (被吃)(吃,被吃) 四、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本课总结:无论是非生物因素的变化,还是其他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都会使许多生物受到影响。生物与环境在不断的适应与影响的过程中,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统一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有两个部分:生物部分与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根据其作用的不同分为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对于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来说,它们通过食物关系而形成食物链与食物网,并通过这些食物链与食物网形成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使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与生物部分,其中非生物部分包括了阳光、空气、水分、温度、
35、湿度以及土壤等一系列非生命物质;生物部分又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在生态系统中少某一个组成部分,会出现什么情况?例如:少非生物部分中的空气或者少了生物部分中分解者后会出现什么情况?练习设计:随堂练习设计:1、 生态系统是指:_。2、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所占比例是_,因此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_。3、 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_。个性练习设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有限度。你知道什么样的生态系统容易被破坏?什么样的生态系统不易被破坏?为什么?教学探讨与反思:1、 在“生态系统概念”的教学中,展示水族箱,可
36、增强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对“生产者”的学习是一个难点,老师可做一个训练练习,如问学生:你父母每天上班劳动,创造劳动价值,他们是生产者吗?为什么?从而强调“生产者”的社会学概念和生物学概念是不同的。(明确地球上,绿色植物通过光全作用制造有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3、 “在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教学中,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可分三步走:(1) 从身边生活说起,易激发学生兴趣,为此首先进行教材的“进一步探究”。(2) 播放有关动植物吃与被吃的影像资料,增强直观性和感染力。(3) 尝试观察,思考,分析教材上的图。(4) 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时,老师可多给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有毒物质富集的事例:日本水俣事件、亚欧美DDT事件,以强化学生的环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