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典型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典型案例.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构建社会养老服务新体系-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典型案例一、背景与起因潍城全区60 岁以上老年人口5.7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5.8%;65岁以上老年人3.98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68.8%;80岁以上老年人9425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6.31%。针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以及随着老年人养老专业化护理和照料需求量的增加,对传统的养老专业化技能和服务方式方法以及服务内容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为适应人口老龄化新形势发展趋势,潍城区在已有的成功经验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工作方针,进一步理清思路
2、,开拓创新,着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水平,提高居家老年人生活质量,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二、做法与经过(一)政府重视积极推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狠抓组织领导、政策引导、管理指导“三到位”,做到组织有保障、政策有保障、制度有保障,为全区养老服务的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1、组织领导到位。针对辖区老龄人口比例高的特点,区委、区政府把养老服务摆上党委、政府重要日程,列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将老年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新建小区和“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明确老年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并将区老龄办公室划归区民政部门管理,理顺工作关系,充分调动全区上下各单
3、位和部门为老服务的积极性,为养老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同时,该区成立了全区老年行业党委和党支部, 聚集养老从业党员及老年养老党员210多人,加强养老机构的横向交流,定期组织各养老机构开展党的活动,既增强了党员的党性觉悟,又提高了管理理念和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2、政策引导到位。该区先后出台了潍城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关于推进社区信息化服务管理的意见、关于加强五保供养的意见、关于加强三无对象保障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社区老年会所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暂行办法等政策性规定。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和落实,该区对“三无对象”、失智失能老人、90岁以上老人、五保老人,实行分类发放
4、补助金、低保金、五保统筹金、高龄津(补)贴等,实施福利性补助。对养老机构,在建设用地上按规定协调减免有关费用,在煤气、水电费等方面执行居民生活使用标准,在资金扶持上,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采取减免房租、划拨土地等方式,年度扶持资金50余万元。3、管理指导到位。通过建立“一个平台、两大网络、两项制度”,不断促进养老服务规范化。“一个平台”是指“潍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网络中心”,该区与全区最大的养老机构颐年园合作,正在设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居家养老信息网络服务平台,通过专业的为老服务护理照料队伍,为老年人提供低偿、无偿和有偿服务。“两大网络” 是将社区助养、助医服务资源分类,统一调配、统一使用。
5、“两项制度”是指关爱问安制度和养老机构管理制度。关爱问安制度是指充分发挥助老服务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作用,通过建立相应的联系制度,定期打电话、走访、探视等形式,随时及时地了解独居、病残、高龄等老年群体的生活健康状况及其他需求,及时调整服务项目、服务人次和服务时间;养老机构管理制度是指对社区养老机构,通过制定各种规范性、标准化的配套管理办法与措施,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服务,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入住社区养老机构,引导为老服务不断升级。(二)投资渠道灵活多元。该区积极引导投资多元化,全区建立老年福利服务设施26处,建筑面积达20余万平方米。一是在国办养老机构-区社会福利院,先后投入800余万元
6、,探索实施了福利院福利供养和老年公寓社会代养统一管理的模式,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目前,福利院综合养老建筑总面积8891平方米,设立床位256张。二是通过深化社区服务,推行居区联席议事会制度,着力于“整合资源、盘活资产、发挥效益”。全区设立社区养老服务网点3.5万余平方米,老年健身场地42 处,安装健身器材2000 多件,设立街道和托老站11处,总面积达1.48万平方米。三是通过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投资经营性养老机构,壮大养老服务实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该区最大的养老机构颐年园,共占地200亩,总投资2.8亿元,设立床位2000余张,现共入住1000多位老人,其中供养五保老人10
7、3位。目前,全区民办养老机构9处,吸纳社会资金3亿元,占全区机构养老总投资份额的80%以上。(三)服务对象覆盖率高。该区以“养老在家里,我们来帮你”为主题,在全区广泛建立老年会所,积极搭建区、街道、社区三级“一站式”为老服务平台。区级老年会所是在民政部、省民政厅、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在我区创立的一种敬老、助老的新型社会养老模式。会所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于2011年11月底建成并投入运营。该会所以“一切为了老人,为了一切老人,为了老人的一切”为服务宗旨,突出休养生息、休闲娱乐、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慰藉主导作用,分为便民服务区、文化活动区、生活服务区、素质教育区、室外文体活动区等若干个功能区,
8、内设棋牌游艺、日托休息、心理康复、保健养生、生活照料、互助志愿服务、膳食服务、书画阅览、亲情视频、陪护托管、健身等60余个服务项目,为老年人提供人性化养老和服务。会所以“智能型中心”为目标,不断创新管理和服务模式,系统地、全面地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其具备较高的服务水准,正在成为一个以养老服务为主,规模较大、档次较高、设施完善、服务规范的,集休养、娱乐、保健、康复、健身、学习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为全区的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全天候开放式的无偿服务,使广大老年人不仅增长知识,还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在今后的运营中,将通过其标准化建设,科学化经营管理,努力建成“为老服务的平台,老年艺术的摇
9、篮,休闲娱乐的园地,精神生活的家园”。每个街道都在建立街道老年会所,具备满足辖区老年人的保健、休闲娱乐、文体活动、阅览、休息、心理疏导等需求的功能。在各社区设立社区老年会所41个,面向社区所有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保健康复、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日间服务。全区各级老年会所全部做到“四有”,即有统一规范的名称和标识、有工作队伍、有规章制度和台帐档案;在服务对象上区分不同对象提供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在服务方式上,提供定点定时服务、关爱问安服务、志愿服务等多种服务。西南关社区老年会所还为社区老人配置了温馨小喇叭、子女视频对话室、家庭配餐、理发、洗涤上门等服务,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定向、快捷、周到的服
10、务。各老年会所在实施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设置上,还积极推进“文化养老”,不断推动老年服务向文化生活、精神生活延伸。曹家巷社区成立的老年会所,每天都开展文艺汇演、书画等有益老人健康的文娱活动,不断满足老年人在知识学习、精神享乐、心理慰藉等方面的需求,不仅实现了老有所养,还实现了老有所乐、乐在其中。(四)形式多样市场运作。对各类养老机构,为增强他们的市场竞争力,该区以“福利为本、服务为先”,“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作为运作基调,采取“民办公助”、“管办分离”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他们在对社会孤老提供义务服务或低偿服务基础上,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不断提升生存能力
11、。对有养老服务需求、又有经济实力的老人,积极引导他们转变传统的养老观念,自己掏钱向居家养老专业服务机构购买服务。目前,潍城区共设立养老床位4523个,入住2790人。(五)提升素质专业服务。为探索养老服务专业化、多样化,该区通过颐年园养老爱心培训基地和潍坊市开心家政服务培训基地,对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普遍轮训。全区培训上岗的涉老管理服务人员200余人,占全部434名养护人员的49%。同时,实行“专业服务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在各社区普遍成立了居民互助协会、民政义工服务队等不同类型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注册养老组织152个,邻里互助点235个,人员达1.8万人之多,有针对性的开展为
12、老结对互助服务。城隍庙社区于1999年成立了潍坊市第一家居民互助协会,已发展会员97名,为社区老年人开展了医疗卫生、家电维修等6大系列28项服务,自成立以来,已为社会老年人提供互助服务2万余人次。(六)借力信息高效管理。通过建立“一个平台、两大网络、两项制度”,不断促进社区居家养老“管理规范化”。“一个平台”是指“潍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网络中心”,将全区的“421”家庭、“空巢”家庭、独居老人、病残老人、高龄老人建立信息化台账,登记老人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家庭情况、服务需求等,同时,将社区助养、助医服务资源分类,统一调配、统一使用。“两大网络”,一是指社区老人医疗服务网络。充分利用小区医
13、疗点和地区(段)的医疗院所网络,为本社区老人提供医疗保险、健康咨询、健康检查、疾病诊治以及医疗护理等一整套医疗保健服务;二是指社区老人帮困求助及家政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和精神健康以及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服务。在该区设立的12343民生万事通服务平台,通过在各社区设立社区信息服务站,通过12343呼叫服务平台、网络平台、18765612343短信平台、传媒资讯、服务大厅5个平台,快速匹配需求老人与服务企业的精准对接。“两项制度”是指问候制度和养老机构管理制度。一是通过及时了解“421”家庭、“空巢”家庭、独居老人、病残老人、高龄老人生活和健康状况及其他需求,及时调整服务项目、服务人次和服务时间
14、。二是对社区养老机构,通过制定各种规范性、标准化的配套管理办法与措施,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服务,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入住社区养老机构,从而保持机构的持续壮大,引导为老服务不断升级。三、成效与反响经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全区养老服务形成了以国有老年福利服务机构为示范,社区、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为主体的社会化养老服务网络,形成了大、中、小型并举,高、中、低档互补,公办公营、民办公助、民办民营和居家养老等多种所有制和经营形式并存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格局。2005年该区被定为全省养老服务社会化试点单位,2010年该区被表彰为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单位。2011年3月,省民政厅杨丽丽副厅长率领调研组
15、对该区社区养老进行专题调研,中央党校亚太研究中心副教授李慧到该区现场考察,4月,全市社会福利工作在该区召开现场会,在全市推广了该区的做法,6月,市政府召开全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该区的社会养老做法在大会上做了典型发言交流,并参观了该区的西南关社区养老现场,8月,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冯晓丽等7人,来该区调研社会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9月,省民政厅厅长张国琛带领各业务处室负责人等,考察了该区的社区养老现场,10月,潍坊市原市长许立全到该区视察社区现场,11月,山东省民政厅规划财务处赵立杰处长及财政厅相关负责人到该区现场考察;另外烟台民政局、滨州民政局、高密市政府、寒亭
16、区政府、坊子区民政局等10余家兄弟单位先后来该区参观考察。该区推进老年会所的做法,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潍坊电视台新闻频道、潍坊新闻视频网和潍城电视台等各级媒体分别做了专题拍摄报道。四、探讨与评论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为进一步把社会化养老事业做强做大,应坚持以下六点:(一)坚持养老服务公益性方向。养老事业是公益性事业。公益性事业最基本的特点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从国外经验看,政府一般遵循“管大放小,管少放多”的管理体制,绝大多数养老服务由社会组织和个人承担。这是政府主导与社会兴办相结合,即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化运作模式。这种管理体制既能使政府在养老服务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又能调动社会各
17、界关心和参与养老福利服务事业的积极性。政府主导主要体现在总体规划、政策扶持、财政支持、监督管理等方面。社会化运作应培育非营利组织进入养老服务领域,为社会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只有提供养老服务的非营利机构发展壮大了,才有可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养老服务。(二)打造社区养老服务品牌,建立长效机制。为确立适合本地实际的工作发展思路,首要要全面掌握本地的养老需求和薄弱环节,针对问题和需求,进一步打造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社会效益明显、有特色、有社会公信力的养老企业品牌,确立起适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当地社会有关养老服务机构的作用,通过选拔、招标等方式,把服务质量高、信誉好、实力强的社会养
18、老服务、家政服务、医疗卫生等机构引入社区,打造养老服务品牌,借鉴商业连锁模式,把优质的养老服务传输到各个社区。这些养老机构作为承担居家养老服务和政府购买服务的定点单位,按照市场机制运行,享受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扶持政策。(三)建立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社会福利服务群体。倡导社会各界志愿者与养老服务机构开展结对活动,建立起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社会福利服务群体。将社区养老与志愿服务工作相结合,既丰富了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内容,壮大了社区志愿者的队伍,为社区志愿者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同时,又有效提升了养老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同时,特别鼓励老年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老年志愿者通过自助和助人,不仅可以把
19、快乐和欢笑带给社区,把真情和暖意带给其他老年人,而且还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老年人不是社会的包袱,而是社会的财富,从而可提高老年人的自信和自我价值。(四)加大投入,强化政策扶持。要制定更加明确的养老行业服务具体标准,建立评估体系,建立质量标准,实行评估审核,引导社会办养老机构通过行业指导,摆脱低水平竞争局面。同时,加快与信息部门的联合,比如,潍城区在实际运作中,就与12343民生万事通进行信息联网,合力推进养老服务信息化,使服务机构与服务对象能快速、方便地互动沟通,最终实现任何老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通信设备、享受任何服务的目标。(五)抓好规范管理,引导社区养老服务不断升级。到2011年年底,潍城区的区、街道、社区三级全部建立起了老年会所,城市社区的老年会所达到了全覆盖,近郊村社区达到了半数以上覆盖,形成功能配套,多样化为老服务的发展新格局,构建起社区居家养老“十分钟”服务圈,因此实现了全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同时,深入开展养老服务示范活动,通过加强督查指导,发现培育典型,总结推广经验,形成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态势,创造互相学习、争做先进的局面,促进养老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