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图像案例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图像案例教学.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图像案例教学美国著名科学家,民主主义者乔富兰克林在他的散文终生为徒中陈述自己当初进杂志社工作时的一段经历。当时他遇到了一位名叫弗恩的编辑,要求他每天写一篇文章,对文章中每一个写法没有把握的字都要查一查字典。多年以后,乔每每忆及此事仍发自肺腑地承认并赞叹“弗恩教给我的东西让我终生受用。”那么弗恩的“伟大”之处,“教给我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显然不是写作的才能,创造成果和丰富的经验,而是他努力激发作者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打磨自己。在我们教学中,我们许多老师都知道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人不知不觉偏离了航向,学生的自主流于形式,教学仍是以
2、“灌输”为主要特征,尽管都尽力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但往往事倍功半。弗恩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让富兰克林自己探索和尝试,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在尝试中,知道了如何利用教学提供的条件或创造条件去获得自己欠缺的东西。案例教学方法正是这种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的教育理念得以实施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虽不是万能的,但却是一种独特的,很重要的且很有效的教学方法。一、地理案例教学法提出的背景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区域发展部分的教学要求中,继续提出案例教学的要求: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选择符合“标准”主题的区域,采用案例分析方式编写教科书和开展教学,并规定本部分至少选
3、择3个中国案例,1个外国案例。课程标准对案例教学的体现与现行教学大纲有两点明显的不同:一是由于区域发展内容的教学由选修变成必修,实际上使案例教学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二是课程标准不再规定必学的区域案例。虽然在大多数实验教材中,很可能仍选择现行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那些案例,但课程标准的开放对促进高中地理课程的进一步开放和适应各地区具体地理情况有重要的意义。二、地理案例教学对地图的特殊依赖性地理教学过程以正确阐明人地关系为教学宗旨、以地图为教学的“第二语言”、以建立空间概念为教学先导的。(陈澄主编:地理教学论,1999年12月)地理图像不仅起直观教具的作用,而且是围绕系列问题,精心设计的,符
4、合逻辑思维规律(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等规律),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教学媒体。它始终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个步骤。地理的案例大多离不开地理图像,这也符合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点。下面以实例说明:例如“黄河的忧患、根治”一节课可以由“忧患”和“根治”两个环节组成。而每个教学环节又由四个教学步骤组成。 教学步骤是: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前的准备阶段,包括教师启发式的导言、展示系统图像、学生的读、听、看等。例如“黄河的忧患”的教学,教师可以先通过导言,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展示系统图像(中国地形图、黄河流域水系图、黄土高原景观图片、“地上河示意图”等,让学生观
5、察。 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教学课程、教材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所展示的图像,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同 一个教学环节的几个问题具有相关性)。同时,指导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例如,上述“黄河的忧患” 四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图像和利用已学的知识思考和解答。 探索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基础上,请个别学生起来解答问题或上台指着图像解答问题,其它学生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其间,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情况,作适当的补充说明和启发,以便于帮助和引 导学生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 总结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指图作补充、修改、归纳和总结。三、地理图像案例教学的一般过程1.展示案例阅读感知阶段展示
6、案例可以在课前或课中,一般而言是在教师导入了“主题”之后进行。教师应尽可能地渲染出案例所描述的氛围,让学生尽快地进入案例情境之中,从而充分感知案例,为后面的“分析”与“探究”做好准备。例如,教师在与学生学习人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时,利用案例我国西北地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地展示案例,使学生似乎来到了“现场”。学生很快进入场景,充分感知了案例。2.设疑问难指导个体自主探究阶段学生“进入”案例情境之中,教师应立即设疑问难,要求学生剖析解惑。教师的设疑,不宜将所有的问题一次全盘抛出,而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达到“诱敌深入”之目的。否则学生难免产生厌烦情绪,失去“探究
7、”的信心。教师设疑后,不能放任自流,主要有两个基本任务:(1)巡回检查,了解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并对学生探究的进程、课堂纪律等进行“微观调控”。(2)指导学法,如指导学生选择分析问题的角度;指导学生把握主题;指导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系统地阐述问题等等。这为后一阶段的讨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上述案例,我们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请描述荒漠化的景象和荒漠化形成过程是怎么样的?什么叫做荒漠化?我国西北荒漠化的形成原因是什么?请为荒漠化防治提出对策和措施。通过这三个问题的设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被极大的诱发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学生思维空间,进行探究性学习。3.组织小组讨论群体合作探
8、究阶段学生通过自己个人的分析、探究,获得了个人关于案例问题的见解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一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自己的看法、认识、见解的机会。主要目的在于挖掘群体的潜能,培养合作的精神为使讨论充满活力,更好激发小组成员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允许意见、见解有冲突、纷争,无须非达成共识不可。在这阶段,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合作,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空间。4.组织班级交流自主学习互补阶段班级交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全班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是小组讨论的延续与深入,主要任务是,解决小组讨论阶段遗留的有争议的问题。形式可以采用辨论会,一方面,使学生的思维火花再一次闪光,并发生碰撞。另一方面,通
9、过交流,巩固和强化大家已达成共识的知识、观点或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它的主要意义在于:(1)尊重和肯定每个学生及每个小组集体自主探究的成果,给学生展示自己、欣赏自己的机会,从中获取成功的体验,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2)学生可以进一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一阶段的讨论,教师要力保其沿着预期的轨道运行,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这一阶段的交流,要力争班上每个学生都有一次发言的机会,切实做到有效参与。5.总结评价能力提高阶段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教师的总结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总结评价过程中得到认知结构的调整与完善、情感的升华、能力的提高。总结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对
10、学生在前面几个阶段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如以正面激励为主,对讨论中积极发言的同学给以肯定;对有独特见解的同学给予表扬;对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暴露出来的典型思维(正确的或错误的)给予合理的评价,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从中得到启示,提高思维能力。(2)对案例本身所蕴涵的道理或问题进行评价,以调整和完善学生知识结构,让学生树立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正确态度,提高学生再次遇到类似问题或现象时的分析、解决的经验与能力。四、地理图像案例教学的价值1、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研究表明,人们通过听觉和视觉相结合的途径来记忆所学的内容往往能够取得比较高的效率。对枯燥的地理知识,通过地理图像案例使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生动
11、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活化,使学生从具体的感性认识中去把握抽象的理论知识,再根据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去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下面我们以学习“我国的东北地区农林基地的建设”一节后,通过新疆农业发展案例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三山夹两盆地,形成了新疆特有的水汽运动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加上面积巨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使新疆气候具有昼夜和季节温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的特点。例如许多地方最大的气温日较差在二十到二十五度之间;在具有干旱沙漠气候
12、特征的吐鲁番,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十四点八度,最大气温日较差曾达五十度。1.制约新疆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什么? 2.你认为新疆农业的发展有哪些有利的因素? 3.根据新疆地理条件的特点,你认为新疆可以发展哪些特色农业生产?并说明原因。 4.你认为新疆农业的发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5.通过对该地区的农业发展的分析,请你归纳出分析某一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方法。虽然学生在高中阶段并没有专门学习过新疆农业发展的内容,但该案例并没有考查区域中记忆性的内容。学生要较好地解决相关问题,关键是要在提取图像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在高中地理必修课中学习的地理原理,并以在学习“东北地区农林基地的建设”中所掌握的分析方法来解
13、决问题。学生通过自己个人的分析、探究,获得了个人关于案例问题的见解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分组讨论。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地理课教学知识性强,枯燥乏味,传统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学生能主动学习,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在地理课教学通过图像案例的运用,给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案例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通过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又能为学生展现自己提供了机会,使其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使学生由厌学变愿学,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3、优化教学过程用图像案例来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学生发表自主见解,讨论交流各自观点等形式,为锻炼、提高
14、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优化了教学过程。新版高中地理教材, 选编了一些很好的教学案例,如鹿特丹港的土地利用、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等。通过对教学图像案例的解析、研讨,不仅帮助学生顺利理解学习内容,同时实现如下教学过程的优化:(1)推动学生的地理思维。由于图像案例往往提供了地理事实材料和情景,学生想要从纷繁复杂的地理要素中抓住核心内容、探索本质特征,需要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案例所隐含的知识要素和基本原理,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同时通过举一反三、引申扩展、迁移模拟、类比评价等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并让学生发表独立见解,提出自己的思想方法和问题的解决方案,以
15、案例分析的多元结果,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因此,图像案例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地理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2)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图像案例教学改变着单一通道的知识传递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更大的自主发挥空间,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信息传输,情感交流和意向沟通。在图像案例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理解和建立空间思维,而且还需要表达和交流,有利于形成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图像案例在研究性学习中,还有赖于小组成员的共同合作,这种方式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和个体综合素质有着很大的作用。 (3)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图像案例教学最明显的表征是师生互动,教学同步。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教师负有引导的责任。如何让学生进入问
16、题情景,使用案例是有效的方式之一,因为案例提供了广泛的问题情景和自由的思考空间,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有较大的发挥余地,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探究性案例。4、体现地理学科的教学特色 利用图像进行教学是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方法,最突出的特点。地理图像案例法对地理图像的要求比一般把图像作为直观教具有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考虑到单一的图像设计,还考虑到图像的组合;不仅考虑到图像的直观作用,还考虑到图像的启发作用。它要求图像为教师提出的问题服务,为学生思考和解答问题服务。它要求 图像的作用始终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从而把对图像的要求和作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最高层次。由上可见,地理图像案例教学吸取了发现法、综
17、合程序教学法、图像信号法的优点,与它们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点,是一种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五、地理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一、案例教学法不能替代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案例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反过来讲,传统教学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至少有两点是不容忽视的。其一,它的连贯性强。这对于某些教学内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例如自然地理部分。其二,在一些人类智慧的结晶-重要的基本概念的灌输中,传统教学仍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就教师编制案例方面谈谈我的看法:1.自编案例必须是真实事件。因为案例教学法就是设置真实情景,让学生从中体会和领悟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有时会让学生
18、亲自参与进来。所以案例必须真实可靠,有理有据。2.自编案例最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所选的事件是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还要和学生自己多少有点关系的。这会吸引他们、调起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去深入、去探究。3.所选案例不要太多、太大、太复杂。因为不是现成的,需要老师和学生事先做大量的准备,稍不充分或有遗漏,就不会产生应有的效果。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兴趣、吸引他们参与、促使他们探究、达到会学会用。案例只要合适,无所谓大小、多少、简单与复杂。4.自编案例还要符合课标要求。每一节课都有要解决的问题和要达到的目的,案例作为基本素材来设置情景,当然要为这一目的服务。所以案例必须与课标要求呼应并且,案例教学固然有效,但不应千遍一律,教师还应灵活运用,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符合新课程标准下地理课教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