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案例.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0328484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案例.doc(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案例示儿学年度第二学期刘艳梅教学案例:梦空十一月四日夜风雨大作请先听老师读一遍。 想象一下:在一个孤冷偏远的小山村里,风雨飘摇。一个卧病在床的老人辗转难眠。终于睡着了,可梦里仍然是铁马冰河、跃马横戈的场面。 这梦仅仅是指诗人夜里做的梦吗? 还指什么?(他一生的梦想呀!) 来,让我们再来读示儿这首诗,体会诗人直到死,还念念不忘那深深的爱国情,浓浓的报国梦! 诗中的每一行都读得这么低沉哀婉吗?从哪一句能隐隐感到诗人心中那澎湃激荡的梦呢? 他希望孩子们努力奋斗,实现遗志,不要忘记他们的父亲还在九泉之下等候着北定中原的胜利消息呢! 还会是指什么“空”呢?泪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自己出声读一读。 诗人从梦中惊醒,站在自家的篱门外,遥望远方。尽管深秋的寒风吹透那单薄的衣裳。同学们,轻轻地再来读一读,静静地想一想,他能望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呢? 你能想象到此时诗人双眼含泪吗? 他那滴滴的泪为谁而流呀? (a)、为大好河山而流; (b)、为软弱无能的政府而流; (c)、为花天酒地的官员而流; (d)、为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而流; (e)、为自己空报无门而流;教学示儿时,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脍炙人口的爱国诗句,从而理解诗人陆游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激发他

3、们的爱国热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的人格逐渐完善,成熟起来,明白要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深刻道理。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做好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工作。语文科德育教育渗透案例再见了,亲人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刘艳梅研读文段,理解亲人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志愿军跟哪位亲人告别的情形最打动你的心?简单交流2.学习大娘跟志愿军告别的文段(1)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画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在旁边简单地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学生默读、标画

4、,教师巡视,了解学情。(2)交流,相机出示幻灯片: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a)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送打糕”:这么珍贵的打糕是怎样送来的?(指一生)大娘他们送打糕的途中可能会遇到什么情况?(指两三个学生)同学们再读读这两句话,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什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话吧!(b)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志愿军吃着朝鲜大娘送来的打糕心里面是什麽感受?指一生回答哪个词语最能体现这种感受?交流,理解“雪中送炭”:从字面上看,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指一生)谁还能联系上下文,联系志愿军当时的处境说说你对它的理解?(指一生)教师总结,创设语言情境

5、:是啊同学们,对于饿了三天三夜的志愿军来说,大娘他们送来打糕真像冰天雪地里送来一盆暖人的火,这是多么令人感动啊!假如你就是一名志愿军,你会动情地说(指一生读句子)你会深情地说(指一生读句子)继续理解感悟:还有哪些关于大娘的语句令你感动?出示幻灯片: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你感受到了什么?(指一生谈,读句子)为了志愿军牺牲了自己的小孙孙,这是怎样的一种情谊?(指一生)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志愿军能忘怀吗?出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

6、们怎么能忘怀?教师引导:是啊!不能忘怀,我想把这句话变一变:“不用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也不能忘怀”同学们说,改得好不好? 学生读句子,教师引导交流(一生即可)请你读一读(评)感情多深哪,请你读(评)太感人了好,你再读,(评)真好,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我们一起读!(3)感情朗读(音乐响起)离别的时刻终于到了,这位朝鲜阿玛尼依依不舍地拉着志愿军的手,她流泪了,志愿军战士也含着眼泪劝阻她。亲爱的同学们,捧起我们的书来,谁愿把整段话读给大家听?(指一生)3.学生自学二、三自然段(1)志愿军与大娘送别的情形确实深深触动了我们的心,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这个段落的。引导学生梳理,简

7、单板书:读思诵下面请大家按照这种方法自学二、三自然段其中一段,等会儿我们交流。学生自学,教师巡视(2)交流,相机出示: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抓住刚强引导理解朗读(音乐再次响起)多么慈祥的大娘,多么刚强的小金花,多么了不起的大嫂,他们跟志愿军没有血缘关系,可是能不能把他们称作亲人呢?交流,完成板书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还要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地位决定的,是社会、国家赋与的我们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出除了要正确把握好教材

8、,找准德育切入点;还要认真研究教材,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关键,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最能感动自己、震撼自己的语言文字,从中加深体会,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塑造学生。通过突出文章中的闪光点,使学生发现其光辉,且深切地感悟到其道理的正确或精神的可贵,让他们把这些精神的种子撒播到自己的心田。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教师除了要教学作者是如何选择材料来体现、突出中朝两国人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共产国际主义情谊的,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知识的同时受到这方面的教育。语文科德育教育渗透案例梅花魂一、复习导入,交流学习1、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2、梅花虽然是一种名花,但是为什么说梅花也有

9、魂呢?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二、启发点拨、提出问题、作者离开外祖父的时候,是多大的孩子?2、关于外公的记忆,都是作者幼年时期的记忆了。一个孩子,虽然记住了看到的经历过的事情,可是又有多少是她能懂的呢!在作者幼小的心中,外祖父的言行使她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疑问。你能从文中找到她的疑问吗?三、讨论交流、升华感情1、读课文,找出并用“?”画出有关描写外祖父哭的语句,读一读,共有几处?2、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交流体会外祖父“一哭”时的情感:(1)了解外祖父教我吟诵的三句诗的出处,读懂它们的意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

10、每到过节的时候就格外思念家乡的亲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也是王维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不回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猛,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2)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用意所在:这三句诗都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外祖父叫“我”的目的在于借诗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3)说说外祖父哭的原因: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情感,教“我”读着诗句,他心里涌动的是对家乡,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泪水就不知不觉流了下来。3、三次落泪:课文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读诗时无声地落泪;不能回国

11、时呜呜地哭泣;送别时泪眼蒙?。外祖父这三次落泪,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所谓叶落归根,年纪越大,这种情感越强烈。从眼泪中我们感受到,不能回国,已成为他心中刻骨铭心的痛,最终成为他终生的憾事。4、一次生气:(1)他的墨梅图,家人碰都碰不得,小孩子不小心弄脏了,不仅拉下脸来,还训斥孩子的妈妈。(2)“清白”是什么意思?“玷污”又是什么意思?(3)外祖父动作的细节描写?“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从外祖父动作可以看出,梅花在他眼里,不仅是梅花,而且是祖国的象征,值得他用全身心去爱。)5、赠墨梅图:(出示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读一读这段话,反馈你读懂了什么?(1)“这梅

12、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有四个“愈”,前两个是恶劣的环境,后两个是赞美。这是梅花的精神,由此可见老人爱梅花其实是爱梅花的精神。 (2)“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这是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借物喻人。梅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老人赞梅花,就是赞具有梅花精神的中国人。)(3)举例说明具有梅花精神的人。(岳飞、戚继光、江姐)(4)“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

13、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秉性”是本性的意思。这里梅花的秉性就是指梅花的精神,梅花魂。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6、外祖父说的这段话有几层意思?有三层意思,开始他赞美的是梅花的精神,接着他赞美了中华民族出现的有梅花精神的人,最后他想说的是,一个中国人,要有梅花的秉性。7、送别亲人,思乡难归:“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1)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仅仅是因为风撩乱了老人的头发吗?(思归难归,愁苦变老。)(2)外祖父把自己最珍爱的墨

14、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作者的目的是什么?(向梅花学习,做个有气节的中国人。)四、回顾整体,深化主题1、读到这儿,你发现课文首尾两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2、外祖父是在简单的赞赏梅花吗?不,他是在借物喻人,是在赞美着那些有着梅花精神的中国人。 2、有着梅花精神的民族,是个多么值得骄傲的民族。具有这样精神的民族,才会令漂流在外的海外赤子日思夜盼。3、让我们替那些漂流在外的海外赤子们向祖国母亲表达心声吧!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语文科德育教育渗透案例永生的眼睛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刘艳梅教学片断1、 温迪说,她也要学外公将眼睛角膜捐给失明的人,让他们重见天日。这一刻妈妈紧紧

15、搂住温迪,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妈妈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是呀,温迪是妈妈的骄傲,也是我们大家的骄傲?2、 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但故事本身并没有结束,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故事原文的结尾,读后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话想说。(配乐小提琴爱的礼赞) 那天我紧紧搂着温迪,没能想到,仅仅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温迪,在一交交通事故中丧生了 当我签字时,她的话仍萦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有多么痛苦吗?失去温迪三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亲爱的瑞弗先生和太太: 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的女儿?一

16、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如果哪位被捐献者有机会到我们的家乡一游,并且爱上马,坐下描绘它们,我想知道那慷慨“施主”是谁。金发的温迪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3、(教师朗读)这是文章真正的结尾,读了听了以后有什么新的感受?4、课前的那首诗就是获得温迪捐赠的角膜的人写出来的。现在假如你们就是重见光明的人,知道为你们捐赠角膜的人是金发碧眼的温迪,最想与温迪或者她母亲、还有外公他们一家人说些什么?5、将想说的话写下来,用心写!设计意图:文章以母亲为女儿骄傲而戛然而止,留下了许多悬念:温迪后来真的做到了吗?她离开人世后,谁为她办理捐赠手续呢?她的女儿还是

17、呈现原文结尾,还故事以完整,更震撼人心的莫过于此,这是一个悲壮而美丽的结局。这样设计安排,旨在激发学生的强烈情感,在对温迪一家尤其是对温迪的深深敬佩之余,获得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追忆!课后教学反思永生的眼睛是“热爱生命”单元的一篇文章,展示了“我”的父辈为了他人能够更好地生活,尽自己最大所能来帮助别人延续生命、生活得更美好的可贵品德,并借此来教育所有读者,宣扬了“一个人不但自己要热爱生活,活得美好,而且更要为他人生活的美好做出努力”的道理。语文科德育教育渗透案例小溪生病了教学案例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刘艳梅一、课例背景: 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的存在,可是在

18、我们的周围,各种有害的物质,如农药、重金属、化学物质、致病微生物、油类以及各种废弃放射性物质,被人为地排入水中,于是就发生了水污染。水污染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所以我们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二期课改语文一年级(上)“读课文识字”中的小溪生病了就是选择了一个生动可爱的例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一条小溪生病的前前后后,引起孩子们的同情心。文章以一些小动物前后行为的变化,导致小溪水的变化作为线索,进行对比描写,句子连贯而流畅。通过小溪由清变脏,再变清的过程,告诉小朋友要保护自然环境,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环保意识。 小溪生病了是一篇语言优美,富有童趣有趣的课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可爱的故

19、事角色会让学生对这篇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低年级学生能记、愿读、肯说、会想、敢问,因此,本课的设计依然以自主识字和指导朗读为主,游戏设计为辅,并初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让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投入。 本课教学目标的设定,我主要是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旨在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识记生字,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课文,做到不唱读,不顿读,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同时通过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演演小溪病好了时,她会对小动物们说些什么,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收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则给学生创设了一次语文实践活动,起到了事半功倍

20、的效果。二、课例过程:1、媒体激趣,导入课文。 巧妙的开场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在阅读教学开始时,我先启发学生说说在哪儿见过小溪,它是怎么样的?学生马上兴致勃勃地发言:有的说在乡下看到过小溪,有的说跟爸爸妈妈旅游时在山里看到过小溪,溪水可清澈啦紧接着,我问学生:那你们想不想听听故事,看看动画,想一想:小溪生病时变成了什么样?这样,学生饶有兴趣地看起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动画,整体感知课文。学生自然学得有滋有味。 2、 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首先学习1-3节课文,理解小溪为什么会生病?同时分散学习 “的、变、黑、扔、丢”。其中的生字教学各有侧重:如:学习“扔”时,我先让小朋友仔细观

21、察字形,怎么记?小朋友举手说“扔”的左边有个提手旁,“那你知道扔的左边为什么是提手旁呢?”我进一步发问。小朋友想了想说:“因为我们扔垃圾需要手呀?”“很好!”在表扬的同时,我进一步引导:“那我们应该把垃圾扔在什么地方呀?”“垃圾筒”,孩子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我。我及时小结:“对,我们只有不乱扔垃圾,地球妈妈才能永远变得整洁而美丽。”学习45节课文时,主要通过学生质疑,来读懂课文,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记得在课上,小朋友们个个开动小脑筋,争先恐后地举手,阮世扬忽闪着大眼睛问:“小动物们为什么急了?”;蔡越歪着小脑袋也不甘落后:“ 小鸟为什么说你们自己就是医生?”;沈思跃一本正经地问道:“ 小动

22、物为什么不好意思了,他们在想什么?”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孩子们带着问题轻声读课文,从而懂得了只要不往小溪里乱扔垃圾,小溪就不会生病了。同时小组自学生字“己、仔、细”,初步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学习第6节课文时设计了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规范、连贯的话说说小溪病好了会对小动物们说些什么。孩子们马上在小组内讨论开了,有的说:“小溪可高兴了,她对小动物们说,谢谢你们,是你们治好了我的病。”有的说:“小溪会开心地说,看!现在的我变得多健康,多美丽!”还有的说:“小溪对小猪说,以前我一直以为你是最懒惰,最不讲卫生的,现在你为了给我治病,改掉了不讲卫生的坏习惯,我真为你感到高兴!”通过这个语言实践活动,

23、孩子们体会到了小溪病好后快乐的心情。 3、指导描摹 要求学生观察老师在田字格内书写“扔、生”。尤其指导学生找到关键笔画“横折折折钩”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会看贴摹字。 4、复习巩固 我出示许多彩纸制成的“螃蟹”,上面写着许多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告诉学生只要读出词语,就算捉到了螃蟹。通过有趣的“捉螃蟹”游戏,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巩固所学生字。课后,我还让小朋友收集水资源的信息,给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新的动力,他们纷纷在报纸、书籍、网上查阅资料,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筛选、整理,并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孩子们知道了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的存在;通过交流,他们还知道了水污染对人的

24、健康危害极大,污水中的致病菌可引起传染病的流行。各种工业废水、农药等有毒物质排入水中,可使饮水人中毒。重金属污染的水进入人体,会使人慢性中毒等等;通过交流,孩子们懂得了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节约用水、使用无磷的洗衣粉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课例反思:、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很有必要,并且有教学过程中实施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其一,语文学科特点决定了环境教育应该是一种情感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促使学生在情感上发生变化,在情感上对

25、环境保护产生一种积极的、不由自主的认同态度。其二,应该在美育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特别是前人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学生去感受环境中美的事物,热爱美的事物。其三,在强调重视自然环境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提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倡建立和谐、自然的人际和豁达、平和、宁静的心境。因为,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它对环境的表述最终还是为表现人而服务的。 小溪生病了就是选择了一个生动可爱的例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一条小溪生病的前前后后,怎能不引起孩子们的同情心呢?环保意识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口号、条例、法规通常都不能调动人们的情感

26、因素,因为他们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是这样一个委婉的故事就不同了,把被污染的消息放在弱者的位置,申诉她的痛苦,善良的孩子们肯定会同情她,一旦情感因素参与进来,教育的效果就会倍增,想想看:以后当有人要随地乱扔垃圾时,她如果能够想到大地妈妈要因此而生病或蒙受痛苦,当有人要随便向河道排污时,她会想到河流会哭泣.他们还会下得了手吗? 、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在想象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 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由此可见,学生有疑问是很正常的;古语又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由此更可见质疑的重要性;而爱因斯坦在成名后介绍经验时也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的追究问题罢了。”

27、可是传统教育却恰恰没有给学生的质疑解惑留下畅想的余地。往往是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制订出标准答案,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往事先挖好的陷阱里跳。在如此重重束缚之下,哪个学生还敢说?哪个学生还敢疑?长此以往,学生岂不要被培养成为一个个的只会制造标准答案,而没有自己思考的木偶人?所幸的是,不久后的今天,“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的新课改精神便强有力的占据了语文课堂,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质疑,对部分的感知质疑,及对疑惑的解答,全由学生自主解答或小组合作解答,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本课的教学,则完全给了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在想象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如:在教学生字“扔”时,先让学生记字形左边是“提手旁”,再思考

28、:“扔”为什么是提手旁?当学生回答“我们扔垃圾需要手”时,我马上抓住契机问学生:“那垃圾应该扔在哪儿呀?”“垃圾筒”“对,我们只有不乱扔垃圾,地球妈妈才能永远变得整洁而美丽。”这样的识字教学,孩子们不仅牢牢地记住了字形,而且幼小的脑海中有了初步的环保意识。又如:学生轻声读45节后,完成了填空题:“小动物们自己当( ),再也不把( )、( )和( )往小溪里扔了,小溪的病好了。然后,引导学生质疑:“小动物们为什么急了?”;“小鸟为什么说:你们自己就是医生?”;“小动物为什么不好意思了,他们在想什么?”于是,又通过小组合作,选择问题讨论并交流,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明白了:原来小溪生病

29、是因为小动物们不保护小溪环境,往小溪里乱扔垃圾造成的,要保护小溪,防止小溪生病,首先就应该从“不乱扔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这样的课堂,老师轻松了,效率却提高了,学生思维也活跃了,最主要的是给了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在想象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生态环境知识的综合能力: 再次,新课标下的语文学习中有一项全新的内容综合性学习。它与阅读课文相并列,共同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提倡。”基于这一理念的指导,新教材把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30、、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它学科的有机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作为综合性学习的整体目标,将以往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并在学习过程中留给了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如本课在结束时,教师发动学生收集水资源的资料,很显然,这次活动在组织形式上已给学生留出了畅想的余地。学生发挥自主精神,收集了许多资料,展示活动成果时,有的做了资料卡,有的自己排版出电脑小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出色表现,彻底打消了教师不敢放手的顾虑,综合性学习又给学生的畅想开辟了一方乐土!语文科德育教育渗透案例小鹰学飞2009-2010学年度

31、第二学期刘艳梅教学案例1、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师:(手指着黑板上的大树图片)小鹰们,你们现在飞到哪儿了?心里在想些什么呢?生:第一次飞行就成功了,太棒了!生:非常高兴,竟然能飞到大树上面了。生:有什么了不起的,小鸟都能飞到大树上。小鹰应该飞得很高很高才行。师:(出示“我已经会飞啦!”)这句话该怎么说?(学习状态:学生的朗读感悟出现了不一样的结果:有的读出了高兴、自豪的语气;有的读书了骄傲、自以为是语气;也还有的读出了惊奇、惊喜的语气。)(抓住“已经”)师:那只老鹰是什么态度呢?(出示:老鹰摇摇头说:“飞得只比大树高,还不算会飞。”)轻声读读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学习状态:汇报朗读的结果,

32、学生间出现了争执,有的认为应该读出老鹰很有耐心、很亲切的感觉;有的认为要读出很严厉的语气;也有的学生认为这只老鹰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应该表扬一下小鹰。)师:你们说的都有道理,读得非常的好,老师就好象看到了一只你们眼中的鹰妈妈。师;咱们继续跟着老鹰向上飞吧!(学习状态:学生加上动作继续体验飞行。)2、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 过渡:小鹰飞到了大树上,老鹰说它并没有学会飞行,于是小鹰又跟着老鹰向上飞,它们飞到了,请同学将3、4两个自然段自由读一遍,将老师的话补充完整。 (学生练习说话:小鹰跟着老鹰,它们飞到了大山的上空) 分析课文,通过朗读老鹰和小鹰的对话来体会说话时的语气和心情。 小鹰:高兴和兴奋;老

33、鹰:亲切加鼓励。 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进行朗读训练,练读之后指名上台表演。板书:简笔画出大山,将老鹰和小鹰的剪贴图贴在大山的上空。 指导朗读 播放多媒体,让学生通过动画感知第二次飞行的场景,指导体会心情,读出语气。 讲解“真的”。 重读“喊起来”、“只”、“还”。 再指名对话朗读,及时点评,指导后男女生分角色进行朗读展示。 3、学习课文五、六自然段过渡:小鹰飞到了山的上空,老鹰说还是说它没有学会飞行,可是小鹰这次的表现和上两次不一样了,你们默读第5、6自然段,找找小鹰这次是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样的表现? (学生默读)分析课文句子,紧抠重点词语体会体会小鹰态度的转变。 “只好”、“鼓起劲”、“拼命

34、” “飞呀,飞呀,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得矮小了。” 小鹰:努力、勤奋。指导朗读 “急促地喘着气”:“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 理解 :“急促”、“喘着气”、“总算”、“吧”、“”。 板书:简笔画出白云,将老鹰和小鹰的剪贴图贴在白云附近。 学生在小组内朗读,练读之后指名读、分组读,齐读。指导朗读 播放多媒体,让学生通过动画感知第三次飞行的场景,指导体会心情。 提问:这一次你们认为小鹰学会飞行了吗? (学生回答:没有学会;学会了,但是还可以飞得更高。)继续提问:你怎么知道的? 引导读老鹰的话,理解老鹰的话:“孩子,你往上看!” 重点理解:“小鹰一抬头,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 继续动画,

35、理解“盘旋”。 五、小结 体会全文的宗旨:“学习是没有尽头的,不要满足,要不断取得进步!”语文科德育教育渗透案例小鸟和牵牛花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刘艳梅案例背景:朗读是我们语文课堂中的主旋律,很多的语文课堂就是要指导好孩子们怎么设身处地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到方法有很多种,而我在小鸟和牵牛花一课,教学重点段“牵牛花爬上榆树”时,运用了创设情境和老师的引读,课堂效果很不错,现将它写下,供大家借鉴。案例描述:1. 导入重点:读得真有感情,那牵牛花又是怎么帮助他的呢?咱们一起看看:牵牛花把自己的蔓儿缠在榆树上,使劲爬呀,爬呀。 一起读“缠”是什么意思呢?请看:这根细绳绕着水管,一圈一圈向

36、上向上,这就是“缠”,“缠”也可以称为( )。 谁来读好这句话组织学生评:你觉得他把哪些词语也读得特别好? -使劲 你听出了什么?(很着急、很吃力) -“爬呀,爬呀”让你感受到了时间()。 引读:是啊,为了能早日爬到小鸟身边。(牵牛花 读) 尽管自己爬得很累很累,可是,一想到孤单寂寞的小鸟,牵牛花全身就充满了力量。(牵牛花 读) 牵牛花的脖子都爬酸了,脚也爬疼了,可是,当她看到自己离可怜的小鸟又近了几步,心里非常高兴。(牵牛花 再读)啊,再差几步就够到鸟窝了,牵牛花爬得更起劲啦!(牵牛花再读)就这样,牵牛花爬了一天又一天,这一天,天刚蒙蒙亮,他终于爬到了鸟窝旁。“嗒嘀嗒,嗒嘀嗒”,牵牛花吹起了

37、小喇叭。 为什么笑着读,为什么读得那么响?(生说)2引读:小鸟醒来了。小鸟心里一高兴,病就好多了。 牵牛花还怎么做呢?牵牛花看见小鸟高兴的样子,举起一个个小喇叭,吹得更带劲了:“嗒嘀嗒,嗒嘀嗒” 对,还在不歇息地吹。3让我们用一首儿歌来称赞牵牛花。 小小牵牛花小小牵牛花啊,使劲爬呀爬呀,缠在榆树上啊,爬到鸟窝旁吹起小喇叭。吹得小鸟心里乐呀,吹得院子好热闹啊,嗒嘀嗒,嗒嘀嗒,嗒嘀嗒,嗒嘀嗒,吹得大家笑哈哈! 案例反思:“牵牛花”一段是本文的重点段,我主要抓住这一段的重点词句,通过创设课文的情境,再通过我声情并茂道引读来指导朗读,实现体会牵牛花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个教学目标。刚开始,在学生的个别朗读时

38、,我及时抓住学生对牵牛花精神的体会,及时评价两个重点词“使劲、爬呀爬呀”读得很好,可是这样孩子们对“使劲”的感受不是很深刻,于是,我深情地引读:“是啊,为了能早日爬到小鸟身边。(牵牛花读)尽管自己爬得很累很累,可是,一想到孤单寂寞的小鸟,牵牛花全身就充满了力量。(牵牛花 读)牵牛花的脖子都爬酸了,脚也爬疼了,可是,当她看到自己离可怜的小鸟又近了几步,心里非常高兴。(牵牛花 再读)啊,再差几步就够到鸟窝了,牵牛花爬得更起劲啦!(牵牛花再读)”通过这样的引读,让学生充分感受牵牛花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当牵牛花爬到鸟窝旁时,他会对小鸟说什么呢,小鸟又会对他说什么,让孩子多维的感知牵牛花的精神,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再朗读,这样他们的朗读更有真情实感。在此基础上,及时地让孩子们读儿歌夸夸牵牛花,孩子们的脸上也满是快乐、幸福。通过此番的层层递进,孩子们充分体会到了牵牛花为帮助小鸟体现出来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