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恐惧症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 (1).doc(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一般资料戴某,男,17岁,某普通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家中有一姐姐,身高170cm左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父、母亲大专毕业,在机关工作,收入稳定,父母家族均无精神疾病历史。戴某足月顺产,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与爷爷奶奶同住,家里他这一辈就他一个男孩,自己有一个姐姐,全家人自他出生就对他疼爱有加,但父亲对他的要求较严,希望他将来可以出人头地。自幼就性格腼腆,少说话,对于家中的陌生客人经常躲而不见。念书期间,在幼儿园、小学期间,伙伴就较少,不太会与人交往。但因为上学时自己聪明且非常的勤奋用功,成绩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很好的,虽然与别人的交往较少,但有家里姐姐、父母、爷爷奶奶的理解和关爱,对各
2、方面的发展,自己认为很顺利。但自从考入高中、寄宿在学校,离开姐姐、父母、爷爷奶奶后,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离开了能够包容自己的爷爷奶奶、父母、姐姐,就开始感到很多的事情非常不顺利,很让自己苦恼,让自己不知所措。两个月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用余光看了一下前桌的女同学,发现此女同学偏着半个身子靠着桌子写字,正巧女同学摸了一下自己的耳朵,他当时认为这影响了他,因为女同学从他的眼光里看出“问题”才偏着半个身子写字,同时摸耳朵是在警告他。从此,只要在余光范围有人,特别是异性,他就很紧张,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没有效果,而且很慌乱。起初只是在余光范围怕见到异性,后来发展到与同性、与老师交往不敢使用目光,怕
3、人们看出他的目光有问题。从此,他基本上不与同学来往,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与同学之间感情也越来越淡漠,感觉在学校里没有人可以了解自己,信任自己,帮助自己,孤独感和自卑感时时刻刻笼罩着自己,情绪很不稳定,时而抑郁,时而焦虑,痛苦至极。由于情绪很不稳定使得学习精力很难集中,效果非常差,成绩也急剧的下降。现在已经休学在家,与家人交往基本正常,言语较少,目光闪烁。老师和同学都说他性格太内向,与人相处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情感,近来与人交往都不敢抬头,老低着头,很紧张,好象在躲避什么。集体活动也不积极参加,基本上没有一个可以互相倾诉的朋友和伙伴。心理测评结果SCL90测验结果:恐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指数超过正
4、常范围。二、主诉:自小就比较不会与人打交道,特别是考入高中以后,在学校的寄宿生活太累,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处理。目前最大的苦恼就是我认为“自己的眼光里有不正派的东西,怕别人从我的眼光里看出来”,所以就很少与人交往,害怕交往,而缺乏了交往,同学们对我很冷淡,我自己内心越来越感到空虚、孤独,情绪时好时坏,学习成绩和效率明显的下降。三、咨询师的观察:求助者衣着整齐,说话有礼貌,表情不自然,情绪较低沉,不敢与咨询师有目光接触。四、评估与诊断: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性孤僻、情绪不稳定,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
5、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和躯体疾病历史、精神病家族历史以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了精神病、神经病。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高于心理问题的范畴。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适应不良2、人际交往障碍3、自我评价过低五、咨询目标的制定:根据以上的评估和诊断,同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缓解求助者的抑郁和焦虑等不良的情绪,解答青春期困惑,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即克服不敢用目光与人交往的障碍,逐步的改善人际关系。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协助求助者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学习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培养求助者独立自理的能力,回到学校、适应学校
6、的集体住宿生活。克服不良个性特征的制约,注重自身有关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完善自己的个性,最终养成求助者健康的心理,掌握并灵活运用人际交往的原则、方法和正确途径,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水平,培养高尚的人格品质。六、咨询方案的制定:1.主要咨询方法与使用原理:行为疗法、认知领悟疗法、支持心理疗法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人际交往障碍和学校环境适应不良上,人际关系问题是处在青春期中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是导致各种神经症状的主要因素。人际交往障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是造成求助者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家庭教育和自身素质方面,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情绪不稳定、性格内向,长期宠溺
7、的家庭生活使他较难适应独立的学校,自理生活能力很差,形成了求助者不良的人格特征。由于处在青春期这个特殊的生理、心理发育时期,身心变化巨大,一方面十分渴望获得友谊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又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性,加之又是第一次离开家庭,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和自理能力,而求助者的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低,自我调整能力差,以致形成不正确的认识、观念,所以难以适应新的人际交往和学校环境较为复杂的关系,导致人际交往障碍。求助者在学校认识和协调人际关系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1)认知偏差:在人的心理过程中,认知是基础,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情感和意志,主导行为取向。正确的认知会产生健
8、康的情感和意志;错误的认知则导致消极的情感、意志和不良的行为。求助者在进入青春期后,出现了一些正常的性幻想、性欲要求,但是又用成人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要求自己,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谴责,对人际认知存在错误想法,从而出现怕别人从眼光里看出来他的“问题”,与别人交往不敢用眼光。(2)个性缺陷:性格是一个人稳定的态度体系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性格可以改变和弥补气质的某些消极因素,对人生具有积极的意义。良好的性格是身心健康基本保证,相反,不良的性格不仅严重影响人际关系、人的成长与进步,而且十分有害与身心健康,容易导致心理疾病。求助者的性格有着很大的缺陷,如过分的内向、个性的自
9、我封闭、抑郁、过分依赖家人的心态,对人际关系有着非常大的消极作用。(3)能力欠缺:人际交往能力欠缺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原因之一。由于成长环境和个性方面的原因,求助者十分欠缺人际交往的能力,平时他即不爱说话,也很少与人来往,经常独来独往,孤家寡人,非常不善于为人处事,更欠缺这方面的锻炼。尽管有时他也希望和同学交往改善关系,但却不知道如何去做,产生了非常强的自卑感和恐惧心理。而他处在青春期这个“狂风暴雨”期,“眼光有问题”就成为他躲避交往恐惧的诱因。综合上述的原因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都是在成长经历的背景下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不断习得和形成的,这其中无论是情绪的变化,还是行为的异常,也都同样存在着个体认知
10、的偏差和能力的欠缺。所以应及时的采用操作性、时效性、目标性很强的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使求助者尽快摆脱目前的困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之间的转换,再加上学校适应不良的催化,所以应转换到家庭环境后用支持心理疗法,在合适的时机再回到学校,融入学校正常的学习、生活。2.咨询时间与收费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90分钟心理测验收费:SCL90 每次100元七、咨询过程:咨询阶段大致分为:1.心理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2.心理帮助阶段;3.结束与巩固阶段。具体咨询过程:第一次:2005年9月27日目的: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建立信任感和情感互动协调;确定主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安排近期目标;使求助者了解他
11、自己的心理障碍;使求助者的困难正常化并注入希望;设置日程安排(提供一个可遵循的基本原则)方法:会谈、心理测验过程: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以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则;协助求助者做相关的心理测验,同时了解求助者的成长经历;了解求助者为什么要进行咨询,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的,陈述自己的问题出在那里,对咨询的期望是什么?发现求助者问题,做出评估和诊断;与求助者一同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对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求助者的认知偏差,让求助者理解自己心理与行为问题背后的存在的心理不成熟。布置家庭作业:写出自己关于青春期的人际交往的认识。第二次:2005年10月4日目
12、的:加强咨询关系;找出求助者对人际关系非理性认知,并进行纠正,使求助者自己用悟到的正确认知去说服自己;鼓励求助者向人调查,了解别人的想法;方法:会谈、行为疗法、认知领悟法过程:1、通过会谈,加强咨询关系。2、找出求助者对人际关系的非理性认知,咨询师针对求助者的认知,在对他的观点表示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提问,促进求助者对正确认知进行领悟,让他领悟在青春期有性方面的需求是人的天性所需要,同时别人不会从他的目光看出他的想法有“问题”。3、鼓励求助者用调查的方式来获得真实的结果来纠正自己的错误认知。4、布置家庭作业:用目光直视每个家人2分钟后,询问他们从目光中看出什么?第三次:2005年10月11日目
13、的:1、缓解焦虑情绪2、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方法:行为疗法(暴露法)、认知疗法过程:1.分析上次的家庭作业,指出原有认识的不合理性,进一步纠正。2.与求助者一同列出社交恐怖的情景,鼓励求助者直接接触社交恐怖的情景,直到紧张感觉消失。3.鼓励求助者与他认为的比较喜欢的人进行主动的交往和互动;强化求助者对人际关系重要性的重新认识。4.布置家庭作业:一周内与自己比较喜欢的家人,并且主动的与他们去沟通,并记录沟通的心得。第四次:2005年10月18日目的:1.学会合理正确的评价在校的学习、生活,提高自理能力;2.提高处理人际交往矛盾的水平,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3.加强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方法:认知疗
14、法、支持心理疗法过程:1)针对求助者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促使求助者认识自己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欠缺,从而利用科学理性的认知去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模式,锻炼、提高自己社会、生活的自立能力。2)与老师商量,回到学校,指导他多利用集体的活动、班会、生日聚会的场合去与人交往,多与同学交流接触。3)咨询师与老师协商,请老师在适当的时机多鼓励、表扬求助者。4)布置家庭作业:找出自己的能被同学和老师接受的5个优点,并确认就是自己的优点,意在提高求助者与人交往时的自信心。制定自己与人交往的一个计划(一周内)第五次:2005年10月25日 目的:1)巩固咨询的效果;2)训练交往能力;3)从人际交往中完善人格欠缺
15、。方法:会谈、行为训练、支持心理疗法过程:1)通过与求助者一同分析他的家庭作业,提高他对人际交往的自信。2)继续强化求助者对同学和老师的人际关系,利用角色扮演习得正确的交往技巧,并要求求助者尽快的迁移到现实的生活中去。3)与求助者共同分析他性格上的缺陷,鼓励他在完善自己的性格上下功夫,改善人际关系的深层动力,克服自己的弱点,使自己的性格不断的得到完善。4)布置家庭作业:记录自己的情绪与行为有什么改变。第六次:2005年11月1日目的:1)巩固咨询效果;2)结束咨询。方法:会谈过程:1)反馈上次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指出求助者需要继续用积极、理性的态度去看待人际的关系和矛盾。2)以后要不断的提高个
16、人自信心,学会分析自己非理性认知,提高自我的情绪控制能力。3)结束咨询,进一步巩固自己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人际交往,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八、咨询效果评估1.求助者自己的评价:我不再害怕看别人了,我能接受别人直视和直视别人了,不再害怕眼光有问题,感觉轻松多了,我从新回到了学校的宿舍,逐步学会自己打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同学交往渐渐多了,不再象以前那么忧郁,我觉得自己自信、有主见了。老师对我评价挺好的,我很开心,我的成绩也好多了。2.SCL90测验复查结果:恐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指数正常。3.咨询师的评估:两个月后,咨询师进行了回访和跟踪,求助者的交流态度和状态都是非常好的,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比
17、较的融洽。老师与同学反映,求助者与以前相比在为人处事上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能与同学有说有笑,整个人变的自信、乐观了。此次的咨询结构比较的严谨,咨询关系的建立比较好,咨询方法基本恰当,咨询过程相对完整,条理比较清楚。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02784530206夏老师,心语心理医生网上在线工作QQ:362890071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02784530206夏老师,心语心理医生网上在线工作QQ:362890071社交恐怖症个案“要我上台发言,还不如把我杀了。”小张是名高中生,性格内向。上初中时,由于爱斜着眼看同一排的女生,引起了对方的反感。调换座位后,仍无法改变这
18、种行为,后来连男生也不愿意坐在他旁边了。从此他便认为世上最难打交道的是人,十分害怕与人交往。老师说,每次遇到同学必须轮流上台发言,他宁愿装病逃学,也不敢面对朝夕相处的同班同学说话。小张显然是得了社交恐怖症。应对内向的孩子在青春期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调整心理状态,就会惧怕与人交往,从而引发社交恐惧。因此作为父母应及时审视自己对待孩子的行为是否恰当,并尽早纠正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对孩子给予更多表扬和鼓励。孩子则要注意训练用大胆而自信的眼光看别人,为建立自信心打下基础。小贴士患社交恐怖症的人,面对不熟悉的人讲话、在众人注视下运动或与异性交往时,往往会出现显著的、持续存在的担忧或恐惧,担心自己将面临窘境或耻
19、辱。患者对所恐惧的环境一般采取回避行为,即使坚持下来也十分痛苦,经常会出现焦虑、多汗、面红耳赤等症状。心理咨询案例 社交恐惧症 作者: 来源: 更新日期:2009-6-27 阅读次数:72女士,女,7岁,北京市人,本科学历,未婚,社会经济地位中等,广东某国际贸易公司财务部职员。无家族精神病史,无器质性伤病史,无不良嗜好。 王女士是独生女,父母在外交部驻外大使馆工作。从出生3个月起,父母就连续出国工作8年,回国后虽然在外交部机关工作,也是经常有出国任务。王女士从小与外祖母生活,很少能和父母在一起。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外祖母对欢欢百般呵护,很怕王女士发生问题,经常是千叮咛万嘱咐要注意安全、别遇上坏人
20、。从上幼儿园到小学毕业,都是由外祖母或保姆接送;从家到学校到回家,十多年两点一线不让接触外界。王女士在幼儿园时就不爱合群,性格温顺、听话,胆小孤僻。上学后学习用功,成绩优秀,成绩稍不理想就着急、烦恼;喜爱文学和绘画;家里藏书很多,有时间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阅读,读了上百篇中外小说名著。就是不爱与人交往,从中学到大学毕业,也没有几个要好的朋友。 在大学5年的校园生活中,人际交往问题仍然没有明显的改变。与同寝室的女同学关系紧张,经常为琐碎小事产生矛盾。有些男同学主动来试图接近她时,她经常采取冷淡的态度,认为他们会有不好的企图。临毕业时,她对一个外班的品学兼优的男同学有好感,聊了几次天,觉得很合得来,
21、就鼓足勇气约他周末去公园玩,没有想到他以论文没有写完婉转地拒绝了。这使她非常气恼,男人都是假情假意,再也不想理他了。后来从别人那里得知他在原籍已有女朋友后,她对他又有了非常强烈的崇敬感,懊悔自己没有能早些认识他。还感到自己冒失地去约会他,被他拒绝是一个天大的耻辱,心里又想他又怕见到他。白天,在校园从宿舍到教学楼的路上或食堂里,诚惶诚恐地搜索着他的身影;夜晚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他的音容笑貌,经常自编自演地遐想着与他聊天、散步、郊游,甚至抚摩他的身体、他的敏感部位,与他同床 ,两手不自觉地伸向自己的乳房和下身。一想到此,她就心慌意乱,面红耳赤。可是在内心又深深谴责自己怎么会这样无耻下流,为此忍受了2
22、周的烦乱与失眠。平时很正常的例假不知为什么也错后了10天。整天害怕,怀疑自己是不是怀孕了,如果真的怀孕了,那太丢人了!只有一死了之。看到别人有意无意看自己时,就觉得他们一定知道了自己的“丑事”而马上逃避开对视的目光。 一天在食堂排队买饭,听到有人在背后小声叫她,回头一看,正是那个男同学。对视着他的眼睛,她感到心慌意乱,面红耳赤,就像自己裸体站在众人面前一样无地自容,马上低头跑回宿舍大哭了一场。 她没有参加毕业典礼的合影和会餐,也没有和同学们主动联系过。 毕业后由亲友介绍,2000年初来到现在的公司工作。开始的半年多时间,她感到离开了让自己窘迫、蒙羞的大学环境,心情还好,工作也比较顺利,与同事关
23、系方面,虽然交往面比较小,但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有一次,上级公司财务监理来进行常规财务账目审查,欢欢不知为什么非常紧张 ,本来账目很清白,但在回答监理的提问时结结巴巴,面红耳赤。领导知道后找她问话,也出现这种情况。从此,她怕见到领导,怕上级来检查,怕与同事近距离的目光对视,怕开会发言,甚至不愿到食堂就餐,和以前不愿进校门一样不愿进入公司的大门。明知没有什么可怕的,但就是控制不住,生活和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心理测验结果: 1、EPQ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测验结果: 测 验 P 量 表 E 量 表 N量 表 L量 表 粗 分 4 6 21 6 T 分 45 40 70 75 2、SCL90症状
24、自评量表测验结果: 总分:230 总均分:2.67 阳性项目数:67 阴性项目数:23 阳性症状均分:3.5 因子分(正常人上限2.5分) 因子 因子分 1、躯体化 2.3 2、强迫症状 3.0 3、人际关系障碍 3.8 4、抑郁 2.5 5、焦虑 3.3 因子 因子分 1、敌对 2.3 2、恐怖 3.9 3、偏执 1.7 4、精神病性 2.2 5、其它 1.7 二、主诉: “上大学期间有过一次短暂的暗恋,虽然我与他之间什么都没有发生,但我从此以来不敢与别人目光迎视,开始是不敢对同班女同学的目光对视,后来发展为对班里男同学的目光也不敢对视,进而对与自己年龄相当的男性和女性的目光都不敢迎视,怕他
25、们知道了我的丑事,认为我的目光是不正常的,为此深深地陷入痛苦之中。” “离开大学环境,到了工作岗位,以为换了一个环境可以摆脱不敢与别人对视的苦恼,但仍然没有什么大的改观,又出现了这种情况。特别是害怕领导的目光对视,有时害怕出入公共场合和社交场合,自知这是一种病态,但是又无力摆脱,十分痛苦。” “我至今还没有正式地谈过恋爱,亲友介绍了几次,我都没有勇气去见面。” “自己也曾看过不少关于心理治疗方面的书籍,也知道这种症状叫做社交恐怖症,是心理问题造成的。我下决心要改掉,但是一到实际生活中就常常不是那么回事了,怕别人看出自己的目光和表情不自然,怕人家怀疑自己有不道德的想法和行为。有一段时期感觉好一些
26、,过后又犯,总也摆脱不了这种阴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自己连别人的目光都不敢对视,那怎么能在社会中生活呢?” “我听说心理咨询可以治疗社交恐怖症,但是几次下决心来咨询,都没有敢来,我怕也会不敢看咨询师的目光。” 三、观察印象: 动作缓慢,神情紧张疲惫,多汗,低头、目光游移、躲避对视,话语少,低语调、语速稍慢、断续,开始交谈时语音有颤抖。思维、逻辑有层次,衣着得体、化妆适度,有礼貌、频繁使用敬语。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但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人交往困难,将应对窘迫不合实际的夸大,惧怕与领导交谈,不敢对视别人的目光。在上述交
27、往中,求助者害怕在人面前面红耳赤、语无伦次,伴有显著的心悸、气短、出汗,紧张焦虑和植物神经症状。为此,该求助者对自感难以应付的人际交往和预期事件采取反复持续的回避行为。持续时间长(最近一次从去年10月至今),恐惧内容泛化。病史初起可追述到幼年期,有焦虑性人格基础。该求助者对上述症状有病感,认为不可思议,但克制不住,主动求治。在既往病史中,未见该求助者酗酒、药物中毒、脑外伤史。医院检查结果排除脑及躯体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病因。EPQ心理测验表明,该求助者有抑郁质倾向,易焦虑、紧张,对刺激反应过度。SCL-90分析结果,总分230;阳性项目数67;强迫症状3.0;焦虑3.3;人际关系3.8;恐怖3.9
28、;均超过正常人上限,其他因子分数阴性。综合上述资料,可排除精神疾病。 该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属于神经症性障碍社交恐怖症范畴。 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惧怕在正常人际交往场景中的近距离目光接触,有意回避,行为退缩,影响社会功能; 2、夸大潜在危险,过分关注自身躯体症状,联想中引发紧张和焦虑,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 3、自知恐惧感过分,不合乎情理,但不能自控与消除,有苦恼、痛苦体验; 4、不能接纳自己的弱点,缺乏自信,失去生活目标。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和诊断,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与近期目标:缓解求助者的紧张焦虑,改善其当前人际关系,适应职场人际环境,部
29、分恢复其社会功能。 (2)最终与长远目标:帮助求助者理智地认识客观现实,取代非理性观念,愉悦的接纳自己,建立对社会生活的自信心,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增强其社会(人际)适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习得健康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尽可能地全面恢复社会功能。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认知行为治疗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其适应不良的社会交往行为上,无论是回避的行为倾向还是人际关系的紧张,都是因其不良的社会适应模式所直接导致的。而这一系列的不良行为模式,都是在其成长经历的背景下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不断习得和形成的。这其中无论是情绪的变化,还是行为的异常,也都同样存在着个体社会认
30、知的偏差和不合理等因素。而行为的不断重复和强化,反过来又会加剧认知和个性的偏离,再加上教养方式和学校教育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加重和催化。如果不及时采用操作性、目标性、时效性很强的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加以矫正,求助者将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极易导致逃避社会现实,自我封闭的结果。 求助者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焦虑性人格基础让该求助者更加敏感地捕捉人际交往中的他人评价因素,对现实的认识过分偏颇于不幸和担忧,并感受其带来的紧张和焦虑。其注意力全部集中于身体的恐惧反应上,或自认为存在窘迫的身处环境中,失去了洞察内在感受和外在现实的能力。 要改变求助者原有的情感体验、情绪反应、处世态度和行为表现,需要从该求助
31、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着手,了解其对生活状况的感知和思维模式,从中发现错误思维和认知扭曲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引导求助者逐步以客观积极的思维替代消极扭曲的思维,走出原有的循环误区。由于求助者有较多的躯体感受经验,这些经验被求助者不恰当的用以支持错误的认知。因此,在进行认知治疗的同时,辅以行为治疗,以缓解焦虑,重新建立认知和行为的联系,逐步纠正行为偏差。 鉴于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异常内容,以及其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领悟能力,另外,求助者目前的典型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还没有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都比较适于采用如上咨询方法。 2、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及其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1)求助者可以根据个
32、人意愿选择咨询师; (2)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 (3)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则; 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 (1)热爱本职工作,坚定为社会做奉献的信念,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 (2)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求助者; (3)心理咨
33、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4)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 (5)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避免双重关系(尽量不与熟人、亲友、同事建立咨询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得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 (6)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求助者做出明确的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 (7)心
34、理咨询师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 咨询收费: 门诊收费咨询: 周一至周四每小时268元,周五至周日每小时368元。 网上收费咨询: 周一至周四每小时168元,周五至周日每小时268元。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次咨询 2005年8月7日 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探寻改变意愿; 5、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
35、规则; 2、做EPQ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验,同时了解成长过程,尤其是长期养成习惯和发生的重大事件; 3、确定咨询目标; 4、摄入性交谈,鼓励、启发其倾诉,以倾诉宣泄为主,辅以认知性引导,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5、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做出初步问题分析,让其理解“我为什么会这样?”; 6、布置咨询家庭作业: 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紧张焦虑,想法与体验。 第二次咨询 2005年8月14日 目的: 1、加深咨询关系; 2、突破应对策略。 方法:了解求助者的认知模式、核心信念、条件信念准则、生活事件和认知脆弱性的相互作用、补偿和对应策略、目前障碍的
36、现状与发展趋势。对其自我分析进行引导,适当的肯定其正确做法、想法。引导其自我比较、自我分辩、自我检讨,引出正确认知。 分析作业,寻找当前典型问题和问题情境,搜索情境中典型的自动思维,再现问题情境中的感觉和行为,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就人际交往时的恐惧感进行情境再现。经过两次重复当时情景,发现有的时候这种自我的负性认定好像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当认为不会出现紧张时,就不会有问题,当认定自己会紧张时就会非常紧张。当然这种认定有的时候是经历过、证实过,有的时候是心理联想造成的。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事件的程度与情绪反应程度的比较; 2、谈在人际交往行为的问题,找出差异,促进
37、自我认知; 3、初步制定“行为契约”,以加强自我控制,并在咨询室进行演练; 4、布置咨询作业:我在人际交往中比较好的事例分析。 5、制定反馈表,记录行为。 第3次咨询 2005年8月21日 目的: 1、学会合理自我评价; 2、提高自我控制力; 3、加强人际交流。 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行为治疗“代币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行为契约”完成顺利,得到同事的赞许,并在某天午餐时,比较自然地进入食堂,和同事打招呼。有了从容的体验感受; 2、进一步分析行为与情绪、人际的关系,强化“合理观念”,并引导对人对事的合理评价,练习评价领导及同事; 3、使用“代币法”,逐渐增强人际交往的数量。 第
38、4次咨询 2005年8月29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发展交往策略; 3、增强自信心。 方法: 会谈、心理测验法、认知行为法。 过程: 1、反馈作业:完成顺利,继续执行; 2、肯定其交往能力认知行为方面的进步,找出交往策略问题; 3、训练面对面解答提问,以提高交往自信,减消紧张情绪,将注意力集中在业务交流方面。 4、布置咨询作业: 先前事件与当前情绪之间的关联,合理认知与评价。 第5次咨询 2005年9月16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 过程: 1、反馈作业:评价交往策略应用,调整对应人际关系角度; 2、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自我监督与控制; 3、基本结束
39、咨询。 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4、进一步巩固与亲友、同事、领导的关系。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的自我评价: “在公司里愿意与人主动说话了”; “感觉同事们开始喜欢我了”; “我不再害怕与领导对话了”; “现在我有信心接受男朋友的约会” 和领导一起去深圳出差7天,顺利完成了任务; 在庆祝公司成立5周年晚会上参加了集体舞表演。 2、咨询师的评估: 本案例综合运用了“心理分析”、“认识领悟”、“行为疗法”等治疗方法。这就使来访者不仅对自己的症状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认知结构,解决自身尚未解决的内部冲突,深化自我认识,学会面对社会现实,逐渐形成正常的人际交往
40、,达到了消除心理障碍的咨询目标。同时提示心理咨询的局限性,为达到长期目标而继续努力。 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改善了自我封闭行为,促进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提高了工作适应性水平。心理咨询案例 社交恐怖症 作者: 来源: 更新日期:2009-6-27 阅读次数:49一、来访者一般资料来访者情况:吴某,女,一十九岁,某大学一年级学生。既往健康状况与咨询史:该来访者既往身体健康,没有得过大病,也无明显躯体疾病,未进行过心理咨询。二、主述和个人陈述她认为自已是个怪人,有个害羞的怪毛病。两年多来,从不多与人讲话,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低头盯住脚尖
41、。心怦怦跳,肌肉起鸡皮疙瘩,好像全身都在发抖。她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怪人”。最怕接触男生,即使在寝室里,只要有男生出现,也会不知所措。对老师也害怕,上课时,只有老师背对学生板书时才不紧张。只要老师面对学生,就不敢朝黑板方向看。常常因为紧张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更糟糕的是,现在在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由于这些毛病,极少去社交场所,很少与人接触。自己曾力图克服这个怪毛病,也看了不少心理学科普图书,按照社交技巧去指导自己;用理智说服自己,用意志控制自己,但作用就是不大。后来她哭诉说,这个怪毛病严重影响了她各方面的发展:学习成绩下降;交往失败,同学们说
42、她清高。她急切地问:“老师,请她快点告诉我,我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该怎样才能克服怪毛病呢?”三、观察和他人反映神色慌张而羞怯,动作僵硬,面谈中眼神不敢直视对方。四、评估与诊断经过对求助者进行通过scl-90自评量表的测验及咨询交流,结果显示:因素项f1躯体化f2强迫f3人际敏感f4抑郁f5焦虑f6敌对f7恐怖f8偏执f9精神病性f10其它T分1.2; 1.3 ;3.5 ;1.6 ;2.4; 1.2; 1.3 ;1.5 ;1.1 ;1.25对照scl-90国内常模(成人),可以显著地看出晓婷的人际敏感分明显偏高,焦虑分次之(因子分一般应低于2分,3分以上表明有相当严重的程度)。分析她是一种常见的心
43、理障碍-社交中的对人恐怖症。五、咨询目标的制定具体目标是指导来访者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加深对自己心理问题来源的认识,降低人际敏感程度和焦虑强度;最终目标是指导来访者克服社交恐怖心理,获得正常健康的人际交往。六、咨询方案的制定(一)方法和原理认知领悟疗法:是通过解释使求治者改变认识、得到领悟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失,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由中国大陆心理治疗专家钟友彬先生首创,是依据心理动力学疗法的原理与中国实情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相结合而设计的。心理动力学疗法源于心理分析,故认知领悟疗法又称“中国式心理分析”、“钟氏领悟疗法”。咨询中要用符合病人生活经验的解释使病人理解、认识并相信他的症
44、状和病态行为的幼稚性、荒谬性和不符合成年人逻辑的特点,这样可使求助者达到真正的领悟,从而使症状消失。系统脱敏疗法:其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即经典的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还有交互抑制理论。由于在系统脱敏治疗过程中,心理咨询人员的鼓励、赞许对求助者的操作训练起着强化作用,使求助者在恐怖情境下仍保持放松,不再引起焦虑,这样,恐怖行为就会自然消退。换句话讲,心理咨询人员有步骤地让求助者在放松状态下想像以前曾引起他恐怖和回避的情境,逐步增加其耐受程度;由于处于放松状态,求助者一般不会出现回避行为,并且能直接体验到平静和放松的情绪,因而原先恐怖反应的强化因素被消除,这样经过反复多次以后,求助者的焦虑和回避
45、行为就会逐步减退和削弱。(二)双方责任与义务:向吴某指出心理咨询目标的效果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要求吴某每周准时来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并于每次咨询之后写出心理感受及心中的疑问。心理咨询人员要无条件的积极针对吴某的问题给与咨询服务,及时解答吴某心中的疑问。(三)时间:6次(包括其中1次对来访者进行scl-90量表测评),每次1小时。七、咨询过程第一阶段:建立有效的咨询关系,以患者为中心,以倾听,共情为主,积极关注。首先,让她回顾一下所经历过的不愉快事件,分析一下自己性格形成的过程,以找出造成她现在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在我的耐心开导下,吴某细细地回忆道:“我从小性格内向、胆小、孤僻。父母对我要求极严甚至苛求。父亲动起怒来特可怕。记得一次我的考 试成绩不理想,父亲让我重做生题,我不乐意。父亲怒气冲天地将钢笔甩到我脸上,笔尖刺伤了我的脸,鲜血直流至今想起那件事还很害伯。父母很正统、很古板,对我的禁忌很多,不准我和男孩子交往。父亲认为女孩子在外蹦蹦跳跳、打打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