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问题案例~~收集(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心理问题案例~~收集(1).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生心理教育完全宝典上周打进教育热线的许多家长都认为是不是孩子的心理有了问题,为什么孩子不愿与父母交流,父母老师的话都不愿听?为什么孩子屡教不改?教育版记者专门请来了杭州市心理卫生办公室心理咨询师骆宏为大家做个解答,传授一些心理教育的方法。这个心理教育完全宝典不仅适用于初中生,还适用于小学生。(骆宏本周六将到“金周讯特别家教团”活动现场,为家长答疑)p3 专家支招 p6 孩子有了心理问题该怎么办?!不少家长希望能从专家那里得到帮助和解决办法,最好就像看病吃药那样,医生明确诊断,然后药到病除。然而,结果却往往是事与愿违,所以,咨询门诊常常见到许多父母满怀信心而来,却是失望而归。事实上无论是谁,
2、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都是一个需要化时间和精力的事情,这里没有灵丹妙药,但却有许多心理教育的原则和技巧。 招数一:身教重于言传p9 学招对象:那些宽松对待自己,严格对待子女的父母教育对象:需要建立习惯的孩子招数:咨询的时候常常会碰到一些父母诉说“子女如何不爱学习”或者“如何没有好的习惯”,然而在和家长探讨这些问题的成因时,却经常发现这些孩子的父母往往自己就没有好的习惯。特别是有些焦虑倾向孩子的父母本身就有焦虑的倾向,所以说,教育子女不等于光用嘴巴教育,或者光是严厉对待,而是“身教重于言传”。试想如果父母整天在打麻将、玩耍,而告诉子女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孩子认真学习。作为子女,怎么可能把这两点结合在一
3、起呢? p12 招数二:“斥责”要有的放矢 学招对象:那些经常在批评孩子的父母教育对象:对于屡教不改的孩子招数:斥责是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然而,批评要达到效果很重要的原则是弄明白孩子为什么有这个问题和批评具体要解决什么问题。自己看不惯的就批评,甚至数罪并罚。常常会让孩子挨了批评还不知道为什么。为此,在批评孩子前一定要有的放矢。p15 一次在咨询时,一位母亲为了女儿撒谎而着急。自己平常很注意教育孩子,可她小小年纪就开始骗父母,真让母亲气坏了。为此,母亲狠狠地批评女儿,并且严厉指出今后不得撒谎,可严厉的批评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究竟为什么自己的教育失败了,母亲百思不得其解。其实,通
4、过咨询我们发现,女孩撒谎的起因是考试没有考好,没有达到妈妈的要求,为了逃避妈妈的“严厉”批评,不得已才撒谎。由此可见,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方式不可非议,但是如果不得要领,则反而会成为问题的“根源”。 p18 招数三:重结果更重过程 学招对象:那些对子女期望颇高的父母教育对象:对于缺乏自信的孩子招数:咨询中,一类家长最常咨询的问题是“自己的孩子学习压力大,考试太紧张怎么办?”、“自己的孩子没有自信心怎么办?”在寻找这类问题的根源时,我们多半会发现这些父母往往对子女期望很高,平常比子女还看重结果。他们不关心孩子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学习是否有效率,或者是否适合孩子,而是只关心结果。有的甚至在孩子取得了好成
5、绩时,还不断地提醒孩子还有不足,这个错误不该犯,那个错误不应该。结果,让孩子对自己没了信心,甚至是把父母的期望内化成自己的学习动力,在面对考试时,更多的不是去想如何提高复习效率,而是担心不能实现父母的期望,不能有好的出息,结果可想而知。为此,对于那些对子女期望颇高的父母请多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学习结果!p21 招数四:保持一致,始终如一 p24 学招对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家长教育对象:对于教育效果不理想的孩子招数:找到了孩子的问题,也明白应该怎么教育,但教育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时,我们不难发现家长存在教育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具体而言,就是家长有劲的时候,能够注意到孩子的问
6、题,自己工作吃力了,或者情绪不好时,就懒得理孩子了。这种状况常常使孩子感觉到教育只是满足大人的需要。此外,目前许多孩子教育中还受到祖辈的影响,父母与上辈的教育观点不一致,常让孩子有机可乘,最终影响到教育效果。 招数五:分解目标,逐步实施p27 学招对象:教育孩子效果不理想的父母教育对象:对于不知所措的孩子招数:无论是培养习惯、改正缺点,还是实现目标,都必须是可以操作的。所谓“操作”的含义就是孩子知道第一步该干什么,第二步该干什么。如果对孩子的要求只是一个理论上成立的计划,那么就无法指望孩子能够如你所愿。 p30 比如,对于一个试图减少玩电脑的孩子,在让他明白不能过多地沉迷于电脑的时候,不能只是
7、让他“戒”了电脑,而应当先提出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比如第一步首先要学会和孩子沟通,使得孩子愿意和家长一起配合来控制电脑的使用。要容忍孩子反复。我们可以想像大人尚且很难改变一些习惯,如“戒烟、戒酒”,又怎么能要求孩子一定要说到做到呢?第二步,则是要注意帮助他们控制玩的时间,要教会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对玩的时间,事先要和孩子有个合理的约定,并督促孩子严格执行。对于不遵守约定的行为,要按事先约定的给予处罚,如减少玩的次数,或减少玩的时间。第三步,则是通过和学校的老师配合,多安排孩子参加文娱活动,来改善人际交往。教育孩子要循序渐进,不能不讲方法。 初中生心理现状及应对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是基础,
8、教育需要强化管理。班主任是学校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联系班级各科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社会的桥梁。一个班级的好坏,与班主任的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人格魅力有很大的关系。我认为,在大力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除了要有科学的指导思想,明确的管理目标外,还应特别重视情感教育。所谓情感教育,是指班主任在工作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到肯定的反映,师生共同创设和谐的教育情境,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我认为必须要深入研究我们的教育对象(初中生),了解他们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现状、特点和需求:一、依赖性和独立性共存初中生正处于从少年期向青年期的
9、发展阶段,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过渡时期,其生理和心理处于急剧变化的状态,心理特点很不稳定,具有简单幼稚和半成熟的特点。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视野的扩大,尤其是中学教师开始训练他们的独立思考和活动的能力,他们迅速地成长起来,他们逐渐地感到已不是“小孩子”,而是一个“小大人”了,他们开始不屑与小学生为伍,渴望加入成年人行列,遇事开始独立思考,不再一味盲从教师和父母。但这种“独立意识”却带有与生俱来的幼稚性和片面性。作为教师的我们,既不能采取“惟我独尊”的压制方法,也不能过分地相信他们的独立能力,而应加以正确的指导。二、自尊和自卑的交替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高峰的中学生,自尊心迅速增强,他们
10、要求得到教师的尊重,同学的敬佩,在学习和娱乐方面,精力充沛,喜欢结交朋友,重“义气”,喜欢结成松散的小团体,以提高自己的归属感,满足自己的自尊心。但是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判断能力不强,对自己的评价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多数表现为自我评价过高,缺乏自知之明,甚至妄自尊大,结果一遇到挫折,就迅速出现自我否定的现象,陷入自卑的泥潭,甚至走向极端。对于这种成长的烦恼,教师应当注意开导。三、自闭性和开放性同在初中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成人感的增强,他们不仅想与同龄人交往,而且也想与成年人交往,与教师、父母平等相处。但由于他们的思维能力、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无法与成年人相比,因而在交往过程中容易形成“代
11、沟”。如果教师、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当,往往会使他们把自己的苦恼和朦胧的思想意识隐藏在心中,封闭起来,形成“自闭性”,这样的孩子喜欢回到同龄人那里去共诉心曲,交流体验,而一旦出现家庭和班级同伙伴之间的矛盾冲突,他们宁可对家长教师隐瞒,也不愿损害同伴的关系。这种逃避心态、逆反心态往往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现状的这些特征提醒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切不可简单粗暴。我认为,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必须努力做到:一、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对学生的最高奖励莫过于对他的尊重、肯定和信任。初中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高峰。是人生中最富于变化的,最不稳定的时期。学生此时尚未完全形成很强的自我意识,非常在
12、乎他人,尤其是教师对他们的看法。此时教师的态度极为重要,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对学生的缺点与不足缺乏耐心,不分场合地挖苦嘲讽,乃至打骂体罚,都会使学生受到极大的心理伤害,甚至导致自尊心与自信心的完全崩溃。苏格拉底说过:“人有了人格的自尊,必不甘堕为禽兽,而品格也必然提高。”所以,保护、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必须记取的。上学期有一段时间,我班的一些学生的一些物品经常无缘无故的遗失,据有的学生反映,可能是一个姓张的学生所为。怎么办呢?难道张网以待,抓住他,让他出丑吗?如果事情以这样的一种方式解决,那个犯了错误的同学会怎么样呢?他尽管犯了严重的错误,但他毕竟是一个孩子,他也有自尊心,
13、今后路还很长,如果让李当众出丑,他今后怎么在这个班中继续学习呢?他会不会破罐子破摔,在错误的轨道上越滑越远呢?我觉得应该给他一个台阶,一个主动认错的机会。于是,我告诉全班同学,东西是不会丢的,肯定是那个同学在同大家开玩笑,到时候东西会回到大家的手里的。然后背着其他学生,就另一件事和这个同学谈心,首先肯定他是一个好孩子,有许多优点,同时也指出他学习生活中存在一些问题,并暗示他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不能一错再错,要勇于跟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作斗争,思想上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找老师解决。结果,过了一段时间,他把东西交给了我,并给我写了一封言辞肯切的长信,在信中他痛心疾首地剖析了
14、自己的错误,感谢老师没有使他当众出丑,而是给了他一个主动认错的机会,并表示今后一定改掉小偷小摸的坏毛病,做一个光明正大的人。现在这个孩子在我的班级里正在健康快乐的学习着,成长着。“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爱默生的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二、理解学生的需要在社会日益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学生的需要是丰富多彩的,有正当的健康的需要,也有不正当的不健康的需要。学生的种种需要如同一股洪流,堵是堵不住的,也不应当堵,但如果放任自流,就会泛滥成灾的。如果善于疏导,情感可以滋润心田。因此教师应把握时代的特征,应主动消除因“代沟”而产生的理解偏差,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研究初中生的各种需要,想方设法因势
15、利导,适当满足学生的需要,特别他们不正当的一健康的需要应加以控制,积极引导,让他们感到志在千里教师理解他们,从而理解教师地,服从管理,以利于实现教育的目的。对初中生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早恋问题,更应本着理解学生的原则,积极引导,谨慎处理。我所教的学生中有一个男生,初一、初二上学期学习思想稳定,成绩上佳。但到了初三上学期,上课心不在焉,作业马马虎虎,成绩急剧下降。经过了解,他正和外班一个女生交往过密,陷入情感的泥潭中难以自拔。问题的症结找到了,接下去的事情就好办了,一个周末的下午,我让他来我的办公室,直截了当地对他说:“首先祝贺你长大了。我不认为对异性同学有好感是不光彩的;相反,这正证明你长大了,
16、正在南走向成熟。”在谈话过程中,我以真诚打消了他的顾虑,他慢慢地打开了他的心扉。谈话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的时候,对异性有好感是正常的,但不能任其发展,不该开花的时候开花,不该结果的时候结果,是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的。希望他把这份感情珍藏起来,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用知识来充实自己。这以后,这位同学的成绩明显回升,最终考上了含中。三、以师爱激励学生进步师爱是一种以自教师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待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学生感情到这种爱以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但是据国家相关机构对我国中小学师生关系的调查显示:48.99%的教师“很爱”学生,而感受到这份“爱”的学生仅有5
17、.61%。导致这种巨大反差的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学生的感受能力差;二是教师爱的方式不当。我们过多地偏爱了那些所谓尖子生,对学生也爱得过于严厉了,爱之深,责之切啊!我认为,我们班主任不妨来个“严”而不“厉”,古语说“严师出高徒”,但严厉往往意味着教师态度的强硬、武断甚至偏执、粗暴,严厉会使学生对教师敬而畏之,敬而远之。久而久之,依赖性、神经质、敌意这些不良心理会从这种重压下产生。因此,教师对学生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的,而不是严厉的。同时,何不来点“反向偏爱”呢?教师应给那些不太优秀,但更需关爱的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在师生感情沟通、交融的前提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
18、,并能在初一入学(定位阶段),初二下学期(成型阶段)和初三下学期(冲刺阶段)这几个关键阶段加强管理,一个好的班集体就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初中生心理教育今天,我就初中生的心理、行为特点与接受教育方面和家长们谈谈,同时共同探讨如何教育孩子心理,使我们的孩子成为能经得住风浪,在新世纪中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一、初中生的心理、行为特点与接受分析初中阶段是儿童向青年过渡时期,初中学生具有半幼稚半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这个年龄阶段是身心发展突变的时期,不论在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存在着不少特殊矛盾。初中生心理上最突出的特殊矛盾是:渴望独立自主与成人管教的矛盾;个人活动的欲望与集体行为准则的矛盾;个人活
19、动能量大与其认识水平低的矛盾。1、初中生独立性增强到了初中,学生们在班集体里的活动已不需要老师象小学时那样事必躬亲。在教育者的启发下,靠自己的干部对班集体进行领导。不愿随父母走亲访友,喜欢独立活动等。2、初中生的个性进一步发展初中生一般都担负着一定的社会工作,在社会上有一个特定的角色。他们在学校中锻炼和培养了自己许多良好的个性品质,如同学友谊感、工作责任感和义务感等。家长应采取正确的态度和良好的教育措施。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不要把他们当小孩子对待,要尊重他们合理的建议和要求,有些事情要和他们商量,并听取孩子的意见。但又不能把孩子当做成熟的青年来对待,要给予他们关心和正确的指导。这个年龄的孩子尚存
20、的依赖性和冲动性逐渐消失,独立性和自觉性得到进一步发展。由于这一年龄各个方面极不稳定,转化迅速,变化多样,初中生大都表现出生机勃勃和超常的敏感性,容易发生突变,所以在教育措施和教育方式方法上,要根据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循循善诱、因势利导,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和对人应有的礼貌及品德。3、初中生观察人和事的自觉性逐步增强,精确性日益提高要带领孩子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注意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对观察力的指导,强调观察时所采取的态度及正确的观察方法,明确观察目的性,知道观察什么,怎样看待观察到的种种社会现象,怎样把这些现象与道德原理联系起来,使孩子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4、初中生各项能力得到发展初
21、中生判断和推理比较周密,理解能力明显提高,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很不成熟,主要缺点是片面性和表面性。他们有时毫无根据地争论,在论据不足的情况下还固执己见,怀疑一切,考虑问题容易犯绝对化的错误。对人对事容易有偏激情绪,常常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思维发展的缺点主要与知识经验不足,辩证思维还未发展完善有关。家长一方面要鼓励他们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引导,耐心教育,克服独立思考中可能产生的缺点和偏向。5、初中生情感带有冲动性,意志较为薄弱对人对事充满热情,很容易被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所感染。具有活泼、愉快的心境,对周围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都很关注,对国内外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也很关心
22、。社会情操如爱国主义感、集体主义感、同志友谊感、责任感、义务感等已逐步形成,特别是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道德标准来选择朋友,他们非常重视友谊和社会交往,有时甚至为此不惜代价,很容易把友谊局限于狭隘的范围,甚至因此而脱离集体,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健康的情绪和行为,讲哥们义气,搞小团体,互相庇护等。初中生特别崇拜那些意志坚强的人,下决心力图培养自己的良好意志品质。他遇到困难或失败时,表现意志比较薄弱,缺乏毅力,半途而废。在初中阶段进行“挫折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挫折教育是一堂必修课。“自古英雄多磨难”,丢掉幻想,才能在挫折面前心情坦然,要具有心理耐挫力,少一些挫折后的失望,多一些成功的喜悦
23、。挫折是兴奋剂,激发人的进取心,也是镇静剂,使容易头脑发热的孩子冷静下来。6、初中生自我意识增强,“成人感”突出初中生既能自觉评价自己,又力图在任何场合中表现自己。但为了表现自己是强者,有时会出现一些冒险行为。我们家长对自己孩子评价要恰如其分,要教育他们全面地看待别人和自己,学会辩证地看待别人和自己,逐步学会分析问题。初中生理想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影响,对理想中的人物有强烈的模仿倾向,这种模仿具有表面性质,甚至出现单纯地喜爱某些不重要的个性特点的倾向,如把粗鲁当勇敢等。二、以正确心态教育、鼓励孩子,培养孩子参与竞争的综合意识首先,重视人的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在现代化社会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中国现
24、状是看球的多,踢球的少,化妆的多,健康的少,讲营养的多,讲锻炼的少。只讲身体健康,不讲心理健康是不对的。心理素质差的第一个表现依赖性特别强,离开父母什么都不成,承受“挫折心理”很差,稍遇挫折就垂头丧气。第二表现是富贵病,目前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心理素质不一定会提高。日本人下雪天让孩子光脚在雪地上跑,练吃苦能力。女孩子在北海道零下近20,积雪1米多深的天气状况下,穿裙子上学。日本丰桥有一所樱丘中学,是私立学校,传统项目是“五十公里走”,所有该校学生都必须在高一参加此项活动。做法是:学校前一天把学生用车送到50公里外,学生则用一整夜时间,徒步走完50公里路程,在晨光中回到自己的城市丰桥。这一天对于樱
25、丘的学生是激动难忘的,他们的家长也在这一天更多地表现出爱和关心的激情,而整个丰桥无疑增添一道辉煌的风景疲惫不堪而豪情未减的完成50公里走的勇士们出现在城市边缘,家长们欢呼,学生们欢跃,但没有家长走上去搀扶自己的孩子,有的只是鼓励,他们陪孩子走向学校,去向校长自豪地汇报。这对丰桥的人来讲,几乎是一个节日,也是丰桥教育上的一个骄傲。据该校校长讲,每次五十公里走都派收容车,以备那些不能坚持者乘车之需。但是没有一个坐车,每次都是空去空回。联想到92年8月由中日友好协会组织77名日本孩子和30名中国孩子举行的内蒙古草原探险夏令营,中国学生表现出来令人难堪的行为,揭示出中国的孩子不能吃苦,缺乏环境意识和生
26、存意识。其次,家长要走出“自我感觉”良好的误区。目前,家长对孩子的“自我感觉”偏于良好,认为自己的孩子“聪明”、“智力超前”,这种现象在干部及知识分子等文化层次较高的家庭所占比例更高。我们简单作一分析。一是产生“良好感觉”的原因,生活水平提高,客观保证孩子比以前聪明,社会和家庭知识源的大量增加,对孩子关注时间比以前大大增加。对聪明理解的片面性还体现在:小时候会背几首唐诗便以为智力超群,缺乏对其他同龄孩子的了解和比较,难免产生“孤独的自豪感”,二是感觉误区的负效应,表现对孩子简单模仿行为得到大量的鼓励,孩子产生的成功感和进步感,促使孩子进一步愉快地模仿,时间长了孩子就有“成人感”,由于心理和行为
27、能力的反差,慢慢形成“眼高手低”现象。心理学研究说明,长期模仿会导致儿童注意品质不良,创造性能力较弱等差异。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加重了孩子的负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天性和兴趣、爱好的发展。初中生心理教育几点建议:(1)紧紧抓住3-5岁和12-14岁心理发展关键期,掌握孩子心理、智力、道德及思维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特点,教育孩子。(2)正确理解聪明的含义,客观定位,扎实培养孩子较强的生活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思维习惯。聪明主要表现在:具有良好的记忆力、理解、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观察力、抉择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应变力、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等,这有待于在生活中认识、观察、体
28、验去获得。只有在这几个方面和谐全面发展,才能成为栋梁之才。第三,在家庭教育中值得严重关注的几个问题家庭教育中德育教育是薄弱环节,尤其是四个缺乏亟待重视。1、企盼孩子学有所成,但对孩子“额外要求”缺乏制约。一时学习名列前茅,孩子便利用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愿提出各种额外要求,一些父母缺乏具体分析,有求必应,甚至满足孩子明显不合理的要求。2、热心为孩子购书,但缺乏必要指导。租借或购买“青少年不宜”书籍而误入歧途。我校已有推荐书目,包括多种中外名著。3、支持孩子们交友,但缺乏正确的引导与选择。支持孩子勇敢地走向社会,广交朋友,锻炼交际才能是需要的,但必须“择善而从”,正确交友,防止孩子过早步入人际交往“快
29、车道”,受到社会上坏人影响。4、对子女尚有管教,但自己却缺乏检点。少数家长不注意自己形象,业余时间泡酒场、舞场、麻将场,使孩子接受了消极的不健康行为的影响。三、和家长们要形成几个共识:1、既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更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同等重要。既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既要关心 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需要。要把孩子当作一个完整的、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2、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已成为目前家庭教育中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家长的言传身教,家长的行为习惯,家长的品行都会给孩子以影响。3、关注学生的学习要与培养
30、孩子的劳动习惯和独立的个性结合起来。 各位家长,让我们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多一点共识,努力增进双方的理解、谅解,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把孩子培养成为新世纪的栋梁之才而作出我们的共同努力!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教育策略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意识的增强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加重了人们的心理紧张和压力,青少年的心理异常问题的发生率呈进一步提高的趋势。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先生曾向外界宣布了他对全国中学生的多年调查结果,称有32%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这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而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身心能否全面、健康地发展,对于今后的成
31、长与成功会起着关键的作用。那么初中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老师如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呢?笔者拟根据初中生学习现状和教学实际着手探讨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谈谈自己对此的看法。造成初中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产生不良心理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家庭教育不当。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初中升高中日趋激烈的竞争,促使家长们对子女的要求更显迫切,对子女的学习表露出非常焦虑的心态,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望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家庭气氛紧张,导致学生感受到了沉重的心理压力,成
32、了精神负担,把自己放在背水一战之势,从而产生焦虑不安。笔者曾在课后进行名为“父母对我影响最大的事”进行调查,70%的同学认为父母打骂自己,5%的同学认为父母离婚对自己影响最大,这说明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感情破裂,双亲离异,都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灵。因此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方式不当。研究表明,如果教师缺乏民主作风,不了解、不关心和不尊重学生,而且在教育活动中采取强制、命令和打击的方式,以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动辄就对学生进行训斥、嘲讽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那么就会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致使他们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乃至严重的自卑感。而这些对于学生
33、心理健康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如有的教师对做作业出错的学生要罚抄几十遍乃至一百遍;有的对有纪律问题的学生罚站一节课或一整天;还有的教师把成绩差的学生的座位安排在边上、后面,把成绩好的学生的座位安排在中间、前面,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长此以往,学生总感到精神疲倦,兴趣索然。再加上繁重的学习任务,学生长时间连续不断地从事脑力劳动,致使精疲力竭,学习效率低下。在升学的压力下,只能死拼硬干,夜以继日,结果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出现心理疲劳,精神倦怠。而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是采用不当的方法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被教师所
34、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社会消极影响。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甚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难免带来一些精神污染,西方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视内容流入,都对青少年造成了不良刺激,青少年由于缺少辨别能力,一味模仿,也造成了一些学生的非正常心理。社会上不正之风和低级庸俗的生活方式的感染,或者社会上不良品行者的勾引,使他们对生活感到彷徨和困惑,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前途悲观失望,这都会产生心理健康的问题。此外,青少年时期特别是初中生是生理发育时期。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长”极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打破了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这时期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
35、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带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可惜对于这种悄悄来到的变化,青少年自身没有思想准备,我们的一些家长和老师也往往缺乏充分思想准备,没有主动及时地采取相应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渡过 “危险年龄”时期,致使这时期成为他们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现代医学越来越证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时期虽不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但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性;认知结构的不完备;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性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和遭遇到更多的
36、挫折,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暂时性的心理障碍若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的反应,而影响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所以中学阶段是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中学生教育的一个工作来抓、紧抓,并且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解决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初中生的心理异常的不良心理,如何进行心理调适疏导呢?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解决问题的策略:首先,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最适宜的场所,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心理咨询,转变学生的行为”。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
37、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本身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水平。对于实施素质教育第一线的中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自身心理学理论水平和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即“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只有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心理学和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才能把心理教育渗透到学科当中,从而成为合格的心理教育工作者,真正成为塑造灵魂的“工程师”。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
38、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此外,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正确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减少失误。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这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的一项措施。其次,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和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教师,这样孩子才会向教师
39、敞开他的心灵。” 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应正确引导,树立目标,培养信心,进行成才观的教育,使有不良心理的学生解除过分的心理压力,放下思想包袱,消除紧张情绪,培养健康的心理。因为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在人际交往,家庭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有些学生会产生压抑和自卑,多疑和妒嫉,精神上萎靡不振,情绪上消沉低落,失去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笔者曾遇到这样的一件事情:上课的时候笔者注意到两个同桌的学生把手放在桌下面在暗地里较量,两张小脸都因愤怒而涨的得通红。课后笔者找这两位同学谈话,原来其中一位同学认为另一位同学骂自己,笔者问骂得是什么,他说没有听清楚。于是笔者采用谈话法,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原来他
40、的母亲生病好几年,经济状况也不好,表现在性格上比较孤独、压抑、多疑、自卑。笔者在分析原因后,鼓励他上课发言,并且时常关注和赞扬他,拉近了与其他学生的距离。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位学生的小脸上慢慢露出了笑容,与同学相处也和融洽。比如在活动课上,笔者给学生创设一个诉说心里话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畅说欲言,交流思想;在班里创造愉悦的环境气氛。这样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关心,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保持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教师应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无论做什么
41、事情,兴趣是知识的入门。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兴趣、情感与教学是相互影响的。消极的情绪能抑制智力活动,而积极的兴趣则能将其强化。对中学生来说,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也是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对于老师来说显得非常重要。每次上课前,笔者努力探究教法,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例如,笔者将“竞争机制”引入教学中,对激发学生兴趣有极强的催化效果。对此,笔者尝试了“课堂抢答积分制”,以学生的自然分组为单位,课堂提问以每组轮流回答或抢答的形式展开,答对的为该组记分并当堂公布每组
42、得分结果。课堂抢答,激发了学生显示自我、争胜好强的意识,人人积极思索,举手抢答。只要学生能够努力回答老师的提问,都给予真诚的赞扬和肯定,使其受到鼓励,促使大脑皮层产生兴奋,减少听课的乏味与疲劳,使学生把学习当乐趣,感到有希望,从而减轻厌烦焦虑心理。这种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乐此不疲的地步,他们不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同时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多找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同时给学生创造更多成功的契机,让他们自己有成才的素质和自信,帮助失败的学生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心,抹去偶尔失败带来的阴影。因此,我们老师能够针对学生的心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自己成为学生成长道
43、路上的良师益友,教育教学效果也就必将更明显。再次,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进行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家庭是培养健康情感、良好习惯、优秀品质和高尚道德的第一个基地,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极大,对心理异常的产生和消除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据调查,目前上中小学这代孩子的父母,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很少学过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据中国青年报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到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
44、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留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最后,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
45、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据调查某校30%的初中生认为社会不良现象对其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在一次题为“如何看待哥们义气”讨论课上,笔者发现一位同学言辞激烈,他认为哥们义气是一种不好行为的同时,他又认为世界上人都很自私,包括自己,不要相信任何人等等好像尝尽人间温暖的话语。笔者很惊讶这些话是来自于一位尚未脱稚气的七年级学生的口中。还有一位同学认为讲哥们义气是大家要好一起好,要坏就一起坏,一般同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哥们却能“办妥”。后来笔者深入了解,发现这和他们的经历和他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社会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的社会必须加强措施,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
46、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如向未成年人出售不健康书刊物,出售香烟及不合法药品,等等。只有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还青少年一个洁净的蓝天,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总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可怕,只要教师能掌握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以爱心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指导和帮助家长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提供健康的社会环境,预防学生心理异常的出现,并能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好疏导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能有效地维持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
47、素质和综合素质,逐步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目的。初中生心理教育之我见论文摘要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笔者认为,青年学生首先应学习一些心理知识,促使他们对自己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并且对将来的学习生活都有好处。其次,青年学生应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满意的心境,形成良好的个性和统一的人格,始终保持热情饱满,乐观向上的情绪。最后,笔者认为,心理
48、辅导也是促进学生正确的认知结构和情感与态度模式形成的重要途径。 正文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按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现代教育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素质教育也不再是呼声日紧,而是提上的日程化的位置,对教育的关注,从家庭到社会,处处可以体现。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亟待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一 中学生应该学习一点心理知识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知识对学习大有益处,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中学生学习了心理学的知识以后,能按心理学规律去学习,学习成绩就会有较大的提高。比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