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_以西北五省_区_为例_王琴梅_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_以西北五省_区_为例_王琴梅_陈.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甘 肃 理 论 学 刊 年月 第期总第 期经济理论与实践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本文系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和 陕西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王琴梅(),女,甘肃古浪人,经济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发展经济学与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陈靖(),福建厦门人,陕西师范大学 级经济学专业本科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杨蕾(),女,陕西榆林人,陕西师范大学 级经济学专业本科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行政壁垒、市场分割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 以西北五省(区)为例王琴梅,陈靖,杨蕾(,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西安 )摘要文章首先对行政壁垒、市场分
2、割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然后重点实证分析了 年西北省区之间行政壁垒、市场分割对西北地区协调发展的影响状况。结果表明:虽然西北省区经济趋同明显,但行政壁垒显著阻碍了各省区经济合作,长期看不利于西北省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据此,提出西北地区应采取三步走的策略,逐步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关键词行政壁垒:市场分割;区域协调发展;西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加强国内区域经济合作、扩大内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然而各省区间的行政壁垒所导致的市场分割却阻碍着这一进程。因此,打破行政壁垒、市场分割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重大。
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就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一、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行政壁垒及市场分割的状况及变化趋势已有不少研究。如 分析了省际间零售购买趋势,得出了省际间贸易强度下降的结论;认为在渐进改革进程中,随着权力下放,地方政府利用当地企业寻租的冲动,导致各地之间的市场分割越来越严重;郑毓盛等利用中国各省份 年间的产出数据,将地区市场分割导致产出的潜在损失分解成技术效率损失、产出配置非最优的损失以及要素配置非最优的损失三
4、部分;陆铭等使用相对价格法测量了区域间商品市场的整合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商品市场的分割程度在不断的下降;黄赜琳、范爱军等等通过边界效应法对中国市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地区行政壁垒导致的市场分割仍然很严重;赵奇伟等利用中国 年不同地区的消费品市场、资本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分割指数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各地区各类市场的 分割程度都呈现出稳定的收敛趋势。上述研究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但我们发现已有研究还存在不足:()单独研究行政壁垒、市场分割程度或区域协调发展的多,但对这三者之间联系的研究不多,以至于不能更加全面、清晰地看待行政壁垒、市场分割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而也就不能
5、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对全国或东部发达经济区行政壁垒状况、区域协调发展程度研究的多,对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研究的少,而这种研究对于促进西北地区开发效率的提高十分重要;()过于相信依赖市场机制就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忽视了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这对于市场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都具有误导性。基于此,本文在明确界定核心概念的基础上,首先对行政壁垒、市场分割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然后以西北省区为研究对象,借鉴徐现祥、李郇 的研究方法,重点定量分析行政壁垒、市场分割对西北省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并相应提出打破行政壁垒、消除市场分割、促进西北省区更好地协调发展的策略建
6、议。二、行政壁垒、市场分割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机理分析(一)核心概念界定 行政壁垒与非行政壁垒。行政壁垒在本文中是指地方政府出于使本区域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凭借行政手段和措施对本区域与外区域之间的产品和要素流动进行阻碍、干预的行为和政策表现。虽然从中央政府的层面上看,我国各个地区之间没有关税且执行的是统一的货币、财政和贸易政策,地区之间应该没有行政壁垒。但实际上,各地方政府设置的行政壁垒依然存在,如偏向本地企业的优惠政策、用工中只招收本地户籍人员、产业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各自为政等一些隐藏较深的地方保护行为。那些由非行政因素如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不同和信息不对称等所导致的自然壁垒,以及市场竞争不充分
7、、产品差异化等形成的市场进出壁垒也可能导致市场的分割,这叫做非行政壁垒。市场分割与市场一体化。市场分割是指由于行政壁垒或非行政壁垒的存在,割断了地区之间的经济互动,造成市场非整合的一种市场状态。具体表现为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等的分割。市场一体化则是与市场分割相对应的概念。首先,市场一体化描述的也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个完整区域内不同地方的市场主体行为受同一供求关系的调节,即区域内外的要素或产品享有平等进入市场的机会。其次,它描述的是一个过程,可以认为市场一体化的过程就是逐步取消区域间市场分割的过程 。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本文中,区域协调发展被界定为各区域都要发展,
8、且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应控制在适度(即社会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实现各区域利益的“分享式改进”。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区域协调发展属于趋同分析或区域差距收敛的范畴。区域经济一体化首先描述的是一种过程,是各区域的经济通过市场经济活动相互联系为一个整体的过程,也就是各区域间能根据各自不同的资源禀赋优势进行分工协作、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大幅度削减市场交易费用、提高经济效率的过程;其次,它描述的也是一种状态,即各区域发展水平达到大体一致的水平、处于同一个平台上的一种状态。(二)行政壁垒是我国目前市场分割的主要影响因素还在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短缺时期,中国各省区之间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原材料大战,如“羊毛大战”、
9、“棉花大战”、“煤炭大战”等,吸引了众多学者对中国市场分割问题的关注。即使在产能过剩的今日,国内各地区市场分割的现象依然严重。这就提醒我们必须深入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本文概括如下。计划经济下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惯性。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不仅强调要在全国建立工业体系,还要求不同省份建立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结果导致各地区产业趋同,这些都为地方市场分割提供了产业基础。世纪 年代备战氛围下建立的各省独立的工业体系虽然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的合理性,但为日后地区市场分割埋下了祸根。改革开放以后,各地区并没有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优势进行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而是继续在已有的产业布局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
10、投资,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过多,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产业结构失调和市场效率的损失。既实现了总体利益的帕累托改进,还可通过区域利益的边际调整把区域差距保持在可接受的幅度内,各区域的利益都得到了满足,我们把这种状况叫做“分享式改进”或“共赢”。更详细的解释见王琴梅发表在 甘肃社会科学 年第期上的 区域协调发展内涵新解 一文。改革开放后的行政分权、渐进开放的负面效应。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了行政性分权。行政性分权是指中央政府下放权利到各地方政府,主要包括不同等级政府间的财政包干制和大部分国有企业下放到各级地方政府管理。这一方面提高了地方政府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但另一方面也将地方政府推向经济人的地位,
11、使其展现了经济人的特性。为了确保当地居民的就业和财政收入的增加,减少当地经济发展的负担,地方政府自然会通过行政壁垒和市场封锁来保护当地企业和当地市场,追求地区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同时,渐进的对外开放政策也间接加大了地区市场分割的程度。优先开放的东部沿海地区通过搞“三来一补”、“两头朝外”的形式,首先减弱了自己与中西部地区的联系 。而中西部地区也有采取地方保护措施的冲动。为了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通过对当地的矿产等资源进行深加工,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力图走出一条先“进口替代”后“出口替代”的工业化道路,这就需要对本地产业进行保护 。难以克服的体制缺陷、法律漏洞。体制因素对市场分割的影响一
12、直都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其中政府激励制度往往是市场分割的根源,它包括财政激励与晋升激励,后者则是根本原因。为了晋升,地方官员不得不在短期内尽可能提高 的增长速度,因而各地区争相建设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同时也有采取损害其他地区利益的措施的动机。周黎安通过一个零和博弈的政治锦标赛模型,分析发现由于政治晋升博弈中一个官员的晋升是以减少另一个官员的晋升机会为代价,这使得同处于政治和经济双重竞争的地方官员间的合作空间相当狭小,而竞争空间非常巨大 。除了政府激励体制的因素,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以及执行力度不足更使得地方保护和市场封锁的行为肆无忌惮。由于我国目前宪法中没有规定省际贸易是属于中央政府的事权
13、还是地方政府的事权,因而我国无法根据宪法对地方保护行为提出诉讼,只能依据一些行政法规进行处理。即使在 反不正当竞争法 里也没有具体说明针对地方保护行为的惩罚和纠正地方保护法规的程序。总体来看,当前的中国仍然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还远没有达到完全市场经济的程度,地方政府对人财物资源的控制、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干预仍旧很普遍,市场的运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受限于政府干预和行政壁垒,可以说行政壁垒是市场分割的主要影响因素,非行政壁垒并不是阻碍各地区市场一体化的主要因素。(三)行政壁垒、市场分割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根据亚当斯密“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论点,从长期来看,市场一体化使得分工在更大的范围
14、内进行,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市场效率。而行政壁垒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政府和市场双双失灵,阻碍市场一体化的进程。具体表现为:首先,行政壁垒限制了市场的充分竞争和信息的充分交流,增加了企业的交易成本,这些都使得原本存在的市场失灵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进一步恶化。其次,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经济主体的增多,更加规范公平的市场秩序需要政府保护,日益增多的市场外部性问题也需要政府出面协调和解决,但行政壁垒的存在不但未能弥补这些市场失灵,反而削弱了政府监督和管理市场的能力、滋生地方官员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损害政府形象,又导致了政府失灵。而政府和市场的这种双双失灵不仅减少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使得较发达
15、地区无法利用欠发达地区资源丰富、投资成本低等特点实现“借地生财”,欠发达地区也无法利用发达地区的结构调整、产业转移实现“借势开发”,从而阻碍各地区经济的增长,进而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长期的行政壁垒、市场分割将对区域协调发展造成巨大危害,所以大多数学者都主张尽快取消行政壁垒,消除市场分割,推动全国市场一体化进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早日实现。虽然在区域走向合作和融合的过程中,由于地区间经济基础不同、文化差异等众多因素,以及在短期内行政壁垒对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所具有的积极的意义,使得行政壁垒、市场分割的取消并不能一蹴而就。就认为市场一体化对于区域内各方而言,并非都是帕累托意义上的改进,在“集
16、聚效应”大于“扩散效应”的情况下,后发地区处于暂时不利的地位。陆铭、陈钊 也指出地区行政壁垒对于当地即期和未来的经济增长具有倒 型的影响。陈敏等 通过中国省级数据的实证分析也表明越是落后的地方越有采取市场分割的激励,而越是发达的地区越倾向于市场整合。但毫无疑问,消除 行政壁垒、市场分割是区域经济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三、行政壁垒、市场分割影响西北五省区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一)模型构建和说明从以上的机理分析中我们知道中国目前的市场分割主要是地方行政壁垒所致,并且行政壁垒具体表现为通过行政措施限制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然而直接测定商品要素的流量并不容易,因而学者们大多采取间接法测定,如生产法、价格法
17、、边界效应法、经济周期法和问卷调查法 。其中边界效应法在近些年应用广泛,简单地说边界效应法就是测量行政边界产生的经济效应,一般认为行政边界就是市场边界,因此边界效应显著则表明市场分割也显著。前文的核心概念界定中也提到区域协调发展实质属于趋同分析的研究范畴,因此本文参考徐现祥、李郇 模型,将市场分割以边界效应的形式引入条件趋同模型,进而分析行政壁垒对西北省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模型()即条件趋同模型,其中,表示地区在到 时期的平均增长速率;()表示地区在时期人均 初值对数,则表示地区某一基本特征变量。若,说明地区初始状态的大小与其增长速率相反方向变动,因而各个地区都在向自身稳定增长状态
18、趋近,条件趋同成立。假设用 表示地区外的其他地区,将表示两地区的条件趋同模型相减可得,()()()因为 (,),对等式两边取对数,则得到(,)(),将等式左边做一阶泰勒级数展开,得到,(),因此模型()变形为()()()()()模型()中,等式左边 表示地区与 在 时期的人均 比值,表示地区与 的初始人均 比值,两者对数之差则表示两地人均 增长速度的差距。因此,表示为两地初始经济差距与 时期增速差距之间的关系。若,说明两地初始经济差距与两地增速之差成反向变化,有区域经济趋同的趋势。反之,则表示有区域经济趋异的趋势。基于模型(),本文假设 为政策变量。假设在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区政策相同,不存在市场
19、分割,即 ;不同省份的不同地区政策不同,存在市场分割,即 。基于此,文章已将边界效应以虚拟变量的形式引入条件趋同方程,设 (),则模型()转化为()()()()模型()就是我们最终用于计量分析的模型。若,表明各省份经济趋同,区域差距缩小;若,则表明各省份经济发展趋异,区域差距扩大。若,表明行政壁垒显著存在,并且阻碍了区域协调发展;则说明行政壁垒显著存在且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若没有通过检验,说明行政壁垒不显著,也表明区域经济合作程度高,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二)数据来源和处理本文所研究的西北地区具体指的是传统的大西北省区,即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和青海。本文选取了 至 年间(年前由于地级市统计口
20、径不一故不考虑)西北省区 个地级市区的人均 数据作回归分析。其中陕西省包括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延安、汉中、榆林、安康、商洛 个地区;甘肃省包括兰州、嘉峪关、金昌、白银、天水、武威、张掖、平凉、酒泉、庆阳 个地区(定西、甘南和陇南由于数据不全剔除);青海只包括西宁个地区;宁夏包括银川、石嘴山、吴忠和固原个地区(中卫由于数据不全剔除);新疆包括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个地区。文中数据选取口径均为“全市”,年到 年的数据均来自历年的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因模型中使用的是人均 之比这个相对值,已经剔除了物价因素影响,因此采用名义人均 。模型()中采用的是两两地区人均 之比,本文用 对数据进行处理,得
21、到大西北省区的总样本量有 个();小西北三省(甘肃、宁夏和青海)的总样本量有 个();陕西和甘肃之间有 个();陕西和新疆之间有 个();新疆和甘肃之间有 个()。(三)计量结果及经济含义 整体回归结果我们把 年大西北地区所有地级市区人均 比较后的 组样本数据带入模型(),为了比较,我们也将小西北地区(甘肃、宁夏和青海)所有地级市人均 比较后的 组样本数据带入模型(),利用 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后结果如下:表 年的回归模型系数大西北地区小西北地区()()()()()()注:,分别代表,和 水平下显著。方程()、()值都大于临界值,说明方程有效;,在 的显著性水平下成立,可见大西北地区在 年间经济趋
22、同;,大于,表明 年间,大西北地区行政壁垒显著,阻碍了区域协调发展。方程()中的 ,也在 的显著性水平下成立,表明小西北地区在 年间各地级市在 的显著性水平下经济趋同;,说明小西北地区之间的行政壁垒虽然显著但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回归结果的各地区比较为了深入探讨大西北地区行政壁垒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本文将对西北省区做两两比较分析。由于小西北地区在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经济方面都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并且宁夏和青海的经济总量不大、地级市区少,因此本文将甘肃省作为小西北地区的代表,与陕西和新疆进行两两比较。本文还做了 年间两两省份相互比较的回归分析,探究近年来省份间发展状况,以便对未来的趋势做更好的判
23、断。表 各地区比较回归结果系数陕西、甘肃陕西、新疆甘肃、新疆()()()()()()年份 ()()()()()()()()()()()()从表中可以看出所有的方程都通过了检验,是有效的。表表明:在 年间,新疆与陕西、新疆与甘肃在 的显著性水平下经济趋同明显,而新疆与陕西、新疆与甘肃之间的行政壁垒不显著。陕西与甘肃的经济趋同不明显,同时陕西与甘肃的行政壁垒显著,阻碍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甘肃和新疆行政壁垒不显著,并且方程()中的值比方程()和()中的值大得多,表明甘肃和新疆之间的经济趋同程度更高。在 年间,()、()、()方程值都在 的显著性水平下成立,表明陕西、新疆和甘肃个省区两两经济趋同显著。
24、方程()和()的都大于且都大于方程()与()中的值,这意味着近年来陕西与甘肃、陕西与新疆之间的行政壁垒比前几年更加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四、结论及政策建议(一)结论和分析从整个大西北地区来看,西部大开发 年来西北地区经济呈现出经济趋同的趋势,证明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大量优惠政策和投资、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以及一大批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西北省区的经济都取得了快速发展。但西北省区之间的行政壁垒、市 场分割显著,并阻碍了区域经济进一步的协调发展。这表明西部大开发以来各地区之间并没有加强合作与联系,地方保护现象依然相当突出。从的大小来看,小西北地区模型中的是大西北地区模型中的倍,说明小西北地区的经济趋
25、同趋势则要明显得多。并且小西北地区的模型中,这表明小西北地区之间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虽然也显著,但促进了小西北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个结论验证了威廉姆森的倒型理论,即当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行政壁垒会促进各地方经济发展,使相互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趋同。从两两省区之间的情况来看,在 年间,甘肃和新疆之间行政壁垒不显著,说明甘肃和新疆之间经济良好互动,能够协调发展。而陕西和其他省份的市场分割比较严重,并且 年间陕西与甘肃、陕西和新疆之间的行政壁垒比之前更加显著。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小西北地区经济弱小继而对陕西省实施行政壁垒,使得陕西省无法尝到经济合作的甜头,因而也不愿减少对小西北地区的行政壁垒;另
26、一方面,也显示出陕西省本身更希望与更发达的省区,如四川、重庆进行更多的经济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陕西省对西北其他省区市场的重视程度。尽管如此,依然可以看出 年以来,西北地区的经济趋同还是非常显著的,原因有以下方面:首先,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外需不足以及劳动力成本升高等原因迫使东部地区不得不加快产业转移,而西北地区逐渐完善的基础设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等优势吸引了东部产业的转移,这些都促进了西北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西北地区经济增长以及发展方式的转变。其次,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北省区对外开放程度提高以及投资环境的好转吸引 的大量增加,这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西北地区融资不足的短板,促进西北地区更
27、好更快地发展。并且中央银行也对西北地区的金融机构实行了差别存款准备金调整,增强了西北地区金融机构用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再次,近些年国家在西北地区设立了不同级别的经济区,如重点开发的关中 天水经济区这个一级经济区,以及呼包银榆经济区、兰西格经济区、宁夏沿黄经济区、天山北坡经济区和陕甘宁革命老区这个二级经济区,这些都为西北省区更好的经济合作搭建了平台。(二)促进西北地区经济合作的策略建议虽然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北省区的经济趋同趋势明显,但从深层次看,省区间的地方保护、市场分割依然很严重,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不足,这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进一步提升,必须打破行政壁垒、市场分割的局面,尤其是要充分利用“丝
28、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实施,加快西北省区之间的经济合作。第一,加强小西北省区(甘肃、青海、宁夏)之间的分工合作。鉴于小西北省区均具有所处区位不佳,经济基础较差,工业化水平较低等共性和同等的竞争力水平,所以小西北省区之间就该逐渐取消行政壁垒以实现“弱弱”联合的水平分工型合作,如小西北省区可凭借独特的自然禀赋,如光热、风能建立区域合作的国家级项目,或通过建立省区一体化的高新经济产业园区来支撑小西北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高小西北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否则将制约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二,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实施为契机,加强小西北地区的领头羊 甘肃与其东部的陕西以及与其西部的新疆的分工合作。年以
29、来,国家陆续颁布的关中 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陕甘宁革命老区发展规划,尤其是最新启动的新一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出台,为甘肃加强与陕西和新疆的经济合作提供了平台和契机。不过由于甘肃的经济实力与陕西仍有一些差距,因此国家要对甘肃给予相应的补贴和财政转移,避免作为小西北地区领头羊的甘肃在与陕西的合作中利益受到较大损害,否则将打击青海、宁夏日后与陕西和新疆经济合作的信心,使其推迟取消行政壁垒,阻碍大西北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只有当甘肃的对外开放、合作的先锋带头作用显示出了较好的效果时,青海和宁夏就会积极跟进,也将取消对陕西和新疆的行政壁垒,加入到更高程度的区域经济合作。第三,努力促进整个大西北
30、省区的分工合作、经济一体化和协调发展。在前两点措施得到较好落实的基础上,以甘肃省为核心节点,必然建立起整个大西北地区一纵(青海 甘肃 宁夏)一横(陕西 甘肃 新疆)的合作联系纽带,标志着小西北省区之间以及小西北省区与陕西、新疆的经济合作达到了较高水平,这时,整个大西北地区就该取消大部分的行政壁垒,政府只行使保障市场秩序的监督、协调、服务等少许职能,市场将充分发挥调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的功能,从而为大西北地区融入全国市场一体化进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徐现祥,李郇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中国地区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启示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洪银兴等 经济转型和转型经济理论研究 洪银兴教授访谈学术月刊,()王琴梅 基于扩大内需的区域经济合作与全国市场一体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周黎安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经济研究,(),()陆铭、陈钊 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 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经济研究,()陈 敏、桂 琦 寒 等 中 国 经 济 增 长 如 何 持 续 发 挥 规 模 效应?经济开放与国内商品市场分割的实证研究经济学(季刊),()余东华 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测度与辨识 基于方法论的文献综述世界经济文汇,(),(,):,:;责任编辑:支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