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填图技术要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填图技术要求.ppt(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地质填图技术要求和工作方法2009年2月1.地质填图技术要求包括内容地质填图技术要求包括内容v(1)地质研究程度;v(2)地形底图;v(3)实测地质剖面;v(4)填图精度;v(5)地质观察路线、地质观察点;v(6)槽探、井探工程;v(7)野外地质图的连绘;v(8)文字描述;v(9)化学基本分析样品采取和标本采集v(10)室内资料整理及综合资料编录2.地质研究程度v1/万1/5千地质简图v初步查明区内地层、岩石、构造、岩浆岩、矿化的地质特征。v初步查明矿化带蚀变带展布范围、数量、产状等。v查明矿体规模、产状、形态、品位及其变化情况,矿体赋存部位和分布规律。v千1/1千地质简图v查明矿体地质特征,
2、控制矿床富集地层、构造、岩浆岩等。v初步查明地表矿体分布范围、数量、产状等。主要矿体规模、产状、形态、品位及其变化情况。v查明矿石自然类型。3.地形底图v地质填图使用的地形底图必须是合乎国家颁发测量规范要求的相同比例尺的地形图。v实测的地形图。v计算机放大的地形图。4.实测地质剖面v统一岩石命名,制定统一图例。v选择位置要在岩层出露完整、岩性齐全构造明显地段。v实测剖面线的方位应基本垂直地层走向或主要构造线走向,夹角不小于60。v按不同岩性划分和进行文字描述,系统采集代表性标本。5.填图精度项目1/万地质简图千地质简图采用地形底图符合规范标准同比例尺地形图简单地区20(地质点数)(地质点数)1
3、60中常地区30240复杂地区40320观察点距离(m)200200100100槽探工程间距100 5050图上可表示要求在图上表示宽1毫米、长3毫米;直径3毫米,重要地质体扩大表示在图上表示宽1毫米、长3毫米;直径3毫米,重要地质体扩大表示地质复杂程度分类类别特征说明简单地区沉积岩地区,岩层产状平缓,岩相稳定,构造较简单,矿化标志少。中常地区岩层轻度变质,岩相不稳定,褶皱、断裂较发育,矿化标志较明显。复杂地区岩层中深度变质,岩性复杂,褶皱、断裂十分发育,多期次、多成分侵入岩、脉岩出露,矿化标志广泛分布。6.地质观察路线、地质观察点v地质观察路线基本型式(穿越路线、追索路线)v穿越路线:基本上
4、垂直地层或主要构造线的走向布置。按一定间距穿越整个调查区,原则上应与勘探线的方向与间距相一致,或在勘探线上进行。v追索路线:沿地质体、地质界线或构造线的走向布置。v对稀疏分布的槽井探工程,每一个井探工程和小于20米长的槽探工程可折合一个地质点,对长度大于20米的槽探工程,20米折合一个地质点。v地质观察点定位:地形地物、GPSv地质观察点一般应布设在填图单位的界线、标志层、化石点、岩相或岩性发生明显变化地点;岩浆岩的接触带和内部相带的界线;矿化现象、蚀变带、矿体、褶皱枢纽、断层破碎带;代表性的产状要素、节理、片理测量点或统计点;及其它有意义的地质现象观察部位。v地质观察点数量是按整个填图区的平
5、均点数计算。即地质观察点数填图区地质观察点总数填图区面积v观察路线、观测点,要当天完成当天检查,检查无误后落在实际材料图上,做到当天工作当天清。观察点号和内容,要与草图相一致,地质界线连绘在野外实地完成,界线不清时进行沿层追索实地调绘。v地表勘探线布置原则:v1.应基本上垂直区内主要矿体、矿化带或与矿有关的构造带。v2.要有长远和全局观点。v地表勘探线间距:v1/万地质填图间距100米,必要时加密到50米。v千地质填图间距50米,必要时加密到25米。v勘探线编号:v以矿区中部或主要矿体、矿化带的中心部位为勘探线的中心线,即0线,由中心线向东(南)的勘探线为偶数号(2,4,6,8等),由中心线向
6、西(北)的勘探线为奇数号(1,3,5,7等)。7.槽探、井探工程v槽探工程一般适用揭露矿体、矿化体、蚀变带、与成矿有关的构造带、岩体、含矿层位、有意义的物化探异常、主要地质界线、地质体和构造。v井探主要是补充自然露头不足和在小范围内揭露地质情况使用。v槽探、井探工程尽量布设在勘探线上。v探槽规格,一般槽底宽要求0.6-0.8米,槽口宽度根据表土疏松程度及槽深而定。v探井断面规格:1.51.0米到1.81.2米。v探槽、探井必须挖掘进入基岩0.2-0.5米。v探槽、探井应进行统一编号和地质编录,比例尺1:100,各种数据实测丈量。v槽探素描图的一般测制原则:一般绘制一壁一底展开图,所有槽探原则上
7、应素描同侧的槽壁,一般南北向绘东壁,东西向绘北壁。v井探工程一般绘制四壁一底的地质素描图。探井的长壁方向与勘探线方向一致。8.野外地质图的连绘v地质界线和地质要素都必须在野外现场观察、追索和填绘。v地质界线应根据槽井探工程、地质观察点、地质观察线实测资料联绘。v按V字形法则推绘和联接地质界线。9.文字描述v文字描述要有系统性,一般要求按照岩石、构造、蚀变、矿化的序列进行描述。v描述岩石时,先描述岩石命名,岩性特征: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再描述层面特征和产状要素。v描述断层时,先描述断层面特征,宽窄、光滑或粗糙、断层泥、充填物、产状、两侧地层产状、判断断层性质和两盘的位移关系。10.化学基
8、本分析样品采取和标本采集v1)样品应进行统一分类编号、登记。v2)地表采样:是指在地质填图中,在自然露头、人工露头、旧坑及民窿中取样。取样方法为刻槽法,刻槽规格为105cm。探槽取样:样槽一般在槽底布置,矿体倾角较缓、矿层较薄时可在槽帮上布置,在槽帮采样时素描图上一定要注明。矿化地段要连续采样,同一矿体尽可能样品首尾衔接,根据不同岩石、矿化、蚀变特征分割样品,最大样长不得超过2.00米。样品采出后要现场称重,样品重量与理论重量相对误差不超过10。采样时要严防漏采、丢失及污染。样袋内要装入与登记本、素描图完全一致的样品编号标签。凡是采样地段在地质素描图上应当标明采样地段及编号。v3)钻探取样:取
9、样方法为劈分法,沿岩芯的长轴均匀分割两半,一半保留,一半作为试样。样品分割除按矿化特征外,要考虑回次。没有作过深度改正,确定换层深度和岩心编录者,不能先划分采样段。最大样长不得超过1.5米。样品重量取决于岩心采取率,原始重量与理论重量之差最大不得超过10。v4)坑探取样:沿脉坑道样品取自顶板,取样方法为刻槽法,刻槽规格为105cm。矿化地段要连续采样,同一矿体尽可能样品首尾衔接,根据不同岩石、矿化、蚀变特征分割样品,最大样长不得超过2.00米。样品采出后要现场称重,样品重量与理论重量相对误差不超过10。11.室内资料整理及综合资料编录v一、野外填图时,对每天所编录的原始资料,野外地质草图、样品
10、、标本等要当天整理完毕,发现问题如地质草图地质界线联结不起来或推绘不合理,应在次日到实地重新观察和校正。v原始地质资料编录时,必须认真细致、全面准确地进行地质观察和编录,定性、定量、定空间位置,编录必须在现场进行和完成。v二、野外工作结束后,需要整理以下原始地质资料:v1.地质观察点记录卡片v2.探槽地质素描图v3.探井地质素描图v4.旧坑、坑道地质素描图v5.实测地质剖面v6.采样、加工、化验传票(地表、坑探、钻探)v7.采样登记表v8.岩矿鉴定结果v9.其它有关测试样品结果v10.野外地质草图v三、主要综合图件编制v1.实际材料图v实际材料图比例尺与地质图比例尺相同、图的规格相同。v实际材
11、料图的内容v(1)地理注记有坐标网(经纬度)、主要水系、主要公路、主要居民点、测量三角点。v(2)所有的地质观察路线、地质观察点及编号,所有的槽探、井探、坑口、钻孔、竖井等工程点及编号,勘探线及编号,实测剖面线及编号。v(3)地质界线及岩性花纹符号、断裂、褶皱、所有地层、接触线、断层等的产状要素及测量点位置。v(4)各类标本、样品的采集地点。v(5)必要时可绘制出简单地形。v2.地形地质图v(1)地形等高线、水系、座标线。v(2)各种实测与推断的地质界线,包括断层线,地层、侵入体、矿体、矿化带、蚀变带、含矿层的地质界线及其代表性产状要素。v(3)主要厂房、桥梁、高压线路、主要交通线路等。图上的
12、各种地理注记,如城镇、居民点以能说明矿区地理位置及经济条件为限,不宜过多。v(4)主要探矿工程及剖面线。v(5)若是普查勘探沉积矿床、沉积变质矿床、或产在一定层位的内生矿床,图上还需附矿区地层柱状图。v(6)图上一般不表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但如其厚度和分布范围较大,或与成矿有关者则例外。v(7)地层与岩石的划分应与图的比例尺大小要求相符合,力求详细。对矿层(体)、矿化带或含矿层及侵入体接触带等应作最明显的表示,并力求鲜明。v(8)为反映矿床地质构造,图上要附绘垂直构造和矿体走向的剖面图,比例尺与地质图一致或稍大,剖面的数量据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而定。v(9)采用物化探、航空照片填图时,可编制地质、
13、物化探综合地质剖面和综合地层柱状图,附在矿区地质图上;利用物化探解译推断的界线,可用特殊的线条表示。v3.地质剖面图v(1)剖面地形线及方位。v(2)座标线及标高线。v(3)在勘探线上的和投影于该勘探线剖面上的探矿工程位置(钻孔须按测斜结果经过校正计算投影的实际位置)与编号,钻孔终孔深度。v(4)样品位置、分段、品位及编号,一般在剖面图的下方或右侧附有样品化学分析成果表。v(5)地(岩)层、火成岩体、断层、褶皱、破碎带、矿化蚀变带、矿体(层)与围岩等的界线与产状。v(6)矿体(层)编号,不同矿石类型、品级和矿体(层)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的界线。v(7)储量级别和储量块段的界限。v4.钻孔柱状
14、图v5.样品分布图v(1)座标网,控制矿体(层)的工程及编号(包括穿脉和沿脉编号)。v(2)各类样品(主要为化学样品,矿石技术加工样品,岩矿石物理性质样及主要的岩矿样等)的取样位置及编号,附化学样品分析结果表。v(3)矿体(层)及编号,矿化带或蚀变带、矿体(层)顶底板围岩以及与矿体,(层)有关的主要构造线。v图例中地质符号上下排列次序一般为地层系统(自新至老),侵入岩(自新至老、自酸性至超基性)、岩相、构造、矿产、探矿工程,其它。v图例一般绘在右图廓外,但视图面结构情况,也可绘于图廓内,并且不限部位,避免图面上留较大空白。v四、编写地质报告12.探槽素描图的测制v探槽素描图的作图步骤:v素描前
15、应进行全面观察研究,了解其总的地质情况v在槽壁上将皮尺从起始端拉向终端,然后固定,用罗盘测量皮尺的方位角和坡度角(测准)v测绘探槽轮廓,以皮尺为基准,用钢卷尺丈量地表线、表土界线及槽底特征点(根据变化复杂程度确定特征点的多少),并联绘v测绘地质现象特征点(如地质体界线、褶皱的转折端、界线交汇点等)并联绘(联绘时应注意参照地质体的实际形态)(测量位置时要铅直)v将地质体的产状要素标注在相应位置上v将槽壁以垂直投绘做出槽底,并将标本及各类样品标绘于图上v文字描述,特征相似的可以合并描述v注意:当地形坡度大,探槽又较长,一般把槽壁分段素描而槽底连续素描。v当探槽转弯时,可以转弯处为界分段素描,也可将
16、槽底按实际延伸方位画出,而在槽壁的转弯处画一铅垂线,并一定要标出探槽转弯后的方位。13.岩心钻探地质编录v1检查孔深:包括检查进尺累计孔深、根据钻具记录核对孔深、丈量钻具验证孔深。v2检查岩矿心:检查编号(错号、重号、漏号)、检查顺序有无颠倒、认真核对岩心记录与挡板小票每项内容是否与实际相符。v3对岩心进行分层描述:测量角(一般用量角器),岩矿心采取率(某一孔段内所取得的岩心长度与该段进尺长度之比的百分数)计算(分层、回次(本次提取岩心长度/(本次进尺本次井底残余进尺上次井底残余进尺),换层孔深计算(在无残留岩心的情况下H=H1m1/n或H=H2m2/n,H为换层深度,H1为上回次孔深,H2为
17、本回次孔深,m1为换层处上段岩心长,m2为换层处下段岩心长,n为岩心采取率。在有残留岩心的情况下H=H2S2m2/n或H=H1S1m1/n,H为换层深度,H1为上回次孔深,H2为本回次孔深,S1为上一回次残留进尺,S2为本回次残留进尺,m1为换层处上段岩心长,m2为换层处下段岩心长,n为岩心采取率。)v4修改钻孔预想柱状图:根据所取得的实际资料,随时对钻孔地质设计书中的预想柱状图进行修改,进而对设计地质剖面进行修改,并根据新资料推测未钻段的地质情况,以正确指导施工。v5检查孔斜测量:要在设计间距进行孔斜测量v6检查钻孔简易水文观测情况:以获取划分含水层和相对隔水层的位置、厚度等资料,并初步了解含水层的水位。v7终孔验收和地质小结:进行现场验收,检查钻孔任务及其完成程度、钻探质量等,全合格可结束工作。v8钻孔弯曲及其校正:由于地质和技术的原因偏离,地质界线和矿体的空间位置产生较大误差,歪曲矿体形态、产状及其空间分布,影响储量估算的可靠性和开采、开拓设计。钻孔弯曲校正有如下两种基本情况:v钻孔倾角或天顶角弯曲校正v校正常采用的方法是使一个测点的天顶角或倾角向上下各影响与相邻测点距离的一半,即中点转换。v钻孔方位角的校正v是在钻孔轴线天顶角校正后的基础上,根据钻孔轴线的方位角和地质体的产状要素,选择不同的投影方法,做出钻孔轴线及地质体在勘查线剖面上的投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