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2节 熔化和凝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2节 熔化和凝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第第 2 2 节节 熔化和凝固熔化和凝固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体、液体和固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可以互相转化。 3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重点 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
2、固的规律。 难点 描绘和理解熔化和凝固的图象。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海波、石蜡、水、火柴、坐标纸、多媒体课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各种物态变化的事例:铁矿石在高温炉中熔化为铁水,从高温炉 中倒出的铁水凝固成铁板;低温度实验室在低温状态下制得液态氧、氮和固态氧、氮;不 同季节、气候下的水的状态变化。 学生思考交流:还能举一些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吗? 联系生活: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水就会变成冰;把冰加入饮料中,冰从饮料中 吸收热量就变成了水。点燃的生日蜡烛的火焰旁边,固态的蜡不断地变成液态的蜡,一部 分流下来的蜡滴很快又变成了固态的蜡。道路施工
3、人员把固态的沥青加热成液态,再把液 态的沥青浇在路面上,很快又变成固态。 引导归纳: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2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 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 业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一)物态变化活动体验:(1)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放置在空火柴盒的上方,你能观察到什么现 象? 学生操作实验,回答观察到的现象:蜡烛逐渐变成烛油往下滴,滴入空火柴盒、冷却 后变成了蜡块。 (2)将冰棒放在空烧杯中,过一会儿,你能发现什么现象? 学生操作实验,发现烧杯中只剩下半杯糖水。 这些现象可以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归纳总结: (1)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如冰、水、水蒸气就是水这种物质的 三种状态。 (2)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物态变化。 (二)熔化和凝固 1概念归纳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例如:冰熔化为水、蜡烛熔化为烛液 等。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例如: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 成火山岩。 例子:说出下列物态变化名称 (1)冰棒化成水:熔化 (2)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凝固 (3)把废塑料回收再制成塑料产品:先熔化再凝固 出示固体海波和蜡,提出问题:它们怎样才会变成液态?在熔化过程中,它们的温度 有什么变化? 学生思考:熔化和凝固是在
5、什么条件下发生的?熔化和凝固的过程有什么特点?不同 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 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物质熔化时需要什么条件呢?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 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猜想与假设: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是不 断上升的。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3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烧杯、试管、钟表、海波、石蜡、水 等。 介绍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强调酒精灯和温度计的用法。 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 (1)四个同学为一组,选出一名同学作为组长,负责本组探究性学习,教师课前要对组 长进行指导,交代实验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
6、题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能顺利进行。每一 组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探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情况。 (2)组装实验装置:把海波和石蜡分别装入两个试管中,并插入温度计,再把试管按图 示装置固定。往烧杯里倒入冷水,使水位高于装固体颗粒的那部分试管(图中只画了一套装 置,另一套装置完全相同)。用两个酒精灯分别给两个烧杯加热,观察两试管内固体熔化情 况,并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示数,直到固体完全熔化。 (3)第 1 小组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要求从 40 开始计时,每隔 0.5 分钟 读取一次温度值观察物质状态,把数据填入表格中,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对应的点; 第 2 小组探究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要
7、求从 50 开始计时,每隔 1 分钟读取 一次温度值观察物质状态,把数据填入表格中,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对应的点。 实验要求:要求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观察:(1)对海波及石蜡加热时,温度计的示数变化。(2)不同温度下它们的状态。(3) 熔化时它们的状态及温度。 记录:实验中的数据。表一 海波熔化时温度、状态随时间变化情况记录表时 间/s0.511.522.533.544.555.566.5温 度/414344454647474747. 54851. 553. 555. 5状 态固 态固 液 共 存液 态4表二 石蜡熔化时温度、状态随时间变化情况记录表时间/s789101112131415161718
8、温度/5255586162636566.569727483状态固态黏稠 状态液态学生交流思考:海波及石蜡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状态的变化一样吗? 分析与论证:各小组将描在坐标纸上的点连成一条曲线。根据图象分析固体熔化时温 度的变化规律。 交流与评估: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 吗?实验结果可靠吗?与同学进行交流。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 不同,怎样解释? (三)熔点和凝固点 对比研究:分析两种不同固体的熔化曲线。学生讨论交流,思考: (1)两种物质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2)每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与石蜡各是什么状态?温
9、度怎样变化?吸热、放 热情况如何? 归纳交流:从实验现象及描绘出的图象容易看出, (1)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达到 48 ,海波开始熔化。在熔化过 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2)随着不断加热,石蜡的温度升高,在此过程中,石蜡变软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 得出结论: (1)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一类固体叫晶体;如各种金属、冰、海波等。 另一类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如松香、沥青、玻璃等。(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3)晶体凝固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 相同。5学
10、生讨论交流:物质凝固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1)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 (2)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3)晶体只有达到一定温度时才开始凝固; (4)凝固过程放热。 学生观察课本 P56 图 3.25 甲、乙两幅图线,并分别比较与图 3.24 图线的区别。 晶体熔化和凝固条件、特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知识扩展:让学生阅读课本 P56“小资料”:几种晶体的熔点,体会不同晶体熔点不 同,认识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同时记住冰的熔点是 0 ,钨的熔点最高。 典例解读 【例 1】下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甲种物
11、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解析】 甲图中有一段物质在吸收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这是晶体熔化时的特 征;图丙中有一段物质放出热量而温度不变的过程,这是晶体液体凝固时的图线。图乙中 物质吸热温度一直升高,是非晶体的熔化过程。图丁中物质放出热量,温度一直降低,是 非晶体的凝固过程。 【答案】 B (四)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归纳总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比较 (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从外界吸热。 (2)晶体是在一定温度下熔化的,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
12、有一定的熔化温 度(非晶体没有熔点)。 (3)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经历固液共存的状态,非晶体熔化时不存在固液共存的 状态。 逆向思维:从冰吸热可熔化成水,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变成冰的道理,知道凝固是熔 化的逆过程。让学生根据物质熔化的规律推理出物质凝固的规律:无论晶体还是非晶体, 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非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降6低。 联系生活:北方的冬季很冷,为了妥善地保存蔬菜,都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 水结冰时放出热量,窖内温度不致太低,保护蔬菜不被冻坏。前沿科技:现在人们研制出一种聚乙烯材料,在 1540 的范围内熔化或凝固,而 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
13、不变。把这种材料制成颗粒状,掺在水泥中制成储热地板或墙壁, 天气热时颗粒熔化,天气冷时又凝固成颗粒,能调节室内的温度。 学以致用:请同学解释“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俗语中包含的科学道理。 典例解读 【例 2】在东北,人们冬季里喜欢做“冻豆腐” 。光滑细嫩的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 会出现许多小孔。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先后而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解析】 要判断发生的现象是何种物态变化,关键是弄清物质的初状态和末状态。【答案】 凝固 熔化 四、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五、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气体、液体和固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物质的固态和液态 可以互相转化;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和凝固曲线 的物理意义;能利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简单现象,解决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六、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