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原则》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原则》PPT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第六小组:胡传飞 王晶 廉松丽 张琼琪 吕婷 黄智彪制作人:黄智彪 *目录页Contents Page01 教学原则概述02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03 循序渐进原则 *过渡页Transition Page01 教学原则概述02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03 循序渐进原则4 4 of 3838第一章 教学原则概述1.1 教学原则概念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它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在
2、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5 5 of 3838第一章 教学原则概述1.2 教学原则提出的客观依据(一)教学原则是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人们在长期从事教学实践的活动中,不断探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对于这些经验或教训反复认识,不断深化,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经过概括抽象,对教学规律有所认识,从而制定了教学原则。例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长期教学实践活动中,概括出“学思结合”、“学而时习”、“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我国古代教育著作学记,总结出“教学相长”、“长善救失”、“藏息相辅”等教学原则。这些教学原则,都是前人长期从事教学活动的
3、经验的总结。它来自教学实践,又指导教学实践。6 6 of 3838第一章 教学原则概述1.2 教学原则提出的客观依据(二)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教学原则虽然是人们主观制定的,但是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人们依据客观存在的教学规律制定教学原则,用以指导教学工作。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和全面,教学原则将会不断发展完善。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规律决定教学原则。人们依据教学规律制定教学原则有几种不同的情形:有的原则主要是以某个教学规律为依据,有的原则是以几个教学规律为依据,也有几个教学原则以某几个共同的规律为依据。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一条原则反映了多条规律的要求,或一
4、条规律体现在多条原则上。因此,研究和制定教学原则,必须深刻认识和了解教学规律。这样,提出和阐明教学原则才有科学的依据,对教学实践工作才能有指导作用。7 7 of 3838第一章 教学原则概述1.2 教学原则提出的客观依据(三)教学原则受到教育目的的制约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它本身没有阶级性。但是,人们在制定、解释、运用教学原则时,无不受到一定阶级思想的影响。任何一个教学原则或教学原则体系的提出,必须服从于一定的教育目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这一目的从总体上规定了社会主义学校教学活动的发展方向和预定的发展
5、结果,指导和支配着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教学原则作为指导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必然要遵循和反映这一目的。8 8 of 3838第一章 教学原则概述1.3 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教学原理的关系教学规律是贯穿于教学活动中的客观存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着的。教学原理的本质特点在于它对教学规律的说明或阐述。教学研究工作者通过运用一系列的概念,命题来对教学规律作出表述和反映教学原则对教学规律的反映不同于教学原理。这种反映不是对教学客观规律的直接反映,这种反映取决于人们对教学客观规律主观认识的深刻程度,从而对教学原则的研究表现出了一种“众说纷纭”的现象:第一,在同样的教学规律面前,提出了不同的教学
6、原则。第二,由于对同一客观的教学规律认识不同,因而提出的教学原则也不相同。第三,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彼此之间不一定是单义的联系。9 9 of 3838第一章 教学原则概述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过程的规律提出来,是是根据教学过程的规律提出来,是可变的;可变的;体现了人的体现了人的主观主观能动性,带有强烈能动性,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或实践性的目的性或实践性;提出了教学工作的提出了教学工作的“必须必须”1.3 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教学原理的关系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区别区别教学规律教学规律反映教学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反映教学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是系和必然趋势,是稳定稳定
7、的;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客观存在;存在;揭示出了教学过程的揭示出了教学过程的“必然必然”。1010 of 3838第一章 教学原则概述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对教学规律的反映。对规律是对教学规律的反映。对规律认识、解读不同,原则体系就不同,认识、解读不同,原则体系就不同,范畴业不同。范畴业不同。1.3 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教学原理的关系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联系联系教学规律:教学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的科学基础和依是制定教学原则的科学基础和依据。人们只能认识、解释、掌握和据。人们只能认识、解释、掌握和运用规律,而不能改变或创造它。运用规律,而不
8、能改变或创造它。1111 of 3838第一章 教学原则概述1.4 教学原则的意义1教学原则对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进行有着指导性和调节性的意义。作为教学活动的准则,它必然能够对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起着指导和调控的作用,能够为教师提供积极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2教学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教学原则确定之后,对教学活动中的内容、方法、手、形式的选择,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巴拉诺夫指出:“教学论原则决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和论证其效果有赖于作为这些方法基础的教学论原则。教学论原则体系,就是对学习和掌握教材的基本途径的总的说明。”3科学的教学原则可以有效
9、地提高教学效率。科学的教学原则在人们的教学活动的实践中灵活有效的运用,对教学活动的有效顺利地开展,对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都会有着积极的作用1212 of 3838第一章 教学原则概述1.5 制定教学原则的依据1 1、依据对教学客观规律的认、依据对教学客观规律的认识识2 2、受教学目的的制约、受教学目的的制约3 3、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律4 4、依赖于教学实践经验积累、依赖于教学实践经验积累 5 5、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过渡页Transition Page01 教学原则概述02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03 循序渐进原则1414 of 3838第二章 理
10、论联系实际原则2.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定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515 of 3838第二章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提出的客观依据在中国古代,荀况就提出:“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颜元反对“以空言立教”,主张学以致用,他把自己教学的地方命名为“习斋”。在西方,古希腊智者派发表过这样的见解:“没有实践的理论和没有理论的实践都没有意义”。古罗马教育家M.F.昆体良以及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瑞
11、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等人,都重视教学中的练习和实习作业。但是在历史上,在存在剥削阶级的社会里,学校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决定了当时的教学必然带上教条主义性质,书本与实际严重脱节。1616 of 3838第二章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提出的客观依据.列宁把它称之为旧社会留下的最大祸害之一。在理论上,绝大多数教育家对教学中理论和实践关系的理解,或者其命题本身就是唯心主义的,或者停留在朴素唯物论或朴素经验论水平上,都不能达到全面的辩证的认识,因而不能全面地解决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问题。以美国教育家J.杜威为代表的实用教学论,则片面地主张“从做中学”,忽视教学中系统理论知识的
12、学习。1717 of 3838第二章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对教学的指导意义由于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知识,而且是在相对封闭的学校和课堂里通过教师的讲授和书本学习的。这种状况很容易导致学生所获得的理论知识与其来源和去向脱节:既不了解概念和原理是如何产生的,又不能够运用它们去阐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提供和创造机会,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和形式使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体会思想观点、态度信念等的形成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意义。在当前,贯彻这一原则还特别应当强调教学要联系学生实际。1818 of 3838第二章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一)加强基本
13、理论和知识的教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运用这一原则时,必须保证理论知识的主导作用,切实抓好理论知识的传授。不能颠倒主次,片面强调联系实际而削弱了理论知识的教学1919 of 3838第二章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二)根据学科内容、任务及学生的特点,正确、恰当地联系实际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主要有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发展实际、科学上的最新成就实际等等。但教师不能面面俱到,而要根据各学科的具体特点、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正确恰
14、当地联系实际。在联系实际时不能强求一律,更不能牵强附会。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一般要求运用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中的事例,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知识。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必须按照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要求,认真学习业务,广泛搜集资料,经常了解社会、政治、科学技术的信息,深入实际虚心学习,为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条件。2020 of 3838第二章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三)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联系实际的方式是很多的,但主要的、常用的方式有三种。一是教师讲解过程中的举例和演示。它要求教师所举事例要典型、鲜明,对理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15、演示也要及时准确。二是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实验、实习、参观访问,增强感性认识,并给学生提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三是在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了解这些活动所依据的书本知识,并用从这些活动中观察到的事实验证书本上的知识。对高年级学生,还要鼓励和帮助他们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中提出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联系实际的方式是很多的,但主要的、常用的方式有三种。一是教师讲解过程中的举例和演示。它要求教师所举事例要典型、鲜明,对理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演示也要及时准确。二是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实验、实习、参观访问,增强感性认识,并给学生提供运用
16、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三是在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了解这些活动所依据的书本知识,并用从这些活动中观察到的事实验证书本上的知识。对高年级学生,还要鼓励和帮助他们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中提出的问题。2121 of 3838第二章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四)教学内容要重视乡土教材的补充所谓乡土教材,就是以本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和民族状况等材料为内容的教材。在历史、地理、生物、社会等学科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乡土教材,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又能联系本地实际加以应用,还能培养学生热爱乡土的观念与情感,
17、树立为本地经济建设作贡献的思想。2222 of 3838第二章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案例(一)过去解剖家兔只有教师一个人做,学生层层围着教师,还是看不清,收获不大。后来,改变办法,让学生两人一组解剖一只小白鼠,指导他们自己动手剖开腹部,观察内脏各器官及其部位与功能,学生积极性很高。为了让学生看到肺是由大量肺泡组成的,特发给学生一些细玻璃管,让他们把管的一头插入小白鼠的气管,在另一头吹气。这时,小白鼠的肺立即膨大起来,学生开心得不得了,个个开动脑筋。因为要吹一下肺,学生就必须寻找气管,注意它的部位。分析:让学生多动手,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还能促使他们多动脑筋想问题。
18、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参加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2323 of 3838第二章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案例(二)学生在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之前,接触到的除法运算的商都比被除数小,于是他们几乎都认为这是定律了。当学到除数是纯小数的除法时,许多学生就对尚比被除数还大表示难以理解。这次讲完例题后,当学生又提出这个问题时,教师不像以往那样急于回答,而是请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如果有12个馒头,每人吃了3个,能够分给几个人吃?每人吃两个呢?吃1个呢?吃半个呢?教师将学生的回答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当教师写出最后一道除式后,学生恍
19、然大悟,点头称是。他们信服地说:“难怪,如果一个人没吃上一个,当然吃的人数会比馒头的总数要多。”折实,我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例题,并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事例进行分析,对比,最后总结出规律:当除数大于1时,尚比被除数小;当除数等于1时,尚和被除数同样大;当除数小于1时,尚比被除数大分析:讲算理要结合实际,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过渡页Transition Page01 教学原则概述02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03 循序渐进原则2525 of 3838第三章 循序渐进原则3.1 循序渐进原则的概念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教材的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教材的逻
20、辑体系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使学生掌握系统、完整的科学知识,识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使学生掌握系统、完整的科学知识,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又称系统性原则。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又称系统性原则。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序:包含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序,学生序:包含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之序,是四种
21、顺序的有机结合。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之序,是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进:学习的速度进:学习的速度2626 of 3838第三章 循序渐进原则3.2 循序渐进原则的依据1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直观到抽象的循“序”过程,人们对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步就达到对其本质的认识。2动作形成的规律动作形成的阶段性变化,受人体生理机能的制约,受条件反射和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规律的支配。掌握动作技术,就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2727 of 3838第三章 循序渐进原则3.3 循序渐进原则的作用知识只有形成了从事物本质出发来形成的合理的系统,才能被我们
22、充分掌握。只有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成体系的有用知识而不是零散杂乱的无用知识;才能发展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粗浅,浮躁,杂乱的认识能力。2828 of 3838第三章 循序渐进原则3.4 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1、正确处理五种序之间的关系。教师的教学顺序要以学生的生理发展节律为基础,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以教材的逻辑顺序为主导,同时尽可能结合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学生的认识顺序的发展,做到五序合一。2929 of 3838第三章 循序渐进原则3.4 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2、适时而教。教学内容只有通过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并落实在特定的时空中,才能产生其教育作用。因
23、此要加强课堂活动的时间设计和管理,做到适时而教。所谓适时,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发展上的适时、起点行为的适时、及时、进度上的适时、管理上的适时。3030 of 3838第三章 循序渐进原则3.4 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3、系统地传授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以旧带新,以新固旧;要突出重点难点,做到主次分明;教师要随时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整理,进行认知结构的重启;教师在讲课时既要注意本门学科的逻辑顺序,又要关注相关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3131 of 3838第三章 循序渐进原则3.4 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4、注意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教学循序
24、渐进并不意味着教学要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而是要求区别主次,分清难易,有详有略地教学。这样才能提高质量。3232 of 3838第三章 循序渐进原则3.4 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5、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教师要浅入深、由简到繁。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针对他们在认真研究学生,针对他们在学学习过程中的认识需要和特点习过程中的认识需要和特点处理好近与远、浅与深、简处理好近与远、浅与深、简与繁等问题。与繁等问题。3333 of 3838第三章 循序渐进原则3.4 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6、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速度、顺序,增删内容。系统性原则并非要求教师刻板、僵化地执
25、行大纲。在实际教学中,不同僵化地执行大纲。在实际教学中,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在基本服从大纲顺序的地区、学校、学生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在基本服从大纲顺序的前提下,教师要善于从自己面对的实际出发,适当地调整速度前提下,教师要善于从自己面对的实际出发,适当地调整速度、顺序、增删内容。循序渐进并不等于单向的直线前进,尽管、顺序、增删内容。循序渐进并不等于单向的直线前进,尽管教材中前面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知识是前面知识的继教材中前面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知识是前面知识的继续喝扩展。但是,由于教材结构本身的复杂性和学生学习发展续喝扩展。但是,由于教材结构本身的复杂性和学生学习发展
26、的多端性,有时学生也可以跳过前面的一些难点内容,先学后的多端性,有时学生也可以跳过前面的一些难点内容,先学后面的其他知识,而后面知识的掌握反过来会加深学生对前面知面的其他知识,而后面知识的掌握反过来会加深学生对前面知识的理解。识的理解。3434 of 3838第三章 循序渐进原则3.4 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7、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系统的学习习惯包括合理地计划学习活动,编制有逻辑结构的答题计划,善于把学到的新知识纳入到制有逻辑结构的答题计划,善于把学到的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系统地检查自己的学习,并及时加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系统地检查自己的学习,并及时加以强化。以强化。3535
27、 of 3838第三章 循序渐进原则3.4 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8、循序渐进还要注意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无论是旧知识的复习检查,还是渐进知识的系统传授,无论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还是学生的作业练习,都识的系统传授,无论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还是学生的作业练习,都要循序渐进地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进行。3636 of 3838第三章 循序渐进原则3.5 循序渐进原则的实例小学的数学教学中的加减法计算,首先是一位数的加减法计算。接着是两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再来是多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后来才是四则混合运算小学数学的内容,建立在小学生特定的年龄阶段。很多的教学内容,仅停留在认识、知道、能说出等浅层的认知过程,比如,对称、视图、变化的量、统计、圆、方程等,学生掌握的很浅。到了中学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日俱增,教学则应重视逻辑推理、规纳总结、创新意识的培养上。数学教学的活动过程,教师应根据社会现实的需要与学生认知过程的发展规律,在不同阶段提出学生应该达到的不同水平。从而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3737 of 3838 感谢大家的听讲小黄和小李的故事http:/ of 3838PPT制作技巧:httpPPT模板:/PPT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