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风险评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风险评估》PPT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商業風險評估 BERI(Business Environment Risk Information)是美國商業風險評估機構(Business Environment Risk Information)在1960年代所發展出的指標,此方法主要是利用專家意見的德菲法及國際貨幣基金(IMF)出版的統計資料,定期對世界的主要國家作風險評估。它以三重指標來衡量各國的投資環境之風險,每部分佔三分之一,加總後歸類分等級,並對未來一至五年作預測評估。各指標之說明如下:風險指標(一)營運風險指標 (Operation Risk Index,ORI)(二)政治風險指標 (Political Risk Index,
2、PRI)(三)外匯支付能力 (Remittance and Repatriation Factor,R Factor)(一)營運風險指標 (Operation Risk Index,ORI)營運風險指標主要在衡量各國企業的經營環境,有十五個衡量變數,包括政府政策、國內對外資的態度、企業國有化程度、通貨膨脹、國際收支、官僚體制 、經濟成長、貨幣兌換能力、契約執行、勞動成本、專業服務、交通通訊、當地管理水準及長短期貸款等。(二)政治風險指標 (Political Risk Index,PRI)衡量政治社會環境因素,將權衡因素分為:(1)外部影響因素:包括地區性及全球因素;(2)內部影響因素:包括政
3、治、宗教、種族、語言、政府權利結構;及(3)潛在影響因素:包括社會衝突與叛亂、內戰;(三)外匯支付能力(Remittance and Repatriation Factor,R Factor)R要素是用來衡量一國兌換外幣之償付能力,其細項包括外匯管制相關法令、外匯取得能力,外匯準備及國外舉債四項因素。投資利潤機會評等(Profit Opportunity Recommendation,POR)將上述三項評分加權平均後即得出投資利潤機會評等(Profit Opportunity Recommendation,POR)。在評等中將國家分成下列四種:評分在七十至一百,屬低風險區,值得鼓勵前往投資;評
4、分在五十五至六十九,屬中度風險區,可投資;評分在四十至五十四,屬高風險區,可從事貿易活動,不適宜前往投資;評分在四十以下,不能有任何商業往來,除非以現金支付的方式或經由第三者的書面保證,否則不能與這類國家進行任何商業交易。在商業風險評估機構所編製的BERI指標中,台灣常名列前茅,被列為投資環境良好的國家。民國84年4月所公佈的資料中,我國投資利潤機會評等在全球五十個列入評等國家中列為第三名,僅次於瑞士及新加坡。政治風險管理 政治風險雖然無法免除,但可設法使其影響降低。多國公司對政治風險的管理,可分為二個階段;進入投資前和進入投資後。政治風險管理1、進入投資前進入投資前,多國企業應考政治風險程度
5、而調整進入策略,在調整進入策略方面,有下列作法:(一)調整進入方式 經由事先的風險評估,經理人可以決定是否進入某一國投資。若風險過高,則不進入或延緩進入該國投資;若進入投資,則可以採合資或技術授權的方式來降低風險。(二)慎選當地的合作夥伴 與當地人合資雖在決策上較難控制,但是可以減少地主國對外資企業所感受到的威脅,而當地股東必然會積極的保護其投資事業不受政府管制的侵害,倘若合資對象與政府關係良好,則保護效果更強。而在進行當地合資人的選擇時,除多方的徵信外,合夥人的宗教信仰、種族、個人特質可能也需要考量。政治風險管理(三)擴大投資基礎(即股權多國籍化)多國企業可藉由分散投資者國籍來增加談判力,則
6、受到地主國的不利管制將減少許多。天然資源開採業者是採取此一措施,不僅是由多國合資進行資源開採,尚將產品以期貨方式賣給他,如此一來當地主國政府企圖徵收時,必然涉及多國之利益,而不敢貿然進行。(四)以第三國子公司的名義進行投資 基於政治、法律、稅賦或管理上的需要,多國企業可以第三國子公司的名義進行海外投資。此一調整資本輸出國國籍的方式,有時反而能取得比由母國資本輸出更有利的地位。如大同公司即是透過設於盧森堡的大同世界公司到德國及奧地利投資,一來可以減少政治阻力,一來也可以享有歐洲共同市場內的最優惠待遇。政治風險管理2、進入投資後多國企業在進入地主國投資後,仍應持續的進行政治風險評估、管理的工作,此
7、時多國企業可採行的策略包括規避(Avoidance)、適應(Adaptation)、經濟上的嚇阻(Economic Deterrence)及個人安全保障。(一)規避 當多國企業不願再繼續留在當地發展時所採行的方式,如撤資。(二)適應 指多國企業以繼續留在當地為目的所採取的相關因應策略,方法如經濟上的嚇阻策略(三)保險保險方面要注意的是作好政治風險造成傷害的舉證、注意時效及盡量提出有利理賠的証明。當然,其前提是多國企業之海外營運事前曾投保政治風險。政治風險管理(四)法律法律方面要注意的是把握時效與機會,不隨便放棄任何申訴或救濟請求的機會,當然僱用當地的律師以及熟悉當地的法律規定也是有效的做法。(
8、五)個人安全保障 海外投資者駐外人員個人生命安全的威脅,有大部分是來自於當地的社會情況不穩定所致,而企業可以透過人壽保險(意外險)來保障個人的安全。此外,投資者及駐外人員應尊重當地文化、行為應謹慎,避免引起當地人的反感,則有助於雙方良好關係的建立。在適應策略中,提及購買政治保險來移轉風險。所保險,係指當事人一方交付保費於他方,他方同意於特定不可預見之事故發生時,依契約給付保險金之義務。因此,多國公司經由購買政治風險的方法,可以將風險轉移給第三者承擔。政治保險所承保的風險 政治保險所承保的風險,一般包括下列三種事件所造成的損失:(1)政府外匯管制所造成的通貨無法兌現;(2)徵收;(3)戰爭和暴動
9、。由於風險較高,政治風險的保險費率比商業風險費率高,如此可能會降低企業購買政治保險的動機。基於鼓勵企業對外投資和降低保費費率的考慮,一般國家是由政府機構辦理海外投資保險,美國的海外私人投資公司(Overseas Private Investment Corporation,OPIC)即為一政府機構提供保險的例子。在中華民國,國營的中國輸出入銀行提供海外投資保險,其承付對象為以本國公司經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投審會)核備之對外投資案件,並取得被投資國許可者為保險對象,依本國公司為要保人或被保險商業衝突之處理 商業衝突無法避免,此在交易雙方來自不同國家時更易發生。由於商業習慣的不同、法律的不同、文
10、化的不同,在從事交易時,本國人和外國人間對許多交易條件的詮釋不同,因此較易產生衝突,加以交易雙方可以分隔二地,地理上的隔閡使得衝突的處理更為困難。與他國人士衝突的處理是不可掉以輕心的 商業衝突之處理 處理潛在的或實際發生的國際商業衝突的最佳方法,是一份內容完善且交易雙方都明瞭的合約。在與外國人士簽訂合約時,下列五項有助於未來衝突的解決1.合約條款必須明確、清楚、含括交易的每一部分;2.合約適用那一國的法律必須指明;3.當衝突必需訴諸法庭時,在那一國法院審判必須指明;4.若交易可分成數個階段,則雙方在每一個階段的責任和 義務必須明確劃分;5.合約中要訂訴諸法庭外,其他解決衝突的機能,如修改合約、
11、調解(Mediation)、商務仲裁(Arbitration)及訴訟(Litigation)。一、修改合約交易雙方顧及交易過程中環境、條件的規劃限制,可在合約中增列有關修改合約的條款。為縮短修改合約所耗費的時間,合約中應註明在何種狀況下可修改合約,或是合約中的那些項目可以修改。例如在長期合約中,價格和交貨時間常常是可以修改的項目。合約的履行,需要當事人和某些環境條件的配合,但若國不可抗力情事致任一方未能履行契約時,則合約得自然解除,當事人無賠償義務。如國際上商業爭端之解決途徑國際上商業爭端之解決途徑 1.調停 當糾紛產生時,由立約雙方於契約中指定第三人出面居中協調,幫助雙方達成協議。2.仲裁
12、由雙方當事人約定,將來彼此爭端由選定的第三人來裁判結果。國際上商業爭端之解決途徑國際上商業爭端之解決途徑 3.訴訟4.其他爭端之解決 因應反傾銷糾紛 因應反仿冒糾紛 地主國處理進口救濟政治及政策環境政治及政策環境1.政治環境與對國際企業的影響:極權政治、民主政治、混合政治2.母國政策的重要性與影響3.地主國與國際企業之關係:國際企業對地主國的正面貢獻 國際企業對地主國的負面影響 地主國對國際企業採行的政策&鼓勵性政策&抵制性政策4.政治風險與對政治風險的管理地主國與國際企業之關係對地主國的正面貢獻 對地主國的負面影響 增加加就業機會 環保問題 經濟成長 治安問題 技術提升 外匯轉移 帶給消費者
13、較選擇與比較的機會 法規適用 政府稅收增加 資源濫用 對上下游相關產業的助益 地主國同業倒閉的危機政治風險在經營企業時,因為無法預期的政治力量導致環境變化,而對企業造成的危機與傷害。所有權風險徴徴收(expropriation)沒收(confiscation)戰爭或動亂(wars or riots)資金轉移風險外匯管制匯兌風險營運風險生產風險&勞動抗爭&生產要素價格 上漲或供給短缺銷售風險&抵制(boycott)&進口品或關稅上獲利風險政治風險的管理 事前規避政治風險的形成 經營策略上之方法財務上之方法生產上之方法銷售上之方法人力資源管理之方法其他方法事後降低政治風險的傷害遊說保險法律快速的回報與反映事前規政治風險的形成 1.經營策略上之方確實深入的事前調查改變企業的國籍 與雙方政府皆保持銀好關係 與當地廠商合資 引進當地政府的股份 選擇地主國關鍵性或策略性產業進入 事前規政治風險的形成2.財務上之方法 保險 降低地主國公司的保留盈餘 增加對地主國政府的借款 3.生產上之方法將生產之關鍵技術留在母國 原料來源多元化 事前規政治風險的形成4.銷售上之方法 創造全球品牌形象,消除母國印象 銷售與通路多元化 5.人力資源管理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