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叙事散文精选PPT.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70281208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PPT 页数:198 大小:4.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叙事散文精选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8页
第三章叙事散文精选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叙事散文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叙事散文精选PPT.ppt(19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章叙事散文第三章叙事散文第1页,本讲稿共198页读书笔记作业题读书笔记作业题1、左传和国语在体例和文风上有什么不同?2、左传在叙事方面有什么特色,试以晋公子重耳之亡说明。3、比较烛之武退秦师和苏秦始将连横中烛之武和苏秦外交辞令的特色。4、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形象特点。5、战国策的思想特点。6、名词解释:甲骨卜辞、春秋笔法、春秋三传第2页,本讲稿共198页参考文献:1、王伯祥春秋左传读本2、杨伯峻有春秋左传注3、方孝岳左传通论4、傅庚生国语选5、郑杰文战国策文新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6、郑杰文能辩善斗中国古代纵横家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7、白话战国策 何建章 岳麓出版社 19918

2、、刘城淮挥骊得珠先秦寓言通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第3页,本讲稿共198页教学目标:一、了解中国叙事散文的出现、发展和流变 二、了解左传、国语、战国策 的思想 三、把握左传长于记事、国语长于记言、战国策集大成的特点教学重点:二、三教学难点:二、三教学设备:教材,其他资料教学方法:讲授,讨论,作业第4页,本讲稿共198页说明:本章是先秦史家之文的开端和重点。虽为一章,实则是好几章的内容。教学中要弄清:中国叙事散文的出现、发展和流变;春秋与左传的关系;左传长于记事、国语长于记言、战国策集大成的特点。要以作品的讲解为主,因为文字艰深,所以在讲解中不能赶急图快,要首先将作品读懂,不能吃夹生饭。

3、重点讲解郑子产相国、晋公子重耳之亡、苏秦始将连横、冯谖客孟尝君等篇目,余则布置学生课外阅读。第5页,本讲稿共198页 从殷商到战国时期,我国散文由萌芽而至成熟。我国古代史官文化十分发达,记载历史事件的叙事散文在散文史上首先成立。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尚书和春秋提供了记言记事的不同体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散文的成熟,开启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第6页,本讲稿共198页第一节第一节 散文的萌芽和发展散文的萌芽和发展一、散文的萌芽甲骨文和金文(一)散文定义(补充)关于传统散文的概念,近代以来尚无公认的定论,有代表性的四种看法:1、除韵文以外的文体 只适

4、合秦汉以前;第7页,本讲稿共198页2、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所有文章,不仅包括辞赋、骈文,还包括所有的应用性的文章。这种观点显然忽视了散文的审美特征,把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和传统意义上的文章完全混同起来,缺乏现代意识。第8页,本讲稿共198页3、以现代的散文概念(通常所说的“形散神不散”)为依据,以纯文学意义上的形象性、抒情性为标准来界定中国传统散文的范畴。这种观念好像很进步,但脱离了中国杂文学观念的实际情况,画地为牢,把大量的具有审美意味的优秀文章排除在散文之外,结果使所谓的散文所剩无几,这显然不符合中国散文的历史实际。第9页,本讲稿共198页 所谓“形散神不散”,指的是所写的人、事、物本

5、身可以没有内在的联系,它们之所以能被写在一个文本里,仅仅是因为它们有表义的一致性,符合内在的“神”。第10页,本讲稿共198页4、以中国散文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综合上述第二、第三种概念的长处,即既以审美特征为散文的基本要素,又不排除那些具有审美意味的应用文,这样就真正坚持了宽严适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散文标准。第11页,本讲稿共198页 由于这种概念坚持以审美意味为内涵来灵活地界定中国散文的外延,并使之与诗歌、小说、戏剧区别开来,因此也更加符合散文这一问题的本质要求。我们采用这种说法。第12页,本讲稿共198页(二)甲骨文和金文 1、甲骨文:古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内容大多是殷人占卜的记录,又称

6、甲骨卜辞(名词解释)。清末发现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盘庚迁殷后至殷亡时的遗物,距今已三千多年。大多是一些简短的语句,包含一些记叙散文的要素,是书面文学出现的标志,也是记叙散文的萌芽状态。第13页,本讲稿共198页甲骨卜辞甲骨卜辞 是指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的文字,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记言记事文字。其内容相当丰富,包括祭祀、农业生 产、田猎、风雨、战争、疾病等许多方面,真实朴素地反映了殷商时期社会生活 各方面的状况。文句虽然简短,却已形成了初步的语言规律,可看出书面文学的初期形态,是记事散文的雏形。第14页,本讲稿共198页甲骨卜辞第15页,本讲稿共198页现今已发现的商朝甲骨,大约有十

7、余万片,其中许多是碎片,完整的和能缀合复原的较少。所使用的文字,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是五千字左右,但已能识读的却只有一千五百字左右,其余大部分文字尚无法识读。甲骨文的内容,绝大部分是商王室的占卜记录,也有少量的记事文字,而将这些记录和其他文献、实物资料相对照,就可以对商朝的社会历史获得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因此,甲骨文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第16页,本讲稿共198页关于甲骨文的研究,已形成为一种专门学问,叫做“甲骨学”。在甲骨文字研究上取得成就的学者,主要有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胡厚宣等人。保存甲骨资料较多的著作,主要有铁云藏龟、殷墟书契前编和后编、殷墟书契菁华

8、、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字、卜辞通纂、殷契粹编、甲骨文合集等。第17页,本讲稿共198页甲骨文甲骨文武丁卜辞武丁卜辞癸巳卜贞1,旬亡祸2?王占曰3:有祟4,其有来戚5。乞至五日丁酉6,允有来戚自西7,沚告曰8:土方征于我东啚9,在二邑10,邛方亦牧我西啚田11。第18页,本讲稿共198页1癸巳卜贞:癸巳,即癸巳日,属干支纪日。所谓干支,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互相配合,构成六十个干支组合,俗称“六十甲子”。中国古代纪年、纪日,都常用干支来标识。卜,灼龟见兆,也就是卜者钻灼龟甲或兽骨后所呈现的裂纹,观察它来判断所问事件的吉

9、凶。,此字尚不能识读,但可判断为卜人之名。贞,卜问吉凶。以上在卜辞中称为“前辞”,记录卜问鬼神的日期和占卜官的名字。第19页,本讲稿共198页2旬亡祸:旬,十天为一旬。亡,音w,通“无”。谓以后十天有没有灾祸?以上称为“命辞”,即命龟之辞,也就是由卜人通过甲骨向鬼神请示某事。3王占曰:占,视兆而问吉凶。谓商王观察卜兆来判断吉凶。4有祟:祟,神祸。谓鬼神要降祸。5其有来戚:其,表示推测的语气助词。戚,忧戚、祸患。谓似有祸患就要来临。以上称为“占辞”,即根据卜兆而判定的吉凶。第20页,本讲稿共198页6乞至五日丁酉:乞,同“迄”。五日,由卜日起的第五天,即丁酉日。7允有来戚自西:允,信然、果真。谓

10、果真有祸事来自西边。8沚告曰:沚,商都西北的方国。,此字尚不能识读,但可判断为沚国诸侯之名。告,报告。谓沚国诸侯向商王报告。第21页,本讲稿共198页9土方征于我东啚:土方,商都西北的方国,约在今内蒙古包头附近,其西边与沚国相邻。征,征伐、攻打,这里意指入侵。啚,鄙的本字,即边邑。谓土方入侵沚国东部边邑。10在二邑:在,假借为“灾”字。谓使两个边邑受到损害。11邛方亦牧我西啚田:邛方,商都西北的方国,其位置当在沚国的西边。牧,放牧,这里引申为侵犯。谓邛方也来侵犯沚国西边的农田。以上称为“验辞”,即追记商王占兆后应验的事实。第22页,本讲稿共198页武丁卜辞是较早期的商朝甲骨文。第一则卜辞展示了

11、较完整的程式(一片完整的卜辞通常由前辞、命辞、占辞、验辞四部分构成),其内容反映了武丁时期商朝的方国状况。第23页,本讲稿共198页如郭沫若卜辞通纂第375片:“癸卯卜,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第24页,本讲稿共198页说明:这是卜问今日降雨将来自何方。这些文句虽然简短,但语意完整,特别还能通过语法结构(疑问句)和使用某些虚词(自),表达出一定的语气,这可以说是我国记叙散文的萌芽。还可以从中感受到商朝人鲜活的空间意识(东西南北全罗列其中)、贞人顾盼四方的神态和期盼答案的心态。第25页,本讲稿共198页2、金文:又称铜器铭文,也称钟鼎文。它比甲骨文稍晚,是铸刻在青铜器上

12、的文字。因为古代称铜为金,所以又称金文。青铜器分礼器和乐器两大类,乐器以钟为多,礼器以鼎为多,以致钟鼎又成了青铜器的代称,所以青铜器上的铭文,又被称为钟鼎文。铜器铭文有长有短,记事简单,形式一律。商周铜器铭文反映了我国早期记事记言文字由简趋繁的发展情况。第26页,本讲稿共198页金文第27页,本讲稿共198页二、周易二、周易 又称易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关于占卜的书。它通过八种符号的不同排列组合,形成六十四卦,通过卦爻辞(见后)解释阴阳变化,判断吉凶祸福。卦爻辞传说为周文王被商纣王软禁的日子里所作。为什么被软禁?第28页,本讲稿共198页卦辞:说明每一卦的意义。爻辞:说明每一爻主要意义。爻是构成卦

13、的基本符号,每卦由六爻组成,一个横线“”称为阳爻,一个中断横线“-”称为阴爻,由下向上分别称为初、二、三(下卦)、四、五、上(上卦)。“初”指下面的第一爻,“上”指上面的第六爻。“爻位”表示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第29页,本讲稿共198页 卦、爻辞的内容,有的记叙殷商祖先的故事,有的记周初史事。卦爻辞的记事,虽然也很简短,但比起甲骨卜辞来更趋完整,并且有某些生动的形象描写,有的还用简洁洗练的句子,表达了某种生活经验和哲理。第30页,本讲稿共198页中孚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第31页,本讲稿共198页 这是描写打了胜仗后归来的情景。这是描写打了胜仗后归来的情景。寥寥十个字,很精

14、炼地写出了一个动人寥寥十个字,很精炼地写出了一个动人的场面。的场面。第32页,本讲稿共198页睽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脱之弧;非寇,婚媾;往遇雨则吉。第33页,本讲稿共198页 虽然只有二十七个字,却把那些既紧张、又恐怖、还欢喜的场面和氛围,把那人物的处境、情感和幻觉,把那悬念迭至、张弛相济的情节,都淋漓地表现出来了,称得上是一篇引人入胜的微型小说。第34页,本讲稿共198页大壮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第35页,本讲稿共198页 写公羊触到篱笆上,进退不得的窘态。写公羊触到篱笆上,进退不得的窘态。这则寓言告诫人们凡事不能倚仗匹夫之这则寓言告诫人们凡事不能倚仗匹

15、夫之勇,不可凭借一时冲动,否则将自陷窘境,勇,不可凭借一时冲动,否则将自陷窘境,难以脱身。将训诫的意义巧妙地寄寓在拟人难以脱身。将训诫的意义巧妙地寄寓在拟人化的描写之中,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化的描写之中,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第36页,本讲稿共198页问题问题 周易卦爻辞中的寓言探究 (有哪些、寓意何在,有何特点等)第37页,本讲稿共198页乾初爻:“潜龙,勿用。”第38页,本讲稿共198页 象征事物开始发端,人应该养精蓄锐,不要轻举妄动(处世的哲学)。第39页,本讲稿共198页 与甲骨卜辞相比,叙述更趋完整细密,描写较生动,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简洁洗练,颇具文学色彩。第40页,本讲稿共19

16、8页易经的价值:A、哲学价值:a.一分为二的观点,来源于它的阴阳之说。b.事物的变化、相互联系的观念。64卦可以通过爻变来相互联系,爻位的排列体现了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观念。c.“物极必反”和“好坏相互转化”的观念来源于周易中的“否极泰来”。d.阴阳相互依赖的观念(阴阳互根)e.中庸之道,来源于周易“中”的概念。“中”就是“度”的问题,什么事情都要讲究适中、适度。第41页,本讲稿共198页B、科技方面的价值:a.与传统的中医学的联系 中医讲调理“阴阳调和”。b.与养生联系 气功、八卦掌、太极拳(刚柔相济)。c.跟数学的关系 二进制d.跟生物的关系 64个遗传密码。C、占卜第42页,本讲稿共198

17、页问题问题1、周易的哲学观;2、周易婚恋观;3、周易卦爻辞中的寓言探究 (有哪些、寓意何在,有何特点等)4、周易与养生(不生病的智慧3 易经养生说明书,江苏文艺出版社,栾加芹)第43页,本讲稿共198页周易文学研究现状周易文学研究现状(主要从它与诗歌的关系上进行挖掘)(主要从它与诗歌的关系上进行挖掘)1、郭沫若的时代背景与精神生产较早论及了其文学性;2、李镜池筮辞考指出周易中也有象诗经一样的比兴诗歌;3、张善文周易研究在新时期比较突出,将周易本身的文学内涵和它所包含的文艺理论、美学思想结合起来。论文结集为周易与文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7年8月版4、经典重读 蒋凡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年4

18、月版5、周易与人生 蒋凡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44页,本讲稿共198页三、尚书三、尚书 古代散文是伴随着史官记事而出现的。我国有着悠久的史官文化传统,早在殷商时代,朝廷就有了记载史事、掌管典籍的人员,甲骨文中称为“史”、“尹”、“作册”等。尚书多士中说:“唯殷先人,有册有典。”这些“册”与“典”就是记录下来的各类历史资料。第45页,本讲稿共198页汉书艺文志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第46页,本讲稿共198页第47页,本讲稿共198页1.尚书的基本概念尚书即上书,上古之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先秦时只

19、叫书,到汉代被尊为经书,故又叫书经。尚书大体是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收藏的政府重要文件和政治论文的重要篇目的汇编。其中多为王室文告、誓词和臣下对国君的劝谏颂祝之辞。第48页,本讲稿共198页 由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组成,周书份量最大,虞书和夏书一般认为是伪作。(掌握)六体(掌握):典(制度,法则。如典章);谟(同“谋”,即商量问题,古代君臣商量国事的记录);训(教诲,开导;记载大臣开导君主的谈话、言论);诰(上级对下级的告诫或勉励的讲话);誓(誓词,战争动员令);命(上级对下级、君主对大臣奖励的记录)。说明:在这六种文体中,诰是最有代表性的。第49页,本讲稿共198页2、主要思想、主要思想

20、 敬德保民敬德保民 明德慎罚明德慎罚第50页,本讲稿共198页3.尚书的文学价值尚书的文学价值尚书之文已具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尚书之文已具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样表达方式,虽为等多样表达方式,虽为“记言记言”,却并不单调。,却并不单调。记叙简明扼要,描写用笔不多而颇生动,议记叙简明扼要,描写用笔不多而颇生动,议论要言不烦,抒情皆直抒胸臆而富于感染力。论要言不烦,抒情皆直抒胸臆而富于感染力。并采用了某些文学手段(比喻)并采用了某些文学手段(比喻)第51页,本讲稿共198页盘庚三篇,是盘庚迁都时对其臣属和民众的演说辞,感情充沛,言辞生动。如上篇:“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

21、观火,予亦拙谋,作乃逸。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第52页,本讲稿共198页http:/ 尚书是记言文之祖,语言技巧超过甲尚书是记言文之祖,语言技巧超过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都是单独成篇,有完整骨卜辞和铜器铭文,都是单独成篇,有完整的结构,对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成熟有直接的结构,对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成熟有直接影响。但尚书毕竟是散文萌芽阶段的作影响。但尚书毕竟是散文萌芽阶段的作品,文字古奥,语句拗口,韩愈所谓品,文字古奥,语句拗口,韩愈所谓“周诰殷周诰殷盘,佶屈聱牙盘,佶屈聱牙”(进学解),指出了尚(进学解),指出了尚书语言的这一特点。书语言的这一特点。P49第54页,本讲稿共

22、198页四、春秋四、春秋1.简介 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候国历史的通称,(古代的历史书为什么通称“春秋”?)后来只有鲁国的春秋传世,相传经过孔子整理、修订,赋予特殊的意义,因而成为儒家重要的经典,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简要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间(前722年前481年)所发生的历史大事,它以鲁为本位,记载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灾异一百二十三,大小战争二百一十三,全书只一万六千余字。第55页,本讲稿共198页第56页,本讲稿共198页2.春秋的艺术特色春秋的艺术特色(1)记事非常简约严谨 它记事的结构一般是以何年、何月、何日、何地、何人、发生何事,结果如何为先后次序,有条不紊。首创了“以事系(联结

23、)日,以日记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的编年体。春秋记事文字简略,长的不过四十多字,短的仅有一字“螟”,其记叙一般能做到文约事丰,简而有法。其记事虽简而有法,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散文,有的仿佛一则新闻标题。比尚书明白易晓,文字表达力有很大进步,标志着散文发展的重大变化。第57页,本讲稿共198页(2)语言含蓄凝练 尚书不是一部有完整体系的著作,而春秋则是一部自成体系的书。它所用的是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在修辞技巧上,表现出很深的功夫,一字之用竟会“寓褒贬,别善恶”,比如杀有罪为“诛”,杀无罪为“杀”,下杀上曰“弑”等(见后)。在谨严的措辞中表现出作者的爱憎,被后世称之为“春秋笔法”(见后)或“微

24、言大义”、“一字见义”、“一字褒贬”。这种鲜明的倾向性和笔法对后代文学家、历史家有极大影响。春秋之后,以散文形式写史,相继出现了左传、国语、战国策等著作,历史散文已很成熟了。第58页,本讲稿共198页 鲁隐公四年春,卫公子州吁杀卫桓公而自立为君,后来又被卫人所杀,春秋记载此事说:“卫州吁弒其君”、“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一“弒”一“杀”,褒贬自明。第59页,本讲稿共198页春秋笔法春秋笔法 原指春秋作者以一字“寓褒贬,别善恶”(孔子按照自己的观点,对历史事件作了一些评断,选择了他认为恰当的字来暗寓褒贬之意)来表明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的思想倾向的写作方法。春秋笔法言简意赅,委婉含蓄,用词准确,浅

25、显平实,表现出修辞学的发展,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其“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严格的倾向性,也产生了消极作用。后来,人们把文笔蕴藉,带有所谓“微言大义”并暗寓褒贬的文字,也称之为“春秋笔法”。第60页,本讲稿共198页第二节第二节 左传、国语左传、国语一、左传(一)左传常识1、左传的书名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汉哀帝时,刘歆为左传立学官,认为它和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一样,都是解释春秋的作品(名词解释:春秋三传),因而称之为春秋左氏传。今人杨伯峻有春秋左传注。第61页,本讲稿共198页2.左传的作者左传的作者 司马迁认为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班固则进一步指出,左丘明是“鲁太史”;但自唐代

26、以来,不断有人提出异议;现在看来,大约是儒家一派学者杂采各国史料及传闻编纂而成,其成书约在战国初年。第62页,本讲稿共198页3.左传的记事左传的记事左传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此外,还附录了鲁悼公四年至十四年韩、魏、赵三家灭智氏的史实。第63页,本讲稿共198页左传与春秋的关系: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篇幅为春秋的十倍,18万多字。第64页,本讲稿共198页(二二)左传的思想左传的思想1、反映了春秋时期日益发展的民本思想 (1)

27、在天、人的关系上,表现出对天道、鬼神之事的怀疑,强调民的作用。借史嚚(yn)之口,明确提出了“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的观点。第65页,本讲稿共198页 郑国子产反对用宝物祭神驱除火灾就是明显的例证。鲁昭公十八年,记载了郑子产的一件事,说当时大风,宋、卫、陈、郑几国都接连发生火灾。郑国大夫裨让主张用宝物祭神以禳除火灾,说如果不这样做,郑国还要发生大火。第66页,本讲稿共198页 而郑子产却反对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这是从表面上看虽然没有说天道不存在,但实际上对天道是采取怀疑,以至否定态度的。左传忠实地记述了子产的这一唯物主义思想,并紧接着写道:“遂不予,亦不复火”,显

28、然作者在这里是表现了赞赏态度的。(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第67页,本讲稿共198页(2)在君民关系上,左传常常通过一些历史事件,像曹刿论战等,说明在政权得失和战争胜败上民的重要作用,具体证明“得民心者兴,失民心者亡”这一道理,体现出作者比较重视民的作用,即民本思想。第68页,本讲稿共198页 襄公十四年记载,卫国人曾经驱逐了自己的国君,晋候以为太过分了,当时著名的音乐家师旷驳斥了晋候的观点,认为卫国的国君遭到驱逐完全是咎由自取,并直言不讳地对晋候说:“上天是非常爱护百姓的,能够允许一个人(国君)骑在人民的头上为所欲为,而损害了天地爱民的本性呢?”这是一种完整,鲜明的民本思想,这种思想在当时和

29、后代都产生的很大的影响,成为传统文化中最具合理性的部分。第69页,本讲稿共198页 闵公二年载: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哉?”第70页,本讲稿共198页(3)左传的民本思想还表现为对民意的尊重和对舆论的重视。如子产不毁乡校(作品选P99)http:/ 公叔段 陈灵公 夏姬:宣公十年载: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饮酒于夏氏,公谓行父曰:“征舒似女。”对曰:“亦似君。”第72页,本讲稿共198页晋灵公不君:http:/ 商纣第73页,本讲稿共198页3、表彰了一些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物 如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都是当时很有影响的君主;如齐管仲、晏婴,

30、晋赵盾、叔向,郑子产等人是有名的政治家。和国语相比,左传更突出地揭示了当代政治理论家的实际的业绩,例如子产在国语里只出现过一次,而在左传里则有大量的政绩(郑子产相国作品选P98)。第74页,本讲稿共198页283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音“序”,田间的小道),庐井有伍。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从政一年,舆人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第75页,本讲稿共198页课堂作业:课堂作业:翻译这段文字,并谈谈你对这段话翻译这段文字,并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1、。的理解。襄公三十年:276 子产为政,有事伯石,赂与之邑。子大叔曰:“国,皆其国也。奚独赂焉?”子产曰:“无欲实难。皆得其欲,以从其事,而要其成,非我有成,其在人乎?何爱于邑?邑将焉往?”子大叔曰:“若四国何?”子产曰:“非相违也,而相从也,四国何尤焉?郑书有之曰:安定国家,必大焉先。姑先安大,以待其所归。”既,伯石惧而归邑,卒与之。第76页,本讲稿共198页(三(三)左传的艺术成就左传的艺术成就 1、长于叙事 通过文学性剪裁,把历史事件情节化、故事化。左传把春秋中简短记事,发展为完整的叙事散文。左传被认为是先秦散文“叙事之最”(刘知几史通),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第77页,本讲稿共19

32、8页(1)左传记事,善于对事件的曲折过程加以描述,展示其开端、发展和结局。如郑伯克段于鄢,围绕郑伯与姜氏、共叔段这一主要矛盾来选择和组织材料,交代矛盾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情节曲折、故事性强,有完整谨严的结构和布局。第78页,本讲稿共198页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w)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gu)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第79页,本讲稿共198页 祭(zhi)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

33、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第80页,本讲稿共198页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第81页,本讲稿共198页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书曰:“郑

34、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第82页,本讲稿共198页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第83页,本讲稿共198页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

35、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第84页,本讲稿共198页(2)左传除了描写事件的全过程之外,还爱写一些偶然性的小故事以揭示事态发展的必然性。这些小故事也往往耐人寻味,如僖公三年记载:第85页,本讲稿共198页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绝之也,蔡人嫁之。第86页,本讲稿共198页又如宣公四年载: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公问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第87页,本讲稿共198页2、注意在叙事中写人,刻画了一

36、批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左传虽以记事为主,但由于注意将事件的前后贯穿起来,因此事件的主人公也得到了较完整的表现,描写了国君、霸主、政治家、军事家和士人的众多形象,通过他们的语言和行动,写出他们不同的性格面貌。如郑庄公的深沉毒辣,子产的雍容大度,骊姬的阴险奸诈,烛之武的善于辞令等。第88页,本讲稿共198页(1)左传中的人物描写尽管是片断的,但也写得生动形象,不乏鲜明的性格特征。如:当晋先轸知道晋襄公放走了秦三帅之后,竟然怒气冲冲地说:“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隳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最后还“不顾而唾”(僖公三十三年)第89页,本讲稿共198页叶公亦至,及北门,或遇之,曰:“

37、君胡不胄?国人望君,如望慈父母焉。盗贼之矢若伤君,是绝民望也,若之何不胄?“乃胄而进。又遇一人,曰:“君胡胄?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若见君面,是得艾也。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犹将旌君以徇于国,而又掩面以绝民望,不亦甚乎!”乃免胄而进。第90页,本讲稿共198页(2)左传有的地方还展示了人物成长过程 如晋公子重耳最初是个只顾贪图安逸、胸无大志的任性的贵公子,在十九年的流亡中,由于备尝艰苦,增长了才干,政治上逐渐成熟,最后竟成为中原有名的霸主(僖公四年至二十四年)。(重点讲解)第91页,本讲稿共198页http:/ 这集中体现了左传高超的叙事艺术。左传生动具体地描绘了一些著名战役,如秦晋

38、殽之战、晋楚城濮之战、邲之战、鄢陵之战、齐晋鞌之战等,作者描写战争,既具体表现战争原因、过程及场面,又注重揭示战争胜负的原因。第93页,本讲稿共198页(1)左传写战争,一般着眼于战争的背景介绍和成败的分析。诸如民心向背、实力对比、外交活动、战术运用以及战争的后果等,都不惜笔墨。至于战斗场面的描写一般着墨不多。如齐鲁“长勺之战”,全文仅220字,却完整地叙述了战争过程。战前的准备,着重写了人民的支持,即所谓察狱以情,“可以一战”;次写战争场面,主要写反击和追击的时机进行总结。第94页,本讲稿共198页http:/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39、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第96页,本讲稿共198页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第97页,本讲稿共1

40、98页晋楚城濮之战思考题:晋楚城濮之战思考题:1.文章用了多少笔墨直接写战争场面?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2.文章读来波澜起伏,作者是怎样取得这种效果的?3.划分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4.作者通过什么手法给人们说明晋胜楚败的原因?第98页,本讲稿共198页(2)左传除着眼于战争过程的宏观叙述之外,个别战役也有细致具体的场面描绘。如“鞌之战”写齐晋双方。(文学史P93)http:/ 左传中的外交辞令简洁精练,委婉巧妙,典雅从容,栩栩如生。如秦晋崤之战弦高犒师:作品选P88 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问题:结合这段文字,谈

41、谈左传外交辞令的特色。问题:结合这段文字,谈谈左传外交辞令的特色。第101页,本讲稿共198页晋楚城濮之战:子玉使斗勃请战,曰:“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晋侯使栾枝对曰:“寡君闻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第102页,本讲稿共198页问题:分析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外交辞令。第103页,本讲稿共198页5、叙述语言简练含蕴,词约义丰。“室如悬磬,野无青草。”(僖二十六年)“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宣十二年)语言无不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富于形象性。第104页,本讲稿共198页总

42、结总结左传的叙事特征:(一)左传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但也运用了运用倒叙和预叙的手法。左传还以第三人称作为叙事角度,视角灵活,几乎不受任何限制;(二)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并注重揭示战争的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还经常带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三)左传叙事详密完整,具有戏剧性,故事性强;(四)左传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和一些细节描写,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第105页,本讲稿共198页左传的记言文字:左传中的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这类记言文字简洁精炼,委曲有致,栩栩如生。左传的叙述语言简练含蓄,词约义丰。第106页,本讲稿共1

43、98页(四)左传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四)左传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左传的许多篇章文学性很强,在叙事的生动精炼,刻画人物的形象逼真以及文学语言的运用等方面,对后世的传记文学和散文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心雕龙 史传称:“圣文之羽翮,记籍之冠冕。”第107页,本讲稿共198页(五)重点篇目讲读(五)重点篇目讲读 晋公子重耳之亡晋公子重耳之亡艺术上,这篇文章具有鲜明的特色艺术上,这篇文章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是高超的叙事艺术首先是高超的叙事艺术;其次是富于故事性、戏剧性其次是富于故事性、戏剧性;第三,描绘了众多的人物形象。第三,描绘了众多的人物形象。第108页,本讲稿共198页秦晋崤之战秦晋崤之战1、围绕中心选

44、材,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围绕中心选材,重点突出,详略得当;2、善于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来突出人物个性,、善于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来突出人物个性,刻画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形象;3、含蓄委婉、巧妙得体的外交辞令。、含蓄委婉、巧妙得体的外交辞令。第109页,本讲稿共198页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问题:这段外交辞令有何特点?问题:这段外交辞令有何特点?这段说辞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外交辞令这段说辞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外交辞令,其绝妙其绝妙之处在于:之处在于:首先,迂回策略的高明首先,迂回策略的高明;其次,说辞的三层意思前后关联,层层深入,其次,说辞的三层意思前后关联,层层深入,步步逼近步步逼近;第三,柔中有刚,说理极

45、为透彻。第三,柔中有刚,说理极为透彻。第110页,本讲稿共198页二、国语二、国语国语是一部分国记录的史书,是我国航天部第一部国别史。记言史书。全书21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国语的作者,司马迁认为是左丘明,今人都认为是战国初年之作,来源于各国史官的记录,非一人一时一地之作。第111页,本讲稿共198页国语的思想内容比较驳杂 文学史P58国语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文之佳者,深闳杰异;不同左传之从容委曲;而越语尤奇峻。然亦有委靡繁絮,不能振起者;不如左传之婉而成章,熔铸如出一手;其辞多枝叶。”(钱基博中国文学史)第112页,本讲稿共198页文学性主要表现

46、在三个方面:(一)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来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品质、(一)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来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品质、性格特征。性格特征。(二)记述人物对话和相互辩难,思路清楚,比喻恰切,逻(二)记述人物对话和相互辩难,思路清楚,比喻恰切,逻辑性强。辑性强。例如晋语写叔向见韩宣子的一段对话,就很有说服力,全篇的宗旨是在阐述一个正直的人应该“忧德之不建”,而不应该“患货之不足”。第113页,本讲稿共198页 文章开头写韩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宣子曰:“吾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何故?”而叔向的回答则很

47、巧妙,他举出栾武子安贫立德,荫及后代;而卻昭子贪婪财货,贻祸子孙的事例以说明廉正修德的重要。文章最后以叔向的立论作结:“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通篇说理清楚,逻辑严密,能给人以启迪。第114页,本讲稿共198页 又如晋语写重耳出奔齐国,被齐桓公招为婿,重耳贪图安乐,不思上进。其妻齐姜与重耳母舅狐偃将其灌醉,扶他上车出走。重耳醒后,与狐偃争吵,两个人的对话就很精采并富有风趣,先是重耳说:“若无所济,吾食舅氏之肉,其知餍乎!”继之,狐

48、偃走着回答说:“若无所济,余未知死所,谁能与豺狼争食?若克有成,公子无亦晋之柔嘉,是以甘食,偃之肉腥臊,将焉用之!”论辩有力,幽默生动,把两个人的说话神态写得栩栩如生。第115页,本讲稿共198页(三)语言朴素,文笔流畅,记言叙事,翔实贴切。(三)语言朴素,文笔流畅,记言叙事,翔实贴切。例如周语写周厉王采取杀戮的手段制止人民对他的非议,召公劝说周厉王的一段话朴素流畅。厉王告召公说:“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反驳厉王说:“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几句话把一个复杂的政治问题统治者与人民的

49、关系说得明明白白。第116页,本讲稿共198页国语的重要注本有:三国时代韦昭注国语。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国语正因为说话的地方较多,所以近于先秦诸子说理散文的口语化,在文学上显得通俗些,但它既缺少左传里的戏剧性与故事性,也缺少先秦诸子散文的锐利锋芒。它的体裁似乎介于左传和战国策之间,但都不及二者的成功。”第117页,本讲稿共198页比较分析春秋左传国语比较分析春秋左传国语对于齐鲁长勺之战记述对于齐鲁长勺之战记述背景:这场战争发生在鲁庄公十年春正月。“初,(齐)襄公立,无常”,鲍叔牙预感到齐将作乱,奉公孙小白出奔莒(今山东莒县)。八年冬十二月,“齐侯游于姑棼,逐田于贝丘,见大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也

50、。公怒,曰:彭生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队于车,伤足,丧屦。反,诛屦于徒(寺)人费。弗得,鞭之,见血,走出,遇贼于门。劫而束之。费曰:“我奚御哉?”袒而示之背,信之。费请先入,伏公而出,斗,死于门中。石之纷如死于阶下。遂入杀孟阳于床,曰:“非君也,不类。”见公之足于户下,遂弑之,而立无知。乱作,管仲、召忽奉公子纠奔鲁。“九年春,齐人杀无知。”(春秋)。”“夏,公伐齐,纳子纠,桓公自莒先入,”“秋,师及齐师战于乾时,战师败绩,公丧戎辂,传乘而归。”第118页,本讲稿共198页春秋: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国语鲁语:长勺之战,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不爱衣食于民,不爱牲玉于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