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少数民族》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少数民族》PPT课件.ppt(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多民族的大家庭多民族的大家庭朝鲜族朝鲜族 现有192.06万人,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爱着白色衣服,善歌舞。朝鲜族多数从事农业生产,尤其擅长种植水稻。朝鲜族是个能歌善舞能歌善舞的民族,且歌舞活动带有广泛的群众性。除节日之外,即使在平时的业余时间,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即兴歌唱,翩翩起舞。朝鲜族舞蹈优美典雅、刚柔相兼,充分表现了朝鲜族柔中带刚、文而不弱、雅而不俗的民族性格。著名的民间舞蹈有农乐舞、长鼓舞、扇舞、顶水舞等。朝鲜族是个爱好体育运动的民族。足球、摔跤、滑冰、跳板、打秋千打秋千等活动都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性。延边素有“足球之乡”的美誉。摔跤的方式较独特。打秋千、跳板和顶坛竞走是妇女的体育运动。她
2、们荡秋千的特点是:高、飘、悠、巧、柔、美、欢。秋千绳一般都拴在高大树木上结实的横枝上,在秋千前方的上空悬有彩带或铃铛,荡起的秋千板能触及这个标志才能赢得欢呼与赞扬。跳板运动也很受重视与喜爱。顶坛竞走是直接来源于劳动生活的体育项目,坛或罐中都装有水或米,规定一定的距离,参赛者甩开双手潇洒走一回,先到终点而滴水不洒者为胜。蒙古族蒙古族 现有现有480.68480.68万人,主要聚居于内蒙万人,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牧民居住在毡子做的蒙古包古自治区,牧民居住在毡子做的蒙古包里。蒙古族人精于骑射、里。蒙古族人精于骑射、摔跤摔跤摔跤摔跤。在民间。在民间文艺方面,文艺方面,“好来宝好来宝”是蒙古族中流传
3、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色的民族乐器。“手扒肉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手抓食而得名。“那达慕那达慕那达慕那达慕”:“那达慕那达慕”是蒙古语是蒙
4、古语“娱乐娱乐”、“游艺游艺”的意思,进行被称为的意思,进行被称为“男儿三艺男儿三艺”的射箭、摔跤、赛马等传的射箭、摔跤、赛马等传统体育比赛。现在的统体育比赛。现在的“那达慕那达慕”还增加还增加了物资交流、了物资交流、文艺演出文艺演出文艺演出文艺演出等许多新内容,等许多新内容,使这一传统的民族盛会更加喜庆、吉祥、使这一传统的民族盛会更加喜庆、吉祥、欢乐而富于实效!欢乐而富于实效!回族回族 现有人口现有人口860.30860.30万人,是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宁夏万人,是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信仰伊斯兰教。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回族自治区,信仰伊斯兰教。回
5、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无沿无沿无沿无沿小圆帽小圆帽小圆帽小圆帽。妇女多戴盖头,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少女及新婚妇戴绿色的,。妇女多戴盖头,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少女及新婚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中年妇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清真寺清真寺清真寺清真寺又称又称“礼拜寺礼拜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它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亦是回族建筑艺术的代表。它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亦是回族建筑艺术的代表。“花儿花儿”又称又称“少年少年”,是流传在宁夏、新疆等回族地区的一种民,是流传在宁夏、新疆等回族地
6、区的一种民歌,歌,实际上是一种高腔山歌。实际上是一种高腔山歌。“花儿花儿”是回族人民传唱的一种主要艺术形是回族人民传唱的一种主要艺术形式,式,多为情歌,也有表现回族人民生活的,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生动、形象多为情歌,也有表现回族人民生活的,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兴起句,文字优美,格律谨严。在回族聚居的临夏地区,几百年的比兴起句,文字优美,格律谨严。在回族聚居的临夏地区,几百年以来,每年在固定的时间,人们都要举行传统的以来,每年在固定的时间,人们都要举行传统的“花儿花儿”会。届时,会。届时,歌歌手云集,对歌联欢,盛况空前。手云集,对歌联欢,盛况空前。主要节日:主要节日:“古尔邦古尔邦”,又称
7、,又称“宰牲节宰牲节”和和“献牲节献牲节”。按伊斯。按伊斯兰教历,兰教历,每年每年1212月月1010日为古尔邦节。每年的这一天,人们宰掉牲口献祭给真主日为古尔邦节。每年的这一天,人们宰掉牲口献祭给真主,是回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之一。,是回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之一。开斋节也叫尔德节,也是回族隆重的节日。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开斋节也叫尔德节,也是回族隆重的节日。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历9 9月定为斋月。在斋月里要封斋,要求每个穆斯林在黎明前至落日月定为斋月。在斋月里要封斋,要求每个穆斯林在黎明前至落日后的时间里,戒饮、戒食、戒房事后的时间里,戒饮、戒食、戒房事其目的是让人们在斋月里认真其目的是让人们在斋
8、月里认真地反省自己的罪过,使经济条件充裕的富人,亲自体验一下饥饿的痛地反省自己的罪过,使经济条件充裕的富人,亲自体验一下饥饿的痛苦心态。到教历苦心态。到教历1010月月1 1日即斋戒期满日即斋戒期满,举行庆祝斋功完成的盛会,这一举行庆祝斋功完成的盛会,这一天就是开斋节。开斋节这天,人们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齐天就是开斋节。开斋节这天,人们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齐地到清真寺作礼拜,聆听教长讲经布道,然后去墓地地到清真寺作礼拜,聆听教长讲经布道,然后去墓地“走坟走坟”,缅怀,缅怀“亡亡人人”,以示不忘祖先。节日当天,人们在居住区域内,挨门串户地互,以示不忘祖先。节日当天,人们在居住区域
9、内,挨门串户地互致致节日问候(俗称节日问候(俗称“拜节拜节”),家家户户炸制),家家户户炸制“油香油香”和和“馓子馓子”食品,食品,宰杀牛羊用来招待宾客亲朋,互相馈赠。宰杀牛羊用来招待宾客亲朋,互相馈赠。维维吾吾尔尔族族 现有人口现有人口721.44721.44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仰伊斯兰教。维吾尔族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仰伊斯兰教。维吾尔族未婚少女以长发多辫为美,能歌善舞。群众喜闻乐见的顶碗舞、盘子舞、手鼓舞等,未婚少女以长发多辫为美,能歌善舞。群众喜闻乐见的顶碗舞、盘子舞、手鼓舞等,最富民族特色。其住房呈方形,开天窗,屋顶平坦,可晾晒食物。古尔邦节、肉孜最富民
10、族特色。其住房呈方形,开天窗,屋顶平坦,可晾晒食物。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是他们的传统宗教节日。节、诺鲁孜节,是他们的传统宗教节日。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棉花、小麦等农作物,此外还擅长园林艺术。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棉花、小麦等农作物,此外还擅长园林艺术。新疆盛产绵羊,由此维吾尔族便有了烤羊肉串的习俗。新疆盛产绵羊,由此维吾尔族便有了烤羊肉串的习俗。手抓饭手抓饭手抓饭手抓饭是维吾尔族的传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风味食品,在新疆民族地区,逢年过年、婚丧娶嫁的日子里,都必备抓饭待客。统风味食品,在新疆民族地区,逢年过年、婚丧娶嫁的日子里,都必备抓饭待客。他们的传统习惯是请客人围坐在桌子旁,上面铺
11、上一块干净的餐巾。随后主人一手他们的传统习惯是请客人围坐在桌子旁,上面铺上一块干净的餐巾。随后主人一手端盘,一手执壶,逐个让客人净手,并递给干净毛巾擦干。然后主人端来几盘抓端盘,一手执壶,逐个让客人净手,并递给干净毛巾擦干。然后主人端来几盘抓饭,置餐巾上(习惯是二至三人一盘),请客人直接用手从盘中抓吃,故取名为饭,置餐巾上(习惯是二至三人一盘),请客人直接用手从盘中抓吃,故取名为“抓饭抓饭”。现在有些家庭招待客人,一般都备有小勺。现在有些家庭招待客人,一般都备有小勺。花帽花帽花帽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之一,主要有,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之一
12、,主要有“奇依奇依曼曼”和和“巴旦姆巴旦姆”两种,统称两种,统称“尕巴尕巴”(四楞小花帽)。(四楞小花帽)。“奇依曼奇依曼”花帽色彩绚丽,花帽色彩绚丽,针迹细针迹细腻。它用金银彩线绣制,还缀有各色塑料小珠子,小伙子、姑娘多戴这一种。淡雅腻。它用金银彩线绣制,还缀有各色塑料小珠子,小伙子、姑娘多戴这一种。淡雅素净、庄重大方的巴旦姆花帽,则多受中老年人的喜爱。素净、庄重大方的巴旦姆花帽,则多受中老年人的喜爱。哈萨克族哈萨克族 现有人口现有人口111.17111.17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哈萨克族以经营畜牧业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哈萨克族以经营畜牧业为主,信仰伊斯兰教,逐水草游牧,住圆顶毡房,冬天住
13、土房。用马为主,信仰伊斯兰教,逐水草游牧,住圆顶毡房,冬天住土房。用马肉灌的腊肠,马奶酿制的马奶酒,是哈萨克族特有的肉制品和饮料。肉灌的腊肠,马奶酿制的马奶酒,是哈萨克族特有的肉制品和饮料。哈萨克族舞蹈轻盈欢快,民族乐器哈萨克族舞蹈轻盈欢快,民族乐器“冬不拉冬不拉”可弹奏出多种优美曲调。可弹奏出多种优美曲调。叼羊,是草原上的哈萨克牧民经常举行的一种传统娱乐活动。开始叼羊,是草原上的哈萨克牧民经常举行的一种传统娱乐活动。开始时,主持人首先祈祷,接着,主持人献上一只两岁左右的割去头蹄的时,主持人首先祈祷,接着,主持人献上一只两岁左右的割去头蹄的山羊,放在草地上,宣布比赛开始,参加者纵马蜂涌而上,马
14、快者抢山羊,放在草地上,宣布比赛开始,参加者纵马蜂涌而上,马快者抢先一步把羊俯身抬起,不择道路地狂奔。其他骑手紧追不舍,飞马上先一步把羊俯身抬起,不择道路地狂奔。其他骑手紧追不舍,飞马上前争夺。通常约有数十骑,多者上百骑围成一团,左拥右挤,往来奔前争夺。通常约有数十骑,多者上百骑围成一团,左拥右挤,往来奔驰。为了取胜,大都十人一伙,商量好去向,并作出冲群夺羊、掩驰。为了取胜,大都十人一伙,商量好去向,并作出冲群夺羊、掩护、追赶和阻挡等分工。如果遇到婚礼等喜庆吉日,叼羊场面更为激护、追赶和阻挡等分工。如果遇到婚礼等喜庆吉日,叼羊场面更为激烈风趣。从早晨太阳升起直到日落,争夺者时聚时散,时驰时停,
15、最烈风趣。从早晨太阳升起直到日落,争夺者时聚时散,时驰时停,最后将羊扔在规定地点的骑手为胜利者,受到人们的称赞。后将羊扔在规定地点的骑手为胜利者,受到人们的称赞。“姑娘追姑娘追”,是哈萨克族青年男女一种马背上的娱乐游戏,大多,是哈萨克族青年男女一种马背上的娱乐游戏,大多在喜庆节日时举行。届时,在宽阔的草原上,参加姑娘追的一对青年在喜庆节日时举行。届时,在宽阔的草原上,参加姑娘追的一对青年男女骑马并辔,向前方的指定地点进发。一路上,男方可以向女方任男女骑马并辔,向前方的指定地点进发。一路上,男方可以向女方任意开玩笑,也可以尽情表示自己的爱慕之情。姑娘不能有任何表示,意开玩笑,也可以尽情表示自己的
16、爱慕之情。姑娘不能有任何表示,只能默默地倾听。当走到指定地点就要返回时,男青年要机敏地先拍只能默默地倾听。当走到指定地点就要返回时,男青年要机敏地先拍马疾奔,姑娘随之纵马穷追,一边追,一边用皮鞭抽打那位顽皮的小马疾奔,姑娘随之纵马穷追,一边追,一边用皮鞭抽打那位顽皮的小伙子,而男青年不得还手。于是,草原上就展现了小伙子拼命跑、姑伙子,而男青年不得还手。于是,草原上就展现了小伙子拼命跑、姑娘拼命追的风趣动人场面。当然,在追逐中,如果姑娘喜欢这位青娘拼命追的风趣动人场面。当然,在追逐中,如果姑娘喜欢这位青年,那么鞭子只是在他的头顶上虚晃或轻打而已。这种游戏一般要持年,那么鞭子只是在他的头顶上虚晃或
17、轻打而已。这种游戏一般要持续数个小时。小伙子可以轮流邀请姑娘们参加,直到大家尽兴为止。续数个小时。小伙子可以轮流邀请姑娘们参加,直到大家尽兴为止。白白族族现有人口159.48万。世代聚居于云南省西部,信仰佛教,主要从事农业和渔业,民族节日“三月街”富有特色。白族是一个知礼好客的民族,以“三道茶”敬客,是一种高尚的礼仪。第一道茶,选取较粗、较苦的茶叶装进小砂罐用文火烘烤,再冲滚烫的开水。此茶虽香,却也很苦,称之为“清苦之茶”。第二道茶,加进红糖、乳扇、核桃仁、芝麻,香甜可口,叫做“甜茶”。第三道茶有蜂蜜和4至6粒花椒调拌,甜中有苦,苦中有甜,还夹带一丝麻辣味道,便是“回味茶”。三月街三月街是白族
18、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在点苍山麓举行,其宗旨是祈盼五谷丰登。每到会期,货棚栉比,游人如潮,争相选购自己所需的物品。三月街也是白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的大舞台。会街期,歌舞不绝,戏曲连台,传统的赛马、赛龙船,敲金钱鼓,耍霸王鞭,白族古调,精雕细刻,民族风味吸引着白、回、汉、藏、彝、纳西、傣等民族前来赴会,每天达10万人次以上。三月街还是白族青年男女结识相会、谈情说爱的佳期。傣族傣族 现有人口102.51万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历年“泼水节”饶有特色。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实际上泼水节就是傣历的元旦,因为傣文历法,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
19、现在,泼水的习俗实际上已成为人们相互祝福的一种形式。泼水节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年糕以及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泼水节历时三日。第一天,划龙舟、放高升、文艺表演文艺表演;第二天泼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块进行丢包和物资交流。傣族笃信小乘佛教,傣族人认为:男人一生非得过一段脱离家庭的宗教生活,成为受过教化的人,才有资格结婚娶妻。根据傣族的宗教习俗,男孩一到七八岁就要削发为僧,开始过宗教生活。孩子一旦踏入佛门,便吃往在寺庙,每天诵经习文,学习各种功课,不参加社会劳动,功课完毕,便可上街访友探亲,但不在外过夜。根据自愿,二三年后还俗,还俗后可以结婚。苗族苗族 现有人口7
20、39.80万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和云南省,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原始宗教,重视拜山神、树神、猎神、雨神、火神等自然神祝。房屋多为木结构,山区住的吊脚楼独具特色。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芦笙芦笙舞技艺很高。苗族的刺绣、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节日很多。踩山节,又称花山节、花杆地。时间: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意义:祈求赐福、保佑苗家人平安昌盛。节日期间,苗族同胞们身着盛装到村寨边宽阔的草坪上,舞狮灯、打秋千、吹竹叶、奏箫筒,人们还在山上竖起一根染成红蓝配12节的“花杆”以示向天祈子,青年男女们在这歌舞狂欢中寻找终身伴侣,祈求上苍赐福。踩山节持续三天,这三天中苗寨舞步翩翩歌声
21、、缭绕十分热闹。赶秋节,时间:四月初八。意义:庆贺丰收。赶秋节到来,苗族同胞都换上节日盛装,在由一男一女身着古代苗族服装,手举苞谷和稻穗在千秋架下宣告丰收的仪式后,人们开始打秋千、舞狮子、上刀梯、跳芦笙狂欢起来,男女青年则不失时机地物色情侣,谈情说爱。歌郎歌娘大显身手,三五结伴,引吭高歌、互相唱秋、相互祝福,其景融融、其情浓浓。“六月六”,时间:农历六月六日。是日,各村寨皆屠宰猪牛,祭祀山神、灶神和地神等;男女青年结伴对歌、赶场、丢花包,结交情侣,并已形成规模较大的歌节。藏族藏族 现有人口459.33万人,近半在西藏自治区,以牧业为主,主要有绵羊、山羊和牦牛,农业以种植青稞为主。以青稞等制作的
22、糌粑和酥油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藏族信仰佛教。著名的寺庙有甘丹寺、扎什伦布寺和布达拉宫等。牧区居住牛毛织的帐篷。藏族人民以歌舞为伴,藏族民歌抑扬顿挫,合辙贴韵,悦耳动听,唱时还伴以各种舞蹈,舞姿优美,节奏明快,其中踢踏舞、锅庄舞、弦子舞最为广泛流传。藏族的葬礼,目前仍以“天葬”为主,佛教徒认为,天葬寄托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其实,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但只有圆寂的达赖喇嘛死后才能享受,人们把他的遗体修放在一座塔里,装饰这座塔就用去14万两黄金。其次,活佛和领主死后,即享受火葬。小孩子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尸体则被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意思是永远不会
23、转世)。天葬仪式一般在清晨举行。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拉萨北郊的天葬台,太阳升起后天葬才开始。不经允许一般是不欢迎人们去观看的。拉萨市有一条八角街,被藏族群众誉为“圣路”,即“上天之路”。八角街宽阔平坦,两旁藏房高低不齐,当地藏民都格外看重这块净土。每天清晨,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到八角街头,汇聚成一条五彩缤纷的人流,然后沿着八角街环绕大昭寺三周,这种佛事活动,名叫“绕街”。据说,“绕街”可以使人心灵与佛祖相通,死后灵魂归天。远道来拉萨的香客,也必须参加“绕街”活动,许多人还沿着街磕长头。黎黎族族 现有人口111.09万人,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居住于竹木为架的草房,妇女精于木棉纺织。黎族以农业为
24、主,兼有狩猎、捕鱼、采集和林业等多种经营。跳竹竿是黎族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每当重大节日或新谷登场,人们都要举行跳竹竿,而且往往通宵达旦。跳竹竿跳竹竿时,先将两根长约5米的枕竿平行摆在平地上,竿间距离3.5米左右。在枕竿上横架8根4米左右的细竹竿,由8人分两组到枕竿两边去扶竿击节,每人左右手各握细竹竿一端。音乐伴奏,锣鼓打拍,扶竿者按节奏撞击竹竿,竹竿在枕竿上滑动离合,发出“卡哒、卡哒”的声响。舞者在8根竹竿间跳跃,像小鹿欢蹦,不断地表演出磨刀、筛米、穿门、鹿跳、转身、来回等花样动作。而击竿者时而蹲,时而坐,时而跪,时而站,使竹竿有高低变化。谁反应稍慢,脚踝或腰腿就会被夹住。
25、被夹者在大伙善意的轰笑中被竹竿夹抬着请出场外。谁能坚持到最后,闯过跪、蹲、站三关,谁就被当作优胜者,坐在竹竿上被高高抬起,接受欢呼与祝贺。农历三月三是黎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节日。节日里男女老少身着盛装,带着糕点,小伙子们和姑娘们把祭品供于有天妃和观音化石的岩洞口,然后来到活动会场,青年们进行射箭、摔跤等活动。夜幕降临,岸边燃起堆堆篝火,小伙子和姑娘们对唱情歌,载歌载舞。有时一对对情人悄悄离开篝火旁,小伙子把耳铃和鹿骨做的发钗送给姑娘,姑娘把自己编织的七彩腰带系于情郎腰间,双方信誓旦旦,相约明年三月三不见不散。瑶族瑶族 现有人口213.40万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北部和云南东南部,主要从事农业。“会说话
26、”的草标:瑶家青年约会,习惯于用茅草编织的草标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如果插在约定地点的草标是“同心结”,就说明双方有意,感情可进一步深化。如果插的草标是“两头空”,那就说明对方谢绝继续见面,不要再去追求了。这种以物代言的草标,在瑶山经常可以遇到。比如在路旁遇到打着十字的“栏路标”,告诫行人前方道路不通或有危险。为了防止牲畜上山吃庄稼,主人在地头打个人形的“提醒标”,放牧人见了草标,就不在这里放牧了。谁家添了小孩,就在屋前竖起一根顶端插有一枝树尾或竹尾的标志,表示爱情之树结出了成熟之果,人们称之为“出世标”。打长鼓、庆丰收、祭祖先是瑶族人民的传统习俗。黄泥鼓黄泥鼓是瑶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乐器,它要用大瑶
27、山特有的黄泥浆来糊鼓面,敲打起来声音特别宏亮、动听,音传数里之外。黄泥鼓有公鼓、母鼓之分。公鼓腰长,母鼓腰短,鼓头两端呈喇叭形。黄泥鼓舞在民族舞蹈中独树一帜,一只母鼓相配四只公鼓组成舞群。母鼓斜挎胸前,用双手拍击,公鼓则是竖着拿在手中,用左手敲击,动作随着音乐的变化,舞姿雄健洒脱。“盘王节盘王节”(农历十月十六)是瑶族的传统节日。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瑶王,人们带着心爱的黄泥鼓从数里之外赶来参加盛会。这些年,瑶山人民粮食丰收。六畜兴旺,生活蒸蒸日上,“盘王节”更为热烈红火。纳纳西西族族 现有人口27.80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信仰东巴教和喇嘛教。纳西族以农业为主,雪茶和丽江马名扬全国。丽江名胜:
28、千年历史文化名城丽江是一座“无围之城”,它以四方街为中心,四条干道向外延伸,并与如网的小巷相连接,宛若一座巨大的迷宫。街道全用石头铺成,由于长年累月的踩踏和风雨洗涤,被磨得十分光滑。具有宋、明建筑风格的屋宇,星罗棋布,鳞次栉比。玉河水分数股穿街过巷、环城流淌。家家门前有流水,户户院中有奇花。古老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有上千年历史的东巴文化,是世界上罕见的活着的象形文字。用它书写的2万多册东巴经,包括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方面的内容,是纳西族传世的百科全书。永宁纳西族自称“摩梭摩梭”,他们直到今天仍保留着母系制遗俗。在典型的摩梭人家庭结构中,只有母亲血统的亲人外祖母及其兄弟姐妹、母亲及其兄弟姐妹等
29、人,生身父亲被视为外人。在家庭中妇女的地位显赫,家长由辈份高的妇女担任,掌管全家的生产、生活活动,负责吃穿的分配。家庭的血统世系按母系计算,财产也依母系原则继承。与这种母系家庭相适应的婚姻制度,人们习称为“阿注”婚。这种婚姻的主要特点是:男不娶、女不嫁。凡属不同母系血缘的青年男女都可自己挑选心上人,只要彼此乐意,便互赠礼物,并开始过偶居生活。由于他们分属两个家庭,所以男子要在夜幕降临后才去女家访宿,次日清晨又匆匆返回母家。同居所生的子女,姓母亲姓氏,并归母亲家庭抚养,男子对子女们没有任何权利和义务。这种婚姻家庭没有经济等方面的必然联系,所以男女双方的离异十分自由,只要女方拒绝来访或男子停止访宿
30、,婚姻便宣告结束。彝族彝族 现有人口657.22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彝族音乐富有特色,舞蹈多与歌唱相伴。所住房屋系土木结构,称“瓦板屋”。彝族主要从事农业,部分地区兼营牧业。花包头花包头:撒尼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撒尼妇女的花包头,是姑娘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包头多为姑娘亲手制成,长约3米,宽约0.17米,一条黑布作底,上面绣有数条彩色图纹,十分精致美丽。每逢喜庆、外出,姑娘们都要穿上崭新的民族服饰,并缠上花包头,缠花包头要经过七、八道手续才能完成,被当地群众看作是自由、幸福的象征。“转转酒”:彝族喜欢饮酒,饮酒时不分场合地点,也不分生人熟人,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圆圈,递传酒杯,依次饮用,所以称作“转转酒”。逢年过节,各家各户的阿妹子会捧出一坛自家酿的美酒放在门前,插上几枝锦竹杆或麦杆,凡从门口路过的人,都会被热情相邀,用杆杆咂吸几口。彝族的酒具颇为讲究,以凉山漆器漆器最负盛名。火把节: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彝族最隆重的节日火把节,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祭神祭田、祈求丰年、送崇驱邪是节日的不衰主题。节日期间,家家户户点火把,照遍屋内外所有角落。夜晚,全村的火把行列从村头照到田野。之后,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堆,尽情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