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docx(8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篇:中学政治必修二学问点 只要不放弃努力和追求,小草也有点缀春天的价值。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中学政治必修二学问点,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一、(第一单元) 1、哲学的理解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学问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表达在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相识存在的问题(划分为可知论和不行知论) 3、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实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
2、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4、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哲学对社会的作用(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还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出社会进展的志向目标,指引人们追求奇妙的将来,同时能够动员和驾驭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气。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基础: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进展 自然科学基础:最具代表性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
3、唯物主义)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第一次实现了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二、辩证唯物论(第四课、第五课)(原理+方法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物质确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动身? 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敬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
4、热忱同严谨踏实的科学看法结合起来 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即反对从主观动身,又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思想。 三、辩证唯物主义相识论(第六课) 1、实践和相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实践确定相识,(即实践是相识的基础:实践是相识的来源,实践是相识进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相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相识的目的和归宿。) 相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相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指导作用。错误的相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熬炼成才。 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想,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为什么追求真理需要一个过程 相识具
5、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相识和觉察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进展真理。 3、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 四、唯物辩证法(第六、七、八、九课) (一)联系的观点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的孤立观点看问题 2、联系是客观性原理。 原理;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是自由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便性。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原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方法论:联系的
6、多样性要求我们留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进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 原理:区分: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进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进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整体和部分在事物进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进展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听从和服务于整体。 联系:整体和部分互相联系、密不行分。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转变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转变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确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转变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坚
7、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5、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系统优化的思想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相识事物 (二)进展的观点 1、进展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转变和进展的(世界是永久进展的)。(进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进展的观点看问题,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具有创新 2、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原理:事物的转变进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一切事物的进展都是首先从量变
8、起先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定结果;事物就是在量变和质变的两种状态中不断进展的。(即事物的进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起先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我们要主动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建条件; 3、事物进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原理:事物进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进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进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将来充溢信念,主动激励、热忱支持和悉心爱惜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三)冲突的观点 1、冲突
9、的观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简言之,冲突就是对立统一。 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即用全面观点看问题) 2、冲突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冲突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即事事有冲突,时时有冲突。 方法论:要承认冲突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和揭露冲突;要擅长全面分析冲突,坚持两分法(即一分为二观点看问题),防止片面性。 3、冲突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冲突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冲突具有特殊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补充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
10、体分析是我们正确相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我们正确解决冲突的关键。 4、冲突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对立:冲突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冲突的共性和特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统一:二者互相联结(冲突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互相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二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互相转化。(冲突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确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方法论:学会正确相识事物的秩序(特殊普遍特殊) 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补充:冲突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
11、于事物冲突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据。) 5、主次冲突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在困难事物的进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进展起确定作用的冲突就是主要冲突;其他处于附属地位、对事物进展不起确定作用的冲突则是次要冲突。二者互相依靠、互相影响;在确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方法论:要擅长抓重点,集中主要力气解决主要冲突;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冲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6、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冲突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互相排斥,又互相依靠,在确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擅长
12、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主流,不忽视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7、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原理:主次冲突和主次方面的互相关系原理 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8、冲突观(6 个原理) 冲突分析方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或者加上 坚持全面观点看问题) 9、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基本观和根本分歧点 唯物辩证法两大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进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主见用联系、进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见用归、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冲突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冲突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 冲突
13、分析法是我们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认冲突,是否承认冲突是事物进展的源泉和动力。 10、辩证的否认观 原理内容:辩证否认是事物自身的否认,即自己否认自己,自己进展自己。 辩证的否认是进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辩证的否认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存和改造旧事物中主动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进展的基础。 辩证的否认的实质是“扬弃,既不是简洁地确定一切,也不是简洁地否认一切。 方法论: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我们不仅要敬重书本,敬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
14、断实现理论和实践创新与进展。) 1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破旧立新) 12、创新对社会的作用(创新推动生产力的进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进展) 五、社会历史观(第十一课)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最突出表如今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 2、两对冲突和两个规律 两对冲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确定和反作用) 两个规律:生产关系确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确定要适合
15、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社会进展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进展道路是曲折的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建者,(人民群众 是物质财宝的创建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宝的创建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确实定力气) 因此: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途。 (六)价值观(第十二课) 1、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内容: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正确的价值观对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促进作用,错误的世界观则起阻碍作用 所以要求我们坚持
16、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价值推断和价值选择 1)标准:客观根据:必需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进展的客观规律。 主观根据:自觉站在最宽阔人民的立场上。 2)价值推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地位、需要、相识角度、立场、阶级性等 3、人生价值观 (1)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社会价值(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奉献,即人是价值的创建者)和自我价值(即社会对个人的敬重和满意,即索取,即人是价值的享受者) (2)人的价值就在于创建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意自己所属的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对一个人的价值
17、评价主要看他的奉献,看他为社会、为人民奉献了什么。 (3)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首先必需作出正确的价值推断和价值选择)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建价值。(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胜利。(主观条件)(一是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坚韧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二是需要努力进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养;三是需要有坚决的志向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中学政治必修二学问点 其次篇:中学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学问点归纳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
18、国家 1、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 1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从产生上讲: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阶级冲突不行调和的产物和表现。2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中国公民和中国人民的区分1中国公民包含中国人民和敌对分子2人民为政治概念,公民为法律概念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本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人民民主的特点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2人民民主专
19、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4、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及表现? 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如今民主权利的广泛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如今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物质、法律的保障;也表如今宽阔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5、国家的性质,确定因素和推断标记 1含义:即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2确定因素: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确定的。 3推断标记:国家政权驾驭在什么阶级手中,为什么阶级服务。 6、民主,专政和专制的含义及其关系 民主:指在确定阶级范围内,依据同等的原则和少数听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具有显明的阶
20、级性,世界上从来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民主。民主全民民主 专制:指在统治阶级内部,权力高度集中在个别人手中,对国家重大问题的决策实行个人专断的国家制度 专政:指国家依靠政权的暴力对被统治阶级实行的政治统治。关系:1我国的民主和专政是辨证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和专政互相区分、互相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另一方面,民主和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证。 2民主与专制相对应,是对专制的否认。 7、我国政府对人权问题的观点: 敬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是进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我国在敬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
21、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人民的生存权、进展权得到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得到保障。 注:我国政府观点主权高于人权。 8、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和进展的政治基石,已被写入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 义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9、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哪些?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
22、础和标记。 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选举人大代表和被选为人大代表的权利。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此权利,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政治自由,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重要方式,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注:自由是相对的,不存在确定的自由,自由和法律是对立统一的。公民享有政治自由,必需遵守宪法和法律。3监督权,包括指责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但是行使监督权必需实行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歪曲事实进行陷害。 注:权利属于法律概念,通常与义务相对应。权力属于政治概
23、念政治力气或者实力。权利的主体不是特定的,公民享有权利。而权力的主体是特定的,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利的内容比权力的内容广泛得多。第三,权利可以放弃,但是权力不能放弃。 10、我国公民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是什么?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平安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1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哪些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同等的原则,说明我国公民同等地享有权利、同等地履行义务、同等地适用法律。注:这种同等指法律实施上的同等,不是指立法上的同等。法律具有阶级性 法律面前一律同等是指公民同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但不能说权利和义务都是相同的。
24、 这种同等,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同等,现实生活中照旧存在着不同等 要求:国家在爱惜公民合法权利和依法惩办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同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关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不行分别的。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注:在我国,有些权利可以放弃,但是义务确定要履行; 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的,无先后依次;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注:在我国,国家
25、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样的,但并不意味着完全一样,有时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会产生冲突。因此要求国家敬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个人利益听从国家利益。 12、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5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26、理念。这既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只有广泛发扬民主,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使整个社会充溢朝气和活力。 13、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必需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自觉地投身于政治生活之中。需要学习政治学问,培育各种政治观念。 贵在实践,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其次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注:关于民主选举的权利与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区分:民主选举是广义上的选举,其范围广泛,包括人大代表的选举、国家领导人的选举、村居委会的选举等;公民
27、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中的选举有特定的对象,即人大代表的选举。 联系: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民主选举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二者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表达,都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2、民主选举的选举方式有哪些?比较各种选举方式各自优缺点。 1干脆选举:由选民干脆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能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能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任的当家人。不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状况操作性困难,本钱太高,效率低。适用范围: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选举、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 2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的选举方式,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
28、的状况下适用操作性简洁,本钱低,效率高。不能表达每一个公民的意愿,不能干脆选择自己心目中的当家人。适用范围: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及乡以上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员的选举。 3等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选举方式,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选民可能误以为将要当选者已事先“内定,影响参加选举的主动性。在极少数状况下才被接受。 4差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方式,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供应了选择的余地;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会影响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如不加以有效规范,简洁发生虚假宣扬、贿赂选民等状况,各级人大代表一般都实
29、行差额选举。 3、制约选举的因素: 1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同等具体条件来确定选举方式。2选举方式必需表达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进展状况相适应。 3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接受干脆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4、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前提;2专家询问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3社会公示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亮度和公众的参与度;4社会听证制度有利于决策利民。 5、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 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表达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加决策科学性。有
30、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忱和信念,增加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6、实行民主管理,进展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 1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干脆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2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进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7、理解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性质 是村民或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化、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8、农村村民如何实现村民自治?理解即可 1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2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
31、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3通过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 4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监督村干部的行为和村委会的工作。 9、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信人舆新1信访举报制度;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3言论监督制度,言论监督以其透亮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发挥着独特作用。4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新形式、新方法。 10、公民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1有利于改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消退腐败现象。 2有利于激发宽阔公民关切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子翁精神。 11、公民怎样行使监督权? 1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
32、邪恶势力作斗争,勇于运用宪法和法律给予自己的监督权;2必需实行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12、公民有序的和无序的政治参与的主要区分是什么? 1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3、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1为什么?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确定着我们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2怎么办?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就能确保有序的政治参与。拓展:公民 (1)公民为什么要自觉参与? 必要性:我国国家性质、人民地位、公民权利和义务、三原则。重要性: 第
33、一,对公民有利于增加主子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忱、实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其次,对社会或国家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展,现代化及各项事业的进展。有利于亲热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内容:A行使民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B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 C坚持三原则。;D.依法有序的参与; 第 二 单 元: 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工作的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政府在工作中如何贯彻对人
34、民负责的原则?1政府的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公安局,司法局,监察局,法制局,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2工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3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44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看法;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整、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进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一方面,政府宣扬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抵抗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全民族的思
35、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另一方面,组织和进展教化、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供应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生态文明 3、政府的作用 供应管理和服务。 4、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目的: 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进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实力和水平。 5、公民怎样处理和政府的关系 不断提高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主动履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了解政府的职能,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关心,监督政府的行为。 6、政府为公民求助和投诉供应的途径和方式 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推行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1
36、、依法行政的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需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2、政府为什么坚持依法行政?根本缘由,国家,政府的性质 1必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表达对人民负责的原则。2重要性: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增加政府权威 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利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有利于带动全社会敬重法律、遵遵守法律律、维护法律,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3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值、高效便民、恳切守信、权责统一。 3、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措施: 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
37、为。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实力和水平。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样、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利的行政管理体制。 4、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1为什么? 必要性:权力是把双刃剑。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重要性: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削减工作失误; 才能防止权力滥用,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决策; 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有权威和公信
38、力的政府。2怎么办? 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行。依靠行政监督体系 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A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B中国共产党的监督;C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D社会与公民的监督;E司法机关的监督。 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A上级政府的监督;B监察部门的监督;C审计部门的监督;D法制部门的监督 5、我国政府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的意义?1坚持依法行政,做好自身工作的必要保证 2有利于科学民主决策,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削减工作失误。3有利于建设廉洁政府,树立政府权威4有利于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5有利于增加政府工作的透亮度,便于群众加强对
39、政府工作的监督。6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化解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 6、政府权威确实定因素是国家性质,有无权威的标记是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听从。 7、有权威政府的表现? 必定是依法行政的政府 必定是廉洁、高效、团结合作、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必定是讲信誉的政府 有权威的政府对经济进展、政治文明、文化旺盛和社会和谐都会有主动的促进作用。 8、如何树立政府的权威? 1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 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 3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德、作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
40、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9、政府怎样依法行政 1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宗旨和原则 2坚持法定职责必需为,法无授权不行为,勇于负责,坚决订正不作为,乱作为3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审慎行使权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拓展:政府 (1)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国家性质、政府性质、人民地位确定。 是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和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 是政府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的内在要求。是政府实行科学进展观的需要。 有利于政府自觉接受监督,依法行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建设服务型政府,保障人民权益。我国政府是有权威的政府,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2)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
41、? 履行职能: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坚持原则: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看法。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才能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接受监督: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审慎行使权力。 深化体制改革,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建设服务政府,创新管理形式,提高工作效率。坚持法定职责必需为,法无授权不行为,勇于负责,坚决订正不作为,乱作为 树立权威:树立政府的权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6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我国宪
42、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1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2职权:“法定免督 依法行使立法权、确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职权:行使最高立法权、确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3地位: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4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4、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1权利:“表审询案 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2义务:关心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亲热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看法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5、区分“一府两院与人民代表大会 1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一府两院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其中政府是行政机关,法院是审判机关,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2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