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物理: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物理: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一).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物理: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一) 第一篇:物理:3.1重力 基本互相作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一) 高考资源网ks5u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用“引导探究法教重力 基本互相作用 江苏省无锡天一中学 焦健生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重力 基本互相作用一节内容编排在中学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中,这部分学问,特别是力这一基本概念,是本章的一个基础性的重点,学好这部分学问,可以为学习本节的后续内容做好必要的准备。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从力的概念入手来探讨物体受到的重力,力的概念很抽象,为了便于学生接受,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学问时,以现实生活的例子作为依托,列
2、举了生活中学生能够感知的例子,说明力是变更物体运动的缘由,是物体产生形变的缘由,在此基础上给出力的定义和力的表示法,对于力的互相性的理解是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角度定义的。可见,力的概念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重力是学生比较熟识的,教材从力的三要素的角度来介绍重力的有关学问,重力概念理解的难点是对重心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互相作用,知道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更。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法来表示一个力,会画力的示意图。 3知道重力产生的缘由及其定义,会求重力的大小并能确定重力的方向。 4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会用县挂法确定不
3、规则薄板重心的位置,会求质量分布均匀、形态规则的物体的重心。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等探究活动让学生来体验力的产生缘由、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作用的互相性。 2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用悬挂法来探究确定不规则薄板重心的位置。 3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学方法。 xiexiebang 版权全部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二探究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并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让我们来亲身体验一下力的存在和力的作用,要求:同桌双手互相推掌,一人处于被动,双方感受力的存在,假如用力还可以把另一人推开。 体会和思索:力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力是怎样产生的? 2科
4、学想象并体会,探究探讨上述问题 激励学生大胆地动手、科学地想象并体会,在这环节中,学生分组探讨上述问题,老师给以适当提示。 3再创情境,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向学生展示试验器材:方木块,海绵。试验:手推方木块使之运动,手用力推海绵。 请学生总结: 1力可以变更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互相作用。 4逐字分析,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思索:1力能够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吗? 2如何理解力的作用是互相的? 引入: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概念? 结论:一个力总能找到它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例1:以下关于力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干脆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
5、作用 C假如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那么它必定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xiexiebang 版权全部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形态规则的物体的重心确定在其物体上吗?为什么?探讨 3物体的重心确定在物体上吗?与物体形态、质量分布关系?探讨并举例。 探究性活动:用悬挂法测定薄板的重心位置。测三角板、书本的重心 四简要说明一下四种基本互相作用 学生自学并总结。 五总结本课内容 1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概念;3重力、重心;4四种基本互相作用。 六作业 1课本:P57 1、2、3。 2课后体会日常生活中有关力作用生活实例。 xiexiebang 版权全部高考资源网 其次篇:中学物理必修一教
6、案:3.1重力基本互相作用 3.1 重力 基本互相作用 一、教材分析 这一节首先从力的概念入手进行探讨,“力是物体间的互相作用这个表达是抽象的,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学中要从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动身,说明力是变更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缘由,在此基础上给出力的定义.对于力的互相性的理解是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角度来进行定义的,刚起先分析物体受力时,可以把施力物体找出来以便在分析时不会凭空增加力的个数.力的三要素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把问题简洁化的一种方法,也是以后作力的分析草图时必需用到的一种基本学问和技能,所以要学生多加练习,特别是对力的示意图更要加以重视,这是受力分析的基础.重
7、力概念的理解难点在于重心的理解,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但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态和物体的密度分布都有关系.理解重力可以从演示试验入手进行,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是解决难点的很好的方法.二、教学目标 1、知道重力产生的缘由及其定义。 2、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能用重锤线检验一条线或一个面是否竖直或水平。 3、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 4、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互相的,相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 态发生变更 5、知道力的三要素 6、了解四种基本互相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2、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变更 难点:
8、 1、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 2、重心的概念 四、学情分析 力的概念在初中已经有所接触,但是它的理解照旧是一个难点,关键是在于力是物体间的互相作用这一问题上,并且两个力地位是相同的重力是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的一个概念,对它的理解主要应当放在重心的探讨上,知道不怜悯况下物体重心的位置自然界四种基本互相作用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对它的理解不必太深,了解这方面的学问,为将来进展打下基础 五、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导入目标自主探究,实践体验表达沟通,总结归纳 六、课前准备 多媒体,长方形木块,锯条,橡皮条,已知质量的钩码,重锤线,铅笔,刻度尺,质量均匀分布的金属板等。 七、课时支配
9、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怀疑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加速直线运动有何区分? 引入物体运动状态发生转变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P54第一段后答:物体速度大小、方向发生转变 物体发生形变的含义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本P54其次段后举例。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同学们都平常都习惯这样说,我们班要数某某同学的力气最大,某某同学脚部的力气最强,一脚可以把足球开出五、六十米。这种对力的说法符合物理角度对力的定义吗?本节课我们将着手探讨这个问题,并学习几种简洁的力学问题。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一、力和力的图示 力的描述:力是物体与物体的作用。即力产生的条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发生作用 力的作
10、用效果: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更或是物体发生形变。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弹簧秤力的单位:牛顿 力的量性:矢量,遵循矢量运算法则 力的图示:按确定比例作出的带箭头的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作用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 二、重力 1、重力 提问:重力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在预习后回答: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人跳起来总会落在地上,扔出去的东西总要落回地面。 提问:有的同学说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到底是不是呢? 学生猜疑: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 老师释疑:严格地说,重力并不是地球的吸引力,而是吸引力的一部分,以后才会学到这些学问,如今知道就行了。所以
11、说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而不能说地球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由于两者相差很小,通常可以用重力代替吸引力。 概念: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就是重量。 一个物体受到10N的重力,可以说这个物体的重量是10N。提问:重物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各是谁? 学生: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重物。 强调:地球上的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受力分析中重力确定有。 在月球上,物体也会由于月球的吸引而受到相应的重力,到其他星球外表也一样。产生条件:是由于地球的吸引。 2、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提问: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来测量,为什么? 学
12、生:物体静止时对弹簧秤的拉力大小等于其重力。 试验:手提弹簧称及其下挂的钩码,测出钩码的重力;在竖直方向上用不同的方式运动,视察弹簧称示数及其转变。 (引导学生根据试验,并结合二力平衡学问得出结论) 重力的大小: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测出。 在静止的状况下,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物体重 力的大小。 动手试验: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的重力的大小,视察计算重力G与钩码的质量m的关系。 学生立即得到:G与m成正比。 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 Gmgg9.8N/kg 强调:g值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取值不同,一般状况下忽视这个差异,可认为g值是恒定的。试验
13、:从静止释放的小石块总是竖直下落,重锤线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归纳:从静止释放的小石块总是竖直下落,分析重锤线下重物的受力状况,可知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强调:竖直向下不能说成垂直向下,竖直向下指的是与水平地面相垂直,不能笼统指垂直方向。 3、重心 概念 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或各部分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或各部分所受到的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 通俗点讲,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点。把物体的全部质量集中到一点将不影响探讨结果,这就是物理学的一种等效替代的思想。 与重心位置有关的因素: 与物体的形态有关
14、; 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跟物体的形态有关。 质量分布均匀的有规则形态的物体,其重心在此几何中心上。 同学们在初中学问的基础上,找出这些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投影分析 质量分布均匀的形态不规则的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二次悬挂法或找寻支点法找到。学生动手找自己的不规则薄板的中心,并且说出其原理。 1课时 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已经学过力的有关学问,今日我们接着学习力的学问。 二、进行新课 1对“力和力的图示的学习 老师活动:利用多媒体投影播放“运动员踢球、守门员接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等录像资料。老师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探讨说明现象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探讨现象的共同
15、点,老师引导,得出结论 点评:通过实际问题以及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培育学生觉察问题的实力。 老师活动:演示用手压锯条、拉橡皮条等等,提出问题; 1类似这些你还能举出哪些生活实例? 2全部这些现象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思索探讨列举实例,概括总结自己的结论。点评:通过生活实例,激发爱好,完成力的定义的教学。老师活动:老师提出问题: 1.用手指推长方形小木块,你能看到几种不同的现象? 2.比较几种不同的现象,你能说出力的作用和它所产生的效果之间的关系吗? 3.说出你的结论。 学生活动:学生试验推木块。操作参考: l.用大小不同的力推木块靠近桌面的地方。2.用大小相同的力推木块的不同侧面
16、。 3.用大小相同的力推距离桌面不同高度的地方。学生表达现象,探讨沟通得出结论。 点评:通过试验分析现象,培育学生利用物理语言表达试验现象、抽象概括总结物理问题的实力。 老师活动:总结、点评、提出问题: 力是物体间的互相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变更。力也是一个矢量。 1.我们学过的物理量中,有哪些是矢量? 2.我们怎样用数学方法来表示力?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观看课件力的图示作图法,完成对力的图示的教学。学生活动:思索问题、阅读教材,观看课件。2.对“重力的学习 老师活动:多媒体展示神州五号升空录像,带有苹果落地、航天飞机绕地飞行、人抛出物体、月球绕地运行的图片。老师提出
17、问题: 1.放射卫星或飞船为什么用那么大的火箭? 2.苹果落地、航天飞机绕地飞行、人抛出物体落向地面、月球绕地运行说明白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录像和图片,感受人类探究自然的成就感,沟通探讨得出结论。点评:进一步分析实际问题,培育学生酷爱生活、酷爱科学并勇于探究科学,得出重力的定义。 老师活动:指导学生用弹簧秤测已知质量的物体的重力,提出问题: l.通过测量不同质量物体的重力,你能觉察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吗? 2.关于重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你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试验测量,沟通探讨,得出结论 点评:通过试验探究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培育学生试验探究物理问题的实力。老师活动:老师提出问题
18、: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演示不怜悯况下的重锤线。学生活动:学生猜测、视察、分析得出重力方向的结论。 点评:通过演示试验的视察,培育学生分析视察概括总结的实力。老师活动:老师提出问题: l.你能用一支铅笔将一个刻度尺水平支起来吗?做做看。2.根据二力平衡,你能找到刻度尺的重心吗? 3.根据刻度尺的重心的位置,猜测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的重心在哪里? 4.你的猜测正确吗?你该怎么做? 5.若在刻度尺的一端放上一块橡皮,刚刚支点的位置变更了吗?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做试验: l.平衡刻度尺 2.确定形态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金属板的重心并试验验证 点评:通过试验验证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培育学
19、生试验实力。3.对“四种基本互相作用的学习 老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四种基本互相作用,提出回答: l.四种基本互相作用分别是什么? 2.质子带正电,但质子与中子一起却能聚在一起构成原子核,请揣测缘由可能是什么? 3.假设重力不存在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学生解答;沟通探讨,发表见解。 点评:阅读四种基本互相作用,培育学生阅读实力和提取物理信息的实力。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重点是对重物牵引下小车的运动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涉及到了试验的设计、操作以及作图像的方法、原则,很好地提高了大家各方面的实力,同时又为后面学习这种匀变速运动打下了基础。 第五篇:重力_基本互相作用教
20、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互相的,相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更。能分析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重力产生的缘由及其定义,理解重力的大小以及测量和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4初步了解四种基本互相作用的特点和作用范围。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察和亲身感受,概括出重力的产生、方向、大小的特点,培育学生归纳总结学问的实力。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替的思想。 2通过对四种基本互相作用的介绍,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以后投身到新领域的探究中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21、重点: 1.力的概念的建立过程,学生对于力的概念存在一些模糊的概念,为了让学生对力有更清晰的相识,因此教学中应重点讲解力的概念的建立过程。 2.重力的三要素的分析过程。因为重力三要素的分析探讨方法能为其他学习作铺垫,所以应是本节的另外一个核心内容。 难点: 不规则物体的重心确实定,对于不规则物体的重心确实定学生不简洁接受,而且也不简洁想到,所以在教学中用实际操作突破难点。 三、课时支配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视察足球场上运动员们踢球、传球以及守门员接球的动作。 老师:同学们说说运动员的这几个动作中,足球的运动状态都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生1答:踢球是足球由静止状态到运动状态。 生2
22、答:守门员接球是足球由运动状态到静止状态。生3答:传球是足球运动方向的变更。 老师:之前我们学习过,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用哪个物理量来表示的? 生答:速度。 老师:所以当物体的速度发生转变是,我们就说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转变。我们再看看之前运动员踢球的几个动作,也可以看到,运动状态的转变有三种:速度的大小发生转变; 生答:速度的方向发生转变;速度的大小、方向均发生转变。老师:那么,这种运动状态的变更,我们就归因为力的作用。 2、新课教学 所以,从我们对足球的运动状态以及松枝的弯曲我们就可以得到力的定义了。有没有哪个同学可以来总结一下力的定义? 生答:力就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互相作用。 老师:力的单位
23、是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表示。语文有一种学习看法叫做咬文嚼字,那么我们也来对力的概念进行一次咬文嚼字!首先我们看到物体与物体之间,同学们说说,你们对这个短语是如何理解的? 生答:力是存在于物体之间的。 老师:对,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有力就确定至少有两个物体的存在,而这两个物体,讲有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所以,这里我们就得到了力的第一特性质物质性。然后我们再看到定义的互相两个字,这个词同学们又如何理解呢? 生答:A对B施加一个力的时候B也对A有一个力。 老师:没错,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这就是力的其次特性质互相性。同时力的最终一特性质就是矢量性,力是一个矢量,所以
24、力? 生答: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老师:再了解了力的三特性质之后,同学们来回答一下,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吗? 生答:不能。 老师:那么,两个物体确定要互相接触才能产生力吗? 生答:不愿定 说完了力的三特性质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力的定义,我们还有哪一个词语没有探讨? 生答:作用。 老师:没错,既然有力的存在,那么力就确定会对物体产生一个力的作用效果,那么根据前面我们引入的生活中的一种运动一种自然现象,同学们说说,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两个? 生答:运动状态的变更和物体的形变。 老师:很好,当力变更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可以使力产生一个加速度,而力是物体发生的形变,有些形变我们肉眼就可以辨别,有些微小形
25、变我们肉眼无法看出来却需要精密的仪器来检测了。但是力的作用效果,无外乎就是这两种了,当然也可以一个力的施加,两种作用效果都产生也是可以的。那么,影响力的作用的因素又是什么呢? 生答: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老师:也就是力的三要素。说道力的大小,同学们说说,力的大小我们是用什么仪器来测量的? 生答:弹簧测力计。 老师:力的测量需要用到测力计,而我们平常用得最多的就是弹簧测力计,这里老师也还有展示一下其他不同型号的测力计。 可是我们这节课说了这么久的力,都是口头上说的,所以我们要如何将力这种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东西表示到纸上来呢?于是,这里我们就进入到力的图示学习。力的图示就是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来
26、表示力的三要素。线段的长度表示? 生答:力的大小。 老师:线段的箭头表示? 生答:力的方向。 老师:线段的起点表示? 生答:力的作用点。 老师:假如我要表示一个大小为15N、方向为水平向右的力推木箱的状况,力的图示如下: 作力的图示的步骤是: 选取合适的标度; 从作用点起先沿力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线段的长短按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画出,线段上还要标出刻度,同时确定要留意必需是整数倍,不行以出现分数; 在弦断的末端加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最终标上力的大小和名称。 在作力的图示的时候,还有一点需要留意的是,我们在画同一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作力的图示选取能画一个力就选一个标度吗? 生答:不能。
27、老师:是的,这里的表示各个力的标度终归要统一。 而在了解了力的图示之后,我们在这里还要区分一下另一个概念,就是力的示意图:只需要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以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 3、练习稳固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例题,来熟识下力的图示要如何来画,它的步骤是怎么样的,又有哪些留意事项。例:物体A对B的压力是20N,如下图,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 练习1: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干脆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 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4、重力 在上一章的自由落体运动中我们已经知道,冬天飘落的雪花、夏天的雨水、秋天的落叶,这些物
28、体的下落都是因为它们受到了什么力的作用? 生答:重力。 老师:没错,在地球旁边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我们就叫做重力。那么同学们思索一下,力都伴随着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同学们说说重力的施力物体是谁? 生答:地球。 老师:受力物体呢? 生答:地球旁边的物体。 老师:那同学们再想想,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需要与地球相接触吗? 生答:不需要。 老师:所以,重力就是非接触力。还有,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没有关系? 生答:没关系。 老师:同学们都回答对了,但是假如老师把重力的定义反过来说,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这句话对吗? 生答: 老师:这里要留意将定义反过来说是不对
29、的。重力只是地球吸引力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我们以后会学习到的向心力。那么,在知道了重力的来源之后,我们接下来看看力的三要素。首先是重力的大小。在初中我们就已经学习过了重力的计算公式是? 生答:G=mg。 老师:g的取值是? 生答:9.8N/kg。 老师:那么,根据我们在自由落体运动的学习中,大家再一起来回忆下,重力加速度的大小随着纬度有一个怎样的转变? 生答: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老师:那么,同一个物体,它在赤道所受到的重力和两极所受的重力大小是怎么样? 生答:赤道最小,两极最大。 老师:那么既然知道了这个转变之后,我们来探讨一下,一团棉花,在上海称是100N,到了迟到去称还是100N,试问
30、棉花是受潮了还是变干了? 生答:受潮了。 老师:为什么是受潮了? 生答:因为赤道比上海的重力加速度要小,称的重量也应当要变小才对,但是如今它的重量却是一样的,所以只能是受潮了。 老师:很好。如今我们再来说说重力的方向是? 生答:竖直向下。 老师:没错,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与水平面是垂直的,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就是重锤线。建筑工人建楼的时候,他们要如何推断楼是笔直笔直的呢?如何避开建成和比萨斜塔一样呢?这就是重锤线能起到的效果了。 5、重心 那么,我们再说了重力的大小、方向之后,还有一个什么要素没有提到? 生答:作用点。 老师:重力的作用点在哪里呢?首先我们看到一根长杆,长杆的每一个小段是不是都
31、会受到重力的作用?!可是多数的小段就有多数的重力,我们一个个探讨太麻烦啊,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将每一段的重力等效到一个点,这个点所受到的重力的效果就可以代表整个长杆的受重力的效果。同理上面的那一串葡萄的没一个重力,我们也是一样等效到一个点上,代表整个整串葡萄的重力。所以我们就把这个点叫做重心。那同学们在想想,重心的位置我们要如何去确定呢?它跟什么因素有关? 生答: 老师:我们首先看几个简洁的物体,圆球、长杆、以及圆柱体的重心在哪? 生答:在它们的几何中心上。 老师:没错,所以质量分布均匀、形态规则的物体重心位置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但是我们再看看一辆货车拉一个油桶的重心,与同一辆货车拉三个油桶的重
32、心一样吗?它的重心会如何移动? 生答:会往后移。 老师:没错,所以物体的重心除了跟物体形态有关之外,还跟物体内的质量分布有关系。可是,物体的重心,确定会在物体上吗?可不行以在物体外?有没有哪个同学可以举出一个反例? 生答:圆环等 老师:而那些质量分布不均匀或者形态不规则的物体,我们又要如何去确定它们的重心呢?这里,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悬挂法。同学们能想到悬挂法的原理吗? 生答: 老师:这是由于二力平衡的原理。但是,悬挂法对于一切物体都可以测出重心吗?它有什么局限性吗?莫非老师还可以用悬挂法测出讲桌的重心吗? 生答:只适用于与薄板状的物体。 老师:没错,这就是它的局限性。在全部学习完了重力的学
33、问之后,本节还有对四种基本互相作用的介绍,这个内容就给大家5分钟自己看书了解。 6、重力习题稳固 1、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DA、物体只有在地面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在自由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小于物体在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C、物体在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大于物体在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不管其运动状态如何,它所受到的重力都是一样大 3、一杯子装满水,杯的底部有一个小孔,在水从小孔不断流出的过程中,杯连同杯中水的共同重心将DA、始终下降 B、始终上升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7、课后思索 孤掌难鸣说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电子秤称量的是质量还是重量? 为什么如今优秀的跳高运动员都接受背越式技术? 五、板书设计 一、力的概念 1、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互相作用; 2、性质:物质性、互相性、矢量性; 3、作用效果:变更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产生形变; 4、影响作用效果的因素:大小、方向、作用力的三要素; 二、力的图示 大小线段长度、方向箭头方向、作用点箭尾箭头;区分:力的示意图 三、重力 1、定义; 2、大小:G=mg;g=9.8N/Kg 3、方向:竖直向下; 4、重心: 定义;重心的位置既与物体形态有关,还与质量分布有关; 悬挂法只适用于薄板状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