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金融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之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我国金融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之策.docx(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我国金融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之策 第一篇:我国金融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与进展之策 我国金融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与进展之策 专家建言 何德旭刘海虹王朝阳 近年来我国金融服务业的进展状况 金融服务业作为一个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它既包括银行、证券、保险这些主要的金融服务行业,也包括信托投资、信誉合作社、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典当业等行业。在把金融服务业界定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金融保险业后,可以觉察一个值得留意的现象近年来中国金融服务业并没有呈现出加速进展的局面,相反,19972023年间,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和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呈下降趋势。到2023年底,金融服务业
2、增加值的上述两个比重分别为1650和551。就业方面,金融服务业就业的两个比重数值都比较小:19972023年间金融服务业就业占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略有下降,而占总就业的比重则略有上升。截至2023年底,金融服务业就业的上述两个比重分别为 16和05。 从增长速度来看,除1997年之外,之后的六年按现价计算的金融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都要低于同期按现价计算的的增长速度。假如计算最近五年的平均增长速度,那么19992023年间金融服务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为747,也要低于同期的平均增长速度936。 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国对金融服务业增加值的计算存在一些不尽合理的地方,所以使得金融保险业的总
3、增加值比实际增加值多,从而夸大了金融保险业的增加值。因此,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的比重实际并没有上面数据所显示的这么高。比方,假如简洁扣除这些不合理因素,那么2023年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在整个中的比重事实上只有大约 414。 我国金融服务业进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我国金融服务业的进展水平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甚至于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在行业规模、竞争实力、创新实力、市场开拓、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第一,金融服务业进展的总体水平较低,增长速度过于缓慢,内部行业结构和区域进展结构不协调。发达国家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的比重一般在6左右,2023年美国金融服务业在国民
4、经济中的比重已经到达了83,而我国仅相当于美国的一半。近年来我国金融服务业的进展速度过慢,金融进展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乏力。金融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均衡,银行业居确定主导地位,而证券经纪与交易业、保险业、信托投资业的比重相对偏低。而且,金融服务业进展的地区差异较大,农村金融服务的供应严峻滞后,不能满意农村经济进展和农夫生活改善的需要。 其次,金融服务各行业竞争力较弱,不能有效供应经济进展所需的金融服务产品。从2023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排名来看,排名第一的花旗银行的一级资本为74415亿美元,不良资产比率为206;而国内排名最高的中国银行的一级资本为34851亿美元,而其不良资产比率却到达了512
5、,四大行中中国工商银行不良资产比率甚至高达1899参见 , 2023,251286。保险业方面,根据瑞士再保险的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保险业占全球保险市场的份额排名虽居第11位,但保费收入规模仅52171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475、韩国的76;保险密度在全球排名第72位,人均保险金额为402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07、韩国的28;保险深度排名第42位,保费收入占的比重为326,低于美国的936和韩国的952参见 。证券业方面的表现更让人担忧,年底我国共有证券公司家,总资产亿元,总负债亿元,全年实现利润为亿元,整个行业处于亏损状态。 第三,国内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实力不强,外资金融机构在金融业
6、务创新上具有确定优势。一方面,国外金融工具种类繁多,能够为客户供应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而且对新型金融产品的开发实力相当强;另一方面,目前中资金融机构的金融开发技术比较落后,电子化程 度较低、金融工具和品种单调、缺乏自主创新实力,在金融创新中处于被动仿照的地位,利用金融创新获得利润和占据市场主动权的实力较差。 第四,国内金融机构开展跨国业务的实力低下。除中国银行以外,其他银行海外业务的拓展尚在起步阶段,而外资银行在综合化经营模式下,通过大规模的并购和重组,其分支机构早已普及全球。在业务开展方面,国内银行大都以传统的存贷业务为主,而发达国家跨国银行已经把业务重点放在如利率互换、出口保理及福费廷等一些
7、新的金融衍生工具上,利用金融创新来获得利润和规避风险。 第五,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监管实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发达国家大都有支持金融进展的现代化交通、通讯、计算机网络以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并且特殊留意适时公布和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对金融业加以规范,对新业务、新工具进行认证。相比之下,我国金融立法比较滞后,专业性法律层次较低,法规操作性较差,在实践过程中还经常存在不能严格执行的问题。监管体制方面,我国金融监管主要依靠“三会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社会监管层次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而且监管内容大都以合规性监管为主,对预防性监管的关注不充分。 促进我国金融服务业进展的若干建议 第一,培育金融业的服务理念
8、和意识,使其真正成为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重要产业。受传统思想和观念的影响,我国金融服务理念的培育还远远不够。金融服务部门在很大程度上被作为管理当局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工具,而忽视了其服务的本质和产业的特性。把金融服务业看作是一个高度市场化、商业化的服务领域,看作是国民经济中一个特别重要和关键的产业,有助于加快促进金融服务业本身的增长,而且可以带动会计、信息、法律服务等关联产业的加速进展,进而促进整个经济的健康协调进展。 其次,接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根据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金融服务体制。银行、证券、保险等主要金融服务行业应加快自身改革,使产权结构、技术创新、资产质量等各项指
9、标合乎国际标准,按市场机制要求参与竞争,提高服务效率,增加金融服务产品的供应实力。针对我国当前经济结构和全部制结构调整的趋势,应加大股份制、合作制中小银行的建设,同时通过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创业投资基金等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满意宽阔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需要。 第三,建立健全金融服务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有效限制和防范各种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平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金融服务行业充分竞争的开展以及金融监管的有效实施都必需在既定法律框架下进行。我国目前有必要加强金融服务行业的立法工作,完善金融法律框架,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运行法律体系。金融监管的目的是依法维护金融市场公开
10、、公允、有序竞争,爱惜存款人、投资者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为此,必需改良金融监管的方式和方法,强化金融监管的内外协调,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第四,留意金融服务内部各行业和地区的均衡协调进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制,较好地满意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较快进展。加快证券、保险和信托等其他金融服务行业的进展,进一步完善与实体经济体系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金融服务业的资源配置功能,促进金融资源合理流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质量。同时,要留意金融服务业在中、东、西部地区的协调进展,加大中部和西部地区金融服务业的建设力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整治农村信誉环境,构建有效
11、的农村金融服务体制,满意农夫生产和生活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 第五,大力培育金融人才,建立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金融活动的日趋困难化和信息化向金融服务业从业人员提出了很高要求,金融服务传统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金融服务业正慢慢变成学问密集和人力资本密集的产业。人力资本的密集度和信息资源的多寡在现代金融业中基本确定着金融企业创建价值的实力,以及金融企业的生存和进展前景。因此,有必要接着实施金融人才战略,多渠道加强金融人才的培育,改革现行人事管理制度、业务考核方法和收入支配制度,建立一个有利于培育、觉察、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环境。作者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探讨所副所长;武汉市社会科学院金
12、融探讨所所长;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探讨所博士 其次篇:我国金融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与进展之策略 我国金融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与进展之策略 近年来我国金融服务业的进展状况 金融服务业作为一个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它既包括银行、证券、保险这些主要的金融服务行业,也包括信托投资、信誉合作社、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典当业等行业。 我国金融服务业进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我国金融服务业的进展水平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甚至于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在行业规模、竞争实力、创新实力、市场开拓、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第一,金融服务业进展的总体水平较低,增长速度过于缓慢,内部行业结构
13、和区域进展结构不协调。发达国家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的比重一般在6左右,2023年美国金融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到达了83,而我国仅相当于美国的一半。近年来我国金融服务业的进展速度过慢,金融进展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乏力。金融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均衡,银行业居确定主导地位,而证券经纪与交易业、保险业、信托投资业的比重相对偏低。而且,金融服务业进展的地区差异较大,农村金融服务的供应严峻滞后,不能满意农村经济进展和农夫生活改善的需要。 其次,金融服务各行业竞争力较弱,不能有效供应经济进展所需的金融服务产品。从2023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排名来看,排名第一的花旗银行的一级资本为74415亿美元,不良资产
14、比率为206;而国内排名最高的中国银行的一级资本为34851亿美元,而其不良资产比率却到达了512,四大行中中国工商银行不良资产比率甚至高达1899。保险业方面,根据瑞士再保险的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保险业占全球保险市场的份额排名虽居第11位,但保费收入规模仅52171亿美元,保险密度在全球排名第72位,人均保险金额为402美元;保险深度排名第42位,保费收入占的比重为326。证券业方面的表现更让人担忧,2023年底我国共有证券公司140家,总资产3781亿元,总负债2765亿元,全年实现利润为78亿元,整个行业处于亏损状态。 第三,国内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实力不强,外资金融机构在金融业务
15、创新上具有确定优势。一方面,国外金融工具种类繁多,能够为客户供应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而且对新型金融产品的开发实力相当强;另一方面,目前中资金融机构的金融开发技术比较落后,电子化程度较低、金融工具和品种单调、缺乏自主创新实力,在金融创新中处于被动仿照的地位,利用金融创新获得利润和占据市场主动权的实力较差。 第四,国内金融机构开展跨国业务的实力低下。除中国银行以外,其他银行海外业务的拓展尚在起步阶段,而外资银行在综合化经营模式下,通过大规模的并购和重组,其分支机构早已普及全球。在业务开展方面,国内银行大都以传统的存贷业务为主,而发达国家跨国银行已经把业务重点放在如利率互换、出口保理及福费廷等一些新的
16、金融衍生工具上,利用金融创新来获得利润和规避风险。 第五,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监管实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发达国家大都有支持金融进展的现代化交通、通讯、计算机网络以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并且特殊留意适时公布和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对金融业加以规范,对新业务、新工具进行认证。相比之下,我国金融立法比较滞后,专业性法律层次较低,法规操作性较差,在实践过程中还经常存在不能严格执行的问题。监管体制方面,我国金融监管主要依靠“三会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社会监管层次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而且监管内容大都以合规性监管为主,对预防性监管的关注不充分。 促进我国金融服务业进展的若干建议 第一,培育金融业的服务理念和意
17、识,使其真正成为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重要产业。 其次,接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根据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金融服务体制。 第三,建立健全金融服务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有效限制和防范各种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平安。 第四,留意金融服务内部各行业和地区的均衡协调进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制,较好地满意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较快进展。加快证券、保险和信托等其他金融服务行业的进展,进一步完善与实体经济体系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金融服务业的资源配置功能,促进金融资源合理流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质量。 第五,大力培育金融人才,建立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18、 第三篇:我国金融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金融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金融服务业总体水平不高 从1996年到2023年,是我国金融服务业在规范整顿中进展的五年,总体水平还不高。金融服务业法人单位数虽然增加了15%,但在全行业比重的增加相对停滞;营利性产业活动单位数更是削减了10.37%,每法人单位的营利性产业活动单位数从4.38个缩减为3.42个。其中最为典型的信托投资业,2023年底的1530家信托投资业企业中有5.29%停业,6.54%筹建,规范中进展的特点比较明显。 和1996年相比,我国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增长了109.37%,贷款余额增长了83.65%;证券市场股票市价总值从9842亿
19、元增加到43523亿元,2023年相当于GDP的46.13%;保费收入从1997年的1088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2109亿元,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74%提高到2.24%。根据2000年中国资金流量表,在国内资金运用总计中,通过金融部门运用的部分占48.87%,金融部门已成为最大的资源配置部门。但是,我们同时看到,这五年金融服务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平均增长速度,而且在GDP中的比重还相对较低。以我国金融服务业较为发达的上海市为例,2023年上海市GDP的构成中,第三产业为50.69%,而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2.52%,虽比1996年11.99%有所提高,但照
20、旧较低。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一比值则更低,2023年全国GDP构成中,第三产业为34.19%,而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5%左右。因此,我国金融服务业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 二、我国金融服务业结构不均衡 我国金融服务业存在着诸多方面的结构不均衡。 首先,内部各行业结构不均衡,目前银行业包括中心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银行企业法人单位数占金融服务业的33.17%,2023年年末实收资本占金融服务业的51.46%,营业收入占金融服务业的70.16%,因此银行业仍居确定的主导地位。而证券经纪与交易业、保险业、信托投资业的比重相对偏低。 其次,地区结构不均衡。地区结构的不均衡表现为地区规模分布不平衡
21、和地区效益分布不均衡。从地区规模分布来看,对各省市区的法人单位数、年末实收资本、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单位实收资本、单位从业人员、单位收入7个指标进行规模综合排名,排名前10位中有8个东部的省市,第11位到第20位中有7个中部省市,第21到第31位中有8个西部省市。可见,规模分布上呈东高西低的态势。 从地区效益分布来看,虽然与规模分布有较大差异,但是,照旧呈现自东向西递减的趋势,且中部和西部的差距也相对较小。对省市区的人均营业收入、人均资本、资金周转率和相对劳动生产率4个指标进行综合排名,排名前10位中有8个东部的省市,第11位到第20位中有6个中部省市,第21到第31位中有7个西部省市。 第三
22、,资本结构以国家资本为主。由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我国金融服务业长期以来是以公有制居主导地位。金融服务业公有制企业法人单位数的比重为91.04%,远高于 全行业40.50%的平均水平;处于国有确定控股和相对控股的单位数比例达49.80%;实收资本的来源中有74.85%来自国家资本、0.44%来自集体资本。从内部各行业的全部制结构来看,证券经纪与交易业的股份制比例最高,到达54.33%。在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后,这一以国家资本为主的局面将发生重大变更。 三、我国金融服务业竞争力不高 从金融服务业与全行业平均水平的对比可以觉察,我国金融服务业具有确定的竞争力。对各行业门类的法人单位数、年末实收资
23、本、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单位实收资本、单位从业人员、单位收入7个指标进行综合排名,金融服务业的规模评分位居第三。对各行业门类的人均营业收入、人均资本、资金周转率和相对劳动生产率4个指标进行综合排名,金融服务业的综合评分位居第一。 但是将我国的金融服务业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比,由于中国金融服务部门与国有企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关系处在较低的市场化水平中,因此企业等级、服务内容、经营品种、市场渗透等诸多方面,竞争力是较弱的。 中国企业进展报告(2023)指出中国有11家企业进入2023年财宝世界企业500强,其中有4家金融服务业企业,它们是中国工商银行第213位、中国银行第251位、中国建设银行第411位
24、和中国农业银行第448位,这四家企业均为银行业,尚无保险等其他金融服务业企业能够进入世界前列。即使是入选的这4家企业,与500强前50名中的金融服务业企业如美国花旗集团第12位、德意志银行第29位、美国摩根大通银行第36位、瑞士信贷集团第38位、美国美洲银行第41位、法国巴黎银行第42位和日本瑞穗银行第48位之间的差距也极为明显。 银行业方面存在的主要差距为:盈利实力差、资本金缺乏、抗风险实力低、资产质量差、体制性弊病严峻、非生利资产比重过高、内部制约监督机制不完善等。 在证券经纪与交易业方面,与国外证券业相比,我国存在的明显缺乏主要表如今:证券市场总体规模较小、市场品种比较单 一、各证券经营
25、机构资金规模普遍较低、业务结构雷同、内部管理机制落后、经营无特色、创新实力缺乏等。 在保险业方面,尽管近年来得到了迅猛进展,但从保险市场深度保费收入/GDP、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和保费收入占居民储蓄比重等指标来看,我国保险业的总体规模照旧较小,和发达国家以及世界平均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导致这些差距的缘由主要有:民众保险意识淡薄、保险商品种类较少、保险范围较窄、保险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少、保险立法不完善。 四、加入WTO给我国金融服务业带来冲击 从近期看,由于我国金融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的种种差距,加入WTO后该领域势必受到确定程度的冲击,这些冲击将主要集中在管理和经营体制、金融手段
26、和金融创新、人才等方面,而这些冲击将最终表现为国内金融服务业市场份额的下降。 一对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方面的冲击 外国金融服务业管理体制健全、决策机制科学和经营机制灵敏,具备较强的化解风险和业务开拓的实力。而且,大部非常国金融服务业企业拥有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雄厚,能做到银行业务全球联网。这不仅使这些企业的管理层能对其全行业务进行有效的监管和限制,也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使其具有较强的创新和进展潜力。 在体制方面的冲击首先表如今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上。80年头以来,西方各国强调金融自由化,银行向全能银行进展,即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和投资银行发行、包销和承兑证券业务的结合,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趋
27、势。包括银行证券分业最严格的美国和日本,80年头以来都逐步以各种补充法规来放宽银证兼营的范围,直到最近美国通过了新的银行法案,这是对全能银行进展的全面确定。而我国的银行法则坚持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四业分管。在加入WTO之后,这个体制冲突会变得更加突出。因为外国银行会依仗全能银行或其一系列子公司的业务优势来争夺客户,满意客户多元化的业务要求。而我们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不但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也阻碍了自己去积累全能银行综合服务的阅历。尤其是信托业,这原来是银行与证券业的一个中间地带,业务范围很宽,西方称之为“金融百货公司,我国银行不能兼营信托,又把信托业的机构作了很大收缩,管理上归属央行,而证券
28、方面又对信托业作了诸多限制,比方不许介入证券的发行、经纪和承销。加入WTO,一旦国外信托公司介入中国,中国的信托业势必会面临很大压力。 在体制方面的冲击还表如今自主经营上。国外银行有自主经营的优势,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则相对较弱。比方,外资银行对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驾驭自主性较大,对呆账准备金的提取额度和呆坏账核销的自主性也较大。而国内银行则有诸多限制,特别是呆坏账核销还要有众多行政部门的参与。加入WTO以后,这些分权式管理,假如不改革,事实上也都将成为国内银行参与竞争的障碍。 二对金融手段和金融创新方面的冲击 近几十年来,国际金融服务业是创新最为活跃的经济领域,许多金融产品在国外已经相当
29、成熟,而在中国却尚未普遍推开甚至还未推出。因此,国外金融服务业企业势必将引入这些金融手段介入同国内金融服务业的竞争。中国的差距恰恰在于我们在建国后的几十年支配经济体制下,取消商业信誉和消费信誉,禁止赊销和预付,禁止商业票据,实行一切信誉集中于银行的原则,即使在改革开放后复原了商业信誉和商业票据,但照旧存在着商业信誉不完全、商业票据和票据市场不完全只有银行承兑汇票,没有开放商业本票,实际是由银行信誉担当了本应由企业本票担当的信誉风险,消费信誉没有推开没有厂商赊销和分期付款的消费信誉,却贸然推行消费品信贷,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产品线比较单一。我国金融服务业无法满意客户需要的状况已经出现,外国企业将利
30、用我国在这些方面的空白抢占市场份额。 再从我国金融创新的途径来看,目前主要致力于对国外成熟金融产品的引进和找寻其在我国运用方面的探讨,技术性、经营性和可操作性的探讨成为金融理论探讨的主流,缺少自主创新探讨。 三对人才方面的冲击 金融服务业是资本密集和学问密集型行业,其学问结构优于其他行业,高水平人才引进的速度很快。人才竞争将是外资进入后的竞争焦点之一。外资金融服务业企业优厚的待遇势必导致不少既有国外工作阅历、又熟识国内客户和我国体制背景的优秀人才的流失。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后,外资企业将突破地域和数量限制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对国内管理和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为剧烈,他们可以用高薪聘用、委以重任、出国
31、培训等优厚条件,以及科学的人才管理方式来吸引国内金融人才。而国内金融服务业企业受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现有体制条件的限制,假如不能很好地完善人才的培育激励机制,便有可能使优秀人才外流。 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对策 目前,我国金融服务业进展的整体目标是爱惜与进展并重,借鉴其他国家市场开放阅历,在充分利用WTO有利条款的同时主动提高国内金融服务业竞争力,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的作用,使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健康稳定进展的中枢。根据对2023年我国金融服务业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本课题主要提出了以下对策。 一、完善金融服务业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我国金融服务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是国内金融企业和外资企业公允竞争的准绳。目前,
32、我国在金融服务业的法律法规方面还很不完善,应加快建设步伐。 在银行方面,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好的外资银行法,明显不利于全面规范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的业务经营活动,外资银行法的制定已刻不待时,应以国民待遇为基准,尽快制定外资银行法。该法规的作用主要包括:1强化对外资银行的监管,规范内外资银行、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避开赢利业务集中于外资银行,而亏损业务全部留在中资银行。2有利于限制外资银行进入速度。许多国家都接受适当限制外资银行来源国分布、总数以及每家外资银行分支机构数量的方法,从而确保本国银行在银行体系中的份额,以防止外资银行对其国内金融市场的垄断经营或限制。中国应当借鉴国外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准入条件和
33、监管措施,限制外资银行的进入速度。对外资银行的审批速度要适当,驾驭节拍,避开外资银行在短时间内大量涌入。3适当限制外资银行扩张速度,通过对外资银行资产规模和经营业绩等方面提出要求进而实行有效监管,到达适当限制外资银行扩张速度的目的,这是西方一些国家通常接受的措施。4引导外资银行向不发达地区进展,目前中国经济进展中的地区性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为此应当参照国外做法,实行一些实惠措施激励外资银行进入不发达地区,以便使外资银行在中国经济进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5激励外资银行参与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目前中国正在通过债转股方式处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其中会涉及大量的不良资产出售,外资银行将是重要
34、的投资者之一。 在证券业方面,一是要接着加快现有证券业的立法,尽快实现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并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相比,我国现有的证券法律框架还不尽完善,一些相关法律还是空白,这不仅使国内现有交易行为缺乏必要管理根据,还将会给外资的进入留下投机空间。二是进一步加大对证券法的完善,并加强执法力度,切实规范市场主体的从业行为,如完善证券投资者赔偿制度、建立中小投资者集体诉讼机制、完善证券法与公司法、合同法、破产清偿法、竞争法等法律的协作实施等。 在保险业方面,保险法的公布实施,标记着中国保险业起先走上法制化的进展轨道。但是,对于保险法公布、实施后迅猛进展的寿险业务来说,许多新的问题在保险法和相关
35、管理方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的保险公司在运作中有许多不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这些都亟待完善。 二、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在完善金融服务业相关法律法规,实现有法可依的同时,我国还必需变更目前单层多头的金融监管体制局面,遵循市场化原则、政策连贯性原则和前瞻性原则,逐步建立起包括中心银行监管、行业组织自律、金融机构内控、社会监督协作的大系统监管体系,系统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第一,健全金融监管的特地机构。随着2023年4月2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起先正式履行职责,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构成的中国金融监管整体框架正式确立。在监督方式上,以合规性监管和非现场检查为主;在监管
36、效率上,应有明确的时限要求;在监管力度上,真正遵循国民待遇原则。其次,健全各金融行业的自律性组织。我国已于1991年建立了证券业的自律组织证券业协会,并于2000年5月建立了银行业的自律组织银行业协会,2000年11月成立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这些自律性组织应根据全面开放的新形势做出刚好调整,以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第三,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内部限制系统。金融机构内部限制的着眼点在于保证金融企业资产的平安性和流淌性,防范经营风险。内部稽核监控系统应有明确的监控目的、监控项目、特地负责监控的机构和人员、科学的方法与程序及向领导与有关部门反馈信息的制度。通过内部监测可以及早在风险显化之前做出预警,并反馈信
37、息。第四,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应当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 三、加快金融机构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业服务体制 在完善法律环境的同时,我国金融服务业企业必需加快自身改革,建立起现代服务体制。大力推动金融服务机构的股份化改造、改组及集团化,建立现代金融企业,使产权结构、技术创新、资产质量、制约和激励机制及服务效率等合乎国际标准。让企业依据市场机制的要求,参与金融服务贸易的竞争。 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业中占有较大比重,我国金融服务业的改革重点将主要是商业银行的改革。在国有商业银行现有产权制度基础上,从组织结构、激励机制、内部管理、产权制度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
38、加快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进程,减轻国有商业银行负担,彻底解决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在管理和经营制度上领先与国际接轨,落实商业银行经营活动自主权,建立现代商业银行运行机制,提高风险管理实力;加强内部限制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稽核与监察体制、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贷款审贷分别和贷款担保抵押制度、信贷资产质量管理责任制度等。 证券业方面,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与证券市场进展相适应的多重交易制度和交易规则,主动推动和完善大宗交易制度、引入卖空交易机制、完善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制度、逐步改革国有股和法人股无法流通以及AB股分割制度、完善重大信息披露制度、健全相关民事诉讼制度等;还应完善证券发行制度,完善证券发行与定价
39、技术、证券发行核准制度、证券发行 中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证券的国际化与品种创新。最终建立一个层次多样、各具特色的证券市场体系。 保险业方面,在体制上,要加快推动国有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革,完善股份制保险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限制制度,激励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规范上市,拓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在观念上,摒弃不讲信誉、粗放经营、短期行为的思想,坚持诚信为本、效益优先、可持续进展的观念;在产品服务上,大力开发市场有需求、核算有效益的产品,为投保人供应多层次、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扩大销售渠道、改革销售方式、便利客户投保。刚好转换内部经营机制,推动保险业的市场化改革,依据市场要求和国际惯例组织经营,形成符合国
40、际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保险业的竞争机制,建立公允有序的保险市场体系,增加保险企业的市场适应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四、留意金融服务业均衡进展 首先应协调进展金融服务业的各行业,进一步完善与我国经济体系相适应的以信托、银行、证券、保险为四大支柱、以其他非银行金融业为补充的金融服务业体系,加快信托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进展,加强金融服务业的资源配置功能,促进金融资源的合理流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此外,应留意金融服务业的地域协调进展。金融服务业在东部地区优势明显,但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差异不大。西部大开发将极大促进该区域的金融服务业进展,同时中部地区应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挖掘自身潜力,防止许多专家提
41、出的“中部塌陷现象的发生。 五、主动探究国际化经营 在我国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同时,我们应当看到,我们也将面临更为广袤的国际金融服务业市场。我国的金融服务业企业应抓住机遇,主动开拓国际市场,探究国际化经营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加快海外营业网点的建设,为境外企业在当地供应富有特色的金融服务;主动争取境外客户,扩大业务范围,提高资产存量,加快资金流速;学习和熟识海外市场,向国际惯例靠拢,为全面参与全球一体化的资本市场的竞争积累阅历。 六、大力培育金融人才 金融服务对从业人员的教化、技能要求很高,金融人才将是将来金融服务竞争的焦点。目前我国金融服务业各领域的从业人员素养不高,服务质量较低,服务
42、价格偏高,竞争力弱。金融人才的缺乏将是制约我国金融服务业将来进展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高度重视金融人才培育和队伍建设,为适应中国经济、金融快速进展的需要,实施了金融人才战略。我国应当接着推行这一战略,多渠道加强金融人才资源开发和实力建设,以适应我国金融服务业进展的要求。假如金融服务业专业人才的培育不应仅局限在单纯技术和操作层面,更应留意新一代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化通用人才的培育,形成以高、中级专业人员为主体的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金融人才的培育途径主要有:大力进展金融教化事业,初步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教化体系,加快培育金融专业人才;加强金融从业人员培训,根据世界经济、金融进
43、展新趋势和我国实际需要,建立培训体系,丰富培训内容;主动引进境外金融人才,从归国留学生和境外金融机构中聘请阅历丰富、熟识国际金融市场运作的人才,充溢到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企业;加强金融领域国际合作,聘请国外金融专家来华讲学或举办研讨会,选派中高级金融管理和技术人员到境外学习和工作;改革金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努力创建有利于觉察和培育人才,有利于人才成长和进展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2023年; 2、中国企业进展报告(2023),企业管理出版社; 3、纪敏:“金融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山西日报; 4、宋永新:“加入WTO对我国证券业的影响,上市公司2023年第4期; 5、中国
44、人民高校金融与证券探讨所课题组:“中国证券业:现状与WTO的挑战; 6、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文化探讨中心金融市场探讨课题组:“信托业进展探讨报告; 7、刘助仁:“加入WTO对中国保险业的影响与对策,国际金融报2000年8月24日; 8、张姝:“金融监管体制的法律思索,中国民商法律网 第四篇:我国服务业的发呈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服务业的发呈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进展,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已不再是“边缘化的或奢侈的经济活动,其在增加就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如何解决中国服务业比重明
45、显偏低且增长缓慢的问题亟待探讨。本文基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对现代服业进展所起的主动作用,对影响我国服务业进展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对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健康进展以及与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互动、协调进展供应政策性建议。 长期以来受传统经济进展指导思想和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服务业始终不受重视。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两个指标在世界各国中都处于最终几位。1980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仅为22%,服务业吸纳的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总数的比重仅为13%。同年,这两项指标的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为56%和6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增长较快,到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
46、DP的比重已升至40%,就业比重升至32.4%。近30年来我国服务业进展的特点: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上升前快后慢,20世纪90年头以前增长快速,然后有一段停滞甚至下滑的时期,2000年以后基本维持在40%左右的水平上;服务业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总数的比重处于缓慢但持续上升的过程中,从1980年的13%上升到1995年的24.8%,而后又稳步上升到2023年的32.4%。 从我国经济增长的特征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处于高速工业化阶段,期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全世界最高的,工业增长便是这一 “增长奇迹的主要驱动力。这是由于工业的生产率增长是三次产业中最快的,并且工业生产链条较长,由此它对前后向产业的关联效应就更大,能够带来更高的经济增长。1990年以来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0%,而同期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只有4.8%。平均而言,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60%是由其次产业奉献的,服务业只奉献了1/3。因此,我国其次产业比重较高,而服务业比重相对较低也是合乎情理的。假如一味强调提高服务业占比,我们过去的“增长奇迹就可能无法实现,将来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受到影响。事实上,随着我国的经济进展,赶超地位带来的后发优势慢慢削减,经济增长和工业生产率增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