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共危机管理导论.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70065778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公共危机管理导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23年公共危机管理导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公共危机管理导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公共危机管理导论.docx(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第一篇: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分类号:单位代码:09 密级:学号:1030901404 4浅谈中国公共危机管理的评价机制 论文 课程名称:公共危机管理 专业名称:2023级公共事业管理 学院名称:公共管理学院 二一一年十一月 浅谈中国公共危机管理的评价机制 汤丽 延安高校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 716000 摘要:公共危机管理的最终一个阶段就是总结阅历教训,是危机管理的一个阶段式总结。由于危机造成的损失是沉重的,因此要认真总结在危机发生期间处理的方式、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今后的危机管理供应阅历和方法的借鉴。公共危机管理的评价最能反映出高层管理着和危机管理小组的

2、推断力和决策水平,而危机调查取得的结果是公共危机管理评价机制正确与否的重要保障。 关键字:公共危机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的善后处理公共危机的评估机制 评价机制的内容 原则 重要性 目的公共危机管理的最终一个阶段就是总结阅历教训,是危机管理的一个阶段式总结。由于危机造成的损失是沉重的,因此当危机的处理短暂完成后,还需要进一步消退社会影响,并认真总结在危机发生期间处理的方式、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今后的危机管理供应阅历和方法的借鉴。事实上,任何组织都要将危机防范的意识和危机管理的评价特地化、制度化,使其成为一项常规工作,这样会尽可能地避开不必要的损失。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含义与机制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含

3、义 何为公共危机管理?所谓公共危机管理,也成政府危机管理,是指政府针对公共危机事务的管理,是解决政府对外交往和对内管理中处于危险和困难境地的问题。即政府在公共危机事务产生、进展过程中,为削减、消退危机的危害,根据危机管理支配和程序而对危机干脆实行的对策及管理活动。换句话说,即就是公共管理主体为避开或削减公共危机所造成的损害而实施的危机预防、事务识别、紧急反应、应急决策、应急处理、评估、复原等行为活动的总称,目的是为了提高危机发生的预见实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实力以及事后的复原实力。 二公共危机的善后处理与评估机制 1、公共危机的善后处理 公共危机的善后处理,是指公共危机的紧急状况被限制后,政府及

4、其管理者致力于复原工作,尽力将社会财产、基础设施、社会秩序和社会心理恢i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危机善后管理的主要意义在于:对危机后社会生产和 社会秩序的复原重建工作供应必要的组织保障;对危机后不稳定的社会状态起到缓解和消退的主动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危机管理实力供应阅历。 2、公共危机管理的调查机制 ii探究危机事务诱因还需要有一个独立于行政之外的司法体系和独立调查机制。公共危机调查能增加危机决策所需要的有效信息量,提高危机决策测的精确性。危机调查强调针对性和相关性,要求有关证据、数字和记录精确无误。 独立调查委员会不仅要查明事务发生缘由、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状况,检查限制事务的应急措施是否得当和

5、落实,查清事务的性质和责任,提出对事务责任者的处理建议,更要提出事务处理及防止类似事务再次发生所实行措施的建议。让民众了解事务真相,并在总结阅历教训的基础上,能在政府管理、组织结构及运作程序方法等方面加以改良,避开以后类似事务的再次发生。因此,公共危机管理的调查机制对于公共危机管理的评价机制的有效性具有重大意义。 3、公共危机管理的评估 公共危机管理评估是指根据科学与综合的评估指标体系、运用严格的程序和科学方法,对公共危机处理结果进行测量活动。这个公共危机处理 结果包括做了什么业绩;做得怎么样质量、水平、效率;社会影响和公众的反应。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评估机制 一公共危机管理评价的内容 对公共

6、危机事务建立各种有效的评估机制是危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狭义上讲,对已发生的危机事务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危机管理的作用程度进行调查和评估,是危机善后管理的重要内容。公共危机的评估机制包括:危机风险评估、危机影响评估和危机管理评估。 1、对危机管理框架的评价 1对危机管理的架构设置进行评价,评价其是否到达了结构设置的目的、是否超过了结构设置的本钱。 2对组织文化进行评价,评价其是否适应危机管理的需要以及应当建立怎样的组织文化。 3对危机发生过程中学问的运用和总结进行评价,评价其对危机管理的作用及如何更好地运用和总结学问。 4对危机管理小组人员进行评价,评价其是否合理、是否发挥了危机小组的作用、如何

7、改良危机小组的组建和运作等。 2、对危机管理支配完备性的评价 1危机管理支配是否为危机管理工作供应了有用的指导,根据危机管理的实际阅历和教训,对危机管理支配如何进行调整和改良。 2危机管理的目标制定的合理性以及如何更好地制定危机管理目标。 3危机管理的对象的全面性以及对危机管理对象的识别问题。 4危机管理支配的合理性、对危机管理的指导作用大小、提高制定危机管理支配的对策。 3、对危机管理沟通的评价 1内部沟通的流畅性、问题以及施予以订正的措施方法。 2外部沟通的有效性及欠缺,对有效性和欠缺进行缘由分析并找出可接受的相关举措。 3危机发生过程中信息获得和信息沟通的全面性。 4媒体管理部门履行其传

8、播职能的有效性,新闻发言人合格问题及其需要进行的培训内容。 4、对危机管理措施的评价 1危机发生的缘由、避开危机发生的措施。 2危机爆发后反应映的灵敏性,危机管理中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以及为避开不必要的损失而实行的措施。 5、对危机预警机制的评价 1识别危机的速度以及如何实行措施以加强对危机的识别。 2危及预警系统对危机报警的刚好性危及报警是否得到重视。 3危及风险预防和限制措施的得当,以及危机发生可能性估计的精确性。 二公共危机管理评价的原则 1、危机评价的客观性原则 要保证危机管理评价的客观性,在管理评价中,就应运用一些与危机事务无关的专家,如聘请危机管理专家、危机管理询问机构人员或有关技术

9、的专家。他们作为局外人不会受既定观念的影响。与危机有关的人员在事务发生、进展和复原的过程中已经潜移默化的形成了自己对危机管理的看法,在危机管理评价中简洁受这些看法的影响,而据外人不存在这种状况。局外人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提出一些当局者难以觉察的问题。当然,危机管理评价小组成员应主要由内部成员组成,因为他们对危机状况了解更为深刻,但为了保证客观性,局外人的参与是必不行少的。 2、危机评价的精确性原则 危机管理评价要获得精确的信息必需接受背靠背的信息收集方式。背靠iii背的信息收集方式是指信息收集者不知道谁是信息的供应者,信息供应者供应的信息只有他自己知道,其他人不知道他供应了何种信息。信息收集的范

10、围越广,信息就越全面,评价的效果就越好。 3、危机评价的实效性原则 在危机管理的处理过程中,实行了什么样的措施,进行了什么样的分析,做出了什么样的决策,调查到什么样的第一手资料,都要真实精确地加以分析和总结,从中找到切实可行的处理问题规律。 三、公共危机管理的评价机制的目的与意义 一公共危机管理评价的目的对于危机调查取得的结果,需要高层管理着和危机处理小组进行评价。危机评价的目的在于: 1、确认危机调查的可信度如何,以确认危机的实际损失程度; 2、基于已经取得的危机信息,推断危机进一步恶化或扩大的概率有多大; 3、确认危机肯能带来的后遗症,其影响程度如何; 4、确定利益相关者将来可能对组织作出

11、何种反应,其变数如何。 危及评价最能反映出高层管理者和危机管理小组的推断力和决策水 平。 二公共危机管理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危机管理评价的结果对于公共危机处理的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表现如下: iv1、用评价结果教化全体政府工作人员和民众,关心他们提高应对突发事务的意识; 2、对政府组织结构、文化、运行机制、人员配置、管理方法等进行改革,使其具有更强的预防和处理公共危机的实力; 3、根据评价结果对政府公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增长他们预防和处理公共危机的技能和学问; 4、根据评价结果实行对人的爱惜措施,削减公共危机发生时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 5、改良公共危机反应和复原支配,使支配对公共危机反应

12、和复原有更强的指导作用。 危机给社会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我们要很好的吸取阅历和教训。作为政府和公务员要从观念上重视危机管理评价,不但要进行危机管理评价,而且要认真做好危机管理评价。 参考文献: 许文惠,张成福,孙柏瑛危机状态下的政府管理北京:中国人民高校出版社,1998 程伟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探究北京:中国政法高校出版社,2023 吴江公共危机管理实力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23 秦伟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河南广播电视高校学报,202303 On Chinas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evaluation mechanism Tang Li Co

13、llege of Public Management Yanan University Yanan Shaanxi 716000 Abstract: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of the final stage is the sum up experience, is a time of crisis management of summary.Due to the damage of the crisis is heavy, so to summarize in during the crisis, the means of processing the ration

14、a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method for future crisis management experience and provide the reference to the method.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evaluation can reflect the most senior management and crisis management team with the judgment and decision level, and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crisis is public

15、crisis management evaluation mechanism is correct or not an important safeguard.Key words:Public crisis managementPublic crisis survey mechanismthe content of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principleImportancepurpose v 其次篇:公共危机管理导论心得 公共危机管理导论心得 当我看到这本书时心情是很激烈,因为公共危机管理的功能是防范、化解危机,它不仅要管理已经发生的公共危机,实施化解的措施,削减由

16、于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同时还是日常工作中有备无患,做好防范工作,把可能发生的公共危机歼灭在萌芽状态。把公共危机歼灭在萌芽中况当然是最好的,但是许多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所以公共危机管理的好坏就确定了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能否减小到最低点。因为这门学科对我们的社会有很大的作用,所以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 所谓公共危机管理,也称政府危机管理,是指政府针对公共危机事务的管理,是解决政府对外交往和对内管理中处于危险和困难境地的问题。即政府在公共危机事务产生、进展过程中,为削减、消退危机的危害,根据危机管理支配和程序而对危机干脆实行的对策及管理活动。国际上,公共危机管理通常指发生危机时,政府所实行的有助于公民和环境

17、的一系列措施。政府危机的内涵偏重于紧急事务或灾难,兼有自然灾难和人为破坏的双重因素。 公共危机管理的职能通常包括五大块内容。一是提升国家危机管理的实力,确立危机管理的政策和战略,领导全民的预防学习活动,增加抗危机实力。二是降低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供应完备信息,削减公共危机的实际的破坏性,削减损失,调动全部力气,确保全部可调用力气已到位,按支配处理灾难,进行良好的风险管理决策,制定并执行全面的培训和教化支配。三是将苦痛和破坏降到最低点:快速、有效的回应,在管理灾难方面职责分明,供应刚好有效的关心,支付相应的保险,灾后修复时尽量削减损失。四是筹备恐怖活动后的危机处理,由中心支持地方政府建立管理机构,

18、强化地方政府的回应恐怖活动的实力,在统一的信息平台共享信息。五是成立国家门户网站,供应信息服务。建设单 一、便利的危机管理信息门户网站,运用学问管理服务于危机管理的信息,建设全国的沟通和预警系统。 公共危机具有十大特性,有突发性、威胁性、不确定性、紧迫性、破坏性、无序性、隐藏性、公开性、社会性、扩大性。 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1、公共危机发生的特殊态性导致政府的预见实力缺失 2、政府的政策法规不配套,导致处理危机过程中缺少法律根据 3、政府应对危机的信息不公开,导致社会的恐慌心理 4、缺少非政府公共组织对政府处理危机的有效协作与合作 针对我国政府公共危机存在的问题,使我知道不解决

19、危机其必定会产生涟漪效应、蝴蝶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危机更加肆虐,危机如影相随。 要做好危机抵抗,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危机意识。要培育公务员的忧患意识,作为领导,首 先就要具备剧烈的危机意识,能把危机管理工作做到危机实际到来之前,应当对危机做好组织、人员、措施等的准备。 2、设立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应由国家的的主要领导人等组成,当危机发生时,该机构即为处理危机的领导核心。 3、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当出现一些不良征兆时,就必需提请领导决策层留意加强监测,如对国家或国家领导人形象不利的言论;就会拉起警报。 4、制定危机管理方案。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可以防止危机的出现或变更危机发生的过程。

20、 除了以上的4个方面外危机管理应做到“早、快、诚、恒早:有备无患,不要重治轻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做到预防为主,将危险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歼灭在萌芽阶段,也是危机管理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最经济的做法。 快:快速出击,不要拖延时间。快,强调的是效率,要刚好实行适应的方法限制危机的影响,该沟通的马上沟通,该切割的就马上切割,总之不能让危机带来的不良影响再扩大。 诚:真诚坦率,不说假话。要学会冷静、冷静、机智,遇事不慌不乱,不出事的时候怕出事那是应当的,出了事后就不要怕出事。要恳切检讨自己,勇于改正错误,要说真话,讲事实,不能推卸责任,以诚取得公众的支持和理解。 恒:持之以恒,不要三天打鱼两天

21、晒网。要将危机管理常态化,时时保持危机意识,在企业内部不断加强危机管理的宣扬和教 育,建立危机管理和应对的长效机制。 第三篇:公共管理导论 公共管理导论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管理者的转化实力表现为擅长运用以下技巧D A思索 B实践 C推广 D创新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制的对象主要是B A公民 B市场中活动的企业 C民间组织 D利益集团 3、明确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学者是:D A马克斯韦伯 B冯史坦因 C赫伯特西蒙 D伍德罗威尔逊 4、被喻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之外的 “第三只手的是B A.公民 B.公民社会 C.企业 D.市场 5、提出“管理就是决策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22、C A马克斯韦伯 B冯史坦因 C赫伯特西蒙 D伍德罗威尔逊 6、公共政策分析的基础和起点是B A公共政策制定 B公共政策问题 C公共政策执行 D公共政策评估 二多项选择题 1 与传统公共行政相比较,公共管理的特质表如今:ABCD A管理主体的广泛性 B将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应用于公共部门 C留意管理外部环境 D留意管理价值的实现和责任 2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的综合角色包括B.C.D A活动角色 B人际关系角色 C信息角色 D决策角色 3制约公共企业效率发挥的因素主要有:A.B.C.D A产权关系明确 B预算软约束 C预期目标多元化 D资产平安与效率之间的冲突14、现代社会中的不行治理性主要产生于

23、:A.D A.利益和信念的过度分散性 B.政府权威的减弱 C.政府管理运行资金缺乏 D.政府实力与解决所面临问题难度的差距 5、绩效管理是一种面对结果的管理,它强调政府追求的目标应包括: A效率 B公允 C公正 D民主 6、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功能包括ABCD A行为导引功能 B利益协调功能 C利益支配功能 D调控功能 7、公共管理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在于它的: A公共性 B管理本质的服务性 C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共治性 D权力运行的单向度性 8、治理与统治的之间的差异表如今:BCD A.权威的来源不同 B.权威的行使主体不同 C.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一样 D.管理的范围不同 9、政府

24、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所制定的公共政策包括有ABCD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金融政策 D产业政策 二、简答题 1制约进展中国家第三部门进展的特殊缘由主要有哪些? 1社会经济的欠进展导致第三部门在资金获得方面面临更大的逆境。2进展中国家社会分化程度低,中间阶层进展缺乏,而中间阶层是第三部门进展的社会基础。3由于缺乏自由结社的传统,进展中国家的公民结社的意识不强,第三部门的进展缺乏公民文化的支持。4许多进展中国家政治民主化程度不高,政府对社会实行强制统治,第三部门独立进展和活动的空间有限。5进展中国家普遍法制化水平低,公民的基本权利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政府的权力不能得到有效地约束,第三部门进展

25、和功能发挥得不到法律的支持、规引。6有些进展中国家的教化水平和通讯进展水平比较低,制约了第三部门的进展和功能的发挥。 2绩效管理为什么是政府再造的有效工具? 1.绩效管理为政府再造供应有力的技术支持 2.绩效管理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公共管理水平 3.绩效管理有助于重塑政府形象,增加公民对政府的信任 3、简析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 公共管理可以定义为: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和社会组织以有效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宗旨,运用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和管理的理论与方式,民主运用公共权力并以科学的方法,依法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供应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活动。 公共管理本质: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就是协

26、调;管理就是平衡;管理就是进展。 4、简述公共政策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 1、公共管理组织、人员和制度要素。 任何公共决策都是在确定组织与制度的框架中产生。公共决策者和政策执行者、决策和政策执行组织及决策和政策执行机制构成的制约公共政策价值的内部因素,会对公共政策的价值实现产生干脆的影响。 2、公民参与 公民参与是公众向政府和决策过程供应看法和施加影响力的活动和行为。公民参与的程度与效果干脆关系到公共政策的价值实现。 3、政策环境 现代社会的开放体系下,政策环境对公共决策和政策执行具有重大影响,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及其价值实现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5、试述善治的基本要素。 善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

27、涵:其一,改革由政府垄断一切公共事务的传统行政模式,建立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合作型管理模式;其次,改革政府传统自上而下的权力运作方式,建立政府与社会之间双向互动的网络型运作模式;其三,改革政府传统行政中忽视社会权利,依靠法规推动政府行政的模式,建立以社会共识和认同为基础,充分发挥社会能动性和自主性的治理模式。 基本要素:1)合法性(legitimacy)。2)透亮性(transparency)。3)责任性(accountability)。4)法治性(rule of law)。5)回应性(responsiveness)。6)有效性(effectiveness)。 6简述第三部门失灵的主要缘由。 1第

28、三部门失灵的主要缘由是资金的匮乏,几乎全部国家的第三部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短缺,而第三世界国家更是如此。 2第三部门失灵的另一个缘由是第三部门缺乏独立自主性。 3第三部门失灵的缘由还在于第三部门往往服务于特地性的社会群体。 4第三部门失灵还有一个缘由是第三部门的内部管理存在问题。 三、论述题 1结合现实论述善治的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 善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其一,改革由政府垄断一切公共事务的传统行政模式,建立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合作型管理模式;其次,改革政府传统自上而下的权力运作方式,建立政府与社会之间双向互动的网络型运作模式;其三,改革政府传统行政中忽视社会权利,依靠法规推动政府行政的

29、模式,建立以社会共识和认同为基础,充分发挥社会能动性和自主性的治理模式。 进而言之,可以把善治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要素。 1)合法性(legitimacy)。它指的是社会秩序和权威被自觉认可和听从的性质和状态。只有那些被确定范围内的人们内心所体认的权威和秩序,才具有政治学中所说的合法性。 2)透亮性(transparency)。它指的是政治信息的公开性。 3)责任性(accountability)。它指的是人们应当对其自己的行为负责。在这方面,善治要求运用法律和道义的双重手段,增大个人及机构的责任性 4)法治性(rule of law)。法治的基本意义是,法律是公共政治管理的最高准则,任何

30、政府官员和公民都必需依法行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同等。 5)回应性(responsiveness)。这一点与上述责任性亲热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责任性的延长。它的基本意义是,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需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刚好的和负责的反应,不得无故拖延及或没有下文。在必要时还应当定期地、主动地向公民征询看法、说明政策和回答下列问题。 6)有效性(effectiveness)。这主要指管理的效率。它有两方面的基本意义,一是管理为机构设置合理,管理程序科学,管理活动灵敏;二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本钱。善治概念与无效的或低效的管理活动格格不入。2试论第三部门参与公共管理的优势和功能。 优势: 1、贴近民众的优

31、势。第三部门是由民众自愿组织而形成的以公益为取向公民社会组织,它同政府强制求公益相比较,具有更多的志愿性特色。 2、行动灵敏的优势。人们经常指责政府部门冷漠呆板、形式主义、官僚作风、文牍主义和不负责任,政府做事倾向于将丰富的社会事务套用简洁划一或过时失效的条文,处理困难的公共问题倾向于“一刀切。 3、第三部门敢于创新。第三部门在公共管理中往往开风气之先,对公共管理中新出现的问题进行创建性处理。 4、专业性优势。绝大所数第三部门组织是专业性的,这使第三部门的工作更具有效率和效能。 5、广泛性优势。第三部门所包括的范围特殊广泛,在政府不愿或无法顾及的地方,可以供应公共物品,起到补缺的作用。 功能:

32、1第三部门已经成为推动经济进展,解决社会就业的一股重要的经济力气。 2第三部门供应广泛的社会公共服务。 3第三部门维护公民权利,制约政府权力,参与公共决策,推动民主政治。 4第三部门有利于增进和激发服务公益和担当社会责任的公民精神,促进自律性社会秩序的形成和维护社会的稳定。 5第三部门对社会资本的积累有主动奉献。 3论述政府失灵的缘由及其表现。 政府失灵的缘由p166-170 1即使政府是公正无私的,也会因为推断失误和技术实力缺失的缘由影响干预结果。 2政府事实上并不总是公正无私的,组成政府机构的各层官员也是“经济人,且政府自身也是利益群体。 3政府是最大的垄断者,因此对经济利润往往缺乏确定性

33、的驱动力。 4政府本钱与收入的分别使政府缺乏竞争机制,导致官僚机构低效率。 政府失灵的表现p171-174 1政府政策与工作的低效。2政府部门的自我扩张。3公共产品供应低效率。4寻租及腐败。 4试述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特点。 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自诞生后,尽管在不同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制度模式,在很多具体方面不尽相同,但它们还是具有如下一些共同的特征。 第一,特地的公务员管理机构。把公务员的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形成一套严密完好的管理体系,并设有统一的公务员管理机构,是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特征。 其次,相对公允、公开的考试、录用制度。“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是近代公务员制度确立的根本性标记之

34、一,也是现代西方各国推行公务员制度所普遍接受一项重要制度。考试录用制对于公共部门选贤举能,广开才路,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养,进而提高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以实力和业绩取向为本的功绩制。这是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又一项重要内容。定期对公务员的工作成果、工作表现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一般分若干等级,依据等级凹凸,坚持功绩原则,确定公务员的奖惩与职位升降。对于成果突出,奉献卓越,实力很强的公务员,可以不受资格、学历限制,越级提升。 第四,政治中立原则。为保证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西方国家一般都要求公务员坚持“政治中立原则,即在执行政府公务的过程中应超然于政党政治和个人的政治理念

35、之外,不介入政治纷争,恪尽职守,为公众服务。当然,所谓“政治中立原则也只是具有相对意义。随着政府行政权的扩大,公务员在政策制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些高级业务类公务员甚至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政策制定者。因此,公务员的中立只是自身的主观愿望,而他们的行为却事实上在执行政治家们或中、或左、或右的政治意志或决策。上世纪80年头以来,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公务员“中立的神话进行了不遗余力的猛烈抨击。 第五,政务官与事务官分途而治。公务员奉行的“政治中立原则是以政务官与事务官分途而治为前提的。在西方国家,政务官主要负责政治决策,经民选或政治任命产生,与执政党共进退,有任期限制。而事务官,即一般意义上的公务员,主要

36、负责执行决策,处理政府日常事务,经考试择优录用产生,职位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因此也叫常任文官。一般来说,公务员的职位常任制有利于政局和政府机构的稳定,有利于政府管理的连续性,也有利于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成为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一个重要标记。然而,如今人们也逐步意识到,常任制也有其不利的因素,即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形成必要的竞争压力,从而易于使官员滋长惰性,导致懈怠,不思进取。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政府的职能表达在哪些方面?1确定制度框架。2调控宏观经济。3供应公共物品和服务。4协调和解决社会冲突,特别是群体冲突。5治理外部效应。6调整和再支配社会收入。 6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有哪些特点

37、? 人力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社会性。人力资源以有生命的自然人为载体,但人具有社会的属性。一个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仅会影响、制约这个社会人力资源的总体状况,而且也必定会影响、制约每一个具体的个人。 2能动性。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不仅能被动地适应环境,而且能主动地改造环境。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其它的物质资源,只有通过人,才能发挥其作用,为人所用。 3时效性。人力资源以有生命的人为载体,因此人力资源的形成、开发、运用必定受到人的生命周期的制约。另外,构成人力资源主要内涵的学问技能也具有时效性。 4再生性。一方面,基于人类种族的繁衍,人力资源可以不断的再生产出来;另一方面,人的体能在消耗后

38、,可通过休息和补充能量得到复原;人的学问、技能也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得到更新。 5资本性。人力资源首先是投资的结果,是资本运作的产物,另外作为资本,人力资源的投入能给投资者带来回报,人力资源在运用过程中也会出现磨损。当然,由于人力资本是一种活的资本,是劳动者自身实力、价值的资本化,因此它也有其特殊性,可以自我利用,自我增值,并且相对于一般实物资本所表现的收益递减规律,人力资本往往呈现出收益递增的规律。 第四篇:公共管理导论, 公共管理导论 20世纪80年头以来,面对政府规模的扩大、财政经济压力的加剧、社会问题和政府不行治理性的增多以及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泛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纷纷起先了大规

39、模的政府再造运动。政府管理的动作变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即由传统的、官僚的、层级节制的、缺乏弹性的公共行政,向市场导向的、因应转变的、深具弹性的公共管理转变。 欧文休斯指出,建立在正式官僚制、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和最正确工作方式基础上的传统行政模式己经过时,己被一种建立在经济学和私营部门管理基础之上的新公共管理模式有效地取而化之。这种变革表现为从行政模式向管理模式、从官僚制模式向市场化模式的典范变迁,这种变革也意味着政治和行政领导之间关系的一种更为现实的观点,意味着市场与政府、政府与官僚制组织、政府与公民以及官僚制组织与公民之间关系的转变。同时,他指出典范变迁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

40、建立在正式官僚制、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和最正确工作方式基础上的传统公共行政典范终将被公共管理所取代,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本文是对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与新公共管理模式两种典范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拟定的一部重要学术著作。 第一,对两种典范进行比较,认为两种完全不同的典范造成了公共服务的不同概念,而且管理与行政相比是一种范围更广、综合性更强的活动。传统的模式己经被新公共管理运动取而代之,其主要缘由仅仅在于传统的模式己经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政治领导人和公众都认为,他们从公共部门接受的服务是贫乏的、效率低下的、与现实脱节的。变革的趋势之一是:公共部门的“市场化,将公共活动转向私营业部门,这是通过各种

41、形式的民营化而发生的,另一趋势是脱离官僚制,不再把它作为公共部门的内部组织原则。 其次,探讨了政府角色的转变,公共企业作用下降和政府公共政策的模式。政府并不擅长于经营那些销售私人商品的企业,而私营部门也不擅长于经营福利部门。政府应当从依政策行政向依法行政转变,从免责行政向问责行政转变。并揭示了政府的七项基本职能:供应经济基础、供应各种公共物品与服务、解决与协调团体冲突、维持竞争、爱惜自然资源、确定个人获得商品和服务的最低条件、保持经济稳定。 对于公共企业的将来,认为有两种选择:一是改善公共企业,使其更有效率,并置于公众更好的限制之下,允许企业有确定程度的独立性,同时保存公共全部权的优势。发送公

42、共企业,尤其是改善其责任机制,公共企业就能持续存活下去。另一种选择则是公共企业的民营化,而公共企业民营化是一个主要的趋势。 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和政策分析是公共部门管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使人们从根本上对公共行政重新进行谛视。主要论述的是巴顿和萨维基提出的包含六个步骤的政策过程模式。第一步核实、办公室和具体说明问题,其次步建立评估标准,第三步确定备选政策,第四步评估备选政策,第五步列举并选择备选政策,第六步监控政策结果。即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应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责任机制,健全强化政府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使得政策的结果得以良好的实施和反馈。 第三,探讨了新公共管理的特定方面。包

43、括战略规划与管理、人事管理与绩效管理、财政管理、外部要素的管理以及进展中国家的管理。 战略规划:增加对战略的关注是从传统行政模式向管理模式转变的内容之 一。由于管理主义改革,政府将不断重组、与其他部门合并、民营化和政府职能的缩减等威胁,这可以使其把留意力放在组织的目标和任务方面。从理论上讲,它能把战略支配过程和管理主义方案的其他因素联系起来,根据战略支配过程,它能够识别出应集中关注的动作区域。这些都被确认为方案,各种方案的资金支配支配以及绩效测量和具体的评估方案,以反馈到下一轮战略支配过程中。 第四,探讨了责任机制。认为把政治和行政截然分开使得责任机制模糊不清。所以应当提倡新模式的责任机制,这种责任机制中每个人都必需对自己的行为及其所属部门的行为负责,而不管他们是政治官员还是管理者。在这个责任机制中,官僚制组织、顾客、立法机关、媒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是干脆实现的,而不必总是通过政治官员。这种机制重视产出和对产出的测量。管理主义的责任模式确实需要细心建构并被公众广泛认同。 最终,作者对于将来的公共行政做出了展望,认为其会更倾向于市场导向,更有弹性、政治性和参与性,公务员将更加有实力。 第五篇: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课程 考核归档材料 学 院:公共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