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例中学生厌学心理咨询案例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一例中学生厌学心理咨询案例报告.docx(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一例中学生厌学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第一篇:一例中学生厌学心理询问案例报告 一例中学生厌学心理询问案例报告 单位:华光集团 姓名:何芳 摘要:孙xx,女,15岁,初中三年级学生,因不愿去上学,在家一个月,前来询问。既往无重大疾病史。性格内向,自卑。学习刻苦,但感觉太累。有想通过唱歌实现自己进展的想法。为家中独女,父亡,与母亲一起生活。SDS:标准分61分,SAS:标准分53分。略显抑郁。接受认知行为疗法,经过四次心理询问后,复原正常上课,适应环境实力增加,人际交往起先改善。 一、一般资料 孙xx,女,15岁,初中三年级学生。独女,体态正常,无重大疾病史。10岁时,父亲因车祸死亡。母亲原是
2、纺织工人,初中文化,四年前下岗,如今在一个体企业工作,母女俩在一起生活,无老人同住。家族无精神病史。 求助者从小性格温顺、内向。小学阶段勤奋好学、得才兼备,学习成果优良,曾经是班级前三名。进入初中后,感到学习有点累,从初一下学期,学习成果有所下降,虽不算太差,但自己觉得不如以前,对自己很不满足,所以更加努力地学习,成果基本稳定。到初三后,物理、化学课开设以来该学校初中四年制,更觉压力增大。期中考试成果中等,自己觉得不好,有不上学的想法,母亲知道后,刚好与班主任联系,共同开导、做工作后,消退了不上学的念头,坚持了下来。春节后开学时,又不愿上学,经家长、老师劝说,断断续续上了两周,以后不再上学,劝
3、说无用。 不上学在家这段时间,主要做的事就是看电视,母亲支配的家务活也能帮着干,但与母亲的沟通很少主动。最近,母亲觉察她看的电视多是文艺节目,并且常拿着某一般中等艺术学校的招生宣扬资料看,母亲问时,她说想去学唱歌,或许将来能有长进。母亲觉得不现 第1页 实,劝说又无效,就带其前来询问。 心理测验结果: 1、抑郁自测量表:标准分61分。 2、焦虑自测量表:标准分53分。 二、主诉 求助者称“自己很想学习好,可成果一般,学习太累了,压力太大。学习不好总觉得没盼望,对不起母亲。“或许学唱歌将来能有长进。 三、视察和他人反映 母亲主诉:孩子总说学习太累,感觉压力大,觉得自己学不好,不情愿上学,只想通过
4、学习唱歌将来好有长进。孩子言语较少,但母女见能正常沟通。 班主任及同学反映:性格内向,不主动与人交往。心情低落,成果不如以前,有厌学心情。 询问师视察到,求助者穿着朴实、整齐。心情低落,不愿讲话,头始终低垂,有问能答,反应正常,但回答下列问题语言较少、声音偏低,自卑。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性格内向,自卑,有抑郁心情。因感觉学习压力太大而不情愿上学,持续时间一个月。不上学在家时心情较好,谈话反应正常,无躯体不适。结合心理测验结果和躯体疾病史、精神病家族史解除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心境障碍等。该求助者心理与行为异样表现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最终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五、询问目标
5、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家长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询问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改善抑郁心情,改善交往,复原正常学习和生活状态。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变更认知方式,完善求助者特性,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模式,增加其社会适应实力。 六、询问方案的制定 1主要询问方法与适用原理:认知行为治疗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回避学习、抑郁及人际关系不和谐。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缘由是求助者对社会认知的偏差和不合理造成的。由于对学习的错误认知,导致对学习的不适应,进一步造成学习成果下降,感到前途渺茫,从而产生另寻出路的想法。加之求助者性格内向,导致抑郁,爱好减退,促使其封闭自己,进而影响到认知,使其
6、心理和行为的异样强化,形成恶性循环。只要从根本上变更求助者的错误认知,就能使其心理和行为变更,增加其社会适应实力。 2、双方的责任、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a.向询问师供应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b.主动主动地与询问师一起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c.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2)求助者的权利:a.有权利了解询问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b.有权利了解治疗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c.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询问师;d.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询问;e.对治疗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3)求助者的义务:a.遵守询问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b.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治疗方案;c.敬重询问师,遵守预约时间
7、,如有特殊状况提前告知询问师。 (4)询问师的责任:a.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b.关心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c.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如有例外状况,要赐予说明。 (5)询问师的权利:a.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b.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c.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看法,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询问。 (6)询问师的义务:a.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b.遵守询问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c.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治疗方案;d.敬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状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询问时间与收费: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每次60元。 心理测验收
8、费:抑郁自测量表:20元 焦虑自测量表:20元 七、询问过程 询问阶段大致分为: 1诊断评估与询问关系建立阶段; 2心理关心阶段; 3结束与稳固阶段。 具体询问过程 第一次 目的: 1建立良好的询问关系。 2了解基本状况。 3抑郁与回避行为的临床评估,有关切理测验。 4确定主要问题,探寻变更意愿。 5进行询问分析。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 1填写询问登记表,询问基本状况,介绍询问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进行摄入性谈话,具体了解病史,收集来访者资料。 3心理测验:SDS、SAS 4将测验结果反馈给家长及孩子,并进行初步问题分析。 5布置询问作业:在家每天主动跟母亲沟通不少于30分钟。其次次
9、 目的: 1加深询问关系。 2明确诊断,与求助者探讨建立询问目标。 3认知行为干预。 方法:会谈、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 过程: 1反馈询问作业;基本顺当完成,初步感觉到主动沟通带来轻松心情。 2确定她的这种感觉,并进一步分析人际交往在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重大作用。 3教会求助者身心松弛训练。 4布置询问作业: a放松训练:每天至少一次,每次20分钟。 b主动找一、二位要好的同学进行交谈。 c搜集资料并找寻答案:学习成果好坏能确定人的一生命运吗? 第三次 目的: 1学会合理评价。 2加强师生、同学、亲子沟通。 3增加信念。 方法:会谈、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 过程: 1反馈询问作业: a找
10、同学沟通后,有轻松感和亲近感。确定她的感觉并关心进一步树立信念。 b通过资料及思索,初步相识到文化课成果重要,但不是胜利的唯一因素。强化这一认知,树立“合理观念。 2再一次放松训练。 3布置询问作业: a接着放松训练。 b主动与班主任联系,沟通思想。 第四次 目的: 1稳固询问效果。 2增加信念。 3结束询问。 方法:会谈、认知行为治疗 过程: 1反馈询问作业:完成顺当,心情较好,班主任表扬了她。 2确定其认知的变更,接着强化新的认知。 3结束询问。 4布置询问作业:进一步加强与母亲、老师、同学的沟通。 八、询问效果评估 1求助者及家长的评价: 求助者:“我的心情好多了,虽然学习仍有压力,但不
11、象以前接受不了。能正确地对待考试成果。“同学们情愿和我交往了,当然我也情愿和他们沟通。 母亲:“孩子已经情愿上学了;“心情比以前好多了,和我说话也多了。“班主任老师说孩子在学校表现正常了。 2询问师的评估: 通过回访与跟踪,觉察询问已基本到达预期目标,抑郁基本消退,不再厌学。逐步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加了心理承受实力。 3量表复查评估:SAS 41分,SDS 42分。 参考文献 1、郭念峰,国家职业培训教程.心理询问师,北京:民族出版社,第一版,2023 其次篇:一例中学生厌学心理询问案例报告1 一例中学生厌学心理治疗案例报告 摘要:本校初中男学生靳某,语文课堂在全体学生面前受到老师的指责,
12、内心受到损害,产生了厌学心态。我作为班主任经过收集靳某的基本资料,与靳某及家人商定了阶段性的治疗目标,我主要运用认知疗法、系统脱敏法等方法进行心理治疗,效果明显。 一、基本状况 靳某,男,16岁,汉族,八年级学生,与父母同住。父亲经营一家农副产品加工厂,家庭奇妙和谐。经具体询问、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它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独生子,足月顺产,母亲身体健康,孕、产及哺乳期未服用特殊药物。六岁上学前班,深得老师们宠爱。上学后学习成果始终很好,团结同学,敬重老师,各方面表现都好,在老师和家长眼里是好学生、好孩子。身体健康,未患过重大疾病。 二、个案主体描述。 在1个月前的一次上课思想
13、开小差,被语文老师点名回答下列问题,因答非所问惹得同学们听后哄堂大笑,被老师严峻指责,当时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脸涨红,心怦怦乱跳。放学回家后整理书包看到语文课本及作业本时,就感觉惊慌害怕、心发慌,隔一日上语文课时,出现心慌胸闷,出虚汗,老师让同学送回家,父母看此状况特别不放心,带其到医院检查,各项检查未觉察器质性病变。此后只要提起与上语文课有关的事就很不舒适,心情低落,感觉气不够用,假如不去上语文课,则一切如常。盼望能够像其他同学一样正常学习,求助我关心他克服对上语文课的厌烦心理。 班主任视察: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讲话声音清晰,意识清楚,接触交谈觉察,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
14、知力完好,有明确的求助要求。从进入询问室到表达完毕,都表现得比较自如,但在谈到上语文课的事情时,心情明显焦虑。 家长反映:靳某从小活泼外向,讨人宠爱,但自尊心比较强,接受不了别人的指责。自从被语文老师指责后,一提起上语文就不兴奋,身体不舒适,能在家学习。 根据心理测试和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但由于个人感情受挫,心情不稳定,导致外部环境适应不良,学习成果下降。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样表现的性质和严峻程度进行分析推断:根据视察以及了解躯体疾病历史、精神病家族历史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样的表现解除了器质性精神障碍
15、,重症精神病。求助者心理与行为异样表现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1、被老师指责后引发的心情不良抑郁倾向。 2、学习适应力不良。 3、回避看法。 三、缘由分析 求助者16岁,是处于青春期的男孩,自尊心比较强,心灵简洁受到损害,且内容简洁泛化。在成长过程中始终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呵护,形成了我是最好的,别人不能指责我的错误认知。阅历剌激强度较大的负性生活事务,自信念严峻受挫。心理缘由: 1、特性因素:追求完备,自我要求高。 2、错误观念,认为自己不应当受到别人的指责,一旦老师指责自己就受不了,感觉糟糕至极。 3、对现实问题的误会或错误评价:担忧上语文课后不会回答老师的问题
16、,害怕同学们取笑。 4、长期的负性心情记忆:被老师指责的事情始终困扰着自己。 四、询问目标与询问方案 1、询问目标: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询问目标: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改善不良心情,消退求助者对语文课的厌烦,增加学习爱好,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运用放松技术或主动的自我对话,以降低焦虑水平,变更其完备主义的认知模式;增加其自信念。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特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活挫折的实力;增加其自信和社会适应实力。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进展,到达人格完善。 2、询问方案的定制: 主要询问方法与适用原理:系统脱敏法。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外在表现为害怕上
17、语文课,内在却是由于完备主义倾向和缺乏自信等认知因素造成的。焦虑行为不断重复和强化,反过来又加剧了认知和特性的偏离,再加上教养方式和学校教化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加重和催化。假如不刚好接受操作性、目标性、时效性很强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加以矫正,求助者将会导致更加严峻的社会心理问题及特性成长问题。另外,求助者目前典型的心理和行为异样还没有到达较为严峻的程度,还有他特定的年龄阶段,都比较适于接受如上询问方法。 五、询问过程: 询问阶段大致分为: 1、心理评估和诊断阶段 第一次和其次次询问: 目的:收集资料,建立询问关系,进行心理诊断,确定询问目标。 方法:在询问起先时,充分敬重求助者,用开放性问题收集具体
18、资料;通过倾听、共情、无条件地主动关注,让求助者尽情倾诉,与他建立良好的询问关系,并完成心理测验。 2、询问阶段1分析问题 第三次询问 目的:加深询问关系。相识其不良的认知模式。 方法:与朱某从生物、社会、心理等方面探讨她产生厌学的缘由。布置家庭作业: 再现事务,找出语文老师当众指责自己的内心想法及身体、心情的转变状况,越细越好。 找出自己的十个优点,写在纸上,每天大声朗读5遍。2治疗的实施 第四次询问: 目的: 打破完备主义倾向,建立主动认知。 学会放松。 方法:会谈、认知重建法、行为放松训练、主动自我示意。 反馈询问作业:靳某说当听到要当众提问时,就马上想到“答不好会被同学和老师笑话、“多
19、没面子呀。越想越觉得烦躁担忧,浑身惊慌起来,越想“千万别惊慌就越惊慌。靳某说找出自己的十个优点很困难,有的是问同学后得知的,大声朗读5遍后感觉挺好的。 认知重建:帮靳某识别造成害怕上学的上述消极思维,以及它们出现的场合,识别紧随消极思维之后的问题行为,关心求助者制止这些消极思维,并建立志向的或主动的思维。如 “我也是一个一般学生,有优点也有缺点、“即使我没有回答好问题,老师和同学也不会笑我的等。 行为放松训练:在询问师的指导下练习肌肉渐进性放松训练,如:坐在椅子上,按手臂、头部、躯干、腿部的依次,先惊慌,后放松的方法,通过了解惊慌与放松的不同,最终体会全身放松的状态。无论何时,当出现惊慌状态时
20、,都去想放松,通过肌肉的行为放松从而到达心理放松。布置家庭作业: 接着大声朗诵优点并主动体会; 回去后依据询问师所教放松方法,每天训练1-2次,以到达2-3分钟内快速放松全身的目的。第五次询问: 目的: 稳固认知重建结果。 建立焦虑事务等级,并起先实施系统脱敏。方法:会谈、系统脱敏法、主动自我示意。 过程: 找出求助者上学过程中感觉厌烦的环节,按各环节的程度按由小到大的依次排列,程度根据0-100单位计。 根据与朱靳某交谈,共同商定建立的焦虑等级为9级:上学前一天晚上睡前20、早上起床30、出家门40、上学的路上50、学校门口60、教室门口70、坐到座位上80、跟同学讲话90、上语文课老师提问
21、100。 家庭作业:根据设计的焦虑等级,让求助者回家做想象练习,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 第六至十次询问:系统脱敏治疗 分为两个过程: 想象脱敏。 通过想象唤起求助者对上学的焦虑状态,评估焦虑水平,然后运用放松技术进入放松状态,再次评估焦虑水平,直至焦虑水平到达最低值为止,每次可进行1-3个等级,视状况而定。 建立焦虑等级逐步脱敏,在想象中反复呈现情景,直到焦虑程度降到0,一次治疗可以推动几个等级,经过5至6次的脱敏治疗,求助者在想象老师提问时不再感觉焦虑惊慌。实际情景演练 在想象训练到达目的后,由母亲陪伴进行实际情景演练,从以下几个情景视察靳某的反应:从家里动身准备去上学;走在去学
22、校的路上;走到学校门口;进入学校;走到教学楼前;走到自己的教室门前;进入教室。在每一个具体的情景中,假如靳某出现反应,则就地进行放松训练,到达完全放松状态时再进入下一个情景。 3、稳固与结束阶段 第十一次询问,重测SCL-90,16PFEPQ少年版并与询问前比照。测验结果看,得分已在正常范围内,说明求助者的心情已得到缓解。请求助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总结整个询问过程中自己的成长。求助者及家长的评价: 求助者症状的改善,上语文课时不再感到害怕了,能够像以前一样上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爸爸妈妈的评价:能够主动主动去上学,不再逃课了。 通过回访和跟踪,觉察询问已基本到达预期目标:消退了厌学,改善
23、了不良心情;提高了学习适应性水平;增加了自信念和适应社会的实力.询问过程较完好、有条理。 第三篇:一例中学生厌学心理询问案例报告写写帮举荐 一例中学生厌学心理治疗案例报告 摘要:本校初中男学生小奇,语文课堂在全体学生面前受到老师的指责,内心受到损害,产生了厌学心态。我作为班主任经过收集小奇的基本资料,与小奇及家人商定了阶段性的治疗目标,我主要运用认知疗法、系统脱敏法等方法进行心理治疗,效果明显。 一、案例背景 小奇,男,16岁,汉族,高一年级学生,是家里的独生子,与父母同住。父亲经营一家农副产品加工厂,家庭奇妙和谐。小奇学习成果始终很好,团结同学,敬重老师,各方面表现都好,在老师和家长眼里是好
24、学生、好孩子。 在1个月前的一次上课思想开小差,被语文老师点名回答下列问题,因答非所问惹得同学们听后哄堂大笑,被老师严峻指责,当时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脸涨红,心怦怦乱跳。放学回家后整理书包看到语文课本及作业本时,就感觉惊慌害怕、心发慌,隔一日上语文课时,出现心慌胸闷,出虚汗,老师让同学送回家,父母看此状况特别不放心,带其到医院检查,各项检查未觉察器质性病变。此后只要提起与上语文课有关的事就很不舒适,心情低落,感觉气不够用,假如不去上语文课,则一切如常。盼望能够像其他同学一样正常学习,求助我关心他克服对上语文课的厌烦心理。 班主任视察: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讲话声音清晰,意识清楚,接触交谈觉察
25、,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好。从进入心理辅导室到表达完毕,都表现得比较自如,但在谈到上语文课的事情时,心情明显焦虑。 家长反映:小奇从小活泼外向,讨人宠爱,但自尊心比较强,接受不了别人的指责。自从被语文老师指责后,一提起上语文就不兴奋,身体不舒适,能在家学习。 二、案例描述 对小奇的心理辅导阶段大致分为: 1、心理评估和诊断阶段 第一次和其次次心理辅导: 目的:收集资料,建立心理辅导关系,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心理辅导目标。 方法:在心理辅导起先时,充分敬重学生,用开放性问题收集具体资料;通过倾听、共情、无条件地主动关注,让小奇尽情倾诉,与他建立良好的心理辅导关系,并完成心理测
26、验。 2、心理辅导阶段1分析问题 第三次心理辅导 目的:加深心理辅导关系。相识其不良的认知模式。 方法:与朱某从生物、社会、心理等方面探讨她产生厌学的缘由。布置家庭作业: 再现事务,找出语文老师当众指责自己的内心想法及身体、心情的转变状况,越细越好。找出自己的十个优点,写在纸上,每天大声朗读5遍。2治疗的实施 第四次心理辅导: 目的: 打破完备主义倾向,建立主动认知。 学会放松。 方法:会谈、认知重建法、行为放松训练、主动自我示意。 反馈心理辅导作业:小奇说当听到要当众提问时,就马上想到“答不好会被同学和老师笑话、“多没面子呀。越想越觉得烦躁担忧,浑身惊慌起来,越想“千万别惊慌就越惊慌。小奇说
27、找出自己的十个优点很困难,有的是问同学后得知的,大声朗读5遍后感觉挺好的。认知重建:帮小奇识别造成害怕上学的上述消极思维,以及它们出现的场合,识别紧随消极思维之后的问题行为,关心他制止这些消极思维,并建立志向的或主动的思维。如 “我也是一个一般学生,有优点也有缺点、“即使我没有回答好问题,老师和同学也不会笑我的等。行为放松训练:在心理辅导师的指导下练习肌肉渐进性放松训练,如:坐在椅子上,按手臂、头部、躯干、腿部的依次,先惊慌,后放松的方法,通过了解惊慌与放松的不同,最终体会全身放松的状态。无论何时,当出现惊慌状态时,都去想放松,通过肌肉的行为放松从而到达心理放松。布置家庭作业: 接着大声朗诵优
28、点并主动体会; 回去后依据心理辅导师所教放松方法,每天训练1-2次,以到达2-3分钟内快速放松全身的目的。第五次心理辅导: 目的: 稳固认知重建结果。 建立焦虑事务等级,并起先实施系统脱敏。方法:会谈、系统脱敏法、主动自我示意。过程: 找出小奇上学过程中感觉厌烦的环节,按各环节的程度按由小到大的依次排列,程度根据0-100单位计。 根据与朱小奇交谈,共同商定建立的焦虑等级为9级:上学前一天晚上睡前20、早上起床30、出家门40、上学的路上50、学校门口60、教室门口70、坐到座位上80、跟同学讲话90、上语文课老师提问100。 家庭作业:根据设计的焦虑等级,让小奇回家做想象练习,每天1-2次,
29、每次15-20分钟。第六至十次心理辅导:系统脱敏治疗 分为两个过程: 想象脱敏。 通过想象唤起小奇对上学的焦虑状态,评估焦虑水平,然后运用放松技术进入放松状态,再次评估焦虑水平,直至焦虑水平到达最低值为止,每次可进行1-3个等级,视状况而定。建立焦虑等级逐步脱敏,在想象中反复呈现情景,直到焦虑程度降到0,一次治疗可以推动几个等级,经过5至6次的脱敏治疗,小奇在想象老师提问时不再感觉焦虑惊慌。实际情景演练 在想象训练到达目的后,由母亲陪伴进行实际情景演练,从以下几个情景视察小奇的反应:从家里动身准备去上学;走在去学校的路上;走到学校门口;进入学校;走到教学楼前;走到自己的教室门前;进入教室。在每
30、一个具体的情景中,假如小奇出现反应,则就地进行放松训练,到达完全放松状态时再进入下一个情景。 3、稳固与结束阶段 第十一次心理辅导,重测SCL-90,16PFEPQ少年版并与心理辅导前比照。测验结果看,得分已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小奇的心情已得到缓解。请小奇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总结整个心理辅导过程中自己的成长。小奇及家长的评价: 小奇症状的改善,上语文课时不再感到害怕了,能够像以前一样上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爸爸妈妈的评价:能够主动主动去上学,不再逃课了。 通过回访和跟踪,觉察心理辅导已基本到达预期目标:消退了厌学,改善了不良心情;提高了学习适应性水平;增加了自信念和适应社会的实力.心理辅导过
31、程较完好、有条理。 三、案例反思 小奇正处于青春期,自尊心比较强,心灵简洁受到损害,且内容简洁泛化。在成长过程中始终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呵护,形成了我是最好的,别人不能指责我的错误认知。阅历剌激强度较大的负性生活事务,自信念严峻受挫。综合分析小奇的状况后,对他的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样表现的性质和严峻程度进行分析推断,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1、被老师指责后引发的心情不良抑郁倾向。 2、学习适应力不良。 3、回避看法。 这些问题产生的心理缘由: 1、特性因素:追求完备,自我要求高。 2、错误观念,认为自己不应当受到别人的指责,一旦老师指责自己就受不了,感觉糟糕至极。 3
32、、对现实问题的误会或错误评价:担忧上语文课后不会回答老师的问题,害怕同学们取笑。 4、长期的负性心情记忆:被老师指责的事情始终困扰着自己。 小奇的心理问题外在表现为害怕上语文课,内在却是由于完备主义倾向和缺乏自信等认知因素造成的。焦虑行为不断重复和强化,反过来又加剧了认知和特性的偏离,再加上教养方式和学校教化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加重和催化。假如不刚好接受操作性、目标性、时效性很强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加以矫正,小奇将会导致更加严峻的社会心理问题及特性成长问题。通过一个阶段的心理辅导,小奇的不良心情得到了改善,消退了对语文课的厌烦,增加学习爱好,焦虑状况也有所降低,自信念得到增加。 第四篇:中学生厌学心
33、理询问记录 心理询问记录 由于社会的竞争加大,同时也因为目前职业教化的亟待完善。不少做家长提前为自己的孩子担忧,盼望他们能学好,以便日后能找一份好工作。于是家长不断的给孩子施加压力,再加上来自学校和自身的压力以及自身生活环境的转变,还有就是上职高的学生原来基础都不是太好,有些学生便出现了厌学等心理问题,急需厌学心理询问。下面这个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案例回顾: 询问老师: 询问时间: 询问对象: 年级 班17岁的贾 自从上中学以来起先出现厌学心理,常常感到焦虑,爱好也慢慢削减,变得爱哭,以至经常失眠,因此,不得不停止了上课,在班主任举荐下来寻求心理关心。在询问过程中,心理老师了解到,贾的父
34、亲是一所中学的老师,从小对他的期望就特别的高,每天叮嘱辅导他的学业;所以自小以来在贾竹林那幼小的心灵里学习成果好是天经地义的事;因此,自从上学的第一天起他就很认真、努力的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小学到初中他的学习成果始终名列前茅。老师宠爱她,父母也始终觉得她是个很优秀的孩子,所以贾竹林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高;可是,因为在初三的下学期开学之初他得了一场重病,同时疼爱他的奶奶和爷爷又都先后去世,耽误了两个多月的学习,所以被职高录用。心理始终难以适应。同时到了中学,由于要重新编班,起先接触新的老师、同学,又要面对新的环境,四周一切的变更和中学学业的加重,让他无从适应,精神惊慌,她每天觉得很累从而
35、起先变得内向、不想说话,也起先不宠爱读书,他感到无助,精神和学习的压力使她喘不过气来。 案例分析: 由于他诞生在教化家庭,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又过高,因此,从小就养成了刻板和苛求的人格倾向,做事古板追求完备,要做就做最好,由于精神过于惊慌,反而使学习的效率降低;但是,自己又很难接受成果下降这个现实,导致失眠,休息不充分又很难完成学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他盼望在这样的职高自己的成果始终遥遥领先,更害怕给父母丢脸,同时,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和自己给自己的压力使他如今已不会放松自己了,心里只感到压抑,对自己的评价降低,爱好削减,觉得无望、无助、无用,生活暗淡无光,感到自己没有前途了。学校心理老师
36、邀请了专业心理询问师共同分析最终诊断贾竹林出现厌学心理是因为他处于抑郁状态。 心理治疗: 对于贾竹林的厌学心理,还要慢慢改善,可以实行认知疗法,把学习学问与考试分开看,把短暂的成果与将来的就业分开看,建立学习的内在目的。 、学习是为了对学问的获得,对人生的体验和思想境界的不断提高。 、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要在学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 、体验快乐的方法是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做到无为而无不为,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人生不如意者十常八九,但是你确定不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6、活在当下,行动起来。 7、.做一个天真活泼、随便大度、自爱自信的人,这样才能自己会更宠爱自己,别人也会更宠爱活泼可爱的你。
37、 8、学会适应环境,不能苛求环境适应你的一切。 第五篇:厌学儿童心理询问案例 厌学儿童心理询问案例 关键词:厌学认知领悟治疗支持疗法变更认知 一、基本资料 张,男,14岁1988年4月27日生,江苏南京市人。初中一年级学生。 求助者没出世时,父亲就去世了,求助者是个遗腹子,在他诞生后,其母带着求助者再婚,与继父无孩子。目前身体发育正常,本人无重大疾病历史,家庭无精神病史。平常神态冷漠,愁闷,脸色苍白,面无表情。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诉:进入初中以来,学习成果很不志向,同学们看不起我,老师也不宠爱我,我不想学习,不想来学校。 个人陈述:我诞生就没见过我的亲身父亲,妈妈对我很关切,但是我的事情
38、她都要管,没有自由。我和继父关系怎么也亲近不起来,我和他们很少说话,小学老师是个新分来的老师很年轻,由于我学习不好,她经常用难听的话骂我,所以同学们都看不起我;初中老师也不宠爱我,因为我的学习成果很差。其实我对学习不感爱好,不想学习,不情愿呆在学校,成天想着电脑玩耍可以给自己带来一点快乐。如今父母在外面做生意根本管不了我,我更加放任自己了。 三、视察与他人反映: 视察:来访者始终低头,眼睛无神,鞋底不停的蹭地面,说话速度慢,短短续续,不连贯。姑姑:侄子从小很可怜,没出世没了父亲,大家都疼他,什么事都不要他做,只是盼望他能把书读好,可是小学六年只顾玩,本想到了中学人长大一点能好点,谁知道他比小学
39、更加放任自己,在他妈妈下岗开了小饭馆以后,更是经常逃课出去玩,或跑回家玩电脑,学习就不要提了。每次说他,他明确表示不爱学习,不想学习。 四、评估与诊断: 1、心理测试结果: SDS标准分:53分,提示有略微抑郁心情; SAS标准分:57,提示有轻度焦虑心情; SCL-90:焦虑因子分2.9,躯体化因子2.0,抑郁因子1.6,其余各因子分均小于1; EPQT分:E40;P50;N73;L38:提示内向,心情极不稳定。 2、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3、诊断根据: 依据诊断病与非病的“三项原则分析:来访者主观与客观世界是统一的;该来访者知、情、意是协调一样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
40、;无规律思维的混乱,无感觉知觉异样,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特性也是相对稳定的。所以不属于精神疾病。 4、鉴别诊断: 根据躯体疾病历史、精神病家族历史以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样的表现解除了儿童精神障碍,例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早发儿童精神分裂症、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德障碍、心情障碍。家庭教化的不当、老师的偏心、同学的嫌弃、社会现实的影响使求助者心理严峻失衡,产生了自私、懒散、自卑、脆弱等心理偏差,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表现属于青少年成长中一般性心理问题的询问范畴。心理测验结果支持上述诊断。 5、其心理问题主要表如今以下几个方面: 1、情感缺失性孤独。没有了亲身父亲,缺少父爱;班上同学都看不起
41、他,不愿与他交谈。 2、厌学。因为上课思想经常开小差,很多时候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就不情愿听,经常 受到任课老师的训斥,所以厌烦学习生活。 3、怕苦畏难,缺乏意志。成天想着不能吃苦,遇到困难,畏缩不前,班级活动、文体活动都不参加。 4、痴迷网络。妄想在虚拟世界寻求劝慰与解脱。 五、询问目标: 根据以上诊断与评估,经与家长和本人协商,共同确定如下询问目标: 一近期目标:改善不良认知观念,减轻焦虑畏难心情,削减心身症状,能够正常参加学习。 1、关心求助者重新相识四周环境,感受到来自父母和其他亲人的关爱与期盼。 2、重新树立学习信念,力争学习有所进步。 3、提高自控实力,逐步戒掉网瘾。 二远期目标:
42、完善特性,实现心理问题的彻底解决,实如今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自我满足。 六、询问方案的制定: 1、主要询问方法与适用原理: 方法:用认知领悟疗法、支持疗法。 原理:认知领悟疗法就是通过反复说明,使求询者领悟其心理和行为的无趣性,进而变更认知,减轻或消退症状的一种心理疗法。认知领悟疗法的治疗原理,是把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变成有意识的,使求治者真正相识到症状的意义,以得到领悟,症状即可消逝。这也是心理分析和心理动力学疗法的治疗原理。认知领悟疗法则是,干脆和患者一起探讨分析症状临床表现的性质,使他们相识到病态情感和行为的无趣性,领悟到这些感情与行为是幼年儿童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与他的实际年龄和身份
43、不相称的,从而主动放弃这些想法和行为。 2、双方权利与义务: 1询问过程中,求助者及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A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的意愿选择询问师。 B对询问进程不满足可以要求更换询问师。 C对询问方案、收费、时间有知情权、协商权、选择权 义务: A 遵守询问机构的有关规定。 B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询问方案、收费、时间等方面的规则。 C 求助者应敬重询问师依据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状况提前通知询问师。 2询问过程中询问师的权利和义务 A、酷爱本职工作,坚决为社会做奉献的信念,刻苦钻研专业学问、增加技能,提高自身素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建立同等友好的询问关系。 B、心理询问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而卑视求助者。 C、心理询问师在询问关系建立前必需让求助者了解心理询问工作的性质、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D、心理询问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重点进行探讨,并达成一样看法,必要时如接受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 E、心理询问师不得与求助者产生和建立询问以外的任何关系,尽量避开双重关系尽量不与熟人、亲友、同事建立询问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询问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不得对异性有非礼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