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并修改病句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辨析并修改病句全.ppt(4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专题五辨析并修改病句五辨析并修改病句 考试大纲对此考点的要求是:“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E。”多年来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试大纲中规定所考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句子是五级语言单位(语素、词词、短语、句子、句群)中最重要的一级,也是语言中最重要的使用单位。高考连续考查了病句辨析与修改这一考点,重现率为100%。常见的六种病句类型详解【语序不当】语序不当主要指句子中词语或分句的顺序不合理,即不符合语法习惯或不符合事理。常见语序不当的种类有: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多层状语语序不当、定语与中心词语序不当、定语状语位置错乱、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
2、短语语序不当、主语与关联词语语序不当等。例1: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分析: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生产的棉花”。例2: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一辆旧西德“奔驰”牌轿车有时可换两辆新的日本轿车。分析:句中定语位置不当,造成语意不明,应把“旧”放在“西德”之后;同样,句末“新的”应放在“轿车”之前。例3:这个问题在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议论。分析:句中定语“广泛的(地)”应放在“议论”之前。例4: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分析:多层状语语序不当,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中心语,应改为“热情地同他交谈”。例5: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
3、说明。分析: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深刻的说明”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例6: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分析:句中“两千多年前”不能修饰“新出土”,而应放在“文物”之前。本句错在把定语放在了状语的位置。例7:要是一篇文章的观点是错误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不是好文章。分析:属关联词语的位置(语序)不当,两个分句为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之后;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之前,句中的“即使”应放在“文字”之前。【搭配不当】现代汉语的句子有一定的结构规律。主、谓、宾、定、状、补六种成分搭配要符合这一结构规律。搭配不当就是指句子的某些成分不符合这一结构
4、规律,或者是搭配在一起不合事理,从道理上说不通;或者是不符合语言习惯,强行搭配。搭配不当包括以下类型: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以及前后照应错误。例1: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分析:“答复”和“调查处理”并不是态度,这属于主谓搭配不当,可把“是”改为“表现出”。例2: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汉末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的英雄事迹。分析:动词“塑造”与宾语中心语“事迹”不能构成动宾关系,可将“事迹”改为“形象”。例3:我们班干部严肃地研究了同学们对班委工作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老师们的意见。分
5、析:“严肃”作状语,不能修饰限制“研究”,可改为“认真”“慎重”等。【成分残缺或赘余】1成分残缺 除无主句、独词句和省略句外,一般句子都要有主语。谓语是及物动词的,后面还必须有宾语。按现代汉语的结构规律,凡是应该有的成分没有,导致意思模糊不清,甚至不可理解的,就是句子成分残缺。成分残缺主要有以下类型: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关联词残缺。例1: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小。分析:滥用介词结构“在中”,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应把“在这部作品中”改为“这部作品”。句首滥用的介词常有“在、当、从、对于、为了、通过”等,修改这类病句一般要将
6、介词及介词连带的方位词删去,或者保留介词短语作状语并给后半句加上适当的主语。例2:他主动参与处理社会灾害性事故,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分析:“责任”一词缺少相应的谓语动词,应在“参与”前加上“承担起”。例3: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围绕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汗水浸湿了她们的衣衫。分析:“再现”缺少宾语,可在“衣衫”后加“的场景”。2成分赘余 成分赘余包括主语赘余、谓语赘余、宾语赘余和修饰成分赘余。从赘余的性质来看,可分:堆砌词语、词义重复、画蛇添足等。句子结构已经完整了,句意已经明确了,如果再多出些不必要的词语,就会出现成分赘余的毛病。常见成分赘余的毛病主要有三种情况:堆
7、砌词语、语义重复、虚词多余。例1: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分析: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多余。例2: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分析:句中的“发作”属多余的谓语。例3:市政府决定配合亚运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地铁建设、危旧房改造、污水处理等工程工作,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分析:宾语赘余,“工程”与“工作”重复,可删去“工作”。例4: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瞬间,无论是参与登顶的勇士,还是全世界观看这一壮举的人们,无不毫无例外地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分析:附
8、加成分多余,句中“毫无例外地”与“无不”重复赘余,应删去。【结构混乱】现代汉语有丰富的句式,每种句式都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写作时,任意改变句式的结构,将两种不同的结构或不同表达方式的句子拼凑在一起,或将一句话说了一半,丢下不管,又说另一句话,这就是结构混乱。主要包括:句式杂糅、中途易辙、藕断丝连。句式杂糅是把两句话挤到一句话里,该结束的地方不结束,前后交叉错叠,句子结构混乱,形成病句。这种病句类型已经成为近两年病句考查的热点。中途易辙是指前面的意思还没有说完,接下来又说另一个意思。藕断丝连是把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作另一句的开头硬凑起来。例1:如果不认真锻炼,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9、。分析:句中把反问句与判断句杂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前后一致,用反问语气,应该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用判断句,则应该说成“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例2: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分析:应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或“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两种结构中选用一种。例3: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分析:把“要出版一本译作需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和“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才能与读者见面”拼合在一起,应选用其中一句。【表意不明】表意不明这一类型的病句主要指歧义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除了运用双关修辞格以外,如果同一句话
10、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那么这句话就是歧义句。造成歧义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例1:会上,对如何疏通产品销售渠道的问题,大家谈了各自的看法,但是,建议很不成熟。分析:“看法”和“建议”没有必然的联系,造成语意不明。例2:土地对于人类,特别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而黄土对于原始社会极其落后的初级农业尤为重要。分析:“黄土”究竟是什么,句子并未说清,语意不明。例3:学习写作是否一定要多读多写呢?从前人的写作经验来看,这是一条必由之路。分析:“这”指代的内容未说明。例4: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分析:“这样”指代不明。例5:大家对护林员
11、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分析:歧义。大家“气愤”的是什么?是护林员揭发问题这件事还是护林员揭发出来的问题?如果在“揭发”后面加上一个“的”字,歧义就消除了。【不合逻辑】“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从概念的运用是否准确,判断的构成是否恰当,推理的方式是否合理等多方面来分析。不合逻辑主要包括:自相矛盾、范围不清、强加因果、主客倒置、否定失当、不合事理、两面对一面、照应不周全等。例1: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停下来了。分析:“突然”和“渐渐”矛盾。例2: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斗争的无比力量。分析:既然已经“无比”,如
12、何还能“增强”?应删去“无比”。例3: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分析: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例4: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分析:属于强加因果的错误。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的“结果”呢?例5:去年的学习成绩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分析:属于主客倒置错误。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学习疑惑应对策略一、“歧义辨析”很困难,怎样掌握?一、歧义,属于“辨析并修改病句”中“表意不明”一项的重要内容;
13、歧义,又不符合语言表达“简明”这一项要求。歧义的类型较复杂,这是一个难点。辨析并消除歧义,也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方法技巧一:辨析歧义要在基本把握语句整体语意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有关的重要环节,如短语结构、词义(多义)词性、停顿组合等。必要时,可设置相关语境,进一步比较辨析。方法技巧二:首先要了解短语本身歧义的不同情况,然后找到排除某一项或几项的条件。比较分析、多方推敲,是常用的方法。学习疑惑应对策略二、如何辨析句式杂糅?二、辨析杂糅类语病,一方面要学会句子分析,要对所面对的语句进行主干提取,对其语法关系要一目了然;另一方面要记住一些常见的杂糅形式,见多识广,熟能生巧。常见的杂糅形式
14、有:(1)本着为原则(本着的原则,以为原则)(2)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3)由于下(由于,在下)(4)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5)借口为名(借口是,以为名)学习疑惑应对策略二、如何辨析句式杂糅?二、辨析杂糅类语病,一方面要学会句子分析,要对所面对的语句进行主干提取,对其语法关系要一目了然;另一方面要记住一些常见的杂糅形式,见多识广,熟能生巧。常见的杂糅形式有:(6)因为的原因(因为,是的原因)(7)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靠取得的)(8)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9)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由配制而成的)(10)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11)围绕以为中心
15、(围绕这一中心,以为中心)学习疑惑应对策略三、语义不明是怎么造成的?三、造成语义不明的原因比较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1)一词多义造成表意不明。如:“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走”可理解为“行走”了一个多钟头,也可理解为“离开”一个多钟头。(2)词语兼类造成表意不明。如:“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和”如作连词,“他”的行为是背着两位经理的个人所为;如作介词,“他”的行为是和副总经理一起干的。(3)指代不清造成表意不明。如:“当他把证书发给小钱时,他对他笑了笑。”谁对谁笑?怎么理解都可以。(4)结构切分不同造成表意不明。如:“夸奖小李的作文。”如作动宾
16、结构,该句表示小李的作文受到了夸奖;如作偏正结构,则作文的内容是夸奖小李的。学习疑惑应对策略三、语义不明是怎么造成的?(5)标点不当造成表意不明。如:“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既可理解为我们只解决出席证问题,其余不管,也可理解为所有问题我们全部解决。(6)词语限定模糊造成表意不明。如:“县里通知他10月5日前去报到。”由于“前”在此处限定模糊,以致产生误解,是10月5日前的任意一天,还是10月5日这一天去报到?(7)动词的施受方向不确定造成表意不明。如:“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进攻”的施事者是谁?可理解为巴勒斯坦,也可认
17、为是以色列。(8)多项定语或状语不当造成表意不明。如:“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几个”放在“学校”之前,既可理解为几个学校的领导,又可理解为一个学校的领导。学习疑惑应对策略三、语义不明是怎么造成的?(9)语序不当造成表意不明。如:“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这个句子“作为”之后由于语序不当,让人误解为“得分最高的嘉宾”和“他”是两个人。(10)成分省略也能造成表意不明。如:“我看到你那年才6岁。”可理解为“我”6岁,也可理解为“你”6岁。(11)逻辑重音不同也能造成表意不明。如:“一个季度就生产了500台录音机。”如把重音放在“就
18、”上,表示生产得少;如把重音放在“500台”上,表示生产得多。造成歧义的原因还有其他现象,但主要的常见的是以上几大类。学习疑惑应对策略四、怎样消除句子的歧义?四、怎样才能消除歧义,表意明确呢?可用以下几种方法:1更换词语。把容易产生歧义的词语换成意义单一的词语,歧义现象便消除了。(1)(3)(6)可用此法,如(3)改成“当他把证书发给小钱时,小钱对他笑了笑”。2增设语境。给歧义句增设上下文,可以消除歧义。(2)(4)(10)(11)可用此法,如(11)改成“一个季度就生产了500台录音机,真了不起”。3调整语序。把句内的词语位置互换一下,歧义即可消除。(8)(9)可用此法,如(8),把“几个学
19、校的领导”改成“学校的几个领导”,表意就明确了。学习疑惑应对策略四、怎样消除句子的歧义?四、怎样才能消除歧义,表意明确呢?可用以下几种方法:4改动标点。如(5),把“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后的逗号改成顿号,即消除了歧义。(2)句也可用此法,在“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后加上逗号,也没有了歧义。5重新造句。如(7),改成“巴勒斯坦游击队早就做好了进攻以色列的准备”。判断或修改表意不明的句子,要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除知道病人得的是什么病外,更重要的应知道用什么药才能治好病。知道一个句子表意不明,还要知道它表意不明的原因及对策,这样,判断或修改才能准确无误。句子的准确把握,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可以提高
20、作文表达的准确性。病句的辨析修改,是提高驾驭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1明确两点要求:一是辨析,二是修改。2熟悉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六条,分号前属结构性错误,分号后是语义性错误。准确地说,其实可概括为三种,一是搭配不当,二是成分乱(语序)、杂(混杂)、残、赘,三是表意不明(歧义)、错误(不合逻辑)。3把握四项原则: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内容,不能重起炉灶另写。改动尽可能少。要注意试题的修改要求,忌盲目修改。修改后的文字只要符合语法等基本规则即可。而不需要润色,以使其“更好”。修改病句大多采用主观性试题,作答时往往草木皆兵,容易节外生枝,无端
21、增删词语,甚至再造句子,改变原意,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针对性不强,诊断不准。一般说来,找准原因后,对病体作外科手术,须认准要害,一“刀”中的,手术刀口要小。刀该三寸,绝不多一分;缝需四针,绝不穿五孔。尽量保留原意,维护病人元气,不能动辄截肢、移植。总之,修改病句的三项原则可简化为“不变原意,多就少改”,外加一个四字口诀: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的)、调(不搭配、不照应、语序不当的)。4了解三步程序:一是理解原意,二是诊断病因,三是对症下药。5注意一字态势。近年高考试题,所出病句的类型,呈现出这样的态势:一句一类,一句一点。病句判断的方法 1语感感知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
22、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病,即看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例如: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分析:这个句子第一部分中的“不管都极端不利”显然不合习惯,正确的说法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2主干枝叶梳理法(结构分析法)运用语法分析的手段,先将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抓干),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整枝)、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理叶)。例如:过去几万名地质队员经过数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资源卫星几天内即可完成。分析:用紧缩法,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事
23、情卫星完成”,“事情”不能说“完成”,只能说“做完”,这里犯了搭配不当的错误。3仿句类比法 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一时拿不准,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问题就清楚了。例如: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分析: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我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4逻辑意义分析法(体意查联法)有的语病,特别是表意的不明和错误方面,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体意查联法,也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逻辑意义分析法要从概
24、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看有无主客颠倒、互相矛盾、两面对一面、暗换主语、强加因果、模棱两可、分类不当、以偏概全等错误。例如: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分析: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句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了,应将“凡是”改为“大多”,后面删去“都”字。5规律标志法 有些句子本身具有一定的标志,其语病往往就出现在那些有标志的部位,例如,有多个否定词的句子,往往出现否定不当的错误;有“能否”“是否”等词语的句子,往往出现一面与两面不对应的错误;介词结构在句首的句子,往往出现介词结构掩盖主语的错误,等等。做题时,可根据这类句子的特点,顺藤摸瓜,准确地找到病症所在,从而做出准确的答案。综观历年的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试题,其所选的病句错误类型都是十分“典范”的,虽然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迷惑性,但总体来说,其“病征”仍十分突出,而且也有一些规律可循。因此,在辨析过程中,注意审读句中的易致病部位关键词(或短语),了解出题人常设的陷阱,当可快速准确地找出语病的症结,做出正确的选择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