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汉字的构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汉字的构造.ppt(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漢字的構造本講綱要漢字結構分析的基本理論“六書”說“六書”(重点是前四書)的具體介紹漢字書體的演變對漢字結構的影響一、漢字結構分析和“六書”說(一)漢字結構分析的依據和意義“永字八法”:點、拐、竖、勾、横、撇、斜撇、捺“結構法”:上下、左右、包圍、半包圍“拆字法”:兵“六書說”:漢字在造字之初,其形體和詞義有一定的聯係。(二)六書的提出韩非子五蠹:“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谓之公。”周礼保氏、汉书艺文志提出“六书”。说文解字叙许慎阐述“六书”理论。“六书说”。(三)六書的發展1、名稱和順序許慎的名稱: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 班固的順序: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
2、 2、說文解字敍對六書的闡述: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詰詘:詘,通“屈”,詰詘,就是曲折。以事為名,取譬相成:一般認為前一句指形旁而言,後一句指聲旁而言。比類合誼:誼,通“義”。以見指撝:撝,通“麾”,指撝,意之所指。(四)六書的“四體二用”說前四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 造字法(體)後二書:轉
3、注、假借用字法(用)二 六書的介紹(一)象形“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象形字的特點是依樣畫葫蘆象形字必須有形可像象形字的符號性明顯(二)指事“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視而可識”是說一眼看上去就可以認識大體“察而見意”是說仔細觀察就能發現意義所在 指事純粹指事的抽象符號指事象形+抽象指事符號(三)會意“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誼,通義。撝,通“麾”。指撝,意之所指。會意的字面意思是會合成意,即由若干符號相互構成一種聯係來表達某种意義。分析會意字的表述,通常按照說文的術語稱爲:從某,從某。合成會意字的各個組成部分叫做“意符”。會意形象會意會意形象會意會意形象會意會意抽象會
4、意劣、歪、尘、尖甦、掰、昶(四)形聲“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聲字通常由兩個部分構成:形符(或意符),表示意義或字義的屬類;聲符,表示該字的讀音。說文的術語:從某,某聲。20%(甲骨文)82%强(說文)90%(康熙字典)90%以上(現代漢字)1、形符和本義的聯係權說文木部:“權,黃華木也。從木,雚聲。”特說文牛部:“特,牛父也。從牛,寺聲。”叔說文又部:“叔,拾也。從又,尗sh聲。”詩豳風七月:“九月叔苴。”2、形符和聲符的位置反常視、祁/福、祈、神錦、欽/鉄、銀到/割、剖蝕/飢、餓和/稻、穗3、形符和聲符不能按照自然結構分析條、倏、脩、修攸聲 穎、潁顷聲 佞從女,仁聲 從、徒從辵c
5、hu隨從辵,隋聲辨、瓣、辯辡bin聲哀從口,衣聲裹、裏、衷從衣4、省形和省聲形聲字形符省簡的叫省形。形聲字聲符省簡的叫省聲。星:從晶省,生聲;豪:從豕,高省聲;融:從鬲,蟲省聲;雪:從雨,彗省聲。(五)轉注“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轉注這種訓釋方式是,具有共同形體符號的字,讀音和意義就有某種聯繫,其詞義就可以互相為訓,考和老就具有這樣的互訓關係。(六)假借“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假借這種用字方式是,語言文字系統中本來沒有記錄這個詞的字,循著聲音的線索,找一個讀音相近的字作為借用字,令、長就是假借字的代表。三、漢字書體的演變對漢字結構的影響(一)漢字書體演變的主要綫索甲骨文金文
6、小篆隶书楷书殷商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 商周两代 秦統一六囯文字,書同文战国出现,西汉成为正式文字,古今文字的转折点、分水岭 古文字今文字綫條筆畫例字1龍 龍例字2例字3(二)隸變對漢字結構的影響 隸書的產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漢字由篆書到隸書的變化叫隸變。隸變不仅關係到書寫风格,而且也關係到漢字的結構。1、漢字部首形體的簡化爪 爫火 灬肉 月2、漢字形體的簡省或訛變截,從戈,雀聲。書,從聿y,者聲。夜,從夕,亦省聲。表,從衣,從毛。更,從攴,丙聲。春,從艸,從日,屯聲。3、偏旁的混同參考文獻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中华书局,1988赵诚,甲骨文字学纲要,中华书局,2005容庚,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