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保险消费实证分析——以杭州市民为典型分析案例文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的保险消费实证分析——以杭州市民为典型分析案例文库.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4 期(总第1 3 1 期)2 0 0 7 年7 月财经论丛C o l l e c t e dE s s a y so nF i n a n c ea n dE c o n o m i c sN o 4(G e n e r a l,N o。1 3 1)J u l y 2 0 0 7基于不同消费者群体的保险消费实证分析以杭州市民为典型分析案例蒋丽君(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浙江杭州3 1 0 0 1 8)摘要:消费者的保险消费理念、消费行为是影响保险需求、保险业险种开发和设计的决定性因素。保险消费研究不仅对保险经营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还可以为政府监管部门和相关投资机构进行保险行业分析
2、提供基础信息。本文通过对杭州市民保险消费现状的实地调研,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将保险消费群体聚类,在充分了解不同消费者群体的消费特征、需求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不同消费者群体的保险经营策略建议,以期对保险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关键词:不同消费者群体;保险消费;实证分析中图分类号:F 8 4 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4 4 8 9 2(2 0 0 7)0 4 0 0 6 1 0 8一、引言保险消费对保险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对不同消费者群体的保险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不仅是保险经营者把握保险需求变化、开拓市场的必要前提,更是保险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指导经营
3、、引导消费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与国外相比,国内对保险消费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状况。随着一国经济总量的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逐渐关注包括保险在内的更高层次的生活需求。如张浩(2 0 0 1)幢1、卓志(2 0 0 1)1 均通过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G D P 的增长直接或间接影响保险需求。二是社会文化结构、法律法规、习惯与传统和消费观等因素。方面,我国人口总量的增长,人口老龄化和预期寿命延长的趋势将刺激人们对人身保险的需求”1;另一方面,受传统文化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人们长期以来形成了依靠储蓄来防范风险的习惯(栾存存,2 0 0 4)。三是保险
4、的替代因素如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和社会的扶助措施等。隐性的国家保障产生了依赖心理,导致社会大众保险意识不强。大型企业集团的自保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商业保险的替代 3】。四是保险市场自身的竞争模式。吴江鸣、林宝清(2 0 0 3)b 1 认为实行竞争的市场组织形式,使价值规律得到实现,保险费率合理,因而提供的产品种类会增加,服务质量提高,最终将促进保险需求的增加。不难发现,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及可靠性,上述研究都是从宏观层面进行的,从微观角度深入分析保险需求的实证研究很少。本文将从需求角度出发,通过对杭州市民保险消费现状的实地调研,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将保险消费群体聚类,在充分了解不同消费者群体的消
5、费收稿日期:2 0 0 7 0 3-0 6作者简介:蒋丽君(1 9 6 5),女,浙江诸暨人,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6 1 万方数据财经论丛2 0 0 7 年第4 期特征、需求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不同消费者群体的保险经营策略建议,以期对保险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保险消费现状分析(一)数据描述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杭州市民,共发出问卷1 8 0 0 份。调查问卷包括三大部分,分别是(1)保险购买情况;(2)个人观点尺度;(3)个人基本情况。共有7 0 道题,从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全面了解保险消费特点。调查问卷回收后经剔除无效问卷,共有1 2 7 0 份,其中已经购
6、买保险的为5 4 8 份,未购买保险的7 2 2 份。(二)保险消费现状描述在个体消费者保险消费研究方面,我们主要考虑三个维度:一是消费者特征维度,主要包括收入、生活方式、风险意识、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等因素;二是企业维度,主要包括保险公司社会信誉度、保险产品提供的利益等因素;三是社会经济维度,主要包括制度变迁、利率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消费者特征维度:1 收入水平与保险消费。消费者缴纳的保险费是其可支配货币收入的正函数,收入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保险需求量的大小。收入水平越高,对保费的承受能力越强,保险需求就会增加。同时,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费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根据马斯洛的“需
7、求层次理论”,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将由生存需要为主的单一消费方式向消费多样化发展,安全的需求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并在消费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就从根本上扩大了保险需求。图1 是此次问卷中不同收入消费者对于保险的选择结果。从该图中可以看出,收入在4 万元以下家庭未购买保险数明显占有很大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家庭保险需求也随之增加,6 8 万的家庭中购买保险的比例是7 3 7,8 1 0 万家庭购买保险的比例是7 7 2,1 0 万以上的家庭购买保险的比例略有下降,为6 1 9。对于这一现象,可能的解释是,当人们的收入达到了一定水平之后,人们往往偏向于自保,认为依靠自己的经
8、济实力能够承担风险损失。图1 收入与保险选择2 生活方式与保险消费。生活方式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将购买保险人数1 7 1 除以该收人群体的总数2 3 2 所得。6 2 万方数据蒋丽君基于不同消费者群体的保险消费实证分析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等。生活方式决定了个体社会化的性质、水平和方向。来自相同文化群体甚至同一职业的人群,他们会有大不相同的生活方式,活动、兴趣和见解均不相同。比如,同样做教师工作,文化层次和社会地位也相近,但有的人喜欢安乐型生活方式,社交活动较少,有的人却喜欢活跃型生活方式,喜欢运动
9、旅游,善于社交等。生活方式的不同能够诱发保险需求、动机和行为的差异。3 风险意识与保险消费。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人们在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及生活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为了自身生活的稳定,人类一直在努力寻找各种防灾避祸的方法,而购买保险就是一种有效转移风险的方法。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已经购买保险的消费人群中有9 2 的人不同意甚至完全不同意“我认为只要自己小心,就能避免风险的发生”,未买保险的消费群体中有5 8 的人不同意此观点。4 性别、年龄与保险消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对保险的态度也不一样。男女性别上的差异往往会对保险产生不同的需求。例如,女性的家庭观念强,风险意识强,对保险较认同,
10、需求较高。而我国男性死亡率一般均高于女性,男性购买长期人寿保险的需求较高。在年龄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处的生命周期不一样,保险需求也随之发生改变。一般来说,年龄较大者比年轻者更容易接受保险。从本次调查结果看,2 0 2 9 岁的人群中保险购买比例是4 2 9,而6 0 岁以上的消费群体保险购买比例是5 7 1。图2 反映了此次问卷调查中各个年龄段购买保险的比例。7 0 6 0 5 0 4 0 3 0 2 0 l O O 2 0 一2 9 岁3 0-3 9 岁4 0-4 9 岁5 0 一5 9 岁6 0 岁以上图2 各年龄段保险购买情况5 教育水平与保险消费。教育水平直接影响人们的保险意识及对
11、保险的接受程度。就广度而言,文化教育的普及程度越高,意味着投保可能性越大;从深度来看,文化教育水平的层次不同,对保险的需求也大不相同。调查发现:不同教育水平的消费者对保险作用的认识不同,对购买保险的数量也不同。学历在研究生以上的人群中,保单持有量在4 张以上的达到3 2,而学历在初中及以下的只有6。一般来说,人们的文化教育水平越高,对风险的认识越强烈,对保险的接受程度也较高,从而对保险需求的敏感度也越高。图3 反映了教育水平与保险购买数量之间的关系。图3 教育水平与保险购买份数关系6 3 万方数据财经论丛2 0 0 7 年第4 期6 职业与保险消费。不同职业、不同单位的人,其收入水平、所面临的
12、风险状况以及风险意识不同,因而对保险的需求也不一样。职业因素包括个人单位效益、单位前途、个人在单位发展前途、单位对个人的保障能力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人们对自己的收入状况、收入前景稳定性的态度,也是投保人对自己在将来能否持续缴付保费的判断依据。职业结构对保险需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有职业者,或从事现代职业者保险需求大,无职业者或从事传统农业的人不容易接受保险,从事危险职业的人越多,保险保障的需求量也就越大。根据这次问卷调查可以看出,不同的职业保险需求也存在差异,其中医生和国家公务员的保险需求最大。离退休人员由于收入来源减少,未来风险更大,0 9 61 0 9 62 0 3 0 9 64 0 5
13、0 9 66 0 7 0 8 0 图4 职业与保险消费企业维度:1 保险公司社会信誉度与保险消费。保险公司的社会信誉度主要体现在服务态度、理赔质量、人员素质、职业道德和执业规范等方面,这些方面做得好,保险公司社会信誉度就高,消费者对其的认同感也就高,而消费者对保险公司的认同感直接影响了消费者是否投保以及在哪家保险公司投保。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5 2 2 的消费者不同意“我认为目前在中国营业的保险公司都是可靠的”。2 保险产品提供的利益与保险消费。保险产品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也直接影响人们的保险消费。当保险公司宣传的保险产品的功能和好处与保险产品的实际功能、好处不一
14、致时,消费者就会观望、抵触、反对甚至退保。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认为,目前保险产品的类同性较高,个性化程度低;保险公司对保险产品的功能和好处过于夸大。有的甚至认为,很难买到真正符合自己需要的保险产品。社会经济维度:1 制度变迁与保险消费。制度变迁将影响人们的保险消费观念。住房改革、教育改革、工资改革、医疗改革、就业用工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增加了居民未来收入的波动性及随机消费水平的上升。同时,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在对保险商品起到一定替代作用的同时,也刺激了人们对保障的需求。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已经购买保险的消费者中有7 5 的人对“我认为所在单位的社会保险保障力度不够”持认同态度。6 4
15、万方数据蒋丽君基于不同消费者群体的保险消费实证分析2 利率水平与保险消费。由于保险产品同时具有投资功能,所以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往往会将其与银行存款相比,而利率是人们判断购买保险是否合算的主要依据。如果银行利率高于寿险保单的名义预定利息率,他们便会把资金投入银行,从而使保险需求减少;反之,就会把资金由银行转向保险公司,从而扩大保险需求。从我们这次的问卷调查看,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购买保险时是出于投资理财的目的。3 物价水平与保险消费。物价水平对保险消费的影响表现在:人们认为将来物价水平会上涨而不愿意购买保险,这样保险需求就会受到极大抑制。传统寿险的最主要特征是固定利率和固定给付,即保险合同规定的预定
16、利率和约定的保险金额不会因通货膨胀的存在而改变,因此预期的通货膨胀会削弱将来支付的货币的购买力,降低保险的实际保障能力,从而使人们有不经济的感觉。当通货膨胀率较高时,人们对保险的需求将会受到抑制,并导致退保率上升、续约率下降。三、保险消费实证分析为了对保险消费有更准确、更直接的研究,过因子分析把观测变量化为少数的几个因子后,再通过聚类分析进一步得到保险细分市场。(一)因子分析我们根据问卷,借助因子分析对数据作了浓缩,通将原始观测变量的信息转换成这些因子的因子值,因子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技术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目的是浓缩数据。它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联系,探求观测数据中的基本结构,并用少数几个假
17、想变量来表示基本的数据结构。由于收入等因素是对保险消费产生影响的必然因素,所以我们将其作为人口统计特征分析,这些变量不参加此分析。通过对相关系数矩阵进行检验,K M O=0 8 9 3,巴特利特(B a r t l e t t)球形检验显著性为0 0 0 0,判断观测数据非常适宜作因子分析。如表1 所示。裘1K M Oa n dB a r t l e t t sT e s tK a i s e r-M e y e r-O l k i nM e a s u r eo fS a m p l i n gA d e q u a c y 8 9 3B a r t l e t t ST e s to fS
18、 p h e r i c i t yA p p r o x C h i S q u a r e1 4 3 4 3 5 4 0d f1 2 2 5S i g 0 0 0按照特征值大于1 0,我们得到了保险消费观点尺度的十个因子,分别是:F A C l 不认同甚至排斥保险因子、F A C 2 投资与风险保障因子、F A C 3 风险与保险意识因子、F A C 4 生活稳定因子、F A C 5 养老与保险因子、F A C 6 保险是高档消费品因子、F A C 7 重视子女培养因子、F A C 8 传统文化因子、F A C 9 对保险了解因子和F A C l 0 保守消费因子。十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
19、达到8 1 7 9。(二)保险消费的聚类分析聚类分析(C l u s t e ra n a l y s i s)是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研究个体分类的方法。本文采用系统聚类法(H i e r a r c h i c a lc l u s t e r i n g)中的最小差异法一w a r d s 对保险消费者进行样本聚类分析,选取的变量是1 0 个因子在每个消费者的全部得分(见表2)。W a r d s:离差平方和法。其原则是聚类过程中小类内离差平方和增加最小的两小类酋先合并为一类。6 5 万方数据财经论丛2 0 0 7 年第4 期袭2 消费园子得分表O 8 2 6 2一O 6 0 3 61 1
20、3 2 5一1 2 6 8 3一1 2 7 1 71 1 4 9 1 60 6 1 3 8O 5 9 0 2O 9 5 0 2O 8 0 9 82 6 8 9 4一O 7 2 7 42 3 9 0 1 90 7 7 3 81。4 8 30 3 3 0 21 2 40 5 1 1 50 8 9 9 21 3 3 9 60 4 2 9 10 7 9 7 70 0 7 6 30 8 9 2 4一O 2 4 7 80 5 8 6 40 8 2 6 60 1 6 7 1O 4 4 8 50 1 7 0 1一O 6 9 8 70 6 2 8 61 嗍0 9 5 2 52。2 2 2 7一O 2 5 2 5
21、0 5 8 1 30 3 2 9 10 7 8 7一O 0 6 2 3O 7 2一O 5 8 2 20 1 9 8O 8 7 9 4O。2 0 0 80 3 0 6 70 1 2 5 90 7 7 8 21 2 5 1 60 1 6 8 30 0 9 4 4一O 6 6 5 50 1 8 8 60 0 8 4 3O 2 2 5 91 1 2 2 4一O 8 5 8 51 1 4 0 盯一0 2 5 1 72 0 5 0 l0 2 2 60 3 6 1 41 3 5 2 10 0 0 9 30 9 8 5 40 6 6 4 6O 6 8 0 61 2 1 5 51 1 5 0 20 1 8 9
22、9比较聚类分析最终结果,发现将保险消费群体聚为6 类比较合适,其中第一类2 9 4 人,第二类2 4 7 人,第三类3 3 3 人,第四类1 0 3 人,第五类6 7 人,第六类2 2 6 人。对各类的特征加以解释和描述需借助类重心值。类重心是各类所包含的个案在每个变量上的平均值。它有助于我们对各类命名,描述其特征。在本文研究中,我们将各类因子得分的平均值作力其中心值,也就是作为比较各类的基础。我们通过各消费群的因子平均值(表3)可以将保险消费群进行比较准确的描述。表3 因子平均值F A C l 不认同甚至排斥保险因子F A C 2 投资与风险保障因子F A C 3 风险与保险意识因子F A
23、C 4 生活稳定因子F A C 5 养老与保险因子F A C 6 保险是高档消费品因子F A C 7 重视子女培养因子F A C 8 传统文化因子F A C 9 对保险了解因子F A C l 0 保守消费因子O 4 90 3 5圆圈圈一O 2 5圈一0 4O 4 lO 3 30 4 80 0 70 0 60 3 6O 2 50 4 2一O 1 7囫一0 2 l团圆一O 6 2园一0 4 8圈0 4 8O 5 lO 3 5圈0 1 6一O 0 6一O 4 l一0 3 4圆圈一O 3 5圜一0 O lO 4 l囤O 1 2囫一O 2 20 0 90 2 9O 0 6一O 1 3从表3 中我们可以看
24、出,第一类在变量F A C 3、F A C 4、F A C 5、F A C 7 上有较大的平均值,第二类在F A C 8、F A C l 0 上有较大的平均值,第三类在F A C l、F A C 2、F A C 3、F A C 7、F A C 9 上有较大的平均值,第四类在F A C l、F A C 3、F A C 5、F A C 7、F A C 9 上有较大的平均值,第五类在F A C 4、F A C 5、F A C l 0 上有较大的平均值,第六类在F A C 2、F A C 6、F A C 7、F A C 9 上有较大的平均值。四、结论与政策建议(一)研究结论通过因子分析后的聚类,我们对
25、每个类别的年龄、教育程度、收人等各个变量进行了进一步分6 6 n砣n巧硒订髓眄圆圈习圆圆一囫嘴回 万方数据蒋丽君基于不同消费者群体的保险消费实证分析析,并将保险消费群体分成了六大类。1 年轻时尚型。这类消费群体以青年为主,收入低,尚未有子女,家庭负担不重,不考虑子女教育等,风险意识差,双方父母仍然有工作能力,还没有到退休年龄,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家庭压力较小,并且在职业、收人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因而这一类别的消费群体购买保险的比例很小,购买对象主要是为自己,以人身意外保险为主,自身的养老保险计划由于目标太遥远因而失去吸引力和即期考虑的意义。保费支出以1 0 0 0 元以内为主,保单持有量
26、很少。但这一群体未来购买保险的倾向较大,其潜在保险需求比较强烈,应该是保险公司的重点开发群。保险公司在做推销时,应该给他们更多的保险知识教育,增强他们的风险意识。同时由于他们本身的个性特征,也可以从投资的角度,向他们推荐一些收益水平较好、保费低廉的分红险。另外,这个群体对网络非常了解,通过网络获得保险信息的机会多,保险公司也可以推荐网络产品。2 传统保守型。这类消费者喜欢传统文化,消费保守。他们投保时特别重视保险商品的实际价值,希望以较少的保费支出得到较高的保障回报。在投保前常常将保险产品与储蓄等金融投资作比较,体现出精打细算的性格特征,倾向于贿买养老保险和定期终身保险。针对这一消费群体的特征
27、,保险公司在产品营销时可以储蓄成分的保险为主,比如终身寿险、定期寿险、或者是既有保障又有储蓄功能的两全保险,这样更能吸引客户。3 保险认可型。这类消费者具有很强的风险认识,获得保险信息的渠道多,对保险行业了解,能够接受保险。这类人群中,购买保险的比例明显很高,而且都是主动购买,购买目的是为了在风险损失发生时能得到保险公司的补偿或给付,看重保险条款提供的各类保障以及保险公司提供的防灾、防损服务,养老保险和少儿保险都受这类消费群体的欢迎。这类消费者不轻率决定,决定后也不后悔,将来购买保险的意愿度也很高。保费支出以1 0 0 0 元一5 0 0 0 元居多。他们是保险公司的忠实客户,也是永久客户,保
28、险公司应通过为他们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而留住这些客户。4 保险怀疑型。这类消费者具有风险意识,但由于对保险不了解。对保险持怀疑态度,没有将保险作为寻求保障或投资的工具,所以这类消费群体中未购买保险者居多。同时这类消费群体中个体户居多,重视子女的培养。目前由于子女抚养费用、教育费用特别是大学教育费用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考虑到自身社会保障力度不够,绝大多数都愿意为子女作出一定的牺牲,他们认为为子女购买少儿保险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偏爱少儿保险。已购人群中,以低保费支出为主,将来购买保险的意愿不是很强。所以保险公司应加强对他们的保险宣传,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保险,在保险产品介绍时以提供保障的险种
29、为主,比如两全保险、少儿保险、少儿教育保险等。5 保险需求型。这类消费者消费方式开放,家庭生活稳定,大部分来自于公务员和教师家庭,社会保障充分,养老保险和普通医疗保险购买的比例不是很高。另外出于职业的原因,重大疾病保险购买的比例高于其他类别,保费支出以1 0 0 0 3 0 0 0 元为主,持有保单量较多,对生活、工作、收入、储蓄以及未来抱有新观念,能够接受按揭付款的方式,表明他们具有利用保险抵御风险的保险意识。对于这类消费者,将来购买保险的意愿也很强烈,保险公司应以按揭方式的重大疾病保险和带有创新意识的保险产品作为重要推荐产品,也可以建议他们为小孩购买保险。6 保险理财型。这类消费者将保险作
30、为理财工具,看重投保后可以获得的资金回报率,其保费支出往往超过1 万元。由于他们能够接受保险,并且忠于某种品牌,有固定的消费习惯,因此,可以将他们作为保险公司高端客户,开发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的保险产品,如兼具财产风险与责任风险保障并带有储蓄与投资功能的综合性家庭财产保险,集风险保障、养老与投资功能于一体的家庭寿险或养老保险产品,以及集多种保险保障功能于一体的家庭保险产品等,既能满足保障需求又能满足投资理财需求。同时为他们提供高质量、个性化、多元化的保险服务。(二)政策建议6 7 万方数据财经论丛2 0 0 7 年第4 期1 注重细分市场。市场细分是一个将异质市场划分成若干个同质市场的过程。美国
31、市场营销学者温德尔史密斯认为:一个市场的顾客是有差异的,他们有不同的需求,寻求不同的利益,企业应根据顾客的不同需要对市场细分。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制定不同的销售方案。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到的细分市场可以了解不同类别的消费群体对保险的不同需求,这些统计分析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保险公司可以借鉴这些分析结果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制定出相应的营销服务策略。2 加强保险队伍建设。加强企业本身的形象建设是保险企业立身的基础之一。保险企业是服务性企业,并且保险企业在收取保费之后付出的是对顾客将来的承诺。顾客将来的养老或风险的防范都建立在此承诺之上,所以保险企业的形象和信誉特别重要。在此次的调查中,我们
32、发现很多消费者对保险公司还存在怀疑的态度,因此,保险企业除了要加强宣传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内在形象建设,提高公司的服务质量,同时要健全企业人才管理体制,加强保险营销队伍诚信建设。3 加强保险宣传、拓宽保险营销渠道。加强保险宣传是刺激保险内需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此次的调查发现,消费者了解保险的渠道还是很有限的,很多人都是通过周围的亲朋好友介绍,保险公司应该拓宽营销渠道,加强保险宣传。4。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现阶段,我国保险公司产品同质性高、更新率低,导致无效重复供给较多,有效供给相对不足。无论是在人身保险还是财产保险市场,都存在险种结构失衡的问题。因此,保险公司应增强产品的开发意识,引进和培
33、养相应的险种开发人才,根据不同收入、年龄、性别和职业的消费者需求心理和特点,设计不同的保险产品。在未来一段时间,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少儿保险可能成为保险需求的新增长点,保险公司应抓住时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相应的险种开发,既为开拓自身业务打开出路,又满足社会新的保险需求。参考文献:1 章敏保险需求探析 J 金融与经济,1 9 9 9,(4)2 张浩我国商业保险需求决定因素分析 J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 0 0 1,(2)3 卓志我国人寿保险需求的实证分析 J 保险研究,2 0 0 1,(5)4 栾存存我国保险业增长分析 J 经济研究,2 0 0 4,(1)5 吴江鸣,林宝清我国保险需求
34、模型 J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 0 0 3,(1 0)A nE m p i r i c a lA n a l y s i so fI n s u r a n c eE x p e n s eB a s e do nD i f f e r e n tC o n s u m e rC o m m u n i t yE v i d e n c ef r o mR e s i d e n t si nH a n g z h o uJ I A N GL i-j u n(D e p a r t m e n to fI n d u s t r ya n dC o m m e r c eA d m i n
35、i s t r a t i o n,Z h e j i a n gI n s t i t u t i o no fE c o n o m i ca n dT r a d e,H a n g z h o u3 1 0 0 1 8,C h i n a)A b s t r a c t:C o n s u m e r si n s u r a n c ee x p e n s ec o n c e p ta n db e h a v i o ra r et h em a j o rf a c t o r so ft h ei n s u r a n c ed e m a n d d e v e l o
36、 p m e n ta n dd e s i g no fi n s u r a n c ep r o d u c t T h er e s e a r c hi ss i g n i f i c a n tn o to n l yt ot h eo p e r a t o r,b u ta l s ot og o v e r n m e n ts u p e r v i s o r sa n dt h ec o r r e l a t i v ei n v e s t m e n to r g a n i z a t i o n T h ep a p e ri n v e s t i g a
37、 t e sa n ds t u d i e st h ei n s u r a n c ee x p e n s eo fH a n g z h o ur e s i d e n t s,a n du n i f i e ss t a t i s t i c a lm e t h o d st oc l a s s i f yt h eg r o u p s O nt h eb a s eo fd i f f e r e n tc o n s u m e rc o m m u n i t y Se x p e n s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t
38、h ed e m a n dd i f f e r e n c e s,i tp r o p o s e si n s u r a n c em a n a g e m e n ts t r a t e g y,a n dp r o v i d e st h er e s e a r c hf i n d i n g sf o rt h eg o v e r n m e n ta n dr e l a t e d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K e yw o r d s:c o n s u m e rc o m m u n i t y;i n s u r a n c ee
39、 x p e n s e;e m p i r i c a la n a l y s i s6 8(责任编辑:张卫华)万方数据基于不同消费者群体的保险消费实证分析以杭州市民为基于不同消费者群体的保险消费实证分析以杭州市民为典型分析案例典型分析案例作者:蒋丽君,JIANG Li-jun作者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浙江,杭州,310018刊名:财经论丛英文刊名:COLLECTED ESSAYS ON FINANCE AND ECONOMICS年,卷(期):2007,(4)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7条)参考文献(7条)1.章敏 保险需求探析 1999(04)2.张浩 我国商业保险需求决定因素分析期刊论文-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01(02)3.卓志 我国人寿保险需求的实证分析期刊论文-保险研究 2001(05)4.栾存存 我国保险业增长分析期刊论文-经济研究 2004(01)5.吴江鸣.林宝清 我国保险需求模型期刊论文-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10)6.将购买保险人数171除以该收入群体的总数232所得7.Wards:离差平方和法.其原则是聚类过程中小类内离差平方和增加最小的两小类首先合并为一类 本文链接: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