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案.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69952715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案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案教学分析对数函数是继学习指数函数之后又一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同底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这种特别的关系不仅仅体现在函数的解析式上更渗透在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中。另外,利用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也是数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思想和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将进一步完善学生对函数认识的系统性,加深对类比、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的理解,并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会作对数函数的图像,理解底数对图像的影响; 2)利用图像,理解并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 3)学会利用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决一些比较对数大小、求定义域以及过定点的问题。能力目标:1

2、)引导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理解问题;2)巩固和强化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3)建立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情感目标:通过生生、师生合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1.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学会利用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决一些比较对数大小,求定义域以及过定点的问题。难点: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自主、合作与探究 教 学 过 程知识回顾1。指数函数 和对数函数 (a0且a1) 有什么关系?2.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像之间有什么关系?3。指数函数的图像可分为几种情形?问题1、2的设

3、置有助于学生理解由“指数函数图像可得到同底的“对数函数”的图像;问题3的设置更是为准确地做出对数函数图像指明了方向,并以此作出对数函数图像-利用ppt动态演示【过渡语】利用对数函数图像可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引出课题由学生自己或与他人合作交流,发现并完成对数函数性质的描述性质解读:1.你能从反函数的角度来解读这些性质吗?让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直接对话更有利于学生对对数函数性质的理解和掌握2.从对数函数 的性质中可以看出底数a和真数x的范围共同决定着y的正负.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吗?底真同,对数正;底真异,对数负.最后向学生强调:记住性质的关键在于要脑中有图且应将其性质与指数函数的性质对比记忆(

4、特别是它们单调性的一致性)先由学生分析,鼓励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而后师生共同板书,最后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比较对数值大小的常用方法1。同底数的对数比较大小一般可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对于同底含参的需先进行分类讨论再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2.若底数不同则可以利用中间量“0”(利用“同正异负”的思想)或“1”比较大小。如何求关于对数型函数的定义域?除一般的求函数定义域方法外,对数的真数大于0,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例3.过定点问题(a0, a1)1。函数的图像恒过定点 _.2.函数的图像恒过定点 _.3。函数的图像恒过定点 _。4。函数(a0, a1)的图象恒过定点 _. 学生小组内思考交流,教师

5、关注学生交流讨论的全过程,适时点拨,引导学生逐步总结出: 求对数型函数过定点问题时应注意当真数取1时,对数取0。或者利用函数平移的观点“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快乐通关:1。比较大小 由学生独立分析、板书并点评 2.求以下函数的定义域(1)(2) (3)3.求下列函数图像恒过的定点在本环节设置了一个游戏场景,在内容上主要是对以上三种题型的一个达标检测,以游戏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更能有效地达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对 数 函 数 的 图 像 和 性 质1。利用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决一些比较对数值大小的问题。2。如何求对数型函数的定义域问题。3. 利用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或函数平移求所给对数型函数过定点问题。记住性质的关键在于要脑中有图且应将其性质与指数函数的性质对比记忆(特别是它们单调性的一致性)作业布置层次1:教材96页 练习题层次2:教材97页 A组练习题第5,6题板书设计课题应用举例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表格例3归纳3:例1 例2 归纳1: 归纳2:快乐通关(练习)教学反思教学中以反函数为主线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教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获取知识的途径,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练有所获,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