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3年三支一扶之三支一扶申论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2023年三支一扶之三支一扶申论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山西省山西省 20232023 年三支一扶之三支一扶申论押题练习试年三支一扶之三支一扶申论押题练习试卷卷 A A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给定资料:在过去,许多民间艺术是作为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由师傅长期对徒弟口传心授进行传承,但这种“耗时大、收益低”的方式很难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由于历史机遇、工艺复杂、流传区域狭小、造价高昂等原因,武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没落。湖北大鼓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明智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薪火相传,最关键的一环在于人,选择合适的接班人,让他们将技艺代代相传,才能发扬光大。其次,艺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表演
2、才能赢得观众喜爱。武汉市木雕船模工艺传承人龙从发说,木雕船模工艺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最多时我带了 70 多名徒弟,然而他们中大多数现在都转行了,剩下不过 6 人,时代的变迁、经济利益的驱使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传统手工艺。”武汉市群艺馆馆长王志武说,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开始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真正步入有法可依的阶段。可是至今为止,许多地区并没有制定相应地方性法规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他呼吁各地尽快出台此类地方性法规,避免民间艺术因缺乏政府支持而走向消亡。给定资料 3:马尾绣是水族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是水族地区一种现存最古老而又最具有生命力的原始艺术,被称为刺绣
3、的“活化石”,流传于贵州省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一带。水族马尾绣省级传承人宋水仙说,水族马尾绣工艺精湛独特,是很早以前祖辈流传下来的技艺,有几千年的历史。她家传深厚,希望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现在除了教女儿和儿媳妇做马尾绣,她也有不少徒弟,其中有些人的绣功甚至已经超过了她本人。现在,三都县正在通过商业生产性的保护来促进马尾绣技艺的恢复与传承。三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负责人潘瑶介绍说,国家拨款 75 万元用于马尾绣的保护与传承,目前县里通过组织培训和马尾绣工艺品制作,努力将这份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技艺传承下去。然而,与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样,马尾绣也面临着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的问
4、题。宋水仙说,“我的梦想就是有人给我们做一些衍生品,我们只会绣嘛,衍生品就要适应很多人,才能有销路是不是?我下面的人我可以带动他们,但是我上面的这一块我真的是有困难。文化不能沟通,而且我们是 60 年代的人,现在说话的名词都不一样了,我们怎么说呢?就是讲同样的道理,由于现在用的语言不一样了,我们要是用从前那样的话语,就太老土,根本不能跟外面的人接触,这不是缺乏一个链条吗?所以我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我做我的绣品,有人来给我做其他的这一块,我就满意了。”而在潘瑶看来,现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问题,则是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困难也是不同的。她说,马尾绣作为一项民族传统美术工艺品,其艺术价
5、值的开发拥有很大的潜力,而水族的另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书(文字),则面临着传承断层甚至是失传的危险,“国家对非遗这块,从去年前年提出的是生产性保护。什么叫生产性保护,让它和市场接轨,在发展中来传承,又在传承中来发展。像水书一样,因为它产品很少,而且它传承的环境又萎缩了,所以现在掌握水书的人会越来越少。”潘瑶说,根据 2012 年进行的一项普查,现在能够熟练掌握水书的水书先生,大概不足 50 名,而唯一的省级传承人杨胜帆已经 93 岁高龄。由于时代变迁,水书的实用性大大下降,现在很多能够习读水书的,更多的是研究者而非当地民众了,而知道怎么正确应用的,更是寥寥无几,“因为水书主要是用于择日,它跟水
6、历也有一定关系。那么你怎么把它用活起来,就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离开水它是一个标本,你尽管看它是一条鱼,但它已经没有生命了。”事实上,宋水仙和潘瑶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也是贵州乃至全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面临的问题。截至 2012 年,贵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 73 项 125 种,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 9 个类别。这其中,既有像茅台酒酿制技艺、苗医药这样经受住市场经济考验蓬勃发展的类型,也有像银饰、蜡染、芦笙制作、吊脚楼营造等具有发展潜力或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类型,还有类似水书这种极有可能被时代发展淘汰、亟须抢救性保护
7、的类型。请概括“给定资料3”中提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答案】传统工艺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面临传承断层。一方面,传统工艺制作耗时大、收益低、造价高,很难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难以吸引年轻人来接班;另一方面,由于时代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环境在不断萎缩,逐渐失去传承的土壤。第二,产业不成熟。传统工艺市场化进程缓慢,没有形成产业链,缺少配套的人员或企业发展衍生品,产品的多样性受限制。第三,相关法律法规缺位。虽然已经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但是缺少具体细化的地方性法规,难以落到实处。二、给定资料:“问渠哪得清如
8、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古人的智慧给了治水者启发。从 2016 年年初开始,L 市在一些河流实行调取活水治河,目前在一些村已经显现出了明显的效果。2016 年 6 月 12日上午,在金丝河畔与白河交接处的桥底下,竖着两个“炮筒”,在水泵的带动下,“炮筒”里哗哗地流出水来,从金丝河注入白河。两条相通的河,为何要用水泵注水?“两条河虽然相通,但白河较窄,金丝河的水难以流入狭长的白河,导致白河成了一塘死水,清淤后也难改黑臭现象,通过 3 个多月引水,让水流动起来,现在我们白河的水质好多了。”A 村村委会主任老叶介绍。走在白河岸边,如今已可以看到一群群小鱼在河中游动,河边有不少村民
9、在悠闲地垂钓。“前两天,我还跳下去游了一回。”村民老陈说,这是时隔 20 多年来,第一次跳进老家的河中游泳。老陈今年 53 岁,在他的记忆中,在白河游泳是 20 多岁的时候,后来河水越变越脏。“没治理之前,河里都是垃圾,河水黑臭,连洗手都不敢洗,哪敢游泳。”让老陈明显感觉到河水开始好起来是在今年 3 月份,也就是开始引水之后。白河总长 3 公里,流经六个村。去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推动下,沿河 6 个村抱团治河,成立了治河基金会。治河基金会会长、A 村村委会主任老叶介绍,一期治河基金筹集了 40多万元,去年 8 月份,白河开始清淤,拆除了河边两个养鸭场,并在河里种上了狐尾草进行生态治理,平时还请
10、了 4 个工人负责河道日常保洁。清淤后,河道有了一些改观,但由于无法流动,河水水质仍然很差。今年 2 月份,在市“五水共治”总督察室的指导下,通过在七里港金丝河的交界处建起与水面齐平的堤坝,再通过水泵将金丝河的水引到白河,两个水泵同时引水,隔天工作。另一边,白河与横河相连接,水可以流入横河。老陈介绍,没有调水之前,河里看不到鱼,现在河里的鱼明显多了,每天傍晚,很多村民就在河边钓鱼。经过检测,河水水质也从劣五类变成了四类。“水流动起来了,但要使河水更清,还需加快截污纳管。”B 村村委会主任李金武介绍,目前,白河流域已经有部分村庄开始截污纳管施工。其中.B 村的截污管已于 5 月正式接入污水处理厂
11、。除引水治河外,今年 C 村开展了河岸同治,河面有保洁员每天打捞垃圾,河岸实行每户人家门前“三包”。走在该村,每条道路都非常整洁干净。截至目前,L 市全市上报调水申报方案的已有 26 个项目,其中已经有14 个项目开始调水。L 市“五水共治”总督察室工作人员小赵介绍,从目前已开始调水的项目来看,效果比较好的大多是源头水较为清澈、水质较好的,一些源头本身水质也一般,调过来后,虽然水是流动起来了,但整体水质变化不是很明显。因此,在生态调水前,须考察周边是否有适合的水源。目前,生态调水的河流大多运用于“断头河”,这些河流因水库工程建设、水源堵塞、地势限制等原因,缺少活水,难以流动,通过生态调水,让“
12、断头河”形成“微循环”,达到“流水不腐”的效果。“不过,河水污染的根子在岸上,生态引水只能缓解河水的水质,要彻底解决河流泻染问题,最终还是需要通过截污纳管,阻断污染源。”小赵说。经过一些河流生态调水的实践,这种人工建立的“微循环”确实能起到让“死河”变活的效果。但调水过程中产生的水泵维护费和电费,也让一些村里发愁。C 村村委会主任老林估算了下,他们村的水泵每工作一小时休息 20 分钟,以白天电价 0.54 元度、晚上电价 0.22 元度计算,一天一夜需要费用 200 元左右,一个月下来,电费需要将近 6000 元,这对于村集体收入不多的 C 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他担心如果长期调水,费用会
13、难以承受。A 村村委会主任老叶也坦言,水泵引水,费用比较高,两个水泵持续打一天的水,费用就要 1000 元左右,再加上平时的保洁费用,6 个村的治河资金已经快要见底,接下去又要想办法筹集了。对此,小赵建议,对于一些水泵放置离居民居住地较远的,可以采用夜间调水的方式,有效降低用电成本。【答案】L 市“五水共治”成绩突出,其治理经验在于实行活水治河。具体为:第一,政府引导,抱团整治。镇党委、政府推动沿河村落成立治河基金会,募集资金,发挥合力作用。第二,生态整治,河道清淤。拆除具有污染的企业、设施,种植植物治理生态,并清理河道多年淤积。第三,基础建设,水泵调水。建立堤坝,设置水泵同时引水,隔天工作,
14、将活水注入断头河道,形成微循环。第四,截污纳管,河岸同治。截污纳管,接入污水处理厂,解决污染根源,聘请专人打捞垃圾,实行河岸三包,保证河岸净洁。三、给定资料:加强关爱保护,使数千万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成长,是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责任。2016 年 2 月 14 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在 2016 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对此也非常关注。A:实施免费阅读行动将有利于推动国家全民阅读活动,着力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阅读需求。国家可以借鉴以往经验,实行“分类承担”,即东部发达地区由自
15、己全额解决,中部一般发达地区由中央与地方各自承担 50%,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央承担 70%.地方承担 30%,分解之后财政压力更小。B:各地应为留守儿童设立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但从长期发展来看,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还是要把重心放在经济建设方面,并且需要经济、教育和文化同步发展。C:现在的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巨大成功,反过来,我们更应该将红利返还给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尤其在北京这些一线城市,外地孩子想上学手续特别繁琐,有时候觉得城市似乎不是要包容这些人,而是设置门槛使这些人不能进来,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D:要强化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制订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帮助留守孩子回
16、到父母身边,同时,鼓励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对于农民工流入地的城市,应该在廉租房、农民工子女就地入学方面提供更多帮助。E:针对留守儿童教育中的父母缺位问题,开发建设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系统,实现信息交互、情感交流、家校师生的互通。对于贫困边远地区,在扶贫中保障网络接入的资金投入,确保各类信息平台畅通,为留守儿童和父母、学校之间架起信息通道,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F:留守儿童最需要的毕竟还是双亲的陪伴,政府和社会可以提供帮助,但无法替代家庭的角色。建议劳动力流入地方政府尽可能放宽对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和进入幼儿园的限制,降低门槛,让有经济能力的父母能够将 14 岁以下的孩子带在身边就学和生活。G
17、:应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对贫困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贫困村教育教学条件。改扩建一批寄宿制学校,动员留守儿童转入学校寄宿,尽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群体中成长,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多关爱。H: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道德习惯养成方面普遍有所缺失,因此更需要在学校接受正确的引导,尤其是在小学这一重要的习惯养成学段。I:学校作为事关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场所,也当为其撑起“半边天”,做好保护留守儿童的考题。寄宿制学校是关爱保护留守儿童最有效的途径,多一些情感投资,多一些耐心疏导,多一份责任关怀,努力创造“吃在学校解食忧、住在学校
18、受关爱、学在学校学知识、乐在学校感幸福”的条件,要在“管、护、教、娱”上全方位下功夫。某媒体正在策划关于“留守儿童”的两会专题报道,请你根据“给定资料”,为这一报道写一则编者按。【答案】【编者按】在两会上,代表委员纷纷为留守儿童发声,希望通过各方努力,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委员们从为留守儿童打开“便利之门”、为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搭建桥梁和学校为留守儿童撑起“半边天”等角度提出了各项建议:实施免费阅读行动保障留守儿童的基本阅读需求,为留守儿童设立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取消或降低廉租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的门槛,加强信息平台建设,鼓励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重视习惯养
19、成、情感疏导等。委员们对各项建议均提出了可行性措施,期望这项关系到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的工作落到实处。四、给定资料:德国是最早对城市雨水采用政府管制制度的国家,目前已经形成针对低影响开发的雨水管理较为系统的法律法规、技术指引和经济激励政策。在政府的引导下,目前德国的雨洪利用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德国的联邦水法、建设法规和地区法规以法律条文或规定的形式,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水的可持续利用提出明确的要求。联邦水法以优化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为政策导向,成为各州制定相关法规的基本依据。1995 年德国颁布了欧洲首个标准“室外排水沟和排水管道标准”,提出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尽可能地减
20、少公共地区建筑物底层发生洪水的危险性。1996 年,在水法的补充条款中增加了“水的可持续利用”理念,强调“为了保证水的利用效率,要避免排水量增加”,实现“排水量零增长”。在此背景下,德国建设规划导则规定:“在建设项目的用地规划中,要确保雨水下渗用地,并通过法规进一步落实。”虽各州的具体落实方式不同,但都规定:除了特定情况外,降水不能排放到公共管网中;新建项目的业主必须对雨水进行处置和利用。德国的雨水利用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日渐成熟,目前德国的城市雨水利用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屋面雨水集蓄系统,收集的雨水经简单处理后,达到杂用水水质标准,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如街区公寓的厕所冲洗
21、和庭院浇洒。二是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道路雨洪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德国城市街道雨洪管道口均设有截污挂篮,以拦截雨洪径流携带的污染物。城市地面使用可渗透地砖,以减小径流。行道树周围以疏松的树皮、木屑、碎石、镂空金属盖板覆盖。三是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小区沿着排水道修建可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供雨水径流时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洪池或人工湿地,作为水景或继续下渗。为了实现排入管网的径流量零增长的目标,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导则的指引下,各城市根据生态法、水法、地方行政费用管理等相关法规,制定了各自的雨水费用(也称为管道使用费)征收标准。并结合各地降水状况、业主所
22、拥有的不透水地面面积,由地方行政主管部门核算并收取业主应缴纳的雨水费。此项资金主要用于雨水项目的投资补贴,以鼓励雨水利用项目的建设。日本是个水资源较缺乏的国家,政府十分重视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早在 1980 年日本建设省就开始推行雨水贮留渗透计划。1992 年颁布的“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正式将雨水渗沟、渗塘及透水地面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要求新建和改建的大型公共建筑群必须设置雨水就地下渗设施,要求在城市中的新开发土地每公顷土地应附设 500 立方米的雨洪调蓄池。日本的雨水利用的具体技术措施包括:降低操场、绿地、公园、花坛、楼间空地的地面高程;在停车场、广场铺设透水路面或碎石路面,并建
23、设渗水井,加速雨水渗流;在运动场下修建大型地下水库,并利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作为水库调蓄雨洪:在东京、大阪等特大城市建设地下河,将低洼地区雨水导入地下河;在城市上游侧修建分洪水路;在城市河道狭窄处修筑旁通水道;在低洼处建设大型泵站排水,等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技术手段是建设雨水调节池,在传统的、功能单一的雨水调节池的基础上发展了多功能调蓄设施,具有设计标准高、规模大、效益投资高的特点。在非雨季或没有大暴雨时,多功能调蓄设施还可以全部或部分地发挥城市景观、公园、绿地、停车场、运动场、市民休闲集会和娱乐场所等多种功能。日本对雨水利用实行补助金制度,各个地区和城市的补助政策不一。例如东京都墨田区 199
24、6 年开始建立促进雨水利用补助金制度,对地下储雨装置、中型储雨装置和小型储雨装置给予一定的补助,水池每立方米补 40-120 美元,雨水净化器补 1/3-2/3 的设备价,以此促进雨水利用技术的应用以及雨水资源化。德国、日本在建设海绵城市方面具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请你谈谈我国能从中获得的启示。要求:紧扣材料,全面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 350 字。【答案】我国能获得以下启示: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法规引导水资源保护与雨水综合运用。二是加强顶层规划。制定、推行雨水贮留渗透计划。三是加强技术研发、运用。开发、推广雨水集蓄、截污渗透、利用系统,具体包括:收集、处理雨水;设置截污挂篮;降低操场
25、等场所的高程,铺设透水路面,建设可渗透浅沟、渗水井等;修建地下水库、地下河、分洪水路等,发展多功能调蓄设施。四是以经济手段加强雨水管理。各地根据相关法规及当地实际,制定雨水费用征收标准,由主管部门核算并收取雨水费;实行投资补贴制度,鼓励雨水利用项目建设。五、给定资料:在与外出打工父母对话的过程中,经常听到类似“我们在外面太远顾不上,就只能让老师多费心”的话。在北京做快递员的王全生有时候送完快递已经是晚上 9 点多,周末也不能休息,“我忙得连喝水上厕所的功夫都没有,哪有空想孩子这事儿那事儿的。在学校就是交给老师了,放学有他爷他奶奶看着。”面对“你关注过孩子的心理状况吗,关注过他的性格、情绪吗”等
26、问题,王全生撂下一句“我小时候也没人管过我啥心理啥情绪,农村孩子,不都是这么胡乱长大的”,骑着电动三轮车奔向下一个送货点。更有年轻人生了孩子就扔回老家,除了偶尔寄钱回去,完全没有想过作为父母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打工的时候遇上了我老公就在一起了,有了孩子就生了,没想太多,也没啥计划。”25 岁的陈玉妹在河南漯河做美甲师。每天晚上下了班,她都会去公园跳舞,或者约同事逛街。“我很少给家里打电话。每次打电话孩子都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根本不想过那种一天做三顿饭,伺候孩子伺候鸡、猪,三五天也洗不上一次澡,一年在地里也刨不出两万块钱的日子。”毕节四个留守儿童喝农药自杀的惨剧发生后,有关部门第一时间启动了问
27、责:七星关区副区长杨黔、教育局局长叶荣和田坎乡茨竹村包村领导薛廷猛被停职检查;七星关区田坎乡党委书记聂宗献、乡长陈明福被免职,另有乡干部、村干部、学校老师受到纪律处分。“据了解孩子的母亲离家不归,外出打工的父亲在事发前一段时间也联系不上,孩子们出了事,相关干部和老师被问责,家长却没有被追责,这会不会鼓励更多的家长对孩子不负责任,完全指望政府?”当地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道出了疑惑。贵州省教育科学院心理教研员曹薇分析,一个孩子带着弟弟妹妹走向死亡的道路,他的心理健康一定存在很大的问题。心理问题的根源,家庭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是学校和社会。很多家长有误区,认为他们将孩子抚育到三岁送入幼儿园后,就
28、归老师和政府管了,他们的职责就不存在了。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妇联主席吴洪芹还有一个身份,是福建省妇儿工委副主任,负责协调妇儿相关工作。吴洪芹介绍,福建全省有 20 多万留守儿童,她曾与福建省相关负责人去调研。“去了闽西北的一个县,那里外出打工的人比较多”,吴洪芹说,这一蹲点就是三个月。调研发现,有个别外出打工父母存在“生而不养、养而不教”的行为;极端个案是,有的家长给当地乡长、镇长门口贴个条,大意是“我走了,娃留下;他出事,你下岗”。“这就是生而不养,养而不教。”吴洪芹说,这种把教养子女的责任完全推卸给政府和社会的行为,不仅仅是失职,甚至可能催生留守儿童犯罪问题,“因为现在少年儿童出的问题,更
29、多是因为缺少家长陪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倪邦文关注到了 2016年国务院针对留守儿童发布的相关文件。倪邦文表示,今后如果留守儿童出现问题,父母应负首要责任,同时加以各方社会力量辅助。“刚性约束加柔性调解,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有媒体评论指出,贫穷、流浪与关爱自己的孩子并不必然冲突。唤醒农民工对下一代教育的重视、对子女成长的关爱,比零星或偶尔为之的社会帮扶要重要得多。贵州省妇联权益部部长任亚军建议提高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希望劳动力流入地政府和企业能够配合做好务工人员的家庭教育工作,提高强化他们作为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并安排探亲假等,让务工人员能定期回家看望孩子。“给定资料”中提
30、到,很多家长认为他们将孩子抚育到三岁送入幼儿园后,就归老师和政府管了,他们的职责就不存在了。请围绕这一话题,结合“给定资料”和社会实际,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答案】例文:生而不养妄为父母养而不教贻误子孙当前,我国有 6000 万留守儿童,其中近 1000 万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即使在春节也无法团聚。其中,不乏确实因工作繁忙无法脱身回家的情况,但更多的是父母责任心的缺失。由此,造成未成年儿童得不到有效监护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有些人认为,将孩子养至三岁送进幼儿园就是将孩子完全托付给了学校和政府,自己不再承担教育陪伴孩子的责任。这样的观点贻害无穷。离开父母的监护,儿童难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
31、。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灯塔”“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家教。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生活中没有亲密的模范,是非观、价值观容易出现偏差。是非观又并非简单的对与错,而是对很多事情的对错建立起自己的判断,而且这些判断是连续的,对错的严重程度,更需要从自己的错误和父母对自己的反应中学习并且掌握。缺乏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很容易误入歧途。另一方面,有些父母在心理上觉得亏欠孩子,为此他们便用金钱来弥补对孩子的爱。父母的此种行为不但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还会导致孩子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等不良习惯。难以言说的孤独感和疏远感会让留守儿童对生活失去信心。家庭温暖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心理方面产生了变异,他们多在
32、性格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和孤僻,往往无法承受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很容易失去生活信心,被动地承受一切,封闭自己的内心,很难融入正常的同龄人群体,极容易走上自伤或伤人的歧途。比如,未成年人偷窃、弑师、杀友等事件频现,有调查显示,大部分问题少年都有留守经历。再比如,从垃圾箱内取暖身亡到兄妹自杀,从被性侵到失踪,贵州毕节近年来仿佛遭受“魔咒”,事件不断,悲情蔓延,主角几乎都是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毕节悲歌”是中国留守悲剧的缩影,这些极端案例是父母角色缺失的后果。实际上,父母承担着教育陪伴孩子不可脱卸的责任。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最关键的因素。“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句朗朗上口的三字经最直接
33、地体现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相反,缺少了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也难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近几年不断报出的名校高材生残害同学甚至亲人的案例就是最好的证明。诚然,让子女“留守”是大部分家庭无奈的选择,随着社会的进步,政府要和家庭共同努力,保障未成年儿童的权益。“生而不养”“养而不教”的行为阻碍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更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埋下隐患。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不断加快,政府将为外出务工人员把未成年子女带在身边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身为父母必须要在工作与养育子女中寻求一个平衡,真正承担起监护的责任和义务,弥补其亲情的缺失,让子女充分感受到家庭关爱和温暖。六、给定资料:德国是最早对城市雨水采用政府管制制度的
34、国家,目前已经形成针对低影响开发的雨水管理较为系统的法律法规、技术指引和经济激励政策。在政府的引导下,目前德国的雨洪利用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德国的联邦水法、建设法规和地区法规以法律条文或规定的形式,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水的可持续利用提出明确的要求。联邦水法以优化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为政策导向,成为各州制定相关法规的基本依据。1995 年德国颁布了欧洲首个标准“室外排水沟和排水管道标准”,提出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尽可能地减少公共地区建筑物底层发生洪水的危险性。1996 年,在水法的补充条款中增加了“水的可持续利用”理念,强调“为了保证水的利用效率,要避免排水量增加”,实现“排水量零增长”。在此背景下
35、,德国建设规划导则规定:“在建设项目的用地规划中,要确保雨水下渗用地,并通过法规进一步落实。”虽各州的具体落实方式不同,但都规定:除了特定情况外,降水不能排放到公共管网中;新建项目的业主必须对雨水进行处置和利用。德国的雨水利用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日渐成熟,目前德国的城市雨水利用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屋面雨水集蓄系统,收集的雨水经简单处理后,达到杂用水水质标准,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如街区公寓的厕所冲洗和庭院浇洒。二是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道路雨洪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德国城市街道雨洪管道口均设有截污挂篮,以拦截雨洪径流携带的污染物。城市地面使用可渗透地
36、砖,以减小径流。行道树周围以疏松的树皮、木屑、碎石、镂空金属盖板覆盖。三是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小区沿着排水道修建可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供雨水径流时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洪池或人工湿地,作为水景或继续下渗。为了实现排入管网的径流量零增长的目标,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导则的指引下,各城市根据生态法、水法、地方行政费用管理等相关法规,制定了各自的雨水费用(也称为管道使用费)征收标准。并结合各地降水状况、业主所拥有的不透水地面面积,由地方行政主管部门核算并收取业主应缴纳的雨水费。此项资金主要用于雨水项目的投资补贴,以鼓励雨水利用项目的建设。日本是个水资源较缺乏的国家,政府十分重视对雨水的
37、收集和利用,早在 1980 年日本建设省就开始推行雨水贮留渗透计划。1992 年颁布的“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正式将雨水渗沟、渗塘及透水地面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要求新建和改建的大型公共建筑群必须设置雨水就地下渗设施,要求在城市中的新开发土地每公顷土地应附设 500 立方米的雨洪调蓄池。日本的雨水利用的具体技术措施包括:降低操场、绿地、公园、花坛、楼间空地的地面高程;在停车场、广场铺设透水路面或碎石路面,并建设渗水井,加速雨水渗流;在运动场下修建大型地下水库,并利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作为水库调蓄雨洪:在东京、大阪等特大城市建设地下河,将低洼地区雨水导入地下河;在城市上游侧修建分洪水路;在
38、城市河道狭窄处修筑旁通水道;在低洼处建设大型泵站排水,等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技术手段是建设雨水调节池,在传统的、功能单一的雨水调节池的基础上发展了多功能调蓄设施,具有设计标准高、规模大、效益投资高的特点。在非雨季或没有大暴雨时,多功能调蓄设施还可以全部或部分地发挥城市景观、公园、绿地、停车场、运动场、市民休闲集会和娱乐场所等多种功能。日本对雨水利用实行补助金制度,各个地区和城市的补助政策不一。例如东京都墨田区 1996 年开始建立促进雨水利用补助金制度,对地下储雨装置、中型储雨装置和小型储雨装置给予一定的补助,水池每立方米补 40-120 美元,雨水净化器补 1/3-2/3 的设备价,以此促进
39、雨水利用技术的应用以及雨水资源化。德国、日本在建设海绵城市方面具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请你谈谈我国能从中获得的启示。要求:紧扣材料,全面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 350 字。【答案】我国能获得以下启示: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法规引导水资源保护与雨水综合运用。二是加强顶层规划。制定、推行雨水贮留渗透计划。三是加强技术研发、运用。开发、推广雨水集蓄、截污渗透、利用系统,具体包括:收集、处理雨水;设置截污挂篮;降低操场等场所的高程,铺设透水路面,建设可渗透浅沟、渗水井等;修建地下水库、地下河、分洪水路等,发展多功能调蓄设施。四是以经济手段加强雨水管理。各地根据相关法规及当地实际,制定雨水费用征收
40、标准,由主管部门核算并收取雨水费;实行投资补贴制度,鼓励雨水利用项目建设。七、给定资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古人的智慧给了治水者启发。从 2016 年年初开始,L 市在一些河流实行调取活水治河,目前在一些村已经显现出了明显的效果。2016 年 6 月 12日上午,在金丝河畔与白河交接处的桥底下,竖着两个“炮筒”,在水泵的带动下,“炮筒”里哗哗地流出水来,从金丝河注入白河。两条相通的河,为何要用水泵注水?“两条河虽然相通,但白河较窄,金丝河的水难以流入狭长的白河,导致白河成了一塘死水,清淤后也难改黑臭现象,通过 3 个多月引水,让水流动起来,现在我们白河的水
41、质好多了。”A 村村委会主任老叶介绍。走在白河岸边,如今已可以看到一群群小鱼在河中游动,河边有不少村民在悠闲地垂钓。“前两天,我还跳下去游了一回。”村民老陈说,这是时隔 20 多年来,第一次跳进老家的河中游泳。老陈今年 53 岁,在他的记忆中,在白河游泳是 20 多岁的时候,后来河水越变越脏。“没治理之前,河里都是垃圾,河水黑臭,连洗手都不敢洗,哪敢游泳。”让老陈明显感觉到河水开始好起来是在今年 3 月份,也就是开始引水之后。白河总长 3 公里,流经六个村。去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推动下,沿河 6 个村抱团治河,成立了治河基金会。治河基金会会长、A 村村委会主任老叶介绍,一期治河基金筹集了 40
42、多万元,去年 8 月份,白河开始清淤,拆除了河边两个养鸭场,并在河里种上了狐尾草进行生态治理,平时还请了 4 个工人负责河道日常保洁。清淤后,河道有了一些改观,但由于无法流动,河水水质仍然很差。今年 2 月份,在市“五水共治”总督察室的指导下,通过在七里港金丝河的交界处建起与水面齐平的堤坝,再通过水泵将金丝河的水引到白河,两个水泵同时引水,隔天工作。另一边,白河与横河相连接,水可以流入横河。老陈介绍,没有调水之前,河里看不到鱼,现在河里的鱼明显多了,每天傍晚,很多村民就在河边钓鱼。经过检测,河水水质也从劣五类变成了四类。“水流动起来了,但要使河水更清,还需加快截污纳管。”B 村村委会主任李金武
43、介绍,目前,白河流域已经有部分村庄开始截污纳管施工。其中.B 村的截污管已于 5 月正式接入污水处理厂。除引水治河外,今年 C 村开展了河岸同治,河面有保洁员每天打捞垃圾,河岸实行每户人家门前“三包”。走在该村,每条道路都非常整洁干净。截至目前,L 市全市上报调水申报方案的已有 26 个项目,其中已经有14 个项目开始调水。L 市“五水共治”总督察室工作人员小赵介绍,从目前已开始调水的项目来看,效果比较好的大多是源头水较为清澈、水质较好的,一些源头本身水质也一般,调过来后,虽然水是流动起来了,但整体水质变化不是很明显。因此,在生态调水前,须考察周边是否有适合的水源。目前,生态调水的河流大多运用
44、于“断头河”,这些河流因水库工程建设、水源堵塞、地势限制等原因,缺少活水,难以流动,通过生态调水,让“断头河”形成“微循环”,达到“流水不腐”的效果。“不过,河水污染的根子在岸上,生态引水只能缓解河水的水质,要彻底解决河流泻染问题,最终还是需要通过截污纳管,阻断污染源。”小赵说。经过一些河流生态调水的实践,这种人工建立的“微循环”确实能起到让“死河”变活的效果。但调水过程中产生的水泵维护费和电费,也让一些村里发愁。C 村村委会主任老林估算了下,他们村的水泵每工作一小时休息 20 分钟,以白天电价 0.54 元度、晚上电价 0.22 元度计算,一天一夜需要费用 200 元左右,一个月下来,电费需
45、要将近 6000 元,这对于村集体收入不多的 C 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他担心如果长期调水,费用会难以承受。A 村村委会主任老叶也坦言,水泵引水,费用比较高,两个水泵持续打一天的水,费用就要 1000 元左右,再加上平时的保洁费用,6 个村的治河资金已经快要见底,接下去又要想办法筹集了。对此,小赵建议,对于一些水泵放置离居民居住地较远的,可以采用夜间调水的方式,有效降低用电成本。【答案】L 市“五水共治”成绩突出,其治理经验在于实行活水治河。具体为:第一,政府引导,抱团整治。镇党委、政府推动沿河村落成立治河基金会,募集资金,发挥合力作用。第二,生态整治,河道清淤。拆除具有污染的企业、设施,
46、种植植物治理生态,并清理河道多年淤积。第三,基础建设,水泵调水。建立堤坝,设置水泵同时引水,隔天工作,将活水注入断头河道,形成微循环。第四,截污纳管,河岸同治。截污纳管,接入污水处理厂,解决污染根源,聘请专人打捞垃圾,实行河岸三包,保证河岸净洁。八、给定资料 1:2016 年 1 月,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与不久前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相一致,文件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2015 年,我国粮食产量喜迎“十二连增”,然而在这傲人的成绩背后,却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品质低下、效益不高等问题突出,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需求明显
47、脱节。粗放式的农业生产带来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屡屡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让人们在消费时顾忌颇多,最终导致国外的农产品大行其道,而国内的农产品则屡陷价格践踏,价格伤农事件频出,甚至出现“奶农倒奶”等极端情况。表面上看,这是农产品过剩导致的结果,或者农产品流通环节出了问题,实际上病根却在供给端:我国农民提供的农产品都是中低端农产品,一方面这类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萎缩,另一方面彼此之间形成了同质化恶性竞争。B 省自 2004 年国家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共启动了 25 次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和 8 次临时存储收购。多次启动的最低收购价收储表明,B 省产出的部分粮食在质量上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B 省
48、农经学会陈会长说:“虽然我国粮食产量达到十二连增,然而去年粮食进口量可能也创下新纪录。现在逢年过节,大家买的年货很多是泰国、日本的大米,因为他们的大米质量好,哪怕价格高一些,消费者们也愿意购买”。针对 B 省目前的情况而言,农业供给侧改革,重点在于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改善农业生产上的薄弱环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提高农业领域的科学技术水平。“在我看来,要达到这些目标,必须首先实现两个提高,即提高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陈会长表示,实现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最重要的是抓住农业生产的中间环节。在国外,农业会有一些行业协会,通过调度和指导,告诉农户当年种什么品种、什么品质的作物会
49、有好销量,有效地把农户和市场对接起来。而在我国,这个环节需要合作社、种粮大户、新型农场主以及适度规模的农业经营者与农民对接,让他们起到一个“桥梁作用”,引导农民去生产更优质的农产品。为了探访“桥梁作用”突出的合作社,记者走进了王守兴的植物大棚。他领办的宿州市埇桥区富民瓜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 年,其合作社充分联系农民,如今已有社员 680 户,拥有工厂化育苗中心4000 平方米、新型无支架钢构大棚 3900 多亩。王守兴说,所有种苗都会在大棚内经过统一培育,确定存活和健康后再交给合作社的社员种植。“除了统一育苗栽培,我们后期还会统一提供生产资料、技术指导、销售服务等,充分引导农民去生产更
50、优质的农产品。合作社实行的是订单农业,与全国很多蔬菜批发市场有长期的合作关系,他们需要什么蔬菜瓜果、什么品种,都由他们提供种子,我们提供农资和种植技术。”王守兴说,这样就能保证种出来的东西是他们需要的,而且会有一个收购的最低保护价,为合作社社员提供稳定的收入保障。早在成立那年,合作社就注册了自有商标,还建立了网站。近年来,合作社也开始尝试有机蔬菜种植、物理方法和生态环境调控等,加大绿色生产和物联网融入的比重,积极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全力打造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突破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农业信息进村入户等发展瓶颈,很快赢得了市场认可,在北京新发地、合肥周谷堆、武汉白沙洲等批发市场建立了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