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 .docx(6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窃读记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 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 受到感染。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 准确生动。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2、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窃”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这样做? “窃”时心里
2、会怎么想? 请你翻开书本,是什么促使了林海音这样去“窃读”的? 二、初读课文1、 默读课文两遍。2、 读第一遍,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3、 读完第二遍,把书合上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三、交流反响1、 梳理内容:窃读的时间段?窃读的方法?窃读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内容 紧密围绕课题展开表达。)2、 识读词语: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 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3、 范写观察:饿、惧、柜、檐、酸、撑注意字的间架结构。4、 生书写作业本上的汉字。四、再读课文1、 画出描写林海音动作和心里活动的句子2、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并摘抄在自己的语言积累本里。五、放声
3、朗读全文。六、结束语: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体会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大家的发言都各抒自见.把你们交流的内 容进行写作,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好的佳作.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方面,把自己感 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二、阅读提示,教师明确要求。投影出示习作内容:读书故事;采访记录;记一次辩论活动。三、学生试写初稿,要反复修改。1 .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 .学生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3 .小组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4 .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四、朗读佳作,全班评析。每小组推荐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 学
4、生进行评析.五、布置作业:反复修改自己的习作,满意后抄写在作文本上。第四课时回顾拓展一教学目的: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 法。2、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掌握读书的方法。重点难点: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掌握读书的方法。课前准备:查找有关介绍读书方法的资料。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学生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二、 组织记忆竞赛、抄写竞赛,引导学生积累本组所学词语。三、 日积月累出示句子(1)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2)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1、 背诵名言,理解意思。2、 课件出现教师找到的有
5、关读书的名言警句。(略)四、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再收集名言警句,读一读,背一背。(2)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读 书名言做成书签。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 的方法.2 .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及方法.课前准备:查找有关介绍读书方法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回顾“词语盘点”1 .学生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2 .组织记忆竞赛、抄写竞赛,引导学生积累本组所学词语.二、交流平台1 .围绕教材中提示的不同角度,小组内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和体会.2 .全班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口头交流这段时间课外阅读的收获、综
6、合性学习的收获: 所了解的新的读书方法等,再把文字或其他形式的学习成果加以展示.三、日积月累1 .激情导人.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以乐学好读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 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做个热爱读书的人.2 .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a.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b.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3 .背诵名言.4 .交流其他有关读书的名言学生提供的以及老师推荐的,拓展积累.学生读一读、说一 说、背一背.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一一(英)莎士比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一(苏联)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一一(瑞 士
7、)凯勒至乐无如读书.一一郑成功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 能记为难.一一张潮5.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5、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会写“洛、榆、畔、帐” 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的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 诗句的意思。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达自己感情的。教学重难点:1、品位诗句、背诵积累语言。2、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达自己感情的。教学时间:两课时
8、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泊船瓜洲一、导入1、齐读单元导语。2、释题。泊:停船3、知诗人:王安石,北宋诗人,祖籍江西临川县,因父亲在江苏南京担任官职,后死于南 京,因此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据说这首诗是诗人从南京赶往北京做官上任的途中写 的。4、读题。二、学习古诗1、齐读古诗2、生根据注释理解整首诗的大意。3、前两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理解诗句:京口到瓜洲只有一江之隔,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体会诗情:人在途中,心系家乡我从故乡南京出发去北京,途中将船停靠瓜洲I,看见江苏的镇江到瓜洲只有一水只隔,镇江 离我的家乡南京只隔着几座山而已。(1)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出门主要靠的是?走习惯了,
9、“一水之间”“重山之隔”已经算是很 近了,虽然我现在离家只有“一水之间”“重山之隔”,但是我是在赶路啊,在慢慢地远离家 乡啊。(板书:人在途中,心系家乡)这种还没走远就想回家的心情是(后两句):春风又绿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天过去了,又有再来的时候,你瞧,他把江南大地吹绿了, 那么团圆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照我回家乡。)(2)朗读体味情感这种还没走远就想回家的心情,你有吗? 送进去 读!心在家乡,人却离家越来越远,这是一种南辕北辙的矛盾。你边读边体会!就把这种想重返家乡的感情寄托给象征着团圆的明月吧!你读吧!三、背诵并默写。第二课时秋思一、复习导入1、背诵驳船瓜洲。2、北宋王安石在驳
10、船瓜洲中倾诉了自己还未远离他乡,就盼望着回家之时,于是他把 自己的这中感情寄托在象征着团圆的明月身上。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一首关于思乡的诗,诗 人又是看到什么想起自己的故乡呢?3、读课题,释题,知诗人。二、学习古诗1、齐读古诗,学习生字“洛”。2、看注释,知诗句的内容。3、男、女生分别齐读全诗。三、体会诗情1、学生试着翻译诗前两句。2、体会“见”:请你闭上眼睛想想作者眼里的秋风会是什么样子的呢?3、“意万重”:此时他最想最想对亲人说什么。4、齐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5、捎信的人临出发前,你干嘛又把信拆开来呀!四、朗读体味诗情1、秋风乍起之时,你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指名读!2、秋风乍起
11、,年关已近,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说不完,写不尽。男同学读!3、思乡的季节里,担忧捎回故乡的思念有遗漏,赶紧把信拆开来看看。齐读!五、背诵并默写第三课时长相思一、导入1、如果说王安石的乡愁是融欲满目的春色之中,张籍的乡愁是萧杀的秋风引起,那么身在边 关的战士呢,他们的乡愁是由什么勾起的,让我们读纳兰性德的长相思。2、齐读诗题,释题。知诗人:纳兰性德“清代第一词人”。二、明大意1、自读古诗,学习“榆、畔、帐”。2、看注,明大意。3、再读古诗。三、悟诗情1、旅途的艰辛: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的 行军旅程你体会到了什么?他们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身向榆关那畔行,要面临
12、什么?夜深 千帐灯,说明了什么,你体会到什么?2、朗读体会。3、长相思:夜的静谧更加显出了风雪的声音聒耳,睡梦被无情的打断,漫漫长夜,思乡之 情油然而生,睡意全无。读题!北方的风雪勾起了边关战士的乡愁,他们会想起什么?家乡 的温暖、安静、祥和。舍小家为大家,社会动乱,战争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读题!长相思, 相思长!齐读全诗!4、朗读体会。四、朗读体会诗情6、梅花魂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芳、漂泊、唯独”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 来的。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13、。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魂,是什么意思?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质疑:梅花的精神是什么?为什么以此 为题等等)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课文一遍,画出生字新词。2、想想作者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3、学习生字新词:分外、抹静、低头折节等字的读音,“幽”的笔顺,“衰”与“哀”的区 别。三、再读课文,体会内容1、接读课文,正音。2、思考:从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你体会出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四、品读课文,体味感情第一件事:外祖父教我念唐诗宋词,常会落下
14、冰凉的泪珠。1、外祖父为什么而要落泪?你从哪里看出来的。2、读古诗,谈看法。第二件事:因我弄脏墨梅图,外祖父发脾气。1、生质疑。2、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谈自己体会: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用保险刀片轻轻 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静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外祖父的哪两件事,你的感受是?(外祖父思念祖国和家乡;非 常喜爱墨梅图。)思念祖国和家乡与喜爱墨梅图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 题。二、品读课文,体味感情1、默读课文。2、第三件事:我们将要回国,外祖父竟像小孩一样呜呜地哭起来哭什么?3、第四件事:把心爱的墨梅图赠送给我(13段)我弄脏墨
15、梅图,外祖父为什么发脾气,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 又用细绸子慢慢抹静?这些原因都在这里。梅花与中国人有什么相同之处,找出相应的句子。(梅花魂来比喻我们的“民族魂二)中国人要有梅花的秉性是指什么?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你都知道哪些具有梅花秉性的人物?感情朗读第13段,积累语言。4、第四件事:临行时,送我梅花手绢。手绢上锈的仅仅是梅花吗?你从哪里看出外祖父强烈的想回国,这个细节动作在文中反复的出现了三次?三、领悟表达方法1、齐读首尾段落,体会首尾照应的写法。2、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什么表达出来的:通过具体的事例,抓住人物的细节 表现出来的。7*桂花雨教学目标:1、认
16、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自读自悟和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 的。教学重点: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题校园的桂花开了,你用几个词语来赞美赞美它:丹桂飘香,星星点点,缕缕幽香, 沁人心脾同学们对桂花的感受是这么的真切,让我们沐浴着“桂花雨” 一起去体会作者 对桂花的独特感受。二、自学课文1、掌握两个新词。2、自由读课文,想想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3、试着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三、体会
17、情感1、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画出描写家乡桂花和这里桂花飘乡的句子。比照理解:为什么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比不上家乡的桂花呢?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我们私有的,我和母亲可以尽情地享受桂花给我们带来的乐趣:闻花 香,摇花乐,送桂花,泡桂花茶,做桂花饼。可以说桂花已经成了母亲生活的一局部,是母 亲怀着什么样的情感在区分着桂花的香味?四、领会表达方法1、叙事抒情2、直接抒情五、拓展延伸听长辈讲关于小时侯家乡生活的故事。8*小桥流水人家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涌现、潮湿、流通、 舒服、印象”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
18、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2、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诗,了解课题出处1、齐读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 涯。2、看到了课题,读了上面的这首诗,你想说点什么?3、让我们走进这幅美丽的画卷,用你的心去琢磨作者的心思!二、自主学习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故乡的哪些景致让作者难以忘怀。2、同伴互助:同桌轮读课文,相互正音,从这些景致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全班交流:a.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b.故乡的哪些景致让作者难以忘怀,表
19、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三、探究表达方式1、能举例说说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吗?2、默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句段旁作批注。3、例句分析直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爱* 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方,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 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 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回忆童年往事、描写景色来表达对家乡的怀恋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我们并不是捉来 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有时,它只有细细的流泉,从石头缝里穿过。四、赏读,积累语言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选
20、择生动优美的句段熟读成诵。五、拓展延伸说一说你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学习目标.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1 .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2 ,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4.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收集与“浓浓的乡情”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 了解班级同学的特长,以便筹划活动. 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样筹划才能搞好一次活动,可以事先参阅一 些好的经验.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
21、情.大诗人李白用 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 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二、畅所欲言.抒发情感1 .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2 .现然大家都这么热爱家乡,那么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筹划一次活动.既 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根据讨论情况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局部小组的 交流,给予指导. 小结过渡:刚才老师参与了
22、局部小组的讨论,看得出来同学们事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 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非常热烈,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希望通过筹划这次 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筹划的活动方案吧.四、展示活动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 其他同学可以质疑,也可以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 师生共同评议.综合大家的意见,全班制定一个活动方案.五、总结同学们,这节课,通过筹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组织筹划能力, 而且还激发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一定能够获得成功.第二、三课时习作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在筹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
23、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 爱自己的家乡呢?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 么样子? 二、大胆想象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 想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三、阅读提示,明确要求学生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小组互说.翻开思路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四、试写初稿.自行修改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五、小组评议,互改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六、佳作赏评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赏评
24、.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学习目标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我”是担忧又害怕的跨进书店,因为那是一种怎样的窃读滋味?(文中第四段)很快乐,也很惧怕。我快乐什么?害怕什么呢?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下节课继 续学习。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 哟二、学习课文1、 体会作者看书的急切心情。 指名读描写林海音动作的句子。 标出描写林海音动作的词语:跨、踮、钻、挤、找。体会:顾客多,我看书的心情急 切。 板书:跨、踮、钻、挤、找心情急切动作描写 读出这种感受。2、 体悟作者窃读的独特感受。
25、 指名读描写窃读心里活动的句子。 为了能顺利的看书她是?为什么这样做?板书:惧怕 找到相关的语句体会:1、光 读不买的人不多,怕老板撵我走。2、常此这样,自己感到不好意思。板书:独特感受 心 理描写 自由地有感情读4-7段。 如果说窃读时的心里是惧怕的,那么窃读后的心里感受呢?你认为是什么促使了林海音这样去“窃读”的?(找出相关的语句或谈谈自己的看法)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吃饭长大的”指的是身体成长物质的需求,“读书长大”那么是指精神的成长食粮,粮 食哺育的是身体,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身体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作者真正的领悟到这句
26、话的意义,于是她(),于是作者“怕并快乐着”,乐大于苦,喜大于 惧。3、 出示:读书名言抓紧时间读书: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好书:读书也象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善读书: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一一朱熹读书的乐趣: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 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翻开一扇窗户,日日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4、 生创作“我的读书名言: 三、拓展延伸 乡之情的.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积累有关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 之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内容 “望着云彩,思念故乡.思念故乡,望着云彩”这诗句表
27、达了一种什么情感?这思乡情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本组课文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通过课文的学 习,我们收获了什么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板书课题:回顾?拓展),赏读片段.感悟乡情读着一篇篇思乡的课文,一些感人的描写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下面这些内 容还记得吗?出示相关语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 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 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 手背“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
28、可以望到那 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这些语句出自哪些课文?从这些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诗人触景生情;通过写 具体的事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通过写景物抒发怀念故乡之情.)过渡:课文中这样的描写还有哪些呢?本组的几篇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 来表达思乡之情的二、互相交流,各抒己见回顾课文内容,找出作者或写事或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内容读一读,边读边批注.你找到了哪些这样的描写?小组里互相交流,畅所欲言.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a.课文中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b.课文中通过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小结:表达思乡之情不是空泛地抒情,应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表
29、达.作家 的作品是这样,我们的习作也要这样.平时我们的习作是怎样表达感情的?(结合本次习作中的典型例子进行交流.) 三、诗文链接,内化积累回顾课文的学习,通过充分交流,我们收获了很多,不仅明白了抒情要用具体的事 物或景物来表达,还积累了不少感人的片段.谁能背诵一两段?表达思乡情的诗文还有很多很多,读一读下面的诗句(日积月累中的),你能把它们印在脑海里吗?练习背诵.(个人背,同桌背.)你还读到过这样的诗文吗?能向同学们介绍介绍吗?(指名读背.)四、趣味语文.激发兴趣学生自读“推敲的来历” 一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同桌互读,纠正字音;小组互问,解决不懂的问题.全班交流对“推敲”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
30、对语言文字进行推敲的实例.9、鲸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捕获、倾斜、哺乳动物”等词。2 .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表 现事物,并用打比方、举数字等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课前准备:一些鲸的图片。有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出示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 谈,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入的了 解。二、学习生字,读顺课文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
31、识的字可在小组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有些字的 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出示要求写的字10个,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肺”字右边不是“市”,而是”。 右半边的笔顺是。认识生字后再来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 出来大家说说。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 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 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 四、精读课文,体会写法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
32、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 大家补充,读出体会。出示句子:目前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重。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是太大了,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出示句子:我国发现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 那么重。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确实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加以 说明的好处。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拟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小描写得非常具体。第二课时一、围绕重点,全班研讨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一说出鲸是怎样进化的?把你自己当作鲸鱼
33、,给同组同学说一 说你的进化过程。学生汇报:我们鲸在很远古的时代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就生 活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 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们并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快速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你是从哪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 大家听一听。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又有什么特点 呢?默读四至七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儿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课文从吃食、呼吸、 睡觉、生长这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
34、?自由读第四、五自然段用“”画 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读一读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吃食(吃什么,怎么吃,特点)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共同点:都吃鱼虾用肺呼吸浮上海面从鼻孔喷气须鲸小鱼小虾吞进吃的多喷出的水柱垂直细高齿鲸大鱼海兽咬住凶猛喷出的水柱倾斜粗短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自习第六自然段,想象一下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轻声读一读第七自然段,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二、回顾内容,朗读记忆我们对鲸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这局部 读给小组的人听,看看那个同学能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下来。三、出示资料,延伸扩展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自由朗读,
35、谈谈感受。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 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布置同学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 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10.松鼠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了解松鼠;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细致观察特征, 抓住事物特征描述的方法;3、情感目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 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关注动物。教学难点:对事物特征的观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它既有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又有千姿百态的花鸟虫鱼,还有
36、形 形色色的飞禽走兽。其中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热爱动物是儿童的天性,上课伊始,就让 我们一起先到美妙神奇,多姿多彩的动物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吧!(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动 物图片)欣赏了这么多精彩的动物图片,接下来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小朋友一一松鼠。(多媒体 课件展示松鼠图片)二、讲授新课(一)作者简介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他利用40年时间写 成36卷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类史等 局部,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本课布丰所著的布丰文选中松鼠一文改写而 成的。(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37、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方 式。注意加线字读音(板书:驯良 缨 蛰伏)2、用圈点批注法,做阅读提要,教师巡回释疑。3、把学生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读,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三)擂台赛(多媒体课件展示擂台赛图表)1、学生概括文中松鼠的特点,并解释这三个词是什么意思,分别就松鼠的哪一方面来 说的(漂亮是美观,好看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外形来说的;驯良是和顺善良的意思,它是 就松鼠的习性来说的;乖巧是言行符合人心意,讨人喜欢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性格来说的)。2、展开课堂活动“看谁得第一”的擂台赛学生自愿分为“漂亮”“驯良”“乖巧”三组,精读各段课文,按屏幕显示填写图表, 看哪一组填得既快又准确。擂台
38、赛结束,各组填写图表,并根据屏幕展示的松鼠图片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在 回答填写图表时,有时是选取了课文中的一句话教师可引导学生做适当的删减)目的是让学 生充分了解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讨人喜欢的小动物。最后教师要对各组学生的表现 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板书:讨人喜欢)三、拓展练习(多媒体课件展示17幅松鼠图片)请学生在这17幅松鼠图片中任选一组(4张)设计邮票小型张,要求给设计的这一组 邮票定个名并谈谈设计理念。四、课堂升华(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物世界图片)1、请学生联系社会实践,关注动物的生存危机。为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你想说点什 么?2、请学生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用各种方式记录下自
39、己的观察,然后用二三百字生 动准确地写出它讨人喜欢的体态和动作以及生活习惯等。11.新型玻璃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所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及它们在现代化建 筑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关心科技开展、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2 .学会本科生字新词。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新词意思。3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4 .朗读课文。5 .联系说话写话,推销课文中的新型玻璃,并写出自己设计的新型产品。教学重难点:了解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审题同学们,玻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东西,你知道玻璃有哪些种类吗?他们有什么用处
40、 吗?(让学生自由回答,正确的教师给以鼓励,激发其学习热情。)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片关于玻璃的课文,题目叫(此时教师半数课题 13新型玻璃)看课题后教师可提问“新型”是什么意思?(新的类型、新的品种)那么这片课文中有那些 新型玻璃呢?他们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 答案。二.检查课题预习情况L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2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3 .说一说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板书: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三.讲读第一自然段.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用“一一”划出描写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
41、点的语句,用“5” 划出描写它作用的语句。1 .学生自学后讨论:指名说出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并板书:特点作用中间夹丝金属丝网报警2 .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说边体会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四.分组自学二至五自然段.学生用上述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分四人小组讨论学习以下四中玻璃。每人学一种,然 后在小组内交流。1 .指名学生完成板书,填写四中玻璃的特点和作用。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的认识各种玻璃。六.作业抄写生字新词(第二课时)一.复习1 .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继续走进新型玻璃展览馆,进一步了解各种新型玻璃。2 .通过
42、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出示表格)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读一读课文,然后看着表格,连贯的说一说每一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先同桌间相互说一说,然后让学生说给大家听一听。二.召开展销会,鼓励学生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在我们班开一个展销会,让每一位同学都当一回推销员,推销员是 干什么的,知道吗?(就是把自己厂里的产品介绍给大家,发动大家来买自己介绍的产品, 如果来买的人越多,就说明你这个推销员的水平越高。)你们想不想来试试呀?(生、想) 今天你们推销的产品就是这五种新型玻璃,请每一位组长代表你们一组到上面来选一种玻 璃。下面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想好推销的话语,夸夸自己厂
43、里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让人一听 就来买,你们在小组内先说给其他同学听,相互出出主意,待会儿就请同学能争着到上面来 推销自己的产品,我们还要评出优秀推销员,好吗?学生在组内推销。1 .都准备好了吗?下面请你么上来像在座的老师和同学推销。2 .学生填写订单,交给自己认为讲的最好的学生,然后评出优秀推销员。3 .同学们,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之外,你们还知道其他新型玻璃吗?如果知道, 你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三.争当“小创造家”,培养创新精神1.同学们,除了课文中讲到的和同学们刚才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新 型玻璃,他们在现代化建筑中正起着(重要作用),研制这些玻璃的爷爷、奶奶、叔叔、
44、阿 姨们真了不起,它们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典范,那你们想不想也来创造一种新型产 品呢?那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我们生活的需要,每人设计一种新型产品,完成这张21世纪新型产品 设计方案。21世纪新型产品设计方案产品名称:产品的特点和作用:设计人:月 日.学生完成方案2 .交流.总结同学们都能积极动脑,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了一种新型产品,还没有完成的,或还需 修改的课后完成,最后,老师愿我们每一位同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探索,让理想成 为现实,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奇迹。12.假如没有灰尘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本课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理解课文主要内
45、容,体会 比照写法 作用。3、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教学重难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体会比照写法的作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1、请同学们说说灰尘有哪些危害。2、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注意字的读音。1、指名轮流读课文。2、正音:模样正U )尘埃(di )直径(jing )削弱(xu。)散射(sdn) 朝晖(zhao) 干涸(he) 可恶(wu)恶劣(lie)三、理清课文思路,了解大意。1、自由读课文,想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填表) 出示:灰尘虽然令人讨厌,但人类却离不开它小小的灰尘主要来自灰尘能灰尘能灰尘能灰尘能灰尘的作用告诉
46、我们:2、看表默读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第一段(1)灰尘令人讨厌,人类却离不开它。第二段(2 )小小的灰尘来自土壤和岩石。第三段(36节)灰尘的作用很大。第四段(7)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向我们介绍了灰尘的有关知识及其作用。)四、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1狼狈b6i擦拭shi请勿打搅wi尘埃di削弱xu。朝晖hui循环xiin厌恶wfi裂开li6讨厌too环境jing气候h6u飘荡pidoxiao (削皮) 削xue (削弱)xiao (削皮) 削xue (削弱)2重点指导候晖境裂3多音字 wu (可恶)恶 e (恶狠狠)e (恶心)五、学习课文学习说明方法(-)第一段1齐读分层两层间是什么关系?(转折)2再读体会开头以问句设疑发人深思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第二段1指名读划出文中写灰尘的句子2生字比拟:灰尘很小很小。灰尘的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已称 得上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了;细小灰尘只有再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见。A能用代替句吗?B句是怎样写出灰尘“小”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