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八年级物理上册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与同步训练含解析新版苏科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文档】八年级物理上册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与同步训练含解析新版苏科版.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推荐学习 K12 资料推荐学习 K12 资料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振动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往返一次叫振动一次。固体、液体、气体在振动时都能作为声源发声,在生活中所听到的钟声、海浪声和悠扬的笛声,分别是由固体(钟)、液体(海水)和笛子中的气体振动发出的。由声音产生的原因可以知道,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二声音的传播及传播速度声源的振动通过气体空气、液体、固体等介质传播到人的耳朵里,被人感知后人就听到了声音。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通常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
2、最慢,即vvv固体液体气体。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3声速还与温度有关。三声音的传播形式当演奏乐器、拍打一扇门或者敲击桌面时,他们的振动会引起介质空气分子有节奏的振动,使周围的空气产生疏密变化,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类似于水波,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因此称之为声波。一核心考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精讲三点剖析推荐学习 K12 资料推荐学习 K12 资料1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真空不能传声2放大法证明振动发声3声速二重难点和易错点1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理解振动发声,不同的物体发声部位不同,比如,人/狗:声带;蟋蟀:翅膀;古筝/琴弦:琴弦;笛子/哨子:空气;雨落在荷叶上发声:荷叶;海浪:
3、水等。很多振动人肉眼无法分辨,可以用放大法证明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比如音叉把塑料小球弹开或者溅起水花;鼓面上放纸屑等。2声音的传播实验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老师讲课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同学们的耳朵里;河岸上人的脚步声能够把鱼吓跑,说明液体能够传声;趴在铁轨上可以提前感知到火车的到来,利用固体能够传声,并且速度快、能量集中的特点,土电话也是利用固体可以传声;太空中两个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面对面的讲话,而是利用无线电,说明真空不能传声。题模一: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真空不能传声例 1.1.1雨滴落到水塘中的荷叶上发出“啪、啪”的声音,这里主要振动发声的
4、物体是()A雨滴B空气C荷叶D以上都是【答案】C【解析】“雨打荷叶”发出声音,是由于雨点落到荷叶上引起荷叶的振动产生了声音,故发声体是荷叶题模精选推荐学习 K12 资料推荐学习 K12 资料例 1.1.2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A半导体B磁性物质C真空带D金属物质【答案】C【解析】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半导体、磁性物质和金属物质都是固体,都能传播声音;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例 1.1.3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 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
5、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请回答:(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_(2)从实验和可得出的结论是_(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_【答案】(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2)蜜蜂发声不是由双翅振动产生的(3)蜜蜂可能是靠小黑点振动发声的【解析】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蜜蜂能够发声,肯定是什么在振动,可以逐一排查(
6、1)采用多只蜜蜂做实验,可以避免实验的偶然性;(2)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说明蜜蜂发声不是由双翅振动产生的;(3)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所以猜测蜜蜂可能是靠小黑点振动发声的,因此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故答案为:(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2)蜜蜂发声不是由双翅振动产生的;(3)蜜蜂可能是靠小黑点振动发声的题模二:放大法证明振动发声推荐学习 K12 资料推荐学习 K12 资料例 1.2.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_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
7、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产生的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了解,以及物理学法中的转换法的应用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故选 B例 1.2.2如图(包括对应的描述)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答案】振动【解析】给出图画情景,通过观察图画归纳结论,能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第一幅图中用鼓槌敲鼓,鼓在发声的同时,鼓面上的纸屑在振动;第二幅图中扬声器发声时,纸盆内的纸屑在振动;第三幅图音叉被
8、敲击发声,当把音叉放入水中后,能溅起水花观察上面的三幅图,可见,当它们在发声的时候,都能使紧靠它们的物体振动,这说明,它们在发声的时候,自身都是在振动的故答案为:振动题模三: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例 1.3.1小阳和小亮同学做实验验证固体也能传声。小亮用手捂住一只耳朵,然后把另一只耳朵紧贴在桌面上,小阳用手敲击桌面,小亮听到小阳敲桌子的声音,旁边站着的同学也听到了。你认为这个实验的缺陷是:_。【答案】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当研究其中某种介质传声时,应该排除气体介质的干扰,小阳和小亮的这个实验中没有考虑空气这为:没有排除气体传声的因素,不能证明小亮听到的声音是固体传播的;推
9、荐学习 K12 资料推荐学习 K12 资料【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声这个因素,因此存在着缺陷,应该让小阳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滑动,使旁边的同学听不到小阳发出的声音,只有耳朵贴在桌子上的小亮能够听到;题模四: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例 1.4.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以下小资料可知: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_ 选填“大”或“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_ 的影响。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同一种介质中,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然后答题。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
10、度小于在煤油中的传播速度,由此可知: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小。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同种介质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随温度的不同而不同,由此可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受温度的影响例 1.4.2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同学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两个敲打的声音,这个事实说明_,会先听到来自_的声音(选填“空气”或“铁管”)。已知 v空气=340m/s,v铁=5200m/s。【答案】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铁管【解析】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也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但声音在这两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气体中的块,所以当一个同学敲一下铁
11、管时,另一个人会先后听到由铁管和空气传过来的声音,则听到两个敲打声。故答案为: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铁管。随练 1.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乒乓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随堂练习推荐学习 K12 资料推荐学习 K12 资料_ _.【答案】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放大音叉振动的作用;空气能传播声音.【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行“放大”当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所以发声的音叉应该在振动;如图
12、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左边的音叉页振动,是通过中间的空气传播过去的。这个现象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随练 1.2为了探究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小林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让另一名同学用碳素笔敲打桌面,他听到了清晰的声音,于是他得出结论: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小华却认为小林听到的声音可能是由空气传播的,不能说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请你用桌子、碳素笔通过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写出主要实验步骤、现象并对实验进行简要分析。【答案】实验步骤:先把耳朵贴在桌面上一端,让另一名同学在长条桌的另一端用碳素笔在桌面上均匀写“一”,能听到写“一”的声音,重复几次实验,都可以清晰
13、地听到写“一”时的声音;然后将耳朵离开桌面让另一名同学在长条桌的另一端用碳素笔与原来一样在桌面上均匀写“一”,重复几次实验,都听不到甲在白纸上写“一”的声音。实验分析与结论:在相同条件下,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得到声音,在空气中则听不到声音,说明听到的声音是通过桌子传播的,即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推荐学习 K12 资料推荐学习 K12 资料【解析】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播声音,设计实验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能听到通过固体传播的声音而听不到通过气体传播的声音,即可证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我们听不到笔在纸上写字的声音,但是如果耳朵贴在桌子上则可以听到,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据此设计实验。随练 1.3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面上启动并向岸边驶去,水中的鱼可听到马达声、岸边散步的人也可听到马达声若距快艇的距离相同,则最先听到快艇启动的马达声的是(填“人”或“鱼”),这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速度【答案】鱼;慢【解析】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水中的声速是 1500m/s,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所以在距离相同情况下,最先听到快艇启动的马达声的是鱼,这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速度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