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本科院校建设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本科院校建设标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本科院校建设标准(试行)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进展,建成能够服务党委和政府 决策、支撑经济进展和产业升级、引领社会进步和文化富强 的具有安徽特色的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服务现代化五大进 展美妙安徽建设,特制定本标准。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进展 理念,面对我国和安徽重大需求,以服务、支撑、引领经济 社会进展为目标,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进展,强化办学 合理定位,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努 力促进人才培育、科学讨论、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 际沟通合作
2、的协同互动与融合进展,持续提高人才培育质 量。(二)基本原则坚持需求导向。紧紧围绕安徽经济社会进展需求,服务 创新驱动进展、“全创改”和“五大进展行动方案”等重大 战略,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进展。坚持问题导向。不断调整和优化院系结构、学科专业结 构、人才培育结构、学位点结构,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 元办学,特色进展,构建重点突出、特色鲜亮的应用型学科 专业体系和应用型人才培育体系。(三)转变教学模式努力实现由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 学并重转变的教学行为转变。一要乐观开展应用型人才培育 体制机制模式改革创新工作,研制各类应用型人才培育标 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推行学分制、
3、主辅修制、学校期 制以及同学转专业制度。二要完善高校生创新创业训练“我 国、省、校”三级体系,加强学科和技能竞赛,提高同学创 新创业和就业力量。三要建立健全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体 制机制。把初次就业率、就业质量和创业状况作为学校评价 的重要内容,建立就业与招生方案、经费拨款、院校设置、 专业调整等联动机制。四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 融合。(四)建设应用型人才培育资源一要加大力度推动高等教育“提升方案” “振兴方案” 和质量工程。二是着力建设应用型学科、应用型专业、应用 型课程、应用型人才培育基地等资源。三要建设好学校的应 用型老师力量进展中心,对比“双能型”(即具有培育应用 型人才的力
4、量和具有产学研合作的力量)老师队伍的建设标 准,提高“双能型”师资队伍比例,制定“双能型”教学力 量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五)改革评价机制一要转变用一张试卷评价同学课程学习效果、用一篇论 文对同学进行毕业鉴定、放松对实践教学环节评定等传统方 式,全面转变同学评价机制。二要转变仅以老师发表论文、 担当项目多少对老师进行评价的方式,全面转变老师评价机 制。三要对比高校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高校人才 培育、科学讨论、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对办学定位的支 持度,高校人才培育目标、方案、教学运行、质量及质量监 控之间的吻合度,高校师资队伍、教学仪器设施、实践教学 基地、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源对教学
5、水平的保障度,同学、社 会、用人单位、政府对教学质量的满足度这“五个度”的要 求,建设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关键因素、核心领域、重要环 节,并将其作为衡量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质量的标准和质 量监控的体系。(六)深化综合改革以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为着力点,以评价机制改革 为突破口,全面推动以校院两级管理为重点的管理体制改 革,深化推动以创新创业教育为重点的人才培育模式改革, 以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为重点的人事安排制度改革,以体制机 制为重点的学科、科研、社会服务等体制改革,以开放、合 作为重点的国际化办学改革,以工作业绩和综合素养为重点 的老师、同学等评价机制改革,突破制约学校教育事业科学 进展的体制
6、机制障碍,持续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为建设应用 型高水平本科院校打下坚实的基础。(七)完善内部治理体系一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委领 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规章。二要完善校内民主管理和监督 机制,切实保障教职工参加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改革完善 校同学代表大会制度,拓展同学参加学校民主管理的渠道, 维护同学受教育权利。三要保障学术组织相对独立行使职 权,完善学术管理的体制、制度和法律规范,探究教授治学 的有效途径。四要推动依法治校进程,以高校章程为统领, 法律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办学行为和权力运行规章,形成以 章程为龙头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依照章程规定法律规范管 理学校的机制,用制度管
7、权、管人、管事。(八)强化组织保障省教育厅、财政厅成立地方应用型高水平高校建设领导 小组,讨论打算标准实施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总体规划。领导 小组下设办公室,详细负责地方应用型水平高校建设的组织 协调工作。各高等学校要成立建设领导组,主要负责同志要 亲自抓,负总责,指定相关部门作为特地机构,制定地方应 用型高水平高校的实施规划,负责建设工作的详细组织实 施,调动校内各单位和广阔师生的参加热忱,鼓舞师生大胆 探究,准时总结阅历,宽容改革失误。有关部门和各高校要加大舆论宣扬力度,组织开展多种 形式的宣扬活动,乐观营造有利于项目建设的良好气氛,营 造共同推动高等教育进展的社会环境。加大建设成果的推广 力
8、度,采用办学联盟、对口支援等多渠道、多形式,定期将 成果向社会公布;要不断总结胜利阅历,共享进展成果,发 挥重点建设高校的辐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各类高校共 同进展。附件: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一)五项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要求1 .全校生师比达到我国办学条件要求注1;.专任老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250%;2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施值及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施所占比例达到我国办学条 件要求注2;.生均藏书量和生均年进书量达到我国办学条件要求注3;3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达到我国办学条件要求注4;注1注2注3注4参照教育部教发2004 2号文件限制招生规定。表一基本办学条件指标:限制招生本
9、科学校类别生师比具有讨论生学位老师占专任老师的比例(%)生均教学行政 用房(平方米/ 生)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施值(元/生)生均图书(册/生)综合、帅池、民族院校22108300050工科、农、林、医学院校22109300040语文、财经、政法院校23105200050体育院校171013200035艺术院校171011200010备注:1 .师比指标高于表中数值或其它某一项指标低于表中数值,即该项指标未达到规定要求。2 .凡有一项指标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学校,即被确定为限制招生(黄牌)学校。3 .凡两项或两项以上指标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学校,即被确定为暂停招生(红牌) 学校。4 .凡连续三年被确定为(
10、黄)牌的学校,第三年即被确定为暂停招生(红牌) 学校。(二)七项监测办学条件指标要求表二 七项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合格要求学校类别本科高职(专科)具有 高级 职务 老师 占专 任老 师的 比例 (%)生均 占地 面积 (平 方米 /生)生均 宿舍 面积 (平 方米 /生)百名 同学 配教 学用 计算 机台 数 (台)百名 同学 配多 媒体 教室 和语 音试 验室 座位 数 (个)新增 教学 科研 仪器 设施 所占 比例 (%)生均 年进 书量 (册)具有 高级 职务 老师 占专 任老 师的 比例 (%)生均 占地 面积 (平 方米 /生)生均 宿舍 面积 (平 方米 /生)百名 同学 配教 学用
11、 计算 机台 数 (台)百名 同学 配多 媒体 教室 和语 音试 验室 座位 数 (个)新增 教学 仪科 研器 设施 所占 比例 (%)生均 年进 书量 (册)综合、师范、 民族院校30546. 510710420546.587103工、农、林、 医学院校30596. 510710320596.587102语文、财经、 政法院校30546. 510710420546.587103体育院校30886. 510710320(S86.587102艺术院校30886.510710420886.587103备注:1 .凡教学仪器设施总值超过1亿元的高校,当年新增教学仪器设施值超过1000 万元,该项指标
12、即为合格。2 .凡折合在校生超过30000人的高校,当年进书量超过9万册,该项指标即为 合格。坚持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突出重点。标准既涉及学校事 业进展全局的状况,又突出学校办学定位、特色进展、质量 保障体系等影响人才培育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共性与共性相结合,彰显共性。标准不仅要顾及学 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我国有关规定的办学状况,而且要突 出高校开拓创新,引导高校科学定位,特色进展,在各自的 层级上争创一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着重定量。在指标设定上,既 加强对本科教学评估的宏观管理与指导,进行定性的规定, 又强调依据事实作出推断,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作引导、 以事实来证明,进行定量的规
13、定。二、基本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地方应用型高水平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 办学条件、师资队伍、人才培育、科学讨论、社会服务、文 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与沟通、内部治理、办学特色,适用 于安徽省省属应用型本科高校。(一)办学定位与进展规划1 .应用型办学定位明确,能凸显办学特色,在师生员工 中知晓度高,认可度高。2 .应用型办学定位在学校进展规划、进展战略中得到全 面体现,在专项规划和各二级学院规划能充分落实应用型办 学定位。3 .学校进展规划体现了地方重大战略需求;地方进展规 划或政府年度报告关注学校的进展。(二)办学条件1 .生均实践教学经费占生均教学经费三分之一以上或 生均实践教学经费达600元以上
14、。2 .理、工、农、医为主的院校生均“三实”(试验、实 习、实训)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0.5M?。人文社科为主的院 校“三实”(试验、实习、实训)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0.25。 骨干专业(群)均建有“三实”中心。3 .校内专业实习实训设施达到相关企业的生产水平,关 键设施达到相关企业设施的先进水平。4 .应用型我国级特色专业与国内外100强企业(或与之 等效级别及以上的企业)签有合作合同且有实质性成效。5 .拥有2个以上我国级卓越应用型人才教育培育方案专 业,或建有2个以上我国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高校生校外 实践教育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应用型人才培育基地。6 .每年接受企业或社会或校友捐赠用于创
15、新创业的资 金300万元以上。(三)师资队伍与人才团队1 .依据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双能型”老师认定标准, 经学校认定工作专家组认定的“双能型”老师比例占老师总 数的50%以上。2 .专职试验、实训老师占老师总数的10%以上。3 .经教育主管部门或第三方认定的校内创业导师数量 占老师总数的5%以上,其中入选教育部组织遴选的全国万名 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导师5人以上;长期聘请入选教育部组织遴选的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的校外导 师10人以上。4 .外聘老师中正高职称专家、工程技术人员、高级管理 人员、高技能人才的比例不低于80%o5 .应用型专业核心课程老师中具有与专业相关的半年 以上企
16、业工作经受的达90%以上。6 .拥有我国级教学名师或其他我国级人才称号的高级 专家1人以上)。7 .建有老师力量进展特地机构,建有完善的工作制度, 开展常态化的活动,在促进老师教学力量提升进展,建设学 校教学质量文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8 .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达到90%以上。(四)人才培育1 .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进展和社会建设紧密对接;建立 了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结构调整与改革机制。2 .服务于实体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专 业不少于60%;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占应用型专业比例不少于 80%o3 .有2个以上专业入选省级以上一流专业建设方案或通 过我国专业认证或省内专业评估名列前5%
17、 o4 .应用型课程数量占学校课程总量的50%以上;专业核 心课程标准能对接企业核心技术标准。5 .应用型专业有5门以上校企合作开发课程、10门以上 校本课程或特色课程。6 .人才培育目标定位为面对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 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人才培育培育规格能对接行业职业 资格标准。7 .实践教学学分(课时)占总学分(课时)30%以上(人 文社科类专业20%以上);人才培育方案规定的试验课开出 率达到100%。8 .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 使用占专业核心课程的80%以上;过程考核、过程评价的课 程达60%以上。9 .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10 .校级以
18、上高校生创新创业项目每年200项以上,高 班级同学参加面50%以上;省级以上高校生学科竞赛、技能 大赛获奖数每年100项以上,其中省级一等奖20项以上或我 国级一等奖10项以上。11 .独立设置了创新创业学院,相关管理制度健全,创新 创业基地满足需要,有肯定的项目胜利孵化;生均创业基地 面积0.5M?以上,且得到有效采用。12 .建立了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育质量标准体系(专业、 课程等)和质量监控保障体系。13 .同学在省域内就业达60%以上;三年内毕业生创业率 1. 5%以上。14 .开展了第三方评价,用人单位、社会、政府对毕业生 评价满足率90%以上。(五)科学讨论与社会服务1 .主持我国自
19、然科学基金、我国人文社科基金、参加我 国重大研发方案等三年内不低于10项;担当有服务地方经 济社会进展重大研发项目(自然科学类100万元以上,人文 社科类10万元以上)。2 .近三年纵向项目到账经费不低于900万,产学研合作 项目经费不低于3000万元(每年不少于800万元);人文 社科为主的院校800万元以上(每年不少于200万元)3 .理、工、农、医为主院校获得的专利(不包括有用新 型专利)、品种等,每年100项以上,专利、品种等实质性 转化率达40%以上;人文社科为主的院校被地方政府接受或 领导批示的询问报告每年10篇以上。4 .近五年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3项以上或地市级科技奖6 项以上。
20、5 .签订有校地合作共建合同,开展了实质性合作,成效 明显;独立或合作建有我国级智库1个以上或省部级智库2 个以上或地市级智库4个以上;建有2个以上支撑不同学科、 专业进展的具有实效性的省部级产学研合作平台或地市级 平台4个以上。6 .参加产学研合作等应用型讨论的专业老师达50%以上。7 .担当1项以上我国级教育教学讨论项目或本科教学工 程项目或其他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获得我国级教学成果奖1 项以上或省级一等奖以上教学成果奖2项以上。(六)文化传承创新.学校进展规划体现了对地方传统文化、特色文化、民风民俗、非遗等建设的支撑。1 .同学人文素养教育体系完善,充分体现了技能教育与 品德教育的结合、道
21、德教育与审美教育的结合、价值观培育 与科学方法的结合。2 .同学参加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比例达60%以上;社会责 任教育成效显著。3 .形成了同学参加度高且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文化活动 品牌,并获得省部级以上嘉奖。(七)国际合作与沟通.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1个以上。1 .服务我国重大战略(如“一带一路”等)的专业2个以 上O2 .开设有培育同学国际理解、国际视野、全球意识等方 面的课程。(八)内部治理1 .推动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力量现代化。健全学校章程 落实机制,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的完善、法律规范、统一,适 应地方应用型高水平高校建设需要的制度体系。2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
22、制,建立健全党委 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党政和谐、 同频共振,校内政治生态风清气正。3 .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 设、学术评价、学术进展和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学 术事务决策、审议、评定和询问工作质量和水平较高。4 .实施民主管理监督机制,保障教职工对学校建设进展 的知情权、参加权、监督权,建立建全师生代表参加学校决 策的机制。5 .实施信息公开、党务公开、校务公开,编制发布本科 教学质量年度报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建立健全社 会支持和监督学校进展的长效机制。6 .建立了由行业、企业、事务部门共同参加的校理事会 (董事会);行业、企业、事务
23、部门高层管理人员参加学校 或教学院(系、部)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九)办学特色学校围绕加快地方区域经济社会进展,在治学方略、办 学观念、办学思路、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以及教育模式、 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形成 鲜亮特色,高度符合地方经济社会进展对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培育的需求,拥有契合地方经济社会进展的省级以上品牌或 特色专业6个以上,学校的人才培育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 高度认同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三、实施要求地方应用型高水平本科院校建设标准,将成为指导我省 有条件的高校向应用型深度转变的指导性文件,成为高校学 科专业结构调整、学位点申报、招生方案调整的主要依据, 成为
24、我省高等教育进展专项资金申报的主要依据,成为高校 年度综合考核的主要指标。各高校必需仔细学习标准,讨论 标准,实施标准,按标准的要求,建设应用型高水平本科院校,提高我省高等教育对安徽经济社会进展的支撑度、对人 力资源强省建设的贡献度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满足度,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进展。(一)转变思想观念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明确把为地方经济社会进展服 务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对经济社会进展的支撑度、对人 力资源强省建设的贡献度和人民群众的满足度”作为根本评 判标准;要把办学定位转到地方性应用型上,办学模式转到 分类多元上,进展方式转到内涵进展和质量提升上,学科专 业和人才培育结构转到服务经济建
25、设、支撑产业调整升级、 引领社会进展上,人才培育体制机制转到教产融合和校企合 作上,教学改革转到高校生创新创业和高校生就业上。(二)改革人才培育体制机制要大胆引入职业资格标准,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育规格 标准;引入行业标准,修订完善专业建设标准,开展专业资 格认证与评估;引入企业核心技术标准,修订完善专业核心 课程标准,加强应用型课程、网络课程和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引入行业企业专家,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建成一批国内外有 重大影响的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团队以及新技术、新产品、新 工艺研发团队;引入行业企业,乐观参加人才培育工作,在 院系、专业和同学导师等多层次上实现校企深度“双元”合 作。要以产学研结合和校企合作为平台,以信息化为手段, 依托各类联盟,在校际课程互选、老师互聘、学分互认、证 书互发等方面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