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影视表演-第11周2-教案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画影视表演-第11周2-教案本.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广州市天河金领技工学校教 案 本教师姓名:侯玉湮授课班级:动漫1328课程名称:动画影视表演教 案编号:版本:流水号:科目动画影视表演班级动漫1328授课日期课题2. 2动画特征课时2授课方式讲授、演示辅助教具学 习 目 标2. 2. 1赋予人物动画特征强调趣味与想象作业布置重占2. 2. 1赋予人物动画特征强调趣味与想象难点教 学 回 顾2.1视觉滞留审阅签名:审阅日期:审阅签名:审阅日期:授课教师:提交日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与时间分配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清点人数导入2. 2. 1赋予人物动画特征2. 2.2强调趣味与想象新课讲授讲授:2. 2. 1赋予人物动画特征动画剧本的人物创作特点一部动
2、画片里的人物形象,就好像电影里的角色一样,都是代表着整一部作 品的灵魂,所以如何树立好动画人物的形象时剧本的第一个任务。因为动画人物 是动画片里最受瞩目的,就像蜡笔小新猫和老鼠名侦探柯南蓝猫三 千问喜羊羊和灰太狼等作品都是让里面的主角作为标题来让观众加深印象。EAREYE一个动画角色和其他类型的影视作品里的角色区别在于:动画片里的角色他 是以类型化作为表现手法来塑造角色的性格特征,赋予其独特的气质。类型化是 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它以追求和表现事物性质的普遍性观念为目的,并以 观念直接呈现为手段,排斥个性特征,使人物形象单一化、概念化。其实很多喜 欢动画的观众们往往都能描述出他们所喜欢的动画
3、人物的模样、性格和习惯,甚至连说话的语气都能模仿,对于一部动画来说,一个好的动画人物是能够横跨时 间和背景,让广大观众接受并熟记的。就表现力来说,和一般的电影电视相比, 动画主角设置的是会比较分明的,就像卑鄙的我以及超级大坏蛋这两部 动画一样,他们这两部作品都比较类似,都是描写主角本身是个恶人,最后反而 变成了人们心里的英雄的故事,表现的英雄主义跟以往的略显不同,所以也是这 两部动回出名的原因。所以动画里的主角是代表整部动画的,对于整个动画来说有着唯一性和集 中性。当需要构思一个动画剧本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哪个人物是你要着重去表 现渲染的,整一部动画都应该要围绕着它来去展开。虽然前面提到主角应
4、该是动 画里的唯一,但也不意味着主角只能有一个,比如像冰河世纪系列的动画来 说,它里面的角色除了主人公长毛象曼尼以外,还有几个主角在,其实他们也只 是对于整部片子来说,代表着不同的性格和特点,一起去组合成一个大主角而已。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动画人物的独特性格,比如幼年向的动画人物, 其本身的性格比较偏向于单纯和幼稚,那么成年向的,就比较生活化,性格也较 为成熟与复杂。像自杀专卖店这部动画里的主角阿伦就是这样,出奇的乐观, 动画把主角的思维、特点和性格所要表现的思想内涵归结到“人性”的一部分, 用儿童的童真改变了动画里的灰暗世界。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动画有着多年龄层次的特点。像获得2013年第
5、85届 奥斯卡动画短片金奖的一部动画短片纸人,他所描述的就是一个在大都市里, 两栋楼的男主角和女主角之间的缘分爱情,虽然是一部“黑白”而且没有对白的 动画,但是在这全长仅有7分钟不到的动画短片里,那些飞舞的纸飞机以及两位 主角的缘分等等都让观众们看得会心一笑而且为之感动。强调趣味与想象发挥想象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 力。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 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不说历史,就现代汉语运用来说,“想象”和“想像”的纠缠是1986年以后 出现
6、的。1986年前是“想象”一统天下;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恢复 了 “像”字的使用,“想像”开始崛起。它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具书肯定了 “想像”的地位。比如现代汉语词典,旧版只收“想象”, 新版则两者兼收,但以“想像”为主条,释义后注:“也作想象。”“想象”后只 注同想像”。编者的态度是显而易见的。同样,辞海1979年版只收“想 象”,1999年版则反其道而行之,只收“想像”。二是教材接受了“想像”的用法。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统编教材,一向只用“想象”, 但现今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比如2000年推广使用的“试验修订本”语文,第 一、二、三册均用“想象”,至少出现了 59次;而第四、五、六册则一律改为“想 像”,至少出现了 63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收入第五册的吴组细的我国古代 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一文,文中两处出现“想像”,旧教材中均作“想象”,原 文发表于1992年第1期文史知识,当时用的也是“想象”而不是“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