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透镜及其应用必考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9720108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3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透镜及其应用必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透镜及其应用必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透镜及其应用必考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透镜及其应用必考知识点归纳.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每日一练)人教版八年级透镜及其应用必考知识点归纳And it opened up my mind!单选题1、2021年12月9日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上展示了一个中间充有气泡的水球,该水球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透过这个水球我们可以看到“一正一倒”两个缩小的像,关于这两个像的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立的像是通过水球上、下两部分形成的B.倒立的像是通过水球中间部分形成的C.无论正立的像还是倒立的像,都是通过中间部分形成的D.无论正立的像还是倒立的像,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答案:D解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依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在2倍焦距 以外,凸透镜成缩

2、小、倒立的实像时;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ABC .水球上、下两部分形成凸透镜,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水球中间部分形成凹透镜, 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故ABC错误。D.本题中,无论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还是凹透镜成正立、缩小、虚像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o2、学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都配置了全自动红外线摄像测温系统。如图所示。当同学们通过测温道道时,该系统就能自动、快速、准确地测量体温,并对检测出发烧的同学发出报警。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同学们必须位于镜头焦距以内B .当某同学体温为36.5C。时,系统会报警C.红外线肉眼看不见,不是光D

3、 .人体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答案:D 解析:A.红外线摄像头的原理与照相机相同,同学们必须位于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故A错误;B . 36.5C。为正常体温,系统不会报警,故B错误;C.红外线是不可见光,肉眼看不见,故C错误;D.红外线具有热效应,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强,故人体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故D正 确。故选Do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3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2cm处时,则()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C.无论怎样移动光屏,

4、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D.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c解析:距离凸透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i/=30cm=2/则Al5cm若现将物体移至透镜前12cm处时,此时物距二 12cm则物距应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光屏上不会出现像,故ABD不符合题 意,C符合题意.4、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 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3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靠近景物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往前伸C.

5、若拍完合影想拍单人照,将镜头往前伸D .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答案:B解析:A .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靠近景物,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故A正确,A 不符合题意;B.为扩大拍摄范围,即像变小,物体需要远离,故应该将镜头后缩,故B错误,B符合题意;C .若拍完合影想拍单人照,即像变大,物近像远像变大,故将镜头往前伸,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 .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是正确的,这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需要在2倍焦距外才能成像,故 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Bo5、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刚好成清晰的像。若凸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在

6、光屏 上能观察到()切 6c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A,正立放大的虚像B .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 .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此时物距为15cm,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则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是f 15cm | 2/f v = 24cm 2f联立以上两式解得12cm f 16cm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30cm 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2cm处时,则()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B

7、.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C.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D.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c解析:距离凸透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k=30citi=2/则Al5cm若现将物体移至透镜前12cm处时,此时物距二 12cm则物距应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光屏上不会出现像,故ABD不符合题 意,C符合题意.8、2021年5月26日,天空先后出现超级月亮和月全食的少见天象,与月全食成因相同的是()B .“塔”空中的“桥C .答案:A解析:月全食是月球进入了地球的阴影中,太阳无法照射到月球表面,产生反光,所以就形成了月全食。是光在均匀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A.墙上的“兔子”,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故A符合题意;B.水中的“塔”,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 .空中的“桥”是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成绚丽的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是光的折射形 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镜中“字”被放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