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期刊引文的类型与变化分析_杨思洛.pdf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69717356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环境下期刊引文的类型与变化分析_杨思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网络环境下期刊引文的类型与变化分析_杨思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环境下期刊引文的类型与变化分析_杨思洛.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环境下期刊引文的类型与变化分析_杨思洛.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网络环境下期刊引文的类型与变化分析*t 杨思洛 王红星 摘要 学术期刊论文的引文记录和反映了作者选择与利用文献信息的某些规律。在网络环境下,引文是否经历了一种因主观选择而带来的变化?从引文类型、最大引文年限、衰减系数等方面,对图书情报领域 4 种代表性期刊 1998-2007 年的 60371 条引文研究表明:网络环境下引文的类型发行了变化,作者倾向于选择容易获取的网络资源,而选择较新资源的趋势并不明显。关键词 期刊参考文献 引文类型 网络信息资源 引文分析伴随着传统期刊的数字化,纯网络期刊、E-print、开放获取、Blog 等迅速发展与普及,因特网正在改变着学术交流模式,为人类共享信息提供

2、了极为便捷的方式和发展空间,也为广大科研人员阐述学术观点、交流创新思想和共享知识提供了重要平台。引文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者综合权衡选择的结果,通过引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被引学术资源的利用特征与规律 1。按照齐普夫的/省力法则0,作者写作时会选择相对容易获取的参考资源,网络环境是否会影响到作者对各类型信息资源的选择?在众多的参考资源中,网络学术信息具有数量巨大、内容丰富、获取容易等特点,网络环境下作者选择 ISI 数据库、学术网页等作为参考文献来源,会对传统图书等的利用情况造成什么影响?网络环境缩短了学术论文发表的时差,极大地丰富了学术信息资源体系,作者是否会因此而倾

3、向于选择较新的参考文献?这些都是目前人们极为关注而又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1 期刊引文数据搜集与处理对于期刊文后参考文献,我国有专门的国家标准 GB/T 7714-2005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6 2。本文根据实际情况,将载体类型与 GB/T 7714-2005 结合起来对期刊引文进行两层次的类型划分。其中网络引文是指纯网上学术资源,即含有URL 的引文。表 1 期刊引文类型层次划分第一层:载体类型第二层:文献类型 期刊 J(期刊论文)R(报告)图书 M(专著)D(学位论文)C(论文集)P(专利)S(标准)报纸 N(报纸)R(报告)网络 EB/OL(网络)R(报告)C(论文集

4、)P(专利)S(标准)在建立以上引文类型划分的基础上,以 CSSCI 数据库作为数据源,选取图书情报领域影响力排名靠前的四种期刊:5中国图书馆学报6、5大学图书馆学报6、5情报学报6、5图书情报工作6,搜集其刊载的 1998-2007年 10年间论文的参考文献。其中论文共计 7461篇,参考文献共 60371 条。具体数据分析时间发生在2009年 3-5月,由于 CSSCI 处理时滞,本文没有选取2008年的相关数据,而 CSSCI 数据库收录数据有限,故期刊最早涉及到 1998 年。此外,CSSCI 对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并不统一;有些期刊著录也不完整,尤其是对引文类型大多没加著录;再加上一些

5、特殊的外文文献,使得引文类型的归类统计不易实现。本文通过自编程序处理(VBA 与Access2007 结合)和手工辅助判断以解91文 献 学*本文系国家自科基金5网上学术信息的变化与分布规律研究6(70673071)课题研究成果之一。决这些问题并消减分类汇总的误差。表 2 期刊引文类型统计年代(百分比)类型 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图书1094(29.73)869(27.38)1402(26.24)1325(28.1)1727(30.39)1602(27.52)1614(24.1

6、7)1806(22.58)1475(17.09)1607(17.4)期刊2474(67.23)2068(65.15)3526(66.01)2876(61)3205(56.4)3424(58.82)3808(57.01)4248(53.1)5124(59.37)5576(60.39)报纸3(0.08)01(0.02)038(0.67)39(0.67)48(0.72)27(0.34)3(0.03)3(0.03)网络37(1.01)185(5.83)355(6.65)423(8.97)622(10.94)712(12.23)1144(17.13)1877(23.46)1989(23.04)2015(

7、21.82)查询失败72(1.96)52(1.64)58(1.09)91(1.93)91(1.6)44(0.76)65(0.97)42(0.52)40(0.46)33(0.36)(注释:表 2中百分比为每年某种引文类型的数量与该年引文总和的比值;如果某篇论文没有引文,CSSCI 条目中以/查询失败0著录。)2 期刊引文类型分析2.1 第一层次期刊引文类型分析表 2 清晰地反映了各种期刊引文类型的百分比变化情况,其中行表头是所统计年份,列表头是第一层次的引文类型。通过每年引文的绝对数量和相对百分比可看出,期刊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图书和网络引文,报纸所占比重最小。绝对数量和相对百分比的历年变化显示

8、了各种引文类型的选择趋势,1998 年期刊明显是最主要的引文类型,占 67.23%,图书也占有较大比重,为 29.73%,网络所占比重最小,仅占 1.01%,但是到 2007 年,期刊引文类型下降近 7个百分点,降到 60.39%,图书下降了近 13 个百分点,降到 17.4%,而网络 10 年间已经从 1.01%上升到 21.82%,增长幅度最大。图 1 是不同类型引文逐年变化曲线图,可以看出网络环境下引文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2002 年和 2005 年这两个时间点以及期刊、图书和网络三种引文类型的变化图形尤其引人注目。在2002 年时间点上,之前是期刊的缓慢下降,图书的缓慢降升变化,

9、以及网络的比较缓慢的持续上升;之后是期刊的缓慢升降变化,图书较大幅度的下降,以及网络比较快速的上升。2005 年的时间点见证了期刊与网络引文截然相反的变化趋势。如果说2002 年是图书作为参考文献在人们选择中开始被冷落的起点,那么 2005 年是网络与图书第一次相遇在参考文献选择的分水岭上。期刊、图书和网络的变化图形基本上是两两对称的,其中,期刊与网络引文的图形对称性最好。在网络引文上升的阶段中,期刊和图书引文大体都是下降的,而在网络引文下降的时候,期刊类引文却在上升。可以这样解释上面的现象:期刊、图书和网络资源作为参考文献主要来源,其比例必然是此消彼长,图 1 期刊引文类型统计这可以解释图

10、1 上它们之间总体上的对称关系。由于网上学术资源相对容易获取,其作为参考文献选择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大,而较难获取的学术资源的利用几率会下降,这可以解释图 1 中网络引文的持续快速增长。网络数据库提供了更丰富、容易获取的学术信息,但是这些数据库大都是纸质期刊的扫描副本,不是真正的电子期刊,在参考文献著录中,其著录方式仍然是传统期刊文献著录方式,对同一篇参考文献无法区别出是网上期刊数据库文献还是图书馆或资料室中的纸质文献。实际上近年来,我国期刊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的越来越普及,使得利用这类数据库越来越多,引文类型中期刊数据库利用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可以解释图 1 中 2005 年以后期刊与网络的升降变化

11、。而图书作为引文的较大幅度的持续下降可能原因是:传统图书的利用在下降!虽然现在也有一些图书全文数据库,但受收录数量、时滞及阅读习惯等的影响,图书数据库并没有得到普遍的利用。网络学术信息经历从无到有,再到期刊数据库、E-print、在线发表纷纷呈现的过程,同样,传统图书和期刊也发生了兴衰变化。在图 1 中网络与图书引文交汇的那个时间点,即 2005年进入了比较普及的网络学术资源环境:纯网络学术资源所占比重逐渐稳定。Stevan Harnad 等(2004)指出开放存取型资92网络环境下期刊引文的类型与变化分析源在期刊引文中所占比重从 1992 的 1%逐年增加到 2001 年的 18%3。程刚等

12、(2001)对情报学领域8 种期刊研究得出:1998 年我国情报学期刊引文类型以期刊论文和图书为主,两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8.25%和 27.96%,并指出电子文献作为情报学引文类型的新成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将会成为情报学引文最主要的来源之一 4。本文对图书情报领域 4 种代表性期刊统计显示,2007 年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引文类型以期刊和网络为主,两者所占比例为 60.39%和21.82%,图书只占 17.40%。屈卫群等(2008)选取图书情报领域 14 种期刊的研究得出:1998-2007 十年来,网络引文的比率基本上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从 1998 年的 1.29%

13、增长到 2007 年的 12.05%5,本文对 4 种期刊的网络引文统计能够得到与之类似的结论,只是其所占比重从 1998 年的 1.01%增长到 2005 年的23.46%和 2007 年的 21.82%。邱峰等(1992)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引文调查分析得出图书是期刊引文的主要类型 6。在1992 年研究的基础上,翟凤岐等(1996)对相同的期刊样本研究得出:经过 5 年发展,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引文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期刊已成为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的主要情报源 7。根据本文的结果,如图 1 所示,到 1998 年期刊已经大大超过图书而成为引文中的主导;从 1998 年开始,网络开

14、始作为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文献源,网络引文较大幅度增加,2005 年后其比重已经超过了图书,而期刊的主要情报源地位在统计的 10 年中,总体上前阶段稍微持续下降、后 2 年稍稍回升。结合 1992 年和1996 年的研究,2009 年的研究更加表明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引文类型确实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图书、期刊、网络等引文主宰着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引文类型的历史变迁。2.2 第二层次期刊引文类型分析在期刊、图书、网络等引文类型的构成中,论文集 C、学位论文 D、报告 R、专利 P、标准 S等是其具体组成部分,它们能够从细节上反映期刊引文类型的组成与变化。图 2 为部分引文类型所占比例曲线。相对

15、于图 1 中第一层次期刊引文类型有规律的变化,图 2 中第二层次期刊引文类型的变化比较凌乱。从图 2 来看,对论文集 C 的利用,经历了大幅度下降和随后的缓慢升降,1998 年占 55.46%,然后一直下降到 2005 年的 20.98%,随后又上升到 2006 年的 32.45%,但是到 2007 年又降到28.82%,总体变化趋势是下降的。Cynthia Lis e 等(2008)论证了会议论文集几乎在所有学科的参考文献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的现象 8,本文的论文集 C的折线变化基本符合他们的研究结果;对报告 R的利用似乎经历了与论文集 C 截然相反的情形,2002 年的时间点大致是两者主次地

16、位选择的转折点。报告 R 的利用趋势基本上是上升的,从 1998年 19.33%上升到 2007 年 41.18%,通过我们对样本的考察,报告类引文主要是一些关于调查或项目的总结,这可能与人们越发重视实证方面的研究有关。在众多引文类型中,学位论文 D 的利用情况也同样值得关注。与论文集 C 和报告 R 相比,学位论文在 2005 年出现了高峰值,总体上处于上升的趋势,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学位论文数量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可能与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建设,使得作者可方便快捷地利用有关。图 2 期刊部分引文类型统计3 期刊引文年代统计分析3.1 最大引文年限最大引文年限由美国文献学家 D#普赖斯于1965 年

17、提出。他对大量引文进行统计分析后认为,文献被引用的峰值是该文献发表后的第 2 年。本文尝试利用引文集中年代统计间接确定最大引文年限。表 3 中行表头为引证文献年代,列表头为被引文献年代,即本文所要确定的最大引文年限对象。表中数据为某引证文献年代在某被引文献年代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数量与该引证文献年代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总量的比值,它能够反映出引文最集中年代,例如,2007 年所统计的 4 种期刊中,其参考文献主要来自 2006 年发表的文献,占总量的 23.17%。也就是说,2006 年的文献在 2007 年被最大程度地引用,从而可以间接确定 2006 年的最大引文年限在 2007年,即其发表后的第

18、2 年。93网络环境下期刊引文的类型与变化分析表 3 1998)2007 年期刊引文集中年代统计 引证年代被引年代 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74.6920067.2323.1720056.7024.0916.0120042.6522.1115.8511.1920031.3020.8418.5311.4220022.1617.5521.0413.3120013.4119.0522.9313.8220002.3723.8323.8517.5819993.7722.2021.9414.5219983.3119.3221.6114.2719

19、9724.1018.8313.04199624.1012.90199513.03在表 3 统计的 10 年数据中,有 6 年数据显示最大引文年代在该文献发表后的第 2 年,如果将 1998年的两个相同百分比 24.10%与 2004 年的两个差值为 0.002 的百分比 20.84%和 21.04%考虑进去的话,那么,本文统计的最大引文年限与 D#普赖斯的最大引文年限有 80%的符合程度。2002 年、2003年和 2004年的最大引文年代在发表后的第 3 年,其原因有待深入分析,其中一个重要的可能因素是,在这三年间期刊数据库开始流行使用,但这个时期数据库的更新与纸质期刊存在较大时滞。考虑到统

20、计误差,本文可以大致间接确定出期刊引文的最大年限是该文献发表后的第 2 年。另外除了第 2 年外,其次都是第 3 年引文引用量最多,这与现在影响因子计算的年限较为相符。Vincent Larivi re 等(2009)通过对 1900-2007年 100 多年的相关论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引文集中趋势在下降,研究者并不是越来越依赖于眼前的科学成果的结论 9。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对比 D#普赖斯(1965)的结论和翟凤岐等(1992,1996)的类似研究,可以认为在网络环境下,期刊引文的最大引文年限没有明显的变化。这可能主要是两方面因素形成的:虽然一方面网络环境使得我们可以更快捷地利用最新的学术信息;

21、同时,网络数字化的便利条件也更使得利用年代较久、范围更广的文献更为方便可行。另外在网络环境下,最大引文年限的差别不能不考虑网络引文的因素。网络引文一般具有更新快、存在周期短的现象,但由于网络引文的著录规范性问题,还无法精确地量化网络引文因素对最大引文年限的影响。3.2 衰减系数衰减系数与半衰期直接相关,是用来测定期刊新颖度的一个数据,也是反映期刊寿命的一个重要指标。普赖斯认为,一个成熟的学科,其最近 5 年的引文应不低于75%-80%4。但是本文最近5 年的引文百分累积平均值为 68.93%,即平均衰减系数为 68.93%,而翟凤岐等(1996)类似研究得出的平均衰减系数是 54.6%。相比之

22、下,平均衰减系数增加了 14.33%。除了统计样本的差异外,也说明网络环境使作者研究视野更广阔,也使得图书情报学科理论逐渐成熟化和应用日益广泛化。但按照75%-80%的标准来衡量,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图书情报学还不是成熟的学科。图 3 1998-2007 年期刊引文累积百分比变化94网络环境下期刊引文的类型与变化分析表 4 1998)2007年期刊引文累积百分比引文百分累积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当年3.313.772.373.412.161.32.656.77.234.7最近 5 年71.8562.1368.6471.9368.6369

23、.1168.2769.6567.7571.3差值68.5458.3666.2768.5266.4767.8165.6262.9560.5266.6如表 4所示,在统计的过程中,本文同时计算出了最近5 年的引文累积百分比和当年的引文累积百分比,以及两者的差值。在图3 中,可以看出当年的引文累积百分比起伏变化幅度比较大,尤其在2002年以后,从最小值 1.3%变化到最大值 7.23%。结合图 1,2002年以后图书引文所占比重持续下降,而网络引文所占比重持续上升;图书引文的年代一般比较早,而网络引文的年代一般比较晚,甚至是直接引用当天发布的网络资源。它们在引文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引文年代的特点共同影响

24、了引文累积百分比的变化。从整体上来讲,最近5 年的引文累积百分比没有较大的变化,基本上紧紧围绕 70%细微地波动,而引文累积差值也表现出了相似的变化特征。综合考虑 10 年间3种引文累积百分比的变化,可以得出,期刊论文作者倾向于利用当年的或最近 5年的信息资源的变化趋势并不明显。4 结论期刊引文类型的变化是一种主观选择的结果,反映了作者选择参考文献的情况,进而能够反映各种文献的利用趋势。在网络学术信息从无到有的大环境中,通过对期刊引文的类型与变化研究,能够发现一些比较有意义的现象。首先,期刊论文作者倾向于选择较容易获取的参考资源,网络资源(包括期刊数据库和纯网络信息)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这

25、直接导致了期刊引文中网络资源期刊论文的上升和传统图书资源的下降。图书下降了近 13 个百分点,降到 17.4%,而网络引文 10年间已经从 1.01%上升到 21.82%,增长幅度最大。其次,期刊引文涉及到多种引文类型,论文作者没有局限于少数的几种参考文献,时效性强的报告以及质量有保证的学位论文由于获取的便利,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另外,期刊引文的最大引文年限没有明显的变化,期刊论文作者倾向于利用当年的或最近 5 年的引文资源的变化趋势并不明显,从中可以认为作者倾向于选择较新文献的趋势并不明显。其中可能原因是,在一定程度上期刊引文的选择过程也是知识转移的过程,这种知识转移是以其相关程度和可获取性

26、为重点,而不是以新旧为重点的。期刊论文引文的使用是一个包括众多因素、十分复杂的问题。本文采用了 4 种期刊样本,在统计中受样本著录不完善、主观判断等因素影响,难免会存在一些误差。此外,对于图 1 中 2005 年以后网络引文类型的下降以及图 2中各种引文类型的凌乱变化都没有做出深入的分析;也存在样本量过少、时间跨度过短,分析方法与过程不完善等问题。在随后的研究中,我们计划统计多学科、长时间段的期刊引文数据,寻求更合理可行的数据处理方法,做深入的分析,以得出更普遍性的有价值的结论。参考文献1 邱均平.信息计量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15-3212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文后参考

27、文献著录规则 GB-T 7714-2005.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3 Stevan Harnad,Tim Brody.Comparing the Impact of Open Access(OA)vs.Non-OA Articles in the Same Journals.2009-4-7.http:/www.dlib.org/dlib/june04/harnad/06harnad.html4 程刚,邹志仁.我国情报学期刊统计分析与评价.情报学报,2001,20(3):363-3735 屈卫群等.网络引文量及其可获取性的调查与分析.情报杂志,2008(12):112-1146 邱峰等

28、.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引文调查与分析.中国图书馆学报,1992,18(1):33-44,967 翟凤岐,张芝兰.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引文进展分析.中国图书馆学报,1996,22(2):61-678 Cynthia Lis e,Vincent Larivi re.Conference Proceedings as aSource of Scientic Information:A Bibliometric Analysis.Journal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 echnology,2008,59(11):17

29、76)17849 Vincent Larivi re,Yves Gingras,ric Archambault.T he Declinein the Concentration of Citations,1900)2007.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60(4):858)862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湘潭,411105武汉大学科学评价中心,武汉,430072收稿日期:2009 年 5 月 11 日(转第 110 页)95网络环境下期刊引文的类型与变化分析校各项事

30、务始终处于广大师生的监督之下。师生员工认为信息公开办公室或有关部门不依法履行学校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信息公开领导小组或信息公开监督委员会举报;师生员工认为学校不依法履行学校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监察机关举报;师生员工认为学校信息公开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5.4 以学校网站为主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渠道根据高校特点,首先,各校要建设好学校网站这个交流平台。为此应开展四方面工作:(1)在网站主页上设立信息公开专栏,将5实施办法6要求主动公开的校务信息全面、及时地在专栏上公布。(2)信息公开专栏要公布本校信息公开的办法、指南和目录,还应开设专门的信息公开信

31、箱,留言板、BBS 和博客等交流反馈系统,保证学校重大事务师生早知道,有关重大事务的反馈信息学校早清楚。(3)网管人员应将学生和教职员工提出的问题分类整理,及时分发给各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要指定专人答复,并及时公布答复情况。(4)根据师生需求,逐步建立统一的学校公共信息数据库系统和信息门户,面向师生提供便捷的一站式综合信息检索服务。其次,要充分发挥其他媒体和渠道的作用,对于学生而言,班主任传达、橱窗展示、校广播电台和校报等都是常用的媒体;也可将学校各种文件汇编置于图书馆等师生常去的公共场所供其查阅;对于社会公众,主要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媒发布学校信息。参考文献1 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公

32、开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1 2009-05-01.http:/ 东南大学校长办公室.东南大学信息公开实施办法(试行)1 2009-05-10.http:/ 于长江,孙颖.依法推进校务公开.中国成人教育,2004(10):34-35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210095收稿日期:2009 年 7 月 27 日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Undergraduates p Response to the OpenAccess to the University Information:Take Nanjing for ExampleLiu Lei

33、 W e iDan W ang HaoAbstract:T he authors carry out the investigation on undergraduatesp response to the open access to theuniversity informationinNanjing.T hroughthequestionnaire survey,thispaperanalysestheundergraduatesp perception of the open access to the university information,compares the degre

34、es betweenundergraduatesp information demand and information openness in their universities,and studies theundergraduatesp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their estimate for information openness in their universities.In conclu-sion,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promoting information opennes

35、s in the universities.Keywords:University Information;Open Access to Information;Investigation of Undergraduates(接第 95 页)Analysis on the Types and Changes of the Journal Citation under Internet EnvironmentYang S iluo W ang Hongx ingAbstract:T he citations recorded and reflected certain laws that the

36、 authors choose and use literature.Whether the citation has experienced certain changes under Internet environment?T he 60371 citations in 4journals were researched from the types of citation,the maximum life cycle of citation,and decay index.T 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ypes of citation changed under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the author favoredmore to the internet resources which easy to access.However,the tendency of choosing the new internetresources isnpt obvious.Keywords:Journal Reference;Citation T ype;Internet Resource;Citation Analysis110大学生对高校信息公开的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财经金融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