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3(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秋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3(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质量检测试卷第五单元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总分得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J 。(3分)摇撼(han gan) 无可奈何(nai lai) 嗅到(xiu chou) 抽屉(ti di) 汲取(ji ji) 嘱咐(zti zhti)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you xiaoshen quyan huhu libian erbo zhanhe hudian nianpan pahou ji三、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 J”,错的打“X”。(5分).学习了爬天都峰,我明白了要互相鼓励,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麻雀
2、描写了一只奋不顾身、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也要拯救孩子的老麻雀 的形象。()1 .“我”和陈明的矛盾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这部分不是重要的内容,所以 只用了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简单交代。().麻雀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英国的作家屠格涅夫。()2 .爬天都峰一文开始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是为了突出爬天都峰困难 大。() 四、填空题。(32分)4.你还了解有关秧歌的哪些趣闻呢? (2分)扭秧歌的类型可划分为“地秧歌”。踩着高跷表演的叫“高跷秧歌”。由于 受川北地域条件影响,嘉陵区大都以表演“地秧歌”为主。(答案不唯一) 六、习作展示。(30分)题目:难忘的一件事要求:选择一件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按照一定的顺序把
3、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不少于400字。略。1 .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的嘴角()的牙齿()的声音()的力量()的旅程()的态度.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6分)近义词反义词庞大( )( )鼓舞( )( )绝望( )( )2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4分)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C.心理描写D.外貌描写(1)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2)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3)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4)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品读句子
4、,完成练习。(10分)(1)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5 分)这句话中是对猎狗的动作描写,动词有:。写出了 小麻雀当时处境很。仿写一个句子,描写某种动作的动作。(2)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5分)句中“汲取”的意思是 。我是这样理解“我”和老爷爷互相汲取力量的:。我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明白了,.3 .说说爬天都峰这件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6分)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O第二部分阅读与理解五、阅读理解。(20分)(一)课内阅读。(10分)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
5、,留作(留念 纪念)。老 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妹妹。要不是你的勇气, (鼓励 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定 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 谢您!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 力量!”.用“ ”划出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3分)1 .老爷爷的话中表示“出乎意料”意思的词语是,这个词语写出了老爷爷爬上天都峰后 的心情。(2分)A.激动 B.感动 C.居然D.突然2 .爸爸话中的“真有意思”指的是 o (2分).爬上天都峰后,老爷爷和“我”为什么要互相道谢呢?(3分)(二)课外
6、阅读。(10分)扭秧歌扭秧歌,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流行 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它是农民在插秧时的一种歌咏活动,起源于农业生产 劳动。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述讲述)说:每年春耕时,农家的妇女 儿童数以十计,一起到田里插秧,一人敲起了大鼓,鼓声一响,“群歌竞作, 弥日不绝”称之为秧歌”。它最早以唱歌的形式出现,后来发展成舞蹈和戏 剧表演的形式,并流行于我国南北各地。逐步演变成灯会、年节中必须表演 的习俗。清初,北京正月到处都有“秧歌小队闹春阳”,围观的人喜闻乐见, 妇女们连头上的金钗都被挤掉了,达到盛况空前的程度。湖州的灯节,每夕 各坊市都必须伴唱秧歌。柳边纪略中(记述
7、记载)了当时黑龙江边缘地 区的元宵节,人们组织起秧歌队,伴以锣鼓,“舞毕乃歌,歌毕乃舞”,通 宵达旦。然而,嘉陵区地处浅丘,农民插秧时节的农活十分(沉重繁重), 人们不可能在栽秧现场扭秧歌。所以,这种男女老少都喜爱的活动,只有在 逢年过节等喜庆的日子里,由组织起的秧歌队来进行。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喜闻乐见:O 通宵达旦:。2 .用“一一”选出文中括号内用得恰当的词语。(3分).秧歌最早以 的形式出现,后来发展成 和 表演 的形式。(3分)3 .你还了解有关秧歌的哪些趣闻呢? (2分)第三部分习作与表达六、习作展示。(30分)题目:难忘的一件事要求:选择一件让你印象深刻的事,
8、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不少于400字。【参考答案】、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J ”。(3分)摇撼(han Vgan)无可奈何(nai V 汲取(ji ji V ) 嘱咐(z。zhu V ) 摇撼(han Vgan)无可奈何(nai V 汲取(ji ji V ) 嘱咐(z。zhu V ) lai)嗅到抽屉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you xiao(xiu V chou)(ti V di)bo zhanshen quyan huhu li身躯掩护护理幼小hou ji搏战dian nianbian erhe hupan pa攀爬猴急惦念辫儿呵护三、判断下
9、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x”。(5分).学习了爬天都峰,我明白了要互相鼓励,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V ).麻雀描写了一只奋不顾身、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也要拯救孩子的老麻雀 的形象。(V )1 .“我”和陈明的矛盾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这部分不是重要的内容,所以 只用了“转眼几个月过去了”简单交代。(V ).麻雀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英国的作家屠格涅夫。(X )2 .爬天都峰一文开始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是为了突出爬天都峰困难 大。(J )四、填空题。(32分)1 .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嫩黄)的嘴角 (锋利)的牙齿(嘶哑)的声音(强大)的力量 (难忘)的旅程(认真)的态度.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
10、反义词。(6分)近义词 反义词庞大(巨大)(渺小)鼓舞(鼓励)(打击)绝望(失望)(希望)2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4分)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C.心理描写D.外貌描写(1)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0(2)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 B)(3)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 D)(4)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A).品读句子,完成练习。(10分)(1)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5 分)这句话中是对猎狗的动作描写,动词有:走近、嗅了嗅、张大
11、、露出。写 出了小麻雀当时处境很危险。仿写一个句子,描写某种动作的动作。小猫小心地走近小老鼠,闻了闻,抬起腿,露出锋利的爪子。(2)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 取力量!”(5分)句中“汲取”的意思是吸取。我是这样理解“我”和老爷爷互相汲取力量 的:“我”和老爷爷都看到对方爬天都峰的勇气和决心,不甘落后,所以才 能爬上天都峰。我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明白了,一个人只要有了决心,有了勇气,坚持做一 件事,就会获得成功。3 .说说爬天都峰这件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6分) 时间:假日里;地点:黄山天都峰下;人物:爸爸、“我”和老爷爷;起因:假日里,爸爸带
12、“我”爬天都峰;经过:看到天都峰如此高和陡,“我”有些发颤,途中遇到老爷爷,“我们” 互相鼓励,互相汲取力量;结果:“我”和老爷爷都登上了天都峰。五、阅读理解。(20分)(一)课内阅读。(10分)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留念 纪念)。老 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妹妹。要不是你的勇气, (鼓励 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定 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 谢您!”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 力量!”.用“ ”划出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3分)留念鼓励 决定3
13、.老爷爷的话中表示“出乎意料”意思的词语是 居然,这个词语写出了 老爷爷爬上天都峰后 激动的心情。(2分)A.激动 B.感动 C.居然D.突然3 .爸爸话中的“真有意思”指的是 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2分).爬上天都峰后,老爷爷和“我”为什么要互相道谢呢?(3分) 因为我和老爷爷都是从对方的身上汲取了力量,才爬上了天都峰,因此要互 相感谢。(二)课外阅读。(10分)扭秧歌扭秧歌,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流行 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它是农民在插秧时的一种歌咏活动,起源于农业生产 劳动。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述讲述)说:每年春耕时,农家的妇女 儿童数以十计,一起到田里插
14、秧,一人敲起了大鼓,鼓声一响,“群歌竞作, 弥日不绝”称之为秧歌”。它最早以唱歌的形式出现,后来发展成舞蹈和戏 剧表演的形式,并流行于我国南北各地。逐步演变成灯会、年节中必须表演 的习俗。清初,北京正月到处都有“秧歌小队闹春阳”,围观的人喜闻乐见, 妇女们连头上的金钗都被挤掉了,达到盛况空前的程度。湖州的灯节,每夕 各坊市都必须伴唱秧歌。柳边纪略中(记述记载)了当时黑龙江边缘地 区的元宵节,人们组织起秧歌队,伴以锣鼓,“舞毕乃歌,歌毕乃舞”,通 宵达旦。然而,嘉陵区地处浅丘,农民插秧时节的农活十分(沉重繁重), 人们不可能在栽秧现场扭秧歌。所以,这种男女老少都喜爱的活动,只有在 逢年过节等喜庆的日子里,由组织起的秧歌队来进行。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通宵达旦:从天黑到天亮。2 .用“一一”选出文中括号内用得恰当的词语。(3分)记述运载繁重.秧歌最早以 唱我 的形式出现,后来发展成舞蹈 和 戏剧 表演的形式。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