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植物修复技术(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植物修复技术(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植物修复技术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今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是治理污染土壤的重要手段之一。作者概括了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危害,论述了植物修复技术的类型及其优缺点,并展望了植物修复未来的发展趋势。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及农用化学品的过量使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形势日益严峻,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其中重金属元素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作用尤为严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重金属引起的土壤污染也日益成为环境、土壤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所谓重金属是指一类毒性很大,具有潜在危害的
2、无机污染物。环境土壤污染方面所涉及的重金属主要是指生物毒性显著的Hg、Cd、Pb、Cr、As,还包括具有毒性的Zn、Cu、Co、Ni、Sn、V等1。它们在土壤和生物体内富集,污染土壤和作物,对作物的生长、产量和品质均有较大危害。它们还能被作物富集吸收进入食物链,具有损害人和动物健康的潜在危险。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1 土壤重金属污染概述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重金属污染日趋普遍,几乎威胁着每个国家。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大部分残留于土壤耕层,少移动2、难降解、毒性大,导致土壤一旦受污染很难恢复。而且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无色无味,很难被人的感官
3、察觉,一般要通过植物(作物)进入食物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反映出来3,所以重金属是影响生态系统安全的一类重要污染物质。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途径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大气沉降、农田灌溉(特别是污灌)、农药和肥料、矿山的开采和冶炼等4。大气沉降这种污染途径较为普遍,主要由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排放而造成。农田灌溉中利用超标污水进行作物灌溉也会引起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据不完全统计,由于污灌引起的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面积已达1000 多万亩。在农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化肥农药用量较大、施用过于频繁也容易引起土壤中的某些如Hg、Cd 等重金属的浓度超标。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重金属对土壤和农作物的污染越来越严
4、重。1.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污染现状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Hg 约1.5 万t,Cu 约340 万t,Pb 约500 万t,Mn 约1500 万t,Ni 约100 万t。据中国农业部进行的全国污灌区调查结果显示,在约140 万hm2的污水灌区中,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区面积的64.8%,其中轻度污染土地占46.7%,中度污染占9.7%,严重污染占8.4%,其中以Hg和Cd 的污染面积最大4。在中国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Cd 污染耕地1.3 万hm2,涉及11 省市的25 个地区;Hg 污染3.2 万hm2,涉及15 个省市的21 个地区5。中国受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已接近2
5、000 万hm2,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每年因土壤污染而减产粮食约1000 万t,另外还有1200 万t 粮食污染物超标,两者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 多亿元6。有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Cd、Cr、As、Pb 等重金属含量接近临界值或超标7。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正严重威胁着人类及生存环境的安全。1.4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以各种化学状态或形态存在的重金属,在进入环境或生态系统后就会存留、积累和迁移,从而造成危害。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会直接影响植物(作物)的卫生品质,导致味道变差、易烂,甚至出现难闻的异味,以致使农产品的贮藏和加工品质也不再能够满足深加工的要求。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污
6、染物在植(作)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和动物体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癌症等疾病,如水俣病、骨痛病等都是典型例证8。且复合污染条件下,不同重金属的协同和加合作用可加剧对农作物的危害9。土壤重金属污染也会导致其他环境问题。土地受到污染后,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污染表土易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分别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其他次生生态环境问题10。肖鹏飞等11研究发现重金属污染能明显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降低土壤微生物量和活性细菌量。相关分析表明,在土壤综合污染较轻的情况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较高,随着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的增加,微生物多样性呈指数式迅速下降。过量的
7、重金属对植物也有很强的毒害效应。在植物生理方面,重金属导致植物体内生理生化过程混乱,改变植物体的激素水平及核酸代谢水平12,光合、呼吸作用受到抑制,影响植株正常生长;重金属通过抑制种子内储藏淀粉和蛋白质的分解而抑制种子萌发;植物遭受重金属胁迫时,导致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产生,这些自由基攻击细胞膜,使膜的组成和完整性遭到破坏。在植物生化方面,重金属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对植物根系吸收土壤营养元素造成影响;重金属毒害也会引起植物体内如可溶性糖、蛋白质、氨基酸等化学成分的变化13。2 传统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技术目前国内外常用物理、化学等传统的方法控制和治理已被污染的土壤。物理修复方法主要有换土和深
8、耕翻土法、客土稀释14、工程去除、热处理法等。换土法能有效减少重金属对环境的影响,但是工程量大、费用高,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风险。客土稀释法治理农田重金属污染切实有效,工程量较小,比较适合较大面积操作。工程去除法可较彻底地清除污染土壤的重金属15,但只适合于受重金属严重污染的、面积较小且集中的土壤处理。热处理法工艺简单,但能耗大,操作费用高,且只适用于易挥发的重金属污染物16。化学修复主要包括化学固定、化学淋洗、电动修复等。电动修复方法可以在田间现场操作,具有处理成本低,修复效率高,后处理方便等优点17,但对难用水饱和的旱地土壤实用性较差,且该法尚处于探索阶段,技术不够成熟。钝化重金属法通过
9、施用改良剂,如石灰、有机肥、胡敏酸等改变污染重金属的价态或化学形态,进而减少对植物的危害及在食物链中的传递,但该法可能破坏土壤生物活性,易带来二次污染,只适合小面积严重污染土壤的处理。微生物法虽然不能降解和破坏重金属,但可通过改变重金属的化学或物理特性而影响重金属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尽管微生物修复引起极大重视,但大多数技术仍局限在科研和实验室水平,少有微生物重金属修复的实例报道17。3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3.1 概述1983 年美国科学家Chaney18首次提出了利用超富集植物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思想,即植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对土壤中的污染
10、物进行固定、吸收,以清除土壤环境中的污染物或使其有害性得以降低或消失。植物修复是一种可靠的、相对安全的环境友好修复技术,正被世界各国政府、科技界、企业界所关注19。其实质是种植对污染土壤中的一种或多种重金属有特殊吸收富集能力的植物(自然生长或者遗传工程培育的),并将其收获妥善处理后,将吸收富集的重金属移出土壤,达到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的目的20。植物修复作为一种高效生物修复途径已被科学界和政府部门认识和选用。美国及其他国家的重金属植物修复技术已用于修复多处污染场所21。专家分析认为,未来5 年国际植物修复市场规模将达20亿美元22。3.2 植物修复技术的分类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可归成4种
11、类型23:(1)植物提取(Phytoextraction);(2)植物挥发(Phytovolatilization);(3)植物稳定(Phytostabilization);(4)根系过滤(Rhizofiltration)。3.2.1 植物提取 植物提取最早是由Chaney 提出来的,它是指利用一些对重金属具有较强富集能力的特殊植物从土壤中吸取重金属,将其转移、贮存到地上部并通过收获植物地上部而去除土壤中污染物的一种方法24。该方法适合于从污染的土壤中去除如Pb、Cd、Ni、Cu、Cr、V或土壤中过量的营养物质如NH4NO3等25。植物提取是目前研究最多,最有发展前景的解决重金属污染的技术。植
12、物提取法的关键是寻找一些超积累植物。这些超积累植物需能从土壤中吸取、在体内积累高浓度的污染物;能同时积累多种重金属;生长快、生物量大;抗病能力强26。据报道,现已发现Cd、Co、Cu、Pb、Ni、Se、Mn、Zn 超积累植物有45 科500 余种,其中73%为Ni 的超积累植物27。近年来,各国科学家们对利用这种植物修复Zn、Pb、Cd和Ni 污染土壤表现出浓厚的研究和开发兴趣。在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国家都启动了超积累植物积累金属生理生化机理、金属吸收效率和农艺管理等方面的研究项目23。3.2.2 植物挥发 植物挥发是利用植物根系分泌的一些特殊物质或微生物使土壤中的污染物(主要是Hg、
13、Se、As)吸收到植物体内后转化为气态物质,挥发出土壤和植物表面,释放到大气中24。如烟草能使毒性大的Hg2+转化为毒性小得多、可挥发的单质汞Hg(O)28。海藻能吸收并挥发砷,其机理是把(CH3)2AsO2挥发出体外26。洋麻可以使土壤中47%的三价硒转化为可挥发态的甲基硒挥发去除,从而降低硒对土壤生态系统的毒性29。也有人研究报导称可利用转基因植物降解生物毒性汞,即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细菌体内对汞的抗性基因(汞还原酶基因)转导到植物(如烟草和郁金香)中,进行汞污染的植物修复。但植物挥发法将污染物转移到大气中,对人类和生物具有一定的风险25,采用此法时其污染物向大气挥发的速度应以不构成生态危
14、害为限23。3.2.3 植物稳定 植物稳定指利用植物吸收和植物根际的一些特殊物质使土壤中的大量有毒金属转化为相对无害的物质,从而降低土壤中有毒金属的移动性、生物有效性,减少金属被淋滤到地下水或通过空气扩散进一步污染环境的可能性,使其不能为生物所利用的一种方法。其中包括了分解、沉淀、螯合、氧化还原等多种过程24。植物稳定只是一种原位降低污染元素生物有效性的途径,而非一种永久性的去除土壤中污染元素的方法23。而且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该法在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11。3.2.4 根系过滤 根系过滤是利用植物庞大的根系过滤吸收、富集水体中重金属元素的过程24。目前用于根系过
15、滤的植物有向日葵、印度芥菜、宽叶香蒲及烟草30等。根系过滤主要用于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也可以是放射性核素如U、Cs或Sr 污染的水体25。3.3 植物修复技术的优缺点植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修复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方法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主要表现为投资少、成本低、经济盈利、对土壤环境扰动小、治理效果永久、不破坏场地结构、不引起二次污染、美化景观、重金属可再循环和部分回收、应用面积大、后期处理简易31等方面,它还具有提高土壤通气效率及减少表面土壤侵蚀等间接效果22。但是植物修复技术也有其局限性。由于自然界中超累积植物种属稀少,人们从野外筛选的超富集植物生物量普遍较低、个体矮小、生长缓慢,且受气候、土
16、壤等地域环境条件的限制,导致修复治理效率低、周期长,制约了大规模的应用,难于满足商业要求。超富集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耗时太长、修复范围仅能局限在植物根系所能延伸的范围、对重金属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用一种超富集植物难以全面清除土壤中的所有污染物,因而经济上并不一定很合理。目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还处于田间试验与示范阶段,对所产生的信息也尚未进行系统评价,还需更多的田间结果来支撑这种技术的研究和发展。3.4 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及研究重点在全球性环境和食物安全问题日趋受到关注的今天,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尽管有其局限性,但其已成为世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前沿。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今后应着重
17、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展植物修复技术:3.4.1 寻找、筛选超累积植物种质资源 寻找、培育和驯化理想的有利于治理环境污染的超积累植物种质资源并加以保护和利用,从而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是未来植物修复研究领域长期要做的工作之一。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具有广袤的国土面积和复杂多样的植物类型的有利条件,发挥植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寻找和培育新的超积累植物。从前期研究看,在中国系统开展超富集植物的寻找和开发工作有望在短期内获得重要成果,迅速在这一领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今后应加大资助力度,加快资源的筛选和发现步伐。3.4.2 深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 植物修复技术作为新的污染物修复方法,涉及土壤学、化学、生态学、植物
18、生理学、遗传学、环境保护学等多个领域32。深化植物修复技术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的研究,培育高效低选择性的“超富集植物”(尤其是某些新发现的超富集植物),以进一步推动植物修复技术的产业化是当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结合中国国情,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化研究:超积累植物对重金属的超量吸收、转运与积累及其解毒机理;植物对重金属的解毒机制;重金属在植物根际土壤及其体内的迁移与转化规律;根系分泌物在活化土壤植物界面的重金属方面的作用;根际微生物效应及其对重金属形态转化和植物吸收的影响33;施肥、增施土壤改良剂如EDTA等措施对植物修复过程的影响。3.4.3 研究转基因技术,提高植物修复效率 未来植物修复研究领域的
19、重点与热点是应用遗传工程技术把野生植物的超富集基因转移到生物量大、生长速率快的植物(作物)中34,或者寻找基因工程中特异的启动子,以指导与重金属吸收相关的基因在植物的特定部位表达,使重金属富集在植物的某一部位(如植物的地上部位)。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育种与筛选转基因植物,将有助于深入研究植物富集重金属的机理,并有望通过改良遗传特性提高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物的耐性、富集能力或提高已有超富集植物的生长速率和生物产量。3.4.4 结合传统的修复技术 传统修复技术如前述各有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而单一种植某种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由于受到土壤环境的限制,也可能达不到理想的修复效果。若能将这些传统修复方法结合植物
20、修复技术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中,取长补短,可能会获得高效、低耗的效果32。今后寻找综合的、可持续的植物修复手段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3.4.5 植物修复的后续处理 如何处理已富集重金属的植物并回收重金属也是今后需要研究的重点。收获物的处理研究的人较少,目前仅对灰分中重金属含量为10%40%的植物采用冶炼回收35。对于不能回收利用的收获物如何避免二次污染还需要进一步研究。3.4.6 增加田间试验的次数 以往的研究结论多数是由实验室人工实验得出的,而大田生态环境较实验室条件更为复杂。所以,目前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还暂时不能应用于大田36。中国应加强植物修复的实践性环节,创建植物修复重金属的示范基
21、地,以期在未来得到迅速发展并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4 结语重金属元素对土壤环境日趋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作用,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土壤的重金属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日益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问题。当前迫切需要有成熟、低价、高效的修复技术并加以市场化应用。相对于传统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技术,植物修复技术是一项处于迅速发展之中的用于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绿色生态新技术,费用较低、收效显著,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实用价值。虽然利用植物修复技术对土壤中重金属进行治理时尚存在着一些不足,但就其发展前景来看,植物修复技术潜力巨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随着理论研究、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复合运用等方向的不
22、断进步,重金属污染土壤环境的植物修复潜力必将被进一步挖掘和发挥,得到更加广泛地推广和应用,为环境保护和治理带来更加广泛地实用前景。参考文献1 王艳杰,傅桦.近10 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12):141-14.2 闫兴凤,李高平,王建党,等.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治理技术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7,24(1):52-54.3 Simth RAH,Bradshaw A D.The use of metal tolerant plant population for the reclamation of metalliferous wast
23、esJ. Applied Ecology,1979(16):595-612.4 Terry N,Zayed A.Remediation of selenium contaminated soil sand waters by phytovolatilization C.Washington DC:US GovPrint Off,1997:651-652.5 Pilon Smits EAH,Huang S,et al.Overexpression of ATP sulfurylase in Indian mustard leads to increased selenate uptake,red
24、uction and toleranceJ.Plant Physiology,1999(119):123-132.6 Zayed A M,Terry N.Selenium volatilization in roots and shoots:Effests of shoot removal and sulfate levelJ. Plant Physiol,1994(1434):8-14.7 HeatonACP,RughCL,etal.Phytore mediation of mercury and methylmercury polluted soils using genetically
25、engineered plantsJ. Soil Contam,1998,7(4):497-509. 8 张军英,刘钊.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甘肃冶金,2003,25(4):27-30.9 胡正义.Cu 污染土壤水稻系统中Cu 的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00,21(2):62-63.10 郭彬,李许明,陈柳燕,等.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植物修复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776-10778.11 Washy S A, Barrington S A, Tokunaga S A. Retention form of heavy metals in thre
26、e polluted soils J.Journal of Soil Contamination, 1998, 7( 1) : 103- 119.12 Elliott H A, Shastri N L. Extractive decont amination of metalpolluted soilsusing oxalateJ . 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1999, 110: 335- 346.13 Neale P J,Davis R F,Cullen J J.Interactive effects of zone deleption
27、 and vertical mixing on photosynthesis of Antarctic phytoplankton J.Nature,1998,392:585-588.14 殷捷,陈玉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全过程控制J.四川环境,2000,(l):27-30.15 李天杰.土壤环境学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6 陈玉成.表面活性剂对植物吸收土壤重金属的影响D.武汉:武汉大学,2005.17 Salt D E,Smith R D,Raskin.PhytoremediationJ.AnnuRev Plant Physiol Plant Mol
28、 Biol,1998(49):643-668. 18 Chaney R L, Minnie M, Li Y M, et al. Phytoremediation of soilmetalsJ. 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 1997, 8:279-284.19 李文一,徐卫红,李仰锐,等.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J.污染防治技术,2006,19(2):18-22.20 刘秀梅,聂俊华,王庆仁.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1,36(3):8-13.21 Raskin I, Kumar P B A N, Dushenko
29、v S, et al. Bioconcentration ofheavy metals by plantsJ. CurrOpin Biotechnol, 1994,(5):285-290.22 樊有赋,陈晔,詹寿发,等.超积累植物与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J.河北农业科学,2007,11(5):73-75.23 Meagher R B. Phytoremediation of Toxic Elemental OrganicpollutantsJ.Current Opinion on Plant Biology,2000,3(2):153-162.24 Banuelos G S,Ajwa HA,
30、Mackey B,et al. Evaluation of Differentplant Species Used for Phytoremediation of High Soil EeleniumJ.Jou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1997,26(3):639-646.25 Heaton ACP, Rugh CL etal.Phytoremediation of Mercury and Methylmercury Polluted Soil Using Genetically Engineered PlantsJ.J Soi Contam,1998,7(4)
31、:497-509.26 Meagher R B. Phyt or emediation of toxicelemental and organic pollutants J .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2000, 3 ( 2 ) :153- 162. 27 沈振国,刘友良.超积累重金属植物研究进展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8,34(2):133-139.28 Meagher R B. Phytoremediation of Toxic Elemental and OrganicpollutantsJ. Current Opinion on Plant
32、 Biology, 2000, 3(2):153-162.29 Banuelos G S, Ajwa H A, Mackey B, etal. Evaluation of Differentplant Species Used for Phytoremediation of High Soil EeleniumJ.Jou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1997, 26(3):639-646.30 郑茂波.钙离子对烟草富集镉量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5,32(2):86-88.31 戴媛,谭晓荣,冷进松.超富集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机制与影响因素J.河南农业
33、科学,2007(4):10-13.32 李红霞,马伟芳,赵新华.浅述利用植物对受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修复J.吉林农业科学,2007,32(1):35-39.33 Brooks R R, Anderson C, Stewart R B S, etal. Phytomining:growing a crop of a metalJ.Biologist , 1999, 46 (5) : 201 -205.34 Keller C, Ludwig C, Davoli F, etal. Thermal treatment of metal enriched biomass produced from hea
34、vy metal phytoextration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 39: 3359 -3367.35 Salt D E,Blaylock M,Nanda - Kumar PBA,etal.Phytoremediation:A noval strategy for the removal of toxicmetals from the environment using plants J.Bio/Technol,1996(13):468-474. 36 王鸣刚,任小换,刘晓风.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机理及其应用前景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7(5):108-113.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