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 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pdf(5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09 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陈佳贵 主编 目 录 目 录 总 论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8 年秋季报告 综合预测篇 2009 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和调控对策建议 08 尚可,09 如何?中国经济形势分析及趋势展望 20082009 年经济增长形势分析与预测 政策分析篇 2008 年中国经济运行状况及 2009 年展望 专题研究篇 2008 年农业经济形势与 2009 年展望 2008 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与趋势判断 2009 年中国就业形势及对策建议 2008 年房地产市场分析与 2009 年展望 奥运会后北京经济发展与展望 总 论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
2、预测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8 年秋季报告年秋季报告 2008 年,中国经济发展经受了近几年最为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考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发展,世界经济增速显著放缓;国内发生了年初的南方冰雪低温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使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尽管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多的不利影响,但由于我们高度重视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较好地把握了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中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增长速度较快、价格涨幅趋缓、结构有所改善的较好态势。做好 2009 年的经济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保持国内经济金融稳定,努力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要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本报告将在模型模拟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预测和分析 2008 年和2009 年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问题。一、国民经济主要指标预测 一、国民经济主要指标预测 据预测,2008 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GDP 增长率将为 9.8%左右。如果 2009 年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不再发生显著恶化,国内不出现大
4、范围的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重大问题,GDP 增长率虽然将继续有所回落,但仍有望保持9.3%左右的较快增长。2008 年和 2009 年农业生产将保持平稳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分别为 4.4%和 4.0%,增速略高于 2007 年。2008 年,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受外需减弱影响将低于前两年,约增长 10.5%,2009 年工业增长速度将继续有所减缓,预计增长 10.1%。这两年中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增长的趋势仍将持续,但轻重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差距将有所缩小,将缩小到 1 个百分点左右;第三产业在 2008 年和 2009 年的增长速度将继续保持在 10%左右的水平上,这两年中第三产业增加
5、值增长率将分别为 10.3%和 1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 2008 年和 2009 年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两年现价总量分别为 173930 亿元和 209710 亿元,实际增长率分别为 15.6%和 13.7%,名义增长率分别为 26.7%和 20.6%。与前两年相比,2008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继续加快,但由于投资品价格指数的显著提高,投资实际增长速度将明显下降。预计 2008 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 GDP 的比例将超过 59%,2009 年可能将超过 60%。2008 年,在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居民消费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2008 年居民消费价格、商品
6、零售价格以及投资品价格上升幅度都将显著高于前几年,在宏观调控作用下,2009 年价格涨幅将有所回落。据预测,2008年和 2009 年居民消费价格将分别上涨 6.3%和 4.3%;商品零售价格分别上涨 6.1%和 3.9%;投资品价格分别上涨 9.7%和 6.1%。由于宏观经济增速趋缓、价格涨幅较大,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都将显著低于 2007 年,2008 年和 2009 年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分别增长8.1%和 8.0%,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将分别增长 7.8%和 7.4%左右。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的差距有所缩小,但是我们需要继续努力改变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仍低于城镇居
7、民收入增长速度的局面。自 2005 年以来,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个可喜现象,是消费的增长速度有了明显提高,消费需求增长均保持在 12%以上,出现了消费增长逐步加快的好形势。预计 2008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超过 10 万亿元大关,达到 107660 亿元左右,2009年将达到125710亿元左右;2008年和2009年实际增长率分别为13.7%和 12.4%,名义增长率分别为 20.7%和 16.8%。消费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成为拉动宏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持续高速增长。2008 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国际需求减弱、进口品价格涨幅高于出口品价格涨幅,以及
8、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进口增长速度显著提高,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慢,外贸顺差开始有所回落。预计 2008 年进口和出口的增长速度将分别达到 28.9%和 22.2%左右的水平,全年外贸顺差将略低于上年,达到 2570 亿美元左右;2009 年进口和出口的增长速度将分别达到 25.0%和 20.2%左右的水平,全年外贸顺差将进一步下降到2510 亿美元左右。总的来看,我国目前宏观经济的基本面仍然保持良好的态势,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经济增长速度在 2008 年和 2009 两年中虽有所放缓,但仍在合理的区间之内。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密切关注近一段时期以来国际经济环境中各种不利因素进一步演化所
9、可能带来的影响。审时度势,继续努力做好宏观调控工作,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化解消极因素,力争在深化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表 1 列出的是对我国 2008 年和 2009 年主要国民经济指标的预测情况。二、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二、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1.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三次经济增速下降。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先后出现了三次经济增速下降。这三次经济增速下降各有特点。分析这三次经济增速下降有助于我们总结经验,及时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1)19901991 年的增速下降。19871988 年,我国经济出现了经济过热
10、和通货膨胀,投资快速增长。1989 年,中央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坚决压缩总需求的政策迅速取得效果。但由于出现“硬着陆”,经济增长速度严重下滑,1990 年我国 GDP 增长速度下降到只有 3.8%。“硬着陆”以后,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中央采取了扩大投资的对策,由当时的国家计委主导,通过人民银行注入资金的方式来启动市场。这次调控的特点在于所采用的措施主要是行政手段。(2)19981999 年的增速下降。19931994 年,我国经济出现过热和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通货膨胀。我们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实施和加强宏观调控,到 1996 年成功实现了“软着陆”。
11、1996 年我国通货膨胀率下降到了一位数,经济增长率还保持了 10%的水平。但是,由于1997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以及国内结构性问题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使得经济增长速度继续下滑,并出现了通货紧缩。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引起的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中央及时进行宏观调控,从 1998 年起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扩大内需,保持宏观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这次调控的主要特点是以财政政策为主,19982002 年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 6600 亿元,年均拉动 GDP约 1.5 个百分点。国债投资的方向主要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国债投资在扩大内需的同时,加强了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
12、,有效地改善了供给。(3)2008 年的增速下降。2003 年底由于出现某些部门投资增长过快等问题,中央开始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2007 年在经济增长速度多年连续加快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价格上涨问题。针对这样的形势,中央提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双防”方针,预期过快的经济增速在 2008 年将有所放缓。但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蔓延加深,对我国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外部冲击使正在抑制经济过热、减缓增长速度的中国经济出现增速下降过快的问题,经济增速从 2007 年第二季度的 12.7%下降到了 2008 年第二季度的 10.1%,下降了 2.6 个百分点。
13、从年度看,可能下降 2 个多百分点。2008年出现经济增长放缓,既是我们宏观调控措施作用的结果,而更主要的是受外部冲击的影响。面对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中央 7 月份提出了“一保一控”的方针,10 月份强调要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这次调控的特点在于,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宏观调控手段,以经济手段为主。2.当前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国际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比较突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难度增大。当前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速回落步伐偏快以及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存在。第一,经济增速回落步伐偏快。2008
14、年第二季度我国 GDP 增长了 10.1%,第三季度回落到 9%。从静态来看,前三季度 GDP 增速回落到 9.9%,这既是宏观调控的预期,同时也仍然是较高的速度,高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GDP 的平均增速。但从动态来看,2008 年第二季度我国 GDP 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 2.6 个百分点,第三季度我国 GDP 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近 3 个百分点。增速回落本来正是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但由于 2008 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不断加深,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国内宏观调控因素与国际经济不利因素两者叠加,使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经济增速回落步伐偏快的问题。应该说,这次增速回落过快主要是由于外部需求减
15、弱引起的,2007 年我国 GDP 增长率为 11.9%,其中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 21.5%,拉动 GDP 增长 2.6 个百分点,2008 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 的贡献率预计将转为负值。第二,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存在。2007 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的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加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经济增长特别是投资增长长期过快的需求拉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成本推动,以及农业增长不能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等因素。近年来世界市场上石油等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大幅上涨等国际因素的影响,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的程度。2008 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主要经济大国经济增速普遍下
16、降,全球性通货膨胀压力已经有所缓解。我国 CPI 涨幅虽然趋缓,但是稳定物价工作仍然面临着复杂的局面。经济中既存在促使物价持续回落的因素,也存在着可能引起物价上涨的成本推动因素,且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因素仍然不可忽视,因此我们还不能轻易放松对通货膨胀的警惕。3.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尽管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不少矛盾和挑战,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增多,但是,我们也具备不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一是宏观调控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宏观调控方面经历了特点各异的多次磨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宏观调控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经济全球化条件
17、下,2003 年底以来实施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宏观调控思路清晰、决策正确,国家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见事早、动手快,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灵活性在不断增强。二是物质基础较为雄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为我们奠定了雄厚的抵御自然灾害和外部冲击的物质基础。当前经济运行的基本面较好,GDP 增速较快,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全国财政收入较快增长,经济运行总体效益较好,政府有能力组织协调各种资源力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三是外汇储备充足。中国现在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截至 9 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 19056 亿美元,不仅比东北亚其他国家和地
18、区外汇储备的总和多,也已经超过了世界主要 7 大工业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的总和,使我们具备了较强的抵御外部经济金融风险的能力。四是粮食连续多年实现增产。在过去连续四年粮食增产的基础上,2008 年夏粮又喜获丰收,继续增产,占全年粮食产量 70%左右的秋粮丰收已成定局。粮食增产对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社会提供了重要保障。4.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2008 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近几年最为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考验。尽管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但是总的来看,国际经济不利因素和严重自然灾害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国民经济
19、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中国经济保持了增长速度较快、价格涨幅趋缓、结构有所改善的较好态势。根据预测,2008 年全年中国 GDP 将增长 9.8%左右,增幅比上年全年回落 2.1个百分点。据估算,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为 50%左右,约拉动 GDP 增长 4.9 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为 53%左右,约拉动 GDP 增长 5.2 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3%左右,约拉动 GDP 增长-0.3 个百分点。2009 年虽然仍然存在重大的不确定因素,但是只要我们宏观调控措施及时得当,宏观经济仍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同时把通货膨胀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三、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
20、展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 三、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 1.2008 年以来宏观调控的三个阶段。2008 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适应形势变化,我国的宏观调控也相应经历了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宏观调控的侧重点各不相同。第一阶段,宏观调控的重点是“双防”。2008 年初,针对当时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问题,特别是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压力较大,价格上涨的压力较为突出,宏观调控的重点是“双防”,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为明显通货膨胀。“双防”政策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经济增长走向过热的趋势已被止住,通货膨胀压力也已得到缓解。第二阶段,宏观调
21、控的重点是“一保一控”。2008 年 6 月,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加深,世界经济增长显著放缓,已经比较明显地影响到了我国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出口企业。适应形势变化,7 月份中央及时提出了“一保一控”方针,即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在“一保一控”政策作用下,我国投资仍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消费增长持续加快,出口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增长。第三阶段,宏观调控的重点是“促发展”。2008 年第三季度,美国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全球性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减缓。按照国际货币金融组织的评价,这场金融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上最严重的一场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出现了明显
22、减速。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开始对我国经济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不利影响,我国经济增速下滑趋势超出预期。针对世界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加深,中央强调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坚定信心、冷静观察,多管齐下、有效应对,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
23、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 年比 2000 年翻两番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前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还在发展,其影响程度远远高于20 世纪 90 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于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宁可看得更重一些,准备得更加充分一些。为了抵御外部冲击造成的不利影响,需要及时调整有关政策,宏观调控的重点应由主要防通胀转为主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特别应该注意,由于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规模已经较为庞大,一旦处置不当,经济增长出现失速,重新启动将会
24、十分艰巨,因此如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非常重要。我们在坚定信心、看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的同时,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扎实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准备,对经济增速可能存在继续下降的风险保持高度警惕。四、抓住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四、抓住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就业较为充分,居民、企业、政府的收入增加较多,许多结构性问题和深层次问题被掩盖下来。当经济增长速度持续过快发展时,即使总量供给能够满足需求扩张的需要,结构性供需矛盾也能产生通货膨胀问题。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的加剧而采取的紧缩性政策或国际经济不利因素的冲击将使经济增长速度放慢,进而使原先在
25、高速增长时期被掩盖下来的结构性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因此,经济增长速度的适度减慢是解决经济增长过快时期积累的问题的机遇。在经济增速减缓时期进行积极的结构调整,可以为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积蓄能量。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利用增速减缓时期价格涨幅同时减缓的条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使经济增长速度一定程度地减慢具有积极意义。目前短期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降的出路在于:一是积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减缓外需减弱的影响;二是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技术进步,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三是通过资产重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宏观经济的总体质量;四是调整扭曲的价格体系,有效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
26、源的作用。从当前实际情况分析,我们应抓住经济增长速度减慢的机遇,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为此,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
27、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21 世纪的头一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既要抓住前几年国际需求旺盛的机遇,促进外需的发展;也要在当前国际需求减弱、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减慢的环境中,大力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发展。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内需为主,可减弱国际经济不利因素对我国经济的冲击。经济增长对外需依赖程度高的沿海地区,在国际经济环境较好时能够得到加速发展,但在国际经济环境恶化时也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远大于内陆地区,就与沿海地区经济对国际经济依赖程度较高密切相关。五、政策建议 五、政策建议 1.实施适度扩张的财政
28、政策和灵活审慎的货币政策,减缓和抵御外部冲击造成的不利影响。近期国际金融动荡加剧,并正在向实体经济扩散蔓延。美国金融市场持续动荡正通过金融、贸易等方式向全世界传导,全球经济发展明显减速,形势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世界经济减速对我国的影响不可低估。为了抵御外部冲击造成的不利影响,需要及时调整有关政策,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应由主要防通胀转为主要保持经济适度快速增长。为此,财政政策要从稳健转为适度扩张,货币政策要由从紧转为适度放松,并注意两者之间的协调配合。目前存款准备金率较高,在通货膨胀压力趋缓时,有较大的调整空间。此外,利率、汇率、税率(包括出口退税率)都可以根据国内外情况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在财政政策
29、方面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更多地向社会保障等薄弱环节、铁路地铁等短缺性基础设施倾斜,通过适度增强政府投资力度,保证全社会总投资的必要水平。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中小企业要继续提供各方面的支持。2.积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考虑到当前通货膨胀已得到初步控制,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更为迫切,当外需增长受到限制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通过努力扩大国内需求来保持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积极扩大内需,一要增加投资需求,特别是要增加非生产性投资需求,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二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走中国特
30、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一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不断完善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二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统筹城乡公共资源分配,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领域和范围,不断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刻反映了破解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要求。内外需不平衡、国内需求结
31、构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及体制机制不健全,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多年而实质性进展不理想的根本原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当前情况下,加快推进资源要素价格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2008 年夏天实行的成品油和电价的调整,证明对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的商品的价格进行调整是必要的,也是成功的。应该继续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资源要素价格改革,进一步理顺价格体系,促进技术进步、节能减排和增产节约。国内 CPI 涨幅的回落,将为我国进一步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适时推出相关财税政策,并加快能源市场体系改革创造有利条件。逐步提高资源产品价格从长期看将有
32、利于调整我国经济失衡的状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2009 年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周年,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迎难而上、锐意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夺取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大成绩!(“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综合预测篇 2009 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和调控对策建议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和调控对策建议 2008 年我国经济经受了国内外诸多不利因素的冲击,通过精心有效的宏观调控,基本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局面。2009 年,国际经济环境更趋严峻,我国经济面临着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调整双重压力。建议宏观调控将“保持
33、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作为基本取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加大对企业技术进步、创业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2008 年中国经济在发展中调整 一、2008 年中国经济在发展中调整 2008 年,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超出预期,国内出现突如其来的重特大自然灾害。面对国内外一系列不利因素,党中央、国务院沉着应对,果断决策,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向、重点和力度,在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保持了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1.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取得初步成效。无论是年初确定的“双防”方针还是年中调整的“一
34、保一控”方针,我国始终将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 2008 年宏观调控主要目标之一,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控防通货膨胀。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强,使夏粮连续第五年增产,秋粮丰收在望,肉禽蛋等生产稳定发展,食品价格同比涨幅已经从 2 月份最高时的 23.3%回落到8 月份的 10.3%,其中猪肉价格从 2 月份上涨 63.4%回落到 8 月份上涨 1.0%。食品价格过快上涨势头的扭转成为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明显回落的主要原因。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 4.9%,涨幅比 2 月份高点 8.7%回落了 3.8个百分点,年内有望继续小幅走低,预计 2008 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6.3%,物价过快上涨
35、的趋势初步得到扭转。2.及时调整调控政策取向,促进三大需求积极变化。在国内外不利因素影响下,我国经济连续减速,经营困难的企业和行业不断增多。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将“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政策取向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新目标,及时出台了多项微调措施,促进下半年三大需求出现积极变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更加强劲,18 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21.9%,增幅同比加快 6.2 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3.8%,增幅同比加快 1.5 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保持稳定增长,前 8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84920 亿元,同比增长 27.4%,增幅同比加快 0.7 个百
36、分点。在出口退税率提高和汇率上升放缓等多项政策利好刺激下,7、8 月份当月贸易顺差同比增长 3.8%和 14.9%。总需求的积极变化有利于稳定经济走势,初步预计 2008 年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 10%左右。3.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加快。在宏观调控政策引力和市场压力的共同作用下,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两高一资”产品和粮食出口受到政策限制,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上升。从工业生产看,高能耗产品产量增速明显放缓。18 月,生铁、粗钢、钢材、十种有色金属和水泥产量分别增长 6.5%、8.3%、10.1%、13.3%和 7.4%,增幅同比下降 9.8 个、9.4 个、1
37、0.8 个、11 个和 7.6 个百分点。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量同比增幅由上年的 10.2%提高到 31.6%;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同比增幅由上年的 5.2%提高到 50.3%。工业结构的改善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预计 2008 年节能减排完成情况好于上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也出现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价格上涨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企业成本上升和外需明显收缩使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证券市场股指调整幅度过大和成交低迷,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浓厚;能源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不到位,煤电油气运短期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资本跨境流动使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压力不减,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又十分紧张;制约农
38、民持续增收的不利因素较多,服务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在周期性和结构性调整双重压力下,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二、充分估计 2009 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严峻性 二、充分估计 2009 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严峻性 国际经济环境更趋严峻对我国形成较大的周期性调整压力,我国企业还面临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和节能减排等政策性导向所形成的结构性调整压力,2009 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中不利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增多。1.次贷危机的恶化使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次贷危机继续向纵深发展,正在严重破坏国际金融体系的运行秩序。这场金融危机到底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和什么时候充满不确定性。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继续扩散,由于发
39、达国家金融领域普遍出现信用和信心危机,企业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规模缩水,商业银行普遍的惜贷行为使工商业实体经济活动失去金融支持。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经济增长前景黯淡,经济全球化造成的世界各国经济周期同步性将放大次贷危机对全世界实体经济的拖累。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资产价格大调整严重打击经济信心,使世界经济的复苏可能进一步推迟。世界经济复苏缺乏新的增长点,2009 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和贸易增长率将低于2008 年。2008 年 8 月份以来,全球经济降温使国际油价跌幅超过 30%,带动其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同程度下降,近期各国通货膨胀率纷纷呈现见顶回落迹象,预计 2009 年随着世界经济进一步降
40、温,通货膨胀压力较 2008 年减弱。2.国际经济低迷将进一步收缩我国外部需求。2008 年,美国经济陷入次贷危机后的低迷状态,美元对人民币大幅贬值,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速大幅放缓,18 月份仅增长 10.6。但由于人民币对欧元汇率相对稳定,18 月份对欧盟出口仍然增长 26.3%。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已经从美国向欧洲、日本和新兴国家传导,欧盟和日本第二季度经济负增长;同时,8 月份以后美元汇率反弹使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升值加快,2009 年我国对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出口可能全面放缓,外贸顺差规模进一步缩小,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下拉影响可能比 2008 年更加严重,使我国 2009 年产能过剩矛盾更加
41、突出。3.房地产开发投资降温,带动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减速。2008 年 18 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 29.1%,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1.4%。但房地产成交量大幅萎缩,房价调整迹象明显,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紧张,市场可能由“量跌价滞”进一步发展为“量价齐跌”。初步预计,在 2008年高基数的台阶上,2009 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下滑到 10%以下,房地产投资增量从 6800 亿元减少为 3200 亿元,这将导致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减速。由于房地产是产业链较长的支柱产业,也是这一轮经济扩张的龙头产业,它的周期性调整将拖累一连串行业景气度下降,钢铁、建材等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可能随之减速。地方政
42、府基础设施投资资金主要来自土地出让金收入,2008 年以来各地土地出让金收入增幅明显下降将影响 2009 年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4.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下降,保持消费需求快速增长难度加大。2008 年支撑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支柱是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但农民进一步增收面临许多制约因素,股市和房市调整使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缩水,扣除物价因素后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幅比前几年下降。“奥运景气”消失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可能逐步放缓。汽车、住房两大消费热点开始降温。17 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 10.8%,增幅下降 37.2 个百分点。上半年汽车销量增幅回落 11.4 个百分点,8 月份全国
43、汽车销售环比下降 5.53%,同比下降 6.34%。房地产和汽车两大消费热点退潮后在短期内很难由其他消费热点替代,2009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都可能低于 2008 年。5.成本上升与产能过剩“两碰头”,企业效益不容乐观。2008 年不得已对成品油、电力、公用事业等价格实行行政管制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大,经济运行正常秩序受到较大影响。月份火力发电仅增长 1.8,从供给方面约束了工业生产正常增长,如不及时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工业急剧减速将会威胁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2009 年我国能源资源等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势在必行,但在产能过剩背景下企业将面临成本上升而销售价格难以提高
44、的重压,企业效益将大幅滑坡,财政收入形势严峻。三、2009 年不同政策和环境组合下的经济增长三种情景预测 三、2009 年不同政策和环境组合下的经济增长三种情景预测 2009 年,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宏观调控必须采取灵活有效的应对之策。我们将 2009 年国际经济环境分为轻微衰退、低速增长和轻微复苏三种情景,相对应地设计了三种不同力度的宏观调控政策组合,模拟预测了三种可能情景下的中国经济走势。1.中方案:平稳增长情景(GDP 增长 9%左右)。美国、欧洲、日本三大经济体低速增长但没有陷入衰退,国际石油、粮食价格虽有波动但年均价水平比 2008 年有所下降。国内外没有比雷曼
45、破产、汶川地震更强烈的突发事件发生。宏观调控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首要政策目标。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并根据实际运行变化,围绕“保增长、促转型”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发行长期建设国债 2000 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 16%17%,保证对普通住宅、经济适用房等房地产项目的正常贷款。在上述条件下,经初步测算,预计 2009 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 9%左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速小幅回落到 3%左右。第二产业受出口和投资减速影响较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 2008 年的 15%减速为 13.5%,第二产业增速也由2008
46、年的 11.1%减速为 10.2%。受金融、交通运输和房地产等服务业减速影响,预计第三产业增速比 2008 年低 0.5 个百分点。预计房地产投资增速从 2008 年的27%骤然下降到 10%左右,多数制造业投资降温。虽然有积极财政政策和灾后重建等加速因素支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仍然回落 7.5 个百分点,预计名义增长率达到 19%,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 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幅预计达到 16%左右,同比下降 5 个百分点。世界贸易增长放缓使我国进出口同时减速,预计全年出口和进口将分别增长 14.5%和 19.5%,增幅同比下降 6.5个和 7.5 个百分点,贸易顺差约
47、2369 亿美元,同比减少 9%左右。理顺资源能源和公用事业价格成为影响居民消费价格的主要因素,预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由 4%上升到 4.3%左右。这一情景的特点是考虑国内外不利因素增多,国内宏观调控明确“保增长、促转型”的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作出重大调整,给社会强烈的政策预期引导,防止了经济景气连续惯性下滑,为缓解产能过剩压力、加快结构调整、深化体制改革提供较为宽松的景气环境。从现在掌握的信息资源分析,2009 年出现这一情景的概率预计达到 60%左右。2.高方案:快速增长情景(GDP 增长 9.5%以上)。如果美国、欧盟和日本经济在 2009 年出现复苏,世
48、界经济实际情况好于预期,国际石油价格水平低于 2008 年,国内外没有影响经济发展的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同时,宏观调控政策以“保增长”为首要目标,实行“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中央财政发行建设国债 3000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 18%左右,向在建和新开工投资项目(包括房地产)提供充足的贷款。在上述条件下,虽然房地产投资增速由 2008 年的 27%下降到 15%左右,但新开工的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和灾后重建投资规模较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仍然较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达到 24.5%。由于就业和收入状况较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达到 18%。国际经
49、济形势好于预期使出口增长 17.5%,国内保持高增长使资源性产品的进口需求保持旺盛,进口增幅也达 22.5%,对外贸易顺差达到 2447 亿美元左右,同比减少 6%。初步预计经济增长率将保持在 9.5%以上,但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也继续保持在 5%左右,理顺资源能源和公用事业价格成为影响居民消费价格的主要因素。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 4%左右。这一情景的特点是国际经济表现好于预期和宏观调控全面扩张政策的力量重合,较好地维持了经济景气,继续保持就业扩大的局面,但可能进一步加剧能源、环境压力,使控制通货膨胀的成效前功尽弃,不利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出现这一情景的概率预计在 20%左右。3.低方案:
50、大幅下滑情景(GDP 增长 8.5%以下)。如果我国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同时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轻微衰退。国内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到 5%以下,投资新开工项目明显减少,虽有灾后重建等政策性投资支撑,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 14.5%左右,增幅比上年下降 12 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 14%,也比上年下降 8 个百分点。由于国内景气下滑,进口增幅下降,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11.5%和 16.5%;贸易顺差 2291 亿美元,同比减少 12%。经济增长率可能下滑到8.5%以下。由于经济景气明显回落,物价上涨压力减弱,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