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2《青春有格》教案+学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2《青春有格》教案+学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3. 2青春有格教学设计课题青春有格单元第一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七年级学习 目标1、知道“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涵义;好的榜样的作用;2、了解知耻之心、“羞恶之心”的作用;3、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道理;4、学会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5、学会增强自控力的方法;重占“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难点“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的道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行己有耻止于至善一一讲文明树新风 放飞梦想的青春时代,我们可以张扬、放纵、探险、 自由、任性、哭闹,但是做起事来我们也要遵守规 矩,古人云,君子有所为,有所
2、不为,我们要让青 春有风格。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课青春的证明第二节青春有格观看视频,思考问题以视频导入本 节内容,使学生 易于进入本节内 容讲授新课一、幻灯片出示课题、教学目标二、幻灯片出示自学导航,教师巡视指导:自学指导: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 23-27 内容,结合导学案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 记,时间5分钟。1、“行己有耻”的涵义2、为什么要“行己有耻”?3、怎样做到“行己有耻”?4、知耻之心、“羞恶之心”有什么作用?5、怎样增强自控力?(方法)6、为什么要有“至善”的追求?(怎样理解“止于 至善”?)7、怎样追求“止于至善”?学生读出教学 目标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随时 回答学生的问
3、题。“止于至善”,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A. B.C.D. 6、孔子说:“行己有耻、有耻且格。”“行己有耻”要求我们()知廉耻,懂荣辱树立底线意识不做违反道德的事情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A. B. C. D.7、针对漫画中的人物的行为,我们应该这样告诉他()“行己有耻。不属于对我们的道德要求要有知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这种小事,不足以影响我们做一个“行己有耻”的人A.B.C.D.8、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的校训:“行己有耻君子不器”。下列语句体现“行己有耻的是()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羞恶之心,义之端也问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人生在勤,勤则不匮A. B. C. D
4、.9、“行己有耻咄自论语子路.春秋时期的孔子曾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下列行为中,没有做到“行己有耻的是()拿别人的缺点、缺陷、姓名开玩笑经常帮助同学,特别是身体残疾的同学喜欢散播小道消息,专门讲同学的模事上课时给同学们讲故事听,让同学们发笑。A. B. C.D.10、顾炎武曾说:“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行已有耻”要求我们() 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 树立底线意识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苛责自己,见贤思齐A. B. C. D.11、关于“止于至善”,以下理解正确的是()“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小心谨慎,做错事不要
5、声张“止于至善”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 状态 “止于至善嚏求我们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至善”实际上是无法达到的,“至善” 的追求往往也是徒劳的A.B.C.D.1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是说每个人都能止于至善A. B. C.D.13、在5. 12汶川地震后,彭征安发起成立了“巴蜀儿女志愿者团队。发动社会各界捐款,还援建了 绵竹市金陵希望小学。2011年至今,他在南京设立了个人冠
6、名基金,资助300多名孤儿;组织20多 次到福利院捐助活动,彭征安认为每个人做到力所能及的好事就是慈善。彭征安和他的团队用行动带 动更多的人参与慈善、关注慈善。这则资料说明()“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追求“止于至善。我们要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止于至善要求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止于至善是永远无法到达的境界,我们不如趁早放弃A. B. C. D.14、“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自己的“至善”追求。下列同学的行 为能体现“止于至善”的有()王强每天都早到教室一会儿,为同学们开门小明为了追求至善,把自己的作业借
7、给同学抄以完成老师任务林峰上初中后染上了一些坏习惯,每天跟着“大哥”到处招摇若琳将雷锋作为榜样,热心帮助他人A.B.C.D.15、习近平主席到北京大学考察,在参加师生座谈会时指出,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 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做到()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检视自身不足 对自身不足不盲目自责 要积极调整自己,端正自己 的行为A.B. C. D.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16、【青春有格行己有耻】“行已有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无独有偶,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在其自传体作品忏悔录 中同样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围绕这一内容,某校七年级二班开展了相关探究活动
8、,请你参与并完成相 关任务:情境一:因同桌小阳不小心碰碎了自己的水杯,心怀不满的小昆找到好朋友小丁,希望和小丁一起将 小阳暴打一顿。这时,小丁该怎么做?(1)正确做法:理由:情境二:小鑫在网上查找学习资料时,突然跳出一个涉及低俗图片的页面。这时,小鑫该怎么办?(2)正确做法:理由:(3)为了宣传“行己有耻”的重要性,请你提供一句名言警句。17、“止于至善”是一种“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最初的纯洁;“止于至善”是一种“七尺之躯博长空,信念何重身何轻”不忘初心的奉献。“止于至善”者白日为善,夜来省己,心如明镜(1) “勿以善小而不为。”在生活中,你做过哪些“善举”?试举两例。(2)谈谈你
9、对“止于至善”的理解。(3)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至善”的追求。我们应怎样做到“止于至善”?参考答案1、C 2、D 3、A 4、D 5、A 6、D 7、A 8、A 9、B 10、A11、C 12、A 13、A 14、C 15、A16、(1)做法:拒绝小坤的要求,并劝说小苦学会宽以待人,原谅无心之过。理由:行己有耻要 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 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2)做法:马上关闭网页。理由:行己有耻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
10、”的能力。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3)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17、(1)公交车上让座、为贫困山区捐款捐物等。(2)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 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3)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善 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 的行为;要以修身为本,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这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8、好的榜样有什么作用?三、师生合作探究(一)行己有耻探究一:运用你的经验
11、“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你是如何理解这些句子中的“格” ? 点拨:用字格,是一种用于规范汉字书写格式的模板,对 汉字书写起到规范、引导的作用。将这层意思用于 解读“青春有格”,是说青春也需要规范和引导。 青春要张扬,张扬要有度;青春是自由的,自由中 仍然有无形的格在引导着,这个格是一种引导、引 领,也是一种约束,促进青少年走向自律、自觉。 探究二:出示图片(1)漫画中的行为文明吗?(2)行己有耻的含义是什么?点拨:(1)不文明(2)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探究三:播放视频社会主
12、义荣辱观播放幻灯片思考:“羞恶之心”对我们的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 呢?点拨:(1) “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 行为选择的理由。(2)行动之前,审查愿望;行动之中,监督调节; 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探究四播放视频八荣八耻教育片一公德篇:同学展开讨 论。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观看视频,感 受问题观看视频,感老师请学生回答 问题后再作出点 评或总结。结合图片能更加详细的分析解决问题利用视频能更好的引起学习兴趣利用视频能更好思考:怎样做到“行己有耻”?点拨:“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受问题的引起学习兴趣“行己有耻”要求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问过而 终礼,
13、知耻而后勇。“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 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 惑,不断增强自控力。(二)止于至善探究一:出示图片止于至善阅读图片,讨结合图片能更加思考:怎样理解“止于至善”?点拨:(1)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 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2) “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o论问题详细的分析解决问题探究二:播放视频感动中国2006青岛“微尘”观看视频,感利用视频能更好思考:(1)微尘传递出什么样的美好情感?(2)如何评价“微尘”的行
14、为?点拨:(1)对他人的关爱;对社会的责任感。(2)“微尘”的行为自觉自愿的承担了对他人、 对社会的道德责任他们的行为既有利于形成温馨、 和谐的人际关系,乂能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微尘”的行为体现了一颗善良的心,能为他人 的付出不言代价与回报,体现了高贵的精神和高尚 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思考:榜样有什么作用?受问题的引起学习兴趣点拨:(1)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2)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 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而思考,给予我们 自我完善的力量。(3)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 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好。 探究三:播放视频文
15、明就在身边 思考: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点拨:(1) (1)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 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 德。(2)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见 贤思齐,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 样的力量;(3)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 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 独,端正自己的行为。(4)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 本,彳亍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 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观看视频,感 受问题利用视频能更好的引起学习兴趣当堂达标见课时训练认真做题,同桌互改通过训练,提高 学生对本
16、节知识 的理解和运用课堂小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 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 进步则国进步。”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 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 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个青春最好的证明。说出本节课自己学会什么归纳知识板书青春有格一、行己有耻二、止于至善3.2青春有格学案课型:新授 设计者:日期:授课人:政治教研组: 一、学案导学(-)学习目标:1、知道“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涵义;好的榜样的作用;2、了解知耻之心、“羞恶之心”的作用;3、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道理;4、学会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5、学会
17、增强自控力的方法;(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学习难点:“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道理。二、先学后教一一学生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补全知识:1、青春并不意味着,总有一些 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O “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 的就 做。我们要,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2、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 ,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在行动之前,愿望;在行动之中,调节;在 行动之后,效果与影响。3、我们的行为在证明并塑造着我们自己。“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能 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o 行己有耻”
18、要求我们树立 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的事情坚决不做。“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断增强 o4、增强自控力要求增强“”的力量。增强“”的力量。加强 o5、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追求。6、“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 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的精神状态。每个人都可以从 做起。 ,”积少成多,积善成德。7、“ , 。”在生活中“贤1 将他们作为 寻找好的、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 o好的榜样昭示着 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
19、样学习、汲取榜样的,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 加美好。8、“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 的习惯,“ , ,”。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通过自省和,端正自己的行为。9、以 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 中成长,在成长中,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二)阅读课本,找到下列问题并标注出来:1、“行己有耻”的涵义2、为什么要“行己有耻”?3、怎样做到“行己有耻”?4、知耻之心、“羞恶之心”有什么作用?5、怎样增强自控力?(方法)6、为什么要有“至善”的追求?(怎样理解“止于至善”?)7、怎样追求“止于至善”?8、好的榜样有什么作用?三、合作探究1、材料一:论语子路中有:“行己有耻,使于四
20、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陆九渊说:“兄 质性笃厚,行己有耻,不至有是。”材料二: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的校训经多次修改,最终确定为“行己有耻君子不器”这个新校训。(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讲了 “行己有耻”,“行己有耻”的涵义是什么?(2)为什么要“行己有耻”?(3)古人崇尚“行己有耻那么在今天,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的校训给我们青少年提出了哪些要求?2、材料一:羞耻心是做人的底线,是道德自律的基础,有耻才能有所不为。人而无耻,就会无所不 为,人不可以无耻。材料二:2016年1月2日,在上海地铁车厢内一名女乘客吃泡椒凤爪并随地吐骨头的行为,遭到了 周围乘客的指责。(1)知耻之心对我们有怎样的意义?(2) “
21、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请写出两个你的道德底线。(3)你能举出一些与“耻”有关的格言吗?3、材料一:“止于至善”是一种“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莲天”的纯洁,是一种“七尺之躯 博长空,信念何重声何轻”的奉献。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在参加师生座谈会时指出,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当代我国的一些大学如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 学等均以“止于至善”为校训。作为当代青年学生,务必懂得“止于至善”的道理。(1) “勿以善小而不为。”在生活中,你做过哪些“善举”?试举两例。(2)谈谈你对“止于至善”的理解。4、材料一:“见贤思齐焉
22、,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 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行事,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 无成吗?材料二:有一首歌这样唱道:“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请让我去关心你,就像关心我自 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是“止于至善”的完美诠释。(1)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应该怎样去 做,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榜样具有怎样的力量?(2)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培养“止于至善”的品格或素质?5、材料一:青春,是生命旅途中的一个崭新的起点。青春是人生画卷最华美的篇章。李大
23、钊说:“青 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朗费罗说:“青年是多么美丽!发光发热,充满了色彩 与梦幻,青春是书的第一章,是永无终结的故事。”青春,用汗水写下难忘的故事;青春,用泪水记 录成长的悲欢;青春,用创造见证生命的喜悦!踏着青春的节拍,感受青春的力量,我们有使不完的心劲儿青春意味着向上的活力!可是我们也 会面对青春的疑惑、内心的纠结。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1) “青春有格”,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请举例说 明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遵守哪些规则?(2)青春有格对我们有哪些要求?四、当堂达标见课时练习 五、自学反思查漏
24、补缺附合作探究参考答案:1、(1) “行己有耻”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2)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不能逾越。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3)“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行己有耻”要求我们 能真诚面对自我,问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 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 增强自控力。2、(1) “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它像威严的法官,端坐内心法 庭。在行动之
25、前,审查愿望;在行为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2)例:不说谎话、诚信做人;不逃课,对学习负责(3)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兄质性笃厚,行己有耻,不至有是;闻过而终礼, 知耻而后勇;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羞恶之心,义之端也。3、(1)公交车上让座、为贫困山区捐款捐物等。(2)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 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4、(1)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榜样是一面镜子、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 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向榜样学
26、习, 我们的社会、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2)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善 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 的行为;要以修身为本,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这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5、(1)遵守纪律,如中学生守则交通规则等;遵守道德,如诚实守信、宽以待人、礼 貌待人、尊重他人等;遵守法律,如遵守义务教育法教育法宪法等。(2)首先,青春有格要求我们做到“行己有耻: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
27、线 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行己有耻”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 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其次,青春有格要求我们做到“止于至善”: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自己的“至善”追求; “止于至善”要求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我们要在生活中寻找“贤”,将 他们作为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 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 的路上。3.2青春有格课时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青春有格、这里的“格”主要是指()羞耻之心行己有耻止于至善自我省察A.B.C.D.
28、2、青春期的青少年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大胆放飞梦想;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青春应“有格。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这里的“有所不为指的是()基本规则不能违反基本界限不能逾越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 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A. B. C. D.3、青春有格。下列属于我们应有品格的是()自觉遵守规则,做到行己有耻待人要友善、诚信、尊重、平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止于至善,亲自去当一名志愿者A. B. C. D.4、青春有格,要求我们做到()遵守规则,不越底线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与人为善,专做大事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行为,“止于至善”A. B. C. D.5、著名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这句话 启示我们() 青春是美好的,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青春是易逝的,要有知耻之心,树立底线意识,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事情不做青春存在缺憾,是不完美的,对一切好奇的事物都要敢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