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体会.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对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体会 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师的的教学理念息息相关,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我们应该树立起学生是快乐学习者、自主学习者、独特学习者、问题学习者的新学生理念,应该树立起教师是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促进者的新教师角色理念。具体应做到: 一、师生角色的准确定位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师们都在尝试着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新模式。讨论式、对话式等新方法不断涌现,学生的自主权也越来越大。但是,表面热热闹闹的课改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对话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从理论上讲很好,师生平等对话,有问有答,有争论有探讨。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就大不相同了。往往会出现师生一问一答或者万马齐
2、喑的局面。师生之间平等、真诚的对话难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课前设计好每一节课,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平等对话,结束时作好分析评价。学生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建设者,他们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动脑、动嘴,自己将知识建构起来。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做好课堂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性所反映的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地位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和能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现为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具有独立的主人公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探索知识,并自觉地把自己看作是受教育者,积极寻找
3、发展的机会。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对每一个体来说虽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它不可能自然生成。作为教育者,应该在每一节有限的课时内自觉地、有意识地为促进学生走向独立自主、形成自主性学习而努力。自主学习不仅是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教学的一个根本目的。学生要学会学习就必须学会阅读。能够通过阅读领会和把握教材的结构、层次、中心、要点。能够理解和辨析重点字、词、句的确切含义,能够把握和领会文章的精神实质。能够学会浏览、速读和精读、细读的本领。但自学又不仅仅是阅读能力。还包括培养主动搜集和选择阅读材料,写阅读札记和笔记的能力,还包括思考、推理、联想、想象、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三、巧设问题,培养学生的
4、创造性想象力 发现质疑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切学习必须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处理分析问题中发展,以解决问题而告终。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在矛盾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才能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激发智慧的火花,引起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课堂问题的提出有两种,一种是教师精心设计,抓住带有关键性的问题,突破一点,带动全局。也应带有很强的逻辑性、系列型,步步深入,循序渐进。问题有很大的启发性和吸引力,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问题要有思维的深广度,使学生感到课文如同矿藏、需要不断开掘。并且难易适中,不致使学生感到淡而
5、无味或畏难而退。另一种则由学生提出,应该特别予以鼓励和提倡,并有意识地指导培养。 四、课堂讨论辨析,提高学生敏捷的思考和反应能力 讨论辨析是学生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讨论或辩论,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教学过程。讨论既是一种师生双边活动性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又是体现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经过学生自己积极思考,相互探讨,以求得问题解决和认识深入的一种发展性教学方法。讨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智慧,在讨论中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实现信息交换,扩大信息和思维容量,并对各种意见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比较思维和评价思维。在讨论中,学生还能发展即席反馈能力,敏捷的思考和反应能力,以及即席口头表达
6、能力。讨论还能充分暴露学生的认识状况,教师获得即时信息反馈,就能增加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此外,讨论还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思想高度集中,思维活动激烈,产生浓厚兴趣,使课堂教学情绪和形式都十分活跃。讨论能促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高度发展,而一个人的智力发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言语能力。组织好讨论的关键在于问题的提出,矛盾的展开和适时地结束,让学生留有余地回去思考。 五、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语言的科学性与人文性。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如果离开语言实践语言训练去弘扬人文,会自觉不自觉地导致削弱乃至否定语文本体。弘扬人文,首先就要认识到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我们的汉语言文字有强烈的
7、人文意识,蕴涵着浓厚的民族情感,语文教学要通过语言实践语言训练激发学生对母语的炽热感情,唤醒溶解在学生血脉中的母语文化,在学生心灵上建构起牢不可破、永不遗忘的“母语情结”。在主张加强人文性的时候,不要忘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所谓科学性,指的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序列化,做到“目标与目标间的系统完整”。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是有规律可寻的,张志公先生认为,“摸清楚这些规律,运用它,设计出训练的途径、步骤和方法,就能大大减少教学上的盲目性,减少浪费,提高效率。”语文教学是要反复学,循环学,由浅入深,螺旋式上升。语文教学要总结历史的经验,立足于现代中国人的需要,批判借鉴西方语文的科学传统和中国语文的人文传统,建立既是民族的又是现代的语文教学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