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淦未宇1,仲伟周2(1.西南政法大学 管理学院,重庆 401120;2.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摘要:在分析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征之后,运用比较研究法对比分析了德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与特征。研究发现,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是一种末端治理模式,以废物处理为目标,并且在已经具有高度发达的经济实力条件下进行污染治理。而我国是在经济发展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情况下发展循环经济,如果也采用末端治理模式,将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在找到两者差异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在企业、产业和宏观三个层面上构筑了适合我国
2、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比较分析;启示中图分类号:F0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8141(2009)04-0333-04Comparatively Analysis of Circular Economy Mod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Its Inspiration for ChinaGAN Wei-yu1,ZHONG Wei-zhou2(1.School of Management,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Law,Chongqing 401120,Chin
3、a;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61,China)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ten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circular economy,then contrasted the Japanese and Germany circular economymode and characteristic.This paper found that these developed countries?mode was
4、 a kind of terminal administration.Its important objective was todeal with rubbishbased on advanced economic.But our country?s economicwas developing.If we usedthe same method,we may pay a big price.Af?ter found the difference,this paper built three steps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 from enter
5、prise,industrial and social.These results had somevalue to the theory and reality.Key words:circular economy;development mode;comparatively analysis;inspiration?收稿日期:2009-02-19;修订日期:2009-03-14第一作者简介:淦未宇(1980-),女,四川省攀枝花人,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政策、产业组织等。1?引言改革 20余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然而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
6、工业化道路模式使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能源紧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国家环境和生态安全十分脆弱。为了降低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实现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和谐发展,我国必须坚持 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自 1999 年国家环保总局启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试点以来,我国已经批准建设 11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辽宁省、贵阳市两个循环经济试点区,其它许多地区也已经或正在编制各自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循环经济概念自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被美国经济学家 K波尔丁提出以来,得到了理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高度广泛关注。由于国外循环经济研究起步较
7、早,目前已经从工业生态学1、循环技术与循环产业分析2,3、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等视角对循环经济的内涵4,5、发展模式与特征6、发展战略7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产生了大量有价值的成果,为国外循环经济发展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借鉴。然而,任何经济发展模式都受到其所处经济环境、资源环境的强烈约束。中国所处经济发展阶段与经济规模、资源现状、生态特征等都与国外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循环经济发展策略也必将体现出其独特性。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学者更多的关注循环经济的内涵6,7、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其意义8-10,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循环经济发展策略。显然,后者更为重要,它直接决定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效率和效果。基
8、于以上背景,本文在详细界定循环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内涵的基础上,对德国、日本等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它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及其资源现状,从企业、产业以及区域等三个层面上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2?循环经济及其发展模式的内涵循环经济提出的背景是工业革命后,发达国家工业企业大规模的生产、能源消耗、排污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基于这样的生态状况,K波尔丁提出循环式经济,主张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品抛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333资源开发与市场 Res
9、ource Development&Market 2009 25(4)?专题研究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随后,1972 年 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和 1992年 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签署了可持续发展宣言,标志着循环经济的正式诞生。循环经济遵循生态学规律,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达到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它按照自然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个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闭循环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在其中得到最合理的持久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
10、境的影响降到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绿色化。循环经济以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行为准则(简称 3R 原则),即:减物质化原则,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原则,要求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和服务时间强度,产品和包装容器能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和反复使用。通过再次利用,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抵制一次性用品的泛滥。&再循环原则,即资源化原则,目的是尽可能多地利用或资源化,要求产品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利用的资源。这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一经提出就受到了企业界和政府决策部门的高度关注。德国和日本已经通过一系列政策和专门的法律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美国、加拿大等国虽然没有颁布正式的法律,但
11、是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随着人类高速经济发展所面临着的日益严重的资源约束,以及生态系统不断恶化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所带来负面影响的不断暴露,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及其模式已经被广为认同与不断推广。3?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启示任何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战略与策略选择必须与其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特征相适应。尽管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在许多发达国家得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然而由于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特征、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动因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国家或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战略及其策略也呈现出不同特征。尤其是对地缘广阔、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而言,如何借
12、鉴发达国家或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战略及其策略就显得极为重要。然而,尽管发展循环经济率先为美国的经济学家提出,但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做出表率与重要贡献并且形成自己特征的却是德国与日本。3.1?德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特征德国是欧洲国家中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它的循环经济发展却起源于德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垃圾处理。德国在工业和部分生活型污染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后,消费带来日益增加的垃圾(包括工业和消费领域的废弃物)成为德国面临最大的国内环境问题之一。20世纪 70 年代末,德国有 5 万个垃圾堆放场,由于管理不善,大部份堆放场受到 二次!污染,所以197
13、2 年德国颁布了废弃物管理法(。1973 年石油危机后,德国开始从垃圾焚烧中获取电能和热能。到 20世纪中后期,德国意识到简单的垃圾末端处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1996 年 10月,德国的新环境法律#循环经济法(正式生效,该法的核心思想是促使更多的物质资料保持在生产圈内。循环经济法(明确规定,生产和商品交易行业担负着保证循环经济发展的最重大责任。生产企业有义务不断发展和采用节省能源的生产方式,最大程度地减少垃圾生产,尽最大可能地实现垃圾再利用。该法律还规定,所有的企事业单位必须有分离垃圾的装置,废纸、玻璃、塑料以及金属等垃圾要分开,以保证它们得到最大程度的再利用。在通过法律明确了自己在
14、维持循环经济发展所负责任的情况下,德国企业已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与自身休戚相关的部分。同时,各企业努力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因为这会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在发展循环经济理念的感召下,德国对垃圾处理的基本政策原则包括:首先,尽量减少垃圾产生;其次,寻求对不可避免产生的垃圾最大限度地再利用;第三,在确定无法再利用的时候才能考虑采取销毁等处理措施,而实施这些措施时必须最大程度地避免污染环境。德国的循环经济发展系统正变得越来越成熟11。官方统计数据表明,德国垃圾再利用行业年均创造 410亿欧元的价值。德国所有生产行业产生的垃圾被重新利用的比例平均为 50%,其中一些行业如包装和玻璃生产行业
15、甚至达到 80%;冶金行业产生的矿渣 95%都得到重新利用;废旧钢铁的回收率也很高。2002 年德国有 2000 万 t 废铁被重新利用,2006 年废旧汽车的再利用率达到 85%。此外,废电子产品、废纸、废油、废玻璃甚至淤泥等的再利用率也在不断提高。3.2?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特征日本的 循环型社会发展!同样源于对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其旨在改变社会经济发展的传统高消耗与资源约束模式。与德国相似,由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成为日本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过去日本大量生产、大量废弃、大量消费的社会经济模式带来了334专题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 Resource Development&Mark
16、et 2009 25(4)诸多环境问题。由于受到可用土地的限制,日本每年产生的大量废弃物最终面临填埋场严重不足的挑战。与德国的循环经济法(和废弃物管理法(相比,日本的推进基本法(在目标和内容上更为深入和丰富,其宗旨是改变传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建立 循环型社会!。日本的循环经济(循环型社会)也是以解决废物问题为起点,旨在改变整个社会经济的传统发展模式。其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大力发展 静脉!产业,以解决现实环境问题和有效利用资源为出发点。日本于 1997 年在 零排放工业园!基础上开始规划和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并把它作为建设循环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日本政府先后批准建设了23 个
17、生态工业园区,这些生态工业园区由环境省会同经济产业省根据废弃物产生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经济运送距离,综合考虑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当地的环境要求而批准设立。针对各类废弃物的拆解、回收和资源化企业全部集中设立在园区内,从事无害化、再利用、资源化、热回收和集中安全填埋,拆解分类后的不同废弃物质在园区内企业间互相交易,实现规模化处理并达到经济成本最小。事实证明,发展 静脉!产业型的生态工业园区不但成为日本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而且已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受到各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同时,由于此项工作由环境省直接负责,确保了以环境安全为前提的 静脉!产业的有序发展。其次,日本经济发展以循环型产品赢
18、得市场,寻求新的增长;通过绿色采购,为环境友好型产品创造市场需求。为达到这样的发展目标,日本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实行环保标识制度并建立完善的绿色采购信息网络;%规定绿色采购商品品种及其评判标准;&规定各国家机关公布年度绿色采购实际情况,并赋予环境大臣监督、督促各国家机关采取措施,加强绿色采购的权力。通过对环境友好型产品实施优先购买,为 静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参与循环型社会建设、发展 静脉!产业的积极性。第三,彻底改变以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模式,代之以 最优生产、最优消费、最少废弃!的经济发展模式。日本提出 环之国!的基本动机就是要抛弃
19、 20 世纪的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社会模式!,谋求建立 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的简洁、高质量的循环型社会!12。3.3?德、日循环经济模式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就德国和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来看,循环经济主要有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以输入控制为主的发展模式;另一种是以末端治理为主的发展模式。以输入控制为主的发展模式将生产系统看作是一个 输入#输出!系统,输入资源,输出产品和废物。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以较少的原有资源或替代资源投入就可以生产出使用生命周期更长或者用途更多的相同产品,这样不仅减少了资源消耗,而且减少了废物输出,降低了环境污染。如果生产的废物能够直接或者经过加工后被其它
20、企业作为资源投入继续生产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并保证梯次使用的企业在空间布局上衔接合理,就能够形成一个企业共生的生态工业园区,从而放大资源使用价值,同时实现废物最小化。美国、丹麦等许多国家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发展循环经济的。这是一种根本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以末端治理为主的发展模式,该种模式的重点不在企业生产的资源输入控制与过程控制,而在对废物的处置方式上。它通过加大投入,购置设备,将已产生的废物进行资源转化,然后投入到企业生产中去。这种方式投资少、见效快、操作手法简单,但它只是循环经济发展初期使用的权宜之计,非根本之策。日本的 社会静脉产业!和德国的 双轨制回收系统!(DS
21、D)都是这种模式的具体体现。发达国家这两种发展模式目前在我国都没有很好地运用,首要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与消费的垃圾、废物问题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次是企业为寻求利润增长引起的外部性问题没有付出足够的成本,没有动力去改进生产设备、提高废物处理技术以降低环境污染;第三是长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能源的透支已成为一种默认的行为。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 20 多年中,由于从个人#企业#政府始终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而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因此,无论是以末端治理为主的发展模式还是以输入控制为主的发展模式,事实上在我国还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要避免重蹈发达国家 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则必须两种模式
22、同时开展,以期用较少的能源和污染获得较快的经济增长,实现我国经济后发优势的发展目标。4?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策略我国要在借鉴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首先需要明确两者在经济发展特征及其发展循环经济根本目的上的差异。从循环经济产生背景来看,发达国家是在逐步解决了工业污染和部分生活型污染后,后工业化或消费型社会结构引起的大量废物逐渐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情况下,产生了以提高生态效率和废物的减量化、再利用及再循环(3R 原则)为核心的循335资源开发与市场 Resource Development&Market 2009 25(4)?专题研究环经济理念
23、与实践。而我国是在压缩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在较低发展阶段,为寻求综合性和根本性的战略措施来解决复合型生态环境问题的情况下,借鉴国际经验发展出循环经济理念与实践。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首先是从解决消费领域的废弃物问题入手,向生产领域延伸,最终旨在改变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气!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从当前我国高速经济发展所引发的社会与生态问题来看,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走出新兴工业化道路,解决复合型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和谐发展。所以,我国循环经济实践最先应从工业领域开始,并逐渐拓展到包括企业内部循环经济体系(小循环)、产业循环经
24、济体系(纵向中循环)、区域循环经济体系(横向中循环)和社会整体循环体系(大循环)等四个层面。基于这一循环经济发展的系统观思路,本文构建如图1 所示的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系统框架。图1?我国循环经济系统发展框架在图 1 所示的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系统框架中,整个循环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四个子系统策略的配套实施。首先,工业企业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主要单元,也是现代经济的主体参与者。同时自然资源的主要耗费、生态环境的主要破坏源泉也来自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因此,如何在企业内部特别是工业企业中推行循环经济理念和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在企业内部循环经济这一小循环体系内,放弃使
25、用某些有害化学物质,减少某些化学物质的使用量以及发明回收本公司产品的新工艺;尽可能实现原料、能源的循环利用,通过技术改造实现排污的最小化。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政府需要倡导循环经济生产理念,鼓励企业实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企业发展路径,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提供等方式来诱导企业的循环经济。另一方面,需要完善促进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推进企业循环经济行为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在纵向中循环中构建产业循环经济体系,通过企业之间的循环构建产业循环经济体系,组成生态工业链,形成共享资源的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构建生态工业园区,在更大范围内实施循环经济法则,把不同的工厂联结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
26、品的产业共生组织,使这家工厂的废气、废热、废水、废物成为另外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生态化的产业模式,即产业依据自然生态的有机循环原理建立发展模式,在不同的工业和企业、不同类别的产业之间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关系,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在横向中循环中构建区域循环经济体系,在各个循环经济区域形成企业间系统的横向耦合,努力实现工业体系中物质的闭环循环,建立工业体系中不同工业流程和不同行业之间的横向共生;实现生态工业链的纵向闭合,最终能再次回收利用废弃物。这一次生产的终点成为下一次生产的起点,形成闭合回路,实现物质与能量的多级
27、传递。在大循环中,通过社会整体循环,建立社会 静脉!产业。从社会整体循环的角度,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旧物调剂和资源回收产业,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内形成 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闭合回路。与发达国家有所差异的是,中国发展循环经济是对生产和消费活动中物质、能量流动方式的管理经济,是通过实施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等 3R 原则,依靠技术和政策手段调控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流程,将传统经济发展中的 资源#产品#废物排放!这一线性物流模式改造为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模式,提高资源能源效率,拉长资源能源利用链条,减少废物排放,同时获得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实现 三赢!发展。因此,
28、在四个层次的循环中,每个循环小体系与其它三者之间均有联系,企业内部小循环实现了能源的高效产出和持续利用后,实现产业整合形成产业纵向中循环,纵向中循环体系通过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科学设计完成区域整合,实现区域经济横向中循环,在国家的循环战略和宏观政策调控下实现社会整体循环体系,最终构筑在一定循环经济技术体系支撑下具有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能力,环境产业、绿色工业和分解产业较为成熟,循环型产品供需平衡的循环型社会。(下转第 339 页)336专题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 Resource Development&Market 2009 25(4)同成分和不同组分的结构、理化性质、量效关系、构效关系及生物活性作
29、用机理,为实现开发更多功能(今后更应注重抗菌、抗植物病毒和抗植物病原线虫等功能)的毛头鬼伞生物制剂及其合理利用提供更多更全面的理论依据。参考文献:1 邵立平.真菌分类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2 黄年来.自修食用菌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3 余杰,崔鹏举,陈美珍,等.鸡腿菇多糖的研究进展 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0)84-86.4 王惠国,关洪全,李忻红.毛头鬼伞的生物活性作用 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7,2(6)382-384.5 李师鹏,安利国,张红梅.鸡腿蘑多糖对昆明小鼠血清溶菌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J.中国食用菌,2001,20(4)36-37.6
30、李师鹏,苏蕾.鸡腿蘑多糖的提取及其免疫活性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J.中国商办工业,2000,(1)44-45.7 邢福国,王海霞,韩春超,等.鸡腿蘑多糖免疫功能的初步研究 J.食品科学,2003,24(6)139-141.8 凡军民.毛头鬼伞菌丝体多糖的分离纯化、化学结构鉴定及生物学活性 D.南京农业大学,2006.9 姚毓婧.毛头鬼伞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免疫活性研究 D.南京农业大学,2007.10 吴丽萍,吴祖建,林奇英,等.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中一种碱性蛋白的纯化及其活性J.微生物学报,2003,43(6)793-798.11 崔,张好建,安利国.鸡
31、腿蘑多糖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10(3)287-290.12 黄年来.中国食用菌百科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13 王玉萍,李翔太,尹进,等.富铬鸡腿蘑菌丝发酵液急性毒性和降血糖作用的初步研究 J.山东大学学报,2000,35(1)117-120.14 韩春超,刑福国,姜枫勤,等.鸡腿蘑发酵液与钒酸钠协同抑制小鼠血糖升高作用的研究 J.中国食用菌,2003,22(1)39-40.15 郭炳冉,鲍淑兰,李亚,等.鸡腿蘑降血糖效用动物实验研究 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8,20(S)188.16 赖普辉,田光辉,周选围.鸡腿蘑的营养成分研究 J.汉中师范学院学
32、报,1998,16(2)45-47.17 林耕年.应用食品化学(第 7 版)M.台南:复文书局,1983,23-25.18 徐文香,郭炳冉,徐承水,等.鸡腿蘑抑菌抗杂的研究 J.食用菌,1997,19(4)15-16.19 刘凤珠,卫军,牛小明.鸡腿菇的抑菌作用及在保鲜中的应用J.食品科技,2003,(5)89-91.20 吴丽萍,吴祖建,林奇英,等.一种食用菌提取物y3 对烟草花叶病毒的钝化作用及其机制 J.中国病毒学,2004,19(1)54-57.21 吴艳兵,谢荔岩,谢联辉,等.毛头鬼伞多糖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研究初报 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5)338-341.22 吴艳兵,
33、谢荔岩,谢联辉,等.毛头鬼伞多糖对烟草酶活性及同工酶谱的影响 J.微生物学杂志,2007,27(5)29-33.23 吴艳兵,谢荔岩,谢联辉,等.毛头鬼伞多糖 ccp60a 对 TMV 外壳蛋白的影响 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8,17(3)63-66.24LUO Hong,MO Ming-he,HUANG Xiao-wei,et al.Coprinus Comatus:ABasidiomycete Fungus Forms Novel Sp Iny Structures and Infects Nematode J.Mycologia,2004,96(6)1218-1224.25 李玉中
34、,向红琼.毛头鬼伞对线虫的毒杀作用 J.植物病理学报,2005,35(5)456-458.26 姜治清,向红琼,黄培英,等.毛头鬼伞生物学特性与杀线虫作用的关系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7,26(5)456-459.27 孟国良,李凤玲,董五辈,等.鸡腿蘑对小鼠骨髓细胞的遗传毒性研究J.生物学杂志,1996,(6)25-26.28 吴艳兵,谢荔岩,谢联辉,等.毛头鬼伞多糖的理化性质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J.激光生物学报,2007,16(4)438-442.29 林贵兰,许学书,连文思.食用菇多糖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性能研究 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3)278-281.30
35、 杜宇.鸡腿菇发酵条件及其胞外多糖的研究 D.安徽农业大学,2005.(上接第 336 页)5?结语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经济运行内在规律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市场在生态环境的阀值内配置资源,实现社会经济系统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我国循环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企业内部循环经济生产系统、产业链循环经济系统、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系统以及社会循环经济大系统四个层面来制定相应的循环经济发展策略,以顺利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替代。参考文献:1 Frosch R A.Gallopoulos Strategies forMmanufactu
36、ring J.Scientific Ameri?can(Special Edition),1989,261(3)144-152.2 Chalier A,Parker J.The Economic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RecyclingM.US Oregon:Reed College,1999.3 Batchelor,John.Making Recycling Workforthe Local Economy J.Local E?conomy,May,2004,19(2)174-174.4 Morris J.Practical Recycling Ec
37、onomics Marketing the Numbers Work forYour Program M.New Brunswick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1999.5 Ewadinger Matt,Mouw Scott,Recycling Creates Jobs and Boosts Economy J.Biocycle Oct,2005,46(10)41-46.6 李兆前,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 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9)145-154.7 孙启宏,段宁.循环经济的主要科学研究问题 J.科学学研究,
38、2005,(8)490-494.8 纪纯,齐建国.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经济学思考 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11)122-128.9 梁木梁,朱明峰.循环经济特征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J.华东经济管理,2005,(12)61-64.10 宋德勇,欧阳强,申米玲.循环经济的本质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 J.当代经济科学,2005,(3)36-43.11 郑汉根.循环经济成为德国重要行业 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1-11-01(3).12 王敏旋.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历程综述 J.经济前沿,2005,(10)32-35.339资源开发与市场 Resource Development&Market 2009 25(4)?资源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