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学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学分析.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收稿日期:2 0 0 6-0 7-3 0作者简介:卢兴亚,(1 9 7 5-),男,江苏徐州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2 0 0 5级硕士生。内容摘要:群体性事件是困扰各国政府的难题,在社会转型时期尤是如此。近几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呈不断增长之势,是影响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我国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治安事件的简称,公安部为此专门制定了处置此类事件的相关规定。宏观上研究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心理原因,微观上分析群体性事件参与主体的心理类型,有助于公安机关有效处置此类事件,避免事件的恶化,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障社会稳定。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心理分析中图分类号:D 0 3 5.3 4文献标识码
2、:A文章编号:1 0 0 9-8 4 1 0(2 0 0 7)0 5-0 0 8 4-0 6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学分析卢兴亚(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沈阳1 1 0 0 3 5)近几年以来,我国群体性事件继续呈增多趋势而且行为方式也日趋激烈,有的地方出现打砸乡镇政府,封堵公路、铁路,破坏公共设施,甚至殴打公安民警的事件。我国学者研究了“犯罪增长的循环波治安管理2 0 0 7年1 0月第1 9卷第5期四 川 警 官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J o u r n a lo fS i c h u a nP o l i c eC o l l e g eO c t.,2 0 0 7V o l.1 9 N
3、o.5Ma s s e v e n t s s o c i a l p s y c h o a n a l y s i sL UX i n g-y aA b s t r a c t:M a s s E v e n t s a r e a d i f f i c u l t p r o b l e mt h a t t r o u b l e s t h e g o v e r n m e n t i ne v e r v c o u n t r y,e s p e c i a l l yd u r i n gt h es o c i a l r e f o r m i n gp e r i o
4、 d.I nr e c e n t y e a r s.t h eB u m b e r o f s u c he v e n t s h a s b e e no nt h er a p i dr i s ei nC h i n a.w h i c hh a sb e c o m ean o t i c e a b l ef a c t o r t h a t a f f e c t st h es o c i a l s t a b i l i t y.T h eM i n i s t r yo f P u b l i cS e c u r i t ys p e c i a l l yc
5、a r r i e do u t t h er e l a t i v er e s e a r c h e si no r d e r t oh a n d l et h i sk i n do f e v e n t s:t h ee x t e n s l y es t u d yf o c u s e so nt h es o c i a l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r e a s o n:t h ei n t e n s i v es t u d yi d e n t i f i e s t h e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t y
6、 p e s o f t h ep a r t i c i p a n t s.T h o s es t u d i e s w i l l h e l pt h ep u b l i cs e-c u r i t yo r g a n s e f f e c t i v e l yh a n d l et h i s k i n do f e v e n t s.p r e v e n t s u c he v e n t sf r o mw o r s e n l n g,m a i n t a i nt h e p u b l i c o r d e r,a n ds a f e g u
7、 a r dt h e s o c i a l s t a b i l i t y.K e yw o r d s:M a s s E v e n t s;S o c i a l P s y c h o l o g y;P s y c h o a n a l y s i s8 4-卢兴亚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学分析动与人口出生率曲线峰谷变化的关系”后预言:2 1世纪我国第一个犯罪高峰峰顶将出现在2 0 0 6年至2 0 1 0年之间。1群体性事件作为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将会对我国第六次犯罪高峰的来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研究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心理因素,以制定相关对策预防此类犯罪,对我们社
8、会的稳定、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及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意大利实证派犯罪学家恩里科 菲利的“犯罪饱和理论”可以说明现阶段我国群体性事件存在的客观性。菲利说:“犯罪是由人类学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其应有的犯罪,这些犯罪的产生是由于自然及社会条件引起的,其质和量是与每一个社会集体的发展相适应的。”2“人之所以成为罪犯,并不是因为他要犯罪,而是由于他处于一定的物质和社会条件之下,罪恶的种子得以在这种条件下萌芽、生长。因此,我们知道人类的不幸产生于上述因素的互相作用,一个变态的人是一个不能适应其出生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的人。”3目前我国仍然处在社会转
9、型期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由农业占主体的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转变的时期,这段时期社会文化的变迁,导致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倾向;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引起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和群体利益关系分化并重新组合;加上各种亚文化群体形成、社会控制力下降,人们心理承受能力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等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引发了不同程度的社会震荡,由此产生大量的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是社会尖锐矛盾和突出问题的特殊表现。一、关于群体性事件概念对所研究问题的概念进行界定,确定其外延与内涵,是我们研究这个问题的基础,否则将导致概念使用上的逻辑错误,层次混乱。每一个概念都有其适用的范围,超出其适用范围的使用就不能保
10、证概念外延与内涵的同一性。现在关于群体性事件的定义,学者们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为了研究方便笔者在本文中所称“群体性事件”是指群体性治安事件的简称。即 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 第2条的表述:群体性治安事件:是指聚众共同实施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为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可以看出该条规定中列举的种种违法行为已经超出了治安部门管辖的范围,而具有犯罪学领域中所研究的广义的“犯罪”概念的性质了。二、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社会心理分析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2 0多年了,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原有三大阶层的基础上分化为以下几个阶层
11、: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城乡无业人员阶层等。社会阶层分化产生的产业工人阶层存在下岗和再就业问题,农业劳动者存在“三农”问题,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存在腐败问题。劳资关系、农村征地、城市拆迁、企业改制重组、移民安置补偿等问题,都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当前群体性事件增多的社会基础。现阶段我国社会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就是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外化表现形式。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群体性事件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部分群体失衡心理支配下而表现出的一种对社会不满情绪的发泄。引起心理失衡的原因主要有:(一)权力
12、异化引起的心理失衡。8 5-权力异化即权力的腐败和滥用。它是指国家的公权力在权力运行过程中,权力扩张,损害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具体表现形式有:1.不正当占有公共资源,如:贪污、挪用公款等行为;2.偏离公共的角色滥用职权,指利用亲属关系、上下级关系、以权私谋、权钱交易等行为;3.公共权力领域中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严重,如专权行为、集权现象等;4.某些行业的垄断行为,尤其是在一些权力较大的经济管理部门和行政司法机关普遍存在。权力腐败是权力异化的极端体现,是当今社会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后,官僚腐败成为社会上反响最为强烈的一个问题,腐败者的人数越来越多,官职越来越高,侵财
13、数额越来越大。许多地方的群体性事件是由基层干部的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引起的,如果腐败现象长期得不到遏制,社会不满情绪仍会继续增长。一些地方的行政、司法部门,特权思想严重、服务意识淡薄以及对政策法规认识上的偏差、工作方法粗暴等原因,采取一些偏离法律法规、党和国家政策之外的手段侵害群众利益。如:城市野蛮拆迁、乱收费、乱罚款的现象;农村的乱摊派、乱收费、乱占用耕地的现象,这些不恰当的执法行为极易使群众因自身利益受损而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社会不满情绪由于缺乏制度化的渲泄途径而郁积到一定程度,在从众行为、匿名心理、谣言误导、效应示范等社会心理因素的驱使之下,容易诱发群体性事件。(二)经济收入差距拉大、生存
14、危机引起的心理失衡。从上个世纪9 0年代开始,我国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个人收入的差距均呈增长趋势;同时由于体制和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社会分配不公现象,继而导致了社会成员间收入差距拉大,分配差距导致了不满情绪。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有些既得利益者通过腐败、违法犯罪手段致富,在生活上的肆意享受,道德下滑,对社会责任的淡漠,处处以金钱衡量一切,为富不仁,更促成了处于弱势群体人们的心理失去平衡。弱势群体由于失去发展机遇和客观条件,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不利境地,他们经济收入低,维
15、持生计较为艰难,社会地位与过去相比下降了许多,自身权益维护很难保障,加之因经济地位问题遭受的歧视、侮辱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心理失衡的产生起到了催化作用,产生对社会不满情绪。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2 0%的高收入者拥有4 2%的财富。我国目前高收入的行业多为垄断性行业,收入高低之差在1 0倍以上。这些差别不是按劳分配的实际结果,而是所在产业、行业的外部环境所决定的。这就使大部分低收入群体产生不满情绪。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消费水平差距更大。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可利用的资源很少,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些地区农村、低收入和弱势群体被强大的生活压力和负担所困,产生强烈的生存
16、危机感。(三)教育机会、卫生费用等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引起的心理失衡。教育机会不公不仅危及社会公平,还危及社会稳定,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现代社会的一个人的受教育水平基本决定了他在社会中的位置。“看谁走在前头,就看他受多少教育”。现在受教育程度上的分化直接地体现到劳动者在收入分配和财富积累上的差距上面。教育的不公平,既有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又有受教育权利的不均等,还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等。当前教育制度的最大缺陷在于二元分割性,即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别以及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差别。强势群体绝对占有优质教育资源,弱势群体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比较少,经济困难家庭子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流动人口子女等就学
17、困难。别让孩子输在起跑卢兴亚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学分析8 6-线上是每个家长的心声,来自不同阶层的孩子,拥有的教育机会并不均等。这种阶层差距,正通过教育向下一代传递,这种分化就通过代际传递到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一辈子难以跳出,让弱者失去希望,长此下去必将积聚不良情绪。WH O在2 0 0 1年公布了(2 0 0 0年世界卫生报告,所列的1 9 1个成员国名单中,在卫生费用负担公平性方面中国排在倒数第4位。4医疗公平度不够、医疗保险制度和药品定价机制不完善、医疗机构改革不到位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目渐突出,群众反映强烈。人们心理承受能力的变化是伴随社会文化变迁,经济结构
18、调整过程中主体思想挣扎的结果。这一过程中许多人不能适应激烈的社会价值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在感到自己对外界刺激无法有效反应时,承受能力下降,就会发生心理失衡。同样的感觉、同样的需要使得一些弱势群体容易通过“群体活动”去实现其目的,当他们不能够用合法手段达到所追求的目标,其中法制观念淡薄和自制力较差,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者逐渐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遇上某些事件作为导火索,就可能采取过激行为,酿成群体性事件。三、群体性事件参与主体心理类型分析社会心理学认为一个现实的人,总是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依从于经济和政治地位、民族、社区、年龄、性别、职业、血缘、兴趣、信仰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总要与他人形成一定
19、的社会关系,参加一定的群体生活。社会生活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塔尔德于1 8 9 0年出版了 模仿律,认为只有借助于模仿的思想,才能解释人的社会行为。1 8 9 1年,西格尔出版了 犯罪的群众;1 8 9 5年,勒邦发表了 群众心理学,他们认为,群众是冲动的,无理性的,缺乏责任感的、愚蠢的,个体一旦参加到群众之中,由于匿名、感染、暗示等因素的作用,就会丧失理性和责任感,表现出冲动的、凶残的反社会行为。1 9 0 8年,麦独孤发表 社会心理学导论,提出社会行为本能理论,以人天生有结群本能来解释人们的结成群体问题。5这些学者提出这些思想,如模仿、个性消失、群众极端化等观点,为我们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群
20、体性事件形成的过程提供了理论支持。群体性事件的参与主体,一般具有共同关心的问题、意愿、需要和兴趣,才能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外化成社会行为。合群心理需要则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以一种欠缺感而被人们体验着。需要促使人们产生行为动机,为了满足需要人们就会朝向一定目标活动。动机在相应的外部环境条件的诱导或刺激下,推动人采取行动以满足需要。兴趣是人积极追求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一旦形成,对人的认识和活动具有促进、强化作用。当有着共同需要或兴趣的人群聚集在一起时,具备恰当的时机和场合,便会采取共同的行动,导致集群性事件的发生。通过近年来对各地群体性事件的分析,可以把群体性事件参
21、与主体心理类型归结为以下几种:(一)“行为正义、合理主义”心理。基于各种原因,在群体性事件矛盾解决过程中有的参与者提出的要求确属正当,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能够使其要求得到满足而使其产生一种挫折感,其本人又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态度时就容易听信他人,采取过激行动。有的是当事人基于自身群体利益提出不当要求,但自认为是合理的,如果这种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制造事端,扩大影响,施加压力,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还有的参与人认为群体参与者的处境值得同情,应当“打抱不平、伸张正义”,持这种行为合理心态的人都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他们认为现实卢兴亚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学分析8 7-不合理,自己是在为民请命。所
22、以这类人在参加群体犯罪行为时和在事后被审查时,往往理直气壮,感觉自己毫无过错。(二)法不责众心理。此类人参与群体性事件可用心理学上的“去个性化”理论来解释。“去个性化”是指当一个人在群体中时,会产生群体为个人提供了保护的错觉,个体会认为人多势众,个人就不再以一个具体的个体而存在,而是以群体的成员形式而存在,从而使个人丧失责任心,失去理性,不考虑法律的约束力,做出违反社会准则的过激行为。个体在参与集群犯罪行为时,之所以敢于肆意破坏社会准则,往往还因为个体觉得自己是一个匿名者,作出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不会被人发现,或者不会追查到自己而受到惩罚。匿名性助长了个人的冒险心理,使得参加集群事件违法犯罪者敢
23、于做出平时不敢表现的行为来。这样参加者感到反社会行为是以整体出现的,责任落在众人身上,或分散在每个个人身上,个人不会承担因集群犯罪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而招至的惩罚,即使惩罚也不会对参加的每个人都加以处理,因而解除了个人对行为的责任感,随意放纵言行,胆大妄为,无所顾忌。(三)报复社会心理。群体性事件中,具有报复心理的人一般是出谋划策者,他们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满足某种政治的或物质的要求,或个人社会行为受挫而企图通过集体活动,扰乱社会秩序,对抗政府,对社会和他人进行报复。(四)隔岸观火心理。持这种心理的人一般玩世不恭,他们并不一定想从中获得实际利益和好处,而是在不平衡心理趋使下参与事件,以制造混乱为乐事
24、,从人们的慌张和秩序的混乱中获得乐趣,从破坏行为中得到心理满足。(五)混水摸鱼心理。这类人一般不是参与事件谋划和酝酿,而是随机参加到群体事件,趁火打劫,把事情搅浑便于实现利己之私,他们的目的往往与事件发起者的目的不一样,正因为他们参与集群性事件带有自己的私利,而且多为谋取物质利益,所以他们与事件其他主体一般不能“同心同德”。一旦捞到好处就会“全身而退”;如果发现无利可图,就会中途退出。人们常说“看热闹的不怕事大”,当群性事件乱得不够,不足以让其趁机捞一把,他们就可能进一步煽动、鼓噪,以扩大事态,制造混乱,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六)自我表现心理。此类人常常满足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欲望,渴望在别
25、人面前显露自己,能从众人的追随、关注中得到心理满足。利用群体事件展示自己的才能,一有机会,他们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出面组织策划,冲锋在前。自我表现过程中,在激烈气氛的作用下,情绪高度激动,其目光局限在狭窄的范围内,缺乏理智的思考,丧失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失去自制力,可能采取本能性的行为,以爆发性的行为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和欲望。(七)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对群体性犯罪有深刻的影响。在集体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一旦群体参与者参与到活动中就可能身不由己,作为群体的一部分,某个成员一旦偏离或破坏群体信念,群体就可能会采取各种方式施加压力,如讽刺、冷漠、轻蔑、嘲讽、打击,甚至
26、实施严厉惩罚手段,迫使其成员就范。一个人一旦参加某群体事件,他就要主动或被动地通过模仿、服从等使自己的行为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中国人人性传统中强调集体主义意识,这导致缺乏个体独立意识,集体主义极易导致个体的无意识,即沉默的大多数。许多群体性事件参与者认为,既然其他人都参加了,如果我不参加,就会没面子,反正人人都参与,即使出了事,大家也一起担着。(八)追求刺激心理、好奇心理。卢兴亚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学分析8 8-这类人心理不成熟,在集群性事件的人群层次中多属于围观者。对群体事件感到刺激,常在事件发生后才被吸引过来,他们多与事件目的无利益关系,其中有些人在了解事情真相后会认识到违法行为不应参与或感
27、觉没什么意思而放弃,但也有少数人由于产生与事件其他人共同的兴趣、需要而发生态度转变,并积极参与。总之参与群体性事件的人能从他人身上“感染”上反社会的行为,是由于暗示和模仿的作用,暗示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互动。它是在非强迫的情况下,暗示者以有意或无意的语言、动作、表情或符号,对他人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受暗示者则无批判地接受暗示者发出的信息,其判断和分辨能力减弱,产生了将被暗示的感情和思维直接转化为行为的倾向,并按照所暗示的方式从事一定的活动,再现他人的行为,随模仿人数的逐渐增加,就发生社会传染共同行为。长期不能解决的共同关心的问题,使群体性事件的主体遭受同样的损害得到不断强化,从而在思想上逐步取得
28、共识,形成类似的思想感情或者某种共同的愿望。他们爱憎一致,并且经过反复强化,难以抑制,一旦外化,则形成一股强大的洪流。这种思想感情的产生,是在共同的生产、生活和长期思想教育、传统习俗等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强烈的内聚力和排外性。有的是触景生情,心生怜悯,产生共鸣;有的是受到不公正待遇,轻信谣言,触发了个人思想感情;特别是对于那些缺乏经验、思想单纯的年轻人来说,更易盲从,受人利用。当群体的利益再次受到危害、荣誉受到贬损、生命财产遭受侵犯等,群体心理作用会立即引起该群体的强烈反应,引发群体性事件。群体性治安事件的产生、发展有其客观存在的社会背景,又有自身结构形成的复杂因素,具有社会影响大、处置难度大、
29、不易根治的特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建立公平的社会机制,在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努力使竞争环境趋于公平、公正,是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治本之举。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群体性事件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把握群体性事件参与主体的心理,增强公安机关有效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参考文献】:1 秦立强.社会稳定的安全阀:中国犯罪预警与社会治安评价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 实证派犯罪学M.郭建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3意恩里科菲利.犯罪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4 央视国际公共卫生现状调查 E B/OL h t t p:/w w w.c c t v.c o m/n e w s/c h i n a/2 0 0 4 0 6 1 4/1 0 1 5 8 9.s h t m l 2 0 0 4.0 6.1 4.5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赖方中)卢兴亚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学分析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