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外来青年男性农民工生育意愿调查与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外来青年男性农民工生育意愿调查与分析.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苏州市外来青年男性农民工生育意愿调查与分析 苏州市外来青年男性农民工生育意愿调查与分析 张丽娜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procreation aspiration of outside male peasant laborers in Su Zhou City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中国的人口趋向问题历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人们的生育意愿也一直为学者所研究。本文以对苏州市外来青年男性农民工的生育意愿的调查为依据,来分析他们的理想子女数、性别偏好、生育目的以及生育时间,以求反映苏州外来男性农民工的生育意愿的现状。Abstract:Chinas pop
2、ulation trend always is the focal point,peoples birth wish also continuously studies for the scholar.This article taking the Suzhou youth masculine peasant laborers birth wish investigation as the basis,analyzes them the ideal children to count,the sex by chance,the birth goal as well as the birth t
3、ime,in order to reflect the Suzhou external masculine peasant laborers birth wish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关键词 关键词 青年 男性 农民工 生育意愿 Keyword:youth man peasant laborers procreation aspiration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背景 我国从 20 世纪 70 年代实行计划生育后,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妇女总和生育率有了明显下降,特别是 9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文化、健康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深入,
4、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群众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生育水平明显下降,尤其是农村地区生育行为得到了很大的控制。人口增长的速度和人口增加的绝对量都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我国人口也由曾占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下降到今天约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十几年前的黄宏、宋丹丹演的小品“超生游击队”中“一家人为了生个儿子,不惜辗转于海南岛、少林寺、吐鲁番,穿的破衣烂袄,处处躲避纠察队围剿”的情况是不多见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外出务工的人数愈来愈多。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对全国 31 个省(区、市)6.8 万个农村住户和 7100 多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5 年末农村转移劳动力达 18319
5、 万人。在外出务工的农民中,有生育能力的青壮年占大多数。流动人口的增多与其流动范围的扩大势必加大了其所在流动地区计划生育部门的监督和管理难度。这时“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与未来的生育行为可能有着较高的一致性。”1 另一方面,“表面看来,女性的生育意愿对生育行为有直接影响,而男性生育意愿则对生育有间接影响。但这种间接性在生育行为的实践中有可能恰恰是决定性的,比如当妻子不愿意生育或是再生育时,丈夫极有可能 将自己的生育意愿强加给妻子而加以实践。”1,“家庭的总体生育意向与妻子相差颇大,主要由男性一方即丈夫及其父母来决定。”2这样看来,深入了解青年男性农民工的生育意愿是十分意义的。目前国内已经有了不少关
6、于农民工生育意愿的研究。有些学者专门以妇女的生育意愿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有“在城市商品经济的影响之下。女农民工都纷纷表示不愿意多生,孩子的性别无所谓。”3,“在相同的年龄、文化程度等条件下,外出妇女的理想子女数要少于未外出妇女,外出对妇女理想子女数的减少具有显著的作用;外出妇女回到家乡的时间 收稿日期:2006 12 16 作者简介:张丽娜(1982),女,苏州大学社会学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发展社会学研究。越长,其理想子女数与家乡未外出妇女就越趋近;回到家乡多年的妇女只想要一个孩子的可能性低于那些刚刚回乡不久的妇女。”4 有的学者不分性别,以全体农民工的生育意愿为研究对象,得出的结论有
7、“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引起了流动人口的生育观念与行为发生变化,与城镇户籍人口相比,流动人口的生育数量偏好与城镇市民已不存在明显的差距,但性别偏好观念上仍有显著差异。”5,“苏南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在理想子女数、性别偏好、生育时间、生育动机等四方面均出现了某种现代性的转变,而其生育意愿诸要素与年龄、性别等客观要素之间的关系也与一般调查显示出了相当的一致性。”1,“青年流动人口的生育态度逐步趋向于城市现代化的生育观念。”6但是在笔者所检索到的文献很少有专门研究男性农民工生育意愿,而男性农民工又几乎掌握主宰了生育的大权。所以笔者对苏州市外来男性青年农民工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生育意愿现状。苏州位于中国经
8、济最活跃的区域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是人杰地灵之地。所以有许多外地人来此地学习、生活、工作。“截至2005年末,苏州全市户籍总人口607.3万人,外来人口接近400万。”在苏州这样一个外来人口聚集的地方,研究外来人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概念界定 二、概念界定 1生育意愿的定义 顾宝昌认为“生育意愿主要包括理想子女数、性别选择与生育时间三个要素。”8沈毅认为“除了这三个要素而外,还不能忽视生育动机即生育目的要素。理想子女数、性别选择、生育时间、生育动机四者是相辅相成的,尤其是生育动机的转变通常也就决定了理想子女数、性别选择与生育时间的变化,生育动机本身也正体现在理想子女数、性别选择与生育
9、时间这几个要素当中。”1 2.青年年龄的界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青年年龄的界定有所不同。建国前,青年年龄为1525岁,建国初至1978年改革开放初青年年龄为1530岁,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青年年龄为1535岁。笔者在此截取18-28周岁的青年为研究对象。三、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三、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安徽河南湖南其他山东四川被调查者来自哪里被调查者来自哪里0%10%20%30%?20.58%.97%30.69%3.61%13.72%6.14%12.27%笔者在苏州市的外来民工聚居地之一“青年公社”随机抽取了调查对象,共计发放问卷300份
10、,其中有效问卷277份,有效回收率为92.3%。调查结果显示18周岁以下的男性外来人口有28人,占样本总体的10.1%;18-22周岁有158人,占样本总体的57.0%;23-25周岁的有57人,占样本总体的20.6%;26-28周岁的有17人,占样本总体的6.1%;28周岁以上的有17人,占样本总体的6.1%。其中未婚者225人占81.23%,已婚者52人占18.77%。18-25周岁的人群占了样本总体的大部分,这部分将是未来几年生育行为的实施者。而且如右图所示相当多的被调查者都来自江苏、安徽、四川、河南等人口大省,因此了解这部分人的生育意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理想子女数 调查结果显示
11、:在问及“假如没有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您愿意生几个孩子”的问题时,有14人选择“不要孩子”,有120人选择“只生1个孩子”,有138人选择“生两个孩子”,当然还有5人选择“要生3个以上的孩子”,样本总体的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48个。可见在没有政策的限制下,外来青年也不愿意多生孩子,而是倾 9.03%18.77%已婚已婚 352.0江西225.081.23%江苏未婚未婚向于生1-2孩子。同时也可以看出将近一半的人还是想要两个孩子,当问及原因时,被调查者认为“生两个孩子有利于孩子的成长”。3性别取向 在问及“只能生一个孩子,您想要男孩还是女孩”的问题时,有45.49%的被调查者选择“对孩子的性别无
12、所谓”。可见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已有很大的改变,但仍有31.77%选择“生男孩”。当涉及到“假如可以生两个孩子,您想要”的问题时,有61.01%的调查对象选择要“男女孩各一个”。由此可以看出,人们还是渴望“儿女双全”。选择对孩子性别依然“无所谓”的占14.44%,选择要“两个男孩”或“两个女儿”的各占13.0%和6.14%。俗话说“女儿是父母贴心的小棉袄”,有相当一部分的男性青年即使是在可以生两个孩子的前提下,仍然选择生两个女儿。当然这与当今婆媳关系的“倒置”也不无关系。以前说“嫁了女儿犹如泼出去的水,永远收不回来了”,而今很多儿子结婚后患了“妻管严”,更犹如泼出去的水。说不清无所谓男女孩各一个
13、两个女孩两个男孩70.0%60.0%50.0%40.0%30.0%20.0%10.0%0.0%5.42%14.44%61.01%6.14%13.0%5.42%14.44%61.01%6.14%13.0%4生育目的 如左图所示:生育目的居于第一位的是“爱情的结晶”,占样本总体的31.41%。此次调查的青年属于人群中年轻的一代,他们渴望爱情,更渴望把甜蜜的爱情发展为美好的婚姻,继而带来爱情的结晶。显而易见,年轻的一代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生育最主要的目的不再是迫于父母的压力,或者是传续香火。但“传宗接代”是中国的传统,历经了几千年的传统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中被洗涤殆尽,所以仍有高达29
14、.6%的调查对象选择生育目的最主要是传宗接代。“孩子永远是自己的好”,孩子可以给家庭带来欢笑、带来寄托,所以有19.86%的被调查者选择生育的目的是为了“增添生活的乐趣”。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各方面社会保障措施的不断完善,新一代的男性青年选择生育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养儿防老”的仅占10.47%。这不仅说明时代在进步,更说明人们的思想在变化。其他养儿防老爱情的结晶传宗接代增添生活乐趣30.0%20.0%10.0%0.0%8.66%10.47%31.41%29.6%19.86%5生育时间 从右饼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仅有6.16%的被调查者选择在18-22岁生育,选择在23-25周岁生育的占25.0%
15、,选择在26-28周岁生育的高达44.47%,更有24.28%的人选择在28周岁以上生育。当笔者问其中的一些被调查者为何选择早生育时,有个四川的说“父母希望早生孩子,这样生了孩子之后放在家里由父母带着,自己和妻子出来打工。”但是大部分的人都倾向于晚一点生孩子。其总一个想28周岁以 24.28%44.57%25.0%6.16%28周岁以上26-28周岁23-25周岁18-22周岁上再生孩子的安徽人说:“我日子过得够苦的了,我不想让孩子一生下来就受苦。我要趁年轻工作多赚些钱,给我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出生环境。”6其他 当问到“来苏州的前后,您觉得您的生育观念有没有变化”时,有高达39.96%的人选择
16、“有变化”,有30.69%的人选择“暂时说不清楚”。在这一部分选择“有变化”的人群中,有31.09%的人认为他们生育观念的变化是受朋 友 或 同 事 的 影 响,有32.95%的人选择是受苏州市民的影响。记得有位贵州的被访者说“我们家乡落后的很,有很多人很穷但是还是要多生孩子,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导致恶性循环。我来到苏州后看到苏州市民的只生一个孩子,人家生活条件可真好,我以后绝对只生一个孩子,孩子生多了是遭罪。”在回答“您平时最经常与谁交往”时,有35.74%选择的是同事,有35.02%选择的是朋友。青年公社是苏州的一些企业为其员工提供的聚集居住的地方,因此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其工作和生活的场域的
17、一致性影响了其思想观念的变化。而且来苏州的时间越长,其生育观念越会受周围人的影响。其他人苏州市民亲戚老乡同事或朋友353025201510510.23%32.95%7.95%14.77%34.09%10.23%32.95%7.95%14.77%34.09%四、结论与思考 四、结论与思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苏州市外来男性青年农民工的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48个。这个数据与李瑞德在其当前农村青年的生育意愿:一项观念性的实证研究以闽南山区B村为例9中得出的结论B村青年平均意愿生育孩子数为1.99个,有很大变化。笔者认为有相当多的外来青年男性农民工来到苏州后其生育意愿深受同事、朋友以及
18、苏州市民潜移默化的影响。2.虽然本次被调查者性别偏好不是特别明显,但大多数人仍然在如果能生两个孩子的前提下,希望能有“男女各一个”。3.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生育最主要的目的不再是传宗接代,而是为了爱情留下“信物”。4.外来男性青年的生育时间倾向于在26-28周岁之间,“民工潮”越汹涌澎湃,民工结婚与生育的时间越要向后推迟。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晚婚晚育,优生优育”越来越深入人心。5.笔者在数据分析中发现,外来男性青年的生育意愿与其来源地的发达程度不相关。即使来自边远地区的男性青年,其家乡人一般都生两个,他们还是想生一个。此外,笔者在本文中没有涉及“文化程度以及收入水平”等在一定情况下会影响生育意愿的
19、要素,因为笔者认为外来男性青年农民工在城市中呆的时间愈长,其生育意愿与“文化程度以及收入水平”相关程度越低。外来男性青年的生育意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其改变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身边人的影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来自农村,最终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家乡,他们回到家乡后会不会再受本地人的生育意愿的影响呢?要让青年彻底放弃“多子多福”的观念,最根本的措施是国家能够积极推行社会养老制度,使得人们没有后顾之忧。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沈毅 苏南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研究 以吴江流动人口为例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5 年 第 11 卷 第 5 期 2 金和辉 农村妇女的生育决策权与生育率 中国人口科学 199
20、5 年 第 1 期 3 李彩霞 城市经历与女农民工的生育意愿对武汉市洪山区部分女农民工的个案访谈 江南大学学报 2005年8月 4 尤丹珍 郑真真 农村外出妇女的生育意愿分析 安徽、四川的实证研究 社会学研究 2002年第6期 5 伍海霞等 城镇外来农村流动人口的生育观念与行为分析来自深圳调查的发现 人口研究 2006 年 1 月 6 庄渝霞 厦门市青年流动人口生育态度转变研究 中国青年研究 2006/1 7 苏州相城网 8 顾宝昌 论生育和生育转变:数量、时间和性别 人口研究 1992(6)9 李瑞德 当前农村青年的生育意愿:一项观念性的实证研究以闽南山区B村为例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5年 第11卷 第6期 10 郑真真 中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研究 中国人口研究 2004年第5期 11 周福林 生育意愿及其度量指标研究 维普资讯 http:/ 联系方式:邮箱: 通讯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学生公寓小高层420室 邮编:215123 文章来源:作者投稿 中国社会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