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2005年高考数学试题分析与.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69689311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给力2005年高考数学试题分析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给力2005年高考数学试题分析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给力2005年高考数学试题分析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给力2005年高考数学试题分析与.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3 , . s, , , 2005年高考数学试题分析与2006届高考复习建议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在2004年高考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全国及部分省市共命制了16套(含文理科)共29种试卷。这些试卷依据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或单独命题省市的2005年高考考试说明的各项要求,在遵循“数学科考试,要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重视考查中学数学知识掌握程度,又注重考查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凸显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做到了坚持循序渐进,体现适度创新。我省是继去年以来第二次自主命题,并首次实行网上高考评卷,评卷方式

2、实行了科学的“多评制”,做到了一卷二评、三评甚至四评,最大限度地实现了阅卷公平、公正。第一部分 试卷整体分析一、全面、综合测试基础知识,重视考查对数学内涵的理解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数学考试的重要目标之一。对知识的考查,不仅是知识的简单重现,更注重理解和运用,特别是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设计试题,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防止单纯性的死记硬背。1.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全面又突出重点试卷全面考查考试大纲要求的知识内容,教材中各章的内容都有涉及,如二项式定理、排列组合、复数、球等教学课时较少

3、的内容,在试卷中都有考查。在全面考查的前提下,重点考查高中数学知识的主干内容,如函数、不等式、数列、直线与平面、圆锥曲线、平面向量、概率、导数。例1:(湖南卷文1)设全集U2,1,0,1,2,A2,1,0,B0,1,2,则(CUA)B(C)(A)0(B)2,1(C)1,2(D)0,1,2例2:(全国1卷理1)设为全集,S1、S2、S3是的三个非空子集,且S1S2S3=I,则下面论断正确的是(A)(A)(B)(C)(D)这两题都考查集合概念与运算,是源于课本的基础题目,既可以从集合的基本关系和基本运算入手解答,也可以运用文氏图求解。例3:(全国3卷理7)设,且,则(C)(A) (B) (C) (

4、D) 由于,所以必须sinxcosx,这种比较三角函数值大小的问题是三角函数学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运用三角函数定义、三角函数图象或单位圆都可以得出结论。例4:(湖北卷理4)函数的图象大致是(D)由绝对值和指数、对数运算法则,当x1时,y=elnx-x+1=1,当0x1时,y=-elnx+x-1=+x-1,虽然高中阶段没有学习函数y=+x的图象,但从函数的值域或者单调性等方面都很容易综合图象信息判断正确答案。纵览各种试卷不难看出,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很多题目源于课本,即使课本中没有的,运用所学知识也容易解决。重视基础、夯实基础是十分重要的。2.重视知识的交汇融合,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

5、设计问题数学是严密逻辑体系的知识系统,各部分内容有机联系组成一个整体结构。高考试题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一卷中有多个题在几个知识层面的交汇处命题,综合程度较高。例5:(北京卷理13)对于函数f(x)定义域中任意的x1,x2(x1x2),有如下结论: f(x1x2)=f(x1)f(x2); f(x1x2)=f(x1)+f(x2);0; . 当f(x)=lgx时,上述结论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本题把对数的运算()、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对数函数图像的凹凸性()等知识有机的合成为一道多项填空题,若对函数的性质有较清楚的理解便不会有困难,而靠死记硬背的考生就会有问题。例6:(山东卷理11)下

6、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A)(B) (C)(D)本题把参数、对数函数、含绝对值的不等式、平均值不等式等知识融合,这种以含参数的对数为载体,融合不等式知识命制的具有综合性质的试题,若没有对这些知识的真正理解,很难正确解答。强调基础、强调学科的内在联系,各种试卷中的多数试题都是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既有章节内部各部分知识的纵向联系,又有各章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还有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把数学这门基础学科作为一个整体,从学科的整体高度进行综合考查。3.重视考查对数学内涵的理解,突出对数学本质的考查数学教育的本质是数学,数学对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数学意识,特别是思维方法是其他学科很难替代的。历年高考试题

7、一贯突出对数学本质的考查,强调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强调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函数重在考查基本性质、函数方法和数形结合思想;立体几何重在考查对空间图形的处理能力,在空间图形中进行推理、对角与距离的度量、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的相互转化;解析几何则重在考查它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坐标法。例7:(北京卷理18)如图,直线 l1:ykx(k0)与直线l2:ykx之间的阴影区域(不含边界)记为W,其左半部分记为W1,右半部分记为W2(I)分别用不等式组表示W1和W2;(II)若区域W中的动点P(x,y)到l1,l2的距离之积等于d2,求点P的轨迹C的方程;(III)设不过原点O的直线l与(II)中

8、的曲线C相交于M1,M2两点,且与l1,l2分别交于M3,M4两点求证OM1M2的重心与OM3M4的重心重合本题把线性规划与解析几何融合命题,实际上是一个传统的题目,经过巧妙的加工,成为很有新意的题目。高中阶段学习最简单的线性规划知识,本题非常巧妙地把它融合进来以表示轨迹所在的区域;求点P的轨迹方程及证明两个三角形的重心重合所用的解析几何最本质,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坐标法;解答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字母运算,这种运算能力也是今后继续学习所必须具备的。二、把握数学学科特点,倡导通性通法,考查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的最高层次的概括与提炼,是适用于中学数学全部内容的通法,是高考考查的核心。各套试

9、卷中都能体现出注重通性通法,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特点。数学思想方法包括: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和逻辑学中的方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归纳法;以及具体数学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同一法等。例8:(上海卷理16)设定义域为为R的函数,则关于x的方程f2(x)+bf(x)+c=0有7个不同的实数解的充要条件是(C) (A) b0且c0;(B) b0且c0; (C) b0且c=0;(D) b0且c=0。本题虽然是个小题,却很好的考查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转化与化归的思想,以及数形结合的方法,题目把方程与函数巧妙结合,运算量不大,但必须对方程根的本

10、质及对函数图象和变换有清楚认识才能得到正确的解答。例9:(江苏卷理22)已知,函数。()当时,求使成立的x的集合;()求函数在区间1,2上的最小值。题目入口容易、深入难。解决()时,首先要分析函数的属性:f(x)=x2|x-a|0.因此当x=0,x=a时,f(x)有最小值0。再讨论a与所给区间(1,2)的关系,利用分类讨论思想及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的方法逐步深入。例10(全国1卷理22)()设函数f(x)=log2x+(1-x)log2(1-x)(0x1),求f(x)的最小值;()设正数满足,证明解决本题需要综合运用导数等知识及数学归纳法,在推理的严密与灵活性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问题(),可以通

11、过求导,讨论函数单调性求得结果,问题()中,在数学归纳法的第二步,由归纳假设推证n=k+1时命题也成立的过程,需要引进参数,把n=k+1时的命题条件转化为n=k时的命题条件。这个转化,没有对数学思想方法较好的把握是不能完成的。数学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或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模式,表现为数学思想。2005年的高考各类试卷都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率,但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始终贯穿于整个试卷中。三、深化数学理性思维的考查,突出能力立意2005年试题,考查理性思维的特点之一,是从数和形的角度观察事物,提出有数学特点问题(如存在性、唯一性、不变性、充要性等)。重视了对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

12、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核心数学问题能力的考查。例11:(湖北卷理7)若(C)ABCD题目很小,无须过多计算,但对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体现了高考试题“多想少算”的特点。例12:(北京卷理19)设数列an的首项a1=a,且an+1=, 记bn=a2n-1,nl,2,3,(I)求a2,a3;(II)判断数列bn是否为等比数列,并证明你的结论;(III)求数列问题是高考复习的重点之一,但是把递推关系分段表示来考查却是很少见到,因而可以说它是一道反对题海战术的好题,只须抓住n是偶数还是奇数的核心问题, 依据递推关系,寻求bn的通项公式,可以完整地解答本题。本题的特点是:运算虽然不大,思维水平要

13、求高;必须深刻理解数列概念及各项的关系,才能正确解答:对“数”这个数学中最基本的元素的认识要深刻,有“数”感;头脑清楚,逻辑思维水平高,不会觉得此题难,数学学习比较死的考生不会解答;虽然考查数列的递推关系,但适度,只作为载体,没过多的扩展。四、科学处理数学创新,突出数学核心能力新课程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在坚持稳中求进、2005年的命题在考查创新能力和应用意识方面进一步进行了大胆的摸索,设计了研究型、探索型的新题型,利用立意创新、结构创新、背景创新的题来突出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对高层次的理性思维、创新意识进行了综合考查,有很好的选拔功能。1 2 31 3 22 1

14、32 3 13 1 23 2 1例13:(上海卷理12)用n个不同的实数a1,a2,an可得到n!个不同的排列,每个排列为一行写成一个n!行的数阵。对第行ai1,ai2,ain,记bi=-ai1+2ai2-3ai3+(-1)nnain,i=1,2,3,n!。例如:用1,2,3可得数阵如图,由于此数阵中每一列各数之和都是12,所以,b1+b2+b6=-12+212-312=-24。那么,在用1,2,3,4,5形成的数阵中,b1+b2+b120=_。算出数阵中行数5!=120,在用1,2,3,4,5形成的数阵中,每一列各数字之和都是5!5(1+2+3+4+5)=360,于是b1+b2+b120=3

15、60(-1+2-3+4-5)=360(-3)=-1080。我们可以看到本题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发现、研究型学习的平台。例14:(湖南卷理15)设函数f (x)的图象与直线x =a,x =b及x轴所围成图形的面积称为函数f(x)在a,b上的面积,已知函数ysinnx在0,上的面积为(nN*),(i)ysin3x在0,上的面积为;(ii)ysin(3x)1在,上的面积为 。题目首先学习求曲线围成封闭图形的面积的法则,依据法则求出ysin3x在0,上的面积,由正弦函数的对称性求ysin3x在0,上的面积,进而利用三角函数图像及变换推出ysin(3x)1在,上的面积。这种学习一些新的法则,再依据所掌

16、握的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进入高校所必需的,也是高考常考查的新题。例15:(北京卷理14)已知n次多项式, 如果在一种算法中,计算(k2,3,4,n)的值需要k1次乘法,计算的值共需要9次运算(6次乘法,3次加法),那么计算的值共需要 次运算。 下面给出一种减少运算次数的算法:(k0,1,2,n1)利用该算法,计算的值共需要6次运算,计算的值共需要 次运算。本题是一道研究型、探索型的新题型,突出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题目提供了计算多项式运算次数的算法,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该算法,并能运用它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首先要读懂题目的叙述,把所给的文字和数学符号翻译成数学关系输入大脑,以便于大脑加工,阅

17、读理解是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条件,数学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高考考查的一种重要能力,阅读中学习一些知识,与已有的规则,重新组织,融合,解决新问题。这是对高层次的理性思维,创新意识进行综合考查,有很好的选拔功能。高考试题倡导理性思维,将创新能力的考查融于数学的基本问题之中,建立在核心能力考查的基础之上。试卷控制了创新题的数量,试题平和朴实,背景公平,突出立意上创新,考查灵活利用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来创造性地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以此来区别考生的数学素质。第二部分 本省试题特点 1题型稳中有变,重点考查新增内容 2005年的湖南文、理科试卷一改往年的题型、题量及分值的风格,选择题由过去的12题减少了2

18、题,分值也减少了10分,填空题则由过去的4题增加到5题,分值也增加了4分,解答题仍为6题,分值由过去的74分增加到80分。试题仍沿用了过去的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大模块原型。考查的内容仍是学科基础知识,继续体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思想原则。保持了“选择题平稳,填空题难度适中,解答题层次分明”的格局。试题结构考生仍然熟悉,没有偏题、怪题,没有脱离教学实际,在形式上为考生营造了熟悉的考试情境。试题更加关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进展,结合使用新课程考生的实际情况,汲取新课程中的新思想、新理念,进一步考查了课改新增内容,其中理科有6、9、11、13、18、21题共计46分,占30,文科有9、12、19

19、、20题共计37分,占26,与教材所占课时的比例基本吻合,使高考数学科的考查更加反映了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2试题分层设问,凸现入口宽的特点 试题在设计上独具匠心,多数大题都设立了具有梯度的几个小问,不同程度地从整体上降低了难度,便于不同层次的考生在各水平层次展示自己的能力水平,也使试题具有了很好的区分度。如理科15、17、18、19、20、21题,文科15、16、18、19、20、21题。 试题还采取“一题两法”的设计方式考查立体几何内容。新课程的立体几何有(A)、(B)两种不同版本,这两种版本都有学校采用。理科17题、文科18题是同一立体几何题,但分数不同。本题采用一题两法的设计,方便

20、考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熟悉的方法。但通过解题过程的比较可以发现,向量的方法比较规范简捷,这又体现了新课程的数学思想与新课改的改革方向。本题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与计算紧密结合,而且有多种途径可以解决问题,给考生以发挥的空间。 3区分文理要求,平衡文理考生差异 根据考生群体的变化,试题合理地控制了文科试卷的难度。文理科学生在思维整体方面各有优势,文科生形象思维整体水平与理科生抽象思维各有差异,逻辑思维整体水平各有特色。试题关注了对文理考生的思维考查要求。一般地,对文科生的逻辑思维及推理、运算要求低一些,因而体现在文理不同的试题比较多。 作为整套试卷,证明题略显偏多,如理科卷中有17(1)、1

21、9(1)、20()、21(),这些题都是好题,但放在一份试卷上,增加了试卷的难度。第三部分 评卷情况反馈 理科填空题,平均11.99分,其中第15题有两空,相对较难,另外新增内容有第11题和第13题,占该题总分的40,考生出现的差错主要表现在,数字书写不规范,“3”、“8”、“5”分不清,对函数y=Asin(x+)的图象作法掌握不好:另外对“中心对称”理解不透也是失分的主要原因。 理科第16题,平均分5.75分,零分率约为10,满分率约为25。本题作为解答题的第一题,起点不高,然而,从整体上说,学生做得不理想,考生主要错误有: 1、公式记忆不清,如cos2=2sin2-1,sin(-C)=-s

22、in(A+B)等。 2、找不到隐含条件,A+B+C=或者找到了也不能正确使用。 3、A、B、C三个变量不能明确消去一个量,算来算去,总还是有三个量,得不出结果。 4、同名三角函数值相等,误认为其对应角也相等,或者不注意A、B、C为三角形内角,即为区间角,如由sinB=sin(-2)得B=-2。 理科17题,平均分7.44分,考生出现的主要典型错误有以下几个方面: 1、书写证明过程时,因严谨性不够而失分,如证OC是直线AC在平面O1CBO内的射影,很多学生讲述不清甚至用“面面垂直”推出“线线垂直”。 2、立体几何B教材中己引入了空间向量,就是用代数方法替代几何论证,但是较多的学生在“向量”或“数

23、字”运算方面出现错误。 3、书写数字格式不规范,如向量“”写成AB,|也是AB。 4、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与其二面角的大小关系不清楚,不能用法向量的方向来确定两法向量的夹角与二面角的大小关系。 5、用传统的几何方法做的学生,对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掌握不好,不能正确作出其二面角的平面角,如过O作OEAC,连结O1E,就误认为O1EO为其平面角。 6、平面几何知识不过关,在证OCBO1时,失分也较多。 理科18题,该题平均得分8.43分。是解答题中得分较高的一题,考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应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不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2、随

24、机变量的取值发生错误,如景点之差的绝对值,把绝对值丢掉,取值出现了-1,-3,其次是多取的值,误认为=2,0等。 3、取值的概率出错误,使分布列的概率和不为1。 4、有较多学生通过对称轴或求导,得出后,考虑到=1或3,故认为,P(A)=或者分成当=1时P(A)=1,当=3时,P(A)=0两种情况。理科19题,平均得分2.81,零分率约为34.43,满分率约为2,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解方程组有困难或者没有利用隐含条件c2=a2-b2。2、椭圆中a、b、c的关系不清与双曲线中a、b、c关系混淆,写成c2=a2+b2。3、向量的坐标运算中,弄错起点和终点。4、运算中没有消参求简的思想。5、不能准

25、确把握M点的性质,把M点的坐标同时代入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求解。 6、不能正确确定PF1F2是哪两条边相等,导致无法进行下去。 7、不能把点关于直线对称的性质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结合在一起来解决此问题。 理科20题,该题平均得分3.03分,零分率约为34,满分率约为0.34,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1、概念性错误,如:将正比例系数写到分母上。2、理解性错误,对题中xn+1与xn之间等量关系,理解错误。对不等式中的参数的范围找不准。3、非智力因素错误,如粗心写错上下标等。4、能力性错误,很多学生得0分,主要是本题不敢动笔,其原因是能力缺乏。有的做题速度较慢到后面已没有时间做了,有些学生心理素质差,看到

26、这道应用题能想都不敢想就放弃了,本题的第问几乎90的同学都放弃了。 理科21题,平均得分2.66分,零分率接近30,满分率约为0.001,考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注意定义域致错,如:“存在单调递减区间”不能正确转化为h(x)0在R+有解,而错误地转化为h(x)1的一些数。 4、平均分组问题理解不透,如“4个部门分为3组,其中2个部门作一组,另两个部门各为一组的分法,错误地认为有种。 文科2l题,平均分0.82,零分率约为60,满分率约为0.04,该题的第1、3题同理科19题,第2问主要出错表现为: 1、a、b、c关系不清,误写为c2=a2+b2。 2、MF1F2的周长为6,不能转化为2a

27、+2c=6。第四部分 高考复习建议综观2005年高考试题,可以看到,数学科的考试承袭了历年来高考命题的总体原则:“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的试题,加强素质的考查,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考查中学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又考查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高考试题体现反对死记硬背,反对题海战术,反对猜题压题;坚持三基为本,坚持能力为钢的原则,据此,2006年高考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学好考试大纲,明确范围及考查要求,注意新增知识与传统基础知识并重吃透考试大纲,明确重点,对高考“考什么”(知识

28、内容要求,能力要求),“怎样考”(命题者的思路,历年高考命题的规律和特点),应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对高考数学科的要求把握准确,复习到位。应正确处理好课改新增知识与传统基础知识的关系,落实新课改要以扎实的基础为前提,不能一味追求新增内容,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原理都要掌握。要把握新课改方向,深刻领会新教材的理念和精神,试题中考察新增内容,与大学接轨的知识的比重较大,而这部分内容正是教师生疏的部分(例如平面几何题中的法向量解法很多教师都理解不深)。二、纵横梳理知识和方法,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利于提取的认知结构良好的知识结构是高效应用知识的保证,对数学本质的正确认识是建构良好知识结构和认知

29、结构体系的前提,狠抓基础,以课本为主,重新全面梳理知识,方法,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揭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从中提炼出思想方法。高考数学试题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而这种能力是以整体的、完善的知识结构为前提的,这就要求考生把数学各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掌握,而不机械地分为几块,这个特点不但在解答题中突出,而且也在选择题中有所体现。1对重点知识与重点方法要理解准、透,如概念复习要作到:灵活用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清容易混淆的概念间的细微差别,提防误用或错用;全面准确把握好所用概念的前提条件,熟练掌握表示有关概念的字符、记号。2要注意通性通法,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总结并反思自己在解题过程中

30、怎样灵活运用函数与方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与转化等思想;怎样选择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归纳法等逻辑学中的方法:是否熟练掌握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同一法等具体数学的数学方法。做自我诊断,会什么?你是怎样处理问题的?(成功、失败)怎样把新题转化成为你熟悉的知识方法?掌握好数学思想方法,并发展成一种能力,在高考时就能游刃有余,战无不胜。3掌握中学数学贯通的观点,如在立体几何中用平面图形合成表现立体图形的观点;将立体图形分解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观点;用关于形的逻辑思维统帅识图,做图的技能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的观点,学生运用好这些观点,就比较容易驾御立体几何的解题。三、使学生从“模仿型”向“领悟

31、型”的方向转化1注重双基,突出重点真正理解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公理的来龙去脉,不能死记硬背。2提炼和运用数学思想,常能使解决问题事半功倍,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应当努力挖掘知识内涵,提炼数学思想方法,逐步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3尝试发现方式、自主探索方式;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亲历发现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启迪智慧,发展思维,开发潜能,提高素质。4倡导研究交流,包括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交流过程就是加强理解的过程。5进一步强化自学能力的提高和自学习惯的养成,学会阅读,学会正确获取信息、正确理解信息、正确运用信息,并将所掌握的信息转换成数学模型,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文化科学加

32、以观察现实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加以分析、判断,并将其解决。 四、注意强调学生书写规范,合理运用答题策略 在阅卷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为一些学生的书写不规范而失分感到可惜。另外,在解答题的答题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强调学生解答既要简单又要准确,要紧扣关键步骤,当然也要思路清晰明了,在考卷中有大量的学生该写的部分没有写,不该写的却写上了很多,没得到应得的分。要多给学生应试策略指导,如:(1)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同后异(即先做同科同类型的题目,这样知识和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高效率);先小题后大题;先点后面(高考数学解答题多呈现为多问渐难式的“梯度题”,解答时不必一气审到底,应走一步解决一步,步步为

33、营,由点到面);先高后低(即在考试的后半段时间,估计两题都会做,则先做高分题;估计两题都不易,则先就高分题实施“分段得分”);(2)审题要慢,解答要快,一慢、一快相得益彰;(3)确保运算、推理的准确性,立足一次成功,但也不放过检查得分这一环节;(4)难题可缺步解答、跳步解答;(5)以退求进,立足特殊,发散一般;执果索因,逆向思考,正难则反;(6)回避结论的肯定与否定,解决探索性问题;(7)应用性问题思路:面点线:解决应用性问题,首先要全面调查题意,迅速接受概念,此为“面”;透过冗长叙述,抓住重点词句,提出重点数据,此为“点”;综合联系,提炼关系,依靠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此为“线”。如此将应用性问题转化为纯数学问题。当然,求解过程和结果都不能离开实际背景。基本原则:“占领根据地,扩大游击区”和“多、快、好、省”相结合。长沙市教科院 戴国良雨花区教科中心 李超贵2005年12月16日第 10 页(共1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财经金融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