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分析.pdf(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3 Tam J.Thrombosis of the cerebral veins and sinusesJ.J Engl JMed,2005,352:17911781.4 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协作组.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35:210213.5 Leker RR,Steiner I.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mimicking 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J.Eur J Neurol,1999,53:15731542.6 Stam J,DeBruijn S,DeVeber G.Antico
2、agulation for cerebralsinus thrombosisJ.Stroke,2003,34:10541055.7 黄建芳,隋庆兰.脑静脉与静脉窦血栓形成并发脑出血的影像学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8,41:4950.8 贾建平.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5.作者简介:惠玉珍,现工作于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邮编:113006)。(收稿日期:20140228)(本文编辑 郭怀印)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分析栗晓宏,张燕青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况、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急性脑卒中
3、后吞咽困难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3例。研究组予营养师配置肠内营养液,对照组予家属自制流食,观察21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第21天,研究组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改善及肺部感染、便秘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组别n年龄岁性别(例)男女脑梗死例脑出血例研究组6371.373.8935284023对照组6372.043.4233303924 注:两组各项比较,P0.05。1.2 方法 两组脑梗死患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稳定斑块及改善循环为主;脑出血患者以降颅压、调控血压为主。在
4、入院48 h内均进行了留置鼻胃管处理。研究组采用营养科配制的营养液,依据病情、体重、营养状况配制,包括肠内营养混悬液及匀浆膳食,即先提供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逐步过渡到提供含多种膳食纤维的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辅以匀浆膳食。对照组患者采取将食物(包括牛奶、豆浆、米汤、鱼鸡肉类汤、蔬菜水果汁等)制成流食,每天4次6次,每次100 mL200 mL。1.3 观察指标 入院第1天、第21天检测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入院时及治疗第21天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评估;观察有无肺部感染、便秘、腹泻、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
5、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相对数构成比(%)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2.2 两组NIHSS评分比较(见表2)表2 两组NIHSS评分比较(xs)分组别n第1天第21天研究组6316.642.34 10.081.641)2)对照组6316.872.1313.282.44 与同组第1天比较,1)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2)P0.052.1 两组营养指标比较(见表3)177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年6月第12卷第6期表3 两组营养指标比较(xs)g/L组别n 白蛋白 第1天第21天 血红蛋白 第1天
6、第21天研究组6336.424.80 33.844.461)2)126.2026.77 123.1246.741)2)对照组6337.674.2128.904.05129.6718.04102.0717.30 与同组第1天比较,1)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2)P0.05);肺部感染、便秘及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组别n肺部感染腹泻便秘电解质紊乱研究组636(9.5)8(12.7)7(11.1)9(15.2)对照组6316(25.4)10(15.9)17(27.0)20(30.3)2值5.5075.70
7、45.1475.420P0.0330.7990.040.023 讨 论卒中后吞咽障碍是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5,患者因意识障碍或吞咽功能受损不能摄入足够的营养和热量,机体又因应激反应而处于高代谢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明显增加6。出现明显负氮平衡、低蛋白血症。脑干、下丘脑功能紊乱所致神经内分泌异常,分解代谢增高及炎性介质水平升高,蛋白质分解增加,脂肪动员加速以维持能量供应,造成蛋白和脂肪水平下降,导致严重 的 营 养 不 良,卒 中 后 营 养 不 良 发 生 率 为6.1%62%7。卒中后伴发的营养不良可以增加患者各种感染的发生率、卒中复发率和病死率,是导致卒中后不良结局的 重要 原因8。同时脑
8、肠轴在调节胃肠的运动、分泌、血液和水及电解质转运上都有重要作用。卒中后,脑 肠轴功能受损加重胃肠功能紊乱及水 电解质紊乱8,本研究中两组患者虽给予鼻饲流食,但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下降,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与上述观点一致。合并吞咽障碍的卒中患者应在早期(入院24 h48 h)开始肠内营养1。它符合人体正常营养物质吸收的生理过程,有利于黏膜屏障功能恢复和维持,同时也可刺激黏膜腺体功能恢复和促进营养成分吸收9。脑损伤后胃动力下降,家属自制流食随意性大,患者的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不能满足患者实际消耗,导致营养状况持续恶化,还易出现胃潴留、食物反流导致吸入性肺炎、腹泻、便
9、秘等并发症。研究组依据患者相关参数制定规范,循序渐进地给予肠内营养制剂及匀浆膳食,不仅可提供足够营养物质,促进蛋白质合成,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还对保持和恢复胃肠道的屏障结构,增加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发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起到重要作用。其中膳食纤维能促进结肠对电解质和水的再吸收,从而预防腹泻。它还能缩短粪便在结肠过渡的时间,产生含水量较多的粪便,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预防腹泻和便秘有良好的效果10。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研究组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明显。研究组神经功能改善及肺部感染、便秘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10、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增强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总之,在脑卒中急性期,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规范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减缓卒中后营养恶化及改善营养状况,从而降低营养不良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近期预后。参考文献:1 卒中患者吞咽困难和营养管理中国专家组.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和营养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13版)J.中国卒中杂志,2013,12(12):973983.2 Martino R,Foley N,Bhogal S,et al.Dysphagia after stoke:Inci-dence,Diagnosis,and pulmonary complicationsJ.Stro
11、ke,2005,36:27562763.3 Smithard DG,Smeeton NC,Wolfe CD.Longterm outcome afterstroke:Does dysphagia matter?J.Age Ageing,2007,36:9094.4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5 Foley NC,Martin RE,Salter KL,et al.A review of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dysphagia and malnutrition following s
12、trokeJ.J RehabilMed,2009,41:707713.6 余坚文,蒋常英,陈纪光.颅脑重症患者早期肠内外营养的临床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2):154156.7 Corrigan ML,Escuro AA,Celestin J,et al.Nutrition in the strokepatientJ.Nutr Clin Pract,2011,26:242252.8 Hutchinson E,Wilson N.Acute stroke,dysphagia and nutritionalsupportJ.Br J Community Nurs,2013,(Sup
13、pl):S26S29.9 万研青.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评估和治疗J.中国卒中杂志,2007,2(3):232235.10 李永新,李军,覃晓洁.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J.广西医学,2008,30(12):18631864.作者简介:栗晓宏,女,副主任医师,现工作于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邮编:037003);张燕青,工作于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稿日期:20140327)(本文编辑 郭怀印)277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June 2014 Vol.12 No.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