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69640550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安徽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doc(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安徽省安徽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我提分评估能力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附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在学习高尔基的海燕时,教师对文中具体形象的象征意义作了具体阐述,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海燕”象征无畏无惧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B.“大海”象征扼杀革命的反动势力C.“太阳”象征光明,象征美好的生活D.“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势力的革命风暴【答案】B2、学习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后,教师向学生推荐其他表现“磨难促人成长”主题的文学作品。下列适合的是()。A.老舍骆驼祥子B.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C.奥斯特洛

2、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D.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答案】C3、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揣摩人物性格,教师组织了一场分角色扮演的教学活动。对于该教学活动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A.教学方法的选取符合本文教学内容的特点B.角色扮演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难以深入理解文本C.角色扮演的形式有效促进了本文教学重难点的解决D.角色扮演的形式有效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答案】B4、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问题。A.安排课前作业,课堂高效利用课堂作业。注意尊重学生主体性,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尤其重视对学生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B.善于利用课堂教学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对联教学深化了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

3、、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C.教师和学生合作诵读,不仅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也体现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师生课堂同等的教学观念D.写作要求缺失,应在写作前强调写作要求,以利于学生写作的规范化,提高写作水【答案】D5、阅读某高中语文考试题,按要求答题。A.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B.充分利用了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中国传统节日这一教学资源C.考查了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情况,有利于学生关注并重视传统节日D.“七夕节”不适合作为高中考试题的内容,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答案】D6、阅读某高中语文老师在教学寡人之于国也一课时设计的讨论教

4、学环节(节选),回答问题。A.教师作为交流与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只能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对各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筛选B.“学生点评”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活跃了课堂气氛C.这种由此及彼的点评方式,强化了课内知识的能力迁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D.“小组讨论”最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答案】A7、阅读某教师狐独之旅备课笔记的片段,按要求答题。A.电影资源对教师备课没有实质性的作用B.文意把握的具体要求制约了学生的思维C.文意把握的四种方法在教学中难度相当D.学情是备课过程中设计教学方案的依据【答案】D8、执教再别康桥,小结时教师深情地说:“轻快、飘逸、清新,这是以徐志摩为代表的

5、新月诗派的特点。再别康桥我们就欣赏到这里。”然后话锋一转讲 起徐志摩飞机失事不幸遇难的故事,“徐志摩的一生就像他写的另外一首诗偶然,你记得也好,最好忘掉,在这交汇时互放的光亮,他虽然生命不长,但是 今天我们和他诗歌的交汇,这展现的光亮,将永远留在我们记忆当中。”对该教学环节评价不恰当的是()。A.教师小结时的深情和语言艺术,为诗歌意境的升华锦上添花B.作为拓展型结束语,让学生带着津津有味的思考期待下节语文课C.归纳完诗歌特点,以徐诗偶然作结,引发师生情感上的共鸣D.一段好的结语就如一堂课的“凤尾”,使教学过程在唯美中落幕【答案】B9、名著导读课上,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水浒传这部经典著作,并请学生说

6、出作品中著名的故事情节。下列学生总结的情节不属于水浒传的是()。A.智取生辰纲B.三打祝家庄C.火烧博望坡D.大闹飞云浦【答案】C10、以下教师对 79 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认识,错误的一项是()。A.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B.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 800 字C.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D.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答案】B11、教授天净沙秋思时,教师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夕阳”在古诗词中渲染意境、表达情感的作用,下列诗词不能作为例子

7、使用的是()A.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B.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C.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D.王绩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答案】C12、教师教学古诗时,告诉学生有许多诗涉及植物,而这些植物往往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这就形成了一些特定的意象词汇。下列关于古诗中植物意象的说法及举例不正确的是()。A.莲由于“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B.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的品格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C.梅花傲霜斗雪,纯净洁白,象征高洁傲岸、不屈不挠的品格黄鹤楼中吹

8、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D.竹苍翠挺拔,象征不屈不挠的精神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答案】C13、阅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答题。A.学生用颁奖词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强化了语言运用实践B.学生撰写的颁奖词并不十分确切,教师应系统讲授颁奖词撰写知识C.教师评价具体准确,有助于学生修正、完善学习成果D.教师要求学生撰写颁奖词。不利于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偏移【答案】A1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 年版)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A.视频能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B.配乐朗读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C.有利于提高学

9、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D.不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情感【答案】D15、某教材设置了“满怀豪情,放声高歌走进宋词豪放派”专题,下列作品适合选人该专题的是()。A.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B.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C.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朱敦儒临江仙(直自凤凰城破后)D.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宋祁玉楼春-春景、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答案】A16、某教师上作文课时,进了教室却一直不说话,反而用夸张的嘴型和肢体动作,好像在和学生说着什么。学生们一头雾水,一边听老师说话

10、,一边着急地猜测老师在表达着什么,三分钟后,教师说:“请同学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假如我不会说话。”对这一情境创设的方式判断正确的是()A.新奇的游戏B.形象的语文C.真实的事物D.模拟的行为【答案】D17、在阅读完高中选修课文桥边的老人后,有学生向老师反映对海明威的小说很感兴趣,让老师推荐几部海明威的其他小说。以下老师的推荐不能满足学生要求的一项是()。A.永别了,武器B.老人与海C.百年孤独D.乞力马扎罗的雪【答案】C18、阅读绿色蝈蝈一课的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A.在整节课中.学生的活动占据了主要地位.师生成为彼此的倾听者和交流者B.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阅读较少,对文本内容解读有脱离阅读

11、文本之嫌C.在学生介绍作者法布尔之后,教师直接要求学生谈一谈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教师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强加给学生,比较生硬D.对文本的鉴赏局限于第 5 自然段.体现了教师抓住重点段落进行重点赏析的教学思想【答案】D19、鸿门宴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有一题:“许多读者认为项羽是因为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而失去天下的。你同意这个看法吗?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的观点。”下列对这一题目设置分析不正确的是()。A.学习活动设计能够引领学生全面、深入地解读文本B.重在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C.借助读后感,学生能够掌握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D.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答案】B20、某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授包身工一课时,要

12、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然后讲述包身工的故事。下列对教师这一做法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意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B.能够培养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捕捉文章信息的能力C.这是初读课文的教学设计,意在让学生在阅读中尽快抓住报告文学的特点D.意在鼓励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勇于表达自己,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概括能力【答案】C21、在举行演讲比赛之前,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一些优秀的演讲辞作为参考。下列不适合的是()。A.孙中山中国决不会沦亡B.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C.钱钟书谈中国诗D.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答案】C22、(2019 年真题)某男,50 岁。患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早期),

13、症见少气乏力、腰膝酸软、恶心呕吐、肢体浮肿、面色萎黄,证属脾肾亏损、湿浊内停、瘀血阻滞。医师处以尿毒清颗粒,此因该成药除通腑降浊、活血化瘀外,又能()A.健脾燥湿B.凉血解毒C.健脾利湿D.理气燥湿E.凉血利湿【答案】C23、某教师在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的课程目标时,做了以下笔记。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在语言积累与建构方面,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B.在语言表达与交流方面,能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与交流C.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D.在理解多样文化方面,提高社会责任感,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

14、斗的使命感【答案】D24、学习诗歌短歌行,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全诗表达的感情,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对这一活动分析正确的是()。A.掌握用典写作手法,提高赏析能力B.通过关键句引导学生领悟与阐释文本意蕴C.引导学生掌握赏析词句的方法D.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深入理解作者情感【答案】D25、教学某版教材胡适我的母亲一文时,教师提及本篇课文选自胡适自传。为帮助学生加深对自传文体的认识,教师举出以下示例。下列适合举例的是()。A.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B.高尔基在人间C.汪曾祺端午的鸭蛋D.冯骥才俗世奇人【答案】B26、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发展独立阅读能力的基本目

15、标,下列要求不恰当的是()。A.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B.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够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C.学生要从细节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D.学生要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答案】C27、教师在讲授完高中语文课文荆轲刺秦王一课后,对荆轲这一人物形象进行总结时说:“这篇课文通过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塑造了侠义英雄荆轲的形象。”这时有学生指出,不能说荆轲是侠义英雄,也不能说秦是“暴秦”。

16、针对这一情况,最恰当的做法是()A.肯定学生的独特见解,询问还有没有相同看法的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布置成课后作业,下节课组织讨论B.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但否定这种观点,再次强调自己的归纳,要求学生准确识记C.肯定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延长下课时间,组织五分钟的讨论D.请学生阐明原因,如果觉得合理,吸取并重新归纳,如果不合理,让学生记住自己的总结【答案】A28、执教祝福一课,教师让学生思考:“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有哪些动词形象地凸显出祥林嫂的坎坷经历和悲惨遭遇 试着找出并简要说说你的看法。”对该教学环节评价不恰当的是()。A.以描述人物命运的关键动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研读文本B.教师对学生

17、的回答给予积极肯定。就能步步深入,明确课文主题C.该题简单易操作、能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与讨论答问的积极性D.运用具体语言材料,引导学生品读文本。符合小说教学规律【答案】B29、阅读蜀道难的教学反思片段,按照要求答题。A.品析李白的诗歌主要是关注其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B.对教学内容的取舍,能够体现教学难点和重点,使教学活动符合教学实际C.教学设计的切入点应围绕一个主题延展到结构、语言、意境、主旨及风格等D.鉴赏诗歌以赏析诗歌艺术特色为主,分析作者情感可辅助学生进行艺术鉴赏活动【答案】D30、某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大家围绕“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

18、内容展开研讨。下列对该任务群学习目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B.从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作C.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D.选用评论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答案】D3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A.“三十年前”这个时间有丰富的意蕴,同时又是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教师能够抓住这一个点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体现了教师对戏剧精妙语言的准确把握B.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才更容易让学生产生陌生感

19、、新奇感,表现出对知识的新奇感,故也总是能够在教师引导下品出个中滋味来C.找对语言点后、教师适时引入补充资料,体现了教师充分利用资源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D.若全让学生品味“三十年前”,则学生会因为资料的匮乏很难品出什么,而教师巧妙地引入“人物关系表”,恰当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文本,链接的材料补充了文中的空白,为学生的理解搭了桥【答案】B32、在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教师指出,明清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黄金时期。为了佐证这一论述教师又为学生列举了以下例子,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A.汤显祖牡丹亭明B.兰陵笑笑生金瓶梅明C.吴敬梓儒林外史清D.蒲松龄聊斋志异清【答案】A33、某教师学习

20、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后,对其中重要知识点进行了以下归纳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B.初中二年级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C.语文课程应在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D.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答案】A34、下面是某教师执教故乡一课的教学片段。A.能够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的阅读B.多渠道开发文章内容,多途径质疑、设疑C.能够使学生从不同层次发现

21、问题D.能够使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发现问题【答案】B35、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A.在自由诵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达成总结课文内容及写作特点的目标,体现了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视为课堂教学主体的教学思想B.学生自由地诵读课文并领悟文章内容和写作特点,从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形来看,大家很好地掌握了赋体的特征C.如果学生不能了解赋的问题特点,在阅读中必然难以读出应有的节奏感、故教师应把对赋的教学放在教学之初,而不能放在结束部分D.在教学中教师反复强调诵读课文,这体现了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诵读教学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答案】C36、学习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一课时,教师结语:A.作为拓展型结束语,让学生对下节课

22、满含期待B.对本课时内容的概括,一语中的、简洁精当C.多媒体画面的插入,使结束语时间长,显得拖沓D.教师从小说三要素的角度进行总结与延伸【答案】C37、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多样化题材”主题活动,要求各小组按题材分类整理相关诗歌作品。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项作品不属于同一题材的是()。A.黄巢题菊花B.李白越中览古C.林逋山园小梅D.骆宾王在狱咏蝉【答案】B38、以下教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总目标认识错误的一项是()A.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教师不能人为地进行割裂B.语文教学应注意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

23、,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C.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D.初中语文阶段的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具有高超的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运用口头语言高效、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答案】D39、阅读某教师浅谈“留白”艺术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教研论文片段,按要求答题。在具体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切勿将课堂“排满”,应注重合理“留白”。其中,合理“留白”的主要原因如下:学生会基于过大的“留白”进行大范围的思考,且通常不知如何将自身想法充分表达出来,长此以往,会导致学

24、生对学习失去信心,而倘若“留白”过小,学生无需过多思考便可以获取答案,时间一长,会放大学生的“惰性”。基于以上原因,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应重视合理调配问题的梯度,促使学生可以在“努力”以后,获取答案。例如,教师在讲解陈情表一课时,可以优先基于题目设计问题,学生想要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文本进行认真、详细的阅读,进而在理解文章大概含义以后,思考并解决问题。A.教师注重“留白”在阅读教学中很重要B.“留白”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教师课堂教学C.“留白”不合理,会导致学生产生惰性D.对于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经过认真、详细阅读就可以解决【答案】B40、阅读某位高中语文教师为高中语文课文再别康桥一

25、课设计的教学目标:A.两个教学目标准确契合了高中语文的教学要求B.目标一准确切入了诗歌的内容,体现了教师对诗歌的准确理解C.目标二关涉了再别康桥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方法,但美中不足之处是忽略了学生体悟诗歌方法与策略的学习D.学生能力、已有积累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要求是设定教学目标的依据.这位教师设定的两个教学目标即综合体现了三者的分析【答案】C41、讲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列举学过的关于描写秋天的诗歌,下列不能表现秋悲凉清冷的特点的一项是()A.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B.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C.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D.万

26、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答案】C42、在学习北京的胡同时,教师为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出的“京昧儿”,播放了北京胡同的纪录片和老北京的小贩儿的吆喝声儿。对于这一教学资源分析不恰当的是()A.引导学生感受文章内容,能够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B.再现了文章中的内容,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C.真实的教学情境没有给学生的想象留下充足的空间D.有效利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教学现代化的进步【答案】C43、在“古今多不同”的活动中,教师为学生展示了几组包含古今异义词的句子。下列句子不符合要求的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C.乌鸟私情,愿乞终

27、养(陈情表)D.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答案】C44、阅读下面的教学论文片段,按照要求答题。A.文言文教学须注重学生的积累、感悟B.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可随文学习必要的文言文语法知识C.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层面对文本进行阐述、评价D.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答案】C45、阅读有关合作学习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A.教师应在理解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的基础上采用此学习方式B.合作学习不是使用得越多越好,否则会流于形式C.合作学习应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D.教师只要加强过程性指导,学生的讨论过程就不会脱离文本的中心和重点【答案】D46、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学反思片段

28、,按照要求答题。A.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B.教师需要有整体把握教材的能力,才能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内涵C.教学方法的选取需契合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D.不设唯一答案,学生难以形成明确、理性的认知【答案】D47、教学孔雀东南飞一课时,教师看到学生为诗中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所动容,于是趁机组织学生开展“古代诗词中的爱情”主题研究,并给出了一些示例。下列诗句中不符合爱情主题要求的是()。A.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B.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C.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D.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答案】B48、教学某版初中语文课文雷电颂时,

29、教师指出其出自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第五幕的第二场。课后,教师为学生推荐了郭沫若的其他代表作品作为拓展阅读。下列不适合推荐的是()。A.炉中煤B.地球,我的母亲C.天上的街市D.红烛【答案】D49、学习诗歌短歌行,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全诗表达的感情,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对这一活动分析正确的是()。A.掌握用典写作手法,提高赏析能力B.通过关键句引导学生领悟与阐释文本意蕴C.引导学生掌握赏析词句的方法D.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深入理解作者情感【答案】D50、学完鸿门宴,教师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史记中的作品。下列作品符合要求的是()。A.苏武传B.张衡传C.项羽本纪D.曹刿论战

30、【答案】C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阅读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第题。鸿门宴原文(节选)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日:“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日:“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日:“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日:“毋从俱死也。”张良日:“臣为韩王送沛

31、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日:“为之奈何”张良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日:“鲰生说我日: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日:“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日:“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日:“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日:“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日:“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日:“孰与君少长”良日:“长于臣。”沛公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日:“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2、。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日:“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日:“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日:“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日:“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日:“大王来何操”日:“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日:“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

33、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日:“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日:“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日:“沛公安在”良日:“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日:“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课文介绍本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中的第六课,同单元的课文还有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单元导语【答案】一、复习教师

34、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发挥集体的智慧,对课文鸿门宴的文意进行了疏通,大家发现并解决了许多问题,也总结归纳了不少字词句方面的知识。这些逐步积累起来的知识,是我们学好文言文的关键,我们一定要完全掌握并且消化掉。下面,让我们先来做几道题目,看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点击课件,出示练习。(练习附后)注意:要求学生能说出解题思路对做对的学生予以表扬对未做对的学生加以引导点拨。二、新课学习(一)情节赏析教师引导: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巧妙安排故事情节,是史记叙事的鲜明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最精彩的部分宴会上的刀光剑影。学生探究:鸿门宴宴会上情节的“三起三落”,体会史记的情节之美。教师提示:鸿门宴宴会上

35、情节有“三起三落”之说,“起”意味着冲突紧张,“落”意味着矛盾得以缓和,请学生合作找出“三起三落”所涉及的课文语段,师生交流分析。明确:“一起”:“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接连暗示项羽下令杀刘邦,气氛极为紧张。“二起”:范增见原定计划无法执行,于是叫项庄舞剑助兴,伺机刺杀刘邦,空气再一次紧张起来。“三起”:樊哙撞倒守门卫士而入帐,“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并且说了番慷慨激昂的话,对项羽予以斥责,说得项羽“未有以应”。这时情节发展到高潮,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三落”指刘邦的绝处逢生。“一落”是项庄舞剑,本来意在沛公,不想项伯出面与之对舞,救了刘邦。“二落”是项羽

36、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反而称为“壮士”。项羽让樊哙喝酒、赐生彘肩,被樊哙斥责一顿之后心里惭愧,还给樊哙赐坐。“三落”是刘邦以“如厕”为名逃席而远遁。(二)人物形象探究明确:作为“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不仅是情节艺术的典范,也是写人艺术的典范。寥寥数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性格特点纤毫毕现。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比较一下三组性格形象:作为主帅的项羽和刘邦,作为谋臣的范增和张良,作为大将的项庄和樊哙。并探讨一下史记刻画人物的主要艺术手法。1学生依据课文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探究其中一组性格教师巡视并参与若干组讨论的引导与点拨。二、阅读沁园春长沙教学实录片段,完成下题。师:我们先交流一下你认为诵读诗歌要注意什么呢

37、生:我认为诵读诗歌先要掌握诗的节奏,从中体会到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应该用抑扬顿挫的语气来诵读这首诗,感觉一下诗人的心情,感觉一下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师:很好,请坐。这位同学说了他自己对诵读诗歌的认识,觉得应该注意诗的节奏,注意抑扬顿挫,注意把握情感。也可以说,诵读一首诗,应该追求“声情统一”。让你的声音去表达诗歌的情感,这样才能读好诗。下面请大家自由诵读一遍全词。(生自由诵读全词,教师在学生间巡视)师:好,下面找几位同学来诵读一下。(生朗读全词)师:我们找位同学来给她评价一下。(指定一名学生评价)你认为她读得怎么样生:我感觉她读得嗯,感觉她没有跟诗人的心碰撞,对词的感情基调把握不够。师:你感

38、觉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生:感觉气势非常庞大,给人一种激励的作用。师:这是你对这首词的理解。你能不能根据你的理解,再把这首词读一遍(生激情诵读全词。注意了感情基调与诵读重音的把握。大家给予了热烈的掌声鼓励)【答案】教师首先通过交流诵读诗歌注意问题的方式引入朗读,为即将展开的诵读、解读、鉴赏活动做了相应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诗歌教学,诵读是第一要务。叶圣陶先生关于诵读教学有独到的见解他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乎,语语悟其神。”李镇西老师则说:“朗读一遍胜过讲授十遍。”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朗读技巧的环节把诵读作为整体感知文本的第一步。整体感知的关键是把握住诗歌的核心意蕴。要求学生自由诵读

39、全词不要求学生齐读,是因为诗歌的解读是多元化的,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学生的体验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师指导的前提。语文朗读教学,要尊重个性化的理解,但诵读文学作品,绝不是放羊式的自由读,一定是经由教师指导而完成的由浅入深的诵读,这就在这则教学实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多方面了解作者才能走进诗歌的世界恰当选择、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是教师能力的重要体现。初步感知文本,也没有草草阅读了事。而是不急不缓地引导学生从感情基调、抑扬顿挫、节奏等多个方面探讨诵读的基本技巧。使学生的文体意识、文本认知能力以及阅读能力在反复的揣摩体味中得到强化和提升。这种润物无声,是教育的一种境界。三、阅读材料,完成第

40、题。班固苏武传原文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移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日:“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日:“闻

41、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g-_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日:“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日:“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煜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

42、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日:“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日:“副有罪,当相坐。”武日:“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刽拟之,武不动。律日:“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日:“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

43、奴之祸,从我始矣。”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轩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轩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日:“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

44、,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槭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大夫人已不幸,陵迭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日:“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

45、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日:“子卿壹听陵言!”武日:“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日:“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日:“武等实在。”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

46、发尽白。课文介绍该课文为某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第二课,同单元的选文还有廉颇蔺相如列传张衡传。单元介绍【答案】1一起讨论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谈谈对苏武的认识。讨论明确:(这是开放性的讨论题,可以着重谈苏武的爱国主义精神,赞颂他将个人恩怨与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也可以谈封建时代君王对臣下的刻薄寡恩。反映出自己的心得即可。)2说到“忠义”,我们还会想起谁(同学们讨论并发言,要求用心组织语言,精炼流畅,注重口语的表达)引导: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3总结一下苏武有哪些优秀的品格。苏武是一个感动古今的人物,他的“忠信”千古流传。我们国家

47、近些年,每年都会举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活动,一个个来自民间的道德模范,用自己平凡的行动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请同学们仿照“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为苏武也写一份颁奖词。小组讨论完成之后请代表发言。(PPT 展示 2010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部分颁奖词)(1)朱邦月:一根拐杖撑起的家四、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下列各题。课文原文六国论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日: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48、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49、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课文介绍该课文选自某版本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同单元另外三篇课文为伶官传序祭十二郎文文与可画箦笃谷偃竹记。单元说明本单

50、元主题为“散而不乱,气贯中脉”。作者贯注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是沟通各个部分的精气血脉,本单元所选课文,风格各不相同,但从其内在的思想逻辑和情感逻辑看,都是前后贯通的,体现了文学名篇艺术上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的相关要求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答案】1.(1)教学目标:掌握重点实词虚词以及六国论创作背景,认识古代散文在形与神关系上“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掌握本文运用对比逐层论证自己论点的方法,并通过反复朗读,把握作品的意脉和情感,体会古代散文中的逻辑性与抒情性。领会苏洵关心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事业单位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