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与可持续竞争优势关系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模式与可持续竞争优势关系分析.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1 期(总第 336 期)2011 年11 月财 经 问 题 研 究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Number 11(General Serial No.336)November,2011商业模式与可持续竞争优势关系分析卜毅然,姚超*(1.东北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116025;2.南开大学 商学院,天津300071)摘要:本文从资源基础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商业模式这一特殊资源构建竞争优势的能力,以及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问题,发现优秀的商业模式能够产生高绩效和竞争优势,但是其带来的竞争优势具有难以维持的特征。依靠创新商业模式获得成
2、功的企业,一方面应积极投资和积累其他不易被模仿的核心能力,另一方面应持续对商业模式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有助于企业的长期生存和持续获得超额利润。关键词:商业模式;资源基础理论;可持续竞争优势中图分类号:F7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1)11-0126-05在当今的新经济时代,商业模式似乎有点石成金的魔力,星巴克、E bay、戴尔等新兴企业,通过创造与众不同的新商业模式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回报,成长为行业中的领军企业。商业模式在企业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为人们谈论较多的热门话题。近年来,学术界对商业模式同样做了大量研究,一些学者的回顾性文章表明,目前有关商业模式的研究
3、主要集中在探讨商业模式的概念、构成要素、分类、评估、设计和变革等问题1 2,较少有研究者从整体上探讨商业模式构筑竞争优势的能力,以及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问题。本文认为企业独有的商业模式是内含在企业组织结构和企业行为中的商业逻辑,是企业家商业智慧的结晶,可以看成是企业的一项无形的智力资源。本文从资源基础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商业模式特殊的资源属性,发现商业模式虽然能够帮助企业获得高绩效和竞争优势,但是这种竞争优势可能具有难以维持的特征。本文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它提醒人们在热衷于谈论商业模式可能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时,还需要注意到商业模式带来的商业利润可能具有难以维持的特征,依靠优秀的商业模式获得成功
4、的企业家,需要不失时机地把优秀商业模式所带来的短期利润,用来投资和积累不易被模仿的核心能力,把企业生存和盈利建立在核心能力的基石之上。对于处在复杂和动荡环境中的企业,则需要持续地变革组织和战略,开发和利用外界环境提供的新的商业机会,持续创造和革新商业模式,才能帮助企业实现持续盈利。一、资源基础理论的简要回顾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资源基础理论逐渐发展成为战略管理的主流理论。不同于重视市场结构的战略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从企业资源的角度,详细阐述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和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问题3 4。资源基础理论集中考察了资源难于模仿的属性,认为资源难以模仿的属性是企业租金的来源,因而成为企业绩效和
5、竞争优势基本的驱动因素4 7。2003 年 Peteraf 和Barney 合作完成了 澄清资源基础理论的混乱一文,系统回顾和总结了资源基础理论中关于资*收稿日期:2011 08 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制度转型、战略选择与竞争优势源泉研究”(70872048);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NCET 08 0302)作者简介:卜毅然(1965 ),女,辽宁鞍山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社会学研究。E mail:姚超(1987 ),男,湖南长沙人,硕士,主要从事创业管理和战略管理研究。源、价值、租金和竞争优势的相关论述,认为企业拥有的有价值且稀缺的资源可能是竞争优势的
6、源泉8。资源基础理论认为资源在企业之间呈现出不均匀的异质性分布,拥有高级资源的企业(下文简称为占优企业),运用这些资源执行产品市场战略时,会获得更高的效率,高效率既包括以更低成本满足顾客需求,也包括相同成本下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相对于拥有一般资源的企业而言,他们将可能获得竞争优势8 9。资源基础理论回答了竞争优势的来源问题,同时还探讨了竞争优势可持续的条件。Barney 提出了 VRIO模型,认为资源的不完全模仿性可能是占优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条件,竞争对手若想模仿获得高级资源,可能会面临着成本劣势,这些成本劣势主要源于占优企业的资源依赖于独特的时空条件,资源与绩效之间的因果模糊性,资源之
7、间存在着社会复杂性和相互加强性等资源特征。如果竞争企业不容易模仿(或替代等方式的间接模仿)获得占优企业拥有的高级资源,占优企业的竞争优势将得以维持6。Peteraf 提出了构建持续竞争优势的四根“支柱”,分别是资源异质性、事前限制竞争、事后限制竞争,以及资源不完全流动性,满足以上四个条件的资源将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9。Dierickx 和 Cool 从资源的积累特性出发,认为能够构筑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是企业长期积累的结果,企业资源存量具有大规模效应和相互联结效应,企业资源的发展具有路径依赖特性,竞争对手若赶超占优企业可能会面临时间压缩不经济等问题,因而占优企业的竞争优势可能得以维持10。使
8、竞争优势和高绩效得以维持的资源属性条件,也是占优企业竞争优势存在的一个重要来源。如果有足够多的竞争企业成功地模仿占优企业的产品市场战略,占优企业只能获得盈亏均衡,竞争优势将会成为竞争对等,企业的高绩效和超额利润将可能不复存在,甚至可能威胁企业的生存。维持竞争优势持续存在的资源属性,使资源难以在企业之间流动,资源在各企业间呈现不均匀分布,而资源的异质性又是竞争优势的源泉。竞争优势和可持续竞争优势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在探讨竞争优势时,应同时考虑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问题。本文运用资源基础理论关于竞争优势和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观点和分析方法,分析了商业模式构筑竞争优势的能力,以及其带来的竞争优势能否维持的问
9、题。二、商业模式的内涵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商业模式做过较多的研究,但是商业模式的含义和构成要素以及要素的结构特征等仍存在争议。在商业模式的早期研究中,Timmers 的研究成果被较多引用,他把商业模式看成是对商业概念中关于产品、服务和信息流等关键组成部分的简洁描述11。后来的学者沿用和发展了这种定义,Linder 和 Cantrell将商业模式抽象为组织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12。Amit 和 Zott 把商业模式看作是为了利用商业机会而创造价值的交易内容、交易结构和交易治理13。Magretta 将商业模式通俗地定义为企业如何运作的故事,认为商业模式描述商业系统各个部分 如 何 组 合 成 一
10、 个 起 作 用 的 整 体14。Osterwalder 和 Pigneur 把商业模式看成是连接战略和商业过程的中间环节,代表运作商业过程和设计信息系统所遵循的基本原理15。Afuah 认为商业模式是关于运用其资源执行何种活动,如何执行这些活动,以及什么时候执行这些活动的概念集合,这些活动创造了卓越的客户价值,并将企业推到获利的位置16。Rappa 认为,商业模式基本的定义,是指做生意的方法,它描述了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规定了企业在价值链中的位置,揭示出企业盈利的方法17。商业模式的定义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在创造价值逻辑的定义基础上增加了合作网络和关系资本等新的元素,认为商业模式应以商业网
11、络的方式呈现。Morris 等在广泛回顾商业模式定义的基础上,把商业模式的定义归为三类:经济含义层面上讲,商业模式是企业的经济模式,关注公司产生利益的逻辑关系;运营结构层面上讲,商业模式表现为企业内在的过程和组织结构设计,这些过程和结构使企业能不断创造利润;战略层面上强调商业模式对企业资源、结构、竞争优势、持续成长的全面说明。他们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简单的陈述,旨在说明企业如何对经济逻辑、运营结构和战略方向等方面一系列变量进行整合,以便建立企业的高绩效和超额利润18。Osterwalder等在总结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试图澄清商业模式概念的起源、现状和未来,他们的研究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包括
12、目标、概念和关系等的元素,用来阐述企业商业逻辑的概念性工具,商业模式简要地描述了企业所提供的顾客价值,721商业模式与可持续竞争优势关系分析如何传递价值以及由此带来的财务结果19 等关键要素。在国内研究中,翁君奕把商业模式定义为一个类似“魔方”的三维结构,由价值主张、价值支撑和价值保持构成的价值分析体系20。罗珉等认为商业模式是整合组织、顾客、供应链伙伴、员工、股东或利益相关者,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战略创新意图、结构体系和制度安排的集合21。原磊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创造价值的逻辑,包括顾客价值创造逻辑、伙伴价值创造逻辑、企业价值创造逻辑2。综合已有的研究,考察商业模式的本源,王伟毅和李乾文认为商
13、业模式来源于对商业机会的认识 22,而商业机会源于市场失效,正是因为存在着一些导致市场失效的条件,市场不能自动有效地协调经济活动,从而出现了尚未被利用的资源和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企业利用自身的创业活动,突破导致市场失效的条件的限制,实现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对接,从中获得企业盈利。具体而言,企业通过创业行为,降低了协调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使得市场交易顺利进行。随着对降低交易成本认识的加深,企业同时也深化了对商业机会的认识,进一步明晰了产品和市场组合,进一步界定顾客、资源供给方和其他合作伙伴的身份,以及企业与合作伙伴在提供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各自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这是商业机会逐渐成熟并演化成较完善
14、的商业模式 22。从这个意义上说,商业模式是一套关于降低交易成本、开发市场机会的系统的、结构化的逻辑,它对企业、供应商、分销商、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和价值进行识别和设计 23,这种系统设计使得交易成本降低到交易的潜在价值以下,促进市场交易顺利进行,为交易各方创造了价值。商业模式的经济学本质是一种基于信息不对称下的企业家的机会主义行为。在新经济时代,一方面,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消费者需求日益体现出个性化和变动性的特征,市场细分程度越来越高,企业面临着动态复杂的环境,因而市场信息变得越来越不对称,也潜藏着大量的产生熊彼特租金或企业家租金的市场机会。另一方面,互联网有降低交易成本的极大潜能,发达
15、的通讯技术为企业间以低成本方式组建系统和联盟,顺利完成商业运作提供了机会和可能。这两方面的力量把商业模式创新推向了商业实践的前沿,商业模式成为新经济时代热门的概念。三、商业模式构建竞争优势的能力分析如果将商业模式看成是组织的一项智力资源来考察它构建竞争优势的能力,我们需主要关注商业模式是否具有经济价值,并考察商业模式存在着异质的特征,有价值并且高人一筹的商业模式将可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考察商业模式是否具有带来竞争优势的潜力,可以关注商业模式是否符合 Barney 提出的 V(Value)和 R(Rare)的特征,能否通过 Peteraf 探讨的资源异质性和事前限制竞争等条件的检验。商业模式具
16、有创造价值的潜能,这在实业界和学术界都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商业模式通过构筑特定的交易结构和交易安排,降低了企业与合作伙伴的交易成本,能够以更低成本或者更好的为顾客提供价值,使得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能充分实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因此,商业模式本身是企业的一项资源,能够提高企业设计和执行产品战略的有效性。而且,商业模式能够激励和沟通各要素14,使得各要素围绕商业模式架构,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众志成城、通力合作,为市场提供所需的价值。因此,从激励资源的角度来说,商业模式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能够促进产品战略得到有效的实施。成功的商业模式要通过两个检验:一是逻辑检验,即商业模式对各成员的动机要有合理的见解
17、14,对成员动机的不合理的假设会导致商业模式在逻辑上不可行。二是商业检验,即商业模式所描述的服务,应该能够吸引足够规模的消费者,商业模式的结果至少应该维持企业的盈亏均衡,才能证明企业的新进入行为具有合理性 14。不同的商业模式能在多大程度上通过这两项检验存在着差别,因此不同的商业模式可能蕴含着不同的盈利潜能。优秀的商业模式对各方参与经济活动的动机有更准确的把握,能够设计出良好的交易结构来激励和约束交易各方的行为,更顺畅地动员各方资源组合到一起,为顾客创造和传递更多的经济价值,因而与一般的商业模式相比,优秀的商业模式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好的竞争优势。四、商业模式构建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分析考察商业模
18、式所带来的竞争优势是否具有持续性的特征,主要看商业模式是否具有不易被模仿的特性,也即考察商业模式资源能否通过Barney 提出的 I(Inimitable)检验,不易被模仿821财经问题研究2011 年第 11 期总第 336 期的商业模式可能给占优企业带来可维持的竞争优势。商业模式是一种关于如何赚钱的逻辑化、系统化的知识,这种知识驱动着系统资源的运转,使得系统资源充分实现其经济价值。若将商业模式理解为驱动资源运转的逻辑,而与被商业模式驱动的资源相分离时,我们发现商业模式可能具有可模仿的特征。1.因果模糊性检验因果模糊性是指企业的资源变量和价值创造竞争优势等结果变量的关系不清晰,竞争对手不清楚
19、这种因果关系,因此不知道应该投资和发展哪些资源才能够获得同样的绩效。商业模式可能不具有因果模糊性的特征,它清晰描述了系统中各要素的角色和价值,要素各方的角色和价值创造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到了清晰的阐述。竞争对手可能会对照商业模式,联系和动员各方资源,模仿占优企业执行类似的产品市场战略,这会加剧市场的竞争,稀释占优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且,企业为了激励各要素,将其因果关系向系统要素的各方做出说明,这种因果关系的知识将可能外显为公共知识而被竞争对手掌握。当商业模式成为行业众所周知的公共知识时,商业模式不再具备产生竞争优势的潜力。2.社会复杂性检验社会复杂性是指竞争优势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例如企业与供应商
20、和顾客之间长期积累的良好声誉,企业与政府部门所具有的关系资本等资源就具有社会复杂性的特征。拥有这些关系渠道和良好声誉的企业,能够顺畅地完成商业运作,而这些关系资本不由企业的一方决定,竞争企业难以在短期内获得这些资源,因而可能会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商业模式是一个较完善的、系统化的商业创意和概念,它似乎并没有具备社会复杂性的特征。与商业模式相关的竞争优势如果能够持续下去,可能是因为商业模式所驱动的资源具有了社会复杂性和相互加强的特征,商业模式驱动的资源是一个资源系统,企业的关系资本和声誉资本可能在中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商业模式作为系统化的计划工具,其优势在于集中关注系统中的所有要素如何组成一个
21、整体,从而顺利地向顾客传递价值14。这些资源在商业模式的组织和驱动下,具有了社会复杂性和相互加强的特征,可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尽管商业模式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不易模仿的资源特征似乎不是商业模式本身带来的,而来源于商业模式所驱动的资源特性,这些特殊资源是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长年互动和积累的结果。3.积累性特征检验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多是来源于存量型资源,这些存量型资源是企业长期投资和积累的结果,不容易被竞争对手短时期内模仿和超越,积累性资源影响着企业的竞争能力,使得竞争优势能够得以持续10。优秀的商业模式的出现,是企业家创新的结果,其价值主要在于组装各要素使之成为一个起作用的系统,
22、而较少关注商业模式是否在进化和积累变成核心能力,它不具备积累性资源经长年投资形成、并存在的路径依赖性特征。企业可以对商业模式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但是完善商业模式的活动似乎应该归为一种战略行动14,商业模式的本质和优势主要在于它创造性地构筑了合理的交易结构,将各方资源整合为高效运转的系统,使之能够更加顺畅、低成本或者更优秀地提供独特的顾客价值。商业模式作为一种关于如何赚钱的系统化的知识,难以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商业模式驱动的资源由于具备了某些特性,为企业带来了持续的竞争优势。而且,由于商业模式所驱动的资源具有组装的特点,而不具有在实践中进化和长年积累的特性,尽管它们可能存在相互加强和社会复杂
23、的属性,其带来的竞争优势也不大可能持续很长的时间。商业模式及其驱动的资源带来的竞争优势可能难以维持,这要求企业不仅要关注商业模式创新,还必须积累自己独有的资源和能力,企业能持续获取的租金更多情况下是来源于它独有的核心能力。五、结论和启示本文在回顾资源基础理论关于持续竞争优势的论述,以及商业模式的定义和内涵的基础上,将企业独有的商业模式看成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智力资源。本文从资源基础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商业模式这种特殊的资源构筑竞争优势和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研究发现商业模式是一套关于降低交易成本、开发市场机会的系统的、结构化的逻辑,它清晰地界定了企业、供应商、顾客、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和价值
24、,能够成为企业高绩效和竞争优势的一个源泉,但是商业模921商业模式与可持续竞争优势关系分析式具有容易被模仿的资源特征,这决定了商业模式带来的竞争优势不具有可持续的特点。这一论点与现实情况一致,例如湖南卫视引入“超级女声”这种电视选秀节目的商业模式,于 2005年在中国走红后,迅速成为各大电视台模仿的对象,而“超级女声”自身也是对美国某电视节目的跨国模仿。优秀的商业模式能够为企业带来高绩效和竞争优势,但是其竞争优势可能具有难以维持的特征。这一论点提醒企业家不应该试图通过构建一种商业模式来实现持久的盈利,企业家需要不断地发现和开发新的商业机会,不断创新商业模式,通过创新商业模式的方式抓住外界环境提
25、供的机会,用创新来串联起一系列短期的竞争优势,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和兴旺发达。同时,企业在创造出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后,需要充分利用其带来的短期盈利,加快投资和积累其他不易被模仿的核心能力,通过构筑核心能力,才能实现企业的长期生存和持续盈利。参考文献:1 Pateli,A.G.,Giaglis,G.M.A Research Frameworkfor Analysing eBusiness Models J.European Journalof Information Systems,2004,13(9):302 314.2 原磊.国外商业模式理论研究评介 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29
26、(10):17 25.3 Wernerfelt,B.A Resource Based View of the Firm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5):171180.4 Barney,J.B.Strategic Factor Markets:Expectations,Luck and Business Strategy J.Management Science,1986,32(10):1231 1241.5 Rumelt,R.P.Towards a Strategic Theory of the Firm A.Lamb,R.B.Competiti
27、ve Strategic Management C.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84.556 570.6 Barney,J.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Advantage 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99 120.7 Conner,K.R.A Historical Comparison of ResourceBased Theory and Five Schools of Thought withinIndustrial Organization Econo
28、mics:Do We Have a NewTheory of the Firm?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121 154.8 Peteraf,M.A.,Barney,J.B.Unraveling the ResourceBasedTangle J.ManagerialandDecisionEconomics,2003,24(4):309 323.9 Peteraf,M.A.TheCornerstonesofCompetitiveAdvantage:A Resource-Based View J.StrategicManagement Journal,
29、1993,(14):179 191.10 Dierickx,I.,Cool,K.Asset Stock Accumulation andSustainabilityofCompetitiveAdvantage J.Management Science,1989,35(12):1504 1511.11 Timmers,P.Business Models for Electronic Markets J.Journal on Electronic Markets,1998,8(2):38.12 Linder,J.,Cantrell,S.Changing Business Models:Survey
30、ing the Landscape J.Accenture Institute forStrategic Chang,2000,(1):1 13.13 Amit,R.Zott,C.Value Creation in E-Business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6/7):493520.14 Magretta,J.WhyBusinessModelsMatter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2,(5):1 8.15 Osterwalder,A.,Pigneur,Y.An E-Business ModelOntolo
31、gy for Modeling E-BusinessA.15thBledElectronicCommerceConferenceE-Reality:Constructing the E-EconomyC.Bled,Slovenia,2002.17 19.16 Afuah,A.Business Models:A Strategic ManagementApproach M.Boston,Massachusetts:McGraw Hill,2003.17 Rappa.The Utility Business Model and the Future ofComputing Services J.I
32、BMSystemsJournal,2004,43(1):32 42.18 Morris,M.,Schindehutte,M.,Allen,J.TheEntrepreneurs Business Model:Toward a UnifiedPerspective 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3,58(1):726 735.19 Osterwalder,A,Pigneur,Y,Tucci,C.L.ClarifyingBusiness Models:Origins,Present,and Future of theConcept J.Communications of the InformationSystems,2005,15(5):1 25.20 翁君奕.商务模式创新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21 罗珉,曾涛,周思伟.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基于租金理论的解释J.中国工业经济,2005,208(7):73 81.22 王伟毅,李乾文.创业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研究 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27(11):32 41.23 黄卫伟.生意模式与实现方式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4):77 84.(责任编辑:于振荣)031财经问题研究2011 年第 11 期总第 33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