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育发展研究!#$%&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应企业人才实际需求状况而产生的!并按照企业部门和学校的安排实施的 交替进行课堂教学和企业实际操作培训的教育模式!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一般学术型高等教育的核心特点#一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现状分析$一%总体概况#我国高职教育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总体上来说!是基于目标导向型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它实际上指的是在我国高职教育中为满足企业人才质量需要而进行的可以效仿的实践教学的一种样式!是在为社会教育和培训合格劳动者的目标下!开展的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合作的标准样式#通过这些样式!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
2、!以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未来劳动者的素质!并增强企业部门与高职毕业生之间双向选择的可能性!最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从其目前所拥有的校企合作模式的数量来看!已经存在着众多的形式#在种类上!有人把其归类为个或(个模式在名称上!有人把其称为(零距离对接)式!或(捆绑式)!或(产学研一体式)!或(三对准&四贯通)式!或(全方位合作&全过程参与&多形式推进)式!等等在理论观念上!对于(高职教育一定要突出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和创新)!我们已经达成共识!并且积极探索和追寻校企的紧密合作!这种理论观念和热情单从我国高职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中不断出现的新名词$诸如(订单式)&(捆绑式)&(零距离)等等%中就可见一斑但是
3、!在实践观念和实践行动上!我们还远没有科学的表现!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大都还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二%模式种类#首先!根据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的方式的不同!有人把其分为以下几种模式*$)%(企业配合)模式+顾名思义!这种模式中!企业处于(配合)的辅助地位!它只是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条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文*黄亚妮黄亚妮*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职教所$深圳%)(%,摘要-通过对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总体概况模式种类存在问题的分析!作者认为!我国现有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共同本质特点是!都归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 而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弊端!最主要的就
4、是!它恰恰容易偏离制定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制度的初衷.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合格劳动者 有效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构成!应该包括校企双方的认知因子&情感因子&有效的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因子和社会与政府的协调因子!以及这些因子的有机结合和协调运作!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关键词-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现状构成职教纵横#(万方数据!#$%&教育发展研究件或协助完成部分!主要是实践教学环节 的培养任务#主要采取提供教育资源的方式#例如投入设备和资金帮助学校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利用企业资源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企业专家兼任学校教师#设立奖学金$奖教金等#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主要由学校提出和制定#并 承
5、担 大 部 分培 养 任 务%目前#我国多数高职 学 院 的 人 才培 养 中 都 采 用这种合作模式%这 与 我 国 高 职人 才 培 养 中 以学 校 本 位 高 职人 才 培 养 模 式为 主 的 现 状 直接相关%!&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指 在 高 职 人 才培 养 中 实 行 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与产业部门结合的那部分培养任务%这种模式于!世纪年代中期开始在部分高等学校中试点#部分高职学院参加了试点工作%!(&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这种模式中#参与高职人才培养成为企业的一部分工作和企业份内之事#企业对
6、学校的参与是全方位的整体参与$深层参与#管理上实行一体化管理%如以设备$场地$技术$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向高职学院注入股份#进行合作办学#对高职学院承担决策$计划$组织$协调等管理职能#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过程和学校人才培养#分享办学效益%这种合作模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避免企业由于追逐利润而出现短视行为#背离学校引入企业参与的初衷#以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其次#按照对我国十几年来在应用性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归纳总结#有人把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概括为)种*+,(一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
7、接到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与生产实习#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模式)三是&学工交替 模 式#即&学 校 与 企 业共同制定人才培 养 方 案#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学习 相 互 交 替#学用结合的教育模式)四是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即&从学生的输入输出而言是完整的*订单+式教育服务#从教育本身而言是双向输入优质*资产+#,从国家社会而言是强调联手$优势互补#双向提供发展后劲#,的模式)五是&实训-科研-就业模式#其特点是合作面向高新技术企业$合资独资企业$国营私营企业等#采用校企合作$院企合作$室企合作等各种形式的合作#进行合作办学$技术开发
8、$联合培养$人员交流$基地共建$课程开发等)六是双定生模式#其特点是&招生即能就业#&完全*以销定产+#&培养需要结合#&*出口+决定*进口+#&实行人性管理)七是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模式#即&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的双向介入#把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的模式)八是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模式#即&紧紧把住了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这条线的模式)九是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即&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在办学中资金投入和资质整合投入的积极性#&办学过程中能够从社会需要$市场#)万方数据教育发展研究!#$%&需要!群众需要的出发点考虑的模式#再次$按照合作的深度$有人把校企
9、合作分为三个层面的模式%一是浅层次合作模式#学校专业方向按企业所需确定$并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高级技师等为指导委员会成员$与企业签订专业实习协议$逐步形成产学合作体#二是中层次合作模式#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建立横向联合体$成立董事会$形成多元投资主体#争取国内外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参加董事会$争取社会各相关行业&企事业以董事单位的身份支持学校发展$并建立由知名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学计划$按岗位群的分类$确定专业能力结构和非专业能力素质的群体要求$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三是
10、深层次合作模式#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经济研究方向$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技能&物化产品和经营决策$提高整体效益#企业也主动向学校投资$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学校在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技术&营销&管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可获得相关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为课堂教学提供案例$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从其形式上讲$至今还是处于浅层次的初级阶段和刚刚开始的中层次的起步阶段$其合作深度与深层次的高级阶段相距还甚远#)三*存在问题+自我国高职教育!世纪)年代迅速发展以来$从理论到实践$从中央到地方$普遍
11、重视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和创新+我们看到$几乎每种职业教育杂志的每一期都会出现几篇有关校企合作的论文,几乎每年各地级!省部级到中央国家级的科研都有校企合作的课题研究,而且$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也表达了要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强力推进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实现更加融合的急迫意志$为此 从!年*月起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这一个专题连续数次召开全国性的大规模!高规格会议$并且教育部长每次都莅会发表重要讲话$等等+为什么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会成为一个如此热的热点-笔者认为$一方面因为校企合作模式确实是保障高职教育质量和特色的核心关键$另一方面因为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中从实践观念到实践行动都存在着重大问
12、题$主要是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企业行为短期$学校偏重利益$没有形成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机制等$具体如下%*+观念问题+如%)*无论从政府!行业,企业-$还是学校本身$对校企合作的客观性!必然性!必要性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观念$都还处于叶公好龙阶段+)!*很多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教育的思想$大多企业只是选择人才$而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的培养,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和生产实践等因素的考虑$在出现企业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企业本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矛盾冲突时$把培训教育学生视为额外负担+).*学校行政人员存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形成了校企合作的阻力$教师也因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而缺乏积极性
13、+!+政策问题+如%)*虽然我国现在高度重视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成立了校企合作协会$并开展了大规模的试点!试验+但还没有建立权威!完整的校企合作的准则和指导手册+作为第一部全面!系统总结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模式的专门著作$!/年0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主编的银领工程系列之一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也没有逃脱成绩总结和经验描述的藩篱桎梏$缺乏理论高度的分析和教育哲学层面的探索以及由此引出的高职校企合作制度&法律&法规的制订$很难实现其编写的初衷(成为一部可以起到指南兼手册作用的工具书+)!*国家还没有
14、出台校企合作对企业的奖励机制$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利益保护不够+).*国家没有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的协调机构$负责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很多项目难以获得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的充分协调+)/*学校体制改革滞后$弹性学制没有建立和完善$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前景+0 万方数据!#$%&教育发展研究(运行问题!如#)$对校企合作缺乏整体推进%没有从系统的观点%通盘考虑%统筹运作%使企业运行与办学诸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最优化地实现办学目标和预期效果(!$微观的运行制度不够成熟和完善%特别是当与学校现行制度发生碰撞时%显得无能为力)($效果上普遍属于浅层次
15、的校企合作模式%深度不够%特别是欠缺技术开发方面的合作!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少而又少%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亦都停留在教学设备捐助&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等的合作!这种合作%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目标*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将高职教育资源的势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实现办学的整体效益%相去甚远)(*$学校运做机制和企业运做机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还没有真正融合%使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以及受教育者从,学生&学员&职业人到
16、社会人-的角色转化%受到一定的制约)(%$运行的形式上大都限于建立,校内工业中心-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校企合作)在德国+,%学生的实践实习几乎都是学生自己寻找企业%在企业里真刀实枪地工作和科研%企业依据法律承担培训教育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实事求是地对其进行评估和考核)而目前%在我国的高职教育中%涉及到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形式大致有认识性实习&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在认识性实习中%只是对企业教育环境&大多是各个院校建立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初步的视察.在生产实习中%主要目标是完成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教学内容%以验证相应的理论教学内容+书本知识为主%以专业实习为主%学生大多数时候是像,影子-一样跟
17、在生产人员后面进行观察%实习时间较短%一般为*-#周%学生也经常只被当作单纯的教育对象%不真正参与实际的生产性工作%也因此没有报酬%大多数是部分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还有部分在,校内工业中心-进行.在顶岗实习中%其主要目标则具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更加扩展的外延%它不仅是要通过实践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通过实际工作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而且是要通过顶岗工作实践使学生的自身素质获得全面提高%其根本的特征是学生要顶岗从事实际工作%要以一个职业人的身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用人单位实际岗位的工作%其时间较长%包含多个工作学期%其工作也有明确的要求和责任%不能只是旁观%要像企业的员工一样为
18、企业创造实际价值%也可以因此获得一定报酬%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中的顶岗实习大多数还是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而,校内工业中心-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由于各个院校的基础状况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也因此使校企合作的质量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而且都还是没有脱离学校主导着校企合作方向的状况)*.本质问题)学校和企业是校企合作中的两个本质要素)但是%两者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应该说%两者都是校企合作的组织实施者和考核评价者%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其表现不同)前者主要表现是承担理论基础教育任务%为在企业开展生产实习教学奠定理论基础.后者主要表现是承担实际职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任务%为
19、校企合作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以及实际动手能力质量培养的保证)依据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处理学校和企业关系的不同侧重点是学校还是企业%我们可以把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分为以学校为主的和以企业为主的两种校企合作模式)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国际比较来看%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的特点主要是%校企合作的对象为企业或生产部门的学徒+企业或生产部门为实施校企合作的主要组织者和管理者+企业内专设有培训机构和企业内培训比重远远大于学校教学的比重+有相应的社会监督或保障系统%其代表主要有德国的双元培训制+英国的工读交替式培训和日本的产学合作.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的特点主要是%在校企合作的具体组织实施上%坚
20、持以学校计划组织为基础%由学校从培养学生的现实出发%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寻找适当的企业雇主%根据企业的需要和可能提供的相应的生产实践培训场所等%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其代表主要有美国的合作教育计划和苏联的学校*基础企业培训计划/!0)1)万方数据教育发展研究!#$%&由此看来!事实上!我国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无论归类为几个模式!无论叫做什么名称!大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特点!就是仍然都归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这正是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本质问题%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弊端#($容易偏离校企合作模式的本质目标%近年来哲学认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向就是!在坚持知识的客观性和公共性的同
21、时!承认知识具有主观性和私人性 在学校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中!除了公共知识(!更重要的是与)公共知识(相对的*缄默知识(&即默会知识$的学习+默会知识是个人化的,实践性的知识!它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以语言的方式加以传递和陈述!是与那些可以用概念,命题,公式等明确加以陈述的*显性知识(相对而言的!代表着人类知识总库中那些无法言传的知识!是显性知识的基础和向导 它揭示了人的知识结构中还有大量实践性的,缄默的知识类型!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关注显性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缄默知识的积累和养成!即要*做中学(*做中学(!这也正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追求的本质所在 而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追求各种*证书(
22、的获取和各种考试的过级!学生进行默会知识学习的比重小!实践教学的方方面面不能保证!使得学生常常是*拿到几个证书(!却看不懂线路图!不知如何处理工作!恰恰容易偏离我们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本质目标&!$不易调动企业主动合作的积极性 站在企业的角度!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选择优秀的高职人才!利用学校资源对职工进行继续教育!从长远观点!通过刺激,激励!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转化为学习型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借助于高职院校的信息与技术服务!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新技术的引进,设备的技术改造等.+*通过对教育的支持!起到宣传效应!树立企业形象.,*利用学生使用企业提供的专业实训设备进行训练!起到针
23、对潜在消费者的广告作用.-*在*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中!权利分享与责任分担透明度高!依法进行!企业在分担责任的同时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等%而目前我国高职人才培养中大多数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和维系主要还是靠*关系和信誉(%这种机制是校企合作的最初形式!形式简单!方便灵活!但缺乏稳定性!不利于充分调动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利于合作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条件的健全和完善%简要地说!从校企合作的内部机制来看!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其显示的&尤其是企业的$合作动力不足!活力不够!合作双方各自的管理体制也不健全!利益分配机制不够完善.从校企合作的外部条件来看!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其合作信
24、息不够畅通!合作资金不足!合作所需政策法规还不到位%二,有效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构成有效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构成的基础是其设计理念%简而言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设计理念主要包括两点-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二是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不同职能!实现人才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其核心是满足企业本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而就像婚姻一样!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也正如校企双方的联姻!需要有一定的认知,情感,法律法规和社会与政府的环境协调等因子的作用以及这些因子有机结合的作用的支持%(*学校和企业双方的认知因子正确的认知是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意志的基础%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双方都首
25、先必须具有一定的正确认知%如!学校必须明确认识到!*面向社会,着眼未来,服务经济(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更多地征求企业的意见!在专业设置方面!把市场的短周期性和教育及人才培养的长远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加强地方政府宏观预测的指导性!使校企合作不仅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还要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解决毕业生的出路,满足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企业也必须明确认识到!支持和积极配合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要使企业管理人员参与课程设计和进课堂讲课以及*师傅带学生徒弟(形成制度!要认识到实习生潜在的价值!不能单纯地把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要积/!万方数据!#$%&
26、教育发展研究极调动学生对工作的兴趣和激情!锻造他们的工作实践能力!完成实习任务!学校和企业双方的情感因子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产生积极的情感!用双方的热情经营校企合作才能达到双赢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只是学校有热情!寻求关系去合作!企业也要有积极性!才能#两个巴掌拍得响$%()有效的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因子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保障机制!而法律法规保障是其最重要的保障因子 因为!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也是一种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合作行为!应有相应的政策法
27、规来调节&规范和推动!并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因此!必须健全有关政策与法规如一是建立相关基础文件!例如!(联合办学协议)&(联合办学五年规划)&(校企联合共建实践基地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联合办学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企业技术骨干教师聘任考核办法)&(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实施管理办法)&(教材建设与教材管理办法)&(校企联合科研开发管理办法)&(企业教学各环节基本要求)&(企业教学学生管理办法)&(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等*二是建立新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评价标准!企业必须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质量监控!课程评价标准必须将教育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统一起来!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按照(企业
28、教学各环节基本要求)&(企业教学学生管理办法)!扎实开展教案&教学进度&作业批改检查等工作!按照(企业技术骨干教师聘任考核办法)加强对企业教师管理!强化激励机制!坚持教学质量评估和考核!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环节进行督察和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由校企双方给予相应奖励或处罚*三是建立校企双方的管理协调机构!负责协调处理校企合作中的有关问题!如校企合作委员会等%*)社会和政府的环境协调因子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推进的社会和政府的环境协调!主要体现在其一!建立崇尚技术教育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人们以接受职业教育为荣*其二!加大职业教育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其三!建立具有标准齐备和运行规范的劳动力市
29、场和培训市场!全面建立和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其四!建立法律和相关政策制度!鼓励和保护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其五!校企双方更新观念!企业要以长远的观点!将校企合作作为营造#学习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学校则要充分认识到!企业的深层次参与教学过程是保证高职教育特色和质量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要把合作伙伴的兴衰看作自己的事情予以关心和重视!等%!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主编)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国际比较+0-)高教探索!*!,*-)+(-.张恩祥!李春
30、旺!黄标)高职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1&234-5667822999):;)?25AB29:7CBE2BCFEG?2(H=+*-.刘晓明!杨如顺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1&234-566782299965?2IJ KIKF2L5D2%(M%)F56AE+%-.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论文集+N-O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朱懿心!倪天祥!常小勇).坚持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性人才探索校企零距离对接的新模式+0-).中国高教研究).!*!,!-)+P-.梁众!韩忠军).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新趋势+Q-).上海产学合作教
31、育协会网).!*)P(万方数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作者:黄亚妮作者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职教所,深圳,518055刊名:教育发展研究英文刊名:EXPLORING EDUCATION DEVELOPMENT年,卷(期):2006,(10)引用次数:46次 参考文献(7条)参考文献(7条)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 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 20042.黄亚妮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国际比较期刊论文-高教探索 2004(4)3.张恩祥.李春旺.黄标 高职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4.刘晓明.杨如顺 高职校企
32、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查看详情 20036.朱懿心.倪天祥.常小勇 坚持产学研合作 培养应用型人才期刊论文-中国高教研究 2004(2)7.梁众.韩忠军 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2004 相似文献(10条)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 揭育通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9)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和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对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三类企业参与模式、三个合作层次模式、九种实践经验模式进行了论述,并指出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局限性和现存的问题.2.期刊论文 喻穹 利用优势资源创新校企合作模式-职业
33、技术教育2006,27(13)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尝试了使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向更深层次发展的几种模式.3.期刊论文 刘景光.Liu Jingguang 基于顾客价值视角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的思考-科技广场2009(4)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本文基于顾客价值视角,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六步逻辑流程.4.学位论文 叶伟媛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分析和研究 2008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
34、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如何结合高职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积极在实践中探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成为高职教育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在培养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探索,在实践中了挥了重大的作用,初步形成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在发展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双方的合作层次低。现有校企合作模式,大多是短期的、不规范的、靠感情和人脉关系维系的低层次合作,稳定性差。二是企业缺乏参与合作教育的动力。在目前已形
35、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少而又少。三是校企双方对实践教学体系缺乏深层次的研究,合作内容较空洞。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着观念问题、政策问题以及运行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政府加强宏观指导、行业协会发挥中介功能、突出企业的核心地位、提高学校的服务功能等方面探讨了校企合作的发展对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过程,并强调由于环境、区域、专业的不同,校企合作模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不同地区,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应在借鉴其他校企合作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本区域,本院校,本专业
36、的校企合作模式。5.期刊论文 刘瑜 浅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优化策略-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10)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高职院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校企合作模式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策略.6.期刊论文 金长义.陈江波 德、美、澳、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教育与职业2008(17)文章对德国双元制、美国合作教育、澳大利亚TAFE模式三种不同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实际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我国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完善有所帮助.7.期刊论文 宋汉珍
37、.SONG Han-zhen 高职高专IT类专业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z1)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校企合作是主体.针对我校的具体情况,在分析我国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对高职高专院校IT类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中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探讨和论述.8.期刊论文 陈菊珍 世界两种职教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影响-职业教育研究2006(3)通过分析双元制和能力本位两种职教模式及其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构建的影响,探讨具有我国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及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职教模式.9.期刊论文 芒刺 创新应对挑战合作谋求发展记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大学合作互动-教育与
38、职业2008(13)压力背后的潜力 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关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从未停止.订单式人才培养、工学交替、全方位合作、实训-科研-就业、以企业为主合作办学等模式的创立,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进行了有益尝试.但这些模式拘泥于与企业生产职能部门合作,在合作范围与层次上的局限性逐步显现.10.学位论文 石吉勇 高等职业院校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08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异军突起,正处于蓬蓬勃勃的发展阶段,日趋显示出它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科技、人才、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近几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但由于我国高等职
39、业教育起步比较晚,历史比较短,又受我国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上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完整的理论,现行的人才培养方式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目前,国家、社会与各高等职业院校也都充分认识到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弊端,积极探索,试图寻找出一条适合高职教育的有效之路来。本文就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选择了“高等职业院校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个重要课题,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首先,论文介绍了高等职业院校、实用型人才、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几个基本概念。其次,论文分析了国内几个主要人才培养模式的状况和弊端。我们认为,国内现存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40、存在的主要弊端是:重“传承”而不重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专才”而不重视综合意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重“理论”而不重视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重“单干”而不重视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第三,论文介绍了国外几个主要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当前国外主要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模式、英国“工学交替模式”、日本企业教育模式、澳大利亚“阶梯教育”模式、美国的技术准备制度等几种。它们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是:注重实践;更好地沟通了企业与学校;教育的方向和目标要从专业教育、学历教育转变为岗位教育、职业教育;教学方式从学科教育向岗位能力培养方向转移,以
41、岗位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教学活动从课堂教学为主向以实验室、专业实习、现场教学为主转移,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考核理论为主的考试考核向考核技能为主的考试考核转移,引导和强化职业技能的培养。第四,论文介绍了若干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对之进行了评述。它们是:“项目模块式”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双证书培养”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导师制培养”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最后,论文对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进行了阐述。我们认为,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主要有:以实用型人才培养为培养目标;按社会和行业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按照职业技能要求构建课
42、程体系和选用适用教材;进行校企有效合作,走产学研有机结合之路;加快“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等。引证文献(46条)引证文献(46条)1.郭偌伶 深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期刊论文-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4)2.付丽琴.黄荣英 制度视角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初探期刊论文-教育探索 2009(9)3.胡昌荣 校企合作与订单培养研究综述期刊论文-科学咨询 2009(15)4.李新红 校企合作中弹性学制的建立与思考以计算机网络专业为例期刊论文-考试周刊 2009(29)5.胡斌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校企合作期刊论文-成功(教育版)2009(6)6.钟彬杉 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
43、实践期刊论文-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2)7.邓志军 论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良性互动的制约因素及基本对策期刊论文-教育与职业 2009(18)8.蔡静野.宋连凯 高职艺术设计就业指导与毕业设计课题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14)9.张堂田.来景辉.朱丽君 高职院校两定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期刊论文-教育学术月刊 2009(5)10.浙江省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中职教育研究所.华东师大职成教研究所中职教育研究中心 浙江省中职校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期刊论文-中等职业教育 2009(2)11.秦虹.沈钦文 提升高职院校产教结合执行力的途径期刊论文-管理观察 2009(2)12.叶伟媛
44、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对策探讨期刊论文-职业教育研究 2009(4)13.王小娟.缪华昌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探讨期刊论文-现代商贸工业 2009(4)14.孙红艳 基于大型企业的校企一体化模式探索友嘉模式的成功原因与启示期刊论文-职教论坛 2009(4)15.盛海洋.李艳霞 校企结合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以交通路桥专业为例期刊论文-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34)16.胡越明 经济类专业高职教育改革的艰难探索期刊论文-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4)17.吴弋旻.张铮.吴红梅.魏滨 高职电子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期刊论文-中国科技信息 2008(24)18.顾晶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下的课
45、程改革思考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课程为例期刊论文-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19.陈桂良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问题及其思考期刊论文-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11)20.张红艳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政策研究综述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教育 2008(20)21.顾晶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教学改革初探期刊论文-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5)22.陈拥贤.周劲松 基于校企共生态的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的探讨期刊论文-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4)23.洪延艺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研究期刊论文-教育与职业 2008(29)24.李长威.李妍妍 校企
46、合作是应用型高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期刊论文-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20)25.胡昌荣 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比较研究期刊论文-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04)26.肖忠文.伍建平.王胜 以就业为导向的艺术设计系就业保障机制探析期刊论文-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27.夏连学.张慧颖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内涵分析期刊论文-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18)28.田明山.白士强 高职高专院校推行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思考期刊论文-教育与职业 2008(18)29.朱维巍 基于高职生综合素质的校企合作探索期刊论文-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08(03)30.贺
47、修炎 论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校企双向互动合作模式期刊论文-教育与职业 2008(14)31.樊玉萍.季静 推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思考期刊论文-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32.张慧 新形势下职教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改革初谈期刊论文-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01)33.李春玲 校企合作是服装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必经之路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教育 2008(06)34.陆春华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2+1订单式教学模式探索期刊论文-职业教育研究 2008(01)35.张旭翔.王钧铭 推进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期刊论文-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01)36.倪依纯 工学交替模式的实践
48、及思考期刊论文-职业技术教育 2007(29)37.马永祥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研究期刊论文-文教资料 2007(28)38.竺辉.方湖柳 2006年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研究综述期刊论文-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23)39.竺辉.方湖柳 2006年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研究综述期刊论文-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23)40.竺辉.方湖柳 2006年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研究综述期刊论文-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23)41.竺辉.方湖柳 2006年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研究综述期刊论文-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23)42.竺辉.方湖柳 2006年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研究综述期刊论文-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23)43.姚东伟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期刊论文-职业技术教育 2007(11)44.雷久相 高职校企合作的创新视角期刊论文-职业教育研究 2007(04)45.程敏 高职合作教育中的校企关系简析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教育 2007(12)46.王虹 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服务铁路跨越式发展期刊论文-教育与职业 2006(36)本文链接: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