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趋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趋势.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28卷?第 5期2009 年 10月兰州交通大学学报Journal of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Vol.28 No.5Oct.2009?文章编号:1001?4373(2009)05?0139?04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趋势*麻艳香,?蔡中宏(兰州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摘?要: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是关乎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的基本问题,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就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本文在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机理和我国高校目前正在探索的几种人才培养模式探
2、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趋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对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近年来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问题。不同层次的高校都在探讨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现实课题。虽然人们都清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都在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阐述这一新课题,但时至今日,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成功的模式。综观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以及我国高校在教育改革中探索的新模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趋势是学科交叉、文理渗透
3、,就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机理探析研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机理,主要探讨引起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因、层次与特征及原则等深层次问题。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因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指高校按照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服务的宗旨,发挥自身专业特色和优势,坚持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按照教育既要遵循外部规律,又要遵循内在规律的原则,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及评价结果等方面进行的变革和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并为该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教育外部环
4、境或外部因素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驱动作用愈来愈明显。美国教育家克拉克?科尔曾经说过,?学院和大学从来不会高居于虚构历史神话的顶层,它们常常屈服于周围环境的某些压力和约束。反过来,它们也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进程。?1这说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更多地取决于外部环境或外部因素的制约,尤其是经济因素的制约。当然,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由于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不同,服务目标的趋向不同,因而改革动因的侧重点也不同。在范围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外部环境的变革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世界范围内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变革;二是国家宏观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变革;三是一定的区域内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变革。一般来说,研究型大学人才培
5、养模式改革的动因更多地来自于前两个方面,而教学科研型及以教学为主的地方性大学,其变革发展的根本动因应是来自于第三个方面 2。当然,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除外部环境的驱动外,还有培养模式内部主要因素的促动,即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念及其价值取向的选择等内在要素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产生巨大影响3。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层次性与整体性特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理念、办学方略、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能力的发展等诸多方面。这就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从整体上全方位的角度来对待,它是一项多层次的具有全校性、全面性、全程性、全局性、全员性的重大改革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全校性
6、,是指高等学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之需要,以外部环境或外部因素发生的变革为整个参照系数,以教育思想变革为先导,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从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等多个维度入手,对学校的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科类结构等进行总体的设计、布局和调整,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其目标主要是营造一种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想环境、制度环境和发展空间,使学校在总体上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全校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宏观改革,侧重于目标、政策、制度导向等方面,体现的是学校总体上的办学方略。*收稿日期:2009?05?26基金项目:甘肃省 2006 年社科规划项目?理工科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
7、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甘肃省 2008 年社科规划项目?理工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研究?。作者简介:麻艳香(1967?),女,山西朔州人,副教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第 28 卷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全面性,是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当在学校专业的设置、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规格的设计、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途径的选择等方方面面推进,而不是只局限在其中的某一个方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全程性,是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改革,是贯穿于全学程的各个教学环节的改革。这种全程性,一是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二是体现在人才培养途径的选择。培养方案的改革,体现为传统的?
8、三层楼?课程结构模式,势必被平台式课程结构模式、平台?模块课程结构模式、?一体化?课程结构模式所取代。培养途径的改革是人才培养过程在局部范围适应社会的表现。我国高等学校目前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多地表现为人才培养途径的选择,比如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分流培养模式、主辅修制模式、双学位制模式、本硕或硕博贯通培养模式以及?2+2?、?3+0.5+0.5?、?3+1?、?3+2?培养模式,等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全局性,是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关系到学校全局,需要学校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与通力合作。首先,学校领导层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办学思路、治学方略,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
9、导向作用;学校领导层对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视与支持,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学校各二级学院是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实施者。各二级学院必须对所办专业从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规格的设计、培养方案的制定直至培养途径的选择,进行细致的研究,构建符合学校定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且各二级学院必须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彻到教学的全过程。再次,学校各职能部门都应当为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力的支持。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必须制定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教学管理制度与质量监控体系;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必须对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撑,等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全
10、员性,是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得到学校全体成员的大力支持,需要教师与干部的广泛参加与积极投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全程性与全局性,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全员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全程性,要求所有的教师都必须投入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院系领导要着重研究构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研室主任、课程负责人与任课教师则着重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全局性,要求各个职能部门特别是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加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行列;而学校领导层则必须担负起领导全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使各部门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必要条件。总之,
1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性工程,各层次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组成一种最佳的?合力?,以共同实现时代所需要的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的目标5。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坚持五个基本原则:第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体现时代特征。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急剧变化中,教育主体要把握好时代脉搏,把握好趋势性的东西,具有正确的前瞻性。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者要把握时代发展潮流和趋势并根据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挑战,一方面,必须培养创新人才,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另一方面,努力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有用的、和谐发展的人。只有抓住时代的脉搏来考察教
12、育问题,才能推动教育思想的发展和进步,也才能把握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 6。第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依据现实需要并体现其多样化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活动及其模式改革要依据实际需要,体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活动及其模式改革的多样化要求。一个时代人才的根本特征可能是一致的,但学科专业目标、专业方向和规格等具体目标,则需要在有关人才根本特征的一般性结论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条件予以多样化和具体化。第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实现模式的整体优化。根据系统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则,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特殊对象是一种?大教学过程?,有别于普通教学论的微观教学过程 7。人
13、才培养模式意义上的大教学过程与实践形式中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这个层次相对应,包括人才根本特征、规格、专业方向的规定,整个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规划和设置,培养途径和环节等。从整个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单门课程的优化关系来看,无疑前者更重要,而后者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服从整体的需要。第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体现教育范式的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体现教育范式的变化,就是要处理好教师的规范(?Normal?即对学生潜能发展的价值限定)与学生的自我建构的关系,处理好规律的决定性、培养过程的有序性、必然性、理性、群性与学生发展的自由意志、非理性、无序、偶然、自我生成之间的矛盾。因此,教育不能只强调缺乏
14、活力的?预设论?、?预成论?,而不重视或忽视学生的?自我生成论?。学习型社会不以学科为中心,而以学生潜能发展为中心,要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而非教师中心;对课程也是强调过程,而非?跑道?,使教育更合乎人性等 8。第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在实验试点的基础上遵循由点到面的推广策略。人才培养模式的人为特点决定了?设计?和?改革试验?是它的两个重要方面。模式不是自然形成和自然更替的。因此,人为设计是首要环节。但是,模式的设计一定要辅之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验或实验。中国现当代教育改革最大的问题是改革实验太少,而外国的教育就不是如此。他们更注重通过改革实验来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如杜威。在模式改革实验试点成
15、功的基础上,还要遵循由点到面的推广策略,不能一下子就铺开。否则,成功是一大片,失败也是一大片。二、目前我国高校正在探索的几种人才培养新模式为顺应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从上世纪末开140第 5 期麻艳香等: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趋势始,我国一些高校就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经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或正在试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新的模式主要有:1.KAP 模式同济大学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 KAP 模式,即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和人格(Personality)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校从 2000 年开始提出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
16、发展,按照 KAP 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确立?知识、能力、人格?(KAP)三位一体的全面素质教育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济大学非常重视学生课外科技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强调?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这种模式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建设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和谐发展教育模式的重要举措。2.北大的?元培计划?与清华的?基科模式?北京大学致力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在本科阶段,探索?元培计划?。2001 年创立了元培计划班,该班按大类招生,学生进入北大不分院系和专业,之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自己对学校专业的了解、自己未来希望从事的职业,在学校内部
17、自由选择专业。该计划一方面突出了本科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把高等教育体系的不同阶段看成相互关联的统一体,另一方面也对管理体制和学习制度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把现有的学年学分制变为课程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坚持?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以增强学生自学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是为加强基础科学教学与研究,在杨振宁教授提议下于 1998 年开始试办的一个跨系跨学科的教学试验计划。通过强化数学和物理学的教学,基础科学班的本科生应掌握扎实的数学与物理学基础理论,并具有较强的物理实验技能和接受一定的科学研究
18、的实际训练。同时安排一定教学环节加强学生与国际同行进行交往能力的训练,以及人文科学精神的熏陶。基础科学班的学生从三年级开始逐步向物理学、数学及校内其它对数理基础要求较高的学科分流发展,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与能力,选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通过本科与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有机衔接,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学科的认识,通过多次选择机会找到适合于自己发展的主修学科方向。并且清华大学也在人才培养方面正逐步地推进按大类培养的模式。3.本科生与研究生联读模式现在很多高校都在探讨本科与研究生联读模式。如北京大学医学专业实行 8 年制教育,从本科到博士联读。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在全校率先实行
19、本科生导师制,68 名本科生有了自己的导师。此举的目的是抬高本科生的培养定位、培养重心,将本科生培养方式向研究生培养方式靠拢,探索本、硕、博连读,阶段分流的贯通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科生导师将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生活、思想等情况提供顾问和指导,把本科教育从批量培养转变为个性化教育。导师通过指导及示范,寓学于研,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及专业兴趣,为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接触高水平的科研领域创造条件。4.北京师范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国际趋势,北京师范大学启用?4+3?、?4+2?、?4+0?三种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改革方法是:学生入学 3 年后进行一次?职业分流?的选择和选
20、拔。其中一部分学生继续在原专业学习,四年毕业后考本专业研究生,未考取者作为本科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一部分学生通过选择和筛选,在完成第四年专业学习后,直接进入教育专业硕士阶段学习两年,获得硕士学位;其余的另一部分师范生则通过第四年教育类课程和完成教育实习后,获得该师范专业的学士学位。5.南京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南京大学在?三个融为一体?(即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思想指导下,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新生入学第一年,要求所有学生不分专业打通公共基础课,第二年以学科打基础,第二学年下学期至第三学年分流进入专业基础课。为提高理
21、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南京大学理工科学生在四年本科期间也必须自由选修 14 个学分的人文素质课程。6.武汉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自 2000年 8月新武汉大学组建以来,以?三创教育?(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为理念,以?充实内涵、重点突破、改革创新、超常发展?为指导思想,积极进行学科优化重组,实行讲授与自学、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创造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武汉大学中法双学士学位班就是武汉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典范。中法双学士学位班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学科建设的需要,将经济、管理、法语三方面知识学科相互渗透。此外,还开
22、办了人文科学试验班、数理经济和数理金融试验班、WTO 试验班等,都是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尝试。从以上模式看,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正处在一个积极探索,大胆实验的阶段,缺乏成熟的可以推广的经验。但从这些个案中也能初步看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特点:在改革中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尊重个性,发展人格;文理互渗,学科交叉;前期趋同,后期分化。9这些特点反映出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趋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在新世纪,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必须注重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大学教育将从人文教育与科
23、学教育的分离与失衡向二者相融合、相互渗透、协调发展转变。而科学教育是指通过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辨别客观事实,发现客观规律,进而增强其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同时开发学生141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第 28 卷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意识、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人文教育是指通过传授人文知识,增强人文品质,培养人文精神,使学生正确处理其与社会、他人、自然界的关系,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创新精神和健全的人格品质。从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来看,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普遍的发展趋势。美国几所著名理工科大学,如伯克利加州大学、
24、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的研究认为:自然科学最终只能提高知识,而不能提高智慧,智慧是知识与判断的综合,为了取得智慧,理工科大学生必须要有人文科学的协助,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要重点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怀特海说:?没有人文教育的技术教育是不完备的,而没有技术教育就没有人文教育,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成为博学多才和术精艺巧的人?。10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曾撰文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传统的分界即将消除,他们将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起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的呼唤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应对知识经
25、济挑战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时代根据。科学教育观所要发展的是全面性的教育。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过程中实现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全面融合,有利于克服科学与人文分科教育的缺陷,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其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实践根据。科学教育观所要发展的是协调性的教育。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过程中实现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协调互补,有利于克服科学与人文思维分裂的缺陷,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再次,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理论根据。科学教育观所要发展的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性教育。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过程中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可持续
26、整合,有利于克服只重知识传授而轻素质培养的倾向,实现培养大学生成人与成才的目标。总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趋势。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高校,应该积极顺应这一共同趋势,使两种教育的融合从知识和能力层面提升到思想境界层面,引导大学生把做人和做事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培养追求真、善、美的创新人才和创业者,这正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根据和意义所在。参考文献:1?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 M .陈学飞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169.2?曾冬梅,黄国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因、层次与涵义 J.高等工程
27、教育研究,2003(1).3?孙建平.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曾冬梅,黄国勋.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探析 J.中国高教研究,2003(7).5?黄国勋等.地方综合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研究 M.南宁:广西民族学院出版社,2001:87.6?杨杏芳,朱曼.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 J.大学教育科学,2003(2).7?孙喜亭.教育原理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24.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1.9?肖丽君,胡和平.国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趋势 J.
28、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10?欧内斯特?博耶.美国大学教育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201.On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and Its TrendMA Yan?xiang,?CAI Zhong?hong(School of M arxism,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Abstract:What kind of person to train and how to train a person are the fund
29、amental issues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is the basic problem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also the importantfactor to affect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Therefore,the personnel training pattern reform is thekey to the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education.In this paper,t
30、he author proposed it should integrate hu?manities education and science education in the tendency of training pattern reform,based on exploring themechanism and the analysis of training model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China.It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ersonnel training pattern;teaching reform;humanities education;science education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