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索.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本文是南通大学2006年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生物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项目号:A200633)的部分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朱道立(1951-),男,上海人,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动物学。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12期 教改纵横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索朱道立,陈佩林,马以桐,王康乐,蒋建国(南通大学,江苏 南通226007)摘 要: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学 导多元立体化互动”的开放教学模式为基础,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多元立体化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学习主动化、资源整合多元化、课程讲授多样化、学习支持
2、立体化”。探索了几种典型的“学 导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南大学校模式、学分制模式和医学模式。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的新挑战:通过更新智能观念,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智能特征;针对不同智能的特点,设计相应的课程和教学活动;完善智能结构,组织教师“智能小组”。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关键词: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多元智能;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609(2007)12-0055-04 人
3、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采取各种措施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把提高教学质量工作落到实处。教育部高教司下发的2007年2号文件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强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学科专业。要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多元立体化的理论依据:马丁 特罗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化,多层次,多样化的观点;而现实问题: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办学的“趋同效应”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
4、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发展出路:大众化高等教育要以多元化,多层次,多样化为前提,大众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立体化 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要求;社会需求和求学者个体需要的多元立体化 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动力;高等教育机构的多元立体化(又分为“纵向多元化”、“横向多层次”、“交叉多样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质量标准的多元立体化 高等教育呈现多元立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一、多元立体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 以学习者学习为主体、教师教学为主导,通过多元立体化的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及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学习,实现“学”与“导”的有效互动。它与传
5、统教学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把以“教师教学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一)学生学习主动化55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以集中化、整体性、主动学习为主。但相当一部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还没有真正确立,自我探索的习惯还没有养成,作为教师在实践层面上要从知识的提供者转变成学习的引导者和启发者。既要帮助学生完成学业,也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终生学习所必需的自学能力。基于这一思想,学校要尽快使学生做到从中
6、学到大学学习方式方法的转变,使其掌握一定的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针对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性质的差异,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主动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并自觉地学习课程内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依据当今时代飞速发展的特征,精心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富有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计划是十分重要的。(二)资源整合多元化将多种教学资源纳入教学设计系统,使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与其它要素有机结合,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既方便学生对教学资源的使用,又发挥系统优势,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首先,了解和搜集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级、省级、校级的精品课程等已有资源,然后依据教学大纲要求,选择教学资源类型。其次,认真备好讲授课程,精心制作课程的CAI
7、课件、PPT讲义。同时,也辅以CAI课件、网页文件、视频文件、动画图片等形式,使多种教学媒体相互补充、充分互动。再次,拟定科学、合理的各门课程教学一体化方案,为学生的学习主动化进程提供指引。通过整合,将外校教学资源和自制资源建成一个多元化资源的课程学习平台(见图1),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支持。图1:多元化资源的课程学习平台(三)课程讲授多样化每门课程的讲授都是整个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尤其对于学习难度较大的生命科学课程更是如此。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一环是通过大课和小课讲授方式方法的改革,引导学生主动预习文字教材和网络资源,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已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课程讲授教学。帮
8、助学生疏理知识条理,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最终达到掌握课程要求的目标。(1)单元授课。在教学设计时,以单元授课形式进行重点、难点的讲解。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必须先阅读相应的章节,带着主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参加听课。(2)小组讨论。学习者进行个别化主动学习与有组织有计划的共同学习,两者并行不悖,并且互助互补、相辅相成。帮助学生交流学习信息和资料,交流学习方法和学习心得,实现集体协作,达到共同提高。(3)作业讲评。作业讲评是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方式,又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按照教学要求认真设计平时作业,并及时批改和尽快反馈给学生。(4)实验教学。生命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
9、强的课程,要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和动手能力,将课本中讲述的实验原理应用在实践中。(四)学习支持立体化现代生命科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动化学习,是在完善的多维立体化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支持下完成的。生物科学教育要求教师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换,学习支持服务工作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学生提供立体化的学习支持,主要体现在:(1)各门课程的生动细致的讲授;(2)提供随时的、耐心细致的集中辅导课和个别面对面答疑;(3)在课程平台“课程讨论”栏目上对共性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和更新等。此外,还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各种学习便利,将电子教案和课件放在课程平台上供学员下载学
10、习。对无条件上网的学员提供VOD光盘等。二、多元立体化是实践高校教学模式的较好选择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且简洁的教学结构及其具体操作的范式。教学模式在空间上表现为一定的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在时间上表现为如何安排教师、学生教与学的活动。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指导教学活动的教学理论或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对学习者产生的预期影响。教学内容: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形成的课程结构。教学手段和策略:用于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系列途径、方法、技巧等。教学评价:检测教学活动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程度。要素之间的不同组合
11、构成不同的教学模式,由此导致教学功能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样化。为落实教育部提出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65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经过多年实践,我们探索出几种典型的“学 导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其中南大学校模式、学分制模式、医学模式是三
12、种典型模式。南大学校模式。南大学校模式是南京大学提出“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办学目标,同时提出了“三个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思路,即在人才培养中“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确立从事基础理论研究与教学的人才,其培养要求“少而精”、“高层次”、与国际接轨;从事高科技应用研究的人才,其培养目标要瞄准国际前沿;而大批复合应用型人才,则以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化需要为目标。其教学目标: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实现途径:全面推进学分制,其核心是选课制。课程设置:以“通识教育”为特征,包括综合教育,文理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三大课程模块。学生学习:
13、自由选择课程,确定个性化培养计划。教学安排:1年“通识教育”+3年“专业教育”。学分制模式。以南京理工大学的学分制改革为个案。教育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原则,以“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谐统一为目标,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学目标: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实施方案:推行与完全学分制改革配套的招生制度改革和弹性学制。课程设置:“课程超市”。教学安排:学生自由选择。实行分段式教学:公共基础教学平台(第一年),学科基础教学平台(第二年),专业教学平台(第三、四年)。教学评价:统一考核,保证质量。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是一种“生物 心理
14、 社会”的综合模式,应在遵循“科学与人文”结合的基础上,突出医学教育的专业方向。坚持“医学与人文融通,教学与科研并重、基础与应用结合”的办学理念,把传授知识、增强素质、提高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三个关键环节。教学目标:培育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医学人才。课程设置:采取模块化结构。教学安排:分段式教学,即2年(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公共课程)+2年(医学基础课程学习)+2年(分科专业教育)+1年(临床实践)。教学评价:对学生专业学习和临床实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结合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出现的一些新的特点,稳步探索,大胆创新。在新
15、模式的探索过程中,传统的模式仍然可以继续存在。教学工作者通过新旧冲撞的比较反思,自觉摈弃那种不合时宜的教学模式,从而为新教学模式的探索创新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三、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是多元智能理论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更新智能观念,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智能特征与传统的智商测试、学科成绩测验相比,多元智能理论使得教师以多元化、多层次、多样化的
16、观点看待学生,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最优秀的,都有其独特的智能特点和学习类型。要使得课程和教学适合每一个学生,教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和环境,从中观察、了解每个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状况和特点。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花一定的时间学习多元智能理论,改变原有的陈旧观念。否则,他们对学生的认识仍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二)针对不同智能的特点,设计相应的课程和教学活动虽然每个学生的智能类型和特点各不相同,但在其智能结构中总存在着相对占优势的智能。如一个学生的优势智能是语言智能,而另一个学生的优势智能是身体运动智能。多元智能课程和
17、教学的改革,目的就是要使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适合其智能结构和特点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在学生的优势智能得以充分发展的同时,带动其弱势智能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针对不同智能的特点,尤其是根据学生智能结构中的优势智能,设计相应的课程和教学活动。例如:(1)根据语言智能的特点,在教学中加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如将讨论法引入课堂教学,这种互动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大有裨益。(2)根据数理逻辑智能的特点,教师既可以用它来指导数理、生物统计学等学科的教学,也可以应用于其它学科的教学。(3)根据身体运动智能的特点,教师可以较多地采用活动教学的方式,尤其是在实75 1994-2009 China Academ
18、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验操作训练。(4)根据人际关系智能的特点,可以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有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在相互合作中共同取得进步。(5)根据音乐智能的特点,教师可以将音乐智能作为辅助其它学科教学的手段。如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配上与之相应的音乐。(6)根据空间智能的特点,教师注重教学直观性和形象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7)根据自我认识智能的特点,在教学中经常给学生以反思的机会,从而达到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
19、。(三)完善智能结构,组织教师“智能小组”通常,学校根据学科性质的不同将教师划分为不同的教研室,这样每个教研室内的教师其智能结构和知识结构相对趋同。显然,这种传统的教研室形式不适合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因为多元智能课程与教学的改革,要求教师具备多元的智能结构,设计出多元立体化和个别化的课程和教学方式。但诚如前述,每个人的智能结构和特点是各不相同的,其智能结构中多元智能均衡发展的情况也是不常见的,而更多的情况是其中的一项智能处于优势智能地位。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与同事合作的方式,组织“智能小组”,即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有各自不同的智能强项。这类小组通常有24名教师,在课程开发及日常的教
20、学中,每位教师负责一种或几种智能。使得具有不同特长或智能强项的教师能够取长补短,集思广议,既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智能结构的完善,也有助于多元智能课程与教学的实施。传统的教育模式,使高校生物科学教育显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课程教学分化严重,相关课程的教学衔接不紧密,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践活动没有形成统一的教学宗旨,培养目标不明确,忽视了学生实践研究能力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知识与能力的局限和创新意识的欠缺,职前培养和岗后培训产生裂痕,影响师资需求和教育供给的协调。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建立了多体系的模块化课程教学目标培养模式。将课程教学分为三个课程平台、四
21、个模块。三个课程平台是: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及专业教育平台。四个模块是:模块1-师范方向;模块2-生物技术方向;模块3-医学生物技术方向;模块4-实验动物学方向。再加上选修模块让学生跨专业选修。因此,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使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外实践一体化,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使知识学习和技能提高相衔接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多元立体化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的最佳途径。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22、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参考文献:1朱道立.素质教育下的生物学教育J.教育探索,1999,(5):9-10.2朱道立.基础生物学实验室建设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6):49-51.3孙魏峰.实施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3,(11):16-18.4吉兆麟.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1,(11):25-27.5王乐平.综合发展多元性目标教学的实践J.教学论坛,2005,(9):13-16.6李炳煌.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与策略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129-131.7秦达念.传统教学模式与系统整合模块教学模式分析J.2005,(4):228-232.8刘玉娟.多元智能理论与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理论研究,2005,(7):17-19.(责任编辑:刘桂荣;责任校对:姜 东)声 明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 全文数据库,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免费提供作者文章引用统计分析资料。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投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85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