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中国财政政策的动态效应分析_基于DSGE模型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危机时代中国财政政策的动态效应分析_基于DSGE模型的.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基金项目:本文的研究得到了西南财经大学“工程”三期建设项目资助,作者感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仝冰对本文提出的宝贵建议。当然文责自负。文中理论模型的推导,读者可向作者索取。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很多国家都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危机,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问题再次引发关注。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加速器”()的 模型,选取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采用 技术估计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来分析中国财政政策的动态经济效应。结果发现:政府支出对消费和投资产生挤入效应;税收增加对总产量和消费产生负效应,对投资产生正效应;政府支出的效应大于减税的效应。研究结果充分肯定了中国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
2、的有效作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继续实施。关键词:模型;财政政策;动态效应;估计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基 基于于 模模型的型的数数值值模模拟拟(西西南财南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经大学 经济学院,四川四川 成成都都)一、引言关于财政政策的作用,经济学家之间一直有较大争议。一部分人认为扩张的财政政策存在挤出效应并反对持续使用。)基于新古典经济模型和美国的数据研究发现政府投资的挤出效应大于挤入效应。张延()通过对 年中国宏观经济时间序列年度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政府支出与名义利率有同期的、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投资有同期的、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中国的财政政策具有同期的、显著的“挤出效应”。周
3、其仁()认为刺激政策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是短期的,已经到了政策必须退出,让市场来决策的时候,原来我们把刺激政策叫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实际执行起来却远远超过了“适度”,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体制改革共同组合,中国才有可靠的经济增长。另一部分人认为应该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经济的增长。,)构建了一个多国的新凯恩斯的 模型,研究 年中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同时研究中国积极的财政刺激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研究发现中国积极的财政刺激使这两年的 分别增长 和 ,其中政府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大于减税的效应。厉以宁()认为政府不能轻易从积极财政政策中退出,否则会导致通货紧缩等一系列的问
4、题。林毅夫()认为现在政策不能马上退出,否则需求马上不足,失业马上增加,主张下一个阶段积极财政政策继续,货币政策可以转向稍微稳健一点。罗英聂鹏后危机时代中国财政政策的动态效应分析经济学家 自从 世纪 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分析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向量自回归()模型和 模型。由于 方法缺乏经济理论基础、对数据依赖程度高,受到许多经济学家批评。相对于 模型,方法不仅对经济主体的最优行为决策方式及各经济主体决策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清晰的描述,而且对经济的长期均衡状态及短期的动态调整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既保证了宏观和微观分析一致性,又使长期与短期分析得到了有机的结合。模型的结构性特点使其能够避免卢卡斯
5、批判,从而在政策分析和评价中发挥巨大作用。本文主要研究的是 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进而分析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持续性。从实证的角度,本文主要参照 ,(,)的模型(简称 模型)和 ()的模型并进行改进,得到一个适用于中国经济的带有“金融加速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使用中国经济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对中国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做出一定认识,并对财政政策未来的走向做进一步的分析和预测。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本文构建了一个适合中国经济的、可以反复使用的 模型,将其应用于财政政策效应的分析和预测,具体考察政府支出及各种税率对经济冲击的动态效应。目前国内基
6、于 分析框架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大多都是关注货币政策效果(刘斌,对财政政策的动态效应的研究较少。王文甫和朱宝华()基于此框架下讨论政府支出的宏观效应,但是并没有涉及到税收等政策工具,也没有加入金融摩擦等冲击。王文甫()基于动态新凯恩斯主义的视角研究了财政政策的宏观效应,主要讨论了政府支出和平均税率的效应,也没有具体到各种税率。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和拓展空间。第二,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后积极财政政策的动态效应,澄清近期对积极财政政策的争论,对于应对危机的措施尝试提出一些见解和政策建议,这使得本文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二、模型的基本结构本文的理论模型的设定主要基于 ,的模型(简称
7、 模型)和 ()的模型,并对其进行改进。模型中包含七个部门的经济主体:家庭、最终品生产厂商、中间品生产厂商、资本品生产厂商、企业家、商业银行和实施财政及货币政策的政府(该部分只给出模型的简单构造,详细的最优化条件推导可向作者索取)。(一)家庭经济中存在无穷同质且无限存在的家庭,总测度为,表示第 个家庭,其中,)。工资调整方式采用()的方式决定。由于家庭面对能否最优化工资的不确定性,他们的劳动供给和工资收入并不相同,从而家庭的消费和资产持有也不相同,因此,沿循 ,()引入状态应变性证券保证均衡时所有家庭的消费和资产组合都是一样的。第 个家庭的偏好是:,(),()()()()()()()这里,是预
8、期算子;代表 时期的消费;代表 时期的工作时间;是消费税率;是对 时期偏好的外生冲击;对应流动性偏好;是对劳动供给的外生冲击;是标准化常数,代表了工作带来的成本;是劳动跨期替代弹性;代表现金;代表家庭活期存款;表示家庭的定期存款;表示短期可转让证券对其他财产的冲击;函数 表示家庭调整货币财产的成本,函数是凸的,为了实现成本最小化,它的值会趋向于真实货币增长率的稳态值。(二)最终品生产厂商最终品 是由完全竞争的代表性厂商生产的,通过将一单位连续的中间品进行 加总得到:,度量生产函数的弯曲程度 越大,表明不同产品之间的替代程度越低。分别表示 时刻最终品和中间品的价格。(三)中间品生产厂商第 种中间
9、品使用以下生产函数生产:(),(),()其中,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 的暂时性技术冲击,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持久性技术冲击。,是平稳的随机过程。是中间品生产的固定成本,用外生变量标准化是为了保证随着产出增长固定成本相对于产出的比例不会趋向于。中间品生产厂商的最优化决策由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两部分组成。厂商在以上技术和投入品价格约束下最小化生产成本:,其中,表示资本利用率,表示资本服务。下面解决厂商利润最大化问题,也是中间产品的价格决定问题,这里采用 粘性价格。在每个时期,中间品厂商有比例为 厂商可以最优化它们的价格。由于 不随时间变化,价格是 粘性,因此,不需要考察上次最优化价格在哪一期。(四)资
10、本品生产者我们假设代表性的资本品生产者是竞争性的。因为存在调整成本,资本生产者的最优化问题是动态的:,这里,表示 时期厂商的利润,是家庭预算约束中厂商利润的乘数,表示一单位货币的效用值,对所有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五)企业家,经济学家 企业家从事的活动有:从银行贷款;从资本生产者那里购买新资本;决定资本利用率;出租资本;将折旧后的资本卖给资本生产者;偿还债务。由此企业家的最优化行为包括四个均衡条件:资本利用率最优条件、标准债务合约的最优条件、银行零利润条件和企业家净值的演化方程。资本利用率最优条件在 期期末,企业家利用净值 和银行贷款 从资本品生产者那里购买安装资本。企业家经历异质性的生产率冲击
11、,购买的资本转换为 ,这里 是均值为,对数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同时,的分布函数可以写作 。的方差是,表示企业家风险,也就说企业家从银行贷款时只知道实现值,不知道 的实现值。企业家观察到第 期冲击后决定资本利用率 并向竞争性市场出租资本,每单位资本服务出租率为 ,更高的资本利用率会带来更高的成本,所以企业家要考虑资本服务的使用成本 。这里,是扰动资本使用成本的随机过程,其均值为,()将其看作石油价格冲击。是凸的增函数,表明资本存量使用越密集,以投资品度量的使用成本也就越高。在 期,企业家选择 实现最大化:,可以得到:,这表明资本利用率取决于资本租金和石油价格冲击。银行零利润条件沿循,(,以下简称
12、)的方法,金融市场摩擦使得无抵押的外部融资比内部融资更昂贵。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存在,银行对于不同的借款者,将会视其资信状况、抵押担保情况等进行选择并制定出不同的贷款利率水平,也就是说,借款者的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成本存在着差异,即存在着外部融资的风险溢价。这也被称为“金融加速器理论”。模型把平均的外部融资溢价定义为()(),当不存在总体不确定性时,最优的合约是标准的债务合约。企业家与银行订立的标准债务合约规定了对企业家的贷款数量,以及贷款足够高的时候企业家偿还银行贷款利息。在 足够高的时候企业家偿还银行贷款利息。那些小于临界值的企业家将破产,将所有资产交给银行。满足如下条件:,标准债务
13、合约的最优条件 方法决定了对企业家来说,债务合约是最优的。企业家的目标是贷款合约完成后的净值最大:(),()可调整的变量是债务合约数量也就是贷款 和合约利率 ,约束是银行在每个自然状态下得到 利润,不受冲击的影响。企业家净值演化方程在 期初,净值为 的企业家为了购买资本,假设,那么企业家需要从银行 贷款融资 ,且 ,。企业家净值演变法则为:,()()()()(六)商业银行我们假设代表性的商业银行也是竞争性的,在家庭和厂商间的贷款中起媒介作用,同时利用资本、劳动和超额准备金生产交易服务。商业银行的主要交易就是存贷款。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包括:流动资金贷款的本金与利息和 ,上期企业家贷款的本息和 ,
14、期初从家庭得到的储备 和新创造的定期存款及别的金融证券。其中,左边是短期贷款,右边表示工资和资本融资,表示提前融资的工资和资本租金比例。商业银行的资金使用包括:给企业家的新贷款 ,对活期存款的本息支付 ,定期存款的本息支付 ,其他金融证券的本息 以及对劳动和资本服务的支出。所以,商业银行期末净资金来源为:。在 期,商业银行将回报率和要素价格作为给定的。另外,企业家贷款 、和 也是给定的,商业银行选择、和以实现 是 期末 比例的企业家退出之前的企业家净值最大化。(七)资源约束为了求出经济的总的资源约束,我们需要推导最终品总产出、总资本 和家庭总劳动 的关系,并且将其和中间品厂商生产的分布及家庭就
15、业的分布联系起来。最终产品市场出清的条件为:()(),()(),()其中,表示政府总支出(后面会详细介绍),是整个经济实际利用的资本存量。真实总产出 的计算方程如下:。(八)政府,模型的货币政策规则采用推广的 规则形式。但是,中国银行间市场存在准入管制,这个利率无法传导到实体经济,而且存贷款利率由于存在行政管制,也无法反映社会资金的机会成本。因此,对于中国来说,用利率来识别货币政策是不合适的。这里采用的方法与,()和()相近,用货币增长率变化来识别货币政策。我们先假设政府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实现的,政府在第 期末转移支付给家庭现金,从而使得基础货币以 的方式演变。其中 是基础货币的增长
16、率。政府通过政府总支出 和税收来实施财政政策,通过收税、发行债券以及发行货币来保持其预算平衡,政府的预算约束方程如下:经济学家 其中,是消费税税率,是所得税税率,是活期存款利息税税率,是定期存款利息税税率,是实际消费,是实际工资率,是政府债券余额,是活期存款余额,是定期存款余额,是总价格水平,也就是 是生产率的增长趋势,也即 是劳动力的增长趋势,是流通中的现金余额,是政府对居民的名义转移支付。三、模型的求解及参数的数值模拟因为绝大部分经济主体最优化行为得到的行为方程和各个均衡条件是非线性的,所以,由此所构成的 模型并不能直接利用数据得到模型的参数估计值。通常的处理方法是在模型变量的稳态值处进行
17、泰勒展开,以得到线性化的 模型。模型的先驱 ()使用校准的方法,()的研究中都采用了该方法。尽管校准法具有显著的优势,但是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且个别参数的校准未必准确,而极大似然和 方法可以提供观测数据的完全信息,从而较多的文献采用了这两种方法来估计 模型的参数,(),()等。首先,消除趋势项将所有的变量标准化。然后,求解模型的稳态。在模型的稳态附近对模型进行对数线性化变换,从而可以得到模型的动态方程。动态方程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外生变量的动态方程,另一部分是行为方程和其他恒等式。借鉴刘斌()的方法,假定模型可以表示为:,其中,是预期,是内生变量,是外生冲击,是参数。那么,模型的稳态可以通过
18、求解下面的方程来得到:,其中,是 的稳态值。虽然根据已有文献确定了大部分参数的校准值,但是还有一些参数的没有确定,如:经济的增长率,持续冲击的趋势增长率 和生产投资品技术的趋势增长率 等等,我们将采用完全信息的 方法对其进行估计:首先使用()的卡尔曼滤波方法得到观测时间序列的似然函数,由似然函数与参数的先验分布联合得到后验分布,然后通过最大化对数后验分布得到参数的后验众数分布,最后使用 算法可以得到整个后验分布。本文模型稳态参数的确定主要参照前人文献中研究结构取值,有关参数的具体校准值参见表。在利用数据估计参数的时候,如果观测变量数据大于模型中冲击数量,就会产生奇异性问题:所有冲击变量会被观测
19、变量的线性组合表示并替代,那么估计参数就失效了。这里参照 的做法,在模型中引入大量的外生冲击。这样在避免奇异性的同时还增加了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并且可以识别 技术冲击以外的波动来源,比较不同冲击的相对重要性。本文选择了 种外生冲击:货币冲击()、暂时性技术冲击()、持久性技术冲击()、生产投资品技术的趋势增长率冲击()、消费偏好冲击()、流动性偏好冲击()、投资效率冲击()、价格加成冲击()、政府支出冲击()、劳动所得税冲击()、资本所得税冲击()、消费税冲击()、利息税冲击()、存款生产技术常数冲击()、石油价格冲击()、存活到下期的企业家比例()和异质性生产表 模型稳态的有关参数的校准值
20、变量参数值变量参数值 表 参数的先验分布及事后估计结果参数先验分布先验均值先验标准差众数 统计量后验均值后验标准差事后区间()率冲击()。这些冲击均是符合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其均值为零,方差分别为,代表以上 种冲击。我们假设政府总支出,各种税率和其他的冲击变量一样都服从 过程,冲击以对稳态的对数偏离表示为:,。根据已经确定的待估参数的特点,我们选择以下观测变量来进行 估计:、消费、投资、人均工资、广义货币 和总就业水平。数据均为季度数据,样本区间为 年第一季度至 年第三季度。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中经网以及 数据库。数据的具体调整过程如下:价格指数用消费者物价指数表示,使用曲晓
21、燕()的方法,将同比 序列转换成定基比 序列,以 年 月的 为,然后计算月度定基比序列的几何平均,得到季度消费者物价指数。我们使用统计局公布的名义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作为消费的近似度量,使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作为投资的近似度量。由于 平减指数不容易得到,因此我们使用消费者价格指数代替它对名义、投资和消费进行缩减得到真实的、投资和消费。货币用每季度末的 来代表。最后,我们利用 的方法对于季度的消费价格指数、名义消费、名义 和名义投资进行季节调整。估计结果见表,表中给出了参数的事后估计均值和事后估计区间(篇幅有限,只给出了部分参数估计结果,外部冲击估计略)。参数估计的稳健性检验,可以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
22、的 收敛性检验来判断,收敛性要求模拟的两个马尔科夫链的诊断结果应该比较接近。图 给出了多变量的诊断结果,随着模拟次数的增加,度量指标相对稳定,表明估计是稳健的,单变量的诊断结果证明估计也是稳健的。对于外生冲击持续性的度量指标一阶自回归系数可以看出,政府支出冲击的持续性接近,意味着图 冲击对实际 增长贡献率分析 增长率利息税率消费税率资本所得税率劳动所得税率存款生产技术投资品生产技术流动性偏好石油价格消费偏好投资效率持久性生产技术暂时性生产技术价格加成异质性生产率存活到下期企业家比政府支出基础货币增长经济学家 产出就业边际成本 资本回报率 消费工资 存款利率投资 通货膨胀 资本价格产出 消费就业
23、 工资 投资 通货膨胀 资本回报率 企业家贷款利率 边际成本 存款利率 资本价格企业家贷款利率 资本存量中间品企业贷款利率中间品企业贷款利率 资本存量 资本利用率 广义货币广义货币资本利用率 很高的持续性,也就是说在长期,真实变量的预测误差大部分将由政府支出来解释。另外,持续性较强的冲击还有持久性技术冲击(也即劳动增进型技术)、异质性生产率冲击和存活到下期的企业家比例。对于各个税率冲击,先验分布和后验分布几乎重合,这说明这些系数无法识别(图省略)。对于价格粘性 参数,后验分布相对于先验分布往右移动,标准差变小,后验均值为 ,意味着每个季度企业有 的概率不能调整价格,有着较高的粘性。工资粘性 ,
24、也具有较高的粘性。因此,引入 粘性对数据的解释极为重要。四、中国财政政策的动态经济效应分析不同的冲击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贡献不同,因此需要对冲击进行方差分解。图 给出了 种冲击对实际 环比增长的历史方差分解。不考虑实际 自身的贡献率(自我累加效应),从图 可以看出,对于 增长主要影响因素是政府投资和持久性生产技术冲击(劳动增进型),其次是存活到下期企业家比例及货币政策(用基础货币增长冲击来表示)。年第 季度至 年第 季度,经济在稳态上方运行,表明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持续地高增长,但是在 年第 季度突然下降到稳态以下,直到 年第 季度才开始回升。年经济下行主要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减少,大量企
25、业破产倒闭,但是在 年底中国政府的“万亿计划”,同时配合减税等政策,对于 年经济复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得到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后,我们可以进行模拟分析,先让模型处于稳态水平,然后对模型施加一些外部冲击(主要是政府支出和税率),再通过随机模拟计算可以得到经济对外部冲击的动态冲击响应曲线,进而分析财政政策的动态效应见图 和图。首先,我们来分析政府支出的动态经济效应。在初始均衡状态下,假设政府支出提高一个百分点,这直接导致总产出在当期立即增加了近 ,大概在第 个季度以后开始回到稳态水平。从数量上图 政府支出增加 的动态经济效应图 资本所得税率增加 的动态经济效应 来看,政府支出冲击的持续性参数为 ,
26、冲击标准差为 ,一单位的标准差冲击相当于增加。政府支出的增加,不仅导致总产出的增加,也导致消费和投资在当期大幅的上升,消费在第 季度以后,投资在第 季度以后开始缓慢的趋近于稳态水平。产出增加时厂商对资本的需求开始增加,短时间内要调整资本成本,这导致资本利用率的上升,由于粘性价格和工资的作用,资本回报率第 个季度才开始上升并趋于稳态。由于模型中存在 金融加速器,实体经济和资产价格存在双向的相互影响。货币扩张带来需求增加,伴随经济扩张资本价格也会提高,这使企业家净值增加,因此企业家定期贷款和资本需求增加,这进一步推高了资本价格,刺激了投资。由于资产价格提高使得企业外部融资成本下降,从而可以更多地贷
27、款和投资。随着资本存量提高,工人的工资也相应提高,在第 季度以后开始趋向于稳态水平。数值模拟结果支持了国内实证分析的主流观点 中国政府支出对消费和投资产生挤入效应(潘彬等,。产出和就业增加导致货币需求增加,由于货币供给外生不变,这使得货币市场利率高企。随着工资和资本价格的上升,生产的边际成本开始上升,这又会导致物价的上升,因此引起通货膨胀。随着总产出和通胀的上升,基准利率开始提高,广义货币等都开始上升。由于投资需求的增加,企业家和厂商融资结构中贷款的比例开始增加,自有资金比例开始下降,这使得外部融资风险溢价提高,由于金融加速机制,从而使厂商面临更高的贷款利率,大概在第 个季度以后开始回落到稳态
28、水平。其次,我们分析税收的动态经济效应。当面临 的资本所得税率冲击时,居民消费在当期立即下降,大约在第 季度开始逐渐上升;总产量当期有小幅度的下降,随后又开始上升,这是因为投资需求过旺导致的,中国房市和股市的繁荣导致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当期下降,第 个季度又开始走高)。在李嘉图财政政策下,与政府购买伴随的税收增加会减少家庭的终生财富。家庭会减少闲暇消费,劳动供给曲线左移,真实工资下降,就业增加。产量的波动源于劳动变化而非技术变化,因此真实工资变动方向与产量相反。资本边际收益下降,导致资产价格下跌,从而投资下降。货币政策不对政府支出反应使得财富效应占优,因此消费下降。总之,正向的资本所得税率冲击对
29、居民总消费产生负效应,对投资产生正效应。五、结论本文选取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基于 框架,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中国财政政策的动态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具有很强的持续性,政府支出对产出、消费、投资及就业等都产生正效应,证明了政府支出对消费和投资具有挤入效应;第二,税收对产出、消费具有负效应,对投资产生正效应;第三,政府支出增加的经济增长效应大于税收降低的经济增长效应。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政府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通过 冲击变量的方差分解也表明,政府支出和技术进步对经济产生长久的增长效应。针对 年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又创新高
30、,积极财政的实施应该和货币政策协调使用已达到平稳增长的目标。在保持财政政策持续性和稳健性的情况下,灵活地调整货币政策,将成为宏观调控的一项重大课题。参考文献:经济学家 张延 中国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基于 年中国年度数据的实证分析 金融研究,周其仁 刺激政策必须退出 厉以宁 政府不能轻易从积极财政政策中退出 林毅夫 中国财政政策仍需积极 货币应转向稳健 刘斌 我国 模型的开发及在货币政策分析中的应用 金融研究,王文甫 朱保华 政府支出的外部性和中国政府支出的宏观效应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视角 经济科学,王文甫 中国政府支出的动态效应实证分析 软科学,?曲晓燕 张实桐 伍艳艳 固定基期价格指数的重要性以及转换方法研究 中国物价,潘彬 罗新星 徐选华 政府购买与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收稿日期:责任编辑:赵爱清